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2日 星期二

經濟日報社論/違章工廠應從速從嚴依法處理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  聯合報社論/卸任時,蔡總統會留下什麼樣的台灣?
◆  聯合報黑白集/正名原來只是「諮詢」
◆  經濟日報社論/違章工廠應從速從嚴依法處理






經濟日報社論/違章工廠應從速從嚴依法處理


2022-03-22 03:08  經濟日報 /   社論
對於所謂藍綠歷史共業、過去閉眼放水的大量農地違章工廠,兩年多前政府終於透過修正《工廠管理輔導法》「勇敢」處理了。本報資料照片



對於所謂藍綠歷史共業、過去閉眼放水的大量農地違章工廠,兩年多前政府終於透過修正《工廠管理輔導法》「勇敢」處理了,採取的是妥協式的「得補辦特定工廠登記證」鋸箭療法,希望一舉解決龐大違章工廠未能納管的問題。但《工輔法》修正通過後的違章工廠輔導納管大限已於319到期,目前仍有8,000家違章工廠未登記納管。這些從過去到現在都不把政府與法律看在眼裡的違章工廠,除了考驗政府的執政威信與效能之外,也將凸顯政府的產業發展觀,值得留意。

儘管《工輔法》在前年修正通過,卻帶有濃厚的妥協成分,民間團體及輿論當時即對其有「邏輯不通、硬拗硬掰」的指陳批評,更重要的是,政府對違章工廠處理的方式正彰顯了台灣經濟最大的困境。

《工輔法》修正通過的兩年半以來,大部分重疊了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期間。這期間台灣經濟表現因防疫成效而一枝獨秀,製造業出口的榮景令人稱道,但新的問題也隨之而起。表現特出、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半導體業成為磁吸民間與政府有限資源的巨獸,反而排擠了其他產業發展的資源,更掩蓋了國家整體產業發展的思考與擘劃。

台灣經濟主要的困境在於,除半導體業之外的產業升級轉型始終遲滯。大量製造業屬於傳統要素驅動或效率驅動型的模式,依賴低成本維持競爭能力,這正是違章工廠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原因。解決之道無他,唯「以創新驅動的經濟取代效率驅動的經濟」而已。蔡政府提出了創新、就業、分配的經濟發展目標,希望打造創新驅動的經濟,並藉以帶來高薪優質的就業、改善分配,這已看到問題的本質,也提出了解決之道。近年來,政府從5+2產業創新計畫到六大核心戰略產業,再到打造台灣成為高階製造、研發中心,不斷試圖引領產業創新升級,令人寄予厚望。

然而,在現實中,民間業界追尋低成本的基因強韌,普遍很難走出要素驅動或效率驅動的經濟,偏偏政府的諸多政策仍在積極維護或促進這些傳統經濟模式,甚至不願讓市場經濟發揮應有作用,使得目標與手段明顯背離,不敢大刀闊斧處理違章工廠正是其例。

另一方面,全球面對氣候變遷的威脅,對永續發展與企業ESG責任要求日高,包含碳稅、邊境碳關稅、高能源價格等必要合理成本的負擔日重,人均碳排量名列世界前茅的台灣面對的壓力尤其高,製造業勢必受到明顯衝擊。這其中,違章工廠由於其「違章」,也自始未申報碳排量,因此台灣的人均碳排量還屬低估。面對未來挑戰,不積極處理違章工廠的代價實在甚大。

當初政府說明讓違章工廠就地合法的原因,包括「讓經濟有辦法發展」、「南部基層有需要」、「不要讓中老年技術勞工失業」、「讓隱形冠軍發揚光大」等。如果政府真要顧慮南部基層需要或高齡技術勞工的失業問題,恐怕也無需再侈言產業真正轉型升級的議題。至於「讓隱形冠軍發揚光大」則最為諷刺,一來隱形冠軍竟是違章工廠,這在先進國家簡直無法想像,二來既是隱形冠軍,實沒有理由為尋求低成本、貪圖小利而寧可違法。時至今日,我們期待所有透過違章工廠生產的隱形冠軍企業皆已主動辦理特定工廠登記,儘管這還不算是合法工廠,只是暫時先行納入管理。

環團已經出聲呼籲,面對已是大幅妥協過的《工輔法》,政府必須從速依法停止供電、供水及拆除,以避免執政威信與效能再受質疑,更要藉此彰顯對於走向新經濟的決心。











聯合報黑白集/正名原來只是「諮詢」


2022-03-22 03:09  聯合報 /   黑白集
民間團體今年1月舉行公投連署記者會,力推2024年巴黎奧運正名。記者吳亮賢/攝影


繼四年前東奧正名公投闖關失敗,獨派再發起「巴黎奧運正名公投」,要將「中華台北」改成「台灣」,卻遭中選會要求「限期補正」。中選會貫徹蔡政府意志,背後原因引人遐想。

綠營和獨派厭惡「中華台北」,眾所皆知。葉金川用此名參加世衛大會,民進黨上下指其「賣台」;兩年前,蔡系監委還要查他是否「出賣國家主權」。舉重金牌國手郭婞淳當年反正名公投,曾遭鄉民圍攻;公眾人物用「中華隊」一詞,也被網民出征。「正名」是民進黨的無敵政治正確。

然而,民進黨卻不敢支持東奧正名公投;對「巴黎奧運正名公投」,則直接由中選會認定「現行公投法並未承認或接受諮詢性公投」,宣示正名公投只有「諮詢」效果,無強制力。如此,無疑打了所有「正名派」一記耳光:原來高喊了多少年「正名」,就算有民意背書,也就是「諮詢」罷了。

中選會做法,更可能是在幫蔡政府解套。能封殺正名公投最好,如果不能,也可宣稱它僅有「諮詢性」,不需落實。原因是,一旦公投通過且執行,我國便將與所有國際賽事、會議絕緣。也就是說,民進黨的正名,從頭到尾只是自娛娛人的把戲。

綠委蔡易餘近日建議,將「羅宋湯」正名為「烏克蘭英雄湯」。民進黨的正名行動,大約就是如此兒戲。












聯合報社論/卸任時,蔡總統會留下什麼樣的台灣?


2022-03-22 03:11  聯合報 /   社論
「小英志工團」舉行春酒,蔡英文總統及「英系」成員都到場參加。圖/取自陳嘉行臉書



蔡總統出席「小英志工團」餐會,談及自己每天都在算距離卸任還有幾天,不是眷戀權位,而是還有好多事要做;希望離開時,能留下「一個更好的國家」給台灣。她依舊「文青體」語言,讓現場志工為之感動。但也有許多網友冷嘲熱諷,認為蔡總統任內停電、空汙、萊豬、核食齊湧而至,房價貴翻天,還準備跟對岸打仗,台灣怎可能變成更好的國家?

和自己的「死忠」群眾聚會交心,蔡英文隨便說什麼,都能讓對方感動,這不足為奇。然而,蔡總統多久沒離開那個舒適圈及政治同溫層,和反對黨人士、異議團體乃至不滿的民眾坐下來談一談了?不同的意見,有那麼難以面對嗎?身為元首如果流於偏聽,拒絕聽取反對黨或異議者的說詞,把所有雜音都排除得乾乾淨淨;那麼,她如何知道自己卸任後留下的會是個「更好的國家」?而不是一個依個人意志獨斷打造出來的威權國家?

蔡英文經常把舊國民黨時代稱為「威權政府」,並將目前的國民黨指為威權遺物;殊不知,她自己正在重蹈威權的治理方式,並把已經民主化的台灣帶上專斷的回頭路。正因如此,萊豬及福島核食的開放,都是她一人拍板即做成決策,各級官員便唯唯諾諾奉行;至於輿論及公投呈現的偌大民意,都被踩在她腳下。也因如此,內閣中不適任、不專業的政務官成群,都因為她的「關愛」而倖免於被撤換,得以繼續離譜錯亂的施政。

沒有專業的官員,怎麼可能打造出更好的國家?外交部長經常自以為是國防部長,又不時搶陸委會主委的戲;經濟部長僅有狹隘的法律訓練,答不出經濟相關議題;農委會主委不斷製造蛋荒、肉荒、菜荒,每次都用撒錢和補貼堵農民的悠悠之口;衛福部長不顧防疫倫理一味偏袒生技廠商,卻用嚴格的規範拘限百姓行動,從不在乎這對國民健康造成什麼影響。至於閣揆,最大的本事是用嗆聲來遮掩無能,用哏圖來假造聲勢,把犯錯的官員從前門逐出、從後門召回,在在破壞民主政治的「責任倫理」。

上述問題,造成台灣社會的紛紛擾擾,蔡總統都裝作看不見,甚至利用這些官員為自己擋住外界的批評塵埃。如此,對真相故意「一葉障目」的政府,國家怎麼可能變得更好?蔡總統以為,成立了「促轉會」,就能抹掉不公不義。事實卻非如此,促轉會不僅以「新東廠」自居,監察院的公正性在流失,司法部門的獨立性在變弱,包括NCC在內,全都變得更加「黨派化」。這樣的沉淪景象,蔡總統是看不到,或是根本不以為忤?

撇開民主、正義這些高調不談,單論民生議題的話,最近各種怵目驚心的停電、火災、高房價、酒駕問題,政府又解決了多少?尤其電力問題,擺在眼前的現實就是停電頻繁、電網脆弱不堪,主要就是蔡總統僵化不合理的能源轉型政策所造成;而今,台電分明已束手無策卻又藉口無限,對此蔡英文不需要召集專家重新檢討一下能源政策嗎?還是要繼續「不沾鍋」到底,假裝這是台電的無能所致?

既然每天都在計算卸任的日子,蔡總統當然知道,她在二○二四年五月就要卸任;然而,她開出的能源支票,卻寫著二○二五年才到期。這中間一年的差距,是預知電力政策跳票,而預留下來以便自己脫身嗎?屆時政策跳票的責任,就直接甩鍋給下任總統了,是嗎?蔡總統卸任時,說台灣會變成更好的國家,很難置信;不談民主正義,光說不停電,都做不到。



【專家之眼】國文用不到該廢 同理 台灣史也廢了?

◆  【專家之眼】國文用不到該廢 同理 台灣史也廢了?

◆  【專家之眼】美中談俄烏 台灣竟成次要籌碼







【專家之眼】國文用不到該廢 同理 台灣史也廢了?


2022-03-22 09:15  聯合報 /   楊穎超/銘傳大學副教授
民進黨立委鄭運鵬昨天在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質詢考選部長許舒翔,建議國考應廢考國文。圖/取自國會頻道



繼前日綠營立法院長廢弛憲政角色後,執政黨鞭也為自己選舉事業挑動意識形態,接力秀下限。如果說當家不鬧事,現在立院是誰在當家呢?

高普考明年起將刪除列考公文,民進黨立委近日在質詢考選部官員時,加碼呼籲也應廢考國文。說他是為選舉挑動意識形態,是因為這個質詢很荒謬:此次國考改革同時也在高考三級裡提升英文占分比重,並將英文檢定納入僑務行政、國際文教行政、新聞及觀光行政等4類科應考資格。我們好奇在該立委眼中,國家公務員考國文沒用,但考英文比較有用?

該立委發言邏輯也是混亂的。因為他似乎在講古文用不到,而非所有的國文,但後面又說要廢考國文。他引前考委稱「年輕人不應把青春浪費在古文上」,又說,若考試院以後還留著考國文,以後考試委員提名審查就考四書、戰國策、赤壁賦、岳陽樓記、桃花源記等。「如果立法院對於考試委員審查沒刁難,國考考這個有什麼意思?花錢補習,考過又用不到」。

如果要考理由決定於是否用得到,從小到大很多考科都該廢了。除了台灣地理還方便應用,日常生活中,數學除了加減乘除外,大家還能用到什麼定理公式?物理化學一般人更是用不到了,也廢了嗎?連台灣史都是前人的生活記錄,現代人用不到,為何不廢呢?

更滑稽的是,月初中國大陸才有位政協委員指出,90%以上的工作人員在日常生活中不使用英語,花時間學習英語「有點得不償失」。而此人在去年中共兩會期間,也提出不再將英語設為高考必考科目的建議;這兩位發言邏輯也太接近了。人說紅共綠共一家親,似乎再次獲得印證?還好我們可以幫忙解釋一下:那位政協委員不是中共黨員。

沒事就拿意識形態當提款機,說到底,這只是他為選舉爭取曝光度的方式。政治要靠奇言怪語才能刷存在感,倒是提醒人民,如果真因為用不到就要廢了,據說國會議員的職責是幫人民看緊荷包,每次審預算時,執政黨立委就只會扮演護航角色,用不到他們的民代天職,那也該比照一下,廢了吧?

讀者可能會覺得民代角色不止審預算,說廢太極端了。但國文功能也不止是用來閱讀寫公文。中文古文之美,乃是用精簡文字表達豐富涵意,人文素養、民族精神,都要透過此來代代相傳。而公務員靠公文、政令宣導溝通機關意志,沒有好的國文素養,是很難辦到的。搞笑的是,該立委之前還酸別人用錯成語、國文很差,而成語來自於古人智慧,他不是也用的不亦樂乎嗎?!

從立委這麼輕率的發言,讓人想起立法院長前日才在反質詢事情上,不要求行政院尊重立委憲法職權,反而要求每個國會議員要攻守兼備,充實自己才是上策。原來院長有先見之明,倒是錯怪他了。

最後還是用大立委邏輯建議一下:若考試院以後還要繼續考英文,以後立法院對考試委員提名審查,就考莎士比亞如何?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1:近水樓台先得月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5:開錯門,跑錯廁所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4:培養辯才無礙的能力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3:君子防未然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2:因盼望而有的喜樂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1:近水樓台先得月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1:近水樓台先得月


2022-03-23 10:51  聯合新聞網 / 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近水樓台先得月,這句話是饒富哲理的。示意圖/ingimage


當我成功大學畢業的那一年,學校有個由各系畢業班班長組成,專門為畢業生服務的畢業生聯誼會。當時我是聯誼會的主任委員,我太太是副主任委員。就是因為畢業生聯誼會的牽線,我們成了眷屬,很多同學說我是近水樓台先得月。

台灣有家阿瘦皮鞋,非常有名,典型的國產品牌皮鞋,設計的皮鞋曾獲大獎。有次我去參加阿瘦皮鞋為慈善機構募款的義賣。阿瘦告訴我,當年他與另外一個人一起為人擦皮鞋,那個人較胖,他比較瘦,所以別人就叫他阿瘦。

他是從替人擦皮鞋,再販賣皮鞋,最後做皮鞋,以至今天這麼有名。阿瘦也是近水樓台先得月,他是因為接近皮鞋這一行,由瞭解皮鞋,而與皮鞋結緣,乃有今天的成就,得到了阿瘦皮鞋這個「月亮」。

台北有家日本料理店,十分有名,經常高朋滿座。日本料理店的老闆從前是餐廳小弟,後來在廚房切菜,進而學做菜,後來與人合夥開了一家日本料理店,合夥人離開後,他就獨立經營,現在已有多家分店。這個老闆當然也是近水樓台先得月,因為從小在餐廳這個行業的樓台上,自然的熟悉餐飲業種種營運方法及各項料理技術,進而得月,成為有名的日本料理店老闆。

近水樓台先得月,這句話是饒富哲理的,因為靠近某人,易於瞭解,而敢娶敢嫁;因為靠近某個行業,進而瞭解,而有能力在那個行業裡出人頭地。所以要想得月,必須先靠近樓台。

有些人常問我,他想自己創業,不知做甚麼行業好。我說行行出狀元,不管你想做的是那一行,你都必須先認識它,必須先繳學費。例如:想開旅行社,最好先去旅行社當職員、當導遊,一切弄清楚了,再自己開業。

換言之,你必須先到達最近水的樓台,才能得到你想要的月亮。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2:因盼望而有的喜樂


2022-03-23 10:43  聯合新聞網 / 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出國旅遊令人心情愉快。示意圖/ingimage


出國觀光雖然是件稀鬆平常的事,但是還是有很多人從來沒有出過國。我非常鼓勵大家出國觀光,因為好處多多。

事前的嚮往,就可為出國觀光帶來莫名的興奮。例如:要去法國觀光,當我們看到有關巴黎鐵塔的報導,無論是畫冊、影片或文字,就會莫名的興奮。甚至大聲宣稱:我下個月就要站在巴黎鐵塔的前面了。

這種事前的嚮往,會紓解我們許多眼前的苦悶。例如:當做家事做得煩心時,當婆媳不合時,想到下個月要去法國觀光的樂趣,就都能將眼前的這些煩心事放在一邊,因為這時全家的心都在法國巴黎鐵塔上。

韓國一九八八年舉辦奧運,這對亞洲而言是件大事,對韓國更是值得榮耀的事。在倒數計日時,韓國各黨各派及勞工團體一致同意,在奧運前絕不發動任何示威運動,有任何問題等奧運結束後再談,全國為奧運的準備全力以赴。

設定出國觀光計畫後,全家也會有類似的心情。家庭有任何爭議、不合,甚至是身體上的病痛,都會因為即將出國觀光而消失或减輕。

有位太太非常喜歡出國觀光,但因為財力限制,每年只能出國觀光一次,但是她一整年幾乎都處在期待出國觀光的興奮情緒中。

因為出國前,她會做很多準備工作,令她最感興趣的是收集各種旅遊資訊,以便決定今年要去何處觀光。她也積極的參加各種觀光團的說明會,不論是在收集資料或聽觀光說明時,人好像已經到了那些地方一樣。

回國以後,她就整理出國時的相片、紀念品及介紹各地風土民情的小冊子,並作文字記綠,整理過程中,她又再次使自己沉浸在愉快的遐思中。她說:「我活得很豐盛,心情經常是愉快的,因為我整年都活在出國觀光的樂趣中。」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3:君子防未然


2022-03-24 08:38  聯合新聞網 / 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國立台灣大學。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有一年台大主辦推薦甄選,部分錄取名單提前外洩,外洩名單中有一位剛好是位大官的女兒,記者紛紛前往恭賀訪問,引起社會很多質疑。

有人打電話到台大,問為甚麼有人可以提前知道是否錄取,而有人則必須等到放榜日。台大無言以對,只能回答名單外洩無損推薦甄選的公平性。

這件事顯然是有人在拍馬屁,想討好這位大官。拍馬屁雖然是負面名詞,但被拍的人很少有不喜歡的。這位大官可能就犯了這個毛病,沒有嚴加拒絕,以致為自己累積了不少負面話題。

另有一位大官的父親過世,被人質疑動用公家資源辦理喪事。質疑者證據確鑿,這位大官很傷心的說:「我父親最大的原罪,就是他有個當部長的兒子,我罪孽深重...」言語之間,對於各項質疑頗不以為然。

古樂府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

因為在瓜田蹲下來納履,人家以為你在偷瓜,在滿結李子的樹下舉手整冠,人家會以為你要偷摘李子。瓜田李下謂處於嫌疑之地,應該極力避免。前述這兩位官員,不管怎麼講至少是犯了瓜田李下未避嫌的毛病。

大佈道家葛理翰三十歲時,就自我立下規矩,除了跟太太以外,絕不跟其他任何女子單獨相處。一方面是遠離試探,另一方面則在避嫌。試想,如果孤男寡女深夜獨處一室,若有閒言,怎麼洗都洗不清。所以,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

例如:現在性騷擾的話題很容易上報,有時難以解釋得清楚,重要的是不要出現教人懷疑的曖昧動作。在擁擠的電梯裡,手最好高高舉起,否則發生擦撞,被誣指佔人便宜,就有口莫辯了。

類似例子不勝枚舉,君子應隨時思及「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的古訓,否則光說些「清者自清」,「沒有就是沒有」的話都是無濟於事,只有自認倒楣。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4:培養辯才無礙的能力


2022-03-26 07:24  聯合新聞網 / 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表達能力、辯才和急智,在人的一生中常常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對於某些職業,更是不可或缺的條件。示意圖/ingimage


晏子出使楚國,楚王欲羞辱他。在與晏子談話時,故意安排一盗匪經過。

楚王問:「盜匪何國人?」官吏答道:「齊國人。」楚王乃對晏子說:「齊國人有偷盗的習慣嗎?」晏子看看那盜匪後說:「江南有橘子,齊王派人移植到江北,結果就變成了枳,這是甚麼原因呢?土地性質使然。齊國人在齊國不偷盜,到了楚國就偷盜,難道不也是楚國的土地使然的嗎?」後來楚王說:「我想羞辱晏子,結果反而羞辱了自己。」

晏子的應對急智真是一流的。要怎樣才能有這樣的急智呢?最重要的還是看你是否有上通天文、下通地理的淵博智慧與閱歷。有人貴為博士,但只專精於一,談到他的專長,他很行,但超過了,他腦袋的資料庫就會左支右絀,轉不過來。

例如:橘到江北成為枳,如果你根本不知道有這樣的事,或者根本不知道枳是甚麼東西,你如何能及時運用出來呢?

其次邏輯觀念要夠強,才知如何恰到好處的運用。否則雖知橘踰淮而為枳,但卻聯想不到,也是沒有用。

在大學唸會計學時,有位同學對人很好,也很努力,但每次都考不及格。同學就幫他複習,考完後,大家想這次他一定會及格了,因為複習時的題目都考出來了,但是他仍然考不及格。原來複習時的題目是一加二等於三,考試的題目是問二加一等於幾?他仍不會答,這就是不能舉一反三,不知活用的結果。

最後當然要有足夠的表達能力,否則一緊張,結結巴巴的,甚麼都忘了。我在大學教書時,有次學生問:「發問時,可否坐著問,因為很緊張,站起來問題就忘記了。」如果在大學裡常參加辯論社、演講社,或參加辯論比賽、演講比賽,都是增進表達能力,以達辯才無礙的好方法。

表達能力、辯才和急智,在人的一生中常常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對於某些職業,更是不可或缺的條件。只要多加注意,多磨練,你也可以滔滔不絕,辯才無礙。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5:開錯門,跑錯廁所


2022-03-28 17:05  聯合新聞網 / 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廁所示意圖。圖片來源/ingimage


有位朋友到美國觀光,一天在超級市場上廁所,看見一位留著長髮的人進入右邊廁所,他心想,那左邊的一定是男廁,雖然廁所門上印了 Women 字樣,但他從側面看過去剛好只看到 Men三個字母,所以他就進去了。

進去後,他發現沒有小便池,他雖然很疑惑,但又想,大概是女廁正要改裝為男廁吧。過了一會兒跑進來一位女士,女士看到他,說了句對不起後,就趕緊跑出去了。這時他才想到莫非是他跑錯了廁所,出來時發現果然是自己跑到女廁去了。

有一年我到美國,上公廁時發現一位女士在裡面,心想跑錯了,覺得很不好意思,便跟她說:「對不起。」轉身就要出去。那位「女士」還不錯,她趕忙說:「沒有錯,這裡是男廁所。」原來他並不是女的,是個留了長頭髮的男人。

這樣的例子很有意思,就是當自己以為對的時候,雖然錯了也渾然不知。自己雖跑進了女廁所,但心中認為自己是對的,雖然發現沒有男用小便池,依然不覺得是自己錯了,反而跑對了廁所的人,看到男人以為是自己錯了。所以很多時候,人不應過分堅持自己的意見,因為你可能正在沒有小便池的女廁所裡。

其次是,當別人對我們認錯,說對不起的時候,並不表示我們就對了。因為別人可能是對的,但被你唬住了,或被你的歪理給蒙蔽了,但你仍然是錯的,因為你這個男士確實是在女廁所裡。

這個廁所故事告訴我們,只要自己是對的,也不要輕易被別人唬住,更不能輕易放棄己見。既然確定自己走對了廁所,就不該因為裡面有異性在如廁,就認為是自己跑錯了地方,這是對自己太沒有信心。

跑錯了廁所,不管甚麼理由總是不好意思的,幾年前在立法院曾有男立委錯進女廁所,被誤認為是偷窺狂,還轟動一時。所以我們做任何事,都要確實仔細,不能冒失,即使是上廁所這樣的小事也不例外。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討好,行不行?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74054/web/ 

◆  北市高齡建設空轉 冀望下任
◆  市長滿意度 六都認真讀數據
◆  治安滿意度 民眾滿意了什麼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討好,行不行?
◆  說拆就拆 公共藝術是消耗品嗎
◆  終結菸害 速禁新型菸
◆  國考廢國文 去中國化騙選票
◆  四方安全對話雞肋化?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討好,行不行?


2022-03-22 04:07  聯合報 /   張俊哲(作者為台大教授、出版中心主任)
拿到超高分固然人人喜歡,但千萬不能助長濫給高分的歪風橫行。圖/張俊哲



多年前一位受人敬重的老師曾以詼諧的口吻表示:每當要點開學生的教學評鑑時,他總要深呼吸,握好椅把,免得氣到從椅子上摔下。剛開始我覺得他言過其實,不過就是一句玩笑話,用來鼓勵新進教師保有教學的熱忱。然而隨著收到的評鑑值和評語愈來愈多,竟然覺得這個「椅把」的玩笑不再那麼誇張,甚至還有那麼一點真實性。

由於有時氣不過,我索性找老師朋友們喝咖啡或熱線通話,一吐鬱悶。很感恩的是,不分校內外,他們總讓我覺得自己並非唯一的「受害者」,使我在隔日還能站上講台,看似沒事地侃侃而談。然而較令人憂心的是,有愈來愈多的聲音表示,濫給高分似乎已是得到高教學評鑑值的有效管道,哪怕勝之不武。我未曾如此行,因此沒有經驗值。當然也有老師表示,我們應對學生的判斷力有信心,不需用高分來討好他們。但隨著「高分=高評鑑值」的傳言不斷,此一潛藏之教學危機,實令人無法逃避。

探究如何化解危機,個人認為如何定義「討好」,實為首要。如果老師在考前就將全數考題及解答公布,甚至學生只需在答案卷上簽名,隨便答題即可獲得高分;或是老師僅對書面報告驚鴻一瞥,就一律給予超高分,以圖「呷好逗相報」之受歡迎氣氛。如此「溺愛式」的討好,恐怕導致教學兩造之急速沉淪。不消幾年,成績單與畢業證書之信譽,恐將嚴重貶值。不過,若以考試引導學習,讓考試成為宣示該科目關鍵重點的最佳管道,上課亦認真解析重點,打成績也具鑑別度,如此「真愛式」的討好,實應鼓勵。簡而言之,盲目地給全班A+固不可取,但在第一堂課即宣示全班將有三分之一被當來樹立權威,亦同樣不可取。讓同學有「愛拚就會贏」的學習動機與成就感,才是最佳狀態。

或許讀者會問:已投身教育的老師,為何還在乎俗氣的評鑑成績?我無權代老師們回答,但依多年的觀察,我想老師們除了無法逃避教學評鑑值在獎評系統所占的比重;其實,老師們更在乎的是那一份「感覺」!如果一個教育單位讓濫給高分的老師年年舉起教學優良的獎杯,卻讓認真備課、講到聲嘶力竭的老師不僅沒有正向回饋,只因堅持公平給分,就要遭受無情評語的打擊,真是情何以堪!

容我提醒同學:在溺愛式的討好關係當中,老師所圖的僅是自己的利益,他們根本不在乎你的學習;若在期中考不幸遭受低分之打擊,也請勿將怒氣轉成酸民之評語,無情地在那位教學認真、給分公平老師的欄位發揮。你們所做的教學評量,除了決定當前教育環境之良窳,也將影響下一代的社會風氣。拿到「溺愛式」的高分並不是你的錯,但你可以不用「溺愛式」的高評鑑值回饋。最後,懇請讓你匿名的評鑑與建言,成為你良心的展現。












市長滿意度 六都認真讀數據


2022-03-22 04:08  聯合報 /   賴祥蔚/台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新北市)
新北市長侯友宜雖個人滿意度破九成,但在幸福感、城市光榮感皆排名第四,侯友宜今日受訪表示,新北也要歸屬光榮及幸福感,目標在2030年翻轉新北市,成為大台北的中心點。記者劉懿萱/攝影



聯合報系民調中心公布最新六都民調,引起各界關注。針對排名,各界熱烈討論,尤其新北市長侯友宜滿意度高達百分之九十點九。相較之下,台北市長柯文哲滿意度則是百分之六十一點四。

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則要看門道。六都執政團隊應該認真閱讀數據,最好直接跟民調執行者詢問學習。至於縣市橫向比較,已行之有年,也是新聞報導的常態,但是從統計學來說,因為受訪者不同,其實不太能直接拿來比較。就像你認為南部粽十分好吃,我覺得北部粽九分好吃,當然不能根據此一數值就認定南部粽比較好吃,其理甚明。

統計上,應該同一批人的評分,才有比較意義。就此而言,或許應該參照縱貫表現,跟自己先前或是前任相比,才有意義。

舉例來說,台北市長柯文哲這次的滿意度是六十一點四%;中華傳播管理學會今年稍早公布的民眾評分是五十九點二二,幾乎相同,可見有同時效度。

至於新北市長侯友宜,中華傳播管理學會今年民調未包括新北市,參照《ETtoday東森新媒體》二○二二年的民調,侯友宜施政滿意度為八十二%;《天下雜誌》二○二一年底的民調,侯友宜則是七十九點七分。後兩者相當接近,前者高出頗多。何以突飛猛進,值得深入解讀。期待有更多的縱貫分析。

除此之外,進一步的交叉分析也值得注意,例如中華傳播管理學會的民調,不同政黨立場給柯文哲的評分頗有差異,民進黨支持者給予五十二點四七分,國民黨支持者給予五十九點七八分,民眾黨支持者給予七十五點三分,其他政黨支持者給予六十六點九六分,無支持特定政黨者給予六十六點九分。受訪者的政黨立場,顯然對評分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希望聯合報系這次的交叉分析,後續能有更多呈現。

聯合報系民調中心是台灣最早的新聞媒體民意調查中心,已運作廿多年,具有高度公信力,每次調查結果值得重視,期待後續還有更多討論,真實反映民意。











北市高齡建設空轉 冀望下任


2022-03-22 04:08  聯合報 /   伊佳奇/認知症整合照護專家(台北市)
聯合報系民調中心公布最新六都民調,台北市長柯文哲民調以61.4%吊車尾。台北市長柯文哲晚間在臉書表示,市民的高標準要求,是進步城市的象徵。 圖/柯文哲臉書



聯合報系公布六都執政大調查,台北市不僅市民的幸福感和光榮感吊車尾,柯文哲的滿意度和不滿意度都是六都最差,長照服務等四項滿意度也是六都最低。這一結果不令人意外,市民遺憾的是高齡建設空轉八年。

今年一月底,台北市成為六都第一個「超高齡直轄市」。人口快速老化趨勢,柯文哲第一任早已呈現,市民給兩任八年的時光,在長照建設上卻看不到他選舉時所提口號「新政」、「改變台灣,從首都開始」、「光榮城市」應有的前瞻性建設,八年轉眼過去,為何市民對長照滿意度為六都最低?

原因就在柯文哲對長照的認知,以「急性醫療」的心態面對「長照」,欠缺周延的政策規畫及穩健的制度建設,忽略長照人才的培育,至今市府衛政社政仍是雙頭馬車,無法將中央分配的長照資源有效整合運用。台北市雖是全台縣市資源最多、預算最多,但經過評比後,執行成果總是墊底。

衛福部統計資料指出,二○一九年為止,全國認知症服務涵蓋率為十九.六二%,台北市全國最低,僅八.八三%。二○二一年底,衛福部執行蔡英文總統「一學區一日照中心」政見,全國已布建四百九十學區,達成率為六十%,台北市依然是六都中數量最少,當時僅廿七間、服務近千位長者,尚有數百位長者排隊等候中,鄰近的新北市已有近六十間日照。

習慣民調掛尾的柯文哲,曾言:「To see is to believe,不用什麼說服民眾,反正到時候八年結束,一定有成績可以交出來,交出來再說服民眾」。八年要結束了,已無法看到柯市府長照成果,只能寄望台北市長的參選人針對長照建設提出具體政見。

高齡政策應先從健康、亞健康到長照建設,善用北市目前超過卅萬六十五到七十四歲間的健康與亞健康老人的人力資源,鼓勵他們投入長照志工及健康促進活動,以延緩老化及退化;建立長照與認知症整合照護人才培育計畫,建立急性醫療、亞急性醫療與復能到長照體系,整合目前混亂衛政、社政的長照制度,以地方特性及需求為導向建立長照服務及輸送體系,加強高齡友善城市建設,尤其應優先落實市政機構與設施的無障礙環境。

期望下任台北市長能重視健康與長照政策,讓台北市民能老而彌堅,持續貢獻。












治安滿意度 民眾滿意了什麼


2022-03-22 04:08  聯合報 /   林滄崧/台灣警察學術研究學會會員(台中市)
六都市長施政表現滿意度 圖/聯合報提供


聯合報系民調中心公布六都施政民調,針對經濟、交通、治安、市容、防疫及長照六面向進行量化的民調,且專訪六都首長、專家學者、各界代表進行質性訪談,並將結果連載七天呈現。此一新聞專題設計,令人耳目煥然,也勢將引領日後新聞專業走向。筆者閱讀後,針對治安提出見解,以供各界參考。

台灣每年將近有三至五個民間機構會進行治安滿意度的民調,筆者觀察近十年來的治安滿意度調查後,發現各調查機構缺乏具一致性與穩定性的調查指標,導致可能同一警察機關卻呈現截然不同的民調結果。雖說民調只是供參考,但透過媒體輿論傳播後,輕者影響警察組織士氣,重者或將誤導警察機關應有的治安作為,不可不慎!

警民關係在社會心理學上有所謂矛盾情結現象,亦即一種既愛又恨、既崇敬又疏離的矛盾情感,父親對兒子,教官對高中生也都存有這種矛盾情結,因此,這種單純以民眾主觀的滿意度調查,其實難以真正回應出警察機關的努力。

政府各項施政中最難以民調論定施政成敗的就屬治安項目。當今警察機關的組織任務集中在犯罪偵查、交通安管、犯罪預防及為民服務等四項,其中犯罪偵查及交通安管是具體客觀的事實,警察機關的努力會呈現在各種治安作為與績效數據當中;而犯罪預防及為民服務則是抽象主觀的印象,全憑藉著受訪民眾當時對警察的印象所做的回答,不僅容易受到轟動效應的左右,也容易受到是否經歷警察管制糾舉作為(例如交通違規被開紅單)的影響。因此,治安滿意度應該採取主、客觀分數調和的方式,才能真正顯現治安機關的實際努力。











國考廢國文 去中國化騙選票


2022-03-22 04:07 聯合報 /   季節/新黨輿情中心主任(台北市)
民進黨立委鄭運鵬今(21日)於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質詢考選部長許舒翔,建議國考應廢考國文。圖/取自國會頻道



民進黨立委鄭運鵬主張,考選部國考應該廢考國文,理由是國考考生都是大學以上畢業生,早已接受過多年學校教學及考試的檢驗,因此不必再費心力於此,既可節省人力物力,又可降低考試成本,也可減少考生報名費,更可提早放榜與免除試題疑義。

怪了,按照鄭委員的邏輯,我們的學子從小在各種考試中也經歷過無數次英文考試的歷練,那為何國考還是要考英文?照他這樣的邏輯,國考當中英文也該廢考才對,為何偏偏只針對國文?

因此很顯然,鄭運鵬挑起廢考國文的主張,完全不是表面上的這種理由,背後的真正目的顯然是民進黨長期推動的去中國化。

說來可笑,一群人整天講中國話寫中國字,卻還想要去中國化。有本事的話,鄭運鵬等民進黨政治人物從此一律用英文跟選民溝通(閩南語也不能用,因為也是中華民族的語言),做不到就不要繼續搞去中國化騙選票。












終結菸害 速禁新型菸


2022-03-22 04:07  聯合報 /   郭斐然/醫師(台北市)
行政院拍板菸防法擬禁電子菸。示意圖/Ingimage


近日國民黨團與反菸團體、家長團體共同召開記者會,宣示「雙禁電子煙、加熱菸」,並將於立法院審查《菸害防制法》。但是菸商暗中操控反對的聲量,似是而非的主張仍然出現於各種媒體。本文就菸品的販售、菸草終局的主張、地下化的問題,闡述菸害防制的立場。

當各國菸害防制成效卓著,使用率持續下降,禁止販售已經成為可能。各國制定「菸草終局」的時限,例如紐西蘭二○二五年,英國二○三○年,將吸菸人口降至五%以下。菸商為了延續牟利,推出新型菸品,包括電子煙、加熱菸,以「減害」的誤導手法行銷,使得有些政府認知混淆,沒有將新型菸品當成終結菸品的目標。結果是導致下一代淪為新尼古丁成癮的犧牲者,沒有達到菸草終局的真正理想。

減害理論建議「無法戒菸的人」使用新型菸品減害,然而減害是假設和傳統菸品比較,如果跟不吸菸相比,電子煙、加熱菸都是有危害的。「無法戒菸的人」在科學上沒有定義,卻被菸商利用為阻止戒菸的手段。吸菸者應該鼓勵戒菸,任何情形下都不建議放棄,因為沒有科學證據顯示誰無法戒菸。減害理論只是行銷術,菸商用來賺取利潤的工具。

在推銷新型菸品同時,菸商支持團體喊出「禁售紙菸」的口號,轉身假扮反對菸品的一方,甚至不乏追隨者。台灣成年男性吸菸率達廿三%,與世界公認推行禁菸的五%相差甚遠,此時討論禁菸勢必引起社會動盪。嘴巴說的人心裡也知道不可能,故意利用虛假的高道德標準,綁架政府及反菸團體,使《菸害防制法》的討論失焦。菸商的目的很清楚,讓菸害防制法沒有共識,拖延時程,趁機增加新型菸品人口,讓使用者多到難以禁止。

主張禁止會地下化的人士,沒有想過現行菸品就是合法的,但是仍然走私、逃稅不斷。菸品黑市是國際性的問題,因為各國皆有菸稅,以抑制菸品消費,走私逃稅有利可圖,就會有人鋌而走險。台灣現行的新型菸品都是地下販售,目前取締的數量不多,是因為無法可管,不是地下販售量不大。明文禁止以後取締量會增加,只是反映地下販售的現實,不是真的地下販售變多了。禁止只會減少地下販售的數量,不會增加。至於根絕菸品黑市需要政府執行力,沒有政府向黑市投降的。

任何菸品都沒有合法販售的正義,現實的妥協不會阻止我們終結菸品的努力。菸草終局第一步是禁止新型菸品,否則下一代會因為持續尼古丁成癮而無法停止吸菸。菸商利用認知作戰,混淆大眾閱聽及立法程序,唯有加速立法禁止新型菸品,才能保障新世代免於菸害。












說拆就拆 公共藝術是消耗品嗎


2022-03-22 04:07  聯合報 /   呂清夫/輔仁大學應用美術系教授(台北市)
彰化市和平路與中華路口的「三角公園」裡的蓮花燈塔,被批為最醜公共建物,目前已拆除。 記者劉明岩/攝影


近年台北市報廢了一二○一輛YouBike,卻被議員楊靜宇痛批,車體還好好的,若以環保局二手自行車平均八六三元售出計算,至少可賣一○三萬,但其後一個車架僅賣卅七元,千輛市值百萬的YouBike,最後僅賣三萬元,故屬於非法報廢又賤賣。

不過,比較起來,彰化市三角公園的「蓮花燈」更不值錢,當年雖然造價六六○萬元,但是最近拆除時,不但賣不到一毛錢,而且為了拆除還要花掉卅多萬元,奇怪,竟無議員出面指責。彰化縣文化局的「公共藝術報廢報告書範本」壓根兒沒提到作品本身,更談不上賤賣,只列出原基地如何復原。

對比之下,台北大直的國防部有些公共藝術設置,大家已經想到,有一天國防部如果不要,某個高中想要,國防部的財產可不可以移轉給高中?答案是產權仍屬國防部,而不是逕自拆除了事!所以公共藝術不是說拆就拆,它還是一項重大的公有資產。

只是一般而言,大家對於公共藝術多不重視,甚至看成一般消耗品。當新北市政府被問到:公共藝術品如何辦理財產登帳?回答是:公共藝術品如非屬於「中央政府各機關珍貴動產不動產管理要點」所定義之珍貴財產,則該類財產最低使用年限為自訂。辦理報廢報損程序與一般財產相同。哀哉!這種回答實在令人搖頭!

所謂「珍貴動產不動產管理要點」,係指經文化資產主管機關指定或登錄為文化資產之不動產,或具文化性、歷史性、藝術性或稀有性之財物,經管理機關認定具有珍貴保存價值者,公共藝術難道一點都沾不上邊嗎?那麼政府幹嘛花大筆錢設置公共藝術?一○一大樓前的「LOVE」一作就花掉三千萬,台北水源市場外面的粉刷與裝飾竟花掉六千三百萬!將來都可以丟入大海嗎?

近來修訂的「公共藝術設置辦法」更為此事加溫,該辦法宣稱:「公共藝術,……五年內不得予以移置或拆除。但該公共藝術作品所需修復費用超過其作品設置經費三分之一或有其他特殊情形,不在此限。」

所謂修復費用超過其作品設置經費三分之一就可以拆除,是否太過可惜?因為新法已經把重大工程照樣抽出一%的經費來設置公共藝術,亦即經費已是過去的一點五倍,多出來的經費拿去修復不行嗎?有立委甚至跟我討論,主張把設置辦法改為「設置與維護辦法」。

然則為什麼訂五年呢?一○一大樓與水源市場的公共藝術都已完成十多年,為何大家動都不動,因為只有爛作品才會讓人把它移置或拆除,哥本哈根的美人魚與紐約的自由女神都超過一百年,這是公共藝術正途。當初的「公共藝術設置辦法」也不敢把五年就可拆除寫進去,現在乾脆寫在裡面,是鼓勵大家汰舊換新嗎?還是要抹煞「共同記憶」?卅年前是不成文法的暫定五年可以拆除,主要考慮剛設置公共藝術,怕不成熟,所以有暫定五年觀察期,卅年過去了,我們還要這個五年嗎?
















四方安全對話雞肋化?


2022-03-22 04:07  聯合報 /   方天賜/清華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兼印度中心副主任、台灣印度研究協會理事長(新竹市)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19日在新德里與印度總理莫迪舉行高峰會。 法新社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十九日訪問印度,希望對「後安倍時代」的印日關係注入新的活力。但就結果來看,只能勉強說是差強人意。雙方僅簽署六項功能性協議,但沒有觸及實質的安全合作議題。先前已經討論過的日本擬軍售印度水上飛機、日本欲承造印度第二條高鐵路線等重要議題則無新的進展。唯一亮點大概是日本宣布將對印度投資五兆日圓。

雖然岸田首相行前聲稱希望說服印度在烏克蘭問題上採取跟日本一致的立場,但終究沒能讓印度加入歐美譴責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行列。檢視高峰會後發表的聯合聲明,在俄烏問題上,除了特別關注核能設施外,其餘並無新意,篇幅甚至還不如氣候變遷或新冠疫情議題。聲明中也完全沒有提到俄羅斯。雙方的肢體互動也反映了會談的氣氛。向來喜歡在媒體前面擁抱外國領導人的印度總理莫迪,這次只是很禮貌地與岸田首相握手,若跟去年底他用力擁抱普亭的畫面相比, 顯然是有意思的對照。

印日關係的溫吞進展,其實也對映出印度對四方安全對話及美國印太戰略的態度。不只是台灣,印度當局當然也在評估阿富汗及烏克蘭情境及對自身的影響。美國高調組成澳英美聯盟(AUKUS),不僅惹惱法國,其實也讓部分印度人士感到吃味,體認到印度終究不在美國的閨蜜圈。

拜登上台之後,連續召開三屆的四方安全對話高峰會,不幸地是,不論就實際作為或政策宣示,力道一次比一次弱化。在去年三月的第一屆會議中,四國允諾要提供印太地區十億劑新冠病毒疫苗,迄今仍是空中樓閣。

在三月三日剛結束的第三次高峰會上,四國甚至無法產出「聯合聲明」,最後只由白宮發表所謂的宣讀文件,類似於所謂的談話紀要。印度自己倒是發表了一份較長的新聞稿,說明印度強調四方安全對話應該專注於印太地區。言下之意,印度反對用四方安全對話這個機制去處理烏克蘭問題。其實,這跟印度以往的立場有些微差異。印度早先還曾力邀俄羅斯加入印太戰略,如今反倒是企圖切割,圖個明哲保身就好。

印度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議題上也與美、日、澳不同,接連在聯合國安理會、大會、人權委員會以棄權方式表態。表面看似中立的表現,其實是暗挺俄羅斯。印度不但沒有加入經濟制裁俄羅斯,反而趁低價進口俄羅斯原油。在烏克蘭危機上,印度與四方安全對話的另外三國漸行漸遠,卻與中、俄走到了一塊。但印度終究是四方安全對話的要角,沒有印度的印太戰略,就只能倒退回亞太戰略。四方安全對話若不能對烏克蘭這類的重要國際議題有具體的共同作為,恐怕只會逐漸走向「雞肋化」的命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方祖涵/斷人財路的國際選秀?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方祖涵/斷人財路的國際選秀?
◆  朱宗慶/傳承之美,讓江山代有人才出









方祖涵/斷人財路的國際選秀?


2022-03-22 04:09  聯合報 /   方祖涵(作者為運動文學作家)
大聯盟新球季確定4月8日開打,比原定日期延後一周,在洋基球場進行的「基襪大戰」成為開幕戰。 歐新社



在棒球迷引頸期盼之下,大聯盟封館終於在新協議簽訂後結束。這幾天球員陸續走進春訓球場,很快球季就要開始,整季一百六十二場比賽並沒有減少,再過一陣子,大部分球迷應該會忘記這段時間勞資雙方將近撕破臉的惡鬥。

撇開對球迷無感的薪資爭議不談,新版勞資協議有許多重大改變,像是中止疫情期間使用的突破僵局與七局雙重賽制度,兩者雖然都是不得已變通措施,實際運行起來讓大聯盟比賽跟少棒沒什麼兩樣,還好在後疫情時代沒有延續下去。除此之外,季後賽將擴充讓十二支球隊參加、明年起禁止部分守備布陣,也都是球迷將要重新習慣的新制。

最重大變革,應該算是美國職棒兩大聯盟,終於在將近一百二十年後完成實質統一了。曾經是死對頭的國家聯盟與美國聯盟雖然合併,始終仍有指定代打制當作區隔。像曾經效力洋基隊的王建民就是在跨聯盟比賽跑壘不幸受傷,讓原本可望更璀璨的生涯多了一些惋惜,然而從今年球季開始,整個聯盟都採指定代打制,除了天使隊大谷翔平以外,將很難再看到其他投手上場揮棒了。

不過,對台灣棒球來說,新版大聯盟勞資協議最具實質影響的,並非以上改變,而是國際自由球員選秀。根據球員工會說法,球團老闆在談判最後階段才提出國際球員選秀方案,這個部分甚至差點讓協商破局,最後雙方同意讓球季先開打,約定七月二十五日前再來決定選秀制度細節。

什麼是國際球員選秀呢?簡單地說,球團老闆爭取除了目前美國、加拿大與波多黎各選手以外,所有球員都要經過選秀制度進入聯盟。當下國際球員只要跟單一球隊在簽約金上限內談妥合約即可,資方希望徹底打破現狀。

單一球隊跟選手談約有不少問題,首先是不管球探、養成,到簽約金都要花錢,球隊貧富差距會嚴重影響海外投資能力,造成強者越強,弱者越弱。從保護球員角度來看,球團各自為政防弊能力就相對薄弱,在拉丁美洲還出現孩童被教練逼迫用禁藥的情況,這當然不是聯盟樂見的。

聽起來現行制度問題重重,為何仍有許多球員反對改變?原因是在許多地區,養成球員已經成為一個經濟體,這個經濟體系裡,教練,或是把持球員的關係人,將心血投入栽培球員就是期待豐碩收成。在拉丁美洲,這些人背後獲得分紅可能高達簽約金一半。在有選秀制度的北美,選手家長經常需要自己出錢讓孩子接受訓練,倘若國際球員也要經過選秀,教練不能綁定球員等著分錢,那還有誰要教人打球呢?所以,接下來幾個月,大聯盟當局必須提出可行替代方案,像出資提供更多棒球學校當作配套措施等等。

類似經濟體當然也存在於台灣,因此國際選秀制度亦將斷了一些人的財路,連帶影響台灣棒球生態,不過,是好是壞還很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