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17日 星期一

經濟日報社論/疫情效應 台商該有的新思維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49919/web/

◆  聯合報社論/黑鷹空難教了我們什麼?
◆  聯合報黑白集/兩岸何不各派一班
◆  經濟日報社論/疫情效應 台商該有的新思維









經濟日報社論/疫情效應 台商該有的新思維


2020-02-16 23:32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新冠肺炎爆發至今疫情還在持續擴大,對中國、台灣及全球經濟將造成衝擊的嚴重程度已難估計;另一個影響是剛於1月15日簽署的美中第一階段協議,習近平日前才向川普保證會致力落實,但現實上挑戰愈來愈大。

美中協議規定將於簽署後30日,也就是上周五生效,生效後立即就開始進入執行階段。美中協議有一個特別罕見的安排,就是有很多義務,都限令中國大陸必須在生效後若干日內完成。例如中方應於生效後七日內完成美國嬰兒配方奶粉工廠的海關註冊程序、生效後十個工作日內,開放美國檢驗合格的豬肉及豬肉產品、20日內開放美國檢驗合格的水產品、一個月內取消對進口美國牛肉和牛肉產品的牛齡要求,並開放美國檢驗合格的牛肉,中方亦需於生效後30日內提出強化保護智財權的行動方案在金融領域,中國不遲於今年4月1日,應取消壽險、養老保險和健康保險領域的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允許美國獨資保險、證券、基金管理和期貨公司進入,並在同一天取消對所有保險領域包括保險仲介的經營範圍限制、歧視性監管流程和要求,以及過於繁重的許可和經營要求

從本周開始到4月1日必須履行的義務洋洋灑灑,而且從牛雞豬魚開放到保險證券允許獨資,都需要相關的法令調整、內部協調及建立配套措施。在新冠肺炎疫情未緩,北京各處基本封城的情況下,已經可以想像落實上的嚴峻挑戰。

再者,本次協議另一個特色,就是中國高額的增加進口承諾。按協議規定,中國大陸承諾從今年1月1日起算,未來兩年擴大對美採購商品及服務2,000億美元,包含農產品320億美元、製造品777億美元、能源524億美元及服務379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義務是指以民國106年(2017年)進口值為基礎的額外進口承諾。以包含機械電子、航空器及汽車的製造品為例,民國106年(2017年)中國大陸所進口的相關產品金額約為1,100億美元,而本次中方承諾民國109年(2020年)要增加329億的進口,等同於今年的進口義務高達1,429億美元。農產品更誇張,民國106年(2017年)中國自美進口總金額為240億美元,協議承諾的民國109年(2020年)額外增加金額為125億,等於總進口額高達365億,是民國106年(2017年)的1.5倍!在沒有新冠肺炎的情況下,落實承諾都具有挑戰,何況目前大陸經濟接近停頓,各界都預測中國上半年GDP增長有保4壓力,下半年無論如何強力反彈,恐怕都很難達到增加進口的指標。

看來北京啟動協議第7章的不可抗力條款勢在必行。該條規定因天災或其他不可抗力事由導致一方延誤無法及時履行本協議義務時,雙方應進行協商。簡言之,延後執行依法有據,但川普眼中恐怕沒有「免費的午餐」這回事,因而展延或許可能,然而要多付的利息應是北京接下來要煩心的問題。

更深層的影響在於,這次新冠肺炎大陸用近乎「封國」的方式因應,讓中國暫時在世界供應鏈地圖上熄燈。是否能控制疫情還待觀察,但無可避免會引發其他漣漪:第一,繼貿易戰後,蘋果電腦等美國高科技業恐怕會再次更深刻感受到生產能量過度於集中中國背後的問題,因而加速美中供應鏈分離(de-coupling)的速度,台商亦同;第二,雖然疫情過後理論上應當反彈,但中國經濟面對下行壓力及貿易戰在前,疫情肆虐在後的折騰後,很可能無法出現民國92年(2003年)SARS過後「船過水無痕」般的復原,長期影響變化實在難以研判。

台灣經過貿易戰第一階段洗禮後,台商已逐漸出現美國是「玩真的」的領悟,如今又發生如此大規模的疫情,對兩岸經貿衝擊及長期影響同樣難以研判,但是按「不樂觀」的基調準備,可能是需要具備的務實思維。













聯合報黑白集/兩岸何不各派一班


2020-02-17 00:05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日前接回首批武漢台商的包機抵達桃園機場。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如何接運滯留湖北台胞返台,兩岸吵了半月,迄今沒有進展。我方堅持「一二一人名單,華航負責接運,醫護人員隨行」三條件,缺一不可;國台辦則反批是我方故意延宕、阻擋,並堅持由東方航空負責運送

如果雙方都關心台胞安危,也願意安排運送事宜,那麼何不由兩岸各出一班包機,交替執行運輸任務?如此一來,兩岸既依原則行事,又合作達成任務,也共同留下一段佳話。

目前亟待返台的湖北台胞近千,我方僅提供一二一名額上機,顯然遠遠不能滿足所需。既然如此,兩岸何不改以「兩架次」為協商談判目標,一架由華航接運,另一架由東航運送。華航飛往武漢接運時,我方可派兩組醫護人員隨行,負責登機台胞的初步檢疫,以化解「感染者被故意送返台」的疑慮。同時,第二組醫護人員可協助下一批台胞的檢疫,並陪同他們搭東航包機返台。

我方醫護人員隨行,其實未必能保證所有返台人員全部安然不受感染。然而,多一道過濾機制,至少能消除哪方「故意」或哪方「栽贓」的疑慮。目前武漢對外空運中斷,除非華航派機前往,否則台灣的醫護人員無法到現場進行檢測。因此,台灣方面提出這項條件,應屬合情合理。

政府以檢疫能量為由,僅讓一二一名台胞登機,其實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比起我對日交涉包機接運「鑽石公主號」台灣乘客的積極,簡直天差地別。














聯合報社論/黑鷹空難教了我們什麼?


2020-02-17 00:01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空軍公布黑鷹直升機失事調查報告,初判為天候驟變、飛行員應變不及的複合因素。圖/宜蘭縣消防局提供


空軍黑鷹直升機上月二日在北宜山區墜毀,導致參謀總長沈一鳴上將等八名將士罹難。事隔一個半月,空軍公布初步調查報告,歸因於天候驟變人員應變不及複合性事故」。司令熊厚基上將以降,共有五位將校記過懲處其中直升機所屬的救護隊隊長林佳田上校遭大過調職,其軍旅發展形同報銷

政府遷台七十多年,軍機失事數以百計,以往從未公開調查結果。此次,政府破紀錄發布報告,讓外界彷彿親歷該機最後的航程。軍方將詳盡資訊攤在陽光下供外界檢驗,讓社會了解國軍調查並非和稀泥,嚴謹程度不下民航空難,值得肯定。但除此之外,軍方乃至政治人物對這次空難的發言與動作,仍與公開調查報告的坦然態度背道而馳,看不出真正的反省。「一人傅之,眾人咻之」,令人遺憾。

風險管理學上有所謂乳酪理論」:多片乳酪疊在一起,看似無法透光,但在諸多乳酪空洞正好連成一線的極端情況下,光線便會穿過。空難當天,起飛前天氣良好,因此該機採直穿山區目視航路。不料途中天氣驟變,上方高空與下方地面都起雲,飛行員仍依計畫「雲下目視」飛行;但當「天花板」與「地板」愈貼愈近,最後被迫穿雲,十秒後就不幸撞山。在致命的十秒鐘,副駕駛兩度打斷正駕駛與航管對話,提醒注意高度。現場跡證也顯示,若提早兩秒拉升,即可逃過一劫。

從事後回看,當飛行員發現前方天候驟變,是否應選擇回航?或向航管申請提升高度,改採雲內飛行的儀器航線?副駕駛從儀表發現地面急速貼近,是否應當機立斷直接執行閃避動作,而非只以口頭提醒只要其中任一項發生,都可避免悲劇

為此,最應檢討的,是駕駛艙文化乃至整個國軍文化的問題。若回航或改變航路,勢必造成時間延宕,耽擱計畫行程,飛官可能要承受「錯誤」的風險。同樣的,如果副駕駛直接拉操縱桿,也可能面對得罪資深飛官,或反而作出錯誤決定的風險。更遑論日後消息外洩,將飽受民代與名嘴撻伐「軍紀蕩然」、「罔顧飛安」。因此,正駕駛決定繼續前進,副駕駛僅提口頭警告。以過去的經驗,如此做是九十九%妥當,但他們卻不幸遇上了那一%。

軍機駕駛艙內學長文化,是否與航空界座艙資源管理」(CRM有相悖之處?幹部面對上級或前輩,是否太「怕犯錯」,以致在極端情況下反而釀成大錯?這些,才是八名犧牲將士的鮮血,帶給國軍和社會的真正教訓

亦即,黑鷹失事後,空軍下令專機必須雙正駕駛」,其實未必能解決問題。如果座艙資源管理無法落實,就算都是正駕駛,一樣會肇禍。最明顯例子是,五年前復興航空墜落基隆河,座艙內有三名機師,駕駛座上兩人都是正駕駛,其中一位不慎錯關引擎,另兩人從頭到尾未發現錯誤。尤其在網路時代,政客與網民的攻訐霸凌無處不在,若軍方遇事連坐懲處,包括連不識當事人的長官也得受罰,某程度上可能把網民「噬血」的胃口愈養愈大。

軍官升遷原本受限年資,錯過機會即難彌補,一旦軍旅生涯變成「俄羅斯輪盤」,勢必培養出一群唯唯諾諾的幹部。歷史上最明顯例子是,蘇聯史達林整肅紅軍,將校稍有「異心」立刻槍決或下獄;後來德國入侵,「政治正確」的紅軍應戰即徹底無能,一路土崩瓦解。

從空軍官校第一名畢業後沈一鳴四十年來表現始終堪稱模範,溫和、同理心又不失原則,不擺官架也不當濫好人的領導風格,更是「袍澤道哭」、格外不捨的原因。遺憾的是,他戎馬生涯的終章,卻意外以生命做了偏差文化的見證。面對沈總長對國家的「最後貢獻」,國防部乃至政府高層要如何反省,才能讓他的犧牲重如泰山

【重磅快評】防疫一級開設 不應考量政治因素

◆  【重磅快評】防疫一級開設 不應考量政治因素
◆  【重磅快評】「長廷公主號」的「逆時中漂流記」

◆  【即時短評】黑鷹折翼 最重要是檢討文化不是記過懲處
◆  【即時短評】接回滯留武漢台胞仍有轉機
◆  【重磅快評】蔡政府非華航不接人 自證假惺惺的冒牌貨
◆  【重磅快評】工廠開小門「偷賣」口罩戳破蘇貞昌的大話
◆  【重磅快評】防疫與經濟非零和 不該蹺蹺板兩端爭長短
◆  【即時短評】盧秀燕拒台中州廳中央代管 原來有內幕!
◆  【重磅快評】小明的故事:時中出口氣或明通扛黑鍋?
◆  【重磅快評】民粹防疫,蔡政府已從人道底線撤退
◆  【重磅快評】民主黨初選 亂集團說分明
◆  【重磅快評】解讀蔡英文關鍵字 武漢求救信白寫了
◆  【重磅快評】實名制成功? 請逐日公布口罩徵用分配數字
◆  【重磅快評】千里送藥兩套劇本 兩岸誰比較人道?
◆  【即時短評】救病童!兩岸大搶功 人球沒人管
◆  【重磅快評】解放軍在疫情中操演 意欲何為?
◆  【重磅快評】武漢肺炎若空氣傳染更可怕
◆  【即時短評】警察績效制度還在哈囉?








【重磅快評】防疫一級開設 不應考量政治因素


2020-02-17 12:59 聯合報 /   主筆室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右二)、執行長周志浩(左一)、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右一)、監測應變官莊人祥(左一),昨天一同出席在疾管署舉行例行疫情記者會。本報資料照片


在國內發生第一起新冠肺炎的死亡病例後,除了追查病例的傳播途徑,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當前第一個要面對的課題,就是到底要不要把指揮中心升高為一級開設。目前行政院對此似乎尚未定調,但無論如何決定,首先要確定的原則,是應該把政治成分降到最低,甚至不去考量任何政治因素。

回顧過去多個防疫的決定,都與政治脫離不了關係;例如,口罩禁止出口政策,到底是基於需求,還是防止資源流向對岸?又如武漢包機撤僑,第一班包底抵台後,就嘎然而止,是基於危機管控,還是兩岸政治算計?又如在沒有明顯疫情前,直接決定學校延期開學,是為了防止疫情擴散,還是憂心口罩供應不足導致民怨?又如是否應讓陸配子女返台,政策一變再變,是基於防疫優先順序,或是只想化解網民反彈?

在這諸多政治陰影下的決策,在疫情日趨嚴峻的今天,逐漸顯得後患無窮。像武漢包機問題,若當時台灣民眾能全部返台,如今都已接近隔離的最後期限,不至影響後續的防疫醫療與隔離能量;又如延後開學政策,假若當時如期開學,如今要面對只是相對單純的停課與否問題,不至於開學日反而碰上疫情是否會進一步爆發的關鍵時刻。

最重要的是,疫情指揮中心是否應一級開設的問題上,首先要考量的問題,當然是目前疫情是否符合一級開設的條件。這恰恰也是目前指揮中心沒有說清楚的地方。由於第一起死亡案例目前仍無法查明傳染途徑,似乎應符合一級開設要件中的確診病例無法找到傳染來源」;但隨後官員又說,不是「無法找到傳染來源」而是「正在找傳染來源」。

姑且不論這起病例已經死亡,是否能找到傳染來源存在極大變數,基於料敵從寬的理由,若此時升級為一級開設,也絕對沒有任何疑義。但政府對此還是舉棋不定,這就令人不解不願將防疫中心升級,是因為現在沒有必要」?還是唯恐升級代表防疫破功」,引發負面的政治效應

退一萬步言,即便沒有這個死亡案例,目前僅止二級開設的指揮中心,許多決策過程確實都發生了部會間互相矛盾、彼此扞格的情況,僅就這樣的理由,基於資源的統整協調和決策的統一步調,一級開設就是不可迴避的問題了













【重磅快評】「長廷公主號」的「逆時中漂流記」


2020-02-17 09:34 聯合報 /   主筆室
駐日代表謝長廷。本報資料照片


駐日代表謝長廷前天表示,已有多人感染新冠肺炎COVID-19)的台籍乘客希望被接回來後,不必再隔離,引發熱議,網路甚至大反彈,迫使謝長廷昨天改調,外交部也致歉,強調尊重指揮中心的專業判斷及指揮。

謝長廷此番又因言論惹議,可以說是自陷於台灣這波順時中、逆時中的主潮流之中:當前台灣,有著病例數尚低的依恃,因此所有政府的決定也被許多人簡化為「順時中」、都是對的,例如口罩政策、例如武漢包機、例如小明送藥,往往稍加質疑就有人意識形態上身回應,如此又能有多少檢討精進空間?

但難道「逆時中」就完全沒有道理?就算是專家學者,是否也必須要給一個合於專業及邏輯的說法?否則又與搞「民粹防疫」何異?

就以謝長廷這次的爭議言論來說,他主要是反映鑽石公主號「目前」並無異狀也未被檢測出的台籍旅客的心聲,即他們如果已在船上隔離滿14天且證明無虞,既然都可以在日本趴趴走,為何回台還要被隔離?如果將其反映心聲的對象置換為對岸人民或陸配,試問謝長廷還願、還敢敢代言否

進一步言,謝長廷此番被迫「言論漂流」,主要仍在於他並未掌握到連日來愈來愈多專家擔憂潛伏期可能更長,以及檢測也可能有漏網之魚等最新疫情狀況,以致「已隔離14天」已不再是「掛保證」;更何況鑽石公主號如今已被汙名化為海上毒窟」、「海上武漢」,在防疫大帽下,更不可能成全他們少數的自由而犧牲國人的安全。

只是,如果被感染人數多寡是所謂專家判準的依據,不禁要問,如今日本、新加坡陸續傳出新冠肺炎社區型感染,但台灣依舊未禁止從日本、新加坡所有人員入境;相形之下,香港、澳門確診病例少於日、星,卻只因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告將港澳比照中國大陸列為「二級以上流行地區」,因此居港澳外籍人士不得入境、經港澳轉機入境國人需居家檢疫14天,為何有此區別,難道政府不該給個說法?

長廷公主號」的「逆時中漂流記」,太容易被簡化為「樹大必有枯枝、藍綠皆有豬隊友」,卻不必然代表所有順時中」作為都不能質疑或批評。這是在批謝之餘,仍必須要存有的一點理性思考,才有助於在防疫與人權之間找到平衡點。

聯合筆記/革職以謝天下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49919/web/


◆  梵陸「升溫」 主教任命臨時協議加碼曲?
◆  肺炎疫情與全球經貿重組
◆  新冠肺炎 加速美中供應鏈脫鉤
◆  配合居家隔離 卻受扣薪、歧視
◆  買不到口罩 仍看到愛的溫馨
◆  建立科學的社區防疫策略
◆  漫畫/防疫不忘罷韓
◆  聯合筆記/革職以謝天下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聯合筆記/革職以謝天下


2020-02-17 00:23 聯合報 /   陳言喬
武漢市長周先旺。圖/取自湖北省政府官網


隨著大陸官方逐漸「解密」,造成全球新冠肺炎蔓延的武漢官方(或更高權責單位)是否有隱瞞或拖延疫情,似已不言可喻。

武漢官方在一月廿一日公布疫情,隔兩天宣布封城,但現至少有兩個證據證明北京早在一月初就已得悉武漢出現難以控制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一是二月三日大陸正式恢復上班,大陸外交部例行記者會首度舉行網路發布會,發言人華春瑩在會上承認,自一月三日起,大陸共卅次向美方通報情資防控措施,兩國疾控中心還就疫情相關情況多次進行溝通。依此說法,可證實大陸高層至少不晚於一月三日即已確知疫情的嚴重性,才會如此頻繁通報美國。

第二個證據是二月十五日中共中央委員會機關刊物求是網」,刊載一月七日習近平在政治局常委會的講話,稱習在會上已對疫情防控提出要求。此亦說明中共中央在一月七日即研究部署如何對抗新冠肺炎疫情。

問題在,從一月三日(外交部通報美國)或一月七日(中共政治局常委會提出疫情防控要求)到一月廿一日這十幾天期間,武漢官方仍對外通報「疫情可防可控,沒有醫護人員感染」,直到大陸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鍾南山院士一月廿日晚警告有醫護人員感染,武漢市衛健委才於一月廿一日凌晨對外公布疫情

在武漢官方正式公布前,大陸境內與國外就不斷有人質疑病毒的傳播力,最突出的是吹哨者李文亮醫師等八網民美國疾控中心人員早在一月六日就表明願向大陸派遣醫療專家協助對抗新冠肺炎。但相關消息都被官方以維穩要求下斥為造謠生事。

面對外界排山倒海的質疑,一月廿七日武漢市長周先旺接受央視專訪時稱疫情通報要經過審查。他說,前期對疫情資訊披露不即時,是因為必須按照傳染病防治法,獲授權才能披露。此說似有撇清武漢並未隱瞞疫情。

周先旺還說,「只要有利於疾病的控制,馬國強書記說我們承擔什麼責任都可以,我們革職以謝天下,只要把疫情控制好我們都願意」。

馬國強與更上級的湖北省委書記蔣超良二月十三日被撤職,外界咸認這是對湖北省武漢市疫情前期防控不力導致大蔓延的處分。但職被革了,湖北乃至大陸與全球的疫情仍未控制下來,那一千七百多位醫護人員被感染乃至病亡的案例恐怕還再增多。

儘管湖北兩名大官已被問責下台,但外界最關心的仍是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武漢當局這十幾天可以一直對外宣稱「可防可控」,未及早布防造成病患與帶原者全球流動大感染

十七年前SARS隱瞞導致慘痛教訓,這次新冠病毒負面影響遠超過SARS,大陸要改變國內外負面觀感,唯有公開與透明。早前國務院監察委已派員到湖北調查,昨天國際醫學專家也已陸續抵達大陸,或可找出這次疫情傳播真相與疫情防護之道














梵陸「升溫」 主教任命臨時協議加碼曲?


2020-02-17 00:43 聯合報 /   張孟仁/輔仁大學義大利語系主任、外交暨國際事務學程召集人(新北市)
大陸外長王毅(右)在德國慕尼黑會見梵蒂岡外長加拉格爾。(新華社)


時值大陸對抗新冠肺炎疫情,教宗方濟各遣使送暖,由教廷外長轉達教廷對中方的敬意和支持同時,十四日大陸外交部宣布,梵陸外長首次在慕尼黑會晤。大陸外長也稱今後雙方往來將開啟更大空間。

從民國107年(二○一八年)九月廿二日梵陸簽署《主教任命臨時性協議》以來,教廷小心呵護該協議的舉措,歷歷在目。誠如其外長加拉格爾所言,民國107年(二○一八年)雙方簽署的《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協定》十分重要,且教宗方濟各熟悉中國和雙方的交往。後一句話乃是再次澄清之前一度謠傳「教宗被蒙在鼓裡」的謠言。而第一句話道出了教宗審慎看待雙方協議,盡可能不讓協議破局的處理方法,其作為包括:不輕易(隱性方式)碰觸香港「反送中」議題,開罪中國大陸。

教宗去年十一月廿三日搭乘泰航專機由泰國前往日本途中,首度在同一次出訪經過兩岸三地領空,除了向中國大陸領導人與人民,及中華民國總統與台灣人民發電致意,也單獨發電文向林鄭月娥與香港人民致意。儘管外界一度認為教宗會針對「反送中」議題進行批判,但他僅選擇向香港致意。他本人回應說,教宗電文是向所有國家領袖致意,藉此禮貌要求通過對方的領空,此舉不帶有任何譴責或支持的意義,教廷只是出於禮儀這麼做

儘管有專家表示,教宗以此表達並未忽視香港正進行的反送中抗爭運動,以此凸顯香港天主教會獨立於中國天主教之外的事實。然而,實際上,教廷仍對惹怒中國大陸的舉動有所忌憚

其次,今年一月中下旬較親中的香港教區副主教蔡惠民成為了香港的主教。更別說去年十月七日閉幕的北京國際園藝博覽會,中國大陸同意教廷國家館將永久保留在北京市郊大興的中國天主教全國修院裡,成為第一個代表教廷官方的象徵被允許長期留在中國大陸首都北京

更值得關注的是,去年八月底在天主教教宗方濟各委任下,蒙古集寧教區主教陝西省漢中教區助理主教,成為簽訂《主教任命臨時性協議》以來兩造一致認可的主教。

無怪乎,大陸外長王毅說,教宗方濟各多次公開表達對中國的熱愛和祝福。中梵交往的繼續,也將為今後雙方的往來開啟更大的空間。足可見,梵陸雙方對至目前的配合都算滿意,教廷甚至重申願繼續透過制度化對話,促進中國天主教友的生活及中國人民的福祉。雙方關係似乎益趨緊密,《主教任命臨時性協議是否有進階2.0版值得密切注意












肺炎疫情與全球經貿重組


2020-02-17 00:43 聯合報 /   盧信昌/台大國際企業學系副教授(台北市)
2月15日,107名福建醫護人員集結從福州出發馳援湖北武漢,前往當地方艙醫院救治病患。(中新社)


停泊在日本橫濱的鑽石公主號,船上隔離的感染率逐漸上升,從最早十人確診,隔一星期已感染二一八人,目前累計到三五五人。在香港北京,則分別有親戚在年節往來而發生三代同堂的垂直感染。

親人群聚的疊代、垂直感染率,比起鑽石公主號的船艙隔離,要高一些;幸運的是,出走武漢城的那五百萬人,於一般情況下發生人傳人的感染可能,則低了許多。而武漢疫情採取斷然封城分區管理,於管控感染源頭的效果已然浮現

如今大陸主要城市正逐漸恢復運作;因在地疫情管控需要,而必須對外鄉勞動力回流做調配,主要是在沿海商業城市,包括一線城市的北上廣深,目前只能有一半復工。

若是再加上防疫之下的消費限縮,與在社會服務業幾近乎停擺,推估每半個月的遲延,就造成全球百分之零點三五的經濟緊縮不過這一切的損失,應該是短空長多的

首先,於春節期間發動全員投入的防疫演練,搭配智慧城市的概念應用,正可因地制宜找出種種可能性。其次,現代文明的發展依然需有軟硬體配合;要點之一,即是公民素質與社區意識的發揚。里仁為美,如何讓群體當中,人人謙遜,既能抗壓又有利他心思。本次突發病毒疫情,足以啟發天人合一的思想。

整起患難與共的記憶,不僅撼動人定勝天的教條主張;更足以確保能給新世代,有充分的自省與團隊服從!

再則,大陸各省的醫療服務陸續分梯進入湖北省支援,可以充分評比和檢驗其醫療效能;尤其在生技醫療的研究突破上。經此一疫,大陸醫護人員的社會地位,已然提升;不僅改正文革以迄的醫病亂象,能夠尊重專業的公民素養與當責分工的勇於承擔,正是社會永續發展的重要環結!

最後,中美關稅戰以來,真正對決的是:附加價值的開發與全球利益的支配權。如今暫停開動的世界工廠,因全球供應鏈斷鏈或減少供應,將改變大陸企業的議價能力。何況經過此番的暫止息之後,每年一次享有的長休假,在大陸已經變得更為可能。

換言之,消費萎縮以及出口的下降,確實壓抑到全球供應鏈的運作;但也會提升大陸企業的體質與議價能力。同時,企業與產業順勢啟動的汰弱留強,以及在生技醫療與服務性經濟的長遠發展,則是重中之重。

放眼未來,生技研發醫療產業的進化提升,以及在流行病學公衛防護能力的被確認,可以是輸出治理經驗優化體制的重要開端。尤其針對一帶一路的盟邦國家,正可以開展出戰略合作的新契機。













新冠肺炎 加速美中供應鏈脫鉤


2020-02-17 00:43 聯合報 /   劉大年/中華經濟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台北市)
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15日正式生效。圖為大陸國務院副總理劉鶴1月(左)赴美簽署貿易協定時,與美國總統川普合照。(美聯社)


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定已在上周生效。除雙方調降部分產品關稅外,中國大陸也必須進行制度改革,並小幅開放金融市場。

目前關注重點是中國大陸承諾今明兩年分別增加七百六十七億及一,二三三億美元,共二千億美元對美採購,範圍則包括農工產品、能源及服務業貿易。在新冠肺炎仍在蔓延之際,各界普遍質疑中國大陸履行承諾的能力。

川普總統一再宣稱美中貿易協定,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在協定生效前,民國108年(二○一九年)美國對中國大陸貿易逆差,已較民國107年(二○一八年)大幅減少七百二十億美元。未來如果中國大陸對美國採購到位,可以進一步改善美中貿易失衡問題。再加上中國落實智慧財產權保障、杜絕強迫技術移轉與匯率機制透明化等;未來在第二階段貿易談判若可再有效制定政府補貼及網路安全規範,川普自信可以將中國這隻桀驁不馴的怪獸,納入美國的框架中,充分展現其制衡中國的能力。

不過川普的如意算盤,可能被新冠肺炎攪亂,由於疫情仍在惡化,嚴重衝擊全球經濟,中國大陸首當其衝。中國目前產業生產低迷,內需市場急速萎縮,經濟幾已無法正常運作,未來兩年很難吸納二千億美元的額外進口。

中國大陸未來若無法達標,美國也不太可能解除對中國加徵的關稅,甚至不排除再加碼;美中貿易戰仍會持續,對於全球經濟可說是雪上加霜。不過若是硬要中國大陸履行承諾,把中國大陸經濟拖垮,對美國也未必有利。所以未來川普總統如何在美中合作對抗疫情下,權衡推動第二階段貿易協定談判,值得觀察。

在其他國家的立埸方面,美中貿易戰雖然帶給部分國家轉單效應及資金回流,但也使得全球經濟成長趨緩。各國目前也擔心為避免美國加碼制裁,中國履行對美購買承諾的唯一途徑就是降低其他國家的進口,但此必然會衝擊到其他國家經濟;未來如何因應,也是一大挑戰。

新冠肺炎也會加速美中兩大供應鏈脫鉤。許多跨國企業在美中貿易戰開始後,就降低在中國大陸營運比重,甚至開始逐步撤出中國大陸,美中供應鏈已經開始分離。中國大陸爆發新冠肺炎後,迄今生產活動幾乎停頓,在距疫情舒緩仍遙遙無期下,跨國企業可能會永遠脫離中國生產體系,此會帶動美國供應鏈的成長,並促成產業及資金回流美國,美中供應鏈會加速脫鉤。不過未來若是疫情平緩,中國大陸開始重建供應鏈,將會引發美中另一波的競爭及摩擦。

洪蘭/說好話,不如把話說好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洪蘭/說好話,不如把話說好

◆  盛治仁/別讓疫情只留下仇恨對立
◆  薛承泰/戴口罩是為了去排隊買口罩
◆  趙春山/兩岸應避免因誤判而失控
◆  馬凱/今年會是好年
◆  周行一/美國能一柱擎天嗎?
◆  王正方/有足夠的口罩嗎?
◆  嚴震生/政治學中的美國與非洲

◆  王健壯/不讓總統指揮國會才是最高的程序正義
◆  陳立恆/2020下一步,世界觀!
◆  方祖涵/意外發生的那個早晨
◆  林中斌/孔子棄台、駐日、返中
◆  黃介正/「九二共識」總清算
◆  李清志/美感的自學之路
◆  葉銀華/基金可以保證收益?

◆  盛治仁/人生無常 珍惜當下
◆  薛承泰/疫情與親情









洪蘭/說好話,不如把話說好


2020-02-17 00:23 聯合報 /   洪蘭(作者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講座教授)
現在學生古文讀的少,社會歷練又不夠,說話常不分輕重。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現在過年的氣氛越來越淡了,今年更因為新冠肺炎的關係,街上沒行人,學校也取消了團拜和春酒,年味就更淡了。但是過年是我們中國傳統的文化,幾個要好的同事便相約在開學前來我家包餃子充當小春酒。在吃餃子時,一個同事嘆氣說:現在老師真難為,要負責學生一生,即使畢業結婚生子了,學生不好,還是老師的錯。大家聽了很好奇,怎麼會呢?這未免太離譜了。

原來她的一個學生嫁給了她表姑的兒子,她的姑媽身體不好,所以對不吉利的話很忌諱,尤其過年的時候。正巧過年那幾天,天天艷陽高照,把姑媽陽台的花都曬枯萎了,這個學生看到了,就好心去拿水澆。老人家一看到,馬上阻止,說現在太陽太大,澆水花會燙死,等太陽下山再澆。這個學生半信半疑,暫時停了手,想不到黃昏澆水後,第二天花葉果然又挺起來了。

她很驚訝地跟婆婆說:「這花好厲害呀!我以為它死定了,想不到它跟您一樣,都是撐著不死」。老姑媽一聽就生氣了,打電話罵我同事:「你們大學是怎麼教學生的?我活得好好的,怎麼說我是撐著不死?」同事委屈的說:「我們課都教不完,哪能管到學生的口無遮攔?教說話不應該是父母的責任嗎?怎麼怪到老師頭上來了?」大家聽了都笑起來。
的確,現在學生古文讀得少,社會歷練又不夠,說話常不分輕重。有同事便說:「說好話,不如把話說好」。

這句話說得太對了,很多人職場不順利就是因為不會說話,明明一句好話,別人聽了卻火冒三丈,原來馬屁拍到馬腿上了。

那麼,怎樣才能讓學生把話說好呢?父母平日要把孩子帶在身邊,出去應酬時,隨時指點教導。當然也要看這孩子夠不夠機靈、會不會察言觀色。一般說話要不得罪人,就要切記不揭人之短,不誇己之長,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聽了會不舒服的話,就不要講給別人聽。

若社會經驗不足,又沒有人可以指點的話,就要多看小說好的小說都是反映社會各階層的生活,看到書中人物如何禍從口出,自己就要警惕,話到舌邊留半句。我以前不知道什麼叫拍馬屁,看了《紅樓夢》裡對王善保家的和周瑞家的描述後就知道了。

其實,會不會說話不是在於說些什麼話,而是有顆不使人難堪的善良心。曾有個護理師說,護士節時,她要去接受表揚,但交班遲了,典禮已經開始了。她匆忙趕到禮堂,進去看到門邊有個空位就趕緊坐下去,這時有個學姐過來,拍拍她的肩膀說:「學妹,這個位子你現在還不能坐,是給資深護理師的,再過幾年你就可以坐了」。她說她非常感激這位學姐,指出了她的錯誤又沒有傷她的自尊心。

會說話真是太重要了,「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與其說些言不及義的場面話,不如真心關懷人家,真心話永遠是最好的話。

作者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講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