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6日 星期二

【專家之眼】法人炒房問題多 內政部應攤開數據

◆  【專家之眼】法人炒房問題多 內政部應攤開數據

◆  【專家之眼】美高官首次出訪 展現拜登領導風格









【專家之眼】法人炒房問題多 內政部應攤開數據


2021-03-16 19:51  聯合報 /   曾志超/中華經濟與金融協會副秘書長
內政部透過住宅所有權登記資料庫進行大數據分析,發現不論在囤房比例及短期交易行為上,法人均明顯高於自然人。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內政部於3月初公布住宅全國總歸戶統計,發現法人才是炒房與囤房的大戶,不過內政部只提供部分法人不動產交易的數據,無法釐清諸多問題。

法人炒房問題嚴峻
內政部透過住宅所有權登記資料庫進行大數據分析,針對單一所有權人住宅進行全國總歸戶統計,發現法人炒房問題相當嚴重,更甚於自然人。

全國有 11.24 萬個法人擁有住宅,其中 1.34 萬法人擁有4房以上,合計擁有 34.08 萬住宅,占擁屋法人的11.96%,遠高於自然人的1.46%,占法人所擁有住宅 46.34 萬宅的 73.55%。這些多房法人,平均持有 25.35 宅。非不動產及營建工程業擁有多房之法人,平均持有 26.93 宅。

去年第四季,持有一年內即出售住宅的比例,自然人為 9.74%,非不動產及營建工程業法人的短期交易比例則高達 54.51%。從其數據顯示,不論在囤房比例及短期交易行為上法人均明顯高於自然人。

當前法人稅率偏低
我國現行的不動產稅制,對法人相當有利。首先,移轉時採房地合一稅,自然人短期交易稅率極高,持有1年內賣出課45%,1至2年稅率35%;而境內法人不論持有年限長短,房地合一的稅率都只有20%;境外法人才需要課較高的稅率,持有1年內稅率45%、1年以上稅率35%。

其次,持有稅方面,縱然率稅比自然人高,法人所適用的非自住的房屋稅仍相當低,房屋稅為地方稅,各縣市規定不同,以最嚴格的台北市為例,住家用房屋在2戶以下者每戶均按2.4%,3戶以上者每戶均按3.6%稅率課徵。其他縣市更低,如新北市等17各縣市均採單一稅率1.5%,對經濟強勢的法人壓力極低。

綜合言之,國內的法人交易稅率僅20%,只有自然人短期交易約一半;持有稅較自然人略高。如此的租稅設計,等於鼓勵投資客以法人身分炒房,短期間交易成本相當低。無怪乎去年第四季,非不動產及營建工程業法人持有一年內即出售住宅的比例,竟超過五成之譜

內政部未公布法人細節
政府為吸引台商回台投資,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提供鉅額的融資與高額利息補貼,如「歡迎台商回台投資專案貸款」,就以「支付委辦手續費」為名,進行補貼貸款利息之實。該政策推出之初,補貼利率竟為離譜的1.5%,期間高達10年之譜。後來國內廠商抗議政府獨厚海外台商,國發基金也提供貸款總額度800億元,比照相同條件辦理。筆者去年就撰文提醒政府,這樣盲目補貼,有可能將資金流向房地產。

此外,香港近年來因反送中事件後,政治局勢惡化,大量的香港人來台申請居留,去年來台居留許可人數達1萬813人,年增幅達84.6%,創下歷史新高;定居許可人數也高達1,576人。去年富邦金董事長蔡明興就提到,聽聞大型港資來台獵地蓋房子,回去賣給香港人以炒房著稱的港人,只要投資 600 萬就可申請居留權,在台成立公司,取得居留權以後,在台灣連續居住滿一年,就可以申請在台定居,取得台灣身分證。屆時即可以境內法人炒房,享有優惠的稅率。

上述這二類法人,極有可能在台灣進行炒房可惜從內政部公布的數據中,缺乏炒房法人的細節。政府有必要進一步公布相關炒房法人的細節,讓國人了解獲得政府補貼的企業、來台的外資(尤其是港資)以及來台取得居留權的人士等購買國內不動產的概況。

【重磅快評】台帛泡泡真的太小 何不慎重思考兩岸泡泡?

◆  【重磅快評】台帛泡泡真的太小 何不慎重思考兩岸泡泡?
◆  【即時短評】謠言愚民!在台中蓋核四...説的人信嗎?

◆  【重磅快評】航港局出大包 林佳龍為何不肯送監院?









【重磅快評】台帛泡泡真的太小 何不慎重思考兩岸泡泡?


2021-03-16 16:57  聯合報 /   主筆室
外界關注台灣與帛琉的旅遊泡泡,疫情指揮中心可能在明天例行記者會宣布「旅遊泡泡」細節。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灣與帛琉的旅遊泡泡可能在今天最後定案,疫情指揮中心可能在明天例行記者會宣布「旅遊泡泡」細節,在島內悶了一年多後,國人終於看到了一絲曙光。去年曾有一些假出國的方案,雖也有一些人捧場,但不落地的飛行還是一樣悶,現在帛琉可以成為真正的落地出國,怎不讓人興奮?

讓人遺憾的是,帛琉畢竟就是一個彈丸之地,能去的人畢竟有限,現在據說規畫每周飛兩班,並有載客率七成上限,以華航台帛航線常用的波音737機型算,那恐怕一周也就頂多250人次,一年也就一萬多人,要解台灣的渴,還遠得很。就算如預期的目標,每周增到八班,取消載客率上限,班班滿載,一周不過就是1300人次左右,一年也就是6到7萬人次罷了,還是照樣杯水車薪!

帛琉的效應大約還是象徵性的,讓人覺得門已經可以露出一個縫,讓人透點氣罷了。

但由於門實在開得太小,如果全民都去瘋搶飛帛琉的機票,並讓它完全按市場機制去進行定價,一張票喊破10萬元不是絕無可能,這恐怕馬上就將社會的貧富兩分現實凸顯出來,能擠上機艙搶出門的肯定是有錢人,而去不了的人勢必產生強烈相對剝削感,如此政策美意一定大打折扣,所以如何定價,政府恐怕要妥為規畫,甚至要強勢介入。

其實要不是政治作祟,除了帛琉這種與世隔絕的太平洋島國,最適合跟台灣旅遊泡泡的,遠在天邊近在眼前,隔著一汪海峽的中國大陸,正是當今疫情最穩定安全的地方,若能卸下政治心防,兩岸旅遊泡泡完全可以水到渠成。

大陸雖然曾經是疫情最初爆發的地方,但其後其防疫作為可以說是全球最嚴苛也不為過,它既有最普及與平價的核酸檢測,在每一個邊防口岸都進行嚴密的檢測與隔離措施,又以數位的技術將每一個人的軌跡與健康情況,都進行大數據的監控與管制;而台灣也是全球迄今為止的防疫典範。兩岸可以說是全球範圍內最應該彼此開放旅遊泡泡的地方。不過,兩岸之間自去年以來一直在堆高的仇恨與疏離,卻使得這個泡泡連討論的餘地都沒有!

當然,話說回來,旅遊泡泡既是一個泡泡,也不可能一下子就將一個裝著14億人的廣闊空間,弄進來當成一個泡泡,這個泡泡也太過驚人,連他們自己內部各省之間也不是來去自如的。不過還是將大陸少數幾個乾淨無虞的城市或省分,當成泡泡,仍是可以思考的方向。

蔡英文總統自去年國慶之後就向對岸釋放希望對話的善意,也老說在疫情得以控制後,恢復兩岸交流,既然如此,「兩岸旅遊泡泡」就是個可以推動的可行策略,可以展示真實的善意,讓對岸看見一枝真正的橄欖枝已經伸向大陸。

帛琉真正的太小,在疫苗又充滿了各種疑慮,像AZ疫苗竟然在歐洲遭到18國宣布暫停施打,要等到全球都施打完了才能出國,要等到何年何月?我們確實還需要更大的安全的泡泡,不要讓政治限制了自己的想像,「兩岸泡泡」何妨慎重納入思考?










【即時短評】謠言愚民!在台中蓋核四...説的人信嗎?


2021-03-16 11:04  聯合報 /   記者陳秋雲/台中即時報導
台中市長盧秀燕表示堅決反對台中建核四,據了解中央也無此計劃。記者陳秋雲/攝影


桃園珍愛藻礁連署公投案最終突破60萬,讓民進黨中央備感威脅,經濟部長王美花站出說「如不蓋天然氣接受站,台中、高雄電廠的減媒承諾要跳票」,此時又出險招指藍營反對藻礁三接,「就是要在台中蓋核四」,蓋核電是中央權責,如今重提台中核四根本是「愚民」假議題,説的人相信嗎?

一向高舉反核的民進黨,將炮火導向核四,指藍營反對桃園三接,就是要在台中蓋核四,沒想到網軍助攻,痛批國民黨與盧秀燕用核電打擊政敵,明明建核是中央權限,民進黨這招讓人驚奇「沒招了嗎?」

台中蓋核四?這在任何時間說出來,都是笑話。因核四廠歷經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蔡英文四任總統,中央選址設置在新北貢寮,還命名為龍門電廠,蓋到快完工的核四,說要搬到台中,不是愚民是什麼?

其次,電力在台灣是中央主管事業,一座幾千億的核電廠興建與否,中央政府花數十年推動,豈是說蓋就蓋?

網軍打台中,不如蔡英文總統丶蘇貞昌院長站出來說,「任期之內,台灣絕不會蓋核電廠」,謠言就不攻自破,民進黨要記得自己是反核政黨!


林中斌/習近平:逆境翻勝 全盤檢討 戰狼降溫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林中斌/習近平:逆境翻勝 全盤檢討 戰狼降溫
◆  王正方/內閣制推得動嗎?






林中斌/習近平:逆境翻勝 全盤檢討 戰狼降溫


2021-03-16 04:19  聯合報 /   林中斌(作者為前華府喬治城大學外交學院講座教授,曾任國防部副部長,新書《偶爾言中II》作者)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新華社)


習近平領導中國是「美國廿一世紀面臨最嚴重的挑戰」,我們要「像雷射般的瞄準習和他內圈(inner circle)的縫隙(撬開)以改變中國(威脅美國的)戰略方向」。

這是今年一月底華府重要智庫大西洋理事會發表的政策建議謹慎用字很難掩蓋雄心企圖策反中共高層推翻習政權

今年一/二月美國外交事務期刊登載已移民美國的中共黨校二十年資深教授蔡霞批判習的專文,其副標是〈內圈人(insider)與北京決裂〉。蔡教授觀察與美方制中策略文字互為呼應。

美方的謀略反映一年前中國內部流言:疫情失控、經濟崩盤、習地位不穩。

一年後,情況翻轉。今年二月五日紐約時報專文〈中國如何能擊敗病毒狂吼的回來〉說「中國經濟復甦強化了習近平權威」。

中共元老一度批評習對外搞砸中美、中印、周邊關係,對內打貪天怒人怨,軍改成果不得而知,一事無成。如今此類傳言不再聽說。

民國 104 年(一五年),鄧小平傳作者哈佛大學 Ezra Vogel 教授在北京被問如何比較鄧與習他說:鄧長年在中央掌管軍政,熟悉人事,民國 68 年(一九七九)主政後,舉重若輕。習長年在地方,民國 101 年(一二年)底主政,人事生疏,授權困難。

於是他成立四十多小組自任組長,跨越龐大的政府機器,直接指揮。各小組方案,無他拍板,不得妄動

習大規模持續打貪,前朝官員「懶政」消極抵抗。小組眾多,而他時間有限。因此他必須嚴格遵守政策優先順序。低優先政策無暇照顧,於是狀況頻出。是以,執政威猛有餘,細膩缺乏,協調不足。這解釋去年抗疫先遲後速,所謂下情滯上達,上令厲下行的矛盾現象

去年夏季後,習抗疫及經濟成果,國際多所報導,國內有目共睹。七年多小組治國終於摸出方向。於是習得暇全盤檢討各方政策,調整再出發。結果是,戰狼外交降溫,大外宣收斂。八月後退休將領公開論武統台灣逐漸消失。

據悉,十月「一帶一路」主要計畫暫停。習突破逆境總攬全局後之具體成果如下:

去年十一月十五日:歷時七年談判,由十五國包括美國盟友澳洲、紐西蘭、日本參與,據說是北京主導的世界最大貿易協定 RCEP 得以簽署。

十一月廿六日:紐約時報登載中國前駐英大使及副外交部長傅瑩倡議中美合作,但史無前例的各打五十版,同時承認中國對外商智慧財產權和國內人權保護說明不足。

十二月七日:習近平親信台籍汪毅夫提前取代胡錦濤外交大將戴秉國出任「全國台灣研究會理事會會長」,並於月底針對警告「武統台灣」之言論。他說「不容妄議中央對台方針」。

十二月卅日:歷時七年談判的歐中投資協定談判,在北京降貿易壁壘後完成。之前九月八/十日,台灣某二媒體卻報導:「王毅訪歐鎩羽而歸/踢鐵板」。對比何其強烈!

今年二月十日:中國自印度邊境撤軍。去年五月爆發六十年來最嚴重邊境衝突。九月開始的中印談判產生成果。二月十七日印度 Economic Times 報導:印度將鬆綁中國投資案。印中邁向回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