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1日 星期三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加強台美氣候合作 取得國際認同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63932/web/ 

◆  農用水改革 政府別再睡
◆  應對氣候變遷 台灣不能遲疑
◆  以完整生命教育面對哀慟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加強台美氣候合作 取得國際認同
◆  以自然為本 增進國土綠網韌性
◆  宗教也能出手救地球
◆  回響/老與少不只國安問題 更是文明程度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加強台美氣候合作 取得國際認同


2021-04-21 04:39  聯合報 /   楊之遠(作者為台北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管理研究所兼任教授)
美國總統拜登將於22日至23日主持線上氣候峰會,邀請約40國領袖參與。法新社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日前表示:「世界距離達到《巴黎氣候變化協定》降低全球暖化的一致目標還有很大差距,民國 110 年(二○二一年)是應對全球氣候緊急情況的關鍵年。科學顯示,如果要將全球溫度上升限制在一點五攝氏度以內,人類必須在民國 119 年(二○三○年)之前將全球排放量從民國 99 年(二○一○年)的水平削減百分之四十五。」

因此今年初以來,各個國家紛紛以群組方式進行氣候視訊會議,討論應因策略三月廿三日,中國與歐盟、加拿大共同舉辦第五屆氣候行動部長級視訊會議。三月卅一日英國主辦氣候與發展峰會,預計卅五個國家的部長參與,但是由於中英關係因人權議題惡化,中國沒有派員出席。

為重新取得美國在全球對抗氣候暖化的領導地位,拜登將於四月廿二至廿三日,主辦氣候領袖視訊峰會,邀請全球四十位領導人參加。同時派遣氣候變遷總統特使柯瑞事先出訪印度、英國等國家,尋求加強對抗氣候暖化共識柯瑞已於四月十四日出訪中國上海,與中國氣候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舉行會談

由於柯瑞赴上海行前,美國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發布年度威脅評估報告,將中國致力於成為「全球大國」放在「威脅」清單的首位。拜登並於十四日同時派遣前聯邦參議員陶德、前副國務卿阿米塔吉等組成的非官方代表團參訪台灣等作法,恐引發中國反制。因此柯瑞的訪中行程甚為低調,中國亦遲遲未表明習近平主席是否出席拜登辦的氣候鋒會。外界對於柯瑞與解振華之中美氣候會談成果甚為憂心。

但所幸雙方於十八日會後發表聯合聲明,表示中美將努力合作並與其他國家共同解決氣候危機,按其嚴峻性、緊迫性所要求加以應對。同時兩國都計畫在格拉斯哥第二十六次氣候締約方大會之前,制定各自旨在實現碳中和/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的長期戰略。顯示儘管中美存有眾多歧見,雙方仍同意就氣候暖化挑戰議題進行合作。

台灣過去在氣候議題上,由於無法參與國際組織正式對話,導致相關政策積極性不足,績效有限。蔡英文總統在本月十五日接見美國前參議員陶德等人時,強調台灣有決心減碳,也將全力發展綠色能源,氣候變遷應該是台美雙方可以長期合作的議題。

因此建議我國政府各部門應就減碳法令、財政措施、低碳技術研發等,共同擬定具體之台美氣候合作計畫,藉由雙邊合作重新檢視我國的減量基準年、減量目標與期程,提出新的自主貢獻報告,積極落實,才能在未來全球氣候治理體系壓力下獲得國際認同。











農用水改革 政府別再睡


2021-04-21 04:26  聯合報 /   李武忠/農漁經學者(台北市)
中南部近期乾旱嚴重。本報資料照片


國內正遭遇半世紀以來最大乾旱,旱象若無法在短期內解除,恐會對經貿、民生、農業等造成重大影響。而台灣處於天然災害熱區,未來乾旱、暴雨、地震等恐成常態,政府不能再好了傷疤忘了痛,須作長遠規畫,唯有自助而後天助。

乾旱缺水已是全球性議題,全球約六分之一人口面臨與水資源相關的嚴重挑戰。由於農業水資源管理關係資源利用效率、糧食安全、人類健康營養、環境永續能否實現,且農業是最大用水對象農業用水占全球總取水量七十%以上),是解決水資源不足和短缺的關鍵,農業水資源管理改革成為各方關注焦點。

鑑於改善農業用水管理,亦是緩解和適應氣候變遷的重要方式。目前全球積極推動農業水資源管理措施包括:完善水資源供給需求核算審計;建立用水資源和用水權監測的資訊系統;推廣最佳農藝措施(如改良品種、養分和農藥管理、恢復土壤有機質以及地面覆蓋物);建立公平透明的分配體系;善用政策工具(如推廣服務、金融服務、作物保險、專項補貼等);運用先進的資訊和通信技術(如建立乾旱預警系統、開發手機應用程式);實施精準農業並推廣高效滴灌、噴灌灌溉和廢水的安全再利用系統;實施「循環經濟」;輔導作物多樣化,轉向種植價值更高、耗水更少的作物(如耐旱品種);積極辦理老舊灌溉設施修復和現代化設施建設;實施水回收利用、鹹水淡化和綜合系統(如稻田養魚和魚菜共生系統);採取優惠融資機制,獎勵有效率運用水資源的投資;制定進口與國內生產農產品的最優組合等。這些措施均可作為政府改革水資源管理的重要參考。

值得警惕的是,適當激勵措施固然是維持用水相關政策一致性的關鍵,但過度的電價和水價補貼,不僅造成地下水過度開採,導致地面沉降、鹽鹼化及土地和水資源衰退,也會給社會帶來高昂成本。為避免過度用水,各項策略應考慮逐步取消與產量掛鉤的轉移支付(例如價格支持),尤其對用水需求高的作物,同時逐步取消對水、能源和化肥的一般性補貼。目前英國、丹麥、德國、荷蘭、以色列、中國大陸等採用水資源稅,作為水價中反映資源稀缺性、促進節水和增加財政收入的經濟工具,以達成水環境保護、節約用水、緩解用水壓力等多個目標

台灣農業用水亦占總供水量七成工業不到十%),一旦缺水農業用水往往首當其衝,引發爭端,政府不能便宜行事。當前農業供水系統確實存在管線老舊,渠道年久失修,漏水率高,供水管理體系待改進等缺失。配合國內經濟結構(以工商服務業為主)及農業規模轉變(許多農地移作他用,耗水多的稻米生產過剩,各種作物的水資源生產效率具顯著差異),有限水資源須進行全面改革,並重作公平合理分配。水資源配置應在生產效率與公平、水資源獲取,以及環境流量要求間尋求更好平衡,不過並非所有水資源相關風險,都可由農民自己解決或僅憑農民決定就可解決,還是需要公共部門行動和舉措。












應對氣候變遷 台灣不能遲疑


2021-04-21 04:38  聯合報 /   廖明輝/中央大學博士候選人(新北市)
美國總統拜登將於22日至23日主持線上氣候峰會,邀請約40國領袖參與。路透


四月廿二日世界地球日,美國總統拜登將邀請包括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俄羅斯總統普亭在內的全球領袖參加「氣候領袖峰會」,視訊方式討論如何減少碳排放,遏止全球暖化。同日蔡英文總統則將照慣例接見環保團體代表,針對藻礁、三接和能源轉型議題當面交流,希望經由對話尋求有建設性的政策建議。

面對氣候變遷議題,台灣將何去何從?日前到台大社科院參加「氣候變遷下的治理挑戰座談,與會專家指出氣候變遷對環境、經濟及社會的影響與衝擊日益嚴重,已是全世界都無法忽視的議題,淨零碳排成為全球最關注的重要行動,已有一百廿七個國家宣布在民國 139 年(二○五○年)達成淨零碳排。台灣雖在民國 104 年(二○一五年)制定「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是國際少數將國家長期減量目標入法者,但長期減量目標為在國 139 年(二○五○年)排放量減少至民國 94 年(二○○五)基準年排放量的五十%以下,與目前國際減量目標差距甚大。

此外歐盟將於民國 112 年(二○二三年)實施碳關稅,美國也將針對未履行氣候和環境義務國家,就碳密集型產品實施碳關稅或配額。因此,面對以貿易政策手段達到全球氣候變遷減碳目標的國際政經壓力,台灣不能遲疑,需要有正向積極的氣候變遷政策。就如台大教授葉俊榮所言:「正向積極的氣候變遷政策,就是要擺脫氣候變遷的負面思考與拖延心態」。

與會的台大教授周桂田也指出,台灣由於褐色經濟的低能源價格、環境成本外部化及褐色能源假象的低價燃煤與核電,造成台灣系統轉型遲滯,尤其是石化業的汙染與環境外部成本長期被忽略,產生系統性風險與遲滯、隱匿、鬆弛的風險管制與文化,進而導致災難、爭議、與不信任。

因此,面對氣候變遷涉及的社會、經濟、環境等課題,台灣應該轉換思維,從耗用資源多寡與產生附加價值高低的視角,重新檢視台灣褐色經濟「低能源價格、低薪、高環境承載」的轉型困境與系統性風險,搭配「產業轉型」與「能源轉型」的系統性思考,告別高能源依賴的政策主張;因為積極的經濟政策必須嫁接在積極的氣候變遷政策下,才能與國際接軌並行。














以完整生命教育面對哀慟


2021-04-21 00:23  聯合報 /   楊長苓/東吳大學心理系兼任助理教授(台北市)
台鐵太魯閣號造成49人罹難,舉國悲痛。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健康心理學課程裡我總會出一份作業:「我最喜歡的東西」。藉著這份作業,往往可以看到學生與其他人的生命聯繫,以及生命相連帶來的力量。

有學生寫手表:「我最喜歡阿公給我的手錶,看到手錶就像見到阿公。阿公對我很好。有一天我在學校上課,阿公過世了。我既生氣又難過,為什麼阿公會生重病?為什麼我沒見到他最後一面?大家都跟我說沒關係,不要難過。但我很想阿公,也無法原諒自己,而且我不了解為什麼大家都要我走出去?如果走出去是忘記阿公,那我不要走出去」。

另外一位寫媽媽的聲音:媽媽離世後,他每晚都會播放媽媽跟他說話的聲音。大家覺得這樣不健康,勸他要勇敢,他只好把這個習慣「藏」起來。他說「大家都叫我要勇敢面對,但我想記得媽媽的聲音跟微笑,我不想把媽媽藏在背後,我要帶著媽媽一起走這份記憶」。

學生的故事就是人生:每當遭逢意外、失落、憂傷,我們都會震驚、憤怒,試圖否認、想要討價還價,最後慢慢梳理出應對模式。

太魯閣號意外,受難者與家人都要經歷傷痛與不解的階段,旁觀者與救難的人,也會面對這種傷痛。研究顯示,搜救小組也會發生緊張、憂鬱、焦慮等創傷後壓力症狀。

目前的「生命教育」只看重「生」的哲學討論與全人發展,卻不誠實面對「死」的衝擊與傷痛;缺乏完整生命教育,不僅受難者與社會大受衝擊,執政者也誤以為迅速發放善款,就是好的處理。

生命無法換算成金錢,卻可以編列預算,完整生命教育課程,協助我們更認識生死議題。建議執政者多加思考:

一、提供完整的生命教育課程,讓孩子認知生老病死是普世經驗:每個人的生命都會經歷傷痛,我們應該與孩子分享生老病死的概念,並且討論分享如何預作準備,降低對生命帶來的影響。

二、接受「悲傷是一個過程」,而不是片段的事件:悲傷不是暫時的事件,而是混亂的過程。經歷悲傷的人需要時間整理與消化,我們可以專注傾聽與陪伴,讓他們知道我們都在。

三、開辦心理健康課程,增長教師基本情緒保健知識:教育部應補助並盤整各級學校資源,為教師開辦課程,讓老師認知到心理傷痛與情緒變動是重要的課題,辨識情緒帶來的結果,了解如何與受災的孩子相處,知道何時需要轉介,陪伴學生度過困難的時間。

四、成立災難醫療小組,在急性期主動提供整合性協助:災難剛發生是受難者最需要幫助的時刻。建議成立災難醫療小組,結合醫生、護理師、心理支援、社工等專家,從醫療決定、傷後護理、心靈支援到急難救助等多方面同時介入,減低第一時間的衝擊。

五、規畫救災前訓練課程及救災後心理衡鑑:搜救小組在訓練時期就要規畫課程,協助建立韌性、生命的凝聚感,與不同群體建立社會連結,建立正確的社會感知,使搜救小組不僅更認識自己的生活面相,也更可面對困難,找出意義。救災後也應進行心理評估與協助。

沒有人願意面對災難,但我們可以盡力準備。當我們更多理解生命與變動的議題,建立起生命韌性與生命凝聚感,並能敞開心胸說出失落與哀慟,也能接受並支持他人的憂傷與難過時,完整的「生命教育」將讓我們彼此扶持。

就算負傷,也能夠慢慢前行。












以自然為本 增進國土綠網韌性


2021-04-21 04:37  聯合報 /   李光中/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副教授(花縣吉安)
農委會林務局自107年度起統籌推動的「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建置計畫」,推行生態維護和復育工程。圖/林務局羅東林區管理處提供


台灣島位處亞熱帶和環太平洋地震帶,快速隆升的造山運動伴隨著颱風豪雨帶來的劇烈侵蝕作用,既造就豐富多樣的生態系和自然資源,同時潛藏各種天然災害風險。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主要議題,是既要「活用自然資源」(趨吉)也要「減少天然災害」(避凶)。為此,我們需要「以自然為本」的解決之道,致力增進國土「」綠網的韌性。

韌性」概念如同人的「健康」,除需具備多樣的器官和健全的連結系統,還需要在時空變動下具備「調適能力」來維持身心「平衡狀態」。國土綠網的韌性,亦如同人的健康,需要具備多樣的生態系和健全的連結性,並有賴各地社群具備調適能力,在時空變動中持續獲取生存和生活所需的社會、經濟和環境資源;同時面對來自社會、經濟或環境的風險和衝擊時,能夠預防、減輕、應變並回復健康狀態。

面對上述議題,近年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倡導以自然為本的解決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 NbS)」,呼籲各國面對氣候變化、自然災害、水和糧食安全等日益嚴峻威脅和問題時,能夠藉由保護、永續經營和復育自然及半自然生態系的相關行動,有效減緩天災威脅和衝擊,提升人類社群和生物多樣性的福祉與惠益。NbS概念和作法已獲得許多國際重要公約和協議的重視與採納。

由於國土綠網韌性的經營極具挑戰性,需要跨域(跨空間、跨部門、跨專業)的國家級中長程方案支持。行政院核定由農委會林務局自一○七年度起統籌推動的「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建置計畫」,即開啟了跨域協作的契機,近年逐步推行自然保護區維護、森林和濕地經營、鄉村社區和原民部落里山倡議、城鄉交流互惠、以及河海水利、交通路廊、坡地防災等生態維護和復育工程。

雖然 NbS 觀念受到政府部門關注,但實質作為尚待開展。建議林務局國土綠網計畫及國發會推動國家基礎建設計畫時,融入以自然為本的 NbS,本立而道生,讓健康的自然地區受到保護、受損環境透過生態工程復原生態系服務功能,讓各地社群有能力趨吉避凶,邁向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願景。














宗教也能出手救地球


2021-04-21 04:31  聯合報 /   徐正雄/農夫(新北市)
中南部居民除了空汙,如今更飽受缺水之苦。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極端氣候不分國界到處肆虐,連香格里拉也不能倖免!民國 98 年(二○○九年),藏傳佛教嘉旺竹巴法王為喚起人們對氣候變遷環境汙染的重視,率領七百位世界各地民眾,耗時四十二天,翻越喜馬拉雅山五座險峰,造訪偏遠村民。這些民眾跟隨法王一路清理垃圾。在嚴峻環境考驗下,幫助上百村落,種植四萬棵樹,進行了一場綠色革命

這幾年,福爾摩沙也頻遭受極端氣候侵擾。乾旱與高溫一年比一年嚴重,尤其今年山區火災頻仍,水庫見底,中南部居民除了空汙,如今更飽受缺水之苦。就算北部,在淡水種菜的我,今年農友也常發生搶水大戰,而政府還沉醉在防疫成功的喜悅和亮眼的經濟數據,對於極端氣候視而不見,環境永續缺乏長遠計畫。

台灣宗教自由,宗教界藏著無數先知先覺,如果他們能挺身引領大眾向極端氣候挑戰,也來一趟「種樹與撿垃圾的走路環台」,這是個行動大於宣言的時代,相信會有很多民眾響應,繼而影響更多人和政府。

關於環境成本,政府一向不敢輕舉妄動,又常輕放環保蟑螂,水電費、垃圾費都太過便宜,為了選票,沒有政權敢輕易喊漲,間接造成民眾浪費。其實政府可以從源頭下手。

鼓勵民眾檢舉不環保店家與產業,並發放獎金。日前到義美買香油,店員告訴我:一只玻璃瓶回收五元,很實質的鼓勵。政府應該大力獎勵回收;這些小物聚積起來就是大事。

不過話說回來,如今政府才是最大的環境破壞者和空汙來源!或許政府被經濟挾持,環保需要影響力無遠弗屆的宗教界領袖相助。我們期待宗教淨化人心之外,也能淨化環境。













回響/老與少不只國安問題 更是文明程度


2021-04-21 00:24  聯合報 /   鄭志隆/國小校長(屏縣東港)
台灣進入高齡社會,老人家暴案件愈來愈多,「恐懼老年」已成為不可忽視的社會問題。本報資料照片


聯合報載,六十五歲以上遭受家暴的老人從民國 97 年(二○○八年)的二,二六一人飆升到民國 107 年(二○一八年)的七,七四五人,是十年前的三倍多。但虐老通報率僅零點三%;而兒少虐待,來自「鄰居及社會人士」通報率不到百分之三。「虐兒」、「虐老」都得不到社區關注,成為台灣現代社會殘酷與冷漠的現實。

台灣在民國 107 年(二○一八年)正式邁入高齡社會。國發會推估台灣將在民國 114 年(二○二五年)邁入高齡人口比例超過廿%的「超高齡社會」,也就是說台灣將日漸接近「滿城盡是白髮翁」的現象。另一方面,去年新生兒人數僅十六萬五,二四九人,創下史上新低紀錄,美國中情局最新公布民國 110 年(二○二一)全球人口生育率預測,台灣以預測生育率一點零七,世界最低。而總人口數方面,去年死亡人數首度多過出生人數,總人口呈現「死亡交叉」。內政部的最新統計,今年第一季出生人數三四,九一七人,年減十三點六%,死亡人數四七,六二六人,年增一點四%,人口自然成長已連續三個月呈現「生不如死」現象。

「老」和「少」的周全照顧與養護不只是國安問題而是台灣社會文明化程度問題,更是年輕人是否願意結婚生子與有能力投注心力於工作中的問題。年輕人學非所用,工作不定;薪水微薄,上要扶老,下要攜幼;房價飆漲,一屋難求;政府雖有關懷據點與長照政策,卻也有許多村里付之闕如,只會每年舉辦旅遊;各地方政府積極在各市鎮設置大型兒童遊樂場所,卻未見為老人家設置專屬類似的活動遊樂場所。

台灣老人如年雨量般留不住,照顧不了;而少子化如乾旱缺水般,祈神降雨、一籌莫展。兒少與老人被虐了,卻是「家醜不外揚」、「怕通報被挾怨報復」、「清官難斷家務事」,政府的政策似乎追不上少子化與人口老化的速度,不夠有效落實,而社會似乎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越來越遠。

孩子是每個人、家庭、社會和國家的希望,奉獻了一生的老年人應該是每個人、家庭、社會和國家心中最軟的一塊。西蒙波娃在論老年》一書中說:「一個社會怎麼對待老年人,明白揭露了這個社會的原則與目的 -- 而這往往是仔細隱藏起來的。」零點三%和百分之三不到的通報率,望能凸顯被仔細隱藏的問題,喚醒社會大眾和政府以有效作為與實際行動來力挽你我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