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5日 星期五

經濟日報社論/Fed政策大轉向 加碼降息保成長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90575/web/ 

◆  聯合報社論/文言文不是用背的!聽蔡政府滿朝荒唐言
◆  聯合報黑白集/過一天算一天的承諾
◆  經濟日報社論/Fed政策大轉向 加碼降息保成長






經濟日報社論/Fed政策大轉向 加碼降息保成長


2023-12-15 01:45  經濟日報/ 社論
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 圖/美聯社


美國聯準會(Fed)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13日雖決定維持利率不變,但貨幣政策基調已出現一百八十度大迴轉,「鴿派」顯然大獲全勝;無論是會後聲明,利率預測,以及鮑爾在記者會上的發言,都明確顯示 Fed 的政策目標已經從「壓通膨」轉為「保成長」。 

會後聲明的文字雖只有兩處稍作改動,但份量卻非同小可。第一,對於經濟活動,加上「減緩slowed)」一詞;第二,通膨雖仍居高,但多加了壓力已經「減輕eased)」一詞。 

最新公布的利率預測點陣圖」顯示,多數決策官員預測民國一一三年(2024年)至少將降息3碼,再加上12月並未升息,因此明年底時的預估利率水位,比9月時的預測數共低出0.5個百分點(2碼),已經與市場的樂觀預期大致相符;多數官員並預測民國一一四年(2025年)利率至少將再降4碼。 

鮑爾在記者會上更直白表示,現在利率「可能位於或接近緊縮周期頂峰」;而他不久前還重申現在說利率已經觸頂「並不成熟」。他預期經濟正在降溫,且擊敗通膨已有「實質進展」。更重要的是,他強調「我們了解(利率)高懸太久的風險,而且我們聚焦於不要犯下這項錯誤」。他也明白表示,Fed不會等到通膨已經回到2%,才開始降息,以免緊縮過當。 

Fed 在不久之前,政策基調仍是主張利率將在「較高水位維持更久higher for longer)」,現在顯然已轉變成準備提前降息lower and earlier)。究其原因,顯然是因為決策官員之前誤判通膨升高只是「過渡性」,以致貨幣政策落後於通膨大勢,使信譽嚴重受損現在面對經濟減緩風險,如果 Fed 仍堅持緊縮,一旦明年被迫大幅降息,則信譽將再度受損。因此 Fed 這回決定超前部署避免經濟大走下坡,從而實現「軟著陸」目標,以重建信譽。 

其次,Fed 現在考慮降息,顯然是對通膨將持續趨向2%目標更有信心。過去六個月平均通膨率換算成年增率,升幅更縮小到2.5%,因而使 Fed 對通膨趨降更有把握。現在多數官員已將民國一一三年及一一四年(2024及2025年)核心通膨率預測值下修到2.4%及2.2%。 

通膨趨降,若再能搭配就業持續降溫工資升幅減緩,則降息更為有理。從10月及11月就業數據來看,勞動市場已快速冷卻。展望明年,美國經濟將面臨多股逆風,包括家庭與企業在疫情期間累積的超額儲蓄即將用盡,之前累積升息的時間滯後效應將陸續發揮,且過去幾年來政府赤字過鉅可能將從明年開始緊縮支出,這些逆風都傾向於使經濟成長走下坡明年通膨將不再是經濟頭號敵人,很可能被失業增加經濟滑坡取代,因此 Fed 認為有必要採取預先降息行動。 

Fed 此番政策轉向,至少面對兩大風險。第一,就是雖然通膨下降,但若經濟依然堅韌,則仍無法排除通膨依然黏著在3%附近,甚至更高。現在決策官員的思維是即便如此,Fed 仍必須降息,因為通膨下降利率若持續居高,將使實質利率大幅上升導致政策過度緊縮,使經濟下滑的風險更大。因此 Fed 必須降低名目利率,使實質利率維持相對平穩。 

第二,則是 Fed 已經明示利率觸頂,降息在望,將使市場預期的降息幅度比 Fed 預測的幅度更大,美債、美股急漲,殖利率下降,美元貶值,使金融情勢大幅放鬆,借貸成本下降經濟再度轉熱,使打擊通膨的「最後一哩路更加顛簸降息也可能變為「停停-走走」。換言之,Fed 降息成定向,時機速度看情況一切都要憑數據,微調才是硬道理。 

Fed 政策轉向,對台灣的影響最先當然是反映在匯率上,14日台幣立即對美元大幅升值0.8%以上,而且後市還有得升;只要台幣不升過頭,對台灣經濟自然是好事,不僅有助於抑制通膨,也能減輕央行升息壓力。等到明年 Fed 付諸行動,國內同樣會有小幅降息的空間。












聯合報黑白集/過一天算一天承諾


2023-12-15 05:08  聯合報/ 黑白集
美國總統拜登(右)12日在白宮與來訪的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左)舉行聯合記者會。美聯社


以哈衝突爆發後,美國的心都給了以色列;失去鎂光燈的澤倫斯基,近日終於得以再見拜登一面。拜登拍胸膛保證,他不會離開烏克蘭,美國人民也不會。但人們注意到一個細微的變化,拜登承諾:美國將「盡我們所能」支持烏克蘭;這話充滿蹊蹺

今年二月,俄烏戰爭一周年前夕,拜登現身基輔,當著小澤的面誓言:「只要需要」,美國挺烏克蘭到底。這話如咒語般不斷重複:六月馬德里北約峰會、九月在華府見澤倫基斯、十月跟一眾盟友開電話會議,拜登都說了一次。

這正是各國挺烏的制式口號,從奧斯丁、史托騰伯格到范德賴恩,都說得像順口溜似的。這次,主帥卻轉向了;拜登只改了兩個字,it takes 變成 we can;但兩字之別,差之千里。前者是無條件力挺,後者是能幫則幫。CNN 秒懂,說美國的支持已不再是包票

有人說得更直白,拜登意思是「過一天算一天」。現在共和黨把持眾議院,又鐵了心不想再無底線挺烏,拜登的承諾就像紙糊的房子不牢靠。

烏克蘭都還沒搞定,眾院中國委員會已忙著瞄準台灣,要求拜登政府制定計畫,若中共膽敢犯台,要讓它付出慘重代價。小澤此刻滋味,台灣不是沒嘗過,退出聯合國、斷交都曾撕心裂肺。就不知,主張不可疑美的賴清德,相不相信這種過一天算一天的承諾?














聯合報社論/文言文不是用背的!聽蔡政府滿朝荒唐言


2023-12-15 05:04  聯合報/ 社論
北一女中國文科老師區桂芝(左)4日在立法院砲轟蔡英文政府教育政策,痛批108課綱是無恥的課綱,該段短講影片引起熱議,紅遍海內外。圖/取自臉書


北一女教師區桂芝批評一○八課綱為「無恥課綱」,引起社會廣大回響,認為課程偏差造成國家教育力的流失。但蔡政府裝作聽不見社會各界意見,卻意圖以區桂芝曾赴港參加兩岸四地中華文化研習將她抹紅,更有人指控這是中共介選。此次課綱爭議焦點,在於下一代失去汲取古文精義及文字典雅機會;民進黨卻將之簡化成背文言文」沒用,說成是對岸認知作戰完全扭曲相關討論

檢視蔡政府高層對課綱爭議的發言,各種突梯滑稽、光怪陸離的回應,讓人瞠目結舌。例如,針對顧炎武的《廉恥》一文遭刪,立法院長游錫堃竟稱,古文不是不好,但教育要與時俱進;「廉恥是君主政治的產物」,但現在是民主政治,有民主政治價值觀。此話一出,社會譁然廉恥是人的基本良知良能,也是人之所以為人所繫;但在游錫堃嘴裡,竟將之貶抑為「君主政治產物」。試問,難道民主時代的人就不需要廉恥民主時代的官也不需要廉恥

游錫堃身為國會議長及民進黨大老,在他心目中,廉恥竟只是「君主體制」下臣民服侍君主之道與個人品格或良知無關;因此,現代人可以完全棄廉恥而不顧。這是多麼荒唐與無知見解!以游錫堃的身分竟說出這樣的話來,也難怪民進黨上下近年貪汙濫權勾結舞弊案件層出不窮,滿朝仍然「自我感覺良好」。包括陳水扁利用總統職務斂財洗錢還受包庇保外就醫;衛福部高官外遇不倫一件接一件,依然高升或安坐其位;對此,蔡總統也從不在乎民眾觀感,黨內也沒人為此感到慚愧或膽敢直諫。這些現象,不正反映了蔡政府內部的「廉恥匱乏症」?

換言之,是一群不以廉恥或品格教育為意的官員,用他們褊狹意識形態訂出這樣的課綱,才會有「下效者極力刪除古文,改用膚淺的課程來填餵我們的下一代。這樣失神的教育,要把台灣未來的主人翁帶向何方?

游錫堃的論調已很離譜,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的見解與他半斤八兩,都搞錯重點。鄭文燦說,「品格教育不是靠背誦文言文」,重要的是孩子的公民素養要進步。其說法有幾個嚴重誤區:一、談到文言文,鄭文燦就只想到背誦,難道不知道文章的「內涵」才是重點,文字精煉優美也是人文教育的一環。二、所謂「寓教於學」,念的是國文,學生卻透過其中典故學習到生而為人的價值及品格。不論會不會背誦,清廉知恥品德都能深植於心。三、品格教育當然不是靠背誦,而是要靠身教與實踐;但鄭文燦從當官到論文抄襲都作了負面示範

同樣鬧了笑話的,是民進黨副總統候選人蕭美琴。她宣稱,在駐美期間,因為外交部公文不少,都以文言文書寫,所以她的「文言文進步不少」。把公文誤當「文言文」,顯與一○八課綱無關;但民進黨把「恐中症」放大到所有古文,顯然也已遠遠超過了限度。試想,中共民國散十八年(一九四九年)才執政,它豈承擔得了中國文化的所有重擔?且話說回來,「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那句讚語,不正是因為大陸搞文革時,台灣扮演中華文化繼承者,而填補那個文化和教養空窗

最新的政治笑話是:副總統候選人辯論要不要改用「英語」進行,因為有兩名候選人英語比國語流利。一○八課綱的問題若不受到重視,我們教出的下一代會有什麼國族認同,什麼道德價值觀,將越來越難逆料文言文不是拿來背誦的,學生品格教育更不能靠政治人物示範



善用支援 成照護達人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90575/web/ 

◆  善用支援 成照護達人
◆  不能關門如廁 請看身障者的苦
◆  政黨輪替 取回人民教育權
◆  侯國防政見抄襲?賴辦把馮京當馬涼
◆  文言?白話? 什麼是語言和文學的感動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善用支援 成照護達人


2023-12-15 05:46  聯合報/李莉/台灣長期照護專業協會理事(新北市)


聯合報日昨報導「疑不堪照護壓力,兒涉弒母自殘」新聞,又是一則照顧悲歌事件家庭照顧者的壓力、困境與無奈,並不是旁人給予金錢或口頭支持鼓勵可以解決的,之前有位孝順的媳婦用枕頭悶死婆婆,就是長期不堪照顧壓力所發生的憾事。

照顧者需要的是實際的現場支援,分攤照顧工作、有個人的喘息時間,才能真正幫忙到照顧者。家庭照顧者往往太高估自己能力,廿四小時不眠不休的照顧下來,不僅照顧品質不佳,連自己也垮下來了。有時照顧者並非沒有支援,而是可以支援的人沒有參與及協助照顧責任,但負擔照顧責任最大的人,往往也是被指責最多的人,因此家庭的照顧責任是要分攤的,主要照顧者一定要勇敢地說出自己的需要,讓家人共同負擔照顧責任

許多子女及家屬也因為家中沒有替代人力可以喘息,只好辭職才能好好的照顧家中長輩。但是,沒有收入的照顧終究會造成經濟的困難,最後只能將自己的壓力轉為憤怒,進而發洩在被照顧的家人身上。照顧者要妥善運用長照支援,如居家照顧交通接送住家改造輔具訂製…等,增加被照顧者自立支援能力提升自我照顧技巧,讓家庭照顧者「不用離職也能歡喜照顧」。

筆者看到無數的家庭從自己扛起照顧責任開始,到身心俱疲的將長輩送到照護機構,自認不孝才送長輩到機構,從身體負荷轉為心理內疚。不過,當熟悉及信任機構照顧後,家庭照顧者回歸正常的家庭生活、穩定職場工作、維持自己的社交圈,長輩亦能得到專業及有品質生活照顧

家庭照顧學習是現在每個人每個家庭都要面對的課程,只有親自體會親身參與才能了解如何照顧家中長輩、如何與失智父母溝通、如何運用長照資源、家人如何分擔照顧責任,如此才能勇敢面對快樂照顧,讓家庭照顧者不再是「悲情角色」,而是能充分運用資源的「照顧達人」。












不能關門如廁 請看身障者的苦


2023-12-15 05:46  聯合報/ 金林/台北市心生活協會總幹事(台北市)


去年因新冠肺炎病毒侵犯脊椎,使我在五十九歲時成為「脊髓損傷」的重度肢體障礙者,坐上輪椅。

上周六參加政府一一二年度「精神衛生法法規說明會北區場,地點在台大醫學院講堂。進門後,先看了一眼廁所標示,有男廁女廁、卻沒有無障礙廁所標示,便問一下警衛無障礙廁所在哪個方向,警衛立馬回應指著同樣的地方說:有啊,就是那裡,「剛剛才做好的」。原來只是沒標示而已,心中雖暗暗吃驚,但知道有無障礙廁所也覺得寬慰。

為什麼有點吃驚呢?因為報名時看到地點是台大醫學院,認定一定會有無障礙廁所,所以並未像平時先打電話確認有無無障礙廁所,就直接報名參加。但聽警衛這麼說,似乎這裡之前都沒有無障礙廁所,是剛做好的;心中不禁疑惑,醫學院各系所,難道從來沒有使用輪椅的師生嗎?

脊損使我大小便處於失禁狀態,我這類的輪椅族,換尿布會需要移位上馬桶、移除尿布、擦拭好後,將新尿布平舖在輪椅上,再移位到輪椅上、穿好。

警衛說過後,我和看護就趕快去廁所,果然女廁的最後一間,是馬桶兩邊都有扶手的「無障礙廁所」;但廁所馬桶和門的距離,卻與一般廁間無異,換句話說,空間不夠,雖然當日所坐的已是高活動型小輪椅,仍無法塞進門內。所以,我要不打道回府、要不就忍住坐在尿中約六個小時、要不就是「無恥的不關門上無障礙廁所」。

身為精障者的家屬,早已磨練過、成長出「不怕丟人」的韌性,加上想想都六十歲了,大眾可能對長者會客氣些,就決定做個無恥老人,強迫別人接受我開門上廁所吧。還好,和我一起使用廁所的小姐女士們,並沒有人表達出過於震驚或嫌惡表情,大家的視而不見讓我很感激。

脊損的人和中風病人一樣,疾病處理完後要轉入復健病房積極復健減低疾病對身體和生活功能的負面影響。去年五月底開始癱瘓後,拜健保制度之「賜」,每家醫院最多都只能住廿八天,動員各親友懸著心到處掛號,輾轉待過多家醫院,終於有能在輪椅上外出參加活動的能力;然而過程中也發現,無論是哪一級的醫院,只要是有「床」的,不論是診間或檢驗室,九成五都無法升降,少數雖可升降,但降到最低仍是輪椅族望之興嘆高度

生命的前五十八年,從沒認真思考過障礙者的生活為什麼這樣不容易,如果醫療器材製造商設計時能更全面思考病人型態、如果採購醫材醫院從業人員能想到各類人需要、如果設計大樓的建築師/室內裝潢的設計師/建築物的業者面對無障礙法規時,戒去敷衍心態、如果從小教育系統就能帶著大家認識各類障礙…,六十歲的老婦就不需要打開門上廁所。

人生有許多事情,光有聰明和智慧,但若非親身經歷仍無法體會或理解,所以「知道世上苦人多」還不夠,更需要「能讓苦人可以說話」、「能聽到苦人說的話」、「促進苦人和一般人的交流」。祈願未來的執政者能更重視身心障礙者和社福資源服務使用者,並在各級教育現場促進障礙者與非障礙者的交流;「看見障礙」,才有機會理解障礙並給障礙者所需要的支持、資源才不會浪費。











政黨輪替 取回人民教育權


2023-12-15 05:02  聯合報/ 吳榮鎮/大學副教授(屏縣鹽埔)


日前北一女國文老師針砭一○八課綱刪減文言文,引發社會大眾檢討課綱呼聲,為此,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承諾當選後會盡速召開「教育國是會議」,全盤檢討一○八課綱,並籌畫前瞻性的教育政策。恰於此時,近六十個教育團體舉辦總統候選人教育政策座談會,但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陣營卻未派代表出席,讓主辦單位錯愕之餘,也失去一次與人民對話教育的機會。

筆者認為,人民對於教育國是會議,至少有下列五點呼求:

一、重新思考教育的價值:教育是價值取向的活動,奠基於普世的教育規準,包括道德可欲性、內容認知性、程序自願性、民主性,以及人類處境的關懷,否則,就是反教育。民進黨執政後,掌權者為了追逐權力、財富及地位,進行種種「反教育」的言行藉由「教育國是會議」的召開,重新思考我們要培養什麼樣的下一代?追求的教育價值又是什麼

二、規畫整體教育政策。一○八課綱實施以來已產生種種爭議,唯民進黨政府面對外界質疑,從未思考如何整體檢討改進,反而以政治性、區域性、片面性、技術性的措施回應。日前,全教總批評,一○八課綱從制定到執行皆缺乏「政策專業」與「教育專業」,廣聘許多非教育領域的人士擔任課綱委員。因此,人民呼求,「教育國是會議」必須面對世代,教育政策及課綱必須回歸政策及教育專業,規畫整體教育政策,因應國際人文及科技的發展趨勢。

三、確認教育權的歸屬教育基本法第二條規定:「人民為教育的主體。」第一次政黨輪替前,民進黨與教改人士高唱歸還「人民教育權」。可惜,執政後卻膜拜「黨國教育權」,「」才是教育的主體。教育政策並非依據決策 SOP 產出,而是邀請同溫層人士、學者及壓力團體參與體制會議、擔任課綱委員,「課綱審查委員會」變成「黨意組織,將有爭議、有待論辯、缺乏全民共識的個人理念注入到教育體制裡。如此,民進黨政府變成教育的亂源。例如,高層卡管案、挺論文抄襲案、論文封存卅年案、官箴敗壞、私德淫亂案層出不窮。因此,人民呼求政黨輪替,支持「教育國是會議」,取回「人民教育權」。

四、降低行政及政治色彩。「教育國是會議」絕非「官方教育行政檢討會議」,更非一言堂,或流於大拜拜。會議並非止於解決行政問題,而是廣邀國內外學有專長人士及學生代表參加,以政策與教育專業為導向,對教育問題進行全方位評估,進行政策性及制度性的議題討論。

五、對兩岸文教關係提出因應方案。民進黨執政後,逐次切斷中華文化的臍帶。當前兩岸關係急遽惡化,兩岸官方聯繫管道完全中斷,文教交流幾近停滯。為此,藉由「教育國是會議」尋求共識,提出因應方案,重新思考兩岸文教關係何去何從?是透過文教知識交流,尋求和平共存,亦或繼續相互醜化,相互毀滅?

教育是立國之本。面對國家未來的十年,人民有權利選擇,不再重蹈民進黨政府的覆轍。藉由召開「教育國是會議」,檢討民進黨主政下的教育內容:如何被決定?說明甚麼價值?如何被組織?用甚麼方式建構?如何傳達?合理化何種文化系統?又係為誰的利益服務?












侯國防政見抄襲?賴辦把馮京當馬涼


2023-12-15 05:02  聯合報/ 揭仲/國政基金會副研究員(台北市)


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十一日公布國防政見後,賴清德競辦隨即表示侯的政見「不是已經在做,就是早已宣布的方針」;但只要對照兩黨所提政見,就可看出兩者差異極為明顯,賴辦甚至有「硬把馮京當馬涼」之嫌!

針對侯友宜所提「就職後十個月內公布國家安全戰略」,賴辦宣稱「民進黨早已開始執行」,就是蔡總統任內發布的「國防總檢討」(QDR)。但這剛好證明賴辦連何謂「國家安全戰略」都不清楚,還用「國防總檢討」來魚目混珠

事實上,「國家安全戰略」是依一定步驟,定義中華民國之「核心目標」、「國家利益」、「實力元素」、「戰略要素」及「區域性解決辦法」等,是統攝國防、政治、外交、經濟、科技等各政策工具與資源,達成安全目標的最高政策指導性文件。QDR 僅是總統依「國家安全戰略」之下的「軍事戰略」,勾勒未來四年國防施政重點,位階遠低於國家安全戰略」。

或許就是民進黨只知 QDR,卻不懂「國家安全戰略」,使其在面對中共時,無法運用全面、有效的整體措施來改善態勢,只會增加國防預算;但在兩岸資源天差地遠的情況下,儘管國防預算愈墊愈高,但民眾的不安全感卻不減反增。

針對侯友宜的「志願役加薪百億」,賴辦則以蔡總統任內已幫國軍加薪來混淆視聽。但民進黨不敢說的是,為何在蔡總統調薪後,國軍志願役人力卻快速流失;今年六月與前年底相較,就大幅減少九,六六六人,等於未戰先少掉十八個聯兵營戰鬥部隊志願役人力流失尤其嚴重,各軍種都跌破八十%

事實上,民進黨的加薪留不住戰鬥部隊的官兵,就是因為除資深飛官與潛艦官兵外,戰鬥與非戰鬥單位的薪資差距實在太小,前者每月只比後者多三至五千元。在薪資差距不明顯情況下,勤務繁重、高風險的戰鬥單位當然就募不到足夠的人、也很難留人。

而侯友宜是藉調增「戰鬥部隊增支志願役勤務加給」與「志願役勤務加給」,讓戰鬥部隊志願役人員每月最多可加薪一萬元;讓戰鬥與非戰鬥人員薪資差距,由目前每月三至五千元,擴大為一萬至一萬五千元,來緩解戰鬥單位志願役人力嚴重不足的弊病。這是要解決民進黨施政缺失,何來抄襲!

另外,侯友宜的「義務役革新」,是要解決目前政府規畫不務實的弊病。在台灣大型野戰訓練基地僅有二處,連志願役聯兵營都很難每年進訓的情況下,民進黨政府替義務役步兵營所規畫的營戰鬥教練步砲協同作戰訓練等,絕大多數無法進行,使役期雖延長,但戰力成長卻有限;而役男等當兵時間太長的沉痾,卻可能更嚴重,形成役男與戰力雙輸的局面。














文言?白話? 什麼是語言和文學感動


2023-12-15 05:02  聯合報/ 郭志華/交通大學退休教授(台北市)


親愛的米包和米果:
日前阿嬤看到一則短影片,影片中比較「新世代」和「以前的世代」所有和所沒有的特質。片中年輕的孫子對爺爺說,你們怎能生活在沒有科技、電腦、電視、互聯網、汽車、手機…的時代?爺爺說,可是你們的世代缺乏信仰、同情心、尊重、良好的舉止、真正的教育、仁愛之心、羞恥之心、誠實、謙虛…;在我們的世代,我們和真正的朋友交往,而非網路社群的看不見的朋友;我們在草地上玩耍、自己做玩具…。

這讓我思考了一些常引起爭議的問題:
新的東西一定好嗎?傳統的東西就應該拋棄嗎?

隨著時代和科技進步,有些事物也許逐漸被淘汰。科技也許帶給人們許多方便或進步,但換個角度看,人們也失去了一些傳統事物的「美好」,就像阿嬤雖然常去超市購物,因為超市提供了乾淨方便的環境和多樣化、新的產品,但有時還是會去傳統市場,因為我喜歡那裡的人情味和傳統食品,和認識的魚販肉販聊聊天,讓我覺得購物並不只是買東西,也包括了人之間的相處和關係。傳統的事物是種傳承,了解傳統讓我們了解上一代或過去人們的生活、行為、和文化,可以使我們互相學習,使社會更融洽和進步

什麼是語言和文學的感動?什麼是學問和知識?我們需要爭辯文言文和白話文哪個比較好嗎?

如果我們學習英文,並不覺得需要拋棄中文,為什麼我們覺得學習白話文需要拋棄文言文,需要拋棄學習文言文的機會呢?某些文言文流傳至今,是因長期以來人們體會了它們內容的優美,值得學習。而且,課綱為什麼需要規定學生要學習幾篇文言文、學習哪些文言文?能學習一種語言的文體,不是讓我們能夠了解不同文體的語言表達方式,並且藉著這種文體了解更多文學或語言的知識嗎?不管文言文或白話文,重點不在於它們是文言文或白話文,而在於它們的內容和表達是否令人感動,是否值得學習

該給下一代什麼教育?

不知道為什麼,政府常常管一些不該管的事,卻不去做該做的事。譬如最近國外幾家大出版社又陸續發表了英文年度字詞,我不禁想說,為什麼我們沒有中文的年度字詞?(雖然聯合報也發表年度代表字,但二者意義並不一樣。)

語文教育而言,以前國立編譯館的工作重點只在負責中小學教科書的審查,但對於科技日新月異,新的字詞彙快速增加,新的專業詞彙應該提供的中文譯名及說明,卻完全忽略。國立編譯館於民國一○○年(二○一一年)併入國家教育研究院,遺憾的是,似乎也看不到有什麼新的作為或成果。以教育部出版的國語字(辭)典為例,近年一共只修訂五本國語字(辭)典,以字詞彙增加之快速和數量,這樣實在難以趕上社會的變化和科技的進步!而且,讀者也不知道每次修訂的重點為何?發現了哪些新字詞,或哪些字詞有什麼新用法?有什麼新的社會和時代意義

阿嬤寫這封信,主要是希望當你們在網路上看到一些新聞或消息討論時能多思考了解事實真相並秉持尊重態度。快要期末考了,祝你們雖然努力念書,但也保持平常心



馬凱/保護主義的幽靈又在上空盤旋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馬凱/保護主義的幽靈又在上空盤旋
◆  洪蘭/安全感是幸福人生的基石
◆  葉銀華/企業投入永續發展 值得嗎?
◆  薛承泰/怎麼又是11月24日
◆  王文華/副手的光芒







馬凱/保護主義幽靈又在上空盤旋


2023-12-15 05:46  聯合報/ 馬凱(作者為經濟評論者)


人類社會最幼稚愚蠢的行為,保護主義必為其中之一。當一個群體,尤其是一個國家面對外部的威脅時,緊閉大門、堵塞一切進入的孔道,是最直覺的反應。面對難以對抗的經濟競爭,高築種種壁壘、課徵高關稅、嚴密進口管制,自也是簡單穩妥的防衛手段。若進而在內無外敵的環境裡,積極發展本土產業,自立自強,有朝一日可與強敵分庭抗禮,甚至透過強力的補貼,反而攻入對方市場,更能克敵致果。

這就是數百年來,各國樂於奉行的保護主義。尤以西方國家憑藉工業革命,大量生產價廉質優的工業產品,侵入所有以手工業產品對抗的國家,如摧枯拉朽一般橫掃整個市場,令其全無招架之力時;祭起保護主義以求自保,進而自力更生,效法先進國家,努力建設基礎產業,便成了全球落後國家,有志一同的自保之道。但當這些國家緊鎖國門停止與他國的經貿往來時,全球九成以上的人口就退出了國際市場,其經濟也長久陷入停滯落後,歷數十年。

因此,當保護主義幽靈盤旋上空,乃是人類經濟與社會發展最黑暗時期。一直到極少數國家突破窠臼,找到新的發展模式,方才見到一線曙光。台灣就是其中的先驅。

當我們在民國三十九年(一九五○年)代後期,由於內外交迫,既無資源與條件追隨先進國家發展基礎產業,又面對飽和的國內市場與短缺的外匯無法長久維繫軍民所需,只好奮力以廉價勞動做為唯一的手段引進外資、技術、設備、原料,發展加工出口業,透過薪資巨大差距壓低價格強攻先進市場

未料這一點小小的開放竟獲得巨大的成功。以此為基礎,逐步向上游及資本與技術密集的產業發展,進而陸續降低關稅、開放進口限制,終於成為一個自由開放的典範。此一典範在民國六十九年(一九八○年)代後期被迫向東南亞轉移,隨後又進入中國大陸東南沿海,令積弱的中國快速崛起,而此一模式也擴散全球,締造了真正的全球化,也開創出繁榮進步的高峰。

全球落後國家覺醒巨量廉價勞動力湧入國際市場,造成先進國家所得分配惡化、勞工失業降薪,製造業外移殆盡,尤其長久在國力上、財富稱霸全球美國大失雄風飽受後起中國威脅。終於在經濟實力失去絕對領先優勢自由競爭已無絕對勝算情況下,重回數十年前落後國家的智慧,以高關稅、限制出口,數以兆計的種種補貼如「抑制通膨法案」、「再生能源法案」,進而推動近岸外包、友岸外包、在岸外包、產業回流等政策,一面壓制競爭對手,一面保護本國產業。不僅此耳,美國還鼓動包括台灣在內的盟友,組成反中陣線。美國的高強度保護政策不僅打擊中國大陸同時也傷及歐洲盟邦引發報復及類似保護措施

二戰之後民國三十四年(一九四五年),美國力倡自由貿易成為推動全球化重要力量。川普以來,美國迎回保護主義幽靈,又要將世界帶向何方? 



陳國樑/財政永續要明廉與知恥

◆  陳國樑/財政永續要明廉與知恥
◆  黃正忠/氣候變遷發出撤離石油經濟訊號








陳國樑/財政永續要明廉與知恥


2023-12-15 05:02  聯合報/ 陳國樑(作者為政大財政系教授兼系主任)


扣除額計算課稅所得減項。我國綜合所得稅一般扣除額,分為「列舉」與「標準」兩種方式;前者有規定項目、後者為總額度,由納稅義務人自行擇一採用。此外,尚有可另行「特別」扣除項目。

房屋租金支出列舉扣除項目,上限金額為十二萬元;相形之下,標準扣除額(有配偶者)為廿四萬八千元,不僅金額高出一倍有餘,更不須提示任何單據或證明,因此,國人大多選擇標準扣除申報綜合所得稅。以一一○年度為例,全國有超過九成申報戶採標準扣除。

根據報導,以促進「居住正義」為由,目前立法院共有委員及黨團提案十一個版本之扣除額修正草案,全數皆主張將房屋租金支出,從現行列舉扣除,改為特別扣除。按此,採標準扣除且有租金支出的申報家戶,每年最高可增加十二萬元扣除;雖然在名義上,不過是將房屋租金支出列扣特扣,但實質上,是增設特別扣除項目

此一提案旨在減輕租屋者負擔,用意雖然良善,但弄錯方向;後果是徒耗社會資源不利居住正義侵蝕所得稅基有害整體稅制公平正義

過往學界誤認個人擁有住宅較能「安居樂業」,進而對於整體社會帶來正向外部利益,例如,住家附近街道環境更為清潔、犯罪率下降云云,是以各國個人所得稅,大抵皆有將自用住宅購屋貸款利息列為計算課稅所得減除項目規定,透過此一租稅優惠鼓勵個人購買自用住宅

我國起步較晚,民國七十六年稅法修正,新增購屋借款利息」為列舉扣除項目;每一申報戶每年扣除數額以二萬元為限,後有兩次調升,民國八十八年進一步調升至目前的卅萬元。

政府以減稅補貼自用住宅購買,但對租屋居住並沒有補助恐有偏頗疑慮,自購屋借款利息扣除上路後,持續有增設房屋租金支出扣除倡議。直至十四年後,民國九十年公布之稅法修正,房屋租金支出方纔成為列舉扣除項目。雖然法條異動明列之理由為:「為適度減輕中低收入者稅負」;但真正的用意在取得「衡平」,使購屋居住租屋居住者,皆能享有租稅優惠

而今以「居住正義」為名,逕將房屋租金支出改列特別扣除項目,就是破壞了稅制的衡平,如不能同時將購屋借款利息改列特別扣除,等同「懲罰更多縮衣節食購屋居住者,使居住更不正義

其實,綜合所得稅本來就有免稅額與最低基本生活費用機制,個人居住需求本已納入考慮,不宜再設扣除項目;這正是歐美先進國家,鮮有房屋租金支出可以列舉扣除的原因。

國家社稷永續,奠基於財政永續;財政永續,要能明廉與知恥面對政治壓力,財政部必須要清清楚楚的辨別,嚴守專業;切切實實的覺悟,一旦增設房屋租金支出特別扣除,將無法面對磨刀霍霍、早已項背相望的諸多增設特別扣除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