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98388/web/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自紅色警戒倡議到綠色團結行動
◆ 酬庸的大法官 天秤傾斜
◆ 川普2.0恐成真 台灣如何面對?
◆ 監管承載力 避梨泰院人禍
◆ 數位落差 黃牛進化恐擋不住
◆ 黃牛亂象 區塊鏈技術能解決
◆ 期待土地長出來的戲劇
◆ 支持政府之政策下金融整併的利多發酵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自紅色警戒倡議到綠色團結行動
2024-10-29 04:30 聯合報/ 郭瓊瑩(作者為中華民國景觀學會榮譽理事長)
結合跨領域專業組織,共同參與環境生態資源調查、復育與保全,正是綠色團結行動之實踐。 攝影/郭瓊瑩
台灣綠能政策應為國家政經產業之合理正常發展建構 Green Zone,透過國土資源生態棲地系統調查,確保綠能平衡發展,同時保護脆弱的生態系。 攝影/郭瓊瑩
除了陸域資源外,台灣的離島海域與海岸海洋資源保全與復育,應拓大為國家安全守護之重要關鍵基盤。 攝影/郭瓊瑩
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龍年似乎是全球環境相關議題與政策轉速最快的一年,地震、洪泛、熱浪、戰爭,還有各國相繼舉辦之選舉。CBD-COP15 建立了歷史性的全球自然與人類協議,期建立長期目標,確保能因應被氣候變遷影響的生物多樣性及生物棲地劣化、破碎化之巨大變遷。也因民國一一二年(二○二三年)係全球有史以來氣溫最高的一年,聯合國相關組織均發布了「紅色警戒」提醒世人。
氣候變遷已不再只是「溫度」與「數字」的議題,它的影響早拓及農漁業、生物棲地變遷、物種質量劣化,乃至有更多因為「氣候變遷」導致之動植物易地遷徙傳播以求生存之事證,此對生物多樣性及基因庫保存具空前威脅。對大陸型國家而言,尚有充足之敷地與緯度變化的緩衝替代,但對「島嶼型」國家而言,其威脅卻遠遠超過常人之想像與認知。
日前中華景觀協進會結合了全台與環境空間規畫設計相關之民間組織共商對策,並舉辦了「淨零時代-景觀與自然共好」倡議論壇。跨界、跨域講者之精闢論述與實例見證,深深敲響了所有人的心。
透過講者空拍錄影的實證數據影像,包括屏東車城坡地、台江國際級重要濕地、IBA 鳥類重要棲地之漢寶濕地,均已布滿風機與光電場,亦見被風機葉片撞死之保育類小燕鷗…,而擬議中之池上光電場更令人擔憂。與會者驚覺,當吾人只順信政府因應氣候變遷之紙上對策與能源政策口號時-海域風機、海岸光電場大幅建置,確實扼殺了候鳥遷徙棲地且危及優良農地,該如何解套?
台灣是東亞候鳥遷徙重要的庇護中繼站,惟似乎因這些未盡周延的「必要之惡」建設,讓其原來之路徑、數量均大幅改變了,包括黑面琵鷺、大杓鷸、中華白海豚…不僅異地遷徙、族群劇減,大杓鷸更減少了五分之四。生態專家們的第一線落地觀測記錄,更務實見證了當今「能源」政策之亂與誤。
而空間規畫專家們,亦詮釋了「國土計畫」必須優先納入以生態生物棲地系統(Biotype System)為綠色基盤的建設與保全復育機制,減碳、碳匯與自然共存,並非只有單一科技與碳交易解方。真正的自然解方,仍繫於人與地的責任共識認知與明智決策。
一位長年捍衛海岸濕地生態的在地守護者說,今日台灣島嶼的綠能政策與國土生態系破碎化之處境,正可喻為「削台灣生態環境之足,適民國一一四年(二○二五)非核家園之履」,惟環境基本法早揭示「政府應訂定計畫,逐步達成非核家園目標」。
今年十一月十一日 COP29 將在亞塞拜然開場,主題為「共同團結,邁向綠色地球」。此刻已非僅僅高調倡議的時機了,作為環境生態與空間規畫介面之「景觀人」,確應當仁不讓,團結各界,挑起這個落地實踐綠色解方之大任。
監管承載力 避梨泰院人禍
2024-10-29 04:28 聯合報/ 徐世勳/台灣產業關聯學會名譽理事長、台大農經系前系主任兼所長(台北市)
兩年前的今天(十月廿九日),南韓首爾龍山區梨泰院發生了人間慘案:在鄰近漢米爾頓飯店旁的一條小巷弄,當晚因來到梨泰院參加萬聖節活動的人潮擁擠,不幸發生大規模推擠、踩踏與窒息事故,最終釀成一百五十九人死亡、一百九十六人受傷的慘案。儘管事件引發南韓社會極大的悲傷情緒和憤慨,但對於事件真相的調查和究責,卻是進度延宕。
總算最近一審判決揭曉,判決書特別強調「梨泰院慘案並非天災地變等自然災害,而是原本被告們各自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盡到注意義務就能事先預防的。這無可否認地是『人禍』。」兩名龍山警察署職員因涉業務過失致死,分別遭判刑二年與三年;管轄梨泰院的龍山區廳長朴熙英則獲判無罪。罹難者家屬無法接受,批評法院輕判放水,要求上訴。
很多人誤以為梨泰院慘案只會發生在韓國、日本的斜坡窄巷,台灣少有這種地形,不用過度擔憂。其實,梨泰院慘案與公共場所的「承載力」有密切的關係。在緊急狀態下,在戲院、餐廳、禮堂、足球場、棒球場、高鐵站、大巨蛋等公共場所,不論大小,都很有可能發生推擠、踩踏與窒息的慘案。公共場所「承載力」的監控與管理,是最基本的必要措施。
首先是科技解方,對此慘案,首爾市政府的安全與防災部門深刻檢討後,特別導入人工智慧辨識系統,透過裝設超過九百支監視器、再搭配人工智慧監控人潮的流動和密度,依照危險程度分為「注意」、「警戒」、「深刻」三個階段,每當一平方公尺達到三人以上時(常態上一平方公尺面積若擠進三人以上,即已無法行走;梨泰院事件當天,人群密度推估將近每平方公尺十一人),系統就會進入「注意」階段,並透過監視器發出廣播,呼籲群眾特別留意,達到預警效果。將人工智慧導入國內大型群聚活動「承載力」的監控與管理可供參考。
不過,除了科技解方,還需從法律、道德等層面來加強管理,才可能避免類似梨泰院的慘案。以最近雲林虎尾高鐵特定區的國慶焰火秀為例,破紀錄長達四十一分鐘的璀璨焰火,吸引了將近三十萬人觀看,卻在散場時塞爆雲林高鐵站,現場爆發嚴重推擠。雲林高鐵站除了將北上區段進行人流管制外,現場支援的警方也火速強力協助疏導人潮,所幸當下處置得宜,沒釀成憾事。
台灣地狹人稠,在快速城市化後,以高達每平方公里六百五十人的人口密度,在全球名列前茅;也因此公共場所「承載力」的監控與管理日趨重要,這在自由開放的台灣往往會造成無謂的困擾。常見主辦或管轄單位,一味「討好」群眾,不敢或不願依法強制管理,反而可能因超載或少數人的脫軌行為而造成社會秩序紊亂。
內政部曾在民國一四年(二○一五年)八仙樂園粉塵爆燃案之後,發布施行「大型群聚活動安全管理要點」來加強管理。不過,為了兼顧人民權益、活動多元等需求,該要點中只註明採分級管理方式。運用人工智慧科技,並從法律、道德等層面來加強公共場所「承載力」的監控與管理,才可能避免類似梨泰院慘案的重演。
黑格爾曾說過「自由是對必要性的肯認」,值得我們深思。
酬庸的大法官 天秤傾斜
2024-10-29 04:28 聯合報/ 孔令信/大學教師(台北市)
國會改革法案被大法官宣判部分違憲,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昨邀立院秘書長周萬來專題報告,周萬來坦言憲法法庭確實過大限縮立法權。
憲法法庭的判決讓藍白立委上會期所做的努力,好像鏡花水月淪為一場空。然而,從府院、跨院四路齊下聲請釋憲,先是大法官宣布所有條文暫緩實行,再來就是大法官釋憲判決將關鍵條文宣布違憲,只剩官員不得反質詢合憲,但也不得有處罰。大法官以「有逾越職權分際疑慮,牴觸憲法權力分立」等為宣判理由,表面上看似立院新法部分違憲,卻完全似是而非。
首先,關於「聽取總統國情報告」,立院新法課予總統義務,要求應即時或限期回應立委的口頭或書面提問。若是依大法官與執政黨主張違憲,總統赴立院報告卻不准立委提問,是否意味總統報告就是走走形式,坐實總統有實權卻不用負擔政治責任?大法官注意到權力分立原則,卻忽略了政治責任在民主自由體制的基本精神。大法官偏頗,誰來監督?權力分立與權力制衡是一體兩面,大法官立場偏綠、無法制衡,同樣違憲。
其次,關於「聽取報告與質詢」,新法規定被質詢人不得拒絕答覆、拒絕提供資料、隱匿資訊、虛偽答覆或有其他藐視國會行為,還設下罰鍰、彈劾、追訴刑事責任條款,大法官同樣以權力分立體制為由宣判違憲。問題是當監院與行政法院等機構面對政策重大違規與違法,卻採「黨同異伐」應付,大法官又不准改革立委質詢官員制度,那麼誰來監督官員與官箴?
再者,關於「人事同意權之行使」,大法官指出,新法影響總統就司法院、考試院、監察院等憲法機關及審計長的人事提名權,及總統、行政院長有效行使人事提名權,有妨害憲法實現特別公益之嫌。問題是所有執政黨提名的人選以政黨傾向為唯一考慮,是酬庸而非為國舉才,大法官自己就是這樣體制下的產物,光是顧慮憲法實現,卻讓濫竽充數不斷上演,何來公益?
關於「調查權」,大法官又以調查權是立法院行使憲法職權所必要的輔助性權力,但其所得調查的對象或事項「應受憲法權力分立與制衡原則限制」為由,全然不顧監院即便有調查權,監委卻「無力」執行;行政怠惰和司法調查延宕時效,種種弊端大法官視而不見,卻大談分權與制衡原則,坐任執政黨「亂政毀憲」!
最後,「聽證會之舉行」之罰鍰,又以聽證權涉及人民不表意自由、隱私權、財產權等基本權利為由,判決違憲失效。還有「藐視國會罪」,這是刑法首度以公務員於立院聽證或受質詢時的表意行為,當作犯罪處罰對象,大法官卻要求不得處罰,等於是閹割新法。
大法官只注意總統與四院可以享受分權,立院改革新法就是違憲;立院要以調查與聽證等來追查事實真相與究責時,大法官馬上拿出制衡原則壓制,這樣的釋憲是選擇性地趨附執政黨的意志,全然不顧真相與弊案。一如在死刑的釋憲案,一樣只見黨意,無視大多數民意。大法官的天秤早就傾斜,毫無公平與正義可言!
川普2.0恐成真 台灣如何面對?
2024-10-29 04:28 聯合報/ 苑丹東/時事觀察員(高雄市)
美國總統大選剩不到兩周,共和黨候選人川普接受熱門播客節目「喬羅根體驗」訪問時,再批台灣偷了美國晶片生意,還嗆台灣若要美國保護就得付保護費。前國安顧問波頓則警告,若川普重返白宮,意味著「台灣可能會完蛋」。原本民調領先的副總統賀錦麗逐漸被川普超越,這不僅反映出美國國內政治的變遷,也顯露出世界各國對於未來國際局勢的深刻擔憂。尤其是歐盟各國和台灣,這些地緣政治參與者已開始思考如何應對川普2.0時代。
賀錦麗穩健和循規蹈矩的形象,代表著穩定、延續拜登政府的政策,這對於部分選民是安心的選擇。然而,川普的強勢回歸掀起了一股民粹浪潮,其「美國優先」的口號,激發了選民對於經濟利益和國家安全的訴求。
川普出身商場,他的交易風格不僅體現在商業活動,也融入其政治哲學;這使得他對外交政策,特別是與盟友間的承諾帶有很強的交易性質。台灣、歐盟等地區都可能成為其交易籌碼,這使得賀錦麗的政策風格顯得過於溫和,而川普的「瘋狂但可控」似乎更能撥動一些美國選民心弦,尤其在不確定的環境中,選民可能偏好看似強硬的選擇。
歐盟廿七國也正積極討論如果川普重返白宮可能帶來的影響。這樣的戰略會議反映了歐洲對美國未來政策走向的極大擔憂,尤其是在川普第一任期中,美歐間的關係曾因貿易摩擦、北約經費問題等爭議變得脆弱。川普一貫的孤立主義和對國際規範的忽視,讓歐盟各國有理由相信,如果川普再次當選,美歐關係可能再度面臨考驗。
如果川普再次勝選,可能帶來混亂和對國際秩序的潛在破壞。
川普的政治風格,特別是其對國際規範的輕視和對專制政治的羨慕,對台灣等依賴美國保護的國家而言,意味著極大的不確定性和風險。加上他對法律和民主程序的輕視,造成了對民主價值的根本威脅。
對於台灣來說,川普的這些立場特別令人擔憂。他不僅視台灣為與大陸談判的籌碼,更在公開場合提到台灣應該為美國的軍事支持支付保護費,這種交易式的外交政策,將台灣安全置於高度不穩定境地,我國安團隊面對此詭譎多變的地緣政治情勢,是否已經準備好了?
數位落差 黃牛進化恐擋不住
2024-10-29 04:28 聯合報/ 趙哲聖/開南大學資訊傳播學系助理教授(桃園市)
大巨蛋的空間感,周杰倫的音樂魅力,造成這場演唱會的網路購票一直「轉圈」訂不到。面對網路另一端黃牛囂張的提高賣價,許多人忍氣買票,仍舊買帳。雖然警方逮捕卅六名黃牛,查扣的二七六張票券也將函請文化局作廢;但這起事件卻也凸顯出當前數位落差造成的不公,以及數位原生文化急速轉變,面對日新月異的科技,亟待未雨綢繆。
音樂接觸方式的流變,造成現在這種「被科技綁住音樂娛樂的方式」,逃不過、理還亂。
從實體產品到虛擬串流,是第一波接觸音樂的轉化。過去人們主要依賴唱片和光碟來聆聽音樂,這些實體產品具收藏價值,但生產和配送成本較高,且容易受損。
如今,音樂串流平台 Spotify、Apple Music 等成為主要的音樂來源。這些平台提供了即時隨地隨聽的便利性,使音樂消費變得更加即時和個性化,也更深化「手機網路門號吃到飽」的必要性。
訂閱音樂服務、虛擬雲端連網音樂,逐漸改變了消費者面對娛樂產業的樣態,看似提升了音樂的可及性和多樣性,實則窄化到「數位原生」的單向音樂獲取模式。
此時黃牛也與時俱進科技化,過去排隊搶票的黃牛,轉型成在室內操作購票電腦程式的「科技人」。演唱會包裝音樂藝人的方式,更是催化黃牛猖狂。
過去的演唱會主要是現場表演,強調的是聽覺為主、視覺為輔的享受。如今的演唱會更注重全方位體驗,融入了先進的燈光、投影、互動技術,並通過社交媒體和虛擬直播擴展受眾,打造了更具沉浸感和參與感的演出,追星更是當前消費市場化的一環。
音樂的接觸方式從實體產品到虛擬串流、訂閱服務的習慣及演唱會的變化,無疑對藝人和粉絲的互動、音樂的傳播及商業模式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藝人、觀眾、黃牛都在進化,購票入口公平性與否,是否造成數位落差?而執法機關更要體認這種數位原生文化急速轉變的現實。未來只有更貴的音樂演唱會的門票,只有更市場化的黃牛介入,科技行為改變的進行式,擋不住了。
黃牛亂象 區塊鏈技術能解決
2024-10-29 04:28 聯合報/ 王志清/數位顧問集團數位長(台北市)
周杰倫在台北大巨蛋的演唱會門票引發搶購潮,短短十五分鐘內全數售罄,許多粉絲連一張票都沒搶到,黃牛市場卻趁勢炒作,票價被哄抬至原價的十倍以上。隔天開放售票的「Lisa 粉絲見面會」也讓粉絲們擔憂是否會重演黃牛囤票的亂象。
現行的台灣票務法規雖然鼓勵實名制售票,但缺乏強制性規範,再加上檢舉機制過於繁瑣,讓執行上困難重重,這使得黃牛問題屢禁不絕。朝野立委再度呼籲文化部應加強對黃牛的管控,並強調目前政策尚無法有效遏止黃牛,亟需更具體的解決方案。
筆者長期投入區塊鏈技術應用落地、深耕票務市場,我認為單靠法令修正或罰款並不足以解決這個長期存在的痛點。真正的解方應該在於數位技術的創新應用。區塊鏈技術,因其分散式運算與透明公開的特性,能夠有效打擊黃牛操作,解決黃牛問題。運用區塊鏈技術設計允許在票券交易中設置公開透明的規則,還能規範是否允許二級市場轉售、指定合法轉售者的白名單,並根據需求設立管理規則。這樣的技術設計,能夠大幅壓縮黃牛的操作空間,保護消費者權益,也保障票務平台的利益。
日本和韓國的票務市場,因為實行嚴格的實名制和技術防護,能有效阻止黃牛的擾亂。台灣若能結合法律與技術創新,將大大改善黃牛亂象。台灣的法律框架模糊不清,往往讓黃牛有機可乘,使問題持續惡化。每當有大型演出或活動時,輿論總會為此沸騰。呼籲政府盡速導入數位應用,將區塊鏈技術引入票務管理體系,並建立一個結合法律和技術的完整監管機制。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保護消費者的權益,促進娛樂產業的公平競爭與健康發展。
期待土地長出來的戲劇
2024-10-29 04:28 聯合報/ 卓玫君/文化工作者(台北市)
「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年)二水國際跑水節」十月廿六日起跑,於二水八堡圳源頭林先生廟附近,以明華園演出彰化平原開發史《八堡圳傳奇》拉開序幕。當傳說中貢獻引水法開圳有功的林先生出現於舞台時,觀眾紛紛欣喜地喊著:「林先生來了!林先生來了!」傳統戲曲具有使空間再聖化的祈福功能,在現代社會幾已消失殆盡,然而在這一夜的八堡圳現場,透過戲劇展演,一定程度地將這個被切斷的傳統脈絡縫補起來。
明華園《八堡圳傳奇》發揮該團擅長的沉浸式演出技巧,讓現場觀眾成為戲劇的一部分,華麗炫目,驚喜連連。不過演出開圳傳奇倒不是跑水節第一次,民國一○五年(二○一六年)由當地社區居民參與製作演出的《找尋一七一九圳頭仙─八堡圳傳奇》,以三年時間完成三部曲,雖是素人業餘演出,但靈活將日常生活現成用品轉化為演出道具,加上故事樸素有趣,令人忍俊不住。
由在地居民擔綱演出,現在來看或許較難端上檯面,但在舊時台灣其實頗為常見,就是所謂的子弟戲,由鄉里子弟於農閒時學習傳統戲曲技巧,在神明祭典或歲末演出平安戲酬神。子弟戲因不以營利為目的,甚至被視為較職業戲班品味更高,惟隨著台灣由農業社會轉型為工業社會,早已式微。
當代的歐洲城鎮則至今仍保有社區居民於重要節日參與戲劇演出的習俗,例如德國歷史古城雷根斯堡,中世紀時曾遭逢一場致命火災,後世居民在每年火災當日,於當年的起火點合力演出小戲,保存這個家園差點毀於一炬的深刻記憶。
德國另一座古鎮上阿默高則更是聞名於世,該鎮一六三三年受瘟疫威脅,居民向神祈求若安然度過,將每隔十年演出耶穌受難劇以示感恩。從一六三四年迄今,居民一直信守這個與神的約定。輪值年的五年前,主辦單位會公布演員名單,所有演員、樂師與合唱團員必須為「該地出生或居住長達二十年的居民」,飾演耶穌等主要演員必須蓄髮蓄鬚一年。輪值年的演出期程自四月復活節至十月計上百場演出,參與演出者必須請假配合演出。該城居民僅約六千人,幕前幕後人員逾二千人。可見居民如何將這個與神的古老約定視為「自己的事」,該劇於二○一四年被聯合國指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筆者曾於社群媒體普及前到訪該鎮,當時小鎮雖以其彩繪村與木雕工藝聞名,然而小城美則美矣,整座小鎮路上人煙不多,我們甚至載一位找不到停車位置的老人滿鎮找車。很難想像今日因為一齣戲活化了一座城,吸引全世界五十萬名觀光客購票前來觀賞,即使在非演出年也是人潮不斷。究其原因,除了小鎮民眾數百年來堅守承諾的精神令人感動外,在長年培育下,該鎮居民可以說人人都是藝術家,足以撐起專業演出所需的品質。磅礴的大合唱、肅穆專注的虔誠演員,以及充滿劇場性的演出形式,傳遞出即使是非基督徒也能感染到的普世價值,如愛與犧牲,相信這才是該劇能夠延續生命的核心所在。
期待不管是小規模的社區劇場,或是大型製作的戲劇作品,形式與內容都能根著於土地之上,充滿活力與生命力,才具有感動自己、感動他人的力量,也才能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