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1日 星期三

經濟日報社論/全力防範南科跳電工安隱患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63932/web/ 

◆  聯合報社論/乾旱嚴峻,政府「超前部署」全是空話
◆  聯合報黑白集/「蘇氏騙局」騙很大
◆  經濟日報社論/全力防範南科跳電工安隱患







經濟日報社論/全力防範南科跳電工安隱患


2021-04-21 00:12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圖為南科台積電封測二廠。(記者劉學聖/攝影)


上周台積電(2330)南科 14B-P7 廠跳電,不但造成台積電數億元損失,加深了近期晶片供應的緊張態勢,連帶附近多家廠商出現供電壓降。這場事故並非台積電造成,而是鄰近廠商啟碁委託的承包商施工所致,一個不算複雜的廠房興建工程竟造成台積電跳電並波及其他廠商,雖然最終損失金額不大,卻是我國產業工安隱患的一場模擬考,值得政府與產業界重視

水、電與網路通訊是產業的生存命脈,風吹草動都會造成產業的重大損失,尤其近年我國產業單一工廠的產值愈來愈大,加上集中化效應,一旦上述基礎設施出現差錯,造成的影響與損失更勝過往。以供電為例,民國 84、86、88、106 年(1995、1997、1999與2017年),都曾因天災或人禍出現無預警停電,對傳統與高科技產業都造成巨大傷害。民國 86 年(1997年)的竹科大停電,是竹科首度出現全區停電,當年整個竹科廠商損失約20億元。

上周南科的跳電事故,僅台積電一家廠商損失就達數億元,如果當年的竹科全區停電在現在發生,損失金額恐逾數百億,這已不是單一企業或產業的生產問題,而是國家安全等級的議題。雖然此次南科跳電波及的範圍有限,且是民營施工單位所致,但一次的幸運不代表未來都會如此幸運,如何在這一場突如其來的產業工安模擬考中找到亡羊補牢的路徑,是政府與產業必須共同面對的課題。

在南科上周的跳電中,台積電的準備與應對足供其他業者借鏡。首先,台積電在過去20多年累積了面對天災與人禍的經驗,因此在這次跳電中,重要機台的備援電力迅速接上,讓晶圓受損的情況遠低於過去幾次災變,加上保險等配套措施,讓台積電在此次跳電中的災情輕微。台電在921大地震後持續補強供電線路,目前重要科學園區或生產基地均配置兩條以上供電線路,上周的跳電事故中,雖然其一高壓電纜遭挖壞,但台電能轉用另一條線路,降低跳電的衝擊。

但這場事故仍凸顯了官民準備的不足,至少有兩隱患必須注意。首先,既然各界都認知供電是企業生存的命脈,對於重要供電線路沿線的施工,就應有更嚴謹的事前審核、施工中監控與完工後確認的標準作業流程。台電表示在啟碁施工前,已告知高壓電纜線的位置,但最終施工時廠商仍誤損電纜,顯示作業流程仍有未落實之處。其次,重要生產基地的基礎建設,管理單位、施工單位與相鄰企業是否有橫向通報機制,施工完成後是否另有共同確認,在這次事故中也凸顯了各方未充分認知工安對企業生產的重要性。

台灣位處地震、颱風等天災熱區,近年產業提升抗天災的韌性已有相當成績,比方說台積電在民國 105 年(2016年)台南大地震時,產線遭遇極大影響,但之後迅速補強弱點,讓各廠區都有足夠的抗震能力。相較於應對天災,產業對自身工安的防護就仍有進步的空間,像是近年發生多起工廠大火,不但造成嚴重的財務損失,也波及鄰近其他企業的廠區,一如此次南科跳電事件,雖然自身企業沒有事故責任,但隔壁企業出事,仍會對自身造成影響。

我們建議政府與產業必須合作找出當前的工安隱患,對於重要產業園區的水、電與網路等生產命脈的管理與維護,都必須採高規格的標準來辦理,類似像是高鐵沿線施工都必須跨單位審核與層層把關,才能避免跳電事故重演。另一方面,政府每年都會舉辦產業消防演習,應進一步設想更多可能的情境,包括因工安事件出現斷水、斷電或斷網時,各單位如何迅速動員應對。南科跳電沒造成重大財損實屬萬幸,維護產業工安不能只憑運氣,要靠事前準備與演練。












聯合報黑白集/「蘇氏騙局」騙很大


2021-04-21 00:34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季青漫畫


丁怡銘「回鍋」行政院,舉國譁然;但府院黨皆知,這位蘇揆親信根本「嘸離開」。丁丁進出政院只需「刷臉」,除了不便見光,他指揮網軍、調度綠媒依舊虎虎生風。蘇丁二人去年底合演閃辭秀,前門依依不捨,後門閃電入幕,「蘇氏騙局」果然是人神共憤的等級。

蘇貞昌以瞞天過海手段起用幕僚,也算是另類「偷渡」了吧?丁怡銘除擔綱「地下發言人」,還代表蘇揆參加行政立法協調會報,綠營人稱「丁監軍」。他回鍋出任政院顧問後,更威風凜凜致電立法院長辦公室,質疑游錫堃洩漏公投對案的黨政密會內容。

丁丁雖人在地下,氣燄卻更勝以往。先前作哏圖攻擊在野黨,復出後開嗆立法院長,毫不辜負蘇揆的倚重。

蘇揆批准丁怡銘請辭時說,「內心自省,才能改正進步」;實情卻是,轉為「地下」。被立委揭發,還以「個資」為由拒絕查證。這年頭,通姦都已除罪化,但閣揆用人還偷偷摸摸,神秘程度堪比蔡總統升等機密封存卅年。難怪連綠委都批,「請辭是假動作」,提醒要小心社會觀感。

蘇揆用納稅人血汗錢偷養私人幕僚,對人民發動認知作戰,欺世盜名無上限。綠朝高官公帑養小鬼,搞骯髒政治,已蔚為風氣;電火球不過上行下效,比起私用文化總會造神,只算小兒科。









聯合報社論/乾旱嚴峻,政府「超前部署」全是空話


2021-04-21 00:32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各地水庫蓄水量持續探底,德基水庫僅剩3.5%。記者游振昇/翻攝


台灣旱象日益嚴峻,各地水庫蓄水量持續探底,五座主要水庫已降至一成以下,其中德基水庫僅剩三・五%國人對逼近中的舒力基颱風原寄以厚望,但從其路徑研判,恐難為台灣西部帶來雨量。中部地區已實施「供五停二」的限水,下一步可能「供四停三」;桃園也全日減壓供水,高雄則拚命開挖鑿井。更令人擔心的是,用水短缺將引發產業危機,衝擊台灣的「護國神山群」。

蔡政府宣稱,自去年十月起便為缺水進行連串「超前部署」,結果呢?大甲鎮瀾宮辦了祈雨法會,蔡總統也分向大甲媽、白沙屯媽祈求降雨,經濟部長王美花則臨渴鑿井,忙著到處找水、調水,呼籲節水。對此,民眾到底該怪老天無情,讓台灣面臨半世紀以來最大旱情,還是追究政府的「超前部署空話連篇

追根究柢,政府失能的問題,還是大過天候。這場乾旱的根源,就是政府對全球氣候變遷及台灣水資源管理的輕忽所致,一則未能在事前積極部署,二則面對危機又缺乏敏捷的因應能力,一誤再誤。蔡政府最擅長的就是大內宣」,以文宣攻勢轉移問題焦點;但遇上硬碰硬的旱象和缺水問題,就算有再強大的網軍,能變出水來嗎?

美國風險戰略專家迪爾曼在他和雅各比合寫的敏捷》一書中直言,面對前所未見的挑戰與生存威脅,「敏捷」是最佳對策。就組織而言,敏捷是一種基於明確目的、果斷與必勝的決心,有效地去偵測和回應環境變化的能力。這種能力,源於三項智能:一是全盤思考各種風險與不確定因素,並找出對應之道的「風險智慧」;二是遇到挑戰時,能以最適切方式即時行動的「決斷力」;三是針對眼前任務所需,迅速動用所有資源與能力的「靈活執行力」。

表面上看,敏捷似乎是一個理想化的概念;但即如二戰「諾曼第登陸」那樣高複雜性、風險無數、眾多參與者的事件,都能因為實現敏捷而獲得勝利。何況,旱災的複雜程度,遠遠不及戰爭的威脅。

台灣的缺水問題,主要是去年沒有颱風登陸,這和全球氣候變遷多少有關。但雨水不足的風險浮現時,一向缺乏「風險智慧」的政府卻不曾正視,既拿不出「決斷力」為缺水的中部地區預為籌謀,也未如台積電般以「靈活執行力」將缺水視為風險管理的一環,並積極推動強化用水效率等水資源管理。結果,當科技大廠紛紛「自力救濟」,派出水車四處找水時,政府才拿出後見之明:兩手一攤,請他們自己鑿井解渴

蘇揆還不忘吹噓,由於政府超前部署,所以直至四月才採取限水措施。如此大言不慚,有助於紓解旱象嗎?不管政府部門捧出多少計畫書,證明自己並非無所作為;但誠如艾森豪所言:「計畫(plan)不值錢,規劃(planning)才是一切」。當外在環境變化快速,靜態計畫所能提供的對策就會失靈;所以政府不只要有計畫,更要有規劃。亦即,必須站在因應氣候變遷與水資源管理的制高點上,提升早期偵測能力,並理性推估可能缺水的區域和機率,及時提出動態的因應措施。更重要的是,領導人要有負起政治責任的決心與魄力,時時督促水資源的調度管理,才能使民眾和企業免於缺水之苦。

諷刺的是,政府迄今仍心存僥倖,認為這波旱象可因一場及時雨或颱風而得救。蘇揆去年埋頭忙於防疫,根本不把旱象當一回事;要求農民休耕只要提高補貼即可,但高科技工業缺水及民生用水不足,政府解方何在?


盛治仁/一起唱出新人生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盛治仁/一起唱出新人生
◆  薛承泰/瘋股市會影響生育嗎
◆  方祖涵/全民疫苗運動的挑戰






盛治仁/一起唱出新人生


2021-04-21 00:14  聯合報 /   盛治仁(作者為雲品國際董事長)
布農族的孩子們在台灣最高峰──玉山上演唱《拍手歌》。圖/擷自「看見台灣」紀錄片


最近觀賞了電影「聽見歌再唱」,劇情根據馬彼得校長真人故事改編,描述他如何帶領即將被廢校的原住民小學生透過成立合唱團來翻轉命運,非常令人感動。由於是剛上映的電影,我就不再劇透。

即使您對他們不熟悉,您也可能看過齊柏林導演拍攝的「看見台灣」紀錄片中,一群孩子們在玉山山峰上演唱「拍手歌」的經典畫面。馬校長成立原聲童聲合唱團,希望孩子們透過合唱得到肯定,從肯定中建立信心,在信心中展現能力。合唱的訓練,培養的是態度和團隊精神,裝備孩子們面對未來的挑戰。

我比較熟悉的,則是南投仁愛鄉親愛愛樂的故事。王子建和陳珮文兩位老師,成立弦樂團,將自己完全奉獻給孩子們的音樂培育工作。負債千萬去買透天厝讓幾十位孩子可以吃住排練,有時一天還要開車六百公里,從早到晚接送練琴。西方樂器和孩子們在東方部落相遇,譜出了動人的音符和生活樂章。團隊在維也納國際青少年音樂節得到冠軍,個人也因為音樂的堅持而開展了新生命。

他們做的事有幾個共同特徵。一是開始就困難重重,資源缺乏,只能關關難過關關過。其次是開始做的時候,就不求回報,只是一個幫助身邊人的初衷。另外雖然他們教的都是音樂,但孩子們學的則是人生態度。

我相信他們在過程中面對的挫折和挑戰,絕對超乎我們的想像。我更相信如同「牧羊人的奇幻之旅」書中所言,「當你真心渴望追求某種事物的話,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你完成」。看到一群孩子的人生,因為這些老師的帶領而能擴張到不同的境界,真是為孩子們開心,也敬佩老師的付出。

感佩之外,也要學習付出。相較之下,自慚形穢。自己做過的事情裡,絕大多數都是從自我的利益算計出發,利己的多,助人的少。自知做不到這些典範的萬分之一,但希望跟隨他們的正面示範逐漸調整改變。其實想想,一輩子,能夠影響幫助他人,就是為自己的人生賦予意義,也是生命最大的福分。這幾位教育工作者以無私無我的大愛,把自己奉獻給孩子們的付出,應該要讓社會上更多人知道,產生更大的激勵力量。

去年閱讀韓第新書「你是誰,比你做什麼更重要」時,就有深深的體悟。社會上常見的,是以工作職銜、財富、地位或名聲來定義一個人。不是說這些不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我們是什麼樣的人,比我們做什麼工作更重要。畢竟在參加告別式的時候,沒有人會在意逝者生前的名利地位,想到的都是曾經和自己互動的點點滴滴,以及對他人生命中的影響。

原聲童聲合唱團在「看見台灣」的演出本來是無償演唱,但齊導演還是自己私下刷卡捐了錢給合唱團。合唱團知道後,又設法請贊助人捐回更多錢給齊導演拍片。王子建老師說,要「用自己的人生去換他們的人生」。他們真是一群始終想著如何幫助他人的天使,讓我們看到「施比受更有福」這句話的具體實踐。大家都可以想想,有一天自己不在了,有多少人會真心想念我們,或許是一個自我衡量所做事情有無對人造成正面影響的指標。


【專家之眼】九二共識不存 兩岸關係焉附

◆  【專家之眼】九二共識不存 兩岸關係焉附
◆  【專家之眼】大陸首季GDP創最高增速 補不足經濟損失

◆  【專家之眼】誰要去接口譯哥 能否以此為指標
◆  【專家之眼】重視台灣不等於美日對台提供安全承諾
◆  【專家之眼】從美國科技政策 看拜登百日維新的目標







【專家之眼】九二共識不存 兩岸關係焉附


2021-04-21 19:13  聯合報 /   楊穎超/銘傳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4月15日北京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說「1949年國民黨政權反人民內戰中失敗,退居台灣島,從此喪失代表中國政府的合法地位」。新華社


陸委會主委邱太三近日表示,「九二共識」可能是前主委蘇起對中國大陸有「過度想像」,因為大陸從來沒有同意過一中各表;他也批評,對岸在只承認「九二共識」的情況下,可以拿著「九二共識」在國際社會宣稱台灣是內政問題,然而國民黨卻沒有能力在國際社會上澄清,以致讓台灣在國際被排擠,要參與國際組織還得仰賴中國大陸鼻息。

邱主委的說法有誤導與錯誤部分。第一是「大陸從來沒有同意過一中各表」這話有疑問。因為大陸方面也在兩岸場子中否認過一中各表。這是一個兩岸各說各話的表述。也因此,邱主委後面把戰場拉到「國際社會」。

這就形成了第二個問題:中共「可以拿著九二共識在國際社會宣稱台灣是內政問題」這句話也是錯的。因為中共從民國 38 年(1949年)以來,在國際場合是用一中原則排擠我們。而外國政府辦外交,依據的是兩岸實力對他們國家利益的影響,不是某種說法。重要的是國際社會怎麼看待九二共識呢?以美國為例,他們不談此共識: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處前處長梅建華(Kim Moy)在民國 105 年(2016年)6月說過,美國政府對於「九二共識」是否存在於台海兩岸政府間不持特定立場,也不會對其加以定義。

至於「國民黨卻沒有能力在國際社會上澄清,以致讓台灣在國際被排擠,要參與國際組織還得仰賴中國大陸鼻息」,以馬政府與蔡政府時期的邦交國與國際組織做比較,人人都知道蔡政府執政至今,已經丟了7國;而馬英九僅失去1國,再加上能參與的國際會議,台灣在國際比較被排擠的是不承認九二共識的蔡政府啊!

但邱主委在此時拋出話題,令人讚歎民進黨的政治能力。因為眾多利害相關者,最近都在直接、間接質疑這個共識:4月15日北京國台辦發言人說「民國 38 年(1949年)國民黨政權反人民內戰中失敗,退居台灣島,從此喪失代表中國政府的合法地位」;4月14日拜登政府派來台灣的非官方代表團與隨後的軍售,讓台人覺得美方的支持包括軍事部分;而在4月15日該代表團與朝野立委會面場子裡,美方第一個問題,就是問國民黨對「九二共識」的立場。

這似乎質疑了國民黨是否仍堅持「九二共識」;與會的國民黨立委蔣萬安當場又說九二共識確實「存在過」,也是「過去」兩岸交流基礎、國民黨內部一直有在討論,能否提出新的具體可行論述,再加上未與會的前該黨黨團總召林為洲委員,同時加碼演出「九二共識沒了,要共識就重談吧」戲碼,會讓人懷疑:誰還在堅持九二共識呢?

許多人對九二共識有誤解。它最重要的功能不在強調政府主權,而是兩岸為了進行事務性協商所做的模糊性安排,那時的協商,給了當時兩岸政府從敵對狀態到可以坐下來談的下台階。所以現在多人否認懷疑其存在,我們該問:沒有這個共識,兩岸政府是否還會繼續事務性商談呢?看來蔡政府對此是心虛的,所以邱主委才會一直提「建設性模糊」、「只要善意的諒解,其實大家就能務實處理後續的事情」。

九二共識的興衰起落,是來自於兩岸各造政治實力的對比。當兩岸破冰之時,台灣經濟實力遠超對岸,台北推銷「一中各表」不遺餘力,中共方面則不講共識,隨著中共實力越來越強,才漸漸承認其存在。現在他們想平視世界,兩岸事務性商談不再重要,意欲進入政治談判才是他們的兩岸主議程。

至於民進黨,陳水扁在民國 89 年(2000年)上任1個多月時曾表示,「新政府願意接受海基海協兩會會談的共識,那就是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當時還埋怨是中共不接受,才有意見。隔天,時任陸委會主委蔡英文也說,「對一個中國問題的爭議,兩岸願意以口頭各自表述來處理,各說各話最終成為兩岸共識的實際過程」,但隨著執政力量提升,陳總統表示:「九二共識就是一國兩制、就是消滅中華民國」。當時的說法與現今何異?!但那時國會多數仍在國民黨手裡,黨產也沒被凍結,九二共識還能維持到讓馬英九上台。可見共識本無罪,是實力讓情況產生變化

現在的問題是中共怎麼接招。國際政治常識告訴我們,在無政府環境裡一向是實力至上的叢林法則,但蔡政府政軍上背靠美國,經濟上說中共依賴我們,孰是孰非?很快就能見識到誰是對的了。












【專家之眼】大陸首季GDP創最高增速 補不足經濟損失


2021-04-21 18:01  聯合報 /   李志強/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
4月16日大陸國家統計局發布了第一季的GDP成長率為18.3%,創下1992年公布季資料以來的最高增速。中新社


4月16日大陸國家統計局發布了第一季的 GDP 成長率為18.3%,創下民國 81 年(1992年)公布季資料以來的最高增速,在去年第一季經濟衰退 6.8% 的背景下,才有了首季的高成長,這種增速非常態也不具可比性。如果把今年數據和疫前的民國 108 年(2019年)相比,再算出兩年的平均成長才較為客觀。

今年第一季 GDP 比民國 108 年(2019年)同期高出10.3%,兩年平均成長率約為5.0%,較6%的潛在 GDP 成長率低了1個百分點,顯示新冠疫情對大陸景氣造成相當衝擊,首季的高成長沒法完成補償疫情造成的經濟損失,尤其是去年春節減少的餐飲、旅遊等服務型消費屬於永久消失的支出,無法如生產訂單般可延後完成,在疫情仍未徹底消失前也難以形成報復性消費。

而且,去年第四季成長率已經恢復到疫前水準,今年第一季的環比(同上季相比)增速只多出 0.6%,表示經濟反彈已經接近上限,後三季的環比成長率也難以大幅上升。在去年前低後高的 GDP 走勢下,未來兩季 GDP 同比(同上年同期相比)增速仍會相當高,但會逐季降低。

第一季在帶動 GDP 成長的三大因素中,淨出口金額成長 690.6%最多,但對 GDP 貢獻率最低,只有12.2%,帶動 GDP 成長2.2個百分點;消費金額成長 33.9%,兩年平均成長 4.2%,較疫前8%成長率仍有很大差距,主要是去年衰退太多。第一季消費對 GDP 的貢獻率最高,為 63.4%,帶動 GDP 成長11.6個百分點,是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投資則成長 25.6%,兩年平均成長僅有2.9%,遠低於疫前的5.4%,對 GDP 貢獻率為24.5%,帶動 GDP 成長4.5個百分點。

從以上數據看來,淨出口雖成長最快但因對 GDP 貢獻率最小,所以帶動經濟成長有限。隨著歐美及其他地區恢復生產,去年轉入大陸的部分出口訂單可能已經在第一季反映完,表示後三季大陸的出口和工業生產或無法維持第一季的強勁成長,淨出口的貢獻將逐季減弱,內需的投資及消費將是之後大陸 GDP 的主要成長動能。

去年投資成長主要依賴受政策左右的國有部門,其中國有控股投資增長 5.3%,而依景氣好壞作決策的民間投資則只成長1.0%,可見疫情下出現了「國進民退」的現象。今年在景氣明確復甦下,第一季民間投資成長 26.0%,略高於國有控股的25.3%,在未來三季民企是自發性投資的成長動能。

影響消費最重要的因素是所得及對未來預期,第一季人均可支配收入成長13.7%,兩年平均成長7.0%,遠高於去年收入的年增幅4.7%,由於疫苗的普及會進一步舒緩疫情,首季收入的成長會逐慚刺激後三季的消費。促進消費是北京今年主要的經濟工作,甚至是十四五規畫乃至雙循環戰略的長期經濟任務,尤其大陸將慶祝中共成立100周年,預計在下半年將推出一些措施來擴大消費市場。

【重磅快評】找吳念真拍片救司改?難怪離人民愈來愈遠

◆  【重磅快評】找吳念真拍片救司改?難怪離人民愈來愈遠

◆  【重磅快評】丁怡銘回任起手式為蘇貞昌添了麻煩
◆  【重磅快評】從「政大搖搖哥」到「文大伏羲神天響」







【重磅快評】找吳念真拍片救司改?難怪離人民愈來愈遠


2021-04-21 19:50  聯合報 /   主筆室
蔡總統一上任就宣示司法改革,但五年過去了,人民對於司法信任卻愈來愈低。右為司法院長許宗力。 本報資料照片


司法院最近打算修改司法院組織法,設立「新聞及法治宣導處」,用來強化與人民溝通,還邀請了導演吳念真擔任「國民法官」的代言人與宣導影片,這個構想今天在立法院遭到不分朝野的立委一片質疑。人民對於司法信任感為何低落,光從司法院想出的這些解方就可知道,他們完全活在另一個時空,不知道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民國 105 年(2016年)蔡總統上任就宣示司法改革,還大張旗鼓舉行了司改國是會議以及多場的籌備會議,她強調司法改革要從人民的角度出發,要用一般人看得懂的語言,來呈現討論的成果,而改革方向,更要能夠回應人民的期待。改革方向重點包括法庭的透明化和裁判書的親民化、法官和檢察官進用和淘汰機制的改革、打造專業與中立的司法體系、以及建立人民參與審判的制度。

但蔡英文第二任任期都已經過了快一年,除了國民法官外,司法改革幾乎交了白卷,雖然蔡英文夸夸自言在司改交出了多少成績單,事實上數據會說話。中正大學在今年2月公布公布去年民眾對司法與犯罪防制滿意度的調查研究結果,法官信任度降到只剩26.7%,相較於去年大跌了9.7%

就算不看數字,從幾個爭議判例就知道,為何司法愈來愈不受人民信任。就以最近的太魯閣號事件為例,這場意外釀成如此重大的傷亡,最早的花蓮地院承審法官認定工地主任李義祥無勾串可能加上犯罪證據湮滅可能性低,裁定50萬元交保,事後檢察官不服提起抗告,才又聲押獲准。

從其後陸續出爐的事證,顯示李義祥掩飾了許多犯罪經過,還有當時未曝光的移工「阿好」,都顯示當時的交保多麼輕率。此外,包括司法院對於牽涉許多司法官涉入其中的富商翁茂鍾案輕輕放過,都再一次折損人民對於司法的信任。

而就實務上,恐龍法官、奶嘴法官做出的恐龍或背離社會現實的判決依舊時有可聞,這些都是人民對司法的「痛點」,這幾年有改善嗎?選前、上任後都以司法改革者自居的蔡英文,五年過去了,人民覺得司法有進步嗎,這不是廢弛職務嗎?

蔡英文自己甚至遭到前大法官許玉秀投書指其在與司改公民團體會面時,將大法官、司法院前秘書長呂太郎叫來「喝斥」,引發法官不滿,如此心態下,也難怪司改成了蔡政府難堪的成績單。

「有錢判生、無錢判死」這句深植人心的話語,代表人民對於司法的不信任,司法院要提高人民信任感,根本作法應提高審判品質。但最該做沒做,司法院與人民溝通的方式也始終抓不重點,沒有對話只有宣傳,以為找了吳念真來拍電影介紹國民法庭在做甚麼能挽救司法信任。這種方式除了讓什麼能賣的吳念真又多了一個業績紀錄,什麼也改變不了,更顯示了司法與人心距離實在太遠太遠了。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加強台美氣候合作 取得國際認同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63932/web/ 

◆  農用水改革 政府別再睡
◆  應對氣候變遷 台灣不能遲疑
◆  以完整生命教育面對哀慟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加強台美氣候合作 取得國際認同
◆  以自然為本 增進國土綠網韌性
◆  宗教也能出手救地球
◆  回響/老與少不只國安問題 更是文明程度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加強台美氣候合作 取得國際認同


2021-04-21 04:39  聯合報 /   楊之遠(作者為台北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管理研究所兼任教授)
美國總統拜登將於22日至23日主持線上氣候峰會,邀請約40國領袖參與。法新社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日前表示:「世界距離達到《巴黎氣候變化協定》降低全球暖化的一致目標還有很大差距,民國 110 年(二○二一年)是應對全球氣候緊急情況的關鍵年。科學顯示,如果要將全球溫度上升限制在一點五攝氏度以內,人類必須在民國 119 年(二○三○年)之前將全球排放量從民國 99 年(二○一○年)的水平削減百分之四十五。」

因此今年初以來,各個國家紛紛以群組方式進行氣候視訊會議,討論應因策略三月廿三日,中國與歐盟、加拿大共同舉辦第五屆氣候行動部長級視訊會議。三月卅一日英國主辦氣候與發展峰會,預計卅五個國家的部長參與,但是由於中英關係因人權議題惡化,中國沒有派員出席。

為重新取得美國在全球對抗氣候暖化的領導地位,拜登將於四月廿二至廿三日,主辦氣候領袖視訊峰會,邀請全球四十位領導人參加。同時派遣氣候變遷總統特使柯瑞事先出訪印度、英國等國家,尋求加強對抗氣候暖化共識柯瑞已於四月十四日出訪中國上海,與中國氣候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舉行會談

由於柯瑞赴上海行前,美國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發布年度威脅評估報告,將中國致力於成為「全球大國」放在「威脅」清單的首位。拜登並於十四日同時派遣前聯邦參議員陶德、前副國務卿阿米塔吉等組成的非官方代表團參訪台灣等作法,恐引發中國反制。因此柯瑞的訪中行程甚為低調,中國亦遲遲未表明習近平主席是否出席拜登辦的氣候鋒會。外界對於柯瑞與解振華之中美氣候會談成果甚為憂心。

但所幸雙方於十八日會後發表聯合聲明,表示中美將努力合作並與其他國家共同解決氣候危機,按其嚴峻性、緊迫性所要求加以應對。同時兩國都計畫在格拉斯哥第二十六次氣候締約方大會之前,制定各自旨在實現碳中和/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的長期戰略。顯示儘管中美存有眾多歧見,雙方仍同意就氣候暖化挑戰議題進行合作。

台灣過去在氣候議題上,由於無法參與國際組織正式對話,導致相關政策積極性不足,績效有限。蔡英文總統在本月十五日接見美國前參議員陶德等人時,強調台灣有決心減碳,也將全力發展綠色能源,氣候變遷應該是台美雙方可以長期合作的議題。

因此建議我國政府各部門應就減碳法令、財政措施、低碳技術研發等,共同擬定具體之台美氣候合作計畫,藉由雙邊合作重新檢視我國的減量基準年、減量目標與期程,提出新的自主貢獻報告,積極落實,才能在未來全球氣候治理體系壓力下獲得國際認同。











農用水改革 政府別再睡


2021-04-21 04:26  聯合報 /   李武忠/農漁經學者(台北市)
中南部近期乾旱嚴重。本報資料照片


國內正遭遇半世紀以來最大乾旱,旱象若無法在短期內解除,恐會對經貿、民生、農業等造成重大影響。而台灣處於天然災害熱區,未來乾旱、暴雨、地震等恐成常態,政府不能再好了傷疤忘了痛,須作長遠規畫,唯有自助而後天助。

乾旱缺水已是全球性議題,全球約六分之一人口面臨與水資源相關的嚴重挑戰。由於農業水資源管理關係資源利用效率、糧食安全、人類健康營養、環境永續能否實現,且農業是最大用水對象農業用水占全球總取水量七十%以上),是解決水資源不足和短缺的關鍵,農業水資源管理改革成為各方關注焦點。

鑑於改善農業用水管理,亦是緩解和適應氣候變遷的重要方式。目前全球積極推動農業水資源管理措施包括:完善水資源供給需求核算審計;建立用水資源和用水權監測的資訊系統;推廣最佳農藝措施(如改良品種、養分和農藥管理、恢復土壤有機質以及地面覆蓋物);建立公平透明的分配體系;善用政策工具(如推廣服務、金融服務、作物保險、專項補貼等);運用先進的資訊和通信技術(如建立乾旱預警系統、開發手機應用程式);實施精準農業並推廣高效滴灌、噴灌灌溉和廢水的安全再利用系統;實施「循環經濟」;輔導作物多樣化,轉向種植價值更高、耗水更少的作物(如耐旱品種);積極辦理老舊灌溉設施修復和現代化設施建設;實施水回收利用、鹹水淡化和綜合系統(如稻田養魚和魚菜共生系統);採取優惠融資機制,獎勵有效率運用水資源的投資;制定進口與國內生產農產品的最優組合等。這些措施均可作為政府改革水資源管理的重要參考。

值得警惕的是,適當激勵措施固然是維持用水相關政策一致性的關鍵,但過度的電價和水價補貼,不僅造成地下水過度開採,導致地面沉降、鹽鹼化及土地和水資源衰退,也會給社會帶來高昂成本。為避免過度用水,各項策略應考慮逐步取消與產量掛鉤的轉移支付(例如價格支持),尤其對用水需求高的作物,同時逐步取消對水、能源和化肥的一般性補貼。目前英國、丹麥、德國、荷蘭、以色列、中國大陸等採用水資源稅,作為水價中反映資源稀缺性、促進節水和增加財政收入的經濟工具,以達成水環境保護、節約用水、緩解用水壓力等多個目標

台灣農業用水亦占總供水量七成工業不到十%),一旦缺水農業用水往往首當其衝,引發爭端,政府不能便宜行事。當前農業供水系統確實存在管線老舊,渠道年久失修,漏水率高,供水管理體系待改進等缺失。配合國內經濟結構(以工商服務業為主)及農業規模轉變(許多農地移作他用,耗水多的稻米生產過剩,各種作物的水資源生產效率具顯著差異),有限水資源須進行全面改革,並重作公平合理分配。水資源配置應在生產效率與公平、水資源獲取,以及環境流量要求間尋求更好平衡,不過並非所有水資源相關風險,都可由農民自己解決或僅憑農民決定就可解決,還是需要公共部門行動和舉措。












應對氣候變遷 台灣不能遲疑


2021-04-21 04:38  聯合報 /   廖明輝/中央大學博士候選人(新北市)
美國總統拜登將於22日至23日主持線上氣候峰會,邀請約40國領袖參與。路透


四月廿二日世界地球日,美國總統拜登將邀請包括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俄羅斯總統普亭在內的全球領袖參加「氣候領袖峰會」,視訊方式討論如何減少碳排放,遏止全球暖化。同日蔡英文總統則將照慣例接見環保團體代表,針對藻礁、三接和能源轉型議題當面交流,希望經由對話尋求有建設性的政策建議。

面對氣候變遷議題,台灣將何去何從?日前到台大社科院參加「氣候變遷下的治理挑戰座談,與會專家指出氣候變遷對環境、經濟及社會的影響與衝擊日益嚴重,已是全世界都無法忽視的議題,淨零碳排成為全球最關注的重要行動,已有一百廿七個國家宣布在民國 139 年(二○五○年)達成淨零碳排。台灣雖在民國 104 年(二○一五年)制定「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是國際少數將國家長期減量目標入法者,但長期減量目標為在國 139 年(二○五○年)排放量減少至民國 94 年(二○○五)基準年排放量的五十%以下,與目前國際減量目標差距甚大。

此外歐盟將於民國 112 年(二○二三年)實施碳關稅,美國也將針對未履行氣候和環境義務國家,就碳密集型產品實施碳關稅或配額。因此,面對以貿易政策手段達到全球氣候變遷減碳目標的國際政經壓力,台灣不能遲疑,需要有正向積極的氣候變遷政策。就如台大教授葉俊榮所言:「正向積極的氣候變遷政策,就是要擺脫氣候變遷的負面思考與拖延心態」。

與會的台大教授周桂田也指出,台灣由於褐色經濟的低能源價格、環境成本外部化及褐色能源假象的低價燃煤與核電,造成台灣系統轉型遲滯,尤其是石化業的汙染與環境外部成本長期被忽略,產生系統性風險與遲滯、隱匿、鬆弛的風險管制與文化,進而導致災難、爭議、與不信任。

因此,面對氣候變遷涉及的社會、經濟、環境等課題,台灣應該轉換思維,從耗用資源多寡與產生附加價值高低的視角,重新檢視台灣褐色經濟「低能源價格、低薪、高環境承載」的轉型困境與系統性風險,搭配「產業轉型」與「能源轉型」的系統性思考,告別高能源依賴的政策主張;因為積極的經濟政策必須嫁接在積極的氣候變遷政策下,才能與國際接軌並行。














以完整生命教育面對哀慟


2021-04-21 00:23  聯合報 /   楊長苓/東吳大學心理系兼任助理教授(台北市)
台鐵太魯閣號造成49人罹難,舉國悲痛。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健康心理學課程裡我總會出一份作業:「我最喜歡的東西」。藉著這份作業,往往可以看到學生與其他人的生命聯繫,以及生命相連帶來的力量。

有學生寫手表:「我最喜歡阿公給我的手錶,看到手錶就像見到阿公。阿公對我很好。有一天我在學校上課,阿公過世了。我既生氣又難過,為什麼阿公會生重病?為什麼我沒見到他最後一面?大家都跟我說沒關係,不要難過。但我很想阿公,也無法原諒自己,而且我不了解為什麼大家都要我走出去?如果走出去是忘記阿公,那我不要走出去」。

另外一位寫媽媽的聲音:媽媽離世後,他每晚都會播放媽媽跟他說話的聲音。大家覺得這樣不健康,勸他要勇敢,他只好把這個習慣「藏」起來。他說「大家都叫我要勇敢面對,但我想記得媽媽的聲音跟微笑,我不想把媽媽藏在背後,我要帶著媽媽一起走這份記憶」。

學生的故事就是人生:每當遭逢意外、失落、憂傷,我們都會震驚、憤怒,試圖否認、想要討價還價,最後慢慢梳理出應對模式。

太魯閣號意外,受難者與家人都要經歷傷痛與不解的階段,旁觀者與救難的人,也會面對這種傷痛。研究顯示,搜救小組也會發生緊張、憂鬱、焦慮等創傷後壓力症狀。

目前的「生命教育」只看重「生」的哲學討論與全人發展,卻不誠實面對「死」的衝擊與傷痛;缺乏完整生命教育,不僅受難者與社會大受衝擊,執政者也誤以為迅速發放善款,就是好的處理。

生命無法換算成金錢,卻可以編列預算,完整生命教育課程,協助我們更認識生死議題。建議執政者多加思考:

一、提供完整的生命教育課程,讓孩子認知生老病死是普世經驗:每個人的生命都會經歷傷痛,我們應該與孩子分享生老病死的概念,並且討論分享如何預作準備,降低對生命帶來的影響。

二、接受「悲傷是一個過程」,而不是片段的事件:悲傷不是暫時的事件,而是混亂的過程。經歷悲傷的人需要時間整理與消化,我們可以專注傾聽與陪伴,讓他們知道我們都在。

三、開辦心理健康課程,增長教師基本情緒保健知識:教育部應補助並盤整各級學校資源,為教師開辦課程,讓老師認知到心理傷痛與情緒變動是重要的課題,辨識情緒帶來的結果,了解如何與受災的孩子相處,知道何時需要轉介,陪伴學生度過困難的時間。

四、成立災難醫療小組,在急性期主動提供整合性協助:災難剛發生是受難者最需要幫助的時刻。建議成立災難醫療小組,結合醫生、護理師、心理支援、社工等專家,從醫療決定、傷後護理、心靈支援到急難救助等多方面同時介入,減低第一時間的衝擊。

五、規畫救災前訓練課程及救災後心理衡鑑:搜救小組在訓練時期就要規畫課程,協助建立韌性、生命的凝聚感,與不同群體建立社會連結,建立正確的社會感知,使搜救小組不僅更認識自己的生活面相,也更可面對困難,找出意義。救災後也應進行心理評估與協助。

沒有人願意面對災難,但我們可以盡力準備。當我們更多理解生命與變動的議題,建立起生命韌性與生命凝聚感,並能敞開心胸說出失落與哀慟,也能接受並支持他人的憂傷與難過時,完整的「生命教育」將讓我們彼此扶持。

就算負傷,也能夠慢慢前行。












以自然為本 增進國土綠網韌性


2021-04-21 04:37  聯合報 /   李光中/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副教授(花縣吉安)
農委會林務局自107年度起統籌推動的「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建置計畫」,推行生態維護和復育工程。圖/林務局羅東林區管理處提供


台灣島位處亞熱帶和環太平洋地震帶,快速隆升的造山運動伴隨著颱風豪雨帶來的劇烈侵蝕作用,既造就豐富多樣的生態系和自然資源,同時潛藏各種天然災害風險。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主要議題,是既要「活用自然資源」(趨吉)也要「減少天然災害」(避凶)。為此,我們需要「以自然為本」的解決之道,致力增進國土「」綠網的韌性。

韌性」概念如同人的「健康」,除需具備多樣的器官和健全的連結系統,還需要在時空變動下具備「調適能力」來維持身心「平衡狀態」。國土綠網的韌性,亦如同人的健康,需要具備多樣的生態系和健全的連結性,並有賴各地社群具備調適能力,在時空變動中持續獲取生存和生活所需的社會、經濟和環境資源;同時面對來自社會、經濟或環境的風險和衝擊時,能夠預防、減輕、應變並回復健康狀態。

面對上述議題,近年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倡導以自然為本的解決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 NbS)」,呼籲各國面對氣候變化、自然災害、水和糧食安全等日益嚴峻威脅和問題時,能夠藉由保護、永續經營和復育自然及半自然生態系的相關行動,有效減緩天災威脅和衝擊,提升人類社群和生物多樣性的福祉與惠益。NbS概念和作法已獲得許多國際重要公約和協議的重視與採納。

由於國土綠網韌性的經營極具挑戰性,需要跨域(跨空間、跨部門、跨專業)的國家級中長程方案支持。行政院核定由農委會林務局自一○七年度起統籌推動的「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建置計畫」,即開啟了跨域協作的契機,近年逐步推行自然保護區維護、森林和濕地經營、鄉村社區和原民部落里山倡議、城鄉交流互惠、以及河海水利、交通路廊、坡地防災等生態維護和復育工程。

雖然 NbS 觀念受到政府部門關注,但實質作為尚待開展。建議林務局國土綠網計畫及國發會推動國家基礎建設計畫時,融入以自然為本的 NbS,本立而道生,讓健康的自然地區受到保護、受損環境透過生態工程復原生態系服務功能,讓各地社群有能力趨吉避凶,邁向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願景。














宗教也能出手救地球


2021-04-21 04:31  聯合報 /   徐正雄/農夫(新北市)
中南部居民除了空汙,如今更飽受缺水之苦。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極端氣候不分國界到處肆虐,連香格里拉也不能倖免!民國 98 年(二○○九年),藏傳佛教嘉旺竹巴法王為喚起人們對氣候變遷環境汙染的重視,率領七百位世界各地民眾,耗時四十二天,翻越喜馬拉雅山五座險峰,造訪偏遠村民。這些民眾跟隨法王一路清理垃圾。在嚴峻環境考驗下,幫助上百村落,種植四萬棵樹,進行了一場綠色革命

這幾年,福爾摩沙也頻遭受極端氣候侵擾。乾旱與高溫一年比一年嚴重,尤其今年山區火災頻仍,水庫見底,中南部居民除了空汙,如今更飽受缺水之苦。就算北部,在淡水種菜的我,今年農友也常發生搶水大戰,而政府還沉醉在防疫成功的喜悅和亮眼的經濟數據,對於極端氣候視而不見,環境永續缺乏長遠計畫。

台灣宗教自由,宗教界藏著無數先知先覺,如果他們能挺身引領大眾向極端氣候挑戰,也來一趟「種樹與撿垃圾的走路環台」,這是個行動大於宣言的時代,相信會有很多民眾響應,繼而影響更多人和政府。

關於環境成本,政府一向不敢輕舉妄動,又常輕放環保蟑螂,水電費、垃圾費都太過便宜,為了選票,沒有政權敢輕易喊漲,間接造成民眾浪費。其實政府可以從源頭下手。

鼓勵民眾檢舉不環保店家與產業,並發放獎金。日前到義美買香油,店員告訴我:一只玻璃瓶回收五元,很實質的鼓勵。政府應該大力獎勵回收;這些小物聚積起來就是大事。

不過話說回來,如今政府才是最大的環境破壞者和空汙來源!或許政府被經濟挾持,環保需要影響力無遠弗屆的宗教界領袖相助。我們期待宗教淨化人心之外,也能淨化環境。













回響/老與少不只國安問題 更是文明程度


2021-04-21 00:24  聯合報 /   鄭志隆/國小校長(屏縣東港)
台灣進入高齡社會,老人家暴案件愈來愈多,「恐懼老年」已成為不可忽視的社會問題。本報資料照片


聯合報載,六十五歲以上遭受家暴的老人從民國 97 年(二○○八年)的二,二六一人飆升到民國 107 年(二○一八年)的七,七四五人,是十年前的三倍多。但虐老通報率僅零點三%;而兒少虐待,來自「鄰居及社會人士」通報率不到百分之三。「虐兒」、「虐老」都得不到社區關注,成為台灣現代社會殘酷與冷漠的現實。

台灣在民國 107 年(二○一八年)正式邁入高齡社會。國發會推估台灣將在民國 114 年(二○二五年)邁入高齡人口比例超過廿%的「超高齡社會」,也就是說台灣將日漸接近「滿城盡是白髮翁」的現象。另一方面,去年新生兒人數僅十六萬五,二四九人,創下史上新低紀錄,美國中情局最新公布民國 110 年(二○二一)全球人口生育率預測,台灣以預測生育率一點零七,世界最低。而總人口數方面,去年死亡人數首度多過出生人數,總人口呈現「死亡交叉」。內政部的最新統計,今年第一季出生人數三四,九一七人,年減十三點六%,死亡人數四七,六二六人,年增一點四%,人口自然成長已連續三個月呈現「生不如死」現象。

「老」和「少」的周全照顧與養護不只是國安問題而是台灣社會文明化程度問題,更是年輕人是否願意結婚生子與有能力投注心力於工作中的問題。年輕人學非所用,工作不定;薪水微薄,上要扶老,下要攜幼;房價飆漲,一屋難求;政府雖有關懷據點與長照政策,卻也有許多村里付之闕如,只會每年舉辦旅遊;各地方政府積極在各市鎮設置大型兒童遊樂場所,卻未見為老人家設置專屬類似的活動遊樂場所。

台灣老人如年雨量般留不住,照顧不了;而少子化如乾旱缺水般,祈神降雨、一籌莫展。兒少與老人被虐了,卻是「家醜不外揚」、「怕通報被挾怨報復」、「清官難斷家務事」,政府的政策似乎追不上少子化與人口老化的速度,不夠有效落實,而社會似乎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越來越遠。

孩子是每個人、家庭、社會和國家的希望,奉獻了一生的老年人應該是每個人、家庭、社會和國家心中最軟的一塊。西蒙波娃在論老年》一書中說:「一個社會怎麼對待老年人,明白揭露了這個社會的原則與目的 -- 而這往往是仔細隱藏起來的。」零點三%和百分之三不到的通報率,望能凸顯被仔細隱藏的問題,喚醒社會大眾和政府以有效作為與實際行動來力挽你我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