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5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企業需要穩定的匯率政策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聯合報社論/總統、主席、青鳥頭:賴清德列車上有誰?
◆  聯合報黑白集/發現金合乎「更大民主」
◆  經濟日報社論/企業需要穩定的匯率政策






經濟日報社論/企業需要穩定的匯率政策


2025-07-05 00:50  經濟日報/ 社論
新台幣兌美元匯率近月來大幅波動。聯合報系資料照


新台幣兌美元匯率近月來大幅波動,日前為了6月季底做帳,先是突然暴跌7角,然後第二天又暴升7角,回到前一天的水準,目前已升值站上28字頭了

延續5月初新台幣匯率在幾日內暴升,6月底半年收盤,突然又暴跌,顯現出匯率波動極其不穩定的現象。雖然說造成新台幣匯率巨幅震盪的情況與人們的預期有關,但是台灣是一個高度依賴進出口經濟體,新台幣匯率對於進出口廠商的影響非常大過度波動,會讓廠商暴露龐大匯率風險中。因此,在廠商面臨美國巨大的關稅風險時,央行更有必要努力維持一個穩定匯率政策

4月初,川普宣布將對全球各國課徵對等關稅,將對台灣課徵高達32%,只比中國大陸的34%略低,而高於日韓的24%。在面對如此高關稅的壓力下,政府立即提出幾項預備與美國協商關稅的政策,其中一項就是關稅要從零開始談。事實上,台灣被課徵如此高關稅的主要理由,就是因為去年台灣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太大,才會在川普的計算公式下,被要求課徵32%的關稅。由於廠商預期未來會被課徵高額關稅,因此今年以來,美國廠商普遍提前下單,造成上半年台灣對美國出口大幅成長,順差也更加擴大。今年前五個月,台灣對美國出口額達到646.3億美元,進口額為197.7億美元,依此一數據推估,我們的對等關稅將達到36.1%,比之前宣布的32%還要高。在這種情況下,各方人士都預期,台灣不但會有高額的關稅,同時也會面臨新台幣升值壓力,因為政府很可能會完全接受美國的要求

5月初,政府宣布已經完成與美國第一階段關稅協商,但政府沒有說明具體協商內容,加上美國要求各國要拿出誠意,因此台灣應該會面臨美國很大的壓力。尤其是最近以來,台灣對美國的順差持續大幅增加,結果5月初,新台幣兌美元匯率突然上升,在短短幾天之內由32.0暴升到30.1,此一漲幅應該是新台幣歷史上在短期最大漲幅

雖然央行堅稱沒有受到美國的壓力,但是國人普遍不相信,因為央行在傳統上對於控制匯率一向都非常有效,而這一次如果不是央行放手,不可能會出現如此劇烈上升,也由於在美台談判關鍵時刻,央行更不敢干預匯率,以免落入操縱匯率口實

現在台灣對美國出口仍然在擴大,坊間許多傳說新台幣匯率可能會持續上升,甚至有些人估計上升到27左右。5月以來新台幣匯率持續緩慢上升中,而前兩天的劇烈波動,明顯是人為操控;如此大幅波動,會讓進出口廠商在決定進出口產品價格時,遇到很大的困難,也因此會暴露高度匯率風險當中出口廠商必須同時面對大幅調升關稅風險,如果沒有一個穩定匯率,廠商將面臨雙重風險,可以說是屋漏又逢連夜雨

依據美國之前宣告的,對等關稅將在7月9日決定,在此之前新台幣匯率可能仍然會波動;如果到時川普宣布對等關稅再延90天,那麼新台幣匯率可能會持續走升。從進出口商的角度來看,絕對不樂見這種情況發生,這時央行的角色就會更為重要。總之,無論如何,央行都應該維持一個穩定匯率政策如果有必要,一次讓新台幣升足也不是不行,但是不應該在升值過程出現大幅波動。雖然川普的政策不確定,導致我國關稅與匯率不確定而不穩定,但是央行至少應該在可控範圍內,最大程度維持匯率穩定盡量減少廠商可能的匯率風險













聯合報黑白集/發現金合乎「更大民主」


2025-07-05 00:45  聯合報/ 黑白集
稅收超徵要怎麼處理?國民黨主張普發現金1萬元,示意圖。 記者侯永全/攝影


稅收超徵要怎麼處理?國民黨主張普發一萬元,民眾黨主張普發六千。卓榮泰則悍然拒絕,認為應拿來鞏固國防補貼台電,發現金「萬萬不可」。民進黨推動大罷免,稱要以「更大的民主」醫治民主弊病。普發現金,完全符合「更大的民主」

卓榮泰以為發一萬元是多大的恩典?且看,同日台積電發出一,四○五億的「分紅」,平均每個員工可分得兩百萬元,那才真叫大紅包。一萬元算什麼?政府去年稅收超徵五千多億,全來自人民納稅錢,「還稅於民」只是剛好而已。錢分給民眾自行決定用途,比起由政府隻手拿去台電虧損國防黑洞,不僅更民主,也更符合效益原則

最好笑的是,賴清德在獅子會演說中問聽眾,「你應該不需要這一萬元?」對方答:「我買菜就用掉了!」在座獅子會員都是老闆級,問他們的需要,顯示賴清德的參考點偏差。老闆娘說「買菜就用掉」,一副很不屑;買菜花錢,卻是庶民生活基本。富人可能一天就花光一萬,但底層家庭可以過上一個月;這是卓榮泰疏離社會現實

說大罷免是「更大民主」,是民進黨信口雌黃。但是,要在「補貼台電」和「普發現金」之間作選擇的話,後者絕對是「更大的民主」。「莫忘世上苦人多」之警語言猶在耳,民進黨卻忘得精光














聯合報社論/總統、主席、青鳥頭:賴清德列車有誰


2025-07-05 00:30  聯合報/ 社論
大罷免投票在即,賴清德果真「大登場」進行團結十講催票。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今年二月大罷免初現苗頭時,民進黨總召柯建銘吹噓大罷免是他發起,並稱屆時賴總統會有個「大登場」,其後整個罷免行動就會「大成功」。當時總統府極力澄清,稱「從未討論大出場」;綠營也說,賴總統「百分之百不會出面」。府方及綠營的態度,顯示他們認為總統介入大罷免並不合宜,亦非光彩之事。如今罷免投票在即,賴清德果真「大登場」進行團結十講催票,照著柯建銘的腳本上陣演出

「總統」兼任「黨主席」,並不符合「黨政分立」原則,卻是台灣政治史上一個迷亂難以改革積習。民進黨在野時,曾痛批蔣家「黨政軍一把抓」,是威權統治。民進黨執政後,卻覺得這樣的權力美味「棄之可惜」,也亦步亦趨逐一照抄一絲不漏。照理說,在「總統」與「主席」兩個角色發生衝突時,仍應選擇以「總統」角色為先,方符合國家利益。但對權力欲薰心的賴清德而言,他似乎已無法分清先後與輕重,「主席」才是他的主要角色

不僅如此,近一年來,賴清德在總統與主席兩個角色之外,更發展出一個全新角色,那就是「青鳥頭」。綠營原本即已豢養大批網軍,甚至透過政府標案壯大各種側翼組織;如今再加上這些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的「青鳥」,聲勢更顯囂張。最令人訝異的是,賴清德只要在決策上遇到挫折,或者覺得在野黨主導的國會法案不如己意,動輒呼喚「青鳥飛出來」,要他們去衝撞在野陣營。這種操弄年輕群眾作法,真的符合他的國家元首身分嗎?

近幾周,賴清德不斷利用民進黨的集會對大罷免下達動員軍令上周,他在民進黨全代會全程以台語發表演說,指控在野黨妨礙政府對抗大陸,因此公民團體發起大罷免,民進黨要「與公民同行」,並嗨喊:「青鳥飛出來!」本周,他在中常會要求「全體黨公職」,在罷團大遶境來到自己縣市時,以實際行動為他們聲援打氣。賴清德如此忘情演出,儼然一副「青鳥頭」的姿態,他哪裡還記得自己的「總統」角色?

總統、黨主席和青鳥頭,是三個截然不同的角色總統責任,在求取全民的最大共同值,以維護國家的利益。黨主席責任,在對抗競爭政黨,以擴展自己權力。作為「青鳥頭」,則在指揮攻擊行動,以圖瓦解對手。簡單地說,三種角色彼此牴觸,一個人根本不可能同時兼顧。在這種情況下,賴清德心向黨主席的角色多一點,他扮演總統的心思必然減損。更糟的是,當他當起「青鳥頭」扮演攻擊指揮官時,他就徹底糟蹋了自己身為總統的正當性暴露了其個人自私短視無能本色

賴清德的「團結十講」一開講,外界即噓聲一片。除了其中的諸多事實錯誤,及胡亂貶抑他人的「雜質說」外,他最大敗筆,正是他的人格分裂言不由衷一個不珍惜自己元首身分總統隨時滿口仇恨指控動輒操弄群眾進行惡意攻擊,他所做的事無一不是在「分裂國家」。儘管他口中假裝訴求「團結國家」,但誰會相信他有團結人民的真心?

去年未投賴清德一票的民眾,高達六成。他們都不是激動站在街頭連署公民,也不是一呼即至喊打喊衝青鳥者流,他們卻是腳踏實地默默耕耘的一群。這些沉默多數公民,能因綠營支持者或青鳥喧囂,或賴清德的刻意漠視,就被當成隱形人嗎?人們要注意的是,當賴清德在總統、主席及青鳥頭三角色間串接變身時,到底誰是他列車上的乘客







【專家之眼】解讀解放軍山東艦航艦編隊訪港(十一)

◆  【專家之眼】解讀解放軍山東艦航艦編隊訪港(十一)

◆  【專家之眼】賴清德,你在說笑嗎,始終與人民並肩?(初七)
◆  【專家之眼】馬英九「兩岸和平統一」說的弦外之音
◆  【專家之眼】「雜質」很重要
◆  【專家之眼】合理嗎?你我自用必繳,計程車營業卻全免(初六)









【專家之眼】解讀解放軍山東艦航艦編隊訪港


2025-07-05 06:00  聯合報/ 張競/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
解放軍海軍山東艦航母編隊3日抵達香港,官兵在飛行甲板上列隊排出「國安家好」字樣。(新華社)


解放軍海軍山東艦航艦編隊於7月3日至7日訪問香港,該編隊共計002型航空母艦山東艦(舷號17)、055型導彈驅逐艦延安艦(舷號106)、052D型導彈驅逐艦湛江艦(舷號165)以及054A型導彈護衛艦運城艦(舷號571)等四艘戰艦

該編隊前述艦艇曾於6月上旬向東穿越呂宋海峽,進入西太平洋海域實施軍事演練課目。編隊航跡動態主要係環繞日本沖之鳥礁,並且各艦所配屬艦儎機亦曾經實施過多次起降訓練戰術操演。其中山東艦曾經派遣該艦所配屬殲-15艦儎戰機,在6月7日上午以及6月8日下午兩度攔截日本自衛隊駐那霸第五航空群 P-3 海上巡邏機反制日機對其編隊實施跟蹤監控情報蒐集

該編隊各艦在6月22日向西穿越呂宋海峽駛返南海海域;並於6月29日遭西方商用衛星企業公開照片,揭露該編隊已返回海南島三亞基地靠泊碼頭進行整備。但在次日北京透過中國大陸官方媒體管道,正式宣布該編隊將訪問香港,並於7月4日以及7月5日兩日湛江艦運城艦靠泊九龍昂船洲基地開放參觀,同時更安排香港市民自中環一號碼頭搭船至香港維多利亞港二號錨地,透過接駁參觀山東艦

針對山東艦航艦編隊訪問香港,各方軍事觀察家與政治評論者都提出多項分析論述,謹此亦提出下列解讀觀點,祈請讀者先進不吝賜教。首先必須提醒,派遣山東艦訪問香港,筆者已經指出其實是回應民國一一三年(2024年)9月民建聯主席李慧瓊人大常委會會議發言,建議派遣山東艦編隊或是其他艦艇訪問香港。儘管民國一一三年(2024年)11月21日解放軍海軍長沙艦海南艦確實已經訪問香港,儘管香港政壇確實有人認為北京高層已經正面回應李慧瓊在人大常委會發言,但亦有聲浪認定去年年底解放軍派艦訪問香港,其實是在先行山東艦編隊訪問香港暖身探路

其次對於香港特區政府來說,不論如何,經過民國一O八年(2019年)社會動亂所造成傷害,再遭受民國一O九年(2020年)開始新冠疫情衝擊;政治高層希望運用各種方式恢復經濟運作榮景推動金融業擴大進駐香港營運,因此藉由解放軍海軍派艦訪問香港拉抬聲勢,確實是可以理解。由港府特區政府積極配合解放軍艦艇訪港,香港警察總部全力協助各項安全維護與秩序維持作業,民間建制派社會團體呼應各項活動,其實就可看出解放軍艦艇訪港充滿政治意涵

再者就要提醒,其實解放軍艦艇訪問各個大陸沿海港口城市,艦艇開放參觀重要社會愛國教育工作項目重點任務;但香港能夠成為唯一接待過遼寧艦山東艦到訪城市,其政治意涵更是不言而喻。此種待遇不僅是在彰顯中南海重視香港,更是顯現北京高層充分理解運用香港此種國際都會地位,作為政府政策形象國際宣傳平臺,確實是具有重大利基優勢。因此香港能夠獲得如此重視與待遇,其實是因為本身所具備條件所致,而非純粹是由北京中央政府對其施惠而得

此外就要特別指出,山東艦編隊對香港市民開放參觀,確實是卯足勁上陣相當賣力,不僅各項裝備開放程度遠高於香港軍事迷原先預期程度,更是開放參觀者接觸戰機裝備實體。對比各項航展營區開放活動設有阻隔欄杆或是繩圈山東艦編隊各艦開放程度確實相對較高;至於是否會因此導致機密外洩,那就要看有幸登艦參觀者是能看懂真正門道,抑或是只能瞎眼湊個熱鬧!

同時必須指出,確實有軍事觀察家認為山東艦編隊經過海上長時間演訓活動後,經過短期整備就能有信心出訪,足以證明裝備妥善程度相當可靠;此種說法聽起來有理,但艦艇在訪問期間內,畢竟僅是以靜態模式將裝備系統,以陳列展覽開放民眾參觀,就算裝備會有運轉展示,但所將運用功能相當有限。

對比海上實彈射擊操演或是戰術對抗課目來說,確實與靠泊港口開放參觀所需運用裝備系統程度差距相當驚人,因此就山東艦航艦編隊能夠遂行出訪開放參觀任務,就推論裝備系統可靠度沒有問題,這實在是將標準放得太低。但說實在話,山東艦編隊各艦艦容確實相當整潔,在艦體表面清潔保養上,確實可以給予肯定。

最後必須嚴肅指出,中國大陸亦有軍事評論者認為,山東艦編隊訪問香港將可震懾圖謀不軌勢力,此種說法恐怕就實在有點搞笑與外行。山東艦編隊訪問香港整個活動基調是透過開放參觀香港市民正面互動,根本就不是在耍弄艦砲外交手段胡亂威嚇施壓

假若仔細回想,民國一O八年(2019年)香港社會動亂最嚴重期間時,北京都相當克制,從未駐港解放軍部隊涉入,支援香港警察應對暴亂狀況維持社會秩序;當時各方傳言大陸將派武警跨越邊境進入香港,但最後發現根本就是子虛烏有胡亂放話。艦艇部隊根本就不是用來維護社會治安鎮壓異議人士,因此毫無震懾圖謀不軌勢力可能性,大陸軍事專家如此胡言亂語,才真是貽笑大方讓人看出其見識淺陋








方祖涵/飛彈如雨的日常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方祖涵/飛彈如雨的日常
◆  陳力俊/現代版商山四皓
◆  辛翠玲/金磚里約峰會:沉潛與考驗
◆  陳冲/桌上論兵 金融不缺席
◆  楊志良/賴清德終於「不演了」!
◆  盛治仁/當今政經氛圍 能再創產業奇蹟嗎








方祖涵/飛彈如雨的日常


2025-07-05 00:00  聯合報/ 方祖涵(作者為運動文學作家)


六月底跟一個軟體服務公司開會,會議時間是美東早上十一時半,因為這樣才能讓幾個不同時區的人參加。那是一間總部在特拉維夫,市值千億台幣的大型跨國企業,主要是提供偵測詐欺交易服務,公司創辦人原本在以色列軍方情報單位。首次會議是在兩周前,戰爭還沒開始;第二次開會的時候,戰爭已經結束。

「躲防空警報比較麻煩,來回可能就是一兩個小時」,對方營運長說,「但其他時間,公司都還是照常運作」。其實我們第二次開會停火尚未宣布,以伊雙方還在飛彈互轟階段,我們有跟對方確認是否需要延期,不過他們說沒有關係。

世界長久相對承平,所以對戰爭時期,民眾仍然需要維持正常工作生活的這件事情,或許已經失去記憶。不過,就連難以控制平民戰損的昔日世界大戰期間,人們還是去上班、還是辦婚禮、還是舉行職業運動比賽。尤其職業運動這件事情,在和平時期很容易被當成理所當然的娛樂選項,但在戰爭之中,它的位置變得微妙,甚至有點尷尬。

如果你在民國卅二年(一九四三年)走進紐約洋基球場,會看到場邊一排空著的座位,椅背上掛著制服鋼盔,那些是被徵召入伍、無法出賽的球員名牌場上球員有些是高中剛畢業菜鳥,有些是老將回鍋,頂著膝傷硬撐戰爭帶走許多人,讓整個比賽品質產生斷層。儘管如此,球賽仍然在國旗升起、國歌奏完後準時開打。

當年美國總統小羅斯福給職棒聯盟發了在歷史留名的「綠燈信」,他說人們需要娛樂,需要一點正常感,所以比賽應當繼續,這封信成為戰爭時代職業運動得以存活憑證。後來美式足球、籃球、冰球也都照樣打,儘管各隊都少了幾個核心球員。當時政府的邏輯很清楚,不管戰事如何,也要讓後方日子看起來沒有完全崩塌。這不只是美國的選擇,納粹德國同時照常進行足球比賽,甚至把比賽結果當成宣傳;蘇聯在列寧格勒圍城期間也有公開賽事,觀眾得穿過封鎖線,冒著砲火看球。

戰爭中的職業運動當然也埋下了一些悲劇,有些球員入伍後從此沒回來,有些人退伍後發現自己再也無法打球,也有人被迫在輿論良心之間作選擇。最有名例子大概是拳王阿里,他拒絕被徵召去打越戰,結果被吊銷拳擊執照並剝奪頭銜

球賽不反戰、也不挺戰,它只是提醒我們,即使天塌了,球員還是上場,裁判照樣誤判,觀眾一樣吵架。那些看似無關緊要的細節,其實是一種本能,一種對秩序執著。不論是哪個年代,在戰爭真正停止之前,生活得先以某種形式延續下去。就像飛彈落下的日子裡,企業還是照表開會,那些維持日常的舉動,就是對崩塌世界所能作出最微弱、也是最頑強反擊





徐遵慈/川普關稅 將改變東協原產地規則

◆  徐遵慈/川普關稅 將改變東協原產地規則
◆  陳力俊/現代版商山四皓
◆  黃齊元/美國世紀終結對台灣的影響








徐遵慈/川普關稅 將改變東協原產地規則


2025-07-05 00:00  聯合報/ 徐遵慈(作者為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東協研究中心主任)
美國對經過越南再轉出口的貨品,要課40%的「洗產地」關稅。圖為越南的成衣工廠。路透


美國川普政府四月宣布「對等關稅」迄今,屢屢延後或修改徵稅計畫,暴露其意在藉關稅施壓達到科技管制及與中國供應鏈脫鉤目的。這也可解釋東協國家越南等,雖已提出願意降低關稅及擴大採購美貨等承諾,但仍需提出具體改善中國製商品中轉美國「洗產地」及修改原產地規則(ROO)等行動方案,才能換得美國支持

川普「對等關稅」之下,各區域的最高平均稅率落在東南亞國家,其中,中南半島泰國外,其餘之越南、柬埔寨、緬甸、寮國更高達四成四四成九共同特點為均與中國有邊界接壤柬埔寨除外)、高度仰賴中國原料中間財,及近年成為中資企業海外加工出口美國的重鎮。「對等關稅」公布後,川普政府與東南亞國家展開談判,要求改善對美國順差外,更要求各國解決查緝「洗產地」行為,從嚴核發產地證書,及修改提高原產地規則等,另須降低自中國進口工業產品

原產地係產品的國籍,然各國規範不盡相同越南與我國的認定方法之一為貨品之加工或製造,在本國之附加價值率超過三成三成五然美國與一些國家係以實質轉型為主,且海關在個案認定時享有極大權限依美國調查,部分東南亞國家近年出口美國產品雖符合當地原產地規則但因多屬大陸製產品在當地進行最低度加工,因此仍被認定是中國產品中轉行為

其中,越南因近年對美國出口與順差金額雙雙暴衝,相應的,越南自中國進口原料、半成品、零配件等金額亦直線上升,被美國視為中國產品借道出口美國的最大中轉國。對此,越南除自四月中旬陸續發布新修改之原產地程序、發動查緝行動外,另據越南媒體報導,越南將導入進口產品溯源系統,正與美國研商制定一套符合全球供應鏈原產地規則,並研議越南現行規定「越南製造」需含三成本地製造與附加價值的比率,提高至五成五

東協國家因與中國政經關係緊密、貿易頻仍,以及在「東協加一FTA、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下進口中國貨品可適用零關稅低關稅,以致大量進口中國的中間財,用以提供當地生產組裝所需,然後出口至其他國家。這種「中國製造、東協出口」的模式引起許多進口國關注在川普政府對越南整頓「洗產地」與原產地規則第一槍的同時,包括印度、澳洲、紐西蘭等,亦正與東協國家協商修訂東協加一 FTA 之下的新原產地規則,預料未來東協國家雙邊貿易區域協定下,原產地政策規則可能出現一波重大變革

川普祭出高關稅、要求減少中國供應鏈倚賴長期而言雖可能有助越南等國建立產業聚落產業升級短中期勢必衝擊當地生產製造,造成供應鏈中斷生產成本上升,對東南亞國家台商恐將造成重大衝擊。企業必須提高在地產品加工增值比例,同時重新規畫生產流程,以確保物料穩定供應增加在地附加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