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聯合報社論/中央攬權攬錢攬功,砍補助撕破正義假面
◆ 聯合報黑白集/柯「先知」
◆ 經濟日報社論/日超長債利率飆升 透露投資信號
經濟日報社論/央行利率按兵不動的決策思維
2025-06-21 03:0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央行。聯合報系資料照
隨著美國的腳步,我國央行也於19日召開第2季理監事會議,並決定維持2%的重貼現率。在近日以伊戰爭導致油價大漲,以及預期國內9月將調漲電價的情況下,央行下半年降息機會不大。
央行決定利率水準的關鍵因素是國內通膨情況。今年5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1.55%,低於4月的2.03%。不過,由於近日以色利與伊朗的軍事衝突,導致6月至19日為止,油價已上漲23%。在預期國內通膨會因而增溫的情況下,央行只能按兵不動。
雖然出口產業及房地產業都企盼央行降息,但央行並不會考量各別產業處境。就出口產業而言,美元兌換台幣的匯率已由年初的33貶值到近日的29.6。根據科技廠商估計,台幣兌美元升值1%,會造成其營業利益率減少0.4%。由於今年台幣已升值超過10%,故會造成出口廠商營業利益率減少4%以上。為避免利潤繼續遭到侵蝕,出口廠商希望央行降息,以遏止台幣升值。
然而,在川普給予各國對等關稅90天豁免期的激勵下,我國出口值在今年5月創下歷史新高,且出口至美國的比率也超越出口至大陸的比率,這導致今年前五個月的出口值較去年同期增加38.3%,故美國更可能壓迫台幣升值,以減少其對台貿易逆差。
就房地產業而言,央行去年的第七波打房措施顯著影響後續房屋交易量。今年六都前五個月買賣移轉合計8.21萬棟、年減27.1%,探近八年同期新低。而今年4月全台預售屋的交易量,則較去年同期萎縮近八成。因此,即使近來各都會區房價僅小漲或小跌,但房屋交易數量低迷卻使許多建商及房仲業者陷入營運困境。因此, 他們皆希望央行降息,以刺激房屋買氣。然而,央行最在意的是銀行貸款仍過度集中在不動產業;國銀不動產放款集中度從去年1月高峰的37.6%略微下降至今年5月的37.1%,仍超越央行的警戒水準。
下列兩個因素影響今年下半年我國央行的利率決策。首先,是聯準會下半年的利率決策。其次,是我國今年9月即將召開的電價費率審議會。
近來我國央行的利率調整方向通常和聯準會同步,但調整幅度較小,而聯準會的利率決策則取決於美國通膨狀況。雖然近來美國各城市租金呈現反轉向下,有利通膨減緩,但下列兩個因素卻刺激美國通膨;包括,在今年7月對等關稅豁免期結束後,美國應會提高各國稅率,以及今年下半年美國參議院可能通過川普的「大而美法案」。由於此法案的本質是減稅及增加舉債,故會刺激民眾消費、增加政府支出以致助長通膨。因此,即使此次聯準會利率決策會議提供的點狀圖,暗示下半年可能會降息2碼,但屆時的通膨數據卻可能迫使聯準會偃旗息鼓。
就電價問題而言,截至今年5月底止,台電公司已累積虧損4,545億元。雖然今年初行政院在預算案中,提出由國庫撥補2,000億元來降低台電負債的法案,但未獲在野黨認同。今年5月國內已停止使用核電,而近來油價又因以伊戰爭而大漲,故在今年9月即將召開的電價費率審議會中,經濟部可能被迫大幅調漲電價。由於央行預估今年 CPI 年增率為1.81%,而楊金龍總裁在此次理監事會議後的記者會表示,CPI 年增率降至1.5%以下,央行才會考慮降息。因此,今年下半年央行不大可能降息,且屆時還面對電價大漲所導致的升息壓力。
總之,通膨情況是央行調整利率與否的最主要因素。各行各業應認知此點,並進行因應調整,而非期待央行優先解決其困境。
聯合報黑白集/柯「先知」
2025-06-21 23:49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聯合報系資料照
中選會公告大罷免投票日,一如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預告的七月廿六日。因為太過巧合,引來在野黨批評中選會甘為鷹犬、已成獨裁工具。
依法罷免案應於成案後廿日起的六十天內投票,可選定之日不少,為何就偏要錯開公投,擇定與部分國考撞期,且是柯建銘早早預告的七二六?至少顯現的政治失衡是,民進黨及罷團早知七二六投票並作出相應的文宣與政治部署,中選會給出的可行性、提早安定等理由,豈能服眾。
中選會主委李進勇之偏頗不讓人意外,早在罷樑案「視察」基隆市選委會時,即已展露無遺;如今連大罷免投票日都彷若奉柯建銘喻示辦理,選務時程配合民進黨政治部署的節奏,也揭開民進黨內「先知」們為何能精準預言的神秘面紗。
例如,民進黨發言人吳崢即曾神準預測,憲法法庭就國會改革案的暫時處分結果與公布時間;此次操作大罷免,除投票日期外,柯建銘更曾接連預告賴清德何時與如何登場,無不應驗。不過,「柯先知」也有例外失準之時,像川普關稅戰,他預言台灣會被加徵十趴,未料卻是讓閣揆卓榮泰嚇昏頭的卅二趴。
說穿了,「先知」的神準預言,關鍵在黨政軍法檢警媒,民進黨一把抓,從憲法法庭到中選會也都成民進黨附隨組織;至於關稅預言失準,那是因為美國爸爸不受控。
聯合報社論/中央攬權攬錢攬功,砍補助撕破正義假面
2025-06-21 23:51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內政部長劉世芳。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賴政府繼統刪各縣市一般性補助款後,又要求地方自籌租金補貼,地方政府不分藍綠紛紛跳腳。綠營首長含蓄盼望「最好是中央繼續出」,藍營首長則直言批評「總統政見、地方埋單」,台北市長蔣萬安更準備「連本帶利」討回中央欠款,而專家也直指「租屋族苦日子來得比預期還要快」!
賴政府統刪地方一般性補助款,理由是藍白立委刪砍總預算;中央要求地方分攤租金補貼,則稱是新版財劃法讓中央收入減少、地方收入增加,因此要地方分擔。但兩案特徵都是政治報復、懲罰人民,以及選擇性遵守法律、邏輯矛盾錯亂。
中央政府總預算膨脹到史無前例的規模,立法院依法監督節制,在野黨立委馬上面臨大罷免的報復;政治報復更波及地方政府與人民,明明立法院對一般性補助款一毛未刪,行政院卻違憲違法大砍,以地方教育、弱勢社福及基礎建設等人民福祉祭旗。中央看似對地方不分藍綠統刪,但行政院長卓榮泰卻以「輪迴說」明言補償支持中央的綠營縣市,讓統刪更添順生逆亡的政治報復色彩。
中央要求地方自籌租金補貼,更是挾持人民,情勒地方首長。立院凍刪中央總預算時,內政部長劉世芳就下鄉宣講大罷免,造謠稱三百億租金補貼被凍結二百億元,不能正常發放。實情是立院只凍結四十一點四七億元,內政部只要提出解凍報告即可全數支用。謊言被戳破後,劉世芳又以租屋族為人質,要求地方分攤租金補貼,這回理由是新版財劃法生效;劉世芳乾脆兩手一攤,「我們沒有錢就是沒有錢」,無賴之狀,能奈她何!
蔣萬安就租金補貼質疑中央一邊砍補助款,一邊提釋憲,根本前後矛盾、邏輯錯亂;其實賴政府對總預算案也如出一轍。劉世芳反批蔣萬安不瞭解情況,強調租金補貼屬於非法定的一般性補助款,跟一般性補助款統刪百分之廿五不同;但這話卻不啻反證中央統刪法定的一般性補助款已屬違憲違法。北市綠營議員也諷刺蔣萬安是憲法小白,因為惡法亦法,不能不實行;但民進黨政府常只選擇性執行合乎己意的法律,大砍補助款時眼裡可有憲法和法律?
尤其擴大租金補貼政策,本是賴清德競選總統的重要政見,更是賴總統「八年百萬戶租屋家庭支持計畫」施政目標的最重要環節;當時言明中央全數補貼,迄今內政部國土署網站首頁及三百億租金補貼專區也都強調「中央擴大」,刻意凸顯中央政績,現在卻拉著地方政府為總統政見埋單,不但反映政客好大喜功、不顧財源、亂開支票的惡習,也等於是要地方出錢出力,中央繼續攬功割稻尾。
更惡質的是,中央不再如數補貼租金,凸顯了民進黨對於居住正義打假球、租屋青年與弱勢選後皆可拋的心態。學者早有質疑三百億租金補貼對象多非弱勢家戶、資源錯置的居住不正義現象,但賴清德對於廣建社宅沒太大興趣,包租代管績效又差,只用大撒幣敷衍居住正義的要求:一方面不計後果鼓勵青年購屋,引發新青安之亂;一方面漫無節制擴大租金補貼,現在更強迫地方政府為其虛偽的居住正義收拾善後。
賴政府攬權攬錢又攬功,不論是法定一般性補助款或非法定租金補貼,都被當成政治工具和選舉武器。中央大砍一般性補助款,尚以「輪迴說」安撫綠營山頭;而剋扣租金補貼,卻直接衝擊賴清德的總統政見與施政目標,政院雖然緩頰表示尚未定案,但挾持人民、情勒地方的手法,已撕破居住正義的假面,哪管人民要過苦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