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7日 星期日

經濟日報社論/對數位發展部的兩大期許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聯合報社論/扁珍免訴,民進黨寫立法之恥與司法之辱
◆  聯合報黑白集/權鬥時,槍枝正蔓延
◆  經濟日報社論/對數位發展部的兩大期許







經濟日報社論/對數位發展部的兩大期許


2022-07-17 03:12  經濟日報/   社論
日前籌備小組召集人唐鳳也在中研院院士會議中公開數位發展部的組織架構與其角色、定位。記者曾吉松/攝影



立法院去年底三讀通過「數位發展部組織法草案」,近期已積極預備掛牌運作,各項人事、組織規劃也已陸續展開。日前籌備小組召集人唐鳳也在中研院院士會議中公開數位發展部的組織架構與其角色、定位。除了資通安全署之外,數位發展部也將設立數位產業署,要帶動百工百業的數位化。另外,也將設立數位策略司、韌性建設司、資源管理司、數位政府司、民主網絡司、多元創新司等。

唐鳳也表示,數位發展部主要是踩油門的角色,數位監理則以法務部、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為主。綜合唐鳳的發言與行政院民國 112 年(2023年)施政方針,未來數位發展部應有兩個重要角色,一為扮演各行業數位化的推動者,一為在數位科技發展下,兼顧公益、平權等公民社會議題。

觀察數位發展部的發展方向與定位,符合當前國際潮流,在推動數位產業發展與產業數位化之外,也納入了數位平權的概念,兼顧產業與社會的平衡發展,亦與先進國家的政策方向相當。不過在理想的色彩下,如何將相關理念落實於政策推動,是未來數位發展部成立後的挑戰。

以踩油門、帶動百工百業數位化的角色來說,此與台灣的科技業、尤其是資訊服務業息息相關。各行業在數位轉型時,需導入各式新興科技,資訊服務業扮演著在第一線協助企業導入相關科技的工作。而在雲端、物聯網等趨勢下,資訊服務業者一方面需發展新興技術、應用與服務,另一方面也面臨來自國際雲端服務大廠的跨國競爭。不但如此,資訊硬體製造業者,也漸從硬體代工跨進軟體、服務等領域。

對於扮演推動各行業數位轉型的資訊服務業者來說,既是商機也是危機。過去我國業者受到規模與技術的侷限,多以國內市場為主,成長空間有限,但在數位經濟的帶動下,可望迎來各行業數位化的商機,應具更高成長空間。惟同時也面對來自國際大廠的跨國競爭,以及電子硬體大廠的跨業競爭。

對各行各業來說,有更多供應商可供選擇,對其數位轉型當屬有利。但是,如何在推動各行業數位化的同時,也同步扶植資訊服務業?未來數位化方案市場,本土業者能否取得主要地位?抑或被國際大廠搶占?又是否可能發展進口替代的模式,協助本土資訊服務壯大?資訊服務業者是否能趁著這波數位轉型風潮,不但協助各行業數位化,也順勢打進國際市場,成為世界各國數位轉型的驅動力?這些恐怕都是未來數位發展部需深入探討的課題。

此外,除了傳統的資訊服務業者外,驅動各行業數位化發展的動力還包括電子硬體大廠,以及許多新創業者。負責的主管機關不只是數位發展部,還包括經濟部等,而需要數位化的各行業,其主管機構更涵蓋政府其他部會。因此,數位發展部的另一大挑戰,也在於如何打破部會間的藩籬,進行橫向連結。

數位發展部的另一角色,要兼顧社會公益、平權的議題,需考量的範圍更廣。當推動數位科技時,可能因使用者技能、擁有資源的差異,導致發展機會不均等,除了導致既有經濟生態改變外,也可能擴大社會階級的差距,甚至造成生活形態、文化的變革。這些都是數位發展部需思考的政策配套。

面對數位經濟潮流,成立數位發展部是我國的重大政策,期待新的部會準備好承擔如此大範圍的革新。更重要的是,這些課題都不是短期內能見到明顯成效的工作。執政團隊必須下定決心長期耕耘,追求全面的產業與社會轉型,使數位科技真正達到福國利民之效。在數位發展部即將正式掛牌之前,這是我們對這全新部會的殷切期許。












聯合報黑白集/權鬥時,槍枝正蔓延


2022-07-17 05:26  聯合報/   黑白集
涉嫌犯下南投4死槍擊命案的男子李鴻淵落網,面對媒體冷笑嗆「殺人因為深仇大恨」。記者黃仲裕/攝影



南投行刑式四死一傷槍擊命案,警方不到一天即逮捕凶嫌,或可緩解人心的驚懼,但仍不可忽視事件連鎖效應,在凶嫌犯案行為與動機的背後,還有著連串待解的問題。

李姓凶嫌是離職員工,與死者等人有訴訟舊怨,又稱有「深仇大恨」,案情似乎單純。但李嫌既生性激越人際關係極差更已失業三年多,如此社會邊緣人,又是如何取得三把槍和一百多發子彈?

李嫌說槍是「撿來的」,當然沒人相信;但卅年前那首歌「出門小心不要踩到槍」,重現江湖了嗎?看到失業三年還能隨身攜帶價值數十萬元的軍火,不免令人懷疑,除過去五年查獲的近萬槍枝和卅一萬多發彈藥外,還有多少黑數?

安倍遇刺事件後,台灣已加強特勤維安,大家也認識到「仇恨殺人偏執的可怕。如今連到法院作證八年後都可能成為槍下亡魂,殺人凶手卻更難被判死,怎不讓人心驚惶!南投槍擊案凶嫌雖快速落網,但它的社會效應,只怕才要開始。

行政院長蘇貞昌說,「台灣治安一向穩定」,但去年就發生百起槍擊案,已創六年新高。蘇貞昌雖然不食人間槍火,但不能連治安都拿來進行認知作戰。問題是,行政院長、內政部長和警政署長鬥得不可開交之際,槍枝正在蔓延;而警察忙著查水表抓假訊息之時,槍聲已經響起。













聯合報社論/扁珍免訴,民進黨寫立法之恥與司法之辱


2022-07-17 05:26  聯合報/   社論
國務機要費在綠營立委大力修法除罪後,前總統陳水扁(右)與妻子吳淑珍獲判免訴。本報資料照片



前總統陳水扁涉國務機要費案更二審宣判,一如預期,扁珍一干人等免訴。這是民進黨五月底強修會計法》為扁家解套的結果。國務機要費案曾揭開了一連串扁家弊案,並引發百萬紅衫軍圍城倒扁運動,如今蔡政府卻以免訴終結。歷史會記住:在新冠疫情大爆發之際,全民全心抗疫,民進黨一心救貪腐。民進黨用民主暴力,寫下了立法之恥與司法之辱。

國務機要費案纏訟十六年近六年並因陳水扁裝病停審。但阿扁不能出庭,卻生龍活虎全台趴趴走,還主持廣播節目,指點江山。四月陳水扁專程北上舉行記者會,為自己喊冤,向國際叫屈,也向民進黨喊價,向蔡政府叫陣。果然,蔡政府和民進黨屈從其要脅,火速為他修法解套。這是立法院之恥,也是民進黨在中華民國立法史上留下的醜陋印記。

民進黨為扁修法,高院撤銷停審,讓國務機要費案得以免訴解套。但扁家貪腐行徑罄竹難書,蔡政府有心幫扁家脫罪,卻是隻手難掩諸多不法;民進黨摀住國務機要費案,畢竟遮不住扁家洗錢的龐大路徑圖。因此,扁珍等人在該案所涉侵占公有財物、利用職務詐財和偽造文書等罪,雖在民進黨修法掩護下一筆勾消;但扁妻吳淑珍和扁子陳致中、扁媳黃睿靚,所涉洗錢醜行,仍然分別判刑。

荒謬的是,從此扁家的「海角七億」,不論是國內外司法認證的洗錢藏金,或是陳水扁咬定的「建國基金」,如今便少了國務機要費這塊拼圖。扁妻、扁子、扁媳涉洗錢被判刑,也要先切掉國務機要費這一塊。因此,人們可以看到陳致中夫婦奉吳淑珍之命,捧著鉅款在天涯海角東塞西藏,但其中或有一部分除罪化後卻完全無法追究。

免訴不是無罪,只是沒有刑罰;免訴也不能改變扁家貪腐的事實,以及民進黨傾全黨之力救貪腐的醜行。不過,蔡英文畢竟為年底選舉解除了一大心腹之患。六年來陳水扁特赦問題纏繞蔡政府,始終無法解決,能在國務機要費案上為扁解套,至少向深綠獨派有所交代。但蔡英文犧牲了立法與司法尊嚴,踐踏了民主和清廉價值,陳水扁仍然不會以此為滿足;國務機要費並不是全部,他還會繼續挑戰中監、踐踏司法、挾脅蔡政府。

其實,蔡英文不只是為扁家解套,也為現在和未來的總統們解套。當年特偵組是偵辦國務機要費案的主力,蔡政府上台後就廢了特偵組;《會計法》對總統使用國務機要費的規範,讓陳水扁纏鬥十六年無法脫身,民進黨乾脆為國務機要費案除罪,也讓現在和未來的總統們徹底脫身。不過,民進黨託辭歷史共業,暴力輾壓立法,事後還得意地協助斯洛伐克訪問團模仿當時立院打架場景。挺貪腐、反民主,民進黨毫不在乎,卻讓台灣民主蒙羞。

現在既然國務機要費案的停審能夠裁定撤銷,恢復審理,並作成免訴判決,那麼扁家所涉二次金改案、教唆偽證案及國家機密等其他案件,還有什麼理由繼續停審?法院應盡速恢復審理。人民都想看,司法是否還能維持最後的正義。甚至如果蔡英文想特赦陳水扁,也必須等到陳水扁所涉各案都判決後才能談特赦問題,而法院還有什麼理由繼續拖延審理呢?除非,蔡英文真的擔心終須面對縱虎歸山的一天。

魔長道消,群邪亂舞。國務機要費除罪,前特偵組成員說,「法律價值幾何?敵不過政治霸凌」。國務機要費案免訴,反映了陳水扁「人肉鹹鹹」的政治哲學,也見證了蔡英文政府行政護貪、立法為惡、司法助虐的一頁。



名家綜論/日本修憲的方向與可能性\星期透視/美中努力建「護欄」 兩岸呢?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星期透視/美中努力建「護欄」 兩岸呢?
◆  名家綜論/日本修憲的方向與可能性
◆  大屋頂下/促轉會就是亞述營
◆  肆意奪人命 現代社會敲警鐘
◆  睚眥必報 是禍不是福
◆  從爛尾樓 看槓桿兩面刃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名家綜論/日本修憲的方向與可能性


2022-07-17 05:25  聯合報/  楊永明(作者為國安會前副秘書長)
安倍晉三遇刺身亡,全球震驚哀痛,隨之而來的日本參議院改選揭曉,自民黨選票獲得挹注,支持修憲所需要的三分之二席次已然達成。美聯社



安倍遇刺震驚全球,他在任政策成就與政治遺志,再次被提起,並可能改變之後日本政治走向與修憲可能性。因此,安倍生前主張及欲推動的修憲工程,在其遇襲身亡後或許成為催化劑。但日本修憲何其困難,岸田首相有著三年黃金執政時間,他真的會大力推動修憲嗎?

安倍首相任期常被提到的政策成就,除安倍經濟學,還有大國外交,特別是日美、日中關係的努力等。但安全層面更是積極,在首個任期安倍把防衛廳升格為「防衛省」,在第二任期透過釋憲解禁「集體自衛權」。二○一五年九月更通過「新安保法」,准許行使「集體自衛權」及允許自衛隊海外派兵。

日本憲法修正程序與要件十分不易,依據憲法第九十六條,必須經過眾議院與參議院(以此順序)的憲法審查會、聽證會、兩院共同審議會程序,然後在眾議院三分之二贊成通過,進入參議院審查會與聽證會後三分之二贊成通過;接下來交付公民投票,國會必須設置國民投票宣傳協議會,經過至少二到六個月,國民投票超過有效投票數二分之一,修憲成立公布。

從二○一八年自民黨大致確認未來修憲四大項目:一、自衛隊法律地位確認;二、緊急事態條款創設(亦即國家緊急權);三、確保參議院選舉每縣至少一席位,取消因人口過少的兩縣合區選舉;四、增加充實教育條款。

換言之,針對憲法第九條修正,不會碰觸現有兩項有關放棄戰爭、不維持對外以戰爭為目的的軍事戰力,及不擁有交戰權;但是,會增加第三項確認自衛隊創設與功能的憲法地位。

此外,原本黨內討論要稱自衛隊為「國防軍」,但一九年後或因自衛隊改名牽涉廣泛,要修改許多法律與編定預算,後來就以自衛隊確認憲法地位為主。

至於其他三項修憲的內容,並未有太多不同意見,因此這三項較像是陪襯角色,主要還是針對第九條的修改與自衛隊正名。

如果修憲成功,日本無疑將會在「正常國家化」和「軍事大國化」的道路堅定前進。然而,儘管安倍遇刺為修憲帶來推動力道,參議院選舉結果也讓「修憲聯盟」超過三分之二門檻,但是日本修憲仍有三大困難:一、政黨分歧;二、人民質疑;三、經濟問題。

在政黨分歧方面,雖然自民黨、日本維新會、國民民主黨等修憲聯盟,在參、眾議院席次超過三分之二,但是並非穩定,反對黨在此議題的反對力道十分堅定,屆時是否真的能夠達成兩院三分之二贊成票仍不確定。

最大困難還是在社會根深柢固的和平主義理念,及國內經濟情勢惡化,人民不願看到政府大量動員推動修憲。日本全勞連(全國勞動組合總連合)、日弁連(日本弁護士連合会)、日本教職員組合、日本大眾傳媒文化資訊工會等都經常表達反對修憲的聲明。

另根據《日本經濟新聞》參議院選舉前調查,選民最關心議題前三位:經濟景氣恢復、年金、醫療。《時事通信》七月十日參院選舉出口民調,三成選民最在意的政策議題仍是經濟,至於認為「修憲」最重要選民,只有百分之四點七。《共同社》七月十二日民調顯示,近六成受訪者認為日本「無需急於修憲」。可見國內實際民意離修憲討論,仍有相當大距離。

此外,中韓兩國對於日本修憲內容高度敏感,中國外交部「表明懸念」,韓國外交部長朴振說會「鋭意注視」,可見如日本執意修憲,其近鄰外交僵局將難取得突破。

安倍遇刺可能會讓日本政治更保守化,特別在中美加劇對抗下,親美自民黨會加速強化軍事力量,配合美國印太戰略;但修憲議題上,當前日本通膨高漲,日圓貶值,加上新冠疫情再起,需要大力動員的修憲工程很難說服民眾支持。










星期透視/美中努力建「護欄」 兩岸呢?


2022-07-17 05:25  聯合報/   趙建民(作者為文化大學社科院院長)
對於大陸全國政協主席汪洋指出,只要台灣當局承認九二共識就能改善兩岸關係,陸委會強調徒勞無功。(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中國大陸政協主席汪洋在海峽論壇呼籲,以九二共識改善兩岸關係,陸委會以「兩岸互不隸屬」回應;先前習近平以回信給與會者方式,強調對台青提供更多方便,陸委會將之斥為「交流促統的目的昭然若揭」。陸委會官網刊載對海峽論壇政策立場,還警告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參加涉及『一國兩制台灣方案』或『民主協商活動』」。

同一時間,陸方對台海壓力升溫:外長王毅在峇里島 G20 峰會中,和美國國務卿會面前,先和俄國外長見面;五月廿六日,國防部發言人吳謙稱,「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哪來的什麼海峽中線」;六月十三日,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強調,中國對台海享主權和管理權。從年初賴副總統過境美國,到美參議員譚美來訪,再到中方發布長文駁斥美國對華廿一條錯誤認知,軍機擾台層層加碼,希拉蕊更直言,「中共攻台因烏克蘭戰爭暫緩」!

面對此危機,拜登政府政策重心,已自川普全面抗中轉為全力避險。七月初,中美參謀首長通話,而王毅和布林肯利用 G20 外長會議,場邊會面五小時,美方兩位國安首長,不約而同地提出「負責任的管制競爭」,對台海加強管控。

首先,中美高層見面交換意見已成常態,近傳雙方積極籌畫拜習三會。過去領導人視訊峰會,台海危機管控都是重點,更糟的是,美方都在中方壓力下做出承諾,去年首次峰會,拜登向習保證「四不一無意」,包括不支持台獨、不尋求冷戰、不改變中國體制、不尋求通過強化同盟關係反對中國、無意與中國發生衝突。日前兩國外長峇里會,布林肯在反獨基礎上,增加不尋求改變台海現狀的「六不政策」。

有鑑於俄羅斯出兵烏克蘭前,普亭聲明烏國是俄國不可分割一部分,兩個民族歷史統一,美方似乎開始做因應,避免類似情況出現在台海。最明顯的,便是向中方重申不改變一中政策,同時給予台灣較明晰定位,以免造成包括前次卿克拉奇等,建議承認民主台灣防堵烏克蘭事件再現。

此外,美國也竭盡所能拉攏其他勢力加入維護兩岸和平行列,明顯近例是不但邀日韓澳紐等亞太國家參加北約馬德里峰會,還主動促成北約二○二二年戰略概念,首度出現中國是「系統性挑戰」說法。針對解放軍軍機進逼,美軍刻意在海峽中線飛行。

台海地區烏雲密布,美國忙不迭的搭建護欄,國務卿布林肯五月發布新對中政策,強調有競有合的戰略關係,日前財長葉倫和中國副總理劉鶴會談,討論如何抑制石油進口價格和通膨問題。

從「四不一無意」到「六不」,美方不斷回應中方要求,降低風險。作為台海安危主要關係人,台灣的兩岸護欄呢?我們對兩岸和平做了什麼努力?我們對互動交流提出過信心機制嗎?只要兩岸有事,政府不分青紅皂白,先將對方痛罵(疫情、石斑魚事件),政治口水比對誰都多(海峽論壇),從不思考降低緊張的辦法。我們需要花大把鈔票供養龐大團隊(海陸兩會編制近四百人),只為了和對方鬥嘴嗎?

別鬧了,該拿出本事了!













大屋頂下/促轉會就是亞述營


2022-07-17 05:25  聯合報/  黃年
台灣推動「轉型正義」多年,諸多爭議始終不休。歷經4年運作,曾惹出「東廠」爭議的促轉會今年5月熄燈關門。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亞述營是否烏克蘭納粹化的象徵,或可見仁見智。但促轉會是一個台獨的標誌性機構,則是有目共睹的如假包換。

略論亞述營。一九九一年烏克蘭脫離蘇聯成為獨立國家,進入「國家建立」(Nation Building)的工程。

「友俄/反俄」驟然成為烏克蘭在民主政治與選舉操作上的切割工具。友俄派的思維以「基輔羅斯」的體系為傳承。反俄派的論述,則逐漸被二戰期間與納粹德國合作的極右翼烏克蘭民族主義組織 OUN 的歷史敘事所駕御。

OUN 當年認為,進襲蘇聯的納粹是「解放者」,故與納粹共同對蘇聯作戰,並與納粹一樣血腥殺害猶太人及波蘭人。這個敘事體系所表達的是:只要反俄,納粹(或與納粹合作)也是正義。

「友俄/反俄」兩種思維在新生的烏克蘭一路呈現激烈的拉鋸。例如,反俄的尤申科總統為競選連任,在二○一○年授 OUN 領袖班德拉為「烏克蘭英雄」,並親自向班德拉銅像獻花致敬;但勝選的友俄總統亞努科維奇,在二○一一年就撤銷了給班德拉的民族英雄尊號。這種強烈的拉鋸不但出現在烏克蘭內部政治,也在國際喧騰,例如波蘭即立法宣布「班德拉主義」為非法。

伴隨「友俄/反俄」的拉鋸,「班德拉敘事」水漲船高。班德拉的頭像及類納粹的符號與儀式出現在政治場合,看似邊緣現象,卻成為烏國反俄(外部的俄與內部的俄)的「民族愛國主義」極端化的主要推進元素。

接下來的烏國政局出現三個轉折的悖論:

第一轉折:由於「班德拉敘事」的抬頭,俄語人口感受壓迫,可謂是造成克里米亞及烏東「叛離」的主要因素。第二轉折:發生叛離,當局收編了標榜班德拉傳承的民間義勇亞述營來「平叛」,將之哄抬為國族精神楷模,更惡化了種族撕裂的氛圍。第三轉折:由於克里米亞及烏東的叛離,大量傾俄人口脫離烏克蘭本體,使得烏國政局更向反俄傾斜。這個悖論呈現的是:由於「烏俄戰爭」先在烏克蘭內部發生,烏東的內戰自二○一四就開打,至二○二二死了一萬四千人,終於導致了「俄烏戰爭」的外部化。

三十年來,烏國政治人物其實皆明知這股「極端民族主義」的政治風險,卻從沒有能力扭轉,漸至相互利用,以致最後使整個烏國政局被民粹駕御,烏國則從「浴血的民主」走到今日「浴血的國家」。這是台灣觀察烏克蘭情勢最重要的看點。亦即,先看內部,再看外部。

烏克蘭脫離蘇聯後,為「國家建立」而對「歷史敘事」發生爭議拉鋸。相似地,一九四五年光復的台灣,則因一九四九年的中國變局,也逐漸出現「國家建立/歷史敘事」的議論(如台灣地位未定論),至今仍在處理「轉型正義」,這就是台獨問題。

烏克蘭的「班德拉歷史敘事」,表面上是對抗俄羅斯,但直接的效應卻是先撕裂了烏克蘭。相對來看,台獨意識發展至今日,也有相似的問題,在表徵上是對抗中共(抗中保台),此即「外擊型台獨」;但更直接且痛苦的效應,卻是撕裂了台灣,此即「內殺型台獨」。

台獨及烏克蘭極端民族主義,皆欲根本變造歷史敘事,因此也有相似的誤區及盲點:

當年烏克蘭的激進人物如班德拉,以勾結納粹德國來對抗老蘇聯。但今天新的烏克蘭也要以班德拉主義來敵對「外部的俄」與「內部的俄」嗎?此處的盲點與誤區是:新烏克蘭的「國家建立」目標,應當不是要用新的烏克蘭向舊的蘇聯復仇,而應在建立一個內部團結、外部安全的新國家。但新的烏克蘭卻被班德拉的歷史敘事浸染。

同樣地,台獨的歷史敘事幾乎已簡化成「為了替二二八復仇,所以要台獨」,這是巨大的誤區。二二八的是非十分複雜,非本文能論。但即使應當為二二八復仇,也不必然要引申到主張台獨。因為,二二八的轉型正義是要省思過去的歷史錯誤,台不台獨的議題則是要探索台灣未來的生存戰略。二者不能混為一談。若謂要為二二八復仇,所以就要主張台獨,這種歷史敘事可能是文不對題。

不過,台灣畢竟比烏克蘭幸運太多。就國民黨的角度看,從二二八到解嚴的歷史過程,將台灣的教育、經濟、社會治理成典範級的「四小龍」,最後並宣布解嚴,使台灣政治的本土化及民主化得以軟著陸,又主動開放兩岸交流,營造了兩岸和平發展的架構。就民進黨的角度來看,則雖然迄未跳脫台獨的自縛之繭,但一路走來亦從台獨黨綱,到台灣前途決議文、四不一沒有、台獨做不到就是做不到、提議凍結台獨黨綱、除非瘋子才搞台獨、承認蔣經國實現「寧靜革命」、中華民國台灣,直至今日向「中華民國不是台獨」試探。這兩股力量的交互作用,造就了今日以維持現狀及主張兩岸和平發展為主流的民意。這正是台灣很像烏克蘭,但台灣卻不是烏克蘭的原因。因為台灣人的政治判斷比烏克蘭人優秀。

準此,在這個歷史趨向下,促轉會的鬼魂迄今卻仍寄居在行政院中,就根本違反了台灣生存戰略的應然走向。

促轉會以「東廠」自詡,操作者以台獨為主體,留下一七七萬字的報告,主題不外是鞭屍蔣介石、糟蹋中華民國、撕裂台灣;這種主張出自台灣政治光譜的極端部分,扼殺了多元包容的主流民意,反映的是台獨、二二八受難者、復仇的皇民與地主,甚至是白色恐怖受難者(匪諜案)的史觀,可謂是台灣的「班德拉主義者」,是比「亞述營」還要純粹的台獨標誌性機構。

「台獨是反對者與革命者的玩具,中華民國是執政者的責任」。這應是台灣經歷七十年政治激盪及三次政黨輪替所獲得的血淚啟示。但是,促轉會卻以中華民國為玩具,欲以「台獨敘事」挾持「台灣敘事」。

蔡英文當年稱「中華民國是流亡政府」,如今則改稱「中華民國不是台獨」。但是,此際正也是台獨意識脫韁之時,因此有「中國東亞化/台灣南島民族化」的操作,而促轉會更已欲罷不能,將台獨敘事推向了巔峰。台獨,蔡英文好像想要走出來,但促轉會卻公然是要走回去。這是一個剪刀交叉。

今天的烏克蘭被「昨天的班德拉主義」浸染,在「榮光歸烏克蘭/榮光歸英雄」的 OUN 口號中,搞到國破家亡。殷鑑就在眼前,台灣不能被促轉會的「內殺型台獨」永遠定格在二二八年代,台灣也不能永遠被「復仇者班德拉們」所綁架。一個煽動相互仇恨撕裂的台灣,不可能有幸福的未來。

台灣不是烏克蘭。台灣若要好好走下去,必須拒絕掉進台獨的班德拉主義。












肆意奪人命 現代社會敲警鐘


2022-07-17 05:25  聯合報/   祁平和/研究人員(日本京都)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本月8日遭暗殺身亡,震驚全球。美聯社



對安倍前首相遭槍殺事件,表示最深的哀悼及對凶手最大的譴責。愈來愈多調查顯示,這次事件無涉政治動機,而是凶嫌因母親深信某宗教團體散盡家財,成長過程裡出現許多憾事,最終把怒火遷到疑似與該宗教團體關係密切的政治人物身上。但無論凶嫌再怎麼不幸、憤怒與不滿,肆意奪取人命,是沒人能接受的手段。

政治路上很難完全乾淨,安倍前首相外交成果豐碩,但不可諱言也牽涉不少爭議性弊案。甚至在涉及國有土地賤賣的森友學園事件裡,還有承辦公務員因此自殺,其家族至今無法得知真相。

社會媒體總是將焦點,集中在許多賺大錢、掙高位的所謂成功人士;但在他們背後,或許也存在一批直接或間接被犧牲的弱勢族群。現代社會裡,因各種原因,各國都有為數不少無法如意,甚至受騙負債累累、生活辛苦的人士。某些時刻,他們走投無路尋求自我了斷,對社會沉默抗議。這次受創者採取更激烈的不當手段,也給現代社會敲了一個極大的警鐘。

若要根本預防社會上自殺,甚至暗殺事件發生,或許政府該關注這類辛苦人士,無論在法律、財務,及心理上最大的關懷和援助;不要讓他們成了社會發展的犧牲者,後又再成為其他事件的加害者。













睚眥必報 是禍不是福


2022-07-17 05:25  聯合報/   李政達/科大講師(台南市)
涉嫌犯下南投4死1重傷槍擊案的凶嫌,遭警方制伏並上銬。記者黃仲裕/攝影



南投草屯槍擊案,隨著凶嫌落網,讓大眾暫且放下心中的懸掛,只是凶嫌被捕時口口聲聲「為報深仇大恨」,令人不寒而慄。

筆者並不認為凶嫌是「反社會人格」,只覺得社會充斥此種暴躁易怒、記恨、覺得自己都對、睚眥必報的人,是禍不是福。想起上月十五日,新竹市一名長期為金錢及繼承問題憤而縱火燒死家人的嫌犯,替自己辯解是「僅想嚇嚇家人」?

為此喪失寶貴性命的人何其無辜,他的至親骨肉情何以堪,雖然「廢死」是世界趨勢,但是針對此類罪大惡極之人,網路上「求死刑」的聲浪,仍然鋪天蓋地而來。

因為無法控制個人的仇恨情緒,造成受害者家庭的支離破碎,即使能逃過死刑制裁,下半輩子也必須付出代價在牢獄中度過餘生。揮之不去的,是「良心」這具無形的枷鎖!














從爛尾樓 看槓桿兩面刃


2022-07-17 05:25  聯合報/   王健安/暨南大學財金系副教授(投縣埔里)
大陸近期爆發爛尾樓購房者集體停貸風波,官媒稱涉及的多個建案已復工,民間數據則顯示涉及的建案還在擴大。圖為北京一處建案工地。(歐新社)



近期中國大陸爆發多起爛尾樓事件,引發系統性金融危機與是否廢除預售制,甚至台灣是否也有類似隱憂等討論。

對岸有句歇後語「房事問題在金融,金融問題在房市」,貼切地傳達金融市場與不動產市場的互動,而居中的傳導角色主要是透過供給方建商的土(地)融(資)、建(物)融(資),及需求端購屋者的房貸等向銀行借貸活動完成。

紅頂商人胡雪巖有個著名生意經「八個罈子七個蓋,蓋來蓋去不穿幫」,學術上稱此為「使用別人錢的槓桿操作」。房市與金融市場有如此密切的互動,係源自供需兩方都使用高度財務槓桿操作。這種操作在景氣好時,對投資者報酬率具錦上添花加成效果。反之,比如疫情與通膨下缺工、缺料,及貨幣政策緊縮(如利率上調)等趨勢,造成營建成本大漲,台灣即有數起建商寧付違約金解約現象;而對岸經濟發展高度倚賴房市,更使得不動產、銀行可能因過度連結而接連倒下。

再者,預售正是台灣本土發明(甚至還把它帶到對岸)。六○年代前,本土金融體系幾乎全由政府控股銀行主導,當時公股銀行放款業務,主要融通給一般產業與農業,建商與一般民眾的不動產融資受到許多限制。窮則變,變則通的預售制度,透過一般商業慣例「訂(表達購買意願時付十%)、簽(正式表達交易成立時再付十%)、(後續隨)開(工進度付款)」等概念,解決購屋之進入障礙。

從建商角度來看,利用別人的錢營運有三個來源:一是以購得開發土地向銀行融資;二是後續若決定採取預售模式,建商可以利用預售階段購屋者繳交總價款二至三成,提供營造施工階段的工程費用支出;三是依興建個案工程進度與銷售率等,向金融機構取得建融資金周轉。

然而,槓桿操作具一刀兩刃效果,景氣好時預售案較多,對獲利有正向擴大效果。然而,前景欠佳時,甚至可能出現「建商還必須推出新個案」,利用新貸款來支付前案所累積的應付利息。若不景氣持續較久(或如當今貨幣緊縮的明顯趨勢),則建商更容易發生財務危機,這也是七○至九○年代台灣建設業被視為暴起與暴落行業原因之一;而中國大陸開發商也不可避免地承襲此預售制度的反面效果。

這次危機是意外嗎?是否可以預防?每次檢討金融危機成因並無不同,都是「使用別人錢的高度槓桿操作」造成的道德風險,並將此風險轉嫁給融資中介者的傳導影響。也就是說,不管是開發商或個別購屋者,當自有出資款項愈低,運用財務槓桿程度愈高,未來如有支付能力不足問題,相對會有較高違約誘因。若不能從過去危機史,學到高度財務槓桿操作的慘痛教訓,類似房市風險會再度降臨。



李清志/林開郡洋樓的重現江湖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李清志/林開郡洋樓的重現江湖
◆  嚴震生/林智堅論文爭議,你無須訝異
◆  孫維新/望向宇宙深處的巨眼
◆  林中斌/俄烏戰況 漸分上下
◆  趙春山/賴清德訪日,岸田「一箭雙鵰」
◆  葉銀華/公司競爭力的新指標:敏捷性
◆  周行一/日圓何去何從







李清志/林開郡洋樓的重現江湖


2022-07-17 05:25  聯合報/   李清志(作者為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副教授)
塵封30多年的基隆林開郡洋樓被稱十大鬼屋之一,靈異傳說不斷,文化部補助轉型,近日開門整修,揭開神祕面紗。記者游明煌/攝影



今年基隆城市博覽會最熱門景點之一,就是歷史建築林開郡洋樓」,這棟典雅的洋樓建築,位於港灣與旭川運河交口,漂亮的轉角圓頂塔樓,從不同角度,都能清楚看到,成為基隆港灣最美麗地標;可惜荒廢好一段時間,因此過去常被人誤稱「鬼屋」。如今在文化部資金補助,正準備修護,因此在城市博覽會,開放讓民眾入內參觀。

鬼屋」稱號對這些老房子來說,是不公平的!台灣人很喜歡把一些荒廢老房子稱為「鬼屋」,其實都只是都市傳說或是鄉野奇譚,每次都說得繪聲繪影,最後就像真正有鬧鬼;事實上,這些就只是荒廢的房子,有時候被榕樹根纏繞,其實就是所謂「廢墟」。

過去被稱作「鬼屋」的廢墟很多,但後來老建築重新整理再利用後,「鬼屋」似乎被解除魔咒,重新甦醒過來,我稱之為鬼屋「解咒」過程。

過去台北有很多原本「鬼屋」的房子,在「解咒」後,重新成城市中耀眼建築景點,例如中山北路美國大使官邸,白色殖民時代風格的兩層洋樓,在中美斷交後荒廢,成為雜草叢生廢墟,最後也被稱為「鬼屋」,直到老建築再利用,才重現生機,成為台北市區耀眼的「台北光點」;我中學參加聯考前,常去北投公園裡小圖書館念書,圖書館後方有座磚造荒廢大房子,大家都稱它「鬼屋」,結果後來竟成北投最重要歷史建築「溫泉博物館」。

台北北門附近延平南路上,原本高架橋引道旁有棟古典建築,也因荒廢破爛,又地處高架橋下,也被稱作「鬼屋」,直到高架橋引道拆除,人們才重新注意到它的存在與美麗,整修後成為現在大家熟知的「撫台街洋樓」。

基隆這座城市裡也有廢墟被稱「鬼屋」,林開郡洋樓因地處城市最重要角落,因此最廣為人知。每次從高速公路轉高架橋前往東岸碼頭,就會在洋樓前轉彎,然後那座漂亮典雅塔樓出現眼前,荒廢建築加上茂密榕樹,還有高架橋圍困,都讓這座建築顯得陰森淒涼。

事實上,我們從老電影聖保羅砲艇」中可看見,過去這座建築沒有高架橋阻礙,是非常典雅漂亮,幾乎可以說是基隆市最重要地標;據說以前屋主還在屋頂塔樓豢養孔雀、猴子等珍禽異獸。

這次基隆城市博覽會,文化局與林家屋主合作,由「吾然文化張維真策劃期間限定展「光照港灣林開郡洋樓亮起來」,維真是基隆人,從小到大經過這棟洋樓無數次,但是印象裡總是晦暗可怕的;小時候跟長輩經過時,長輩甚至會告誡小孩不要看,快快通過。林開郡洋樓在這次博覽會中被大家看見分享,也象徵基隆歷史文化的被看見分享,身為基隆女兒的維真也感到興奮與欣慰!

老房子的開放與照亮,象徵「解咒」契機,讓鬼屋汙名破除。衷心期待林開郡洋樓的整修,可以讓這座歷史建築重新綻放光彩,成為基隆歷史的榮耀;將來洋樓前的高架橋如果可拆除,這座美麗的洋樓就會成為基隆港灣城市最耀眼的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