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2日 星期五

經濟日報社論/因應全球變局 要有長期抗戰準備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32466/web/

◆  聯合報社論/蔡總統國慶談話,包不住內政的空虛後防
◆  聯合報黑白集/鄭文燦會只做兩年嗎?
◆  經濟日報社論/因應全球變局 要有長期抗戰準備







經濟日報社論/因應全球變局 要有長期抗戰準備


2018-10-12 00:42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美中貿易摩擦持續升溫,在國際貨幣基金(IMF)下修今、明兩年全球經濟成長率之後,美國債券殖利率反彈,恐慌氣氛導致周三美股暴跌,連帶拖累昨日亞洲地區股市同步哀號,台股開盤直接慣破萬點,終場重挫660點,收在9,806點,跌幅逾6%;新台幣匯率也一舉貶破31元大關,大跌1.37角,收盤價創20個月新低。
這波股災及新台幣重挫,其來有自,短期間或可逐步回穩,但長期來看,大環境不容樂觀,令人擔心的是這般令人驚心動魄的雲霄飛車可能才剛上路。
面對股匯大跌,行政院長賴清德立即指示財金部會努力穩定金融市場;財金首長也紛紛出來喊話,央行甚至罕見地在盤中就發布新聞,指稱近期新台幣跌幅小於其他主要貨幣,匯率將可維持動態穩定。同時,國安基金昨天舉行會議,結論是暫不進場、保持備戰,但可以顯示政府高層對金融市場變化的重視;當務之急,當然是以穩定市場信心最為優先。
賴院長說,危機也是轉機。首先,我們可以理解,國際經濟金融情勢這番劇變,主要源自美國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新興市場金融形勢惡化、中國大陸經濟金融風險升高,以及地緣政治風險帶來的衝擊,這些都非政府所能控制因素。但我們必須體認,這些不確定的變數仍將持續,必須步步為營因應。
另一方面,我國的國際收支健全、經常帳持續順差、外匯存底充沛、政府部門幾無外債,加上金融體系流動性充足,承受資金外流的能力相對較佳,基本面並不算差,更不必刻意唱衰。但金融市場是敏感的,若未能及時矯正,極易釀出更大危機;同時,努力改善及營造有利的投資環境,才是經濟能夠持續成長的不二法門。
尤其,危機並不會自己消弭,僅管各項基本面再好,如果危機處理不當,就會是更嚴重的危機、乃至變成災難。我們期待政府接下來的作為,並非只是流於旁觀坐視、口水護盤或是信心喊話;兩岸關係則是蔡政府手上的活棋,當此美中博弈之際,台灣成為兩強角力籌碼,其間自有周旋空間,但政府至少不要在此際火上澆油,把自己送上砧板。
還有,在外匯市場方面,美國聯準會(Fed)持續貨幣政策正常化進程,國際匯市看強美元的結果,一方面將對新興市場貨幣不斷造成衝擊,同時也將再擴大台灣的國內外利差,引發資金移動。我國央行面臨的兩難,一是經濟成長趨緩,有效需求仍弱,短期間升息不易,但也因此,要維持新台幣匯率穩定,挑戰更大。可以預見,未來相當期間,新台幣匯率波動幅度必將隨之擴大。
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的統計,9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1.72%,扣除蔬菜、水果及能源後的核心CPI年增率為1.20%。其間,行政院穩定物價小組關注的米、鮮奶、雞肉、麵包及衛生紙等17項重要民生物資, 9月已飆升至4.10%,創下44個月新高。另外源於地緣政治等因素,國際油價近日漲勢強勁,通膨預期升溫,行政院雖已啟動油價凍漲機制,但新台幣趨貶的結果,不免帶來輸入型通膨壓力,若是再伴隨明年的經濟下行,央行必須嚴防最不樂於見到的停滯性通貨膨脹來襲。
最後,還是必須要提醒的是,民國97年(2008)金融海嘯距今十年,經過這些年來的經濟金融重整,這一波以美國為首的全球景氣擴張期已近尾聲,加上美中貿易大戰的戰火持續升溫,IMF不但下修明年全球經濟展望,並警示全球金融體系面臨的風險正不斷上升
這一波全球股災在市場修正後或有緩和之日,但前景嚴峻,絕非杞人憂天,包括投資人、企業及政府,面對全球升高的金融風險及各項經濟不確定變數,都要有做好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







聯合報黑白集/鄭文燦會只做兩年嗎?


2018-10-11 23:52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不少人認為,府院看準桃園市長鄭文燦支持度高,不怕觀塘案衝擊其選情。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賴揆提出「觀塘換深澳」,幫接收站案強渡關山。不少人認為,府院看準鄭文燦支持度高,不怕觀塘案衝擊其選情。的確,以「人和政通」獨樹一幟的鄭文燦,其連任選情從來毋需民進黨掛慮。但反而是桃園選民需要擔心:鄭文燦一旦連任,他會不會半途落跑去中央任官?
民進黨也許會辯稱,能不能連任都不知道,現在談這種假設性議題未免太早。但是,這個問題其實很真切,且必須在投票前想清楚。以民進黨一貫的操作模式,「地方仕而優則晉中央」已成為既定公式;賴清德、陳菊、林聰賢的前例歷歷俱在,鄭文燦有什麼理由不如法炮製,做完兩年就前進中央部會歷練?
我們要質疑的,並不是地方人才的晉升途徑,而是政治對地方民意的榨取,可以隨便到什麼程度?當國家有需要,地方人才進到中央效命,當然值得鼓勵。但民進黨卻把這套作法玩到極致,凡連任的縣市首長,幾乎皆在「任期過半」後即被徵召至中央部會,剩餘任期則指派缺乏民意基礎的人員代理,導致施政斷裂或行政不力。八月下旬,高雄和台南發生嚴重水患,救災及復建因應遲緩,不皆因此而起?
就民主政治而言,這便形成對民意的侵奪選民投票給屬意人選,是希望他能為地方貢獻所長;但民進黨把第二任當成「過水兩年」的戰術,選民注定只能得到優秀首長的「半套」服務鄭文燦會不會只做兩年,他必須對選民說清楚








聯合報社論/蔡總統國慶談話,包不住內政的空虛後防


2018-10-12 00:00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蔡英文總統的國慶演說,對國家內外變局提出洋洋灑灑的因應對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蔡英文總統的國慶演說,對國家內外變局提出了洋洋灑灑的因應對策:對外強化國家安全,對內厚植國家實力,繼續改革,號召團結。表面看來觀照四平八穩,力圖穩中求進,卻掩不住無力應對選情吃緊、內政防線空虛的窘境。台股昨天一開盤即大跌五百點,摜破萬點大關,顯示她的信心喊話毫無支撐能力。
在美中對抗的夾縫和藍綠的選舉夾擠下,蔡英文高張「中華民國」的保護傘,以「不對抗,也不退讓」作為應變之道,內示安撫,外求平衡。這樣的策略,去年過關了,今年卻變成老調,顯然失效。大陸國台辦定位其談話為「兩國論」,認為是「配合西方反華勢力」,進一步惡化兩岸關係。蔡英文一方面呼應美國副總統潘斯的抗中談話,一方面又想避免台灣在美中博弈中被推上火線,這樣兩邊投機的曖昧盤算,顯未達到目的,反使台灣的處境更為險惡。
蔡英文這次演說,將所有問題拉到「國家安全」層次作為總體布局,從外交、軍事、社會、經濟等面向建構的四道防線,架構宏大,內裡卻不堅實。主要因素有二:對外而言,儘管美國在對抗中國的形勢下不斷發表友台言論,但台灣僅是被當成「棋子」看待,這無助支撐她的演說呼喚。對內而言,由於蔡政府中央執政失利,已造成民怨四起,並導致民進黨下月的選舉在許多縣市均顯不利。內部的困局,可能較諸兩岸形勢的嚴峻,更為棘手。
其實,蔡英文的國安布局中,隱藏著孕育「東廠」的溫床。她要嚴打「假消息」,並且劍指「系統性、來自特定國家背景」的假消息傳播。但假消息如何認定、由誰認定,都備受學界和新聞界關切,稍一不慎,就可能斲傷新聞與言論自由。尤其,蔡政府曾想修出一部人權大倒退的《保防法》,未來也可能從《國家安全法》下手,但只要看看「不操作很可惜」的東廠事件,屆時不但可以恣意樹立任其打擊的稻草人,紅帽子更可能滿天飛。
至於蔡英文在厚植國家實力上的談話,幾乎等同政績宣揚;她歷數從北到南、從西到東的各項建設,要說這是一份年底選舉的競選傳單,亦無不可。但蔡政府自我感覺良好,卻未必是真正實績,甚至可能就是膨風的假消息,人民也不會拿選票來埋單。
例如,蔡英文說「非核家園」的目標確立了綠能發展藍圖,吸引國際離岸風電大廠前來投資,卻遮蓋了遴選決標浪擲九千億元的事實;蔡英文要大家回憶去年夏天能源供應緊張,對比今夏供電穩定的成果,卻忘了重啟核二機組的非核髮夾彎,更無視民眾被迫在霧霾裡用肺發電的悲情;蔡英文也力誇賴院長解決缺電等五缺問題的「做實事」態度,卻渾然不覺賴清德在觀塘換深澳過程中埋葬環評公信、摧毀七千年藻礁的責任。甚至,當她得意數著國際大公司投資台灣時,卻不提台灣的世界競爭力和外商投資排名正嚴重衰退。
而蔡英文誓言絕不回頭的改革道路,則繼續粗暴肢解著她想號召團結的社會。從年金改革到轉型正義,正是這些目標宏遠、手段粗暴的改革,撕裂著台灣社會。不但許多單位爭相「升格為東廠」,閹豎為患,廠衛橫行,操作轉型,玩弄正義;連大法官也自甘充當掌權者的奴婢,乾脆關起這些爭議法案的釋憲大門,堵住被違憲剝奪權益的人民尋求司法救濟的最後希望,公然扮演起踐踏公平正義和撕毀社會團結的幫凶。
面對國際政經情勢和兩岸關係的變局,蔡英文還沒為台灣找出國家最佳戰略和出路,連內部的政經廢弛與社會崩解也尚無力脫困;陸委會還說蔡英文國慶演說揭露了關鍵的「團結密碼」就是「中華民國台灣」,但如今整體的困境已經是對外防線並不堅實,空虛的後防更猶自廝殺,台灣如何共好?

【重磅快評】賣祖產換選票!諾貝爾獎點出蔡政府病灶

◆  【重磅快評】鄭文燦的票抵給蘇貞昌 機關算盡太聰明?
◆  【重磅快評】賣祖產換選票!諾貝爾獎點出蔡政府病灶

◆  【重磅快評】帶著敵情練兵?國軍自貶為御用馬戲團
◆  【重磅快評】帶著敵情練兵?國軍自貶為御用馬戲團
◆  【重磅快評】蔡英文國慶宣示嚴辦假消息 就從李應元吧
◆  【即時短評】籠中烏鴉不叫了 「社運入朝」失靈現形
◆  【重磅快評】詹順貴遞了投名狀 賴清德卻賣了江湖
◆  【重磅快評】李應元講的是哪門子江湖道義?
◆  【新聞幕後】在被更粗暴對待前 詹順貴辭職明志
◆  【重磅快評】觀塘環評會將會是一場鬧劇?
◆  【重磅快評】油凍漲跟政治無關 這假新聞不該查嗎?









【重磅快評】賣祖產換選票!諾貝爾獎點出蔡政府病灶


2018-10-12 09:57 聯合報  主筆室
201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諾德豪批美國政府敵視環保與氣候變遷的政策很反常,「但這個政府遲早會下台」;他的談話引來側目。路透



諾貝爾獎年度桂冠揭曉告一段落,其中和平獎、文學獎〈延後頒發〉無涉科學,其他四個獎項都有如鷹隼之喙,走在該領域的浪尖上,引領下一波研究風潮,進境都讓人驚嘆。簡短的盤整,民國107年(2018)諾貝爾聚焦在永續、氣候變遷,這將是未來一段時間台灣及世界的關鍵議題,蔡政府跟上腳步了嗎?或恣意反其道蠻幹?
生醫獎頒給自體免疫機能抗癌研究領域,發現無須外求,上帝在人體功能設計上就有防止癌細胞這壞東西興風作浪的機能,但癌細胞利害之處,是阻攔人的自體免疫功能「盡忠職守」獲獎的研究,是一套喚醒自體免疫機制不被癌細胞等外界干擾進而不作為的機制
生醫獎著墨這個領域,提醒免疫系統歸建發揮常態功能才是正辦,佩服;但經濟學、化學獎頒發也看重永續,怎麼說?都不是常態的化學元素進階,尤其經濟學跳脫過去D—S(需求—供應)的不變大法,進而思維革命,鑽研經濟領域的永續之路,藉著新開啟的視野,推進到永續的生存之道。
連物理學諾貝爾的頒發也不離永續。今年物理學的獲獎者傑出表現不在理論或實驗,而是發現物理學研究下一波的新工具;事後諸葛可說不特別了不起,只是發現光學、雷射的鑷子〈小鉗子〉工具,可將過去榔頭、釘鎚的土法工具升級、開創新的一片天,將會更有發展。
應該特別關心的是,這些諾貝爾的努力外行看來有兩個源頭,一是回歸天賦、自然的免疫功能重振,太多的演化奧妙被人類忽略了,轉而求諸化學、藥物試圖解決,其實解方就在自己手上;瞭解演化奧秘,老祖宗的提示才是正道。
其次是不可迴避的氣候變遷,全球已陷入窘境是無法忽視的現實。經濟學獎的肯定,是找到新的型模,以及之後的永續努力方向,不管是生活周遭的供需材質,還是不可或缺的急難應變,新的模式、新的思維,都是從永續找到緩解之路。
遺憾的是,蔡政府基於眼前的政治利益,非但未深思台灣該怎麼做?反而持續操作變賣祖產換取選票利益的粗糙手法,眼前觀塘案是典型的例子。不客氣的說,這兩年全然的「以需定供」的操作,全然未思及節能、節電,挖東牆補西牆的因應眼前窘困,只是拖延困境爆發的解困時機。
諾貝爾的這些思考,應為台灣帶來反省。








【重磅快評】鄭文燦的票抵給蘇貞昌 機關算盡太聰明?


2018-10-12 14:04 聯合報  主筆室
行政院長賴清德(左)上午到立法院備詢,宣布停建深澳電廠。記者林澔一/攝影



該不該歡呼?賴清德宣布停建深澳電廠,象鼻岩、九份得救了,但觀塘藻礁呢?只能哭泣吧
眾所皆知,這一招乾坤大挪移,不是什麼一百廿萬千瓦電力的換算,而是選票的折抵。拿鄭文燦的票,抵給蘇貞昌,看能不能抵得剛剛好:鄭文燦照贏陳學聖,蘇貞昌險勝侯友宜。
按照聯合報的民調,鄭文燦領先陳學聖超過30個百分點,而蘇貞昌則落後侯友宜24個百分點,但最後投出來的票不會是這個數,特別是蘇貞昌,以上次游錫堃小輸朱立倫看,蘇貞昌的票沒有全然表態,如果深澳變觀塘,真的可以將鄭文燦掉的票,灌到蘇貞昌的身上,鄭文燦的本夠大,給蘇貞昌頂一下,不傷真氣,蘇貞昌卻搞不好真的鹹魚大翻身,未必可知!
算盤一定是這麼打的,這一著讓人看見的是,民進黨對蘇貞昌選情並不那麼悲觀,否則蔡英文與賴清德搞了大半天,只是將蘇貞昌死馬當活馬醫,卻兀自惹了一身腥,何苦來哉?
但這算盤就真的這麼如意嗎?選民就像木頭人或機器人,深澳電廠不蓋了,就回過頭來像哈巴狗似地舔蔡英文跟民進黨的腳趾頭?讓皇上龍心大悅?
它的真正作用與影響,大約是這樣的:因深澳而失去的新北市民的民心,不會回來了,但給了民進黨死忠的支持者一點投票的理由,蘇貞昌頂多回到他以一老縣長回鍋參選理應得到的那個水平,但要超越侯友宜而勝選,白日夢的成份居多!
這次選舉的氣候,可以從蔡英文國慶演說時臉上嚴肅的表情看得出來,也可以從演說完的第二天,股市跟著美股大跌,卻跌得比誰都重感受得到!當風就是朝著一個地方吹時,旗桿再怎麼調整,也不會改變旗子的方向。
賴清德大費周章地,先搞掉了一個環保署副署長,弄來了觀塘三接站環評過關,再在股市崩潰的第二天,宣布深澳電廠不蓋了,卻不可能換來前頭的那一道簡單算術:鄭文燦的票倒給蘇貞昌的結果
「機關算盡太聰明,卻誤了卿卿的性命。」這是民進黨不太清楚的哲學,他們這些年像玩弄布偶般的操弄選舉議題與選民投票意向,玩得太過順手,食髓知味,今年還要如法砲製;但他們完全忘了,十年河東十年河西,等票開出來,誰玩誰,還不知道哩!

酷經濟/「有限執照」助金融科技創新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32466/web/

◆  學不會拚觀光 卻學會短視狠削?
◆  名人紀念館不轉型 只能進「博物館」
◆  酷經濟/「有限執照」助金融科技創新
◆  轉「行」正義 不能夠再等
◆  漫畫/當環保撞上電廠
◆  漂向北方 是現實更是諷刺
◆  國家定位分不清 遲早粉身碎骨
◆  遲來2年多的中華民國
◆  馬英九、蔡英文 誰才自我感覺良好?
◆  台股跌 不只因美股重挫...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酷經濟/「有限執照」助金融科技創新


2018-10-12 00:58 聯合報  林建甫
金管會主委顧立雄表示,金管會正審慎研議,要不要針對金融創新業者發「有限執照」。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金融科技(FinTech)的浪潮持續在全球發燒,台灣起步雖然較慢,但繼「金融科技發展與創新實驗條例」通過、「純網銀」申請標準陸續上路之後,金管會又拋出「有限執照」想法。如能順利推動,將有助於非金融領域的業者進入金融市場,加速台灣FinTech發展。
金融機構是政府高度管理的特許行業,存款、授信、匯兌等業務不僅與國家金融穩定息息相關,更是攸關民眾身家財產,因此各國政府對於金融產業執照的發放管控都十分嚴格,並特別提高進場門檻。台灣也不例外,設立商業銀行最低實收資本額新台幣一百億元、保險公司最少要廿億元。但嚴格規範,無形中成為台灣新創業者發展FinTech的門檻。不少人已指出台灣申請純網銀執照需要一百億元資本額,比日本、韓國等都要高,且業者短期間難以損益兩平。
政府意識到法規目前的侷限性,提出「有限執照」解決問題。該構想很容易理解。將金融市場各項業務分拆,依據不同的業務內容,區分申請管制條件,並降低實收資本額的要求,讓更多FinTech的創新有機會能實現。這種特殊的專業執照在國際上已行之有年。
目前許多國際間的FinTech商業模式,其實只涉及簡單的匯款、支付,例如「P2P網路借貸」只是資訊媒合平台,「智慧理財機械人」只是提供投資建議,或是P2P的小額跨境匯款服務,這些商業模式本身不吸收存款,且所涉及的金融業務並不複雜,要他們申請銀行、證券執照也不太合理。
金融監理沙盒雖能讓新創業者進行試驗,但並未解決業者出沙盒後法規的合宜問題。「有限執照」能降低科技業者進入FinTech的障礙其實這也就是「分級管理」的精神。準此,FinTech新創公司要進入銀行、保險、證券產業的部分業務,該企業設立的資本額也應相對減少,讓進入門檻降低。
台灣科技業有很好的底子,教育也培養大量的科技人才。過去都是在硬體產業嶄露頭角;隨著經濟的變遷、產業結構的轉型,政府的政策、法規及監理技術,都應與新創與時俱進,讓台灣的科技業、人才都能在廣泛的軟體上發揮所長,這樣台灣才能突破悶經濟。

趙春山/兩岸也有「第三選擇」的空間嗎?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趙春山/兩岸也有「第三選擇」的空間嗎?
◆  楊志良/選民易冷
◆  周行一/美國到底要什麼?要得到嗎?
◆  嚴震生/實至名歸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  蘇起/美國會來救嗎?

◆  王健壯/監委得不到大法官的關愛眼神
◆  施振榮/財團法人法 衝擊財團法人業務推展
◆  馬凱/兩岸賽局 誰能勝出?
◆  盛治仁/別把子女成就 當自己的桂冠
◆  劉維公/一座生病的城市
◆  沈呂巡/從諮議引起「滋議」說起
◆  范疇/台獨與台灣中性化(Neutralization)







趙春山/兩岸也有「第三選擇」的空間嗎?


2018-10-11 23:48 聯合報  趙春山(作者為淡江大學中國大陸所榮譽教授)
北京認為蔡英文雙十談話與美副總統潘斯(圖)唱和。 (美聯社)






中共「環球時報」九日以「中美兩國終將走向第三選擇」為題發表評論「第三選擇」是美國管理學大師史蒂芬.柯維(Stephen R. Covey)提出的,他認為面對問題,第一個選擇慣常指以「我」為主,照我的意思辦事;第二個選擇是以「你」為主。當你我堅持己見時,柯維指出,這時不妨考慮第三選擇:即超越你的或者我的,設法找到更高明、更好的方法,從衝突中找到一條出路,讓雙方都能獲益。
環球時報提出這概念,反映中共對當前中美關係緊張的憂慮;尤其在美國副總統潘斯發表那篇演講後,北京理解事態嚴重,必須撥亂反正。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亞洲行最後一站訪問大陸,遭到刻意冷落,不但沒見到習近平,和王毅對話也是針鋒相對。但他隨後會見楊潔篪時就有交集之處,楊表示陸美做為兩個大國,合作才會雙贏,蓬也承諾美國會致力於同中國大陸實現合作共贏。
目前看來,中共是想從「可操之在我」部分表達善意,即環球時報所說:「努力爭取穩定住下滑的陸美關係,盡量做到不因陸方主動行為增加兩國關係緊張」。有此認識是因「中國雖然在經濟總量上有望超過美國,但是美國的經濟質量,它對全球科技的引領力,還有它與其他國家結盟抗衡中國的能力,都將是很長時間裡中方所不及的」。此外,也強調,多數美國人不願他們政府「走向一場可能徹底失控的全面對外衝突」。雖然川普對中政策日趨強硬,但美國學者一般認為,中美衝突並非不可避免,原因除中共無力和無意挑戰美國主導的現存國際秩序外,中國大陸也從中獲取巨大利益。
如果「探索第三選擇必將成為中美之間的唯一選擇」,那兩岸關係是否有第三選擇空間?對岸雖強調兩岸中國人有能力解決自己問題,但卻跳開台灣執政當局,而把談判對象轉向外力第三方。王毅和蓬佩奧談及台灣問題時,明確表達中共對台灣問題強硬立場。王敦促美方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停止與台灣官方往來和軍事聯繫,停止向台灣地區出售武器,停止無理干涉那些與大陸已經或希望建交的國家,切實約束和限制『台獨』勢力發展,以實際行動維護兩國關係和台海和平穩定。」王毅提出的這些立場,實際上都可成為兩岸談判議題,但對岸目前似乎不願給台灣任何表達意見的機會。
不可否認,潘斯講話確實讓許多綠營人士存有期待,但執政當局的反應並沒有任何見獵心喜的感覺。蔡政府不願藉題發揮挑釁對岸,但願感謝美方對台灣的重視和支持。蔡總統的國慶講話涉及兩岸部分不多,就是沿著這樣的思路進行,也就是「穩定壓倒一切」。對岸把蔡總統的講話戴上「兩國論」大帽子,讓蔡政府有「欲加之罪,何患無詞」感覺。面對兩岸問題,對岸似乎只容許「第一選擇」,沒有「第二選擇」,更遑論「第三選擇」
台灣問題確有成為中美衝突來源,因它觸及雙方結構性矛盾和利益衝突。美國不會為台獨而戰,但也不會忽視它和台灣共同享有的價值、制度和安全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