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2日 星期四

經濟日報社論/巴菲特老矣 波克夏何去何從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97302/web/ 

◆  聯合報社論/預算之賊:人民吞不下去的浪費和矯詞
◆  聯合報黑白集/如何陷子女於不義
◆  經濟日報社論/巴菲特老矣 波克夏何去何從







經濟日報社論/巴菲特老矣 波克夏何去何從


2024-09-12 02:47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波克夏董事長、「股神」巴菲特。 美聯社


談到「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即使對投資不關心的人,對他每年一度午餐會,都印象深刻,這些有錢人為了聽到巴菲特的智慧之言,不惜花上千萬元,就是為了與他吃上一餐飯。

8月30日是巴菲特94歲大壽,他的投資公司波克夏海瑟威市值更在兩天前,衝上1兆美元,是臉書 Meta、亞馬遜、谷歌、特斯拉、微軟、輝達、蘋果等高科技公司當中,唯一不是科技業的,他的判斷向來被認為精準,但在美股與政局動盪不安的浪潮中,還能夠繼續下去嗎?

很多人對巴菲特與波克夏是有信心的,認為過去五十年,已經證明其獨特的投資模型是有效的,簡單說就是不斷押注在當代最優秀的公司,只要它自身資本配置不犯重大錯誤,波克夏的生命周期會比所有的企業都還更長。

巴菲特在44年前,將這家垂死的紡織公司,操作成全世界知名的投資公司,每年股東大會時,甚至成為新聞盛事,財經媒體紛紛派人採訪。

但是把數字攤開來看,波克夏的績效也不見得這麼好,經濟學人最近的一篇報導指出,如果除掉蘋果投資獲利,波克夏自民國一O八年(2019年)至今年6月的市值,只增加50%,比起標準普爾500的增幅120%,要差多了。

蘋果與微軟的投資,給波克夏帶來三倍以上的利潤,但最近這幾個月,就在蘋果要發表 iphone 16 前夕,波克夏又開始脫手所持有最有價值的蘋果股票,僅僅在第2季,就減持49%的蘋果股份,賣出約3.89億股使持股降至4億股,價值約840億美元,也引發市場揣測,究竟是巴菲特看錯了?還是他看到了我們所沒有看到的地方?

蘋果無疑是波克夏的招財貓,愈來愈多人質疑巴菲特是不是還看得準,巴菲特之所以能夠建立起他神一般的地位,主要看的是老方法:找到體質好的公司,放上有能力的經理人,等待經營績效,然後變現走人,但在新科技時代,有很多事物是超乎巴菲特這代人的想像的,像 AI 的發展,巴菲特未必有足夠的智慧可以知道。

在民國一一一年(2022年)的第3季,巴菲特曾經買過台積電(2330),而且一口氣就買了6,000萬股,市值高達41億美元,但半年不到就急著脫手,巴菲特事後說:「台積電是世界上管理最好、最重要的公司之一,我不喜歡它的地理位置。」巴菲特所憂心的,正是全世界當時所擔心的台灣地緣政治的緊張,可是現在巴菲特後悔了嗎?

現在波克夏手中的現金部位高達2,800億美元,甚至比美國政府手中的短期國債都要高,但是抬頭四顧,只見到處是危機與陷阱,不敢冒險,這也反映出波克夏董事會的平均年齡是68歲,大家的心態都是謹慎小心。

聯準會9月降息,可能會讓波克夏遭遇逆風,因為現在波克夏現金部位非常龐大,利率若在未來六個月由5.5%左右降至4%以下,現金部位的利息收入將大減,若股市大漲,波克夏獲利必受影響。

不過要評價巴菲特,不能只以他賺的錢多少來衡量,他的生活非常簡樸,吃的不過是漢堡,開的也是美國老車,除了自己的住家,也只有一套房產,但是巴菲特卻是大慈善家

公開拍賣與巴菲特共進午餐,已經進行了21屆,在民國一一一年(2022年)最後一次的拍賣價,竟然競價到了1,900萬美元,這筆鉅款不是落到巴菲特的荷包,而是到了「格萊德基金會」,總共籌集到的5,310萬美元,用作向舊金山的窮人和無家可歸者提供食物、醫療、住房、托幼、職業培訓等慈善服務

去年11月巴菲特長期摯友,也是波克夏副董事長孟格過世,有人猜測,這將逼使巴菲特考慮退休,但在今年2月致股東信中,巴菲特除了表達懷念之外,還表示將由阿貝爾擔任波克夏的 CEO,但沒有提到自己何時退休。投資人相信,以巴菲特如此之智慧,一定是有所安排了。














聯合報黑白集/如何陷子女於不義


2024-09-12 00:25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妻子陳佩琪被爆將逾600萬元不明資金存至自己與3名子女的銀行帳戶,恐淪為洗錢罪被告。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北檢才說要辦「黨檢媒一體」的偵訊機密外洩案,仍擋不住新的爆料流竄。柯文哲所涉京華城案,又被爆出陳佩琪利用 ATM 存款達六十多次,總額近七百萬元。更有媒體直言,陳佩琪和三名子女都恐列被告。

傳言是否屬實,仍有待檢方公正查明。但無論如何,把無辜的子女扯進政治風波或貪腐醜聞,是大家最不樂見的發展。上月陳佩琪自爆用兒子「當人頭」開小草咖啡廳,有犯意但無犯行,已顯得很「白目」。這回被約談,她又自稱多次用 ATM 把現金存入兒女帳戶,來源是父親的「手尾錢」,再度把子女扯進渾水。

父母愛孩子,因此幫他們開公司,或直接把錢匯入其帳戶,這些都沒問題。但父母必須讓子女知道:這些金錢的來源沒問題,也不是把他們「當人頭」,更不是利用他們的帳戶洗錢或隱匿賄款。陳佩琪利用 ATM 存款,因高度集中在京華城便當會及柯沈會後的兩個時段,便顯得事有蹊蹺。

ATM 不僅會「吐鈔」,也會「吐實」,再分散的金流一勾稽都會留下電子痕跡。鄭文燦為什麼要收現金,設暗櫃,顯然深諳「現金無痕」的道理陳明文用行李箱運送,都差點露餡。和柯文哲一樣,他們都拿子女當藉口:鄭文燦豪宅登記在兒子名下,陳明文聲稱是幫兒子開店,陳水扁則讓兒子幫忙海外洗錢。他們都陷子女於不義















聯合報社論/預算之賊:人民吞不下去的浪費和矯詞


2024-09-12 01:05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行政機關因應高電價時代來臨,紛紛加碼編列水電費預算。其中國安局一年編列8800萬元電費,整體水電費足足比去年多了1318萬元。圖為國安局大門。圖/取自Google Earth


立法院將開始審查中央政府明年度總預算,在野黨立委赫然發現,總統府及行政院各部會的預算,僅「水電費」便高得嚇人。今年四月台電調漲電費,民生用電調漲五%到十%;但府院等多個單位的水電費預算,卻編列了十五%到六十%不等的漲幅,顯然很不合理。賴政府不調整錯誤的能源政策,卻把暴漲的發電成本轉嫁給百姓,又誇大浮報政府機關電費,還要挖兩千億人民納稅款去補貼台電,難怪藍軍立委形容這是「一頭牛剝三層皮」

綜觀各部門水電預算,金額最高的是國防部和國安局,分別高達一.九億元和九,二○○萬元,分較去年增加十五%和十六%。國防部業務龐雜,電費大增或可理解;但國安局近年工作重心一味在推「認知作戰」,為何如此耗電,當然令人困惑。論增幅,水電費增加最多的是司法院,達六十%總統府居次,增加廿八%,行政院則增加十七%。諷刺的是,經濟部長郭智輝先前呼籲民眾「節電」,說「不必每個房間都開冷氣」。誰料,賴政府的示範,卻是偷人民的納稅錢來繳電費,這算什麼「身教」?

所謂「一頭牛剝三層皮」,第一層是漲電價:蔡英文曾保證「十年內不漲電價」的承諾,結果是連續三年調漲了四次,今年十月恐還有第五次。第二層是公帑補貼台電:近兩年,政府透過補貼、撥補及特別預算等方式援助台電,總額已超過四千億元。其結果,只是使台電的發電結構愈發扭曲,問題愈發糾結難解第三層是利用預算暗槓電費:政府叫民眾節約用電,自己卻大剌剌加碼編列電費,以為神不知鬼不覺。如此說一套、做一套,人民嚥得下去嗎?

卓內閣上月端出明年度總預算,歲出和歲入都破了三.一兆元,創下歷史新高。當時,賴總統親自上陣為其任內第一本總預算背書,大讚卓內閣的努力,並強調這部預算的重點在「增福利」、「強國防」、「拚經濟」。大話說來容易,但魔鬼藏在細節裡。一般民眾也許無法盡窺三.一兆元預算的所有奧秘,但只要掀開幾個角落檢視,也能看出一個志大言大的政府其實有多麼浮誇。

府院水電費大增,只是其中一隅,已足以讓人民看穿政府浪費與虛矯。另外的例子,如近年不斷自我限縮形同「漸凍人」的海基會,也被揪出陸委會對其明年預算的捐助竟大增四十%,此舉到底意欲何為?如果說這意味賴政府打算大展鴻圖,解凍兩岸交流,那還說得過去;但海基會在鄭文燦因貪汙被起訴後,董事長一職仍然懸缺至今。兩岸關係不僅冰凍如昔,交流或觀光連小門都無意開啟,賴總統還時不時發表費人疑猜的言論,加深兩岸心結。在這種情況下,海基會預算大增,民眾能苟同嗎?

一個機構功能越來越限縮,但經費卻節節上升;如果在民間企業,早就被裁撤了,賴政府卻絲毫不以為意。海基會自己的說詞,則是「勞務成本上升」事實上,一個不思有所作為的機構,海基會的業務量近年已經減半,人事成本卻反而上升,莫非政府把它當成人事酬庸的管道?再說,賴清德連對兩岸宗教交流都深懷戒懼,呼籲宮廟「不要被拐走」;這種心態下,政府對海基會投注龐大人事費用,任何華麗的藉口也無法自圓其說

一年三兆的預算是個天文數字,檢視這個預算的編織結構,卻充滿粗疏、浪費、浮誇和虛矯。說穿了,政府的態度就是滿不在乎;至於被剝三層皮的老百姓究竟有沒有反抗能力,就全靠在野黨立委的把關了!






【專家之眼】看看柯文哲 人民不會怕嗎?

◆  【專家之眼】看看柯文哲 人民不會怕嗎?

◆  【專家之眼】美網近10年沒人能衛冕 變數最多的大滿貫
◆  【專家之眼】德國的困境:極右派與極左派趨同?
◆  【專家之眼】為何京華城案與超思案偵辦效率差那麼多?










【專家之眼】看看柯文哲 人民不會怕嗎?


2024-09-12 08:41  聯合報/ 楊穎超/銘傳大學副教授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因涉京華城弊案遭羈押。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因台北市長任內京華城容積圖利案遭到羈押,其中產生一系列爭議,既是民主法治教育的好教材,也有台灣政治發展的陰影,限於篇幅,在此僅談缺乏證據、有害團結與人民感想問題。

首先,對眾所矚目案件證據不夠卻抓人,後續所為易受政治力反噬。大家口沫橫飛地談雙方鬥法策略,顯示出檢廉掌握的證據相對有限,沒強證據就大陣仗押了反對黨領袖,這像是政治處理而非法治,恐怕嚴重折損了本已搖搖欲墜的司法公信力。

缺乏證據會影響偵辦過程。例如目前對偵查不公開的亂象。本案出現大量爆料,真假難辨。再加上檢廉坐視這些恣意放話,大眾恐會合理猜測有人在帶風向。按理來說,如果證據充分,沒必要出此下策,而看最近才傳有金流高手準備加入檢廉團隊、柯被收押後,北檢先提訊在押的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要沈說明柯隨身碟內「2022/11/1小沈1500沈慶京」是否為賄款,並欲策反沈轉為汙點證人。

由這些傳聞,可知北檢並未查到要辦收賄重要的金流,也難怪會被批評是否押人取供;此外,又有綠媒吹起柯妻陳佩琪遭爆料四度翻供 ATM 存619萬之事。假設確如所言,檢廉當務之急應是趕緊把陳叫來問,若再講不清楚,就該收押好好查了。結果放話爆料比檢廉動作還快,這更讓人有想像空間。

而目前焦點多放在收賄,似乎顯示若非圖利罪證據已經找得差不多了,就是檢廉覺得辦不起來?畢竟該罪成立要件之二是「明知故意」、「違反法令」,由於該案牽涉容積率性質,要證明不是容易的事,檢廉要追證據恐怕還要加把勁。

其次,本案發展至此,恐怕增長了政治不穩定因素。賴清德當選總統以來,在多次演說中提及團結。但他是擁有豐富資源的執政者,究竟有沒以身作則,對在野黨先為有利團結的事?社會應可公評。就在此案中,反對黨主席數次上銬、以穿囚衣、藍白拖亮相於眾,或許有人看到不論何種身分犯法皆與庶民同等待遇的公平,但轉身又可見前總統陳水扁官司未清,卻生龍活虎地在外趴趴走評論時政的模樣。對柯所受待遇,到底該解釋成政府在黨同伐異,還是辦人一視同仁?恐怕會加深成見,更不用提對當事人及其支持者造成的影響,長遠來看,對團結國家絕非好事。

第三,本案對人民啟示,是讓人見識到國家機器各種形式的權力手段。柯主席身邊精熟法律能人甚多,按理來說,就算僅談法律攻防策略,也應該不會讓偵辦者占太多便宜。但稍微列出他被押經過,就會發現在國家機器面前,任何力量都是渺小可欺的。

我憲法第八條規定人民因犯罪嫌疑被逮捕拘禁時,至遲應於24小時內移送該管法院審問。是因為羈押對任何人都不好受,也是執政者拿來對付人民的有力武器,需要特別加以限制。就拿現時英美與台灣經驗來說,前者在反恐時對付恐怖分子嫌疑人,以保護國安之名,也沒在管羈押時間;後者則例見於對欠稅者的管收,常能立即見效情況,可知此手段對當事人精神肉體壓迫力道。但熟悉司法實務者,均知以名詞解釋方式迴避實質問題,是檢警常見的辦案手法

且看8月30日上午檢廉前往柯住處與台玻大樓柯辦公室搜索。檢方抵達台玻辦公室時,還因太早沒人上班,需要立委黃珊珊找人開門;之後柯主席就到廉政署接受詢問,當天下午,台北地檢署特別表示他們是詢問而非拘捕:「柯文哲於搜索過程中未抗拒,也願意配合到案接受詢問,檢察官未實施拘提之強制處分,其人身自由也未受拘束。」

31日凌晨0時30分柯自廉政署移送北檢複訊後,突然表示累了,不想再回答。然後說要走了,起身作勢離去,檢察官制止並表示可以讓柯文哲先休息1小時,柯仍拒絕繼續應訊,檢察官就與上級討論後,當庭宣布將柯上銬逮捕。柯的律師隨即聲請提審。柯當晚就在拘留室等隔天再戰。

提審庭上午10:20至11:00間召開,柯控訴檢察官:「昨天從早上7點半偵辦到凌晨2點,不符合人性,檢察官策略明顯是車輪戰,我對目前制度很不以為然!」中午法官做出駁回裁定。柯也被移回北檢,繼續接受偵查。當天北檢向法院聲請羈押禁見。柯於22時42分再送到位於法院地下室的候審室等待北院裁定結果。

65歲的柯經歷折騰了56小時往返北檢、北院的馬拉松式訊問,與法院2日裁定無保請回,還可以回家休息後,3日北檢提出抗告,4日高院發回更審,5日下午北院裁定收押,接下來等著柯的,是狹窄的看守所舍房,加上最近悶熱天氣。

目前還沒聽到柯對此有何評論,但從同案部分人的情況來看,顯然並不好受。北院在開完限制閱卷庭後,柯與北市前副市長彭振聲開始閱卷,中間彭向法警反應身體不適,服藥後仍數次嘔吐、喘氣,當天中午送往醫院治療;另位大老闆沈慶京也被民眾爆料,看到他被戒護送醫,護理人員問話都回答不清楚了,還全身抽搐,最後被推進電腦斷層室

過去人民對犯法者處遇不會有太多關心,就算知道了,在情感上也不會有多少感覺。如今柯案是在證據力不夠前提下被如此處理,人民不知道會不會覺得政治路少走為妙?還是會想萬一有天國家機器對自己動手如何是好?或許有人只會因政黨不同覺得爽快、想自己沒有站錯或不站邊就好,但政客膽子不是一天練成的,政權也總有機會輪替,人民縱容之後,苦果恐怕就要大家一起嘗了。





林中斌/美國兩黨 調整對中 兩岸新局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林中斌/美國兩黨 調整對中 兩岸新局
◆  廖元豪/大法官人選該有政治考量嗎?
◆  葉匡時/柯文哲起落的省思
◆  盛治仁/距離「沒人該為認同道歉」有多遠








林中斌/美國兩黨 調整對中 兩岸新局


2024-09-12 00:15  聯合報/ 林中斌(前華府喬治城大學外交學院講座教授,曾任國防部副部長)
中美近期互動頻繁,圖為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8月29日在北京會見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新華社


八月底,美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赴北京見王毅。這是民國一一○年(二○二一年)三月以來中美雙方公開和私下會面第七次。相較首次見面針鋒相對後一年半空窗期,目前雙方關係正如《金融時報》八月廿六日所稱「逐漸冰融slow thaw of relations

這次蘇利文特別強調雙方在競爭中仍然可有合作,包括禁毒、執法、合作遣返非法移民、應對氣候變遷、兩軍領導視訊通話等。三年半前首次見面美方訓斥中方所用的「對抗」confrontation 字眼早已煙消雲散。其實表象之下,美國民主黨政府對中國政策思維已有更深層的調整。

蘇利文赴北京前,美國智庫蘭德公司學者馬札爾Michael J.Mazarr)在七月廿三日英國雜誌《英格柏策》Engelberg Ideas上發表美國對中國政策的建議〈想像終結中美對抗Imagining the endgame of the US-China rivalry。重點如下:

●今日中美彼此畏懼懷疑,在南海和台灣不停對抗,激起雙方強烈愛國分子趨向極端行為,疏遠其他不選邊站的國家。

●單靠持續對抗並非完整的成功政策 an incomplete recipe for success。對抗最後會失控,不利於美國。

●今日中國是經濟巨人、科技精良、文化歷史向心力強,外來壓力和國際孤立對它無效。

●美國應提醒中國的儒家傳統,尊為上國,善待鄰邦。美國應更謙虛令中國接受緊張的緩解。

●中美未來終結對抗的方案,可考慮英法在拿破崙戰爭後初期的合作、或美日在上世紀七○和八○年代的關係、或十九/廿世紀間英國接受美國崛起。

以上是美國執政民主黨思考的政策調整。如果共和黨贏得十一月美國大選呢?

柯伯吉Eldridge Colby)是川普上次任總統的國防部副助卿。若川普再當選,他是呼聲最高的國家安全顧問。民國一一○年(二○二一年)他出版的《拒止戰略》(The Strategy of Denial)寫道:「美國希望對中國維持軍事優勢,但…根本無法實現。」

八月二日,他在《外交政策》博客訪問裡表示以下看法:

●亞洲第一:美國應盡速結束在歐洲和中東涉入的衝突,以專注亞洲的挑戰(中國)。

●勢力均衡(balance of power):是美國對中國的戰略,競爭但共存,不企圖消滅對方。亦可稱為「守勢現實主義」。不同於美國目前所為的「攻勢現實主義」—用各種手段不斷擴充自己消滅對方。

●經濟高於軍事:是美國在亞洲的利益排序。

●目的與資源:兩者比例須合理。他反對國會討論準備兩戰場同時打。因為美國打一個戰爭的資源都不夠。他不同意川普總統之前任命的官員博明(Matt Pottinger全力反中不惜一戰

台灣:國防經費遠遠不足還不斷戳北京的眼睛。

以上的檢視呈現新趨勢:美國民主、共和兩黨雖一致反中,但都由對抗移向避免衝突。既然台灣是中美衝突最大的引爆點,兩黨都傾向鼓勵台北與北京和平對話以緩解海峽緊張。

民國一一一年(二○二二年)一月八日拜登政府國安會亞太政策主任現任副國務卿坎貝爾-表示「支持兩岸和平對話接觸」。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年)六月初,前共和黨政府國務院亞太助卿董雲裳Susan Thornton)主持美國外交政策全國委員會 NCAFP 美中台學者二軌閉門會議建議:避免台海危機兩岸需直接對話。





陳國樑/課稅大海嘯:暴衝的預算案稅收

◆  陳國樑/課稅大海嘯:暴衝的預算案稅收








陳國樑/課稅大海嘯:暴衝的預算案稅收


2024-09-12 01:20  聯合報/ 陳國樑(政大財政系教授暨系主任、政大財稅研究中心主任)


剛剛出爐的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除規模擴增、歲出金額首次突破三兆元這個嚴峻的里程碑外,還有一個「大驚奇」—課稅收入的暴衝。

一一四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課稅收入,金額編列二兆七,七四○億元,相較於今年度,增加四,七五○億元、成長率超過了廿%;印象所及,課稅收入如此「海嘯」般地驟增,在過去中央政府總預算案的編列,前所未見。弔詭的是,在預期經濟成長放緩、也沒有任何增稅措施的情形下,何以中央政府稅收會有將近半兆元金額、如此大驚奇式的成長?難不成國稅局「磨刀霍霍向豬羊」,準備大開「殺戒」?非也!這個現象,從三個面向解讀。

首先,過往中央政府課稅收入系統性低估,而今進行一次性的校正回歸」。編列預算案時,課稅收入的刻意低估,結果就是實徵數大於預算數,造成「稅收超徵」。事實上,一○三至一一二年度,除一○九年度因疫情因素外,稅收連年超徵;一一一年度中央政府課稅收入(尚不包括特種基金),甚至出現了離譜的「天文超徵數」四,○○二億元

按此,總預算案課稅收入驟增,正是坐實了過去對於財政與主計單位,稅收預測「人謀不臧」的指控。

第二,預算之編列,收入必須等於支出;總預算案之收入,七至九成來自課稅收入。因此,當政府需要花更多的錢時(歲出愈多),在避免舉債或移用以前年度歲計剩餘的情形下,最可行的財源就是課稅收入;愈高的課稅收入,也代表著政府可以同時編列愈多的歲出預算。

按此,賴清德政府在政權移轉後,編列第一本中央政府總預算案,課稅收入的驟增,凸顯的是新政府急於展現政績的心態。令人憂心的是,政府收入,分毫盡是民脂民膏,政府支出的成長與規模的擴大,是否確實能達成效率,還是只是埋單政治人物競選支票?

第三,財政紀律的提升。直到十多年前,財政部對於稅收超徵,雖然不至於敲鑼打鼓,但消息發布,或多或少都還帶著點「喜洋洋」的味道;表示稅捐稽徵單位執行預算有功,實徵淨額數高過目標的分配預算數。但這其實是非常嚴重的錯誤認知。

由於當年度超徵的稅收,並未納入該年度預算,只要在支用上合法,財政與主計單位「斟酌損益」,可以有極大的行政裁量空間;這是不折不扣的財政紀律破口。蔡政府後期多次的發券與普發現金,以及各種天女散花式的撒幣政策,包括目前仍在執行中、金額高達三,八○○億元的「疫後特別預算」,都是稅收極度超徵產物

按此,一一四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課稅收入的巨幅成長,是財政數字管理的強化。據悉,財政部在稅收預測模式的精進上,也確實付出了不少的努力;除了邀請學者專家參與、成立稅收預測精進小組外,也委託專業單位進行稅收預估模型的建立。

綜上三個面向,各自有不同的角度,明年度總預算案課稅收入的驚奇成長,如果是財政紀律的提升,這當然是好事、有助於財政永續;但如果是預算極大,則應受最嚴厲的譴責。可以確定的是,一一四年度絕對不會再次出現離譜的數千億元稅收超徵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