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17日 星期二

經濟日報社論/Fed下猛藥 救急難救窮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50932/web/

◆  聯合報社論/現在,疫情是從歐洲倒灌回來
◆  聯合報黑白集/論文抄襲還當官股董座?
◆  經濟日報社論/Fed下猛藥 救急難救窮






經濟日報社論/Fed下猛藥 救急難救窮


2020-03-17 00:09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美國聯準會Fed繼3月3日緊急降息2碼3月12日對金融市場注入鉅額資金後15日又有驚人之舉,不僅搶在周日將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標區間降到0%-0.25%擴大購買資產公債房貸擔保證券MBS),以阻止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的嚴重衝擊。然而美股期指不僅利多不漲,反而被打到跌停,顯示市場反應不是「驚喜」,而是「驚嚇」。

Fed此舉究竟是在「防患未然」,還是「收拾善後」?到底是領先情勢leading the curve),還是落後反應behind the curve)?

其實近日來要求Fed趕緊將利率降到0的呼籲已經甚囂塵上,因此這回一舉降息4碼,並不令市場太意外,因為Fed最原始的功能,就是支持基本市場機能;一旦金融體系承受壓力,Fed就應提供充裕流動性

金融市場出現流動性緊絀,至少已經反映在三個層面。第一,當美股重挫之際,美國公債通常會成為資金避險的歸宿,即股市跌時公債漲,然而近日卻出現股、債雙跌的反常現象,顯示投資人為增加手中的頭寸而不得不拋出公債。

第二,銀行業的消息指出,多家超大公司爭相用盡信貸額度,許多企業財務主管本周都打電話要求銀行提供頭寸,搶奪現金唯恐不及,商業票據利率也大幅上升。

第三,金融危機元凶離不開」,這回輪到的是企業債。十多年來的超低利率,使美國許多「僵屍企業得以苟延殘喘摩根士丹利估計,全美約六分之一企業的現金流量,並不足以償還債務的利息,但仍然能夠靠發債取得再融資。現在企業界承受新冠疫情擴散及國際油價大跌的雙重衝擊,終於到了清盤的時候。企業若周轉不靈,會發生破產關門,員工失業。

面對金融緊絀,Fed當然必須大舉放鬆信用,但令人意外的卻是時機。第一,上周美股雖曾大跌,但周五 (13日)已強勁反彈逾9%,Fed似乎不必趕在休息日出手 ;第二,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17日就要召開決策會議,Fed為何連三天都等不及?「事出反常,必有妖」。經濟學界有句名言,「貨幣政策不是太遲,就是太猛」;而「太猛」,往往是緣自於「太遲」。

目前金融市場當然有理由懷疑Fed了解的實際經濟狀況,可能比已經反映在經濟數據上的情勢嚴峻得多;Fed之前一直強調「一切看數據」,現在可能認為寬鬆行動已經太遲,所以才會突下猛藥。投資人既高度憂慮,又不明實況,自然是先賣再說。

至於此番寬鬆措施的效果如何?其實並不容樂觀。大幅降息是價化寬鬆」,擴大購債是量化寬鬆」,儘管Fed「量價並舉」,但這種普遍性寬鬆措施必須靠暢通的金融傳輸機制transmission mechanism方能奏功,銀行業尤其扮演關鍵性中介角色,而資金最終能否提供給最需要紓困的廠商,仍不確定。

再者,這次金融危機與以往不同,震撼效應並不是從金融市場流向實體經濟,而是恰恰相反。肺炎疫情擴散不僅攪亂供給,又窒息需求企業經常性營收因而枯竭,並產生連鎖效應,導致業績惡化償債困難,從而衝擊金融市場。因此Fed放鬆信用只能支持金融業不致崩潰,以免經濟雪上加霜,但要想振衰起敝卻並不現實

然而「遲來總比不來好」。面對疫情持續擴散,要支持實體經濟不受重創,當然不能全靠央行唱獨角戲,政府也必須擴張財政支出;在財政政策落實之前,只能靠Fed先行出手,以時間換取空間。

我們再次強調,肺炎疫情衝擊的是實體經濟面寬鬆貨幣政策只能緩解流動性壓力,讓企業界還能夠咬牙苦撐;救急或有成效,救窮卻難為力 。只要疫情不能在短期內明顯緩解,美國今年出現經濟衰退恐怕已在所難免。國內企業界要有度小月的準備,投資人也應抑制搶反彈的衝動。一切看疫情,半點不由心。












聯合報黑白集/論文抄襲還當官股董座?


2020-03-17 00:02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破除酬庸,蘇貞昌換3官股董座。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回歸專業為名,閣揆蘇貞昌一舉拔掉三個官股董座還下令今後不准政治人物擔任官股企業董事長蔡英文執政四年,各種酬庸讓人眼花撩亂,此舉自然大快人心。但深入探究,他的「反酬庸」是真的嗎?

不健忘的話,蘇揆任命的台水公司董事長魏明谷,是彰化縣長敗選者,與台水毫無淵源,這難道不是酬庸?又如捲入國安私菸華膳空廚董事長民進黨大老葉菊蘭,迄今文風不動。蘇揆的反酬庸表現在哪?

從派系角度看,蘇貞昌換掉的三個官股董座,都與「新潮流」桃園市長鄭文燦關係密切,又與「正國會」的交通部長林佳龍有關,「左打新潮流,右攻正國會」,是「反酬庸」或「項莊舞劍」,還不明白嗎?

就在蘇貞昌大動作「反酬庸」的同時,近來被捧成「口罩實名制2.0英雄之一的公股企業關貿網路公司董事長許建隆科技部判定升等論文抄襲。這是三年前遭檢舉的舊案,兩年前就被期刊認定抄襲,論文下架,導致他副教授資格被取消比起政治酬庸,學術抄襲道德問題更嚴重;但幾天過去,卻不見蘇貞昌有任何動作。

當年教育部長蔣偉寧掛名的論文涉及抄襲,立刻下台。許建隆論文被判抄襲,官股董座的位子還坐得牢牢的。由此看來,在不同政府為官,「危險性」還真的大不相同。蔡政府的「用人標準」,要說什麼反酬庸、回歸專業,誰會相信










聯合報社論/現在,疫情是從歐洲倒灌回來


2020-03-17 00:02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義大利關閉商店,羅馬街頭異常冷清。(歐新社)


就在我們自以為防疫有成之際,台灣這兩天一口氣新增了十四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主要是歐洲為主的境外旅遊移入案例,包括一名高中生在內。這樣的發展並不意外,從三月十日確認的第四十七例起,國內新增的案例幾乎都由歐洲移入,連續有二十一人因旅遊、工作或訪友,不知不覺間遭到感染並把病毒帶回台灣。現在,疫情是從歐洲倒灌回來

過去兩個月,中國大陸因圍堵疫情而大肆封鎖、經濟幾近停滯,民眾的生活被壓縮到不成形狀,卻有不少人將之當成看好戲。殊不知,武漢乃至更多大陸地區高壓隔離,其實是為了避免病毒殃及別人所做的犧牲,以換取全球有更多的時間、裝備和知識來對付這個狡猾的新型病毒。近兩個月過去,觀察大陸目前的疫情,人們至少可確認一個正面的事實:「封城是有用的」,疫情可以透過縮減人員的流動來降低傷害但另一個不幸的事實則是,中國大陸為世界爭取到的因應時間,其他地方卻白白把它糟蹋了

截至十五日的統計,中國的新冠肺炎累計確診數是八萬一千多人,大陸以外地區的全球累計確診數則是八萬七千多。亦即,中國境外的累計病例,已超過大陸的人數,其中歐洲國家即囊括五萬多例。進一步看,中國仍待治療的人數已不到萬人,全球其他地區則高達七萬四千多。儘管中國的死亡數三,二一八人仍比海外的三,一九三人略多,但這個數字一天即可能翻盤。

當許多西方國家民眾還在歧視亞洲臉孔,甚至仍把戴口罩視為「染疫象徵」而不是「防疫工具」時,新冠病毒在這類缺乏警覺國家擴散流行,自是可以預料之事。尤其令人意外的是,目前確診人數已接近兩萬五千人的義大利該國在十四世紀對抗黑死病時曾發明了隔離檢疫(quarantine)的制度,所有進入威尼斯港的人員要隔離四十天,證明未染病才能登岸。這次義大利很早就對台灣發出飛航禁令卻忘了老祖宗發明的隔離檢疫制度事實上,最早將病毒傳播至該國的不是東方人而是義大利人德國慕尼黑帶入

目前歐洲已成為新冠肺炎的新「震央」,義大利和西班牙已先後宣布全國封城,分別有數千萬人生活受到影響,其規模已遠遠大於武漢封城。近日,奧地利和捷克也將跟進,要求人民在家自主隔離。法國雖未宣布封城,但已下令關閉餐廳、酒吧、咖啡館等設施,並削減國內飛機、列車、巴士班次,呼籲人民不要跨城互訪。最令人擔憂的,莫過於英國的「佛系防疫」,竟放言要讓全國六成人口感染,以達「群體免疫」的效果。也難怪,美國總統川普原本只宣布禁止歐洲人赴美,放過英國一馬;但一聽到英國首相強生的防疫論調,隨即也對英國和愛爾蘭設限,否則美國如何擋得住疫情?

台灣昨日將歐亞等四十三國及地區列為「三級警戒」,要求民眾避免前往,所有從當地入境台灣者則需「居家隔離」十四天。這樣的措施,當然是必要之舉;然而這是否足夠堵住現有防疫漏洞,則仍有待商榷。例如,土耳其、日本、泰國旅遊和轉機,已陸續為台灣帶進數起案例;我國昨已將土耳其列第三級警示,但對日本和泰國卻未升高警戒。反觀澳洲和紐西蘭的作法,從本月十五日開始,所有入境者皆須隔離十四天;相對於我國而言,則嚴格許多。

全球疫情的發展,從嚴防「中國流入」,變成嚴防「歐洲流入」,顯示抗疫形勢愈發嚴峻至今仍在蔑視戴口罩者歐洲民眾,恐怕還需要歷經更大的震撼,才能真正見識新冠病毒的可怕,也才能體會過去兩個月東亞防疫作戰不止是一場自虐遊戲而是一個嚴肅的科學命題。比較棘手的是,已拆除邊界的歐盟,如今面臨新冠病毒擴散敘利亞難民湧入的兩面夾擊恐已不知如何自我防衛

【重磅快評】悄悄打造赦扁工程 民進黨掛回貪腐印記

◆  【重磅快評】悄悄打造赦扁工程 民進黨掛回貪腐印記
◆  【重磅快評】只敢禁學生出國,不敢禁外人來台?
◆  【即時短評】防疫優先 就能視憲法如無物?
◆  【重磅快評】隨機殺人未緩解 蔡英文的社安網聊備一格

◆  【重磅快評】公懲會對張天欽出手 楊翠為何沒有怕到
◆  【重磅快評】廢生煤條例 行政院不能說的一石三鳥之計
◆  【重磅快評】吳斯懷不是國安危機 無腦鄉民語言才是
◆  【重磅快評】學會停止歧視 時代的灰並不只落在武漢
◆  【重磅快評】罷韓四君子劍指韓國瑜 誰才是正直台灣人?
◆  【重磅快評】7趴成功率!未來口罩繼續考驗人民的耐性
◆  【即時短評】罷韓團體質疑不斷 高市選委會穩住腳
◆  【重磅快評】靜悄悄的311大震九週年 亂成一團的扶桑島
◆  【重磅快評】武漢解封在即 香港取代橫濱讓包機起飛
◆  【重磅快評】病毒第二波攻擊台灣 殲滅思維可能調整?
◆  【重磅快評】武漢第二波包機成局 打臉酸民各種不理性
◆  【重磅快評】第二波疫情將反撲 民進黨政府忙造神?
◆  【重磅快評】陸委會改為內交部? 立委笑話鬧大了
◆  【重磅快評】江主席第一道課題:帶領全黨認真做在野黨
◆  【重磅快評】只見經濟部長邀功 誰憐國軍淪「口罩奴」?
◆  【重磅快評】陸委會改為內交部? 立委笑話鬧大了
◆  【即時短評】國民黨「將啟程」? 先看如何處理傅崐萁






【重磅快評】悄悄打造赦扁工程 民進黨掛回貪腐印記


2020-03-17 15:25 聯合報 /   主筆室
陳水扁前天參加民進黨前彰化縣黨部主委賴家雄的告別式,事後在臉書「蹭賴」,放上賴清德照片並打上「阿扁應該特赦」的文字。取自臉書「陳水扁新勇哥物語」


疫情吃緊,正當全國上下與新冠肺炎奮戰之際,蔡政府真的很忙,除了趁機強推國土法修法付委、逕行宣布台中市生煤管制條例部分條文無效,綠委還提了會計法修法草案,要將國務機要費除罪化,近期還要再提赦免法修法草案,要賦予總統特赦未定讞案件被告的權力,講白了,就是為陳水扁量身打造,看來,此時的蔡英文已不在意外界觀感了。

蔡英文連任前始終不願對赦扁鬆口,而她的初選競爭對手賴清德則把特赦陳水扁當成主要政見;蔡英文高票連任,民進黨再度完全執政,蔡不僅忘了她四年前承諾的謙卑,現在更忘了權力的節制,竟敲鑼打鼓強推國土法及宣布台中市生煤管制條例部分條文無效,強行輾壓環團、在野黨及地方政府,擔任側翼的綠委則惦惦吃三碗公提案修法救扁,悄悄地把貪腐印記掛回民進黨。  

根據週刊報導,綠委在上月底提出會計法修法草案,重點是將國務機要費除罪,此案已在3月3日經立法院院會一讀通過,另外,綠委還將於近期提案修改赦免法,重點是賦予總統特赦未定讞案件被告的權力,如此一來,徹底打通了蔡英文特赦陳水扁的障礙,扁案即使未定讞也能特赦,國務機要費案也因會計法修法除罪而讓陳水扁解套 。

綠委如此積極修法為赦扁鋪路,當然有其各種考量,一來目前舉國上下都專注於防疫,立法院此時修法,不會獲得外界太大的關注;二來,高票連任增強了蔡英文的自信,以前的顧忌不再是顧忌;第三是國民黨敗選後處於重整階段,戰力難以發揮;最後則和蔡英文的強勢副手賴清德有很大關係了。 

民進黨總統初選採全民調,蔡英文為了選情考量,始終不願對赦扁鬆口,甚至擺明表示這是總統的權力,也有法律條件要滿足,還要顧及社會觀感;現在蔡英文順利連任,地方選舉還有兩年,民進黨暫無選舉考量,如果綠委在立法院解決法律條件的問題,最後只剩社會觀感一項了,但對蔡英文來說,選前說一套、選後說一套的案例已不勝枚舉,如果赦扁由綠委打頭陣修法,對蔡英文來說,只是事後的順水推舟罷了。

賴清德靠勢獨派,獨派為他不惜逼宮蔡英文,而把赦扁當成初選政見,對賴清德而言僅是禮尚往來而已,賴清德二月間高調出訪白宮,宣示他不甘屈就無聲副手的行事風格,賴清德必定要挑戰民國113年(2024),但如何向獨派兌現赦扁?不僅是賴清德的課題,蔡英文既然選擇「蔡賴合」,也終究難以迴避。

陳水扁何其精明,看準了風向,近來力推賴清德,即使日前參加民進黨前彰化縣黨部主委賴家雄告別式,也不忘事後在臉書「蹭賴」,說他提到提早到達,車子停路邊等待,員警示意不能臨停,因為稍後賴清德的車隊會經過,他只好先進場向喪家致意,一旁還放上賴清德照片並打上「阿扁應該特赦」的文字;陳水扁不僅意在提醒賴清德,更是向蔡英文喊話。









【即時短評】防疫優先 就能視憲法如無物?


2020-03-17 12:39 聯合報 /   記者陳熙文/台北即時報導


新冠肺炎蔓延至今,防疫已然成為國家最大事,凡事打著防疫的大旗,以防疫之名,即可暢行無阻,不管它究竟合不合憲。政府近來拍板限制醫事人員、高中以下師生出境,甚至違反居家隔離或居家檢疫相關規定者,不但不能領取防疫補償,還要公布姓名等,已然是侵害人權,公然把憲法視若無物。

依據憲法規定,人民有居住及遷徙的自由,但以防疫之名,政府不必經過正確的法律程序,即可限制特定族群出境。

憲法是一個國家的精神,是國何以成國的中心思想,當國家為了防疫,可以把法律程序擺到一旁,只因民氣可用,更因為民眾的普遍信賴和讚許,即認為可以便宜行事,不只辜負民眾的信任,更違背了台灣作為一個國家的基本內涵。

另外,以公布姓名為例,政治檔案解密至今仍受限於個資法的保護,如今為了防疫,政府竟可以逾越相關限制,儼然是「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還透露一層惡意:假如違背政府的命令,就默許他接受社會的公審,反正民意站在政府這一邊。這豈不是間接支持社會霸凌?但政府敢於執行,還是因爲以防疫之名。

當中國大陸為了疫情封城,我們搖頭說他們毫無法制;當中國大陸打壓疫情的吹哨者,我們嘆氣說他們枉顧人權。然而疫情當頭,台灣以防疫之名,還是那個自豪於民主自由法制治國的台灣嗎?

但願當疫情過去,台灣所保護的不只是民眾的性命安全而已,更堅守住這個國家的精神與價值。









【重磅快評】隨機殺人未緩解 蔡英文的社安網聊備一格


2020-03-17 11:21 聯合報 /   主筆室
新店王姓男子疑心情不佳,涉嫌持刀隨機殺害停等路邊的林姓騎士。記者蔡翼謙/翻攝


前幾天新店23歲男子與妻子口角,竟然拿生魚片刀上街無端刺死路旁無辜機車男;事發之後社會震驚,各種討論騰爆而出。立法院委員會多位委員發言,認為這樣的行為司法不能無視廢死聯盟基於理念也有發言,試圖平衡言論差距。

撇開理念,討論台灣隨機殺人,至少近年無任何緩解局面
尋常老百姓只能聽聽嚴刑、廢死等理念訴求,難道沒有絲毫可求自保的空間?連續幾年,江翠捷運鄭捷案,小燈泡案,留下受害者家人暗夜哭泣,但司法裁奪看不出能讓這股子暴戾之氣有任何改變。

揮舞生魚片刀捅死無辜民眾的兇嫌一直宣稱自己有「解離性人格分裂」,自稱是精神障礙者,所以無殺人故意;推稱因精障病情發作,才有捅死無辜路人行徑。照往例,承審法官多「上天有好生之德」,殺人者逃過一死的判決常見。

兇案隔天國會議場立委發言關切頗多元,包括無辜被害人最該保護,但政府看不出已採取行動;小燈泡案後蔡英文等大官拍胸脯的建構「社會安全網」,其實是聊備一格的宣示;此外,刑法對精障犯罪的求刑有免死的空間,或許間接助長社會隨即殺人的暴戾無法遏止。

社會安全網大家公認只是化妝,有委員提及精神障礙犯罪專用監獄無法成立也是問題,這點出學術界實務界的摩擦。即便精障監獄再有必要,一如設焚化爐、火葬場,沒有哪位地方父母官會答應;有學問的詞是「鄰避效應」,白話文是「不要設在我家後院」。

政府應參酌美國精神疾患後續措施,非常昂貴。上世紀八〇年代美國賓州的駭人慘案,高富帥女婿只因幻覺認為太太肚中的胎兒出世後會來索他的命,夜夜無法成眠;離太太分娩期越近,幻覺越是高張,要他搶先一步處理胎兒。於是,一屍二命慘劇發生。

太太的家人早知高富帥因幻覺幾近崩潰,只要求法院裁處「與社會永久隔絕」。高富帥迄今三十年都待在精障病患隔離室唯一能接觸的是心靈輔導社工師;他可以再婚,但不能與妻子共同生活,每週只有一小時會面。這個處境還在存續,無法計算政府為這位精障患者花了多少錢。

新店隨機殺人很恐怖,在一命還一命、廢死的爭議時刻,包括總統等大官不要講空話,該怎麼做,想清楚再講話。









【重磅快評】只敢禁學生出國,不敢禁外人來台?


2020-03-17 12:59 聯合報 /   主筆室
行政院長蘇貞昌(中)到立法院備詢,衛福部長陳時中(左)、教育部長潘文忠(右)一同列席。 記者曾學仁/攝影


為了防堵新冠肺炎疫情,防疫中心祭出許多邊境管制措施,可是標準卻越來越讓人看不懂。最新政策是宣布禁止高中以下的學生出國。不過,值此疫情逐漸蔓延到歐美國家之際,除了陸港澳,並沒有禁止任何國家或地區人民入境,令人不解。

法律層面來看,其實禁止國人入、出境的根據非常薄弱依照大法官釋字588號解釋,入出境屬憲法保障的遷徙自由,若要限制,必須合乎比例原則,更必須以法律定之。傳染病防治法對於為了防治需要,限制國人「出境」的規定也很清楚,就是「未治癒且有傳染他人之虞者」。高中以下學生符不符合?不辯自明。至於先前對滯留武漢、湖北台民註記、管制入境,更是完全不見法律規定

防疫中心花了很大的功夫,逾越法律授權限制國人入、出境,但手上有的武器「入境管制卻很少用。依據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為了防疫需要,是可以停發特定國家入境許可的。但到目前為止,防疫中心在疫情之初非常果決的禁止陸港澳人士入境,後來無論疫情如何發展,未再祭出此招。合法的武器不停使用,不合法的武器卻一用再用

近來十多起案例,都是境外移入個案,多半是從歐洲國家移入。國人氣憤難耐,痛罵這些人為什麼疫情當前還出國遊玩,置國內安全於不顧;防疫中心因勢利導,宣稱要公布到三級警示國家又被感染者的國人姓名。一時之間,出國者成全民公敵。

事實上,防疫中心乃至外交部,對於疫情或旅遊警示採取雙重甚至多重標準。同樣的,一開始對陸港澳的疫情發布很果敢,但在歐洲部分,一直到三月十日外交部才對疫情最嚴重的義大利發布了紅色旅遊警示,其他國家則多半是這兩天才發。如此一來,是要怪罪國人「冒險出遊」,還是防疫中心、外交部對於其他國家疫情的判斷慢半拍

最可議的是,日本、南韓疫情都很嚴重,美國的疫情逐漸升溫。可是日本和南韓都還只是「部分地區紅色警示」,美國則是更低一級的「部分地區黃色警示」。換句話說,如果原先就規畫好要出遊,到日、韓「紅色警示」以外地區以及到美國旅遊,即使擔心疫情,取消行程也是不能退費的;這又要怪誰?

國人對政府防疫作為完全埋單,不代表可以予取予求,最基本的要求是標準一致、合乎法治規範。但目前看來,這兩者不但做到,還充滿濃濃政治味

聯合筆記/勞保年改 別「嘴」了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50932/web/

◆  紓困急於振興 出錯兩頭落空
◆  聯合筆記/勞保年改 別「嘴」了
◆  全球賽跑 拉平新冠病毒曲線
◆  一場肺炎 民族性的照妖鏡
◆  校園版口罩之亂 口罩築心牆
◆  別讓教師成超級傳染者
◆  振興抵用券 可仿口罩2.0發放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聯合筆記/勞保年改 別「嘴」了


2020-03-17 00:31 聯合報 /   許俊偉
勞動部長許銘春在立法院答詢時坦言,過去提出的勞保年改草案「沒有實益」,須重新思考方向。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蔡政府一上台就大刀闊斧力行年金改革軍公教年改火速「開鍘」,當時同步提出的勞保年改草案,卻躺在立法院躺到「屆期不連續」。

如今蔡政府都要邁入連任任期了,勞動部卻是過了三年才告訴外界,當時由勞動部提出、經政院審議通過送立院的勞保年改草案「無實益」?

勞保精算報告預估勞保基金將在民國115年(二○二六年)破產,只剩六年,透過年改調整基金財務,迫在眉睫。民國106年(二○一七年)時,蔡政府曾提出勞工保險條例修正草案,但至今不僅未完成修法,勞動部部長許銘春上周還在立法院答詢時說,該草案僅能讓勞保基金破產大限延遲二年,沒有實益,必須重新思考年改方向。

別嘴了」,是時下年輕人廣為使用的流行語意指不要盡講一些不著邊際、或逞嘴皮、或找藉口的話。今年初總統大選前,蔡政府面對此一議題,還對外宣稱已提出勞保年改草案;如今連任成功了,這個草案卻突然被棄如敝屣,真的很會「嘴」。

許銘春一席話,也像是幫外界「解謎」為何勞保年改多年遲無下文,「真相」很可能就是勞保年改過去根本「玩假的」?

如果勞保年改玩真的,蔡政府竟是提出一套無實益的勞保年改草案?如果勞保年改玩真的,首任就已全面執政的蔡政府,竟讓該草案冰封在立法院這麼多年,讓勞工老本步步走進破產險境?如果勞保年改玩真的,蔡政府豈能過了三年才發現草案根本無實益?實在太愧對千萬勞工。

蔡政府自己提出的勞保年改草案,當然早就自知破產年限只能延後兩年。明知卻又故端無實益的草案,顯然當初該草案只是「配合」軍公教年改「演出」;既然是玩假的,草案有無實益自然不重要。這樣的真相,當然更不能在尋求連任前說破。

如今蔡政府面對外界質疑「荒廢」三年的勞保年改時機,勞動部現在也只能趕快對外改口稱將重新思考方向,以時間換取年改空間。只是勞保基金虧空年限已在眼前,繼續拖下去,恐怕才是真的對勞保基金財務改善無實益」。

外界已等著看,蔡政府這回會端出能「續命」多少年的「有實益」方案,還是又將一如過去,繼續「嘴」下去?









紓困急於振興 出錯兩頭落空


2020-03-17 00:31 聯合報 /   趙文衡/台灣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新北市)
振興抵用券將採用App管控發放,分別用於餐飲、商圈、夜市、藝文等四種產業,共有800元的折價額度。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新冠肺炎疫情擴大,世界各國紛紛推出紓困與刺激經濟方案以為因應。我國於日前通過紓困振興特別預算六百億元,並拍板定案頗具爭議的廿三億元振興抵用券的發放。儘管該抵用券被列為振興經濟措施,但由於定位不清且規模太小,預期效果將會有限。

目前振興抵用券規畫在疫情緩和後,針對每位國旅住宿的國人發放八百元,可使用於夜市、商圈、餐廳與藝文活動等四領域各二百元。之所以要限定用途,據行政院的說法,主要是為了排除大部分替代消費的發生。

替代消費效果的強弱與國民的儲蓄傾向息息相關。台灣是亞洲最愛儲蓄的國家,除非針對十分特殊的領域給予極具吸引力的補貼,否則很難避免替代消費效果的出現。振興抵用券補貼國旅消費的範圍廣泛,更是容易替代原本旅遊預算中的花費,而不會創造出新的消費。例如,原本計畫在餐廳花費一千元,在補貼二百元後則會減為八百元,但在歐美國家可能仍維持一千元或更多的消費。

振興抵用券成功的關鍵不在對原本即計畫國旅的民眾進行補貼,而是吸引沒有旅遊計畫的民眾出去旅遊。根據一項民調顯示,多數民眾不會為了要使用振興抵用券而去住宿。可想而知,主要原因是補貼金額不具吸引力。要促使民眾為了享有抵用券的利益而變更原本的時間規畫,另掏腰包安排一次旅遊,需要更大的誘因。

事實上,以此次振興抵用券的規模與針對性來看,比較不像是要振興經濟,反而像是對旅遊相關產業的紓困。二○○九年,為因應金融危機,政府發放總金額高達八九八億元的消費券,但GDP只提升零點二八%至零點四三%,對比此次僅注入廿三億元,幾乎不可能對GDP有任何拉抬作用。但如果是要紓困,卻要等到疫情過後才發放,屆時該倒的企業早已倒閉,人民也早已陷入困頓,實在緩不濟急。一個原本想要兼顧振興與紓困的政策,如因設計不當,最後恐會兩頭落空。

紓困急於振興經濟,在金額有限下,不如將此廿三億元直接針對受害人民進行補償,以維持他們應有的生活水平,特別是針對因此次疫情失業或遭放無薪假的勞工,直接給予現金或消費券補助,不必發放全民振興抵用券。全民振興抵用券這種以透過消費者的方式補助受害者,不但效用不高,最後也不知道是否真的會到受害者的手上。

直接補貼疫情受害者對提振經濟的效果可能也會比振興抵用券還高。主要是因為這些人受疫情影響而收入銳減,導致消費能力大降,政府的補助將會在其原本已經很低的消費外增加消費金額,可以達到刺激消費的目的,而不會產生替代消費的問題。

但若政府仍然認為振興的優先性高於紓困,則可增加振興抵用券的額度,使其更能吸引民眾出遊。同時也必須將油價大跌可能帶來的通縮一併納入考量,推出一個綜合性的振興方案。









全球賽跑 拉平新冠病毒曲線


2020-03-17 00:31 聯合報 /   汪志雄/芝加哥大學教授(美國芝加哥)
義大利12日關閉全國營業場所。(美聯社)


全球新冠肺炎的確診數,正在快速上升中。從統計流行病學的角度來看,全世界正在與時間進行一場「拉平曲線」的競賽。

美國與歐盟在這一波疫情中,一開始掉以輕心,反應遲緩。筆者在與NIH/CDC一場視訊會議中疾呼,在未來幾周內,如果沒有積極強硬的公共衛生應對措施,美國和其他歐盟國家可能會受到新冠病毒如海嘯般的襲擊。

任何一個流行病毒的曲線,爆發之後,都會到達一個高峰,然後持平,爾後開始下降。從公衛醫學的角度,全世界目前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在病例超越全球醫療資源所能承載的負荷量之前,能盡速拉平曲線,不再繼續讓它呈指數上升。
因為如果病毒傳播太快,讓太多人同時出現在醫院或急診室,那麼就會讓醫療保健的基礎設施,面臨防疫接縫處破裂的極大風險。

而唯一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就是透過人為干預,減緩病毒的自然爆發。藉著通過採取某些步驟(例如取消大型公共聚會,並限制某些人與他人的接觸),政府可以避免新的感染鏈,讓疫情損害被控制在最小的程度之內。

例如,台灣在疫情之初,採取嚴厲的防堵措施以及口罩收歸國有政策,再加上國民高度的警覺意識,相當成功地阻隔了病毒的大型爆發。從結果來看,雖然疫情本身的衝擊相對不大,但是如何面對未來嚴峻的經濟環境,以及修補(或持續對抗)兩岸關係,將會是執政者最大的挑戰。

同樣的,中國大陸在新冠肺炎疫情逐漸失控之後,也採取非比尋常的措施。在農曆新年前後,鎖定了數千萬人,以防止這種病毒從武漢擴散到全國。儘管這種大規模的隔離是近代史無前例的,但也成功阻止了湖北以外的城市爆發大規模疫情。

從那之後,新冠病毒在中國的傳播速度便開始放緩。現在,發生大規模疫情的韓國,也正以類似積極措施來遏制病毒傳播。

然而其他地方,尤其是義大利伊朗,卻面臨極大的恐慌與掙扎。這其中,世界衛生組織的無能與誤判,以及歐美國家過度的自信與輕忽,都要負相當大的責任。

很顯然,WHO一開始並未完全了解這次病毒爆發的規模,而且嚴重低估了這種爆發的危險性。而美國與歐盟因為自由主義使然,更不願貿然地使用國家手段限制人民的生活日常。

不過這一切,都因全球疫情持續擴大而改變。

當受到第一波疫情攻擊的亞洲國家逐漸拉平流行病毒曲線,受到第二波攻擊的西方國家已經意識到,只有透過公共衛生的干預措施和個人的行為改變,才能有效減緩病毒傳播。

這幾天,美國與歐盟已經開始採取類似中國大陸的限制人口移動以及避免集中接觸的措施。歐盟多處城市已管制進出,美國的學校、餐廳、遊樂場所、職業球賽與大型會議,也都宣布暫時關閉、停賽或延期。

從流行疾病的應變和以往經驗中,我們知道越早實施這些措施,就會越有效。不過,現在仍為時不晚。我預估約在五、六月,全球新冠病毒的流行曲線,應該就會被拉平,然後逐漸趨緩。

面對任何一種新的病毒,恐慌是可以理解的。疫情總會過去,經濟活動也會逐漸恢復正常,但是如何面對「後疫情」的反省、檢討與改變才是當務之急。

人類必須學會謙卑,與萬物共享地球。更多的占有與破壞,只會帶來大自然更多的反撲與摧毀。我們不是主人,不能勝天,也不能伏地。放過自然,就是給自己一條生路。愛惜萬物,才能圓人間八方淨土。

為下一代,儲存一些善良與美好吧!












一場肺炎 民族性的照妖鏡


2020-03-17 00:37 聯合報 /   麥明晴/大學教授(台北市)
漫畫/季青
義大利米蘭主教座堂前許多民眾戴上口罩。(美聯社)


一場肺炎,讓我們看清楚每一個國家真正的顏色。過去曾有人說過,如果人們沒有學習歷史,這個世界就可以少掉很多紛爭。是的,如果人們沒有學習歷史,對於彼此的了解,就是從空白開始,重新摸索、重新認識;一旦學習了歷史,所有彼此之間過去的偏見、恩怨、仇恨,就將世世代代延續下去。

這一次的新冠肺炎,始於中國武漢,因此一開始西方世界認為這個疾病不干己事,是遠在天邊的落後民族因愛吃奇怪野味、又隱瞞疫情所惹出來的事,也是黃種人的事,因此只要黃種人不要來到自己的世界、滾回亞洲,自己的世界就可以安全。這種認知種族歧視找到最正當的理由白人的優越感轉為顯性,連帶著中國周邊的我們、日本、韓國等所有亞洲臉孔的人,不論文明水準可能早已不輸、甚至贏過部分白人國家,都遭受同樣的歧視。這樣的發展也讓急於圍堵中國政經勢力擴張的西方政府找到最大的施力點,證明極權制度野蠻,也證明西方民主制度優越


然而,隨著疫情往歐美擴散,過去西方國家引以為傲的浪漫、開創、個人自由等特色,在疫情一照之下,卻變成不夠精細、不夠自律、無法為別人著想,相當不利於疫情的控制。反而亞洲人過去被批評的無原創性、局限於反覆操作小範圍的事物、放不開等缺點,卻變成防疫所需要的精細、自律、不給人添麻煩。

例如最近對於該不該戴口罩這個問題,展現出巨大的東西方文化差異。西方人自豪於本身的浪漫、追求個人身體自主,也可能是因為國家口罩存量不足、不夠全民使用,因此各國政府一再強調戴口罩不是有效防止病毒擴散的方式,人民不需要戴口罩。

然而東方國家,許多人相信戴口罩或許無法完全阻止病毒的傳播,但的確減少了飛沫噴濺,當大家都減少散布飛沫到空氣中,各種病毒交叉感染的機率自然降低這是經濟學中減少負外部性的思考就是減少「自己的行為帶給外人的負面影響」的程度,也就是不給人添麻煩的想法當大家都不給人添麻煩,麻煩事就少了

這場肺炎,把每一個民族的優缺點,如同照妖鏡般清楚展現出來。這告訴我們,或許未來台灣人不用總是以西方文化為馬首是瞻,也不需要總是唱衰自己、認為自己在全球的地位微不足道。因為東西方文明,各有優缺點。沒有歐美的天馬行空浪漫創新,世界不會有這麼多先進產品時尚精品,但沒有亞洲人的慢磨苦練精準製造,許多的想法也落實不了。更甚者,東西方這樣的差別,也正隨著東方人的自我認知開始加強創意教育鼓勵多元想法而縮小中,在這次抗疫中,用創新科技幫助台灣唐鳳以及背後的團隊,不正是新一代多元人才代表

造物者創造不同的種族,給予不同的特長,我們都應珍惜自己的特長,不要有種族優越感,也不需要妄自菲薄。未來疫情過後,希望東西方國家都可以體認到這個事實,互相尊重、共同平等的生活在這個地球上。

接納多元的種族、文化、想法,也將迎來多元文化豐富反饋










校園版口罩之亂 口罩築心牆


2020-03-17 00:48 聯合報 /   王偲媛/高中生(新北市)
校園為防疫需求,要量測體溫、戴口罩。圖為示意圖,非新聞當事人。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隨著疫情爆發,世界各地掀起搶購口罩的浪潮。在台灣,藥局前排隊已經是基本操作,雖然口罩價格已經來到平易近人的五元一個,不過仍是一罩難求。而確診病例最近開始直線上升,我才真正認識到,什麼叫患難見人心。

我的學校目前沒人感染新冠肺炎,但每天也是過得膽戰心驚。雖然老師每天都會給我們測量體溫、噴酒精,但病毒畢竟是透過飛沫傳染,若是沒戴口罩,內心還是會不安。又班上每個人家庭情況都不一樣,家中防疫物資自然有多有少。每天換一個口罩的有,一個星期都用同一個的也有。這就不免讓有些人覬覦別人手中的口罩;覬覦,已經到了用這個詞彙才能形容的地步。

朋友抱怨,班上有人拿了她一個口罩。準確來說,是她給了那人口罩,不過是帶點類似「勒索」情節的。朋友整理書包時,恰巧那個同學看到她書包裡有一疊全新的口罩,詢問後得知朋友一天換一個口罩,又表明自己是七天才換一個,好像朋友極度奢侈不知節省似的。搞得後來不給幾個口罩反倒顯得不近人情,朋友最終便給了一個。她說,以後要把口罩藏好,免得又有人和她要。

原本我覺得這沒有什麼,直到後來,我聽聞還有人以幫忙複印文件為由,向別人索取口罩,才覺得不對勁。

大家平時和樂融融,也團結友愛,但現在班上的氛圍雖說不至於到互相猜忌,卻也出現了些許裂痕。某些人的心,已經築起了高聳的牆壁。

口罩是防病毒,還是隔離人心?也許答案要在疫情趨緩時才能揭曉。









別讓教師成超級傳染者


2020-03-17 00:43 聯合報 /   徐慶忠/高中教師(屏東市)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北部一名高中生確診新冠肺炎,該班將停課14天。圖為示意圖,非新聞當事人。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正當新冠病毒肆虐全球之際,北部學生的個案成為第一起校園班級隔離事件,這起事件同時影響了一起吃飯、打球的同學、朋友與家人。人數雖然不多,但我們不免開始擔心教育現場的老師們。

一位老師每天至少要面對六到八個班級,以一班卅五至四十人來看,每天接觸的學生數量至少有二、三百人,如果有某位老師確診感染病毒,對學校的影響實在難以想像。

我們看到許多歐美國家部分地區因為疫情採取停止到校上課的策略,改採線上數位學習的方式進行。因此,思考台灣教育現場提供幾點供參考:

教育主管機關應提供穩定且充足的預防物資,如:醫療用口罩酒精(消毒用品)、額溫槍等,而不是還要老師們排隊買口罩或酒精等物資。

老師與學生確實做好個人健康自主管理(掌握外出旅遊史、每日體溫監控),在家(校)實際測量體溫而非想像體溫,體溫超過規定即返家或在家勿出門。

學校行政團隊確實掌握入校師生、校外人士的健康情況。另對於教學部分,提供師生必要之教學協助,培養教師數位資訊能力,以備後續數位教學時之需求。

教師們唯有認知到把自己照顧好才能照顧好更多學生時,如何避免讓教師、學生成為超級傳染者,是各級學校、行政團隊、教育主管機關一同努力的目標。









振興抵用券 可仿口罩2.0發放


2020-03-17 00:31 聯合報 /   王又鵬/實踐大學教授(台北市)
新冠肺炎衝擊國內觀光周邊產業,行政院規畫發放振興抵用券適用於餐飲、商圈、夜市、藝文等活動。圖為許多民眾戴著口罩在夜市消費。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新冠肺炎疫情造成商家生意受創,而為了振興經濟,經濟部研擬多時的「振興抵用券」方案終於出爐。報載這次的振興抵用券待疫情穩定後推出,並依「雨露均霑、立竿見影、不要產生替代消費」等原則進行規畫。

個人認為,政府規畫在疫情穩定後推出「振興抵用券」,恐怕緩不濟急。因為目前已有實體店面的旅宿與餐飲業,傳出因為顧客不來消費而選擇歇業。有鑑於目前民眾偏好外帶或外送且使用手機普遍,因此個人建議「振興抵用券」應在這個時候利用「口罩實名制2.0」的作法,針對願意使用電子形式「抵用券」促銷工具的目標民眾進行發放,並透過行動支付平台進行消費折抵,以期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

因為「振興抵用券」如果希望達到刺激消費的作用,當然應該在消費不振的時期使用,才是此種促銷工具的功能。一旦等到疫情緩和,顧客本來就會開始消費,「振興抵用券」只是錦上添花而已。其次,「雨露均霑以及不要產生替代消費」的原則,則可以在可回收「抵用券」的商家範圍進行規範來達成。

不過,「振興抵用券」如果要提高民眾的使用率,可折抵總金額大小固然重要,但是抵用券面額與政府設定的使用門檻間的比率要能讓使用者有感(即達到可辨識差異比率),才能引發消費動力。因此,政府應該找到足以引起民眾注意的可辨識差異比率,進而針對不同使用門檻提出不同面額的「抵用券」,將有助於提高抵用券的使用率。至於商家部分,除了向政府申請紓困補助外,尤應積極推出創新作法,爭取民眾將抵用券使用在購買其所推出的商品上。

最後,雖然有人提到振興經濟應該發放現金會比較直接有效,且使用現金也使民眾所需付出的心力相形較少,但是個人認為透過前述的作法,抵用券仍可受到民眾的歡迎。至於紙本抵用券則可留待疫情緩和後,再扮演刺激消費的點火角色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