2019年1月23日 星期三

經濟日報社論/還稅鬧劇背後的省思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36268/web/

◆  聯合報社論/林佳龍考砸的試卷 盧秀燕別急著作答
◆  聯合報黑白集/服務業不是奴婢業
◆  經濟日報社論/還稅鬧劇背後的省思







經濟日報社論/還稅鬧劇背後的省思


2019-01-22 23:57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蔡總統元旦談話突然拋出的「還稅於民」想法,原意是要讓弱勢者也能分享經濟發展紅利,蔡總統還特別強調「已請行政院儘快拿出具體方案」,但行政院最終的決定卻是「此項規劃尚須從長計議」。不論行政院有否打臉蔡總統,但在府院決策過程中卻暴露出欠缺專業的決策危機。
行政院強調未來方案的規劃,絕不舉債、絕不破壞財政紀律、絕非負所得稅、絕非消費券、亦絕非劫貧濟富。其實,這「五絕」反映的正是行政院用「否定自己」的方式來達到自保的補救企圖。從蔡總統想要扭轉選後劣勢而提出的分紅發想開始,未經周延的專業評估,各單位便匆忙地把自己業務中所熟悉的工作項目(中低收入戶補助、節能減碳電器產品補貼等)盤點上路,不但了無新意,更造成搶錢大戰,民眾被搞得一頭霧水。
當高雄巿在行政院會中要求歲計剩餘可否用來補助地方時,財政部長蘇建榮與主計長朱澤民皆異口同聲地回應說,「補助地方須經立法院審議,並要有科目」。這種說辭的確是符合專業的回答,但是,只有用於地方補助才需要遵守預算法嗎?為什麼當蔡總統宣示因稅收超徵而要發「經濟紅利」的時候,這兩位財稅學者出身的部會首長卻只知唯唯諾諾。這場喧囂紛亂的鬧劇,未制止於始,他們難道無須承擔一些責任?
這次事件涉及與預算法制相關問題甚多,主要包括
一、預算與決算的金額必有差異。政府財務收支的表現本來就有「兩套帳」,預算由行政單位事前編造並執行,但須由立法院審議;決算由行政單位事後編造並向立法院報告,但須經監察院審定。預算既是預估的數字,與實際執行的決算有所不同,自是必然,每年都如此。稅收超徵並不代表政府「額外」增加民眾負擔,據此請求返還,法理上存有爭議。
二、稅收超徵並不保證有歲計剩餘。稅收超徵的原因很複雜,或是景氣、或是低估、或是稅改,不一而足,但重要的是即使超徵也不必然會產生歲計剩餘。何況,若超徵來自例如民國103年(2014年)的「財政改革方案」,則稅收超徵正是改革原本的目的,政府怎可自相矛盾,含糊地以「經濟紅利」之名,又將超徵稅收退還給民眾。
三、以前年度累積歲計剩餘性屬融資財源。稅收超徵通常皆優先用以彌補原估的預算赤字或償還債務,以減少政府舉債或降低債務餘額。若超徵形成歲計剩餘,依據預算法第6條規定,「歲入、歲出之差短,以公債、賒借或以前年度歲計剩餘撥補之」,最終將轉成未來年度的融資財源,而仍然在整個預算體系中正常運作。如今若強要把它從正常體系中揪出,另行運用,實有違法與破壞體制之嫌。
四、以前年度歲計剩餘不得用於經常支出。歲計剩餘產生後,依法隨即轉入下年度,變成以前年度歲計剩餘。根據預算法第23條規定,「政府經常收支,應保持平衡,非因預算年度有異常情形,資本收入、公債與賒借收入及以前年度剩餘不得充經常支出之用」。按照行政院對外說明的未來規劃方向,試問哪一項不是經常支出?
五、追加預算與特別預算的選擇。行政院尚未決定未來的方案將以追加預算或特別預算編列,但不論何者,似乎都存有疑慮。依預算法規定,適用追加預算的可能條款只有,「所辦事業因重大事故經費超過法定預算時」;適用特別預算的相近條款只有,「不定期或數年一次之重大政事」。本事件並非發生重大事故致原辦經費增加,故自不適用追加預算。至於特別預算,雖解釋彈性較大,但近年來社會輿論對其被政府過分濫用,多所抨擊與質疑。行政院在做決定前,允宜謹慎考慮。
日前內閣才剛改組,二位財主部會首長皆獲留任。諄諄建言,企盼蔡總統能懸崖勒馬,幸甚!








聯合報黑白集/服務業不是奴婢業


2019-01-23 00:12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空服員被迫幫乘客「擦屁股」,受害的副座艙長出面說明時,忍不住流下眼淚。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最近發生空服員遭外籍乘客不合理要求而受辱事件,情節不堪,令工會用「職災」形容。但航空公司的聲明卻提到「服務的初心」。員工遇惡客卻無法保護自己,忍辱受氣,真是本於「服務的初心」?或比較可能跟「保住飯碗」有關?
服務業不是奴婢業!這句話數年前即有人提出,源起於一則金融業廣告,標榜女性客服在男友求婚當頭,都還是以處理客戶優先。當時有網紅發文,說企業不應要求員工為客戶而全然犧牲私人生活。
但台灣服務業卻還是一直朝這樣的歪風發展,奧客現象釀造「最醜陋的風景是人」。從超商店員到銀行理專、醫院護理師,本來各有各的專業能力和職業尊嚴,卻因屈從「顧客至上」而變得「奴婢化」
台灣的消費者被嬌寵,進百貨公司,不能自己按電梯樓層按鈕嗎?到了銀行或醫院,不能自己抽號碼牌嗎?金融業理專,為何需要向「尊榮客戶」年節送禮,提供「貼身秘書」服務?美籍航空公司的空服員有工會撐腰,連幫客人將隨身行李置入頭頂置物箱的要求都可拒絕,理由正是避免職業傷害相形之下,台灣服務業一逕學習日本「顧客是神」的精神,未免喪失了人與人之間平等對待的原則
經濟面,就業市場景況不佳,員工為保飯碗而忍氣吞聲政治面,民粹和「討好」風氣盛行,連公務員執法都不敢理直氣壯服務業不是奴婢業,請政府和大企業帶頭建立健康的職業尊嚴








聯合報社論/林佳龍考砸的試卷 盧秀燕別急著作答


2019-01-23 00:04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台中市長盧秀燕。 圖/台中市新聞局提供

林佳龍在台中市長任內推動的山手線計畫,近日他改以「交通部長」的身分爆料,稱此案遭國發會「退回」。但國發會主委陳美伶隨即反駁,此案是「補件」而非「退回」;國發會更罕見地將回函公文公布在官網,倒打林佳龍及交通部一耙。撇開中央地方或部會間的角力不談,此一變化,正可提供各界重新檢視山手線的機會。
從國發會的回函公文,可看出當初林佳龍市府送出的山手線計畫內容多麼空泛蒼白而交通部(當時部長為吳宏謀)為了選舉考量,更罔顧專業職責,在選前兩周倉促將粗糙的計畫送進行政院國發會綜整相關部會意見後,發現山手線計畫除多達廿二處不符合交通部所頒布的「鐵路平交道與環境改善建設審查要點」,其必要性與財務計畫也遭嚴厲質疑
國發會的看法是,平交道的改善,應先評估設置智慧型平交道安控系統、車輛改道、公路立體化及鐵路車站跨站式站房等方案;若皆不可行,再評估鐵路立體化的必要性。國發會也認為,計畫中連接山線與海線鐵路的「彩虹線」(甲后線),與台中捷運藍線具替代性,交通部應將加強大眾運輸系統及擴大東西向公路系統等替代方案納入比較。但顯然林佳龍市府與交通部都沒有做。
國發會並提到,依台中市所提山手線計畫,台鐵局須分擔自償性經費十三.九億元,卻未經台鐵「確認」亦即,當初林佳龍送出該計畫時,竟未徵詢台鐵局意見即逕自「畫押」要台鐵買帳;而通過該計畫的就是台鐵上級機關交通部,這豈不可議?此外,該計畫有三個路段未敘明經費分擔方式,國發會也要求交通部重新核算中央跟地方應分擔的經費。由此可見,林佳龍市府團隊當初根本就是瞎拼亂湊的計畫,交通部也睜隻眼閉隻眼就讓它過關。事後面對外界「草率過關」的質疑,交通部還辯稱該計畫是經過嚴格審查才送出,不害臊嗎?
林佳龍在第一時間把「補件」說成了「退件」,被國發會駁斥後才改口,辯稱補件是補給行政院,而盧秀燕要求中央全額補助山手線已是重大變更事項,因此必須重新提案給交通部。但林佳龍卻未解釋,他聲稱已構思十四年、並在市長任內完成規畫的重大建設,為何會被國發會挑出廿二項缺失。莫非他「退件」之語,只是為了掩飾自己當初山手線答卷不及格的醜態,因此改用交通部長的官腔,把責任轉嫁到盧市府身上。
撇開政治陰謀論不談,盧市府不妨回到山手線本身的效益,務實探究是否有非蓋不可的必要性。山手線涵蓋多項子計畫,包括施工中的成追線鐵路雙軌化、海線鐵路雙軌立體化、大慶到新烏日鐵路高架化,和串連山海線大甲到后里的新建軌道,總建設經費高達七百多億,中央地方各約負擔一半,其中有些效益太低,備受質疑。但山手線計畫也不必一竿子打翻,其中項目有急有緩,可以拆開進行,不需好大喜功追求一次包裹過關。
例如海線鐵路目前只有單軌,班次與班距受限,雙軌化確實有其必要,立體化工程則應審慎評估。至於甲后線,目前兩地間已有公路連接,中市府應先讓捷運化公車先行,先培養公共運輸人口,再重新評估運量需求。若連公車都沒人搭,誰敢說蓋了鐵路就會有乘客?更何況,甲后線與前瞻計畫的台中捷運藍線功能重疊,經費更逼近千億,財政不能不認真評量。
這張被林佳龍考砸的「山手線」考卷,如今換由盧市府補考。盧市府其實不必急著作答,也不能抱存「中央全數埋單」的幻想;事實上,林佳龍已明白拒絕中央全額負擔。盧秀燕應將山手線「砍掉重練」,就現實需求與財政負擔重新盤點優先的建設,不必為了山手線大夢而山手線。

【重磅快評】蔣介石定位已獲社會共識? 一巴掌打出真相

◆  【重磅快評】呼巴掌vs.偷情 檢察官的標準差很大
◆  【重磅快評】蔣介石定位已獲社會共識? 一巴掌打出真相
◆  【重磅快評】卡了風電 王惠美轉頭挨環評狠狠一巴掌

◆  【即時短評】尊重不同意見 慎防情緒之火
◆  【重磅快評】打臉鄭麗君不對 鞋砸馬英九就「剛好」?
◆  【重磅快評】陳明通的假議題和真恐懼
◆  【重磅快評】韓國瑜突襲不夜襲 都是為了柯文哲?
◆  【即時短評】嗆習大這一招半式 能助蔡英文撐過2020?
◆  【即時短評】狠砍新聞自由 也別妄想司法威望能提高
◆  【即時短評】山手線「龍燕」過招 不如理性面對審查
◆  【重磅快評】蔡明耀會不會是進階版的口譯哥?
◆  【即時短評】卸下明星政治 時代力量面臨轉型挑戰
◆  【重磅快評】拚網紅接地氣? 一句話讓蘇貞昌立馬破功








【重磅快評】蔣介石定位已獲社會共識? 一巴掌打出真相


2019-01-23 11:04 聯合報  主筆室
鄭惠中(左)上午到文化部向鄭麗君道歉,但鄭麗君不在文化部內,藝術發展司長張惠君(右二)代表接洽,張惠君表示會幫鄭惠中轉達。記者杜建重/攝影

資深藝人鄭惠中掌摑文化部鄭麗君,引發爭議。鄭惠中的暴力,自該譴責,但這巴掌打開台灣社會對蔣介石定位猶未有共識的真相,也再度凸顯台灣長久以來以暴力表達意見的可悲傳統,是各界在此個案外更須反思者。
台灣早年在威權社會時,以蔣之名為各行政區域、道路、場館命名,普設銅像,不少民眾在政黨愛國教育下,都被動甚至熱情接受。然而這看似和諧的共識,其實犧牲了另一大群人的意見:他們的人生與家族,在蔣政權下遭到影響,這也是為何解嚴後,批蔣聲浪越趨高漲。
如此聲浪,在21世紀後具象化為各種行動,各團體破壞蔣銅像事件不斷,割頭、拉倒、汙損皆有,去年更從對銅像下手,變成直接對肉身陵寢潑紅漆這種原對無機象徵體表達憤怒,轉變為對實質人身的攻擊,有毀損屍體之嫌,乃是跨越暴力的紅線只可嘆,當時政府並未大力抨擊,潑漆團體也振振有詞,批蔣的暴力有如被合理化
也是同時期,文化部大推中正紀念堂轉型,宣稱開審議式民主願景工作坊、建構平台、組成專家諮詢小組,好「促進社會對話」。然而姑且不論願景工作坊邀請「公民」名單與方式備受爭議,會議中不同想法人士的對立爭執,往往在文化部的新聞稿中變得雲淡風輕,直接被「和諧」掉。
尤有甚者,文化部邀學者專家組成的中正紀念堂轉型推動諮詢小組,在去年行政院成立促轉會後,功能就彷彿消失,不少委員提出的建議,只能供參考。文化部卻在去年底,稱已「收攏願景工作坊意見」推出兩個方案簽報行政院,試問:數百位願景工作坊成員的意見,真已化繁為簡、達成共識,還是只是依官方立場「去蕪存菁」?
文化部稱已完成其實只有形式上「政治正確」的「公民審議」,自認已達到社會對話與共識,卻遲遲不願公布方案為何,也讓整個社會蒙在鼓裡。鄭惠中稱看到新聞說鄭麗君要「拆除」中正紀念堂,固然是誤解,但若文化部早早大方公布方案究竟為何,內容有否顧到鄭麗君上任時稱會尊重不同族群的想法,也許能減少誤解與悲劇。
社會共識從來不是官方自己說了算,鄭惠中的暴力固不可取,卻也揭開了蔣介石定位在台灣根本還沒取得共識的真相。遺憾鄭麗君遭摑事件之餘,文化部也須痛定思痛,省思中正紀念堂轉型過程不夠全面、細膩與公開處,如此才有可能繼續緩緩向前行。






【重磅快評】卡了風電 王惠美轉頭挨環評狠狠一巴掌


2019-01-23 10:33 聯合報  主筆室
風電廠商無法取得彰化縣府複審同意書因而卡關,彰化縣長王惠美日前表示彰化縣府沒那麼偉大啦。 記者林宛諭/攝影


彰化新縣長王惠美甫上任,即以拒發離岸風電業者籌設許可證與中央槓上,贏得捍衛縣民權益、生態環境悍將的肯定;但她力推的「二林精機產業園區」昨天在二階環評專案初審即遭判出局,大大的沒面子。
被指遭呼巴掌,因為二階環評專案初審常態上開三次審查會,才做出結論報環評大會;昨天二林園區第二次審查環評委員即做出「不應開發」結論,連縣府想補件再開第三次會都免了,意謂二林園區是為開發而開發,毫無必要。
連補考的機會都不給,在環評審查史確實很罕見。目前仍在環評專案審查程序的「核一廠拆廠」案,二階環評第二次會議時經濟部、台電、原能會對環評委員的問題回答得吞吞吐吐,顯然極不進入狀況,只頻頻拍胸脯表示會盡力,但二階環評仍同意給予補件機會,再開第三次專案會議;彰化二林精機園區環評第二次專案會議就被「當」,實在沒面子。
環評委員的質疑很簡單,彰化閒置的工業區豈止上千公頃,光彰濱工業區就有大面積閒置,當然應先推介給有意投資的廠商;不先處理閒置的工業區,卻想解編農地再闢工業區,不難預見又是蚊子工業區。
環評委員昨天斷然決定二林園區不給補考機會,不只是針對彰化縣,幾乎各縣市的開發案都有這問題。蔡政府喊出投資有「五缺」困局,缺地問題立刻被熱炒;尤其頻頻製造台商鮭魚返鄉氣氛,於是各縣市產業園區、生技園區、智慧園區、工業區的開發案瞬間湧出,總計開發面積大得驚人。這些開發案共同特徵,不要電廠、垃圾場、污水處理廠等「鄰避設施」,而且土地多打農地主意,潛在問題多得說不完。二林園區衝在前,挨巴掌不奇怪
王縣長不發離岸風機業者籌設許可,風電業者放話停止投資要脅,「這是高達1,650億的投資」;二林精機縣府預估可吸引800億投資,相較就不是承受不起的可能損失,何況這只是預估,八字還沒一撇;不像離岸風機業者以在中央部會力挺下連闖先前的籌設關卡,未料最後卻被地方政府卡住了。








【重磅快評】呼巴掌vs.偷情 檢察官的標準差很大


2019-01-23 16:26 聯合報  主筆室
台灣自來水公司董事長郭俊銘被爆料與人妻偷情,下午聲明請辭董座。圖/郭俊銘臉書

兩天來,國內發生兩件事都受到關注,一是資深藝人鄭惠中在餐會上掌摑文化部長鄭麗君,另一件是台灣自來水公司董事長郭俊銘被《壹週刊》爆料翹班與電台人妻密集偷情,郭俊銘避不見面 ,今天下午發出聲明請辭董座。
這兩件事原本沒有相關,但是因為兩地檢察官的作為不同,讓兩件事成了有趣的對比,「平平是檢察官,為什麼標準會差那麼多?」      
鄭惠中昨天「闖禍」後,她主動去大安警分局說明,接著又自行前往台北地檢署說明,內勤檢察官複訊後請回並限制住居北檢果然認真辦案,今天下午再度傳喚鄭惠中,了解鄭惠中是否觸犯妨害公務罪
北檢號稱天下第一署,業務繁重,動見觀瞻,為了一巴掌,在當事人鄭麗君沒有提告下,就依傷害、公然侮辱罪嫌諭令她限制住居,殊不知傷害罪、公然侮辱罪都是告訴乃論,北檢的主動簡直就是創司法上首例;今天接續傳喚鄭惠中,說是要進一步了解鄭惠中當眾掌摑鄭麗君可能涉犯妨害公務罪,這可是公訴罪,可得好好釐清。
檢方辦案這個邏輯有點奇怪了,鄭惠中掌摑鄭麗君當然涉及公然侮辱,如果下手重還可能涉及傷害罪,但鄭麗君未提告前,鄭惠中還不是被告,檢方對她強制處分,已有爭議,至於鄭麗君出席餐會是否妨害公務,傳喚鄭惠中又能釐清多少檢方真要釐清,應該傳鄭麗君才對,畢竟她才是公務員,不是嗎
再看蔡總統新南向得力助手台水董事長郭俊銘,他今天被爆料自去年底以來蹺班密集和電台人妻上摩鐵偷情,郭俊銘一整天避不見面,部屬替他東遮西掩,說董事長行程以公務居多,參加公司重要會議,包括每個月參與經理會報、內報主管會報,常拜訪的行程很多,包括各縣市政府協調,或工程、供水上需要到地方親自說明,有關翹班部分還要再進行了解 。
胡扯了半天,結果郭俊銘下午傳真請辭聲明,表示有關於他本人的爭議行為,為避免造成執政團隊的困擾,同時損及自來水公司的形象,他自即日起辭去台水董事長一職,等於是間接承認周刊爆料不假。
以一個月薪十六萬元的水公司董事長來說,翹班密集偷情、看花博,乍看是私德問題,但這更嚴肅的官箴問題,領有厚祿的高官上班日去約會、開公務車去會情人,這可比呼巴掌嚴重多了,更非告訴乃論之罪啊同樣是受司法官養成訓練,為何台中的檢察官就沒有這個敏感度?   

去梯言/腦袋「不龜」有什麼藥?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36268/web/

◆  2019年 台海風險指數狂飆
◆  柯P嗆段宜康吞球…基本盤漂白 藍營還在睡
◆  鄭麗君挨巴掌 「痛在其身,傷在民心」
◆  鄭麗君挨巴掌 暴力vs.粗暴去蔣
◆  超徵稅收 補助扶弱公益團體
◆  善用校外師資 延長課後照顧
◆  別只玩3C 放寒假讓孩子回校運動
◆  返還?轉移?日俄爭領土 要面子更要裡子
◆  漫畫/門都封了
◆  去梯言/腦袋「不龜」有什麼藥?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去梯言/腦袋「不龜」有什麼藥?


2019-01-22 23:59 聯合報  公孫策
高雄市長韓國瑜(中)高興看到大陸企業界採購高雄農漁產品。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韓國瑜實踐了「貨出得去」的第一筆業績:二千二百萬元農漁產品由台北快輪載運去福建平潭林濁水先說「厲害了」,後來又酸「比較適合五十年前農業社會」。然而,這件事的重點不在「賣多少/賣什麼」,而在於「這個市長肯替老百姓想出路」
莊子》的寓言:惠子對莊子說:「魏王送我大葫蘆的種子,種出可容五石的葫蘆,可是拿來盛水卻承受不了重量,剖開當瓢又大而無當,我就把他砸了。」
莊子說:「你的腦袋真是不行。從前宋國有個家族,祖傳一種不讓皮膚凍裂的藥,家族世代以漂洗棉絮為業,終年所得不過數金(單位不詳)。有人出價百金買這種藥的方子,家族成員會商決議『有錢賺,趕快賣』。那位客商得到方子,跑到吳國去推銷給吳王,當年冬天越軍攻打吳國,天寒地凍打水戰,吳軍因為有這種『不龜手』的藥,將越軍殺得大敗。吳王為此賞賜那位客商一塊土地,商人於是成為領主(社會階級躍升一大級)。」
莊子繼續說:「同一種藥,有人世世代代只會用來漂洗棉絮,有人卻可以因它而列土封侯。你為何不思考如何將五石大葫蘆的浮力,運用在舟船上,浮游於江湖呢?難道你有一顆『蓬之心』嗎?」(蓬草的心狹窄而彎曲「蓬之心」意指腦袋跟蓬草一樣雜亂不通)。
這次載運高雄農漁產品去平潭的台北快輪,說是首航高雄,但船卻不是新打造,航線更不是新申請。也就是說,如果要用船運輸出農漁產品到對岸,其實一直都不成問題,只不過民進黨在高雄執政廿年,沒有市長想到要幫老百姓做這種安排,要等到被「貨出去/人進來/發大財」擊潰了,才由新市長來啟動首航
這跟「不龜手之藥」道理完全一樣:同一種藥只要肯動腦筋,就能發揮大得多多的效益
不龜手的「龜」字,是「龜裂」的龜,不是「龜速」的龜。腦筋動得慢(龜速)沒關係,那只是「蓬之心」,既然高雄做了示範,腦筋通了,各地方政府乃至中央政府可以舉一反三,加速做出更多「貨出去/人進來/發大財」的行動。但若是腦袋壞了(龜裂),硬是要跟大陸不相往來,那就是「鐵石心」,完全不顧老百姓生活,不曉得有什麼藥可醫了。







2019年 台海風險指數狂飆


2019-01-23 00:23 聯合報  石齊平/鳳凰衛視資深評論員(香港)
大陸領導人習近平(右)新春談話,呼籲和平統一解決兩岸分歧問題,蔡英文總統(左)隨即強硬回應稱,我們始終未接受九二共識,也絕不接受「一國兩制」。 圖/路透、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自民國38年(一九四九)兩岸分治迄今七十年,海峽風雲有三次吃緊,民國39、47、85年(一九五○、一九五八、一九九六),如以一到五作為吃緊指數,民國39年(一九五○)為五,餘兩次不過為二。民國39年(一九五○)若非韓戰爆發,共軍必然渡海,解放了台灣。民國47及85年(一九五八及一九九六)兩次,俱為測試及恐嚇,未有真打之意圖。但進入民國108年(二○一九)後,此一指數急遽升高。
我有此觀察,是根據如下的分析:
中國大陸領導人習近平的台灣方案有兩個選擇:一為「和統」,一為「武統」。和統的基本框架是「一國兩制」,但程序上必須通過協商與談判,談判的前提則是「一中原則」及「九二共識」。目前「一中原則」及「九二共識」在台灣內部都沒有共識,何況兩岸之間;至於「一國兩制」,無分藍綠都不接受。是則兩岸之間,協商談判如何進行,既無協商談判,何來和平統一?其次,關於「武統」,習近平在「五點主張」中說,「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但絕非針對台灣同胞,針對的是外部勢力干涉和極少數台獨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動」。於是,習近平的台灣方案中就存在著一個懸念:如果「和統」無望,是否就必然「武統」了呢?但若武統的條件也未成熟,是否就既不和統又不武統讓現狀繼續下去?但習近平又說,「總不能一代一代傳下去」。
這就要看北京當局怎麼看待「統一」了這涉及到三個層次的評估:有沒有必要,有沒有能力,有沒有決心。就必要而言,領土主權必須統一,有必要;突破美國西太平洋第一島鏈對中國的封鎖,有必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百年目標,有必要。就能力而言,今日中國大陸的綜合實力已遠非七十年前可比;兩岸之間,也是台消陸長;更關鍵的是在西太平洋,美軍的介入能力也正面對著中國「反介入」能力越來越大的挑戰。再看決心,這在相當程度上取決於習近平的歷史使命感及歷史責任感。應該說,兩者均無可懷疑
就在這個時候,一向隱而不顯的美國因素出現了。面對中國強勢崛起,已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的美國,從歐巴馬到川普,卯盡全力遏制中國,但歐巴馬「重返亞太」效果不彰,繼任者川普擔心「美國第一」不保,乃加碼遏壓中國,從科技戰、貿易戰、投資戰,到朝鮮牌、印度牌、南海牌,並手握台灣牌,蓄勢待發。川普上台之後,已先後通過了《國防授權法》、《台灣旅行法》及《亞洲再保證倡議法》,強化美台關係及對台軍售。與此同時,台灣當局為對抗北京當局,明顯地越來越拉美自保,擁美自重。但這樣的作為與傾向,在北京當局看來,恰恰就是所謂的「外部勢力干涉」及所謂的「分裂活動」
把上述所有現象與形勢合攏來看,就可以得到民國108年(二○一九)海峽風險指數何以快速飆升的研判了。







柯P嗆段宜康吞球…基本盤漂白 藍營還在睡


2019-01-23 00:20 聯合報  黃金澤/大學教授(美國南卡羅來納州)
柯文哲以「強盜說」比喻美中台關係,掀起爭端。 記者林俊良/攝影

台北市長柯文哲一席比喻美中台三角關係的「強盜說」,引發綠委段宜康強烈批評,柯段間陷入口水戰;柯市長甚至加碼回嗆段立委先吞曲棍球再來發問。表面上看,只是兩人間的唇槍舌劍,其實柯市長是項莊舞劍,他的目標則是當前台灣第一大黨「討厭民進黨」裡的淺藍選票。
柯市長有驚無險連任後,相較第一任初期看似平靜無波,其實已不動聲色完成兩大調整。
第一是風格調整:相較於過去的口無遮攔,動輒得咎,柯市長連任之後發言明顯低調許多,除了與蔡總統會面時寡言少語,受訪時亦盡量避免與施政無關的議題。
第二是對象調整:柯市長第一任內砲火聚焦在藍營前兩任市長可能的弊端,甚至提出最後不了了之的五大弊案。自從這次選戰期間白綠分手後,開始將砲火逐漸轉向綠營,到如今火力全開對準段立委和他背後的民進黨新潮流,不給白綠合作留下餘地。種種作為,既展現作為首都市長的自信,又能鋪平進取總統大位的道路。
反觀藍營,在北市長一役未能趁著白綠分裂局面奪回市長寶座,反而使自己陷入兩大真空。
第一是領導真空:國民黨候選人丁守中在敗選後不願認輸,要求驗票及提起選舉無效之訴,明眼人皆知即使重選也不會改變結果,但是丁的堅持卻卡住了北市舵手的位置,使得藍營在北市陷入各自為政,無人領導的散沙局面。
第二是話語真空:由於丁的選舉無效之訴使北市長選舉進入若有實無的延長賽,反倒使藍營立委和市議員對柯市府失去監督和批評的著力點,只能將砲口轉向口譯哥和滅管之類屬於中央政府的議題上,讓早已實質進入第二任的柯市府得以毫無顧忌地快跑前進。
藍營或許還有人天真以為柯市長加入批段是同仇敵愾,但別忘了綠營在北市自阿扁之後就長期在野,甚至在二○○八年立委選舉還曾被藍營八仙過海,早就沒什麼好輸的。倒是藍營自己,在柯精明操作分化下,氣勢此消彼長,哪天自己的基本盤全被白色力量給漂白了都還不知道!







鄭麗君挨巴掌 「痛在其身,傷在民心」


2019-01-23 00:16 聯合報  郝至順/大學兼任教師(台中市)
藝人鄭惠中(左)昨在北市議員應曉薇(右)陪同下召開記者會說明事件經過。 記者魏莨伊/攝影

文化部鄭麗君參加資深藝人尾牙餐會,竟遭某藝人當眾賞了一巴掌,看來不免錯愕與驚訝。堂堂部長,大庭廣眾下遭此羞辱;打人的固然不對,身為國家文化掌門人,施政作為缺乏行政中立,行事風格是非判斷不明,不尊重歷史文化,美其名轉型正義,實則意識形態作祟;甘為政治打手與鬥爭工具,實在不足為訓,理當反躬自省。
蔣公歷史功過與評價,豈是一個文化部長可以頤指氣使,或是執政黨片面推翻揚棄,掃入歷史灰燼?蔣公對國家民族歷史功過與是非曲直,自當留待後世史學家評述後方可蓋棺定論,執政黨及文化部去蔣動作有如毀屍滅跡般,似乎有違台灣絕大多數善良人民心念與想法。
籲請執政者務必要知道,去蔣動作只會激化社會衝突對立,撕裂人民感情。鄭麗君挨這一巴掌,如果有痛,應該是「痛在其身,傷在民心」,打一巴掌的那位藝人,雖然不該暴力相向,或許也代表多數人民的怒吼與發聲,希望能點醒執政團隊,尊重歷史文化,崇法務實,學習韓國瑜「發展經濟,讓人民賺大錢,讓人民過上好日子」,才是正辦,也是執政者天經地義的使命與政治責任啊。






鄭麗君挨巴掌 暴力vs.粗暴去蔣


2019-01-23 00:12 聯合報  楊楚光/資深新聞工作者(台北市)
文化部長鄭麗君(中)出席關懷演藝人員春節餐會,不料被藝人鄭惠中打了一巴掌。 記者杜建重/攝影

文化部鄭麗君出席歲末關懷藝人餐會時,遭資深藝人鄭惠中打巴掌,現場譁然。鄭姓藝人是因不滿鄭部長多次表示要將中正紀念堂轉型,以達到執政黨去蔣化的目標。社會大眾都反對以暴力行為來表達抗議,雖然該藝人已對打人行為表示歉意,但對政府將採的去蔣政策仍表不能苟同。
此一打文化部長巴掌事件對台灣形象造成極大傷害,社會各界應譴責此種粗暴行為,而涉案藝人也應迅速受到司法調查和制裁。但此事也反映在沒有得到民意支持前,鄭多次表示將把中正紀念堂轉型,達到去蔣化目標,也凸顯文化部粗魯行政的事實。
中正紀念堂其實是在蔣中正總統逝世後,為表示全民對他的懷念,由政府及社會各界籌建的紀念性園區,但在民國96年(二○○七年)民進黨執政時,因部分反蔣人士的抗議行動,硬將大門牌樓上的「大中至正」題字強行拆下,換上「自由廣場」匾額,並由民進黨政府更名為「台灣民主紀念館」。民國97年(二○○八年)馬英九總統上任後,又改稱為「中正紀念堂」,但大門牌樓的匾額仍掛著民進黨執政時的「自由廣場」。
從廣場性質的爭議,可以看出台灣社會尚不能對「尊蔣」有共識;由國民黨贏回執政權後,沒有取下「自由廣場」的匾額,也表示此一爭議是可受公評的、甚而可經具有民意程序的方式,進行大家都能接受的轉型。但在沒有取得共識,也未經適當的民意表達過程,鄭麗君部長一再對外放話,將中正紀念堂轉型,甚至有移除蔣中正紀念銅像之議,已在台灣社會造成很大的衝突和對立。文化部未能有深思熟慮的構想,也沒有經過較為合理合情的民主程序,霸王硬上弓的企圖,激化了尊蔣派人士的反感,才導致現今的打巴掌事件。打人的藝人固然不對,但文化部粗魯去蔣也是值得檢討的。
現今的中正紀念堂,在大門牌樓上標明此一園區是「自由廣場」,是否也代表將來轉型精神,可朝「自由民主」方向來作改變,例如將蔣公銅像,與歷任總統銅像並列,或環列四周,同時供參觀人士瞻仰,因為台灣的民主政治及繁榮進步的社會,是所有歷屆國家元首共同努力的結果。同時預留空間供往後陳列國家元首的銅像,記述他們在任內對國家社會的貢獻,形成一種優良的紀念文化!
總之,文化部沒有公正公開的將此一園區作妥善的轉型考慮,只知一再對外作去蔣的談話,不但對轉型沒有建樹,反而造成尖銳的對立,實在令人遺憾。

方祖涵/被秤斤賣的隱私權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方祖涵/被秤斤賣的隱私權
◆  趙春山/國民黨何必為九二共識畫蛇添足
◆  蘇蘅/老狗瘋學新把戲 網紅劇熱映

◆  黃介正/朝野都要正視對美工作
◆  王正方/台灣會自動解體嗎?
◆  洪蘭/失禮不能當作率真
◆  盛治仁/發揮正能量 讓選舉變良性競爭
◆  葉銀華/分析上市櫃公司 不可忽視的重點
◆  林中斌/川普逆勢頓增 剋星華倫入場
◆  嚴震生/See you later translator

◆  王健壯/辣台妹在路上撿到一把槍
◆  盛治仁/在工作中找到熱情
◆  沈呂巡/美國慢半拍,口譯哥作啥?
◆  馬凱/何不試一下完美的消費券?
◆  趙春山/當那道紙門被戳穿的時候
◆  薛承泰/管爺策馬入椰林或叢林?

◆  謝哲青/失去的信任,要怎麼找回來?
◆  梁啟源/離岸風電躉購價格可以這麼訂
◆  方祖涵/球場開創的城市新局
◆  黃介正/人民善意為兩岸關係之本
◆  范疇/美中文明對撞下的台灣角色
◆  劉維公/年度設計公司得獎者:谷歌








方祖涵/被秤斤賣的隱私權


2019-01-22 23:51 聯合報  方祖涵(運動文學作家)
邁阿密知名風景區南灘,遊人如織,維安不易。 圖/方祖涵提供
亞馬遜老闆貝佐斯(左)被八卦周刊跟蹤數月,整段偷情過程都被記錄,原來在美國要知道別人身處何處竟如此容易。右為前妻麥肯琪。 (路透)

邁阿密海豚隊球場舉行的橙橘盃由第一資本銀行贊助,是本季美國大學足球最後四強的兩場比賽之一。歷史悠久的橙橘盃從民國24年(一九三五年)就開始,是每年季後賽重頭戲,而今年球季最後是由阿拉巴馬大學擊敗奧克拉荷馬,獲得進軍冠軍賽的資格。
第一資本銀行不只贊助橙橘盃,還於比賽前一天在邁阿密南灘風景區舉辦了盛大派對,這個包括大衛馬修樂團現場演唱的免費活動,估計有一萬五千人參加,可以說是相當熱鬧。邁阿密警察局因應海灘可能出現的瘋狂場面,特別動用遙控氣球,從高空掌握現場動態
不過,運用高空氣球雖然聽起來是很合理的做法,消息傳出後卻受到眾多質疑佛州在民國104年(二○一五年)通過法案,禁止執法單位使用空拍機監視民眾,此項條例立意是保障居民不接受無故監控的自由,卻因為立法時空環境,把被禁止的工具限為當下常見的空拍機這回警方選擇以遙控氣球來做監控,避免直接觸犯法律規定,仍招致是否刻意遊走灰色地帶的批評
由於喬治.歐威爾反烏托邦小說《一九八四》裡對權力者惡意監控民眾模樣的強力刻畫,多數美國人非常害怕政府扮演極權的「老大哥」角色,對於隱私權極端重視,甚至到寧願犧牲安全也要禁止警察用空拍機的程度,跟亞洲社會四處都是監視攝影機有天壤之別可是保護那些看得到的隱私到底有沒有用處,其實還有很大討論空間
最近北美洲VICE雜誌發表一則深度報導,記者以第一手角度查訪手機資料外洩情況,結果非常令人驚訝調查重點是手機裡的定位資訊,因為每個人身上電話跟通訊業者基地台不斷來回發送訊息,即時位置就依此記錄在資料庫裡。這類資訊可供企業做大數據分析,也可以當作地域性行銷的工具,頗具市場價值
問題是,購買這些資料的,不一定是好人除了私生活畫面以外,應該沒有比個人實際位置更隱密的事情了,但是在測試過程裡,記者卻能夠很輕易從黑市買到完全正確的情報。美國各大通訊業者將定位資訊賣給大盤商,再經過幾次轉換過程,加上利益薰心的下游廠商,「只需要電話號碼,還有幾百塊美金」,黑市掮客就能將到手的即時定位資料交給任何人,最大誤差範圍只有幾條街
倘若個人即時位置落入徵信社、狗仔隊、變態狂、賞金獵人、商業間諜,或是綁架犯的手中,嚴重程度不言可喻八卦周刊國家詢問報跟蹤亞馬遜老闆貝佐斯幾個月,如影隨形記錄整段偷情過程,藉此替總統川普報了大仇,沒想到的是,原來在美國要知道別人身處何處竟然如此容易
民眾選擇門號時看也不看就同意冗長合約,自身權益也跟著消失,然而這正是隱私權弔詭之處,人們對看得到的部分錙銖必較,結果卻忽略更該小心的地方。隨著資料儲存、傳輸與分析技術快速進步,數位化隱私將在我們日常生活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那麼,我們是否準備好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