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日 星期三

經濟/「習核心」確立 大陸改革將邁大步

.聯合報社論..蔡總統不能只和綠營縣市長對話
.聯合報黑白集.誰是「任何人」?
.經濟日報社論.「習核心」確立 大陸改革將邁大步








經濟/「習核心」確立 大陸改革將邁大步


2016-11-02 02:05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中共18屆六中全會閉幕後,確立了「習核心」地位,為中共19大上強化習近平權力打下基礎。圖為北京街頭的習近平海報。
(路透) 王若馨


在中共黨史上,剛結束的第18屆六中全會或許又將是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會議,其重要性不下於1978年舉行的第11屆三中全會,後者確立了改變扭轉歷史的鄧小平改革開放路線。
這一次的18屆六中全會,所謂的里程碑主要有兩個:一是確立了「習核心」,二是提出了「習思想」。關於前者,六中公報中兩提「習核心」,一句是在「全會高度評價全面從嚴治黨取得的成就」段落中,提到「黨的18大以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身體力行,為開創黨和國家事業新局面提供了重要保證。」第二句是結尾處的號召「全黨同志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關於「習思想」,公報將「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治國新理念新戰略」列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等中共前領導人之後,應是為習思想在明年19大時納入黨章預作準備。
在習近平之前,中共95年黨史中,黨的核心有兩種形成方式,一種如毛澤東與鄧小平,屬自然形成,靠革命、靠業績;另一種是「老人加持」,如鄧小平之授予江澤民為「黨的領導核心」。胡錦濤時代由於缺乏這兩個條件,十年之中始終未成核心。到了習近平,則開創了第三種模式:全靠自己開創及爭取而來。
習近平之所以開創出第三種模式,有兩個背景。一、本身擁有雄厚條件,既是紅二代,又與軍方有特殊關係,此二者均非其前兩任所可比擬;二、是他執政以來所面對的理想與現實的巨大落差。
習近平的理想是他一上台即公開宣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他認為,「現在,比歷史上任何時間都更接近這個目標;現在,比歷史上任何時刻都有更大的實力與信心去實現這個目標。」習近平之所以能有這樣的雄心壯志,當然是過往30多年,鄧小平改革開放以來打下的厚實基礎;其二,中國的GDP在全球的排名,從改革開放初期的第15位,30年來急速竄升,2010年超過日本,大約再15年左右,可望超過美國,重返全球第一的盛世。所以,習近平提出的中國夢其實並非虛幻;只是,這樣的理想,與在他執政之後所碰到的現實之間,明顯存在著極大的落差。
2012年習擔任中共總書記之後,立刻發現中共高層政治生態中存在的「恐怖平衡」,也就是在中南海中,中共高層之間儘管勾心鬥角,但大體上還能維持團結局面,靠的就是一種「恐怖平衡」:你不整我,我不揭你;你若整我,我必揭你。於是,如果各方都自我克制,就能夠平安無事,一片團結和諧假象,但「恐怖平衡」的代價卻是放任弊政惡化,嚴重時甚至「政令不出中南海」,這對充滿理想、身懷大志的習近平而言,明顯地是難以容忍的。所以,作為第一步,首先就是要終結這種「恐怖平衡」,而要終結「恐怖平衡」,就必須集權,建立「威權體制」,具體的,就是以反腐為切入點,通過將「反腐」與「集威」的相互為用,最終以樹立起「習核心」為階段性目標。
「習核心」體制確立,如果再加上「習思想」明年19大正式列入黨章之後,中國的內外形勢將如何發展,自然是今後海內外關注的焦點,其中最被關注的當屬中國的改革形勢。
習近平執政四年來,其治國理政大藍圖有「四個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理論架構堪稱完備,思想體系也清晰井然,但執行推動過程並非順遂。四個全面之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最終實現偉大復興的中程目標,而全面深化改革與全面依法治國則是主要手段,至於有效落實這些手段的前提則是「全面從嚴治黨」,現在看到,樹立「習核心」體制應是從嚴治黨最關鍵的一步。看來,中國的改革前景應該是可以期待的。

聯合/ 誰是「任何人」?


2016-11-02 02:05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高雄市長陳菊籲請大眾尊重前總統陳水扁隱私、尊嚴,不要故意滋擾陳水扁。記者楊濡嘉/攝影


黃姓麵包師用手機拍攝陳水扁事件,演出了「續集」。陳菊嚴詞表示阿扁不應受滋擾,若有人違法,高雄市府會依法制止。市長言出必行,麵包師果然馬上遭到「制止」,市府的稅務和衛生單位一天內兩度上門稽查,嚇得黃某不敢再做生意。
陳菊好大的官威!但這是否選擇性執法?事後市府發言人聲明說:「任何人」都不應受滋擾,市府會一視同仁予以保護。
市府所謂的「任何人」,小老百姓如你如我不知是否有幸忝列其中?的確,任何人不應受到無謂滋擾;但哪國發生過保外就醫的受刑人有榮幸接到國慶大典的邀請?足見,阿扁是somebody,而不是anybody!今天,連過氣藝人挽著男友約會,或女學生坐公車沒讓座,都可能被手機拍攝po網;則大人物如阿扁散步被拍,能構得成「滋擾」的條件嗎?
反過來說,麵包師名不見經傳,一天就遭兩度稽查,這種選擇性地受到市府「關愛的眼神」,難道是「任何人」都可能受到的待遇?黃師傅若違法被罰,本無話可說;但全高雄的違規違建、無照擺攤、小吃店衛生不合格……,每天有多少件,市府數也數不清吧?又可曾一視同仁全面執法?而黃師傅一天兩度受官府光顧,還真非「任何人」可以比擬!
高市府義正詞嚴強調現今乃民主法治社會,但它對待陳水扁是否如「任何人」?對麵包師是否亦如「任何人」?市府手握公權力,應摸著良心說話,民眾亦睜大眼睛在觀察。

聯合/蔡總統不能只和綠營縣市長對話


2016-11-02 02:00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蔡英文總統每周召開「執政決策協調會議」,正當性屢受質疑。 圖/總統府提供



長照2.0昨天起步試辦,蔡英文總統主持「執政決策協調會議」時,特別邀民進黨執政縣市長與會,要求他們全力投入。總統關注長照政策並與地方首長對話,原是美事;但全台廿二個縣市,卻只有綠營執政的十三縣市長的意見受到重視,這對元首治國的瞻矚而言,難道不怕有失衡之憾?
「決策協調會議」的正當性屢受質疑,除了擴權違憲之虞,也在於其結構容易導致「黨政不分」之虞。若認為這是一個國家重大政策的決策會議,且屢屢由總統在會上直接拍板,而不只是意見交換;那麼,這個會議應可考慮有更開放的態度,視需要納入其他政黨或無黨籍人士參與,才是治國之道。然而,外界常常搞不清蔡英文是以「總統」或「主席」身分在做決策。
根據「黨政分立」的原則,在長照議題上,蔡英文若想聽取綠營縣市長的意見,應該利用民進黨中常會的場合進行,才更能合憲合政。更何況,參與長照社區整體照護試辦的縣市,不僅限於綠營縣市,還包括了北市、新北、花東、南投等非民進黨執政縣市。也因此,在宣誓起跑的會議上,蔡總統應廣泛聽取各方意見,如果僅聽取綠營十三縣市首長意見,不僅易給外界「偏聽」之觀感,也讓人質疑她缺乏「全民總統」的胸懷。
蔡英文以五成六的得票率當選總統,顯示民眾相信她具有「超越藍綠」的格局,能將台灣帶向更好的境界。蔡總統上任後,也應該抱著這樣的自我期許,以扮演稱職的「全民總統」自許。然而,在林全內閣的「老藍男」色彩遭到綠營及獨派大老的連續重砲轟擊後,新政府的銳氣似乎即快速衰竭,甚至一路向他們妥協。其中,諸如加緊進用黨派色彩鮮明的政務官、提名不認同憲法的人出任大法官、利用公營事業董座酬庸派系人馬、延攬民進黨機要人員進入政府公職,乃至最近力邀獨派大老出任總統府資政;這些,都可以看到蔡英文原本屬於比較「中間」的地帶正在快速流失。
不僅如此,新政府正在推動重大經建計畫,也都把大量資源投向綠營執政地區。以「五大創新產業計畫」為例,除了原已規劃成形的生技產業外,其餘均落腳在民進黨執政縣市。例如,標榜以發展物聯網和智慧產品為核心的「亞洲矽谷」,選址於桃園;將投資六百億打造的「綠能科學城」,設在台南沙崙;主打「潛艦國造」的國防科技產業計畫,則相中高雄。這些計畫都是動輒上百億的大型建設,如果只是為了實現總統的競選承諾而不經審慎評估即率爾推動,日後能否如願實現,恐怕是一大問題。更堪慮的是,這種唯顏色是問的經建投資,恐怕將使社會和區域發展更形失衡。
蔡英文邀請十三名綠營縣市長參加決策協調會議,或許只是為了讓這些縣市長有「與聞大政」的光榮感,而不是故意要冷落藍營或無黨籍縣市長。然而,就在這不經意之間,卻給外界印象中留下「總統顧綠不顧藍」的觀感,得不償失。
我們除了提醒蔡總統要注意執政中這些不經意的偏斜,也認為她應該適時地對其他政黨釋放一些善意,展現她超越藍綠的氣度。更重要的是,總統要讓人民看到她的決策不只在照顧深綠鐵票區民眾的需求,而是著眼台灣整體的長期發展,包括她口口聲聲承諾的社會公平及世代正義。如此,她才可能真正抓住民心。
就任至今不到半年,蔡英文的民調已經跌破死亡交叉,還在繼續下墜。中間選民對總統的表現感到失望,原因其實不難想見:幾個月來,她一直在試圖安撫黨內、討好獨派,遂一路偏斜,遠離了一個國家元首的位置和高度。若蔡總統還沒忘記如何和藍營握手,不妨溫習一下吧!

去梯言/二軌升等為一軌,好好駕駛

.全球拚網路金融 台灣呢?
.物聯網商機 台灣還在等什麼
.去梯言/二軌升等為一軌,好好駕駛
.洪習會 蔡兩岸政策壓力更大
.拍扁被稽查/花媽,想想當年的妳…
.拍扁被稽查/「追殺」市民,白色恐怖!
.代理教師 默默承受不公不義







去梯言/二軌升等為一軌,好好駕駛


2016-11-02 02:49聯合報  公孫策

洪習會行禮如儀其實只有一個作用:兩岸政府間的「一軌」(海基會/海協會)幾乎已經窒息,使得「二軌」開上了第一線。如此情勢事實上比扁政府時期,連戰首次登陸時還更倒退。那時候兩會還能通通傳真,而連戰接通的二軌還沒開始。
對蔡英文而言,冷凍海基會必將冒著把兩岸話語權拱手讓給國民黨的風險。可是對國民黨來說,承擔「唯一軌道」的課題是,該怎麼拿捏分寸,才能不失之於卑,又不失之於亢。
可以借鑑的歷史人物,是春秋鄭國的子產。
春秋時代中後期,國際局勢基本上是晉、楚兩強爭霸的局面,夾在中間的小國都很辛苦。其中最辛苦的就是鄭國,因為他在眾小國當中算是強國,晉、楚總是要求鄭國表態。
有一次,陳國仗著楚國撐腰,出兵攻進鄭國領土,陳軍所過之處,水井被填塞,樹木被砍伐,鄭國人非常憤怒。隔年,鄭國展開報復行動,子產率領軍隊打進陳國都城,之後,子產率團前往晉國呈獻戰利品。
子產穿著軍服進見晉國執政大夫士莊伯,莊伯質問:「為什麼攻打陳國?」子產答:「陳國跟貴我兩國都是姬姓諸侯,從前曾受過貴我兩國的恩惠,卻忘恩負義。我國曾經向貴國報告要攻打陳國,未獲回音,結果反引來陳國攻打我國,所以出兵。」莊伯再問:「為什麼侵犯小國?」子產答:「從前周天子規定諸侯國都有一定的領土範圍,但若不是侵犯小國,大國(指晉國)又怎麼大起來的呢?」莊伯又問:「為什麼穿著軍服來?」子產說:「當年晉文公在城濮之戰(擊敗楚國而稱霸)後,命令我先君(鄭文公)穿著軍裝輔佐天子,接受呈獻楚國戰俘,我現在是遵照辦理。」士莊伯問不下去,只能讓子產完成儀式。
台灣夾在美、中兩強之間,由於戰略地位重要,也一直都很很辛苦。問題在於藍綠兩黨,人家沒有要我們表態的時候,卻都急著表態,甚至內部逼著要表態,於是更加辛苦。
職是之故,每一次去北京,凡是具有代表性的國民黨內人物,都要做好沙盤推演,才能像子產那樣,抵擋住士莊伯的每一個問題,擋不住,台灣就可能因而吃虧。但不是要謹言慎行,因為國民黨既然肩負「一軌」重任,就不容因過度謹慎而躑躅不前。

林中斌/弔詭的北京政局

.林中斌/弔詭的北京政局
.葉銀華/南韓親信干政事件的啟示
.黃介正/「亞太再平衡」到「亞洲再連接」
.舒國治/路跑的時代來了
.劉克襄/醒來的石獅
.嚴震生/台灣給中國最惠國待遇?
.劉維公/被放棄的台北世界設計之都
.李清志/寶可夢的場所精神
.朱宗慶/年輕藝術家的實驗室與舞台








林中斌/弔詭的北京政局


2016-11-02 02:07聯合報  林中斌

中共十八屆六中全會確認「習核心」。 美聯社


出奇的平淡!
各界關切的中共六中全會於廿七日閉幕,通過三法案,確定「習核心」。
兩法案有關「從嚴治黨」,一法案有關籌備明年十九大。「從嚴治黨」四年前習近平上台後便已展開。籌備十九大是例行公事。「習核心」去年就被地方首長競相表態支持。都在意料中。
但是懸疑的議題卻沒碰!王岐山明年十九大會留任嗎?「七上八下」的先例會維持嗎?第六代接班人是誰?習近平會推行總統制以便二二年的廿大後繼續掌權嗎?
其實,今年七月卅至八月四日召開的北戴河會議,便已平淡滑過。以往每年的北戴河是領導和元老們決定黨國大政方針的場合。而今年會議期間,官方媒體無任何報導,被稱為「務虛的北戴河會議」。
此外,近來北京政局尚有四項不尋常發展:
●反貪未停:習近平上台後立刻推動反貪。至今上百萬黨員幹部被查處,一百一十二位省部級以上幹部和五十三位副軍級以上將領落馬,包括周永康、薄熙來等高官和徐才厚、郭伯雄上將。但到目前,肅貪仍未減緩。今年被帶走調查的上將七月有四位,三位退休(李繼耐、廖錫龍、田修思)一位現職(王建平);十月有卅多位退休將領被帶走,包括一名上將(張樹田)。當初無人如此預料,都以為只是「殺雞儆猴」,卻不知是「殺雞後殺猴」。
●地方諸侯加速換血:今年從三月至八月底半年內,全國廿二省中,有十二位一把手省委書記換人。為何?江澤民時代派令的大量地方官員對習柔行抗拒。「政令不出中南海」的說法開始流傳。今年初,他下令北京附近「節能減霾」,但是唐山鋼廠仍然熊熊燒煤濃煙噴空。近日他狠批各級官員「小病大養」「無病裝病」:省部高官年均請假卅一天,地廳級五十二天,縣處級四十五天。整治上層官員之外,習必須加強整治下層幹部。
●四千老兵進京維權:今年十月,爆發中共史上最大老兵請願事件。他們悄悄的由九省同時前來,突然聚集在中央軍委大樓前,極有紀律的著迷彩服靜坐唱愛國歌曲,喊「堅決擁護習主席」等口號,堅持一天一夜。他們反映九○年代(江澤民在位時代)制定的安置政策不公,而地方政府仍然敷衍他們。中央緊急召集抗議者所在省分省長連夜進京滅火,之後答應年底前明確回應他們要求。要問的是:他們用網路聯絡,嚴控社會的政府會不知道嗎?這倒像習近平和老兵們聯手演出以施壓江派地方官員的戲。
●持續平衡打擊:習反貪不避熟人,限制言論左右開弓。因受賄十月初被判「活死刑」終身監禁的前雲南省委書記白恩培與習近平是同鄉和世交。年初因違紀被處分調查的台辦副主任龔清概是習在福建的舊屬。今年夏天,習近平令人接管右派媒體《炎黃春秋》同時下令整肅左派「中國紅色文化發展促進會」。
解讀:習近平大權在握,但非全握。他努力整治官吏之外,尚在爭取江澤民等元老支持通過未來政局草案,好戲在後面。
(作者為前華府喬治大學外交學院講座教授,曾任國防部副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