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7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壽險業需要新的自律文化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聯合報社論/兩岸不想兵戎相見,務實溝通才能維繫善意
◆  聯合報黑白集/石器時代的國防
◆  經濟日報社論/壽險業需要新的自律文化






經濟日報社論/壽險業需要新的自律文化


2022-08-27 03:29  經濟日報/   社論
金管會。本報系資料照



壽險業最近三項新聞事件反映其特有的產業與企業文化,值得社會關注。這些新聞包括金管會對十三家壽險公司十九張利變型保單勒令即日起下架金管會召開壽險業總經理業務聯繫會議業者要求調降國際保險資本標準ICS)中有關台股與公共建設投資風險係數;以及壽險公會理事長選舉兩強相爭、各擅勝場而讓人目不暇給。

金管會處罰停售利變型保單,是因業者的宣告利率納入同業競爭市場預期利率趨勢,使得計算公式參數設定不符法令規定。壽險業者顯然是利用不具保證效力宣告利率做為吸收保單的幌子,彼此之間進行虛無的「價格」競爭,卻無視壽險業應著眼長期穩健經營,以誠信態度善待保戶社會責任

在金管會與壽險總經理座談會中,有人以投資台股及公共建設為由要求調降投資風險係數藉此減輕資本計提壓力。金融業者過去端出配合政府政策理由,順勢要求脫鉤國際規範實務操作屢見不鮮。最近社宅聯貸鬆綁法規彰銀釋股公股行庫承接皆是違背風險管理公司治理惡例壽險業若亦運用政治巧門,金管會未來順應壽險業寬待資本計提要求亦不無可能。

至於壽險公會理事長改選更說明業者、公會與金管會的互動關係需要被檢視;有人主張會計準則與資本計提的「在地化監理方案,也有人強調其政商經驗可扮演業者與金管會的溝通橋梁。顯然理事長候選人都將壽險公會定位為產業利益遊說者與捍衛者,卻輕忽了其在提升壽險業長期穩健發展與國際化角色

壽險業三個不同層面事件背後都有著共同因子;以企業短期利益至上忽略壽險業提供社會保障服務時必須堅持的「審慎」二字。壽險業提供產品與服務涉及保戶終身權益,故必須重視投資與商品的風險管理,而其永續經營底線則是資本適足性

利變型保單被禁賣凸顯壽險業者董事會職能不彰獨董拘泥於薪酬與審計法定職權忽略作為社會公益代理人應更積極地為企業永續經營發聲。壽險業負責人為了減少眼前的管制負擔,竟嘗試淡化資本適足對保戶財務安全重要性

未來政商壓力若導致金管會的他律失靈,恐將帶來成本極為高昂的社會動盪。我們實在不能容許耗費超過千億,卻僅清理四家壽險公司慘痛經驗再次發生

至於金融同業公會最重要的還是在落實產業自律性。公會可接受委託研究法案,進行產業意見調查,但爭取社會信任、維護市場規則與健全產業發展更是不容忽視的重責。社會過去屢見金管會對壽險業的處分案例已嚴重減損其社會形象業者或公會理當推動自律規範自清,可是這樣的期許卻似乎並未被產業重視。

我們因此需要重構金融業者、公會與金管會在自律與他律之間的監理「鐵三角」關係;透過業者自律、公會自律與他律,以及金管會他律,取得穩定且有效率的金融監理架構。公會過去曾是政府監理與政策傳聲筒,現在則有遊說功能影響金融監理方向,而未來理想的公會運作應是強調自律並維護產業健全性。據此,政府應給予公會更多具自律性質的業務,減輕金管會他律負擔,並能提升產業自我管理價值的誘因。

金管會主委曾在壽險業會議中期許業者要「落實自律,降低他律」。而這是否僅是「言者諄諄、聽者藐藐」的官話,關鍵就在於自律必須深植於企業的經營文化。

壽險業掌握保戶 6,000萬張保單權益產業健全發展攸關社會安定。我們因此期許壽險業者與金管會能領悟利益與監理的「捨與得」,妥善拿捏自律與他律平衡,以重建更為穩健的金融監理文化。









聯合報黑白集/石器時代的國防


2022-08-27 02:54  聯合報/   黑白集
行政院公布112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其中國防預算4151億元,占GDP1.7%。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行政院通過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國防預算高達四千多億元,創歷史新高。但金門二膽島近日遇到大陸民用無人機近距離拍攝侵擾,駐軍只能朝空中「丟石頭」,試圖驅離。政府砸大錢買武器,而國防最前線守軍卻只有石頭可用,讓人唏噓。

反中口號不斷喊,美國軍火不停買,但蔡政府到底為國軍增添了什麼裝備?以這次二膽守軍的「石頭防衛」術看,要不是對岸拍攝者將影片貼上社群網站,國人還不知道我們守軍的裝備與應對還停留在「石器時代」。近期馬祖屢遭對岸無人機及不明飛行器騷擾,軍方只能發射「信號彈」示警驅離;但是,二膽守軍卻連信號彈也沒有。

國防部稱,明年將獲裝「無人機防禦系統」,會優先配發給外島使用。看到沒有,如果永遠只能用「明日裝備」對付「今日情勢」,我們怎麼打得贏?共機越界已是常態,加上對岸民用無人機有意無意的侵擾,都使國軍疲於奔命。面對越來越頻密的干擾,蔡政府如果連裝備都不提供,或者陳年的應對策略不隨時修正,國軍的士氣如何維持?

從最近的殺警案,人們才知道,員警執行緝兇任務竟未獲配槍。從二膽守軍「丟石頭」趕飛機,民眾才了解,赤手空拳對陣是多麼無奈。請蔡政府好好交代:撒了那麼多銀子買軍火,為何前線守軍的手還是空的?










聯合報社論/兩岸不想兵戎相見,務實溝通才能維繫善意


2022-08-27 02:52  聯合報/   社論
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在中共軍演後訪陸,見到了他的「老朋友」張志軍。圖為2015年10月,時任陸委會主委的夏立言(左)與國台辦主任張志軍會面。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率團訪問大陸,與海協會長張志軍會晤;其後,中共宣布在福建沿海軍演。陸委會及民進黨強烈質疑,認為夏立言此行對國際傳達錯誤訊息,影響國內團結。前民進黨主席許信良則直言,夏立言訪陸至少讓對岸認為台灣問題仍有空間,不致到非動武不可;此事對台有利,「民進黨不該敵視追殺意識形態不同的人」。

許信良現任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董事長,這是國安局外圍智庫。其談話將蔡總統與民進黨區隔,雖不代表政府,卻點出問題輕重。朝野陣營多唱衰夏立言訪陸,從台海危機未除及選舉考量看,多認為「時機不宜」。但蔡政府不斷利用美國政壇人士訪台拉高對峙,碰到台海危機便裝傻保持低調,遇到中共對台產業祭出制裁卻又束手無策;如此自欺欺人矛盾行徑,看不出對台灣利益和國安有長期著眼。政府自己不作為,難道反對黨也要跟著躺平?

夏張會」以民間餐會方式進行刻意降低政治性,雙方也能直言不諱。夏立言表達台灣民眾對圍台軍演的不滿,以及對 ECFA 等經貿交流存廢憂慮,希望政治對立能盡量避免波及經貿和社會領域。國台辦的新聞稿相當簡要,強調大陸反制行動在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是遏制台獨和外來干涉正義之舉。針對兩岸對話,則重申「九二共識」與「反台獨」的共同政治基礎通篇未提促統

這是台海第四次危機後,兩岸首度對話,看似沒交集,但能面對面各抒己見已屬不易。國民黨從軍演切入,表達台灣民意,關注經貿民生,並不違背政府立場。「夏張會」頗似美中對話各陳立場,不求同存異,但保持對話之善意。值得注意的是,大陸比以往具彈性,願聆聽台灣負面民意,並非只有片面自嗨的統戰語言。

對於夏張會,民進黨的立場極其矛盾。綠營先指責夏立言會晤中共高層是「賣台」,又拿兩人會後陸方持續軍演譏「交流無效」,諷國民黨「求饒被打臉」。這種態度,反映了民進黨兩岸政策的虛無及漫無目標。如若一場餐會就能使兩岸融冰,蔡政府為何不積極作為?而執政團隊除了言詞挑釁,又為兩岸和平做過什麼努力?蔡政府對飛彈越過首都、機艦入侵領海默不作聲,對無人機侵擾前線視若無睹,能算是捍衛國家尊嚴嗎?裝襲作啞不算求饒嗎?

與夏張會同時,美國副國務卿薛曼與中共駐美大使秦剛會面,雙方談及台灣問題,皆未對外說明。蔡政府不擔心美中密談賣台,卻拿夏張會大作文章,寧可讓大國博弈決定台灣前途,卻見不得在野黨替百姓向對岸發聲,卑亢之間完全失卻台灣的「主體」思考。

夏立言做的事,原屬海基會的職責,可惜海基會已失去交流功能。陸方近期諸多報復行動傷害農漁民與中小企業生計,小三通則被「政治疫情」中斷,台人在海外遭兩岸犯罪集團販賣,求助無門。這些無不攸關人民權益,執政黨卻毫不作為。試想,若蔡政府真的會做事,哪輪得到國民黨插手?

政府最近不斷接待美國參眾議員,看似反制中共「新常態」,實則虛張聲勢。國際來客再多,也無法粉飾美軍機艦刻意與台海保持距離的事實。美國《外交政策》雜誌近期「台灣不能依賴美國爸爸解決問題」一文,批判蔡政府對北京創造的新常態準備不足,表面自信卻依賴外援保台;「美國爸爸」一詞,備顯諷刺。蔡總統身為元首,卻將國家利益全寄託在美國身上,自甘被他國當成棋子,主權意識何在



【專家之眼】國土防衛部隊 嚇阻效應何在

◆  【專家之眼】國土防衛部隊 嚇阻效應何在

◆  【專家之眼】「驕傲男孩」vs.「辣台妹」
◆  【專家之眼】《中介法》犯眾怒 NCC要負全責
◆  【專家之眼】民主晶片的隱憂
◆  【專家之眼】先闖禍再嘴夏立言訪陸 民進黨執政真輕鬆
◆  【專家之眼】德國海空軍也進入印太地區
◆  【專家之眼】魂斷柬埔寨與冷漠的詐騙王國官員
◆  【專家之眼】中菲仁愛礁爭議再起
◆  【專家之眼】歷史的誤會差一點讓兩岸兩度兵戎相見
◆  【專家之眼】1984:數位部狠擊文官士氣與新東廠誕生






【專家之眼】國土防衛部隊 嚇阻效應何在


2022-08-27 08:49  聯合報/   張競/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
媒體不斷報導烏克蘭國土防衛隊在抵抗俄羅斯入侵時,表現出驚人的戰鬥力。圖為著便裝的志願軍練習操作肩扛式反坦克武器。路透



日前接獲外籍友人詢問國內倡議仿照烏克蘭國土防衛隊(Війська територіальної оборони,亦可譯為 Viiska terytorialnoi oborony),主張籌設國土防衛部隊TDFTerritorial Defense Force),以便因應當前日趨緊張兩岸軍事動態之發展狀況,對於國內政壇如何看待此事更是相當關切。

其實此項國防政策議題早就浮上檯面,媒體報導與論者投書呈現出各種不同正反意見。抱持正面看法者不斷描繪出此種軍事武力所可能產生之正面效應與軍事利基,但卻刻意迴避探討其所可能產生之負面衝擊;而反對與質疑者則是提出臺灣內部多項法律體制、政治文化與社會結構面向上,足以讓此種倡議窒礙難行難以落實之困境,但卻未曾持平權衡利弊得失,評斷此案是否仍具有採納價值。

當然面對此種衝擊現行國防體系之重大政策倡議,正反雙方除理性討論者外,亦不免會有訴諸感性,甚至抱持高度懷疑,認為主張要籌組國土防衛部隊,基本上是顯現出否定當前國軍存在價值,或者是執政團隊在軍政關係與文人領軍上,運作程度無法完全稱心如意,甚或是證實當權者對軍方政治可靠度有所懷疑,此種捕風捉影論調,其實完全無助於讓社會大眾認真思考嚴肅之國防政策議題。

但之所以會有此種懷疑眼光,主要還是因為目前執政綠營在逐步發展掌控政權過程中,確實曾與國軍產生過負面互動經驗;而倡議籌建國土防衛部隊者,又未能妥善說明國土防衛部隊與目前國防體系軍事武力,到底要如何安排其任務分工,相互間協調、指揮與管制關係又要如何加以律定,是否有可能排擠有限國防資源,或是影響到職業軍士官未來事業發展途徑,都是影響人心衝擊士氣重要原因。

所以在話都未能講清楚時,就會讓人產生胡思亂想空間,認為不無可能是打算另以黃埔取代保定,或是像滿清末年拿新軍來替換湘軍與淮軍,甚或是不倫不類地亂比擬成納粹武裝黨衛隊(Die Waffen Schutzstaffel德意志國防軍Wehrmacht)。但若是籌建完成之國土防衛部隊,在政府組織體系係隸屬於現行國防組織之外,在戰時又不納入軍事作戰體系,接受統一軍事指揮管制而自主作戰,那就不能怪論者懷疑倡議國土防衛部隊就是存心要取代當前國軍。

台灣社會歷經過去幾十年政治發展,其實在政治意識與事物判斷上是相當極化;假若討論國土防衛部隊與政治傾向逐漸匯合,然後將是否要籌設國土防衛部隊當作政治指標時,那就絕對無法任何共識,更會完全喪失所有理性討論空間。因此若要理性討論此項議題,千萬不要運用政治施壓手法逼迫表態,否則在無法建構社會共識前提下,以霸王硬上弓姿態,橫柴入灶硬幹下去,最後發展結果必然不會理想。

雖然媒體不斷報導與宣稱烏克蘭國土防衛隊在抵抗俄羅斯入侵時,表現出多麼驚人戰績與高超戰鬥力,但到目前為止,卻是缺乏完整統計數字足以證明媒體報導正確性。同時吾人亦不應忘記,許多烏克蘭國土防衛隊編組中,確實遭人指控有大量思想極端人士滲入其中,因此亦存在許多負面評價與政治風險。

所以如何在籌組國土防衛部隊時,能夠保證其政治中立,在抵禦外敵入侵時,不會順便調轉槍口,清洗政治對立派系與異議人士,這也是必須讓社會民眾放心有所交代重點。從俄烏戰爭發展過程中,許多國土防衛隊或是民防組織都曾經被指控過清洗親俄公民,在內部極化之社會,戰時隨意將武器發放交付民眾,這都是要承擔縱容特定政治派系,有可能犯下戰爭罪行之風險。

最後還是要強調,兵學真諦旨在止戈,經營戰備是希望能夠發揮戰略嚇阻效用,讓戰爭不要發生,而不是興致勃勃地希望在戰場上大顯身手。假若投資營建特定國防實力,卻無法讓對手感受到此等武力為其所無法承受之重,那就意味著嚇阻必然失效。就烏克蘭籌設國土防衛隊卻無法嚇阻俄羅斯入侵決心,僅能在消耗俄羅斯戰力,並將戰事發展期程加以延長上產生效用,或許對倡議籌設國土防衛部隊者來說,這才是最應當思索之重點核心意涵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網路起底的道德與自保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監所裡教化 談何可能
◆  別人傷口上的寬容 非常虛偽
◆  大疫當頭 生活不需屈服
◆  美議員訪台 只是煙火秀
◆  美日畫靶嫁禍 台海何辜
◆  刑期無刑 刑罰不是報復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網路起底的道德與自保
◆  政客只顧烏賊戰 唯有選票能制裁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網路起底的道德與自保


2022-08-27 03:51  聯合報/   趙坤茂(作者為台灣大學資訊工程系教授)
外界原都認為殺警案嫌犯是一名有詐欺前科的通緝犯,但該人22日晚間投案急喊「不是我!」,讓案情急轉直下。圖/讀者提供



台南雙警值勤時因公殉職,民眾深感哀慟不捨,也對冷血殘暴的行凶過程感到悲憤莫名。在嫌犯逃亡期間,全台風聲鶴唳,府城全面警戒。所幸凶嫌十七小時後落網,大家緊繃的心情才逐漸放鬆。

在追緝過程中出現一段意外插曲,值得每位傳送者和閱聽人省思。有名通緝犯一度被誤傳為殺警嫌犯,他一覺醒來,驚覺自己竟然成為全台肉搜的另類網紅,嚇得趕緊投案說明。雖然無辜的阿嬤感嘆「沒有做黑白報!」但覆水難收,他的照片已在網路上廣泛流傳。

在古代,馬路上的耳語可以「三人成虎」,而在數位時代網路平台更能集結成千上萬網友指鹿為馬顛倒是非。反諷的是,網友們起義時以正義為名,到最後卻反而淪為不公不義的幫凶。故在真相未白前,大家不要隨風起舞,盲信未經查證的指控。

類似的烏龍網路肉搜事件,注定在歷史上不斷重演。

猶記民國一二年(二○一三年)四月發生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在終點線附近的兩次爆炸造成多名跑者傷亡,震驚世人。彼時羅德島有位印度裔大學生,因憂鬱症爆發而在賽前一個月失蹤,他的家人心急如焚,在臉書設置尋人網頁,並上傳生活影像。孰料爆炸案發生後,美國某會員人數高達七千萬人的社群新聞網站,竟有網友誤將這位大學生列為嫌犯,從而觸發其他網友瘋狂轉載獵巫行動,並引起主流媒體關注

網友的熱血行動,無疑是在親屬的傷口上撒鹽。他的家人不得不將被灌爆的尋人網頁暫時關閉,並在那漫漫長夜裡,忍受來自各方的撻伐和騷擾。所幸隔日案情轉趨明朗,凶嫌另有其人,可惜這時候再多道歉也難撫慰受害家屬的傷痛。然而冥冥中自有天助,在人聲鼎沸幾日後,失蹤學生屍體在河邊找到,終於結束這場尋人馬拉松

一樁樁烏龍肉搜事件警惕我們,在數位時代立身處世,虧心事若要人不知,除了己莫為外,還要避免被栽贓。因此,每位上網者都必須妥善保管個資,即使是隨拍影像也不可輕忽,畢竟有時它所蘊藏的資訊,遠比我們想像的多。例如最近有位俄羅斯大叔在克里米亞陣地自拍打卡,竟有網友藉由衛星圖像比對,推敲出照片的地理位置,以及俄軍防空飛彈系統移動軌跡。又如日本肉搜業者,近日曾根據照片裡珍珠奶茶的粉圓所反射的建築物,推敲出拍攝地在六本木地區

網路平台龍蛇雜處,步步都要小心,以免惹禍上身。它可以是仇恨製造所,也可以是共善修行處,願大家都能以無上智慧成就一切。











監所裡教化 談何可能


2022-08-27 03:52  聯合報/   森田琳/諮商心理師(台北市)
明德外役監屬於低度戒備的監所,受刑人可以接見、聯絡親友。圖/翻攝畫面



台南殺警案備受關注,死刑討論又甚囂塵上,筆者對此不多做評價,想分享的是,同樣受關切的「教化可能性」?

相信大家在媒體上都會看到「精神鑑定」跟「教化可能性」這兩名詞,都會影響審判法官對殺人犯是否判死刑考量;但問題來了,法官會找專家來鑑定一個人的精神狀態,但教化可能性呢?各位可曾看過有專家來鑑定一個人是否還有教化可能性?

個人臆測,法官之所以不找專家鑑定原因,除了因法律規定模糊外,也可能是因為不太會有心理或是教育學者會做出一個人「無教化可能結論。因為無論如何嚴重的心理疾患,理論上都有回到社會正常運作的方法,也都有成功的案例,即便是思覺失調症、自閉症、戀童癖、妥瑞氏症這類基因成分占決定性因素患者,也能透過藥物及諮商讓他們與社會順利互動,如此一來,又有誰敢說一個人完全沒有被教化,並重新回歸社會的可能呢?

但實務上,教化機率低到可悲。不意外,社會對於監獄所願意給的資源是很有限的,也有很多人的想法是為什麼要花我的稅金去養那些犯罪的人?

因為他們所能獲得的資源非常稀缺,所以被教化的可能性當然非常低,這從高再犯率可得到印證。雖然說再怎麼樣的心理問題,都有辦法能讓他回歸社會,但前提是有關心他們的人,還有良好的醫療資源;可是根據統計,台灣受刑人平均只能使用到○點七坪的監獄空間,這是包含整個公共空間!美國心理學家卡爾羅傑斯說,要讓一個人心理能健康地發展,必須要提供良好的環境,但在活動空間跟衛生環境都極度缺乏的監獄裡,他們的身心狀態能有多好?

那教誨師呢?先不論諮商時的環境問題,單說時數跟頻率,以一般諮商來說,最快能讓他回復到良好狀態,恐怕也需要一個禮拜一次並持續一兩個月,而在監獄裡呢?平均一個教誨師要面對約六百個受刑人,而只有表現良好的人才能接受諮商,但問題是,不就是那些表現不良的人才更應該接受諮商嗎?就算是那些可以使用到諮商的人,他們也有次數的限制(約四次),也會因為其他原因而使用不完,再加上他們會為了表現良好可以獲得的「點數」,因而會帶著面具進行諮商,更別說,所謂的教誨師,許多是沒有心理師執照的社工或是宗教公益團體人士擔任。

所以,殺人犯到底有沒有教化的可能呢?筆者只能說,理論上絕對是有的,但實務上,以台灣目前各種不良環境跟資源貧乏情況,就算我不敢說不可能,但恐怕也離不了多遠了。要如何面對這些因先天基因不良後天環境失調犯下重大案件的人,恐怕是我們社會難以迴避,卻又不願正視的問題!











別人傷口上的寬容 非常虛偽


2022-08-27 03:52  聯合報/   徐正雄/農夫(新北市)
警員曹瑞明的叔叔表示,明德外役監人員說凶嫌是「逾假未歸」,是在死者家屬傷口上灑鹽。記者黃宣翰/翻攝



受害警員家屬在媒體上控訴公務員玩文字遊戲,「脫逃」被化妝成「逾假未歸」,並對「廢死聯盟」開砲,激動情緒,連口罩都掩蓋不住。

殺警事件一再發生,離譜的是,一個和警察沒有恩怨的人,竟一次殺了兩位年輕警員,且手段兇殘!當家屬看到這樣為國為民的親人遺體時,我想,沒有誰可以承受得住。

無怪乎!警員家屬會把怒火牽連到「廢死聯盟」。

每個協會都有他關懷的對象,然而,我卻沒見過「受害者家屬聯盟」類似的團體,是因為有撫卹嗎?所以人們才忽略他們的傷痛。這幾年,多少警察因公殉職?又有多少快樂家庭,因搭火車而死傷?又有多少百姓,因為相信政府超前部署,而被超度?

那天去菜園工作,有位農友身體怪怪的,其他農友反應居然不是關懷,而是懷疑他確診,想保持距離。這是一個多麼奇怪的社會?疫情三年,媒體仍出現防疫短片,時時提醒病毒可怕,同時,卻也不斷拉開人與人的距離。

其實最可怕的病毒應是猜忌。

我不能不稱讚政府很會做宣傳!把人民調教得很好,同時,我也感嘆,人們身上那件看不見的武裝,從此被深深嵌進心裡,常常反應過度,還記得那個好心提醒客人戴好口罩,卻死於非命的超商員工嗎?

政客對選民暗渡對立與猜忌,藉此掌握民心!卻忘了,每次拯救我們的,都是陌生人無私的愛。

多年前曾參加某單位舉辦的「廢死」辯論。我們進行五天激烈辯論,希望聽到更多聲音,「廢死」的人是怕冤獄,也覺得坐牢比死更痛苦,問題是:現在假釋條件寬鬆,法官判刑也都充滿佛性,整個社會好像往加害人那邊傾斜。因此,往往讓人覺得,我們的寬容,是建立在別人的傷口上。

這其實非常矯情、虛偽,不過,廢死聯盟的意思是,每個罪犯背後,都藏著一個社會問題!那才是重點。我覺得那個重點應該是:執政者的硬坳、狡辯、虛偽…。為何現在詐欺犯那麼多?還不是很多百姓看到那些說謊的人卻大權在握、功成名就,即便被抓,也不用付出太多代價!

最近例子是:兩本論文抄襲,卻受總統青睞。想必很多去柬埔寨的人,都是受此啟發。

身為佛教徒的我,在那次參加辯論後的結論就是:罪犯的形成,有遠因和近因,都必須被發掘與討論,政府應該介入並改變。

而已經罪證確鑿的人,必須接受因果報應;有時殘酷也是一種慈悲,沒有智慧的心軟,是非常虛偽!會顛倒黑白,誤導這個社會的價值觀。












大疫當頭 生活不需屈服


2022-08-27 03:51  聯合報/   李艾格/文字工作者(台北市)
疫情解封後無薪假人數減少,逛街民眾變多,傍晚時餐廳用餐民眾也多。記者潘俊宏/攝影



NHK 特別劇集「流行感冒」,改編志賀直哉民國八年(一九一九年)發表的小說,以民國七年(一九一八年)西班牙流感擴散全球為題材,呈現疫情蔓延下的眾生相,此時咀嚼,環顧當下防疫生活,感觸良深。

劇中的小說家,在疫情初起時擔憂幼女染疫,緊張到企圖阻止村裡開運動會,不准家裡兩個年輕女傭去群聚看戲;劇組再現百年前日本市中心戴口罩防疫規定,還有警察沿街勸導,最後小說家自身成破口,違令偷溜觀劇的女傭,反而成為唯一倖免、照顧確診一家的支柱。

小說家名言:「人應該遵從自己的內心去活」,催化青春女傭夜奔一年來表演一回的劇團演出;主僕之間,在防疫與心靈渴求中拉扯衝突,也在不畏病毒威猛的照護中徹底化解;小說家夫婦反思疫情波瀾結語:「連結人與人的東西還很多」、「人並不會那麼簡單屈服」,放在當下此刻的台灣竟完全吻合。

開學在即,BA.5疫情開始升溫,詢問身邊好幾位孩子將上小一的家長們,不約而同展現與病毒共存的生活態度;二寶媽誠實地說:「現在看到小孩沒戴好口罩,不再緊張到立刻衝去幫他戴好,出去餐廳吃飯,也不會很恐慌了。」

在夜市和夫婿開小吃店的育兒媽媽說:「店已經恢復營業很久,現在內用也不會害怕,一切盡人事,聽天命。」

生活必須繼續,孩子們的教育也不可能因疫情停擺;祝福大家健康平安,像「流行感冒」一樣,早日群體穿越病毒考驗,笑談人生。











美議員訪台 只是煙火秀


2022-08-27 03:51  聯合報/   孫揚明/資深媒體工作者
總統蔡英文(右)在總統府接見美國共和黨籍聯邦參議員布萊克本(左)訪問團,並表達希望加強與美國在半導體領域合作。圖/總統府提供



美國聯邦眾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後,引發有史以來中共在台灣周邊海域最大規模事演習;台北隨即宣稱月底前還有四波美國議員及其他國家國會議員來訪。隨後,星國總理李顯龍在廿一日星國國慶演說中,公開表達對華府、北京在本區發生衝突的擔憂。台海顯然進入了潛在衝突的情境。

就各國相關目的而言,美國是希望在本區維持其仍具若干優勢的戰略架構,毫無疑問其中包括台灣;而台灣則是在相當程度上,繼續其與美國戰略利益有相合拍的分離主義路線;北京則是在面對一個日趨分裂路線的台灣時,重新反思其過去卅年懷柔政策,並開始出現不同於往昔的態度;而此一新政策看來將於中共廿大中定調。

華府與北京真正的衝突,台海危機與李顯龍所擔憂的區域不穩定,那時才會真正開始。

若就目前情勢而言,美國並不希望在台海及相關海域地區採取軍事行動,更多的是一種軍事象徵主義。採取軍事行動,意味著潛在與中共發生軍事衝突的風險,這是美國軍方當前所極力避免的;這是民國八十五年(一九九六年)三月台海危機時獨立號航母戰鬥群與日前雷根號航母戰鬥群始終不入台海的原因。

美國自民國八十五年(一九九六年)迄今,航母進入台海只有一次,那是民國九十二年(二○○三年)美軍航母希望在香港過耶誕節,但當時雙方氣氛不佳,北京遲遲未首肯,最後北京雖同意,但美軍已負氣而去,當時負氣而去的美軍刻意選擇行經台海後北返日本;這其實是典型軍事象徵主義作法

情況危急時,進入台海是一種軍事行動,自然要負擔軍事行動後果;而在一般非軍事緊張時進入台海,則是表示一種軍事上(優勢)的存在。截至目前,美國在台海行動大致遵循這一準則;過去數十年來,北京與華府在台海的互動,大致也遵循此一概念。

自裴洛西事件後,現階段美國國會議員絡驛於台北訪途,這在兩岸和平穩定議題上,最多只能算是一種放煙火式戰術性騷擾行為,對蔡政府也多少也算是一種安慰劑。這對於兩岸與美國未來於台海所必需重新考量的穩定安全架構,並沒有什麼作用;最多也就是噁心一下北京或隱含著台海國際化意圖而已。真正會影響下一階段本區域和平穩定的,除了中共廿大,還有美國期中選舉因為這極可能影響到美國下一任總統、民主共和兩黨日趨白熱化的鬥爭,乃至未來美國本身整體發展與對外政策的態度

在這兩強交手過程中,台北要做的應該是,仔細思考李顯龍在其國慶講話中的精髓,全面考量台灣整體未來依托於地緣戰略格局與形勢,而不是出之於黨派,乃至個人利益之私分離主義意識形態












美日畫靶嫁禍 台海何辜


2022-08-27 03:51  聯合報/   李清潭/中山大學企管系特聘教授(高雄市)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57周年國慶談話中提到,印太地區將因美中關係短期難以修復恐有風暴,呼籲新加坡人團結因應變局。美聯社



至今令人不解,何以日、美、歐諸國在台海畫靶,兩岸卻是應聲接受?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於八月廿一日稱台海局勢急遽升溫,籲新加坡人民做好心理準備。接著,中國海事局網站則發布航行警告,共軍並於廿三日起又於東海及珠江口等海域進行軍事演習。針對當前台海形勢,憂慮之聲四起,而兩岸地緣戰略實宜早日改變。

首先,兩岸當局應早日解除「美日畫靶、台海挨打」的戰略被動。例如,安倍晉三將美日安保條約的「周邊有事」條款,移轉概念為「台灣有事,日本有事」的詛咒,不僅做為日本介入台海的藉口,更是對於台灣人命運的咒符化,暗示台灣會先於日本有事。台灣人竟不曾思考,為什麼不是日本先有事呢?為何不能改為「日本有事,台灣有事」?或者「日本有事,台灣哪有事」?台灣的地緣戰略實應早日將那句詛咒解除,並化解台灣人頭上飛彈的陰影。

其次,兩岸當局對於海峽對峙,應改為釣魚島風雲,將台海地緣緊張往東北移一四○公里。釐清歷史,重新點明釣魚台列島在國際公法上主權的爭議。即在「民國六十年(一九七一年)六月,美國以日本對琉球仍有所謂『剩餘主權』而與日本簽訂『沖繩歸還條約』,並於民國六十一年(一九七二年)五月將琉球『歸還』予日本,同時將釣魚台之『行政權』一併轉送,此舉引起海內外華人強烈抗議。自此,日本強勢控制釣魚台列嶼,並開始驅離進入該列嶼十二浬的台灣及大陸漁船。」(以上引自「中華民國對釣魚台列嶼主權的立場與主張」,詳見外交部網站資訊)。以兩岸立場來說,對於在二戰後國際和約中,第一島鏈中有國際法爭議的是釣魚台列島,是俄羅斯南千島群島,是大韓民國獨島爭議,但絕不是台灣。

最後,地緣戰略地理交界處,並不以軍事衝突或演習為多方互動唯一模式。台灣方宣稱擁有主權的釣魚台列島,曾在民國一○一年(二○一二年)八月提出由中、日、台三方和談的「東海和平倡議」以「擱置爭議、尋求共識、和平解決、合作開發」為原則,期望藉此解決由日本實質治理爭議;台灣大可重新豎起和平主義大旗

對於國際法與秩序而言,第一島鏈的戰略破口,是在日本涉及爭議的各列島,不是台灣。兩岸必也正名乎,以解台海被列為國際局勢緊張焦點、誘發戰火的汙名。日本讀賣新聞八月廿一日報導,日本考慮部署一千多枚遠程巡弋飛彈,以增強抗中能力,台海何苦繼續當日本的代罪羔羊









刑期無刑 刑罰不是報復


2022-08-27 03:51  聯合報/   徐勉生/公退(高雄市)
殺害台南雙警的兇嫌林信吾23日凌晨被新竹市警方逮捕壓制。記者張裕珍/翻攝



台南雙警命案,連日來政府及民間檢討聲此起彼落,然各方論點沒有針對問題核心提出看法。如何避免此類事件,當為首要之務。

首先,加強員警警覺教育誠為當務之急。各行各業均有不同職災風險,警察無疑是具有高風險職業。因為警察出任務,大部分面對的不是違規,就是犯罪者。被警察糾舉者往往會產生怨懟及抗拒心理,因此出任務時,都必須提高警覺,不得有絲毫大意。

其次,要加強員警搏鬥技能及自我保衛意識。此次事件兩名員警對付一名逃犯,竟雙雙殉職讓逃犯逃逸。顯然員警搏鬥技能未正常發揮,也沒有做到自我保衛。

另檢討聲中,有人提及判死不執行問題。殉職警家屬自殘抗議,並嗆廢死者滾去十八層地獄;至親無端遭害,憤恨不平屬人之常情。但死刑問題為重大議題,必須理性。歐盟國家已全部廢死,難道人民全都應下地獄嗎?尤其每次我執行死刑,歐盟必發聲明,顯示對廢死立場堅定不移。其實,「刑期無刑」,刑罰目的不是報復,而是避免再度發生憾事。










政客只顧烏賊戰 唯有選票能制裁


2022-08-27 03:51  聯合報/   陶以哲/高中教師(新北市)
林智堅的台灣大學、中華大學碩士學位都被撤銷。本報資料照片



在台大與中華大學認定林智堅碩論抄襲後,他仍舊沒有道歉;當然,他可以提行政救濟,但明眼人都知道他只想以政治動作混亂學術與選民認知

論文門事件中,筆者注意到有許多泛政治性語言企圖模糊大眾視聽。無論是總統支持清白辯護說,或綠營稱是敵對政黨抹黑說,都是政治性語言。這兩天顏姓作家在臉書發言,認為這兩所大學有詐騙之嫌,應該退還學費云云論調,招來噓罵聲可說響徹雲霄。

台灣社會泛政治化很嚴重,各領域專業經常被政治語言轉移焦點,光就林智堅論文案,清楚抄襲事實,綠營的政客與支持者們,卻持續大玩語言遊戲扯東扯西,是低估台灣民眾智慧

執政者刻意用權位話術轉移焦點,特別伸手進學術圈想操控一切,對認真寫論文的廣大學生,是一種相對性剝奪,在正常理性民眾眼裡,特別感覺可悲與氣憤,為什麼我們會選出如此政治人物

台灣政客們醜態,真的需要教訓,有良知選民必須跳出來,用選票制裁不肖政客,讓他們下台好好反省。



陳立恆/一千個艾迪亞 一千種可能性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陳立恆/一千個艾迪亞 一千種可能性
◆  楊志良/求生存,最後必革命
◆  周行一/台灣必須爭取「三贏」
◆  薛承泰/後「八二三」的兩岸默契
◆  林中斌/懾戰:共軍導彈威懾
◆  廖元豪/莫讓數位中介法成為言論東廠








陳立恆/一千個艾迪亞 一千種可能性


2022-08-27 03:52  聯合報/   陳立恆(作者為亞太文化創意產業協會創會理事長)



明年是艾迪亞IDEA House五十周年。曾經星光燦爛的音樂餐廳已落幕多年,但那台上百家爭鳴、台下百花齊放的熱鬧;時而激昂搖滾、時而婉轉民謠的交鋒,依然在我們一代人記憶裡,沒有歲月、沒有邊界。

為紀念半個世紀前的樂宴風光,一群從未走散的艾迪亞人,準備一起為台北七○年代音樂地標,重新唱出屬於它的情懷與美好,曾是歌手兼股東的賴聲川表演工作坊打算為我們的故事排一段戲。所謂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種哈姆雷特一千個人心中也有一千個艾迪亞。我們常常相聚一堂,隔著五十年的浮雲流水,回想各自心中的艾迪亞究竟是怎樣的哈姆雷特。

誠然,艾迪亞絕對不是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是齣偉大深沉的悲劇,而艾迪亞則是場盛大好玩的音樂劇,在輕快雋永音樂裡,上演著一群少年仔的莽撞與執著,其中有犯錯、有爭執、有抓狂、有遺憾,但更多是歡欣鼓舞的忙碌與熱鬧。相信無論是台上歌手、桌間跑堂還是座上賓客,對艾迪亞的第一印象一定是「以樂會友」,這是從未改變的主題旋律。每個人都是因音樂而相聚,更多人因音樂而成朋友,一如當年少不更事的我們,只因捨不得在相對蒼白的時代,有一個可以用音樂抒發心情、表達自我的好所在,便憑著一腔孤勇,初期從唱歌、進貨、點菜到收銀,幾乎不計前程、只問築夢的義工形式刻苦運營,即使經過跌宕悠長歲歲年年,從艾迪亞大門裡走出半生的我們,無論如何東奔西赴、各自鳶飛魚躍,只要回頭一看,你我還是當初的少年、永遠的朋友。

然而,除音樂與友誼艾迪亞也是我第一個文創實驗場域,它給年輕的我一座沒有鮮花掌聲,卻從此受用一生的舞台,從駐唱歌手、節目經理到餐廳老闆,短短幾年間,原本只想唱歌彈吉他的我,經歷人情世故與藝文管理洗禮後,發現生活中不同層次延展度與可能性。「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亦文章」,雖然沒有聲色成分,但開門做個看起來風生水起的生意難免遇上奸商奧客三教九流,於是危機處理風險管理突然成了我們的校外必修課。君不見多少艾迪亞人後來都成為台灣社會中堅菁英,正是音樂滋養我們的靈魂生活磨礪我們的膽識

同時,一群有稜有角的藝術家加上不以金錢為驅動的工作人員,要同心協力將一家企業達成營收平衡,不啻充滿變量的挑戰,而艾迪亞在還沒有文創產業概念年代,讓我有了第一手結合文創與商業實戰經驗,為未來事業取向鋪墊一條無心插柳蹊徑,更讓初出茅廬的我深切感受把握當下力量,此後每個電光石火瞬間,承擔起甘受得失責任與付出,一步一腳印踏出屬於自己的疆域視野

所以,我希望能藉此將艾迪亞故事分享給廿一世紀年輕世代,因為無論是民國六十二年(一九七三)還是民國一一二年(二○二三),我相信所有青春都一樣,需要音樂、需要友誼、更需要走出舒適區外,不要做哈姆雷特,而是做個艾迪亞人,從一千種可能性裡,發現自己最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