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6日 星期五

經濟日報社論/從台灣看改革開放40年的大陸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32997/web/

◆  聯合報社論/防腐ATP關閉 民進黨政府將成失速列車
◆  聯合報黑白集/不回頭,髮夾彎
◆  經濟日報社論/從台灣看改革開放40年的大陸







經濟日報社論/從台灣看改革開放40年的大陸


2018-10-26 01:29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民國67年(1978年)12月,中國大陸在文化大革命中傷痕累累,經濟發展落後,科技水準低落,人民生活貧困,復出的鄧小平啟動一系列經濟改革開放政策;反觀台灣,正經歷出口擴張政策成功,民國68年(1979年)新竹科學園區正式動工,準備進行產業升級
改革開放政策40年,使得中國大陸經濟徹底脫胎換骨,全世界的經濟勢力重組,對台灣也產生重大影響。「出口創匯,招商引資」是中國大陸對外開放的主軸,台灣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台灣把來料加工生產,替外國品牌代工的商業模式,成功擴大複製到中國大陸,有助於農村剩餘勞動力移轉到工業部門,並使中國大陸迅速成為世界出口大國。
台灣經驗在大陸發揮得淋漓盡致,鞏固了台灣代工角色,成就了中國大陸世界工廠地位;台灣對大陸投資也帶動對中國大陸出口,在代工製造外移後,台灣提供上游生產所需材料及零組件,形成兩岸垂直分工目前中國大陸已成為台灣最重要出口市場,但事實上台灣真正依賴的是歐美品牌客戶和中國大陸的廉價勞工
由於台灣一直將中國大陸視為海外加工基地,對於經營大陸內需市場相對生疏中國大陸在民國90年(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市場逐步開放,競爭程度升高;再加上隨著大陸經濟成長,生產成本不斷攀升,環保標準更加嚴格,使台商經營倍感困難。特別是中國大陸推動產業升級,不再鼓勵多屬勞力密集來料加工的生產模式,轉而發展高科技產業,進行所謂「騰籠換鳥」政策,不少台灣企業是被汰換的一群
另外,隨著中國大陸服務業市場開放,外國大企業進駐,服務業雖然具有重要文化內涵及地域特性,對於台灣企業充滿機會,台商在大陸也有不少成功的案例;但在電子商務興起及不斷推陳出新的商業模式下,許多台商也面臨經營瓶頸。
台商在中國大陸發展,雖然帶動台灣經濟成長,但也衍生一些問題。產業外移下,使得台灣產業空洞化,產生結構性失業;對中國大陸出口不斷攀升,經濟依賴度增加,引起不少疑慮。中國大陸用市場換技術的招商方式,兩岸產業由互補轉為競爭人才資金大量西進,更阻礙台灣產業發展。
另外,台灣出口附加價值率不斷下滑,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投入產出資料之計算,台灣出口產品的附加價值比率,已由民國79年(1990年)代的約70%,下降至民國99年(2010年)代的55%,顯示出台灣淺碟型的經濟特質,此也與兩岸長期所建立的分工模式有關。
改革開放40年,中國大陸超日追美,已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更難想像僅廣東一省的產值,就已超過俄羅斯,而且中國大陸經濟仍不斷成長,由量的增長到質的精進,產業水準不斷提升「中國製造2025」更是中國大陸躍升世界製造龍頭的踏腳石,對各國形成重大威脅;未來有可能使兩岸產業重新洗牌,形成新的競爭型態。
面對中國大陸的興起,政府不能視而不見,更不能一味防堵,事實證明大陸市場是不可能被取代的。目前應先協助在大陸台商轉型升級,過去國內對於是否應挹注資源給海外,特別是大陸台商,有不少爭議,而目前由於美中貿易戰短期不易終止,大陸台商頓時成為關注的焦點。
但是平心而論,引領台商移轉生產製程或是回台投資只是因應美中貿易戰的短期解方。我們更應該在意的是中國大陸的技術威脅,而非貿易。所以鼓勵台商回台重點並不是帶來多少投資,或是創造多少就業,政府應以更宏觀的角度,確保台灣在技術上仍居於領先,在供應鏈上仍處於關鍵地位,並以台灣為營運的樞紐,才是務實的做法。







聯合報黑白集/不回頭,髮夾彎


2018-10-26 00:12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選戰新階段,民進黨競選主軸易轍換軌。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普悠瑪事故發生,藍綠停止選舉。蔡英文限期三天恢復雙線通車。廿四日,賴清德搭乘首發普悠瑪,比著OK手勢通過事故彎道;台鐵也以「事故總結」為名,召開一場謊言記者會。然後,朝野重啟選戰模式。
選戰新階段,民進黨競選主軸易轍換軌,以「改革不回頭,鬥陣顧台灣」在周六首場造勢大會亮相。主軸強調年金改革轉型正義和非核家園「不回頭」,要顧人民、顧地方和顧台灣。
這次選舉被認為是民進黨政府的期中考,而民進黨競選主軸六大主題,也全面涵蓋蔡政府的重要施政面向。但細觀六大主題,卻充分印證,蔡政府二年半來輕經濟、拚政治的偏頗,甚至拚政治也拚到即將失速脫軌了
年金改革回不了頭,但挖掉軍公教的軌道枕木後,卻轉彎閃避最迫切待修的勞保年金。轉型正義不必回頭,因為軌道這頭國民黨已被追殺得奄奄一息,軌道那頭還有各單位爭相升格當東廠。失速的非核列車,則等著看以核養綠公投能否為它裝上ATP,好讓它也能比著OK手勢,煞車減速安全通過能源政策的髮夾彎
民進黨要顧人民,其實可以問問為什麼它原本競選主軸要「挺下一代」,而下一代卻不挺它?民進黨要顧地方,這也只要看看為什麼又老又窮的高雄吹起韓流?民進黨要顧主權,但誰認為蔡政府上台後兩岸維持現狀、台海安全穩定,請舉手!
不回頭,但要煞車減速髮夾彎民進黨急著超速趕點,普悠瑪是殷鑒









聯合報社論/防腐ATP關閉 民進黨政府將成失速列車


2018-10-26 00:13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普悠瑪出軌事故,交通部長吳宏謀去留受關注。 記者邱德祥/攝影



普悠瑪出軌逾兩百人死傷,如此重大事故必須有人負起政治責任。事務官台鐵局長去職,行政院說他「已承擔政治責任」政務官交通部長吳宏謀去留,行政院長賴清德則說「再議」,予人感覺似仍存觀風向之心。殊不知民進黨政府的防腐機制早已失靈,吳宏謀去留只是民進黨能否挽回失速列車的最後一道檢驗。
解析事故迄今種種訊息,其一,官方釋出司機員關掉列車自動防護系統(ATP),超速釀禍等說法,有意無意導向司機員個人疏失,加上檢方聲押之舉,外界質疑「基層扛責」。其二,民進黨人士與親綠名嘴狀況未明就急著找「馬維拉」,意圖帶起馬政府時期引進的普悠瑪有問題、採購疑涉弊等「責推前朝」風向。其三,相對於司機員儼然已遭全面究責,甚至起底吸安紀錄,台鐵與交通部的說明,卻是矛盾百出,說詞反覆,謊言連篇,更添外界疑慮。
賴揆搭乘恢復雙向通車後的首班普悠瑪,列車低速通過事故彎道,他比出OK手勢,強調安全過關;但如果蔡政府的事故調查結果,竟然是「基層扛責,高層過關」,或甚至是「諉過司機員,責推馬英九」,能過得了民意這一關嗎?而即使能讓司機員一人獨扛台鐵結構性失能、政府系統性失靈之責,未來行車安全OK嗎
普悠瑪超速是事實,但隨著行車故障一路求援、關閉ATP有通報、ATP遠端監控獨缺普悠瑪等更多訊息浮現,讓人想起民國94年(二○○五年)日本JR福知山線六百多人死傷的出軌事故:調查雖指司機「將車速推至極限以圖追回誤點的時間」,且延誤啟動煞車而造成彎道出軌,但也點出JR西日本的經營管理責任。
重大事故的發生,往往是由許多注意而未注意的關鍵節點串連而起雖然官方隱隱然將原因導向司機人為疏失,但是什麼原因導致司機員必須超速?關掉ATP後的SOP難道竟是由司機員全權決定火車怎麼開?台鐵疲於應付人員不足、設備老舊等問題,交通部又盡過什麼督導之責?種種疑點均指向可能涉及更高層的責任問題,諉過基層豈能化解人民質疑?賴揆還交由理當率先負起政治責任的吳宏謀來「精進」台鐵,又怎能讓人民信服?
不過,民眾大概很容易想像民進黨政府對於政治責任歸屬的猶豫吳宏謀在高雄市副市長任內因氣爆事件下台,四個月即回任副市長,其後一路高升,允為「越辭官越高」的典範類似情形,並非特例。中油去年供氣出包釀成八一五大停電,董事長陳金德下台不到三個月,就代理宜蘭縣長,且原鎖定直取百里侯,這不正是高雄幫「假下台真換位」的複製
但連下台假動作都免的,更所在多有。中油九五無鉛汽油出包的「九五之亂」,慷全民之慨,二十幾億元瞬間氣化揮發,誰來負責?中選會主委陳英鈐百般刁難以核養綠公投提案,遭高等行政法院打臉,浪費司法資源與社會成本,埋葬中選會公信力,那又如何?文青新貴吳音寧,爽當北農年薪二百五十萬的高級實習生,爭議不斷,蔡英文力挺,柯文哲能奈她何?
其實,普悠瑪事故調查,最重要的是找出原因,釐清責任,檢討改進,避免重蹈覆轍。如果善後過程給人的感覺,是推諉卸責帶風向,怪罪前朝,基層代過,將如何重建人民對政府的信任、如何重拾大眾對台鐵的信心?
現在大家都認識ATP的重要功能,就是監控列車速度,並在超速時自動煞車ATP關掉,列車就容易失速出軌。那麼,作為重要防腐機制的政治責任,也正是政府列車的ATP,避免執政失速翻覆。因此,吳宏謀個人去留不是重點,重點是誰關掉了蔡政府的ATP?濫權妄為、泄沓渙散、執政脫軌,責任機制失靈的民進黨政府,會不會成為下一列失速列車?

【重磅快評】辦普悠瑪出軌案 司法這回不是恐龍是蛞蝓

◆  【重磅快評】辦普悠瑪出軌案 司法這回不是恐龍是蛞蝓

◆  【重磅快評】「會做事的政府」連請辭都演得拖拖拉拉
◆  【即時短評】普悠瑪案司機員大概要獨自揹黑鍋了
◆  【重磅快評】辦司機員結案? 普悠瑪事故調查「出軌」了
◆  【重磅快評】押普悠瑪司機員防串證 是否有什麼誤會?
◆  【重磅快評】大官這樣的災害應對,可以嗎?
◆  【重磅快評】大官這樣的災害應對,可以嗎?
◆  【即時短評】政府帶風向責推司機扛?不要草菅人命了
◆  【即時短評】18死…部長還認為運安會「海運」優先嗎 ?








【重磅快評】辦普悠瑪出軌案 司法這回不是恐龍是蛞蝓


2018-10-26 08:00 聯合報  主筆室
宜蘭地檢署偵辦普悠瑪重大事故,主任檢察官江貞諭表示示證據到哪裡,就辦到哪裡,偵查不會只到司機員。記者羅建旺/攝影



隨著證據逐一浮出檯面,普悠瑪列車出軌的重大事故真相也漸漸真相大白。除了台鐵高層連日發言許多都已證明並不確實,偵辦此案的宜蘭地檢署立場也令人質疑。過去司法常被質疑是「神經末梢過長」和「不食人間煙火」的恐龍,但宜檢的表現,讓人懷疑司法已經從恐龍退化成蛞蝓,只憑反射辦案
出軌案21日發生後,宜檢就第一時間偵訊在事故中受傷的尤姓司機偵訊完畢,宜檢主任檢察官江貞諭當即受訪表示,經訊問後,認為駕駛員犯嫌疑重大,而且說法和證人不符,認定尤姓司機員有「逃亡、串證」之虞,因此聲請羈押當時檢察官還斷定,「機械故障的可能性很小」。此一結論,等於將所有責任都指向尤姓司機員一人
但經過連日調查,以及尤姓司機員和調度員的對話曝光,外界才發現原來事發當時,普悠瑪列車早已出現狀況,尤姓司機員一路求救達43分鐘,仍無法獲得解決而最被質疑的ATP被駕駛關閉問題,事實上也通報給了調度員供詞有問題的,顯然主要並不在尤姓司機員,台鐵高層和其他人員也難脫身
宜蘭地檢署面對不同的證詞,一時無法判別真偽並不令人意外;相關的專業證據甚多,一時無法判讀,也是正常情況。但宜檢匆匆忙忙在第一時間就決定「聲押」尤姓司機員,顯然違背常理
退一萬步言,最容易判斷真偽的證據莫過錄音資料,該錄音不過40多分鐘,如果宜檢沒有聽錄音就驟下「尤姓司機員說法和證人不符」、「機械故障可能性很小」,那麼承辦檢察官不是語言識讀能力有問題,就是刻意陷尤姓司機員於罪如果宜檢沒有聽錄音就做出判斷,那麼就是未審先判
最可能的狀況,就是在偵辦之前,宜檢已經先入為主,設定了責任歸屬,這也合理說明為什麼宜檢會在第一時間作出幾乎完全悖離事實的離譜判斷若是如此,宜檢毫無疑問就是「司法蛞蝓化」,只憑「一定是司機員問題」的反射辦案,而不是用證據說法
宜檢承辦此案的主任檢察官江貞諭,過去曾是前總統馬英九洩密案的公訴檢察官,也因此案而名噪一時,這次統籌普悠瑪事件的偵辦,又是鎂光燈的焦點,在各界的關注下,她昨天宣示證據到哪裡,就辦到哪裡,偵查不會只到司機員,是否如此?大家都在看。

酷經濟/美中貿易戰有虛招,有狠招

◆  外資帶走外匯存底…台灣撐不住
◆  讀懂美中貿易戰眉角 「安倍訪中」的變與不變
◆  酷經濟/美中貿易戰有虛招,有狠招
◆  禿子跟月亮走 港都該跟誰
◆  高雄想贏 先看「氣口」對不對
◆  行人好行 城市才行
◆  普悠瑪事故/改造台鐵 從這件小事做起
◆  普悠瑪事故/賣方市場 只能乖乖當待宰客?
◆  普悠瑪事故/虛驚報告 揪出公安冰山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32997/web/






酷經濟/美中貿易戰有虛招,有狠招


2018-10-26 00:48 聯合報  林建甫
據美墨加貿易協定(USMCA)第32.10條款,任何一個國家若與「非市場經濟國家」簽署貿易協定,另外兩國可在6個月內自由退出,並簽署雙邊協議。(美聯社資料照片)


美國財政部公布最新的「主要貿易夥伴外匯政策」報告,並未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續留「觀察名單」。相較於近來美國多次「強烈指責」大陸經貿及人民幣走勢,該報告已顯示貿易戰緩和的一個契機。
今年以來,川普對中國貿易制裁手段持續擴大,已公布的三輪制裁清單總金額高達兩千五百億美元,近半商品都被納入制裁範圍。中國也表達堅定態度,在美國公布第三輪清單後幾乎是同步就公布六百億商品加稅,若再加上先前已開徵的五百億美元商品,自美國進口的商品已有超過八成調高關稅。
在美國公布匯率操縱國家名單後,也宣告將分別與英國、歐盟和日本就貿易協議進行談判,加上九月底的新美韓FTA及十月初《美墨加貿易協定》的簽署,美國拉攏其他國家孤立中國大陸的意味濃厚
值得注意的是,《美墨加貿易協定》第32.10條的規範,若任何一成員國與「非市場經濟國家」達成自由貿易協議,則其它成員國可以在六個月後退出並建立其自己的雙邊貿易協定。由於中國大陸的「市場經濟國家」地位一直未獲得國際承認,因此若墨西哥與加拿大任何一國與中國大陸簽署貿易協定,美國就能退出該協議,孤立中國大陸的意圖明顯,該條款也被稱之為「毒丸」。
「毒丸條款」實際上是賦予了美國對加拿大、墨西哥與其他國家簽定自貿協定的否決權大陸譴責這是「美國公然干涉別國主權的霸權行徑」,雖然加、墨兩國明白該條款恐有不平等之虞,但因為該協議影響的貿易總額約占GDP的四十至五十%,加墨兩國當然會選邊站。「毒丸條款」是否會出現在美國與歐、英、日等國的貿易談判桌上,各國都睜大眼睛看。
其實美國政府內部也不全是主戰派,財政部長米努勤一直試圖說服川普在中美貿易談判中採取溫和方式,鴿派立場十分鮮明,且川普上任以來政策方向出現多次「髮夾彎」,商人精明的個性仍然十分強烈,美國期中選舉後再出現另一個「髮夾彎」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美中貿易戰,對於台灣而言沒有任何施力點,我們只能拭目以待,並加速貿易競爭力的提升。







外資帶走外匯存底…台灣撐不住


2018-10-26 00:55 聯合報  張宮熊 /大學教授(高雄市)

央行公布第二季台灣國際收支,以直接、證券投資為主的金融帳,出現淨流出一百廿六點四億美元的驚人數字更可怕的是,蔡政府上任兩年多,反映投資信心的金融帳淨流出高達一千二百四十九點一億美元,反映國內投資環境不只病入膏肓,更幾近崩潰邊緣。
外匯存底多寡到底重不重要?淨流動重不重要?外匯存底的淨額代表一國的家底,如果不厚實,金融帳大幅淨流出足以擊垮一個國家!
在法定貨幣制度下,一國貨幣發行量由外匯存底加上黃金儲備組成。截至今年八月,台灣外匯存底是四千五百九十九億美元(約十四點二六兆新台幣)、沒有外債,扣掉九十二%外資持有,其實台灣真正的外匯存底只有三百六十八億美元,約新台幣一點一四兆。
台灣的黃金儲備近年維持在三百廿四公噸左右,約合台幣三,八八八億,也就是說屬於台灣人的總財富約一點五二餘兆,低於今年中央政府總預算一點九六餘兆;即是如沒有任何收入,財富已不足支應一年中央政府支出。如再考慮台灣國債加計潛藏債務約廿四兆,怎不讓人憂心呢?
今年第二季開始,許多開發中國家如南美洲的阿根廷、巴西、委內瑞拉、東南亞的印尼、非洲的南非,已因外匯存底不足,又因中美貿易戰遭池魚之殃。這些國家正面臨外資撤離、貨幣大幅貶值、百姓深陷通膨中。和民國86年(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雷同。
邁入第四季,不論開發中或已開發國家股票市場均一一崩落,各國皆繃緊神經,深怕外資撤離腳步加速台灣外匯存底逾九成掌握在外資手裡,加上外資目前多數以流動性最高的證券投資為主,難道不怕外資一夕間撤離台灣?政府做好準備了嗎?還是告訴大家:這一切都是假消息?

受到外資匯出不少股利與盈餘影響,中央銀行五日公布,外資9月分淨匯出我國約10億美元,為今年2月以來,連續第八個月呈現淨匯出。圖/經濟日報提供








讀懂美中貿易戰眉角 「安倍訪中」的變與不變


2018-10-26 00:52 聯合報  陳東海/旅日學者(台中市)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左)25日搭機抵達北京,與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右)會談。(美聯社)



對於「與自己相關環境」(世間)的變化,日本人異常敏感。
日文的「世間」指的是以自己為中心無限衍生的「與自己相關的環境」日本人慣用「世間」的範圍來區別內外,但是這個概念十分流動,沒人知道自己確定的世間的界線到哪裡,此一曖昧性使得日本人得以在不自由的「場所原理」的限制下,又能無限自由地穿梭於各個空間當中。
看似矛盾,其實統一。也就是說,「日本社會宛如陀螺,只能靠不停轉動,才能維持安定」。(梅棹忠夫,《文明的生態史觀》,1967)。
晚近,日中關係的變化,也「似」如此。
民國100年(二○一一年)十一月,民主黨的最後一任首相野田佳彥訪中,稍微緩和了一點民國99年(二○一○年)東海漁船衝突事件以來極度緊繃的中日關係。但是,不到一年,民國101年(二○一二年)九月,野田佳彥內閣經由內閣會議宣布「釣魚台國有化」,再度讓中日關係進入冰河期。直到今天。
今天安倍晉三就要和習近平在北京正式會面,並共同出席國宴。無論從那個角度看來,都是中日關係往正面扭轉的契機,只是,只要時間軸「稍微」拉長,可能又完全不是如此。
原本預定在廿三日下午前往北京的安倍晉三,「因故」延遲了兩天,變成廿五日下午出發十月廿三日是四十年前,鄧小平訪日,與當時的日本首相福田赳夫交換「中日和平友好條約」批准書的紀念日但是,今年的十月廿三日,同時也是明治改元一五○周年紀念日當天早上,安倍晉三「必須」在東京發表明治維新一五○年紀念演說,而且天皇也會出席
雖然,事後證明,安倍晉三廿三日的明治維新演說,任何可能惹惱中國的話都沒說。但是,在事前,面對中國國內現今對日微妙的內部局勢,中國外交部甚至習近平的周邊幕僚,都完全沒有冒此風險的膽量。特別是,事前還透過各種管道,想要取得廿三日安倍演講的稿件只是,這當然是不可能的任務。因為,如果配合中國到這樣的地步,勢必影響安倍內閣的支持率,並且激化政權內部的矛盾。
因此,在取消安倍晉三訪中,對於日中兩方皆非選項的情況下,將日程延後兩天,就變成了次善的選擇。
雖然,與日本接近,對中國的高層領導人而言,風險極大。胡耀邦就是著名的一例但是,中國在面對內外困境之時,總是期待日本的支援,卻也是歷史的事實例如,文革後的疲憊期與天安門事件後的孤立期
善於閱讀空氣的日本常任文官,當然清楚讀出了這一點。特別是在川普美國全面對中「宣戰」之後,他們一方面顧慮美國期中選舉的動向,一方面又尋求對中政策的自主性。也就是說,「變」是日本人的生存之道,而且「變」是為了「不變」


楊志良/三無總統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楊志良/三無總統
◆  王正方/國語日報70歲 只值458.75元的轉型正義?
◆  沈呂巡/只是川普貨架上的商品?
◆  王文華/變老的初學者
◆  蘇蘅/媒體看選戰 眼裡只有馬戲團

◆  王健壯/羅秉成維權本色的政治考驗
◆  陳亮恭/電玩遊戲防老的產業契機
◆  盛治仁/選舉一時 做人一世
◆  方祖涵/計畫經濟的體育計畫
◆  洪蘭/棉花糖實驗新啟示
◆  林中斌/以色列最大港交中國
◆  黃介正/「辜汪上海會晤」廿年

◆  葉銀華/大陸經濟怎麼了?
◆  薛承泰/兒虐尤烈於恐攻
◆  趙春山/兩岸也有「第三選擇」的空間嗎?
◆  楊志良/選民易冷
◆  周行一/美國到底要什麼?要得到嗎?
◆  嚴震生/實至名歸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  蘇起/美國會來救嗎?

◆  王健壯/監委得不到大法官的關愛眼神
◆  施振榮/財團法人法 衝擊財團法人業務推展
◆  馬凱/兩岸賽局 誰能勝出?
◆  盛治仁/別把子女成就 當自己的桂冠
◆  劉維公/一座生病的城市
◆  沈呂巡/從諮議引起「滋議」說起
◆  范疇/台獨與台灣中性化(Neutralization)







楊志良/三無總統


2018-10-25 23:58 聯合報  楊志良(作者為前衛生署長、亞洲大學榮譽講座教授)
蔡英文總統(右)。 記者尤聰光/攝影



俗語說「有樣學樣,沒樣自己想」,對岸的習大大自從高升為終身國家主席後,設立了各種小組,從軍事、經濟、財政、文化、思想,無所不包,自任組長,一把抓,超越毛、鄧,真正成了「習核心」。
蔡總統哪能落人後,前後設立了「總統府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行政院體育運動發展委員會」、「總統府新南向政策辦公室」、「行政院長期照顧推動小組」、「總統府年金改革委員會」、「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行政院年金改革委員會」、「打擊非法與未報告及不受規範漁業專案小組」、「總統府司法改革國事會議籌備委員會」、「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行政院文化會報」、「行政院青年諮詢委員會」、「中華民國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
除了促轉會、年改會及不當黨產會,或弄得全國雞飛狗跳、分裂社會、打擊對手外(何者為是,請各自解讀),很多是本來屬於各部會職權卻疊床架屋、增加黑官、讓追隨者雞犬升天,反而弱化行政效率。更有趣的是,多數民眾根本不知道有這些委員會、小組或辦公室,且不少只開過一次會,再也不見蹤影,所以是個無事找事的「無聊」總統。
比「無聊」更嚴重的是「無能」,若干雜誌如今周刊、遠見、天下等近半年來的封面多在顯示蔡政府的暗黑面,且每下愈況,如「誰讓他們來不及長大」 (依據衛福部的統計,虐兒、殺兒事件今年達到新高,虐兒的主因是父母親生活高度挫折無法反轉,只好對最弱勢的嬰幼兒發洩鬱悶);「台勞輸出啟示錄」(不只台幹,連科技人才、教授、資優學生輸出破歷史紀錄);「誰Fire了台灣老闆」(今年關店潮歷年最高);「為何台灣淪為蚊子館王國」(包括前朝,今日變本加厲,五百件以上蚊子館,前瞻的八千八百億只會再增加蚊子館,蚊子館至少浪費了二,六一○億元,可供全國中小學生十七年營養午餐)。由於長照2.0是芭樂票,照顧者把被照顧的親人殺害,經常上演,十月十七日又有老婦撐不下去,殺害失能老夫。
在政治上,她又不顧社會清議,推舉公開宣稱只辦藍不辦綠的陳師孟為監委,綠委也不顧社會觀感全票配合,赤裸裸的鬥爭,進一步撕裂社會,還要全民團結,豈不可笑?
如此暗黑蔡總統居然多次宣稱是廿年以來經濟指標最好的一年,但她卻沒說重要經濟指標之一,貧富差距是最大的一年(民國87年(一九九八)最高收入五%,是最低五%的卅二倍,目前一○六倍以上),表示GDP成長均歸少數人,多數人更窮了。經濟部報告,今年是歷年僑外投資最少的一年,加上前述的暗黑面,這些才是最重要的經濟指標。蔡總統除了「無聊」、「無能」外,最嚴重的是無德的宣稱她治理之下,台灣經濟有史以來最優,這是最大的假新聞,竟然在國慶上還說要嚴處假新聞,這不是「無德」,何謂無德?
中央研究院,特別是經濟所的院士、研究員應該是諤諤之士,卻無人指出國王的新衣,也是「無德」,廢了吧!至於最大在野黨,也任蔡總統無聊、無能及「無德」,製造最大假新聞,連提告都不會,也解散算了

名家觀點/發展綠債 速建立認證機構

名家觀點/發展綠債 速建立認證機構


2018-10-26 01:32 經濟日報  李沃牆(作者是淡江大學財金系教授)

甫獲今(201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共同得主之一的諾德豪斯(William Nordhaus),其研究領域之一就是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他認為氣候變遷可能造成災難性的衝擊,值得全球正視而因應全球暖化,綠色經濟(Green Economy)及綠色金融(Green Banking)發展方興未艾台灣亦趕上這股熱潮,特別在綠色債券(Green Bond)發行已有不錯的成果
進一步言之,台灣綠色債券市場自去(2017)年5月19日由玉山、凱基、中國信託及永豐等四家銀行發行國內首批綠色債券以來,截至今年9月26日奇美實業綠色債券掛牌,已累計19檔、發行金額共新台幣494億元這19檔資金主要用於再生能源及能源科技發展、節源減碳效率提升、溫室氣體減量及汙染防制與控制。另台電預定在11月中旬發行共新台幣138億元的第4期無擔保普通公司債,其中有29億元是綠色債券。
目前國際發行綠色債券市場上,並無統一準則(歐盟明年底可能會訂定)。而較具領導地位的標準主要有「綠色債券原則(GBP)」及「氣候債券標準(CBS)」二種。前者係一套自願性原則,透過明確綠色債券發行的方法以提高資訊的透明度,進而增加市場參與者的互信程度。該原則主要提出四大要件,即募集資金的用途、綠色投資計畫的評估與篩選過程、募集資金的管理、報告。GBP也提出四種不同層次和類型的外部評估形式,包括顧問評估、驗證、認證及評級
而後,氣候債券發行標準及認證係將綠色債券原則從廣義的誠信原則發展至可信、且有效的認證系統,它包含幾項特點,即持續與綠色債券原則保持一致性、對於所募集資金用途、追蹤與報告,訂定明確的強制性要求;針對低碳和氣候適應的項目與資產,訂定行業標準;建立鑑證框架,獨立查核機構和明確的查核流程;由獨立的氣候債券標準委員會批准及認證
綠色債券的認證機制(確信)主要是透過外部第三方專業機構來確認,並強化綠色債券資金用途的符合性,及所募資金管理方法的合理性、有效性及可行性,目的在確保發行人能完善的管理所募資金,並確實用於所約定的綠色投資計畫中;且認證機構每年需確認資金運用情形後出具評估意見或認證報告,再將此評估意見或認證報告輸入指定申報系統。
據悉,目前全球綠色債券認證機構範圍廣泛,包括會計師事務所、環境評估機構、科學研究機構、社會責任諮詢顧問及評等機構等。中國大陸綠色債券的發展規模已相當大,其確信機構已有不錯的基礎而台灣至今尚未有健全的認證機構,故應訂定具備認證項目專業及經驗的一般原則性的要求,建立國際市場認可的認證機構,促進綠色債券市場發展,應是刻不容緩
最近,由奇美實業所發行的綠色債券,是國內首宗經會計師事務所完成綠色債券投資計畫及資金運用計畫確信。此確信係由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KPMG)依據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所發布的「確信準則公報第一號」,就櫃檯買賣中心「綠色債券作業要點」第五條、第九條以及國際資本市場協會(ICMA)所訂定之綠色債券原則(GBP),針對奇美實業的綠色債券所執行。
但台電、中油和長榮海運於去年所發行的五檔綠色債券,被國際氣候債券倡議組織(CBI)認為不符合分類方案,而從指數中剔除,甚為可惜。有鑑於此,除了銀行應速建立對綠色產業相關專業之授信風險評估及貸後追蹤的機制外,強化第三方確信,應有助於綠色債券國際化的推展。


李沃牆

現職淡江大學財金系教授兼兩岸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專長為風險管理、財務工程、財務計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