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7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美中衝突會從「拳擊變太極」?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  聯合報社論/拜登對中政策:和緩期、戰略競爭與貿易
◆  聯合報黑白集/寬伯和3Q哥的銅像論
◆  經濟日報社論/美中衝突會從「拳擊變太極」?






經濟日報社論/美中衝突會從「拳擊變太極」?


2020-11-07 01:58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美國大選若無意外民主黨拜登已勝券在握,雖然川普還在反撲,但大家已開始關心拜登執政後對台灣的意義及影響。乍看之下,拜登跟川普大不相同,實際上未來四年很多議題恐怕將繼續受到川普的制約。

許多觀察指出拜登對中國的態度,將是其與川普最大的差異。確實拜登曾明言美中在暖化、公衛等領域應維持合作,也不認同貿易戰。不過拜登也指出中國在不公平貿易、科技、南海、一帶一路及人權上,對美國是一種特殊挑戰(Special challenge)。借用拜登重要幕僚 Sullivan 的說法,美中是一種「像冷戰又不同於冷戰」的關係。在拜登政府這種認知下,未來四年美中關係衝突應該不會少,但全面開打也不至於。

這也顯示出面對中國崛起所帶來的挑戰與威脅,拜登與川普在因應處理手段上的不同。川普很明顯走的是「責怪與懲罰」路線,把處理重心放在制裁、壓制對手身上。拜登看起來可能會偏向「壯大與精實」路線,把政策重心放在提升美國本身的經濟及科技實力。這兩條路線的差異,當然會反映在政策上,例如拜登多次指控貿易戰開打至今,並無法把供應鏈帶回美國來,因此未來要全力加速供應鏈重返、發展現代基礎建設、新能源等,以堅強的、精實的美國來對抗威脅,並以實力說服各國,重建美國領導地位(The Power of America's Example)。

固然川、拜重點很不一樣,然而其對問題認知卻完全相同,就是壯大中的中國並非可信賴的志同道合夥伴,而是威脅多過合作的對手。這個定性雖非川普的創見,卻是由他發揚光大,這是第一個拜登會繼續受川普制約的面向。不過川、拜兩人一個重懲罰,一個重壯大,對台灣的態度很可能因此有所不同。川普時代台美政治及軍事關係爆發,當然有挑釁北京的成分;拜登可能更重視台灣在重建美國經濟實力及供應鏈中所能扮演的角色。一個看面子,一個重裏子。至於大家關心的台美貿易協定洽簽,目前看起來拜登對任何自貿協定都不是很有興趣,因而有無機會尚待觀察

另一個表面上的差異,在於川普打著美國優先的旗幟,不僅到處得罪盟邦,各類國際組織也無一倖免。拜登則強調將全力修補與盟友關係作為支持美國重返領導地位的基礎,也可成為共同抗中的聯盟。川普上任前兩年確實大舉破壞過去美國所建立的國際及區域秩序,不但制裁歐加墨日,退出 CPTPP 及 WHO,也威脅要退出 WTO。然而從民國108年(2019年)推出印太戰略後,又搖身一變成為對抗中國的隊長,全力推動與日、澳、印度的雙邊及四邊夥伴架構,積極提出 WTO 改革方案,國務卿龐培歐更不顧疫情周遊列國,全力拉攏歐亞國家。由此觀察,拜登領導下的美國或許名稱會變、順序會調,但仍會在類似印太戰略的架構下落實其結盟多邊主義,同時抗中仍然會是美國與盟友的重要議題。這是第二個繼續受川普制約的面向

在此大方向下,拜登是否會重返川普退出的泛太平洋夥伴協定(TPP)?過去拜登對此未置可否,只稱就算要重返部分內容需要重談,其副手賀錦麗更是反對重返,因此不確定性仍高。未來可能要等拜登團隊到位,具體經貿政策出爐後才會逐漸清晰。

回到台灣,拜登領導下的台美外交關係或許會相對降溫,回到常態,不過經濟上美中對抗的大方向看來會維持不變。反之,台美實質經貿關係及因疫情而加速的全球供應鏈重組趨勢,預期都會沿著過去的路徑繼續前進,甚至更受美國重視。拜登入主白宮後,驚喜及熱鬧或許會變少,但政策可預測性提高,有助於企業布局規劃。美中衝突會從「拳擊變太極」,給予各國較多的調整時間,這應是有利的發展。












聯合報黑白集/寬伯和3Q哥的銅像論


2020-11-07 02:02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為了退輔會榮家、農林機構「蔣公」銅像處理問題,退輔會主委馮世寬與基進黨立委陳柏惟在立法院唇槍舌劍。圖/取自立法院直播畫面


基進黨立委3Q哥陳柏惟質問馮世寬,退輔會拆蔣公銅像為何毫無進度?馮世寬答稱,他堅持反對拆銅像,也會強烈抗爭。陳柏惟與馮世寬的辯論,反映了兩代人對蔣公銅像的不同看法一個懷著仇恨,一個帶著感情

不管是帶著仇恨或感情,兩人都把蔣公銅像當成某種「資產」。對陳柏惟而言,這個資產攢起來好輕鬆:只要沒事損一損銅像,唱一唱反中高調,他的政治資產就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了。對馮世寬而言,銅像則代表著他經歷的戰亂年代之真實血淚,和所有退撫弟兄有過的貢獻和情感依託;這個資產當然必須維護,不能亂拆。

從來不知戰亂為何物的3Q哥,在那裡鼓吹反中仇蔣,說「蔣介石對台灣人是有傷害的」,催促要拆除銅像,談笑之間充滿輕鬆得意。然而,上一代台灣人熬過「反共歲月」的困頓憂懼,比起陳柏惟今天嘻哈說唱的「嘴上反共」,何止天差地別。試問,追打一尊銅像,到底表現什麼英勇?要說拆銅像能平撫誰的族群情感,但能不顧撕裂另一群人情感嗎?

促轉會說「不能理解」馮世寬的態度;這種不理解,其實不難想像。一個把「轉型正義」業績簡化為拆銅像進度的機構,要說對不同族群或世代的歷史記憶、正義和感情有真正的理解,簡直是向夏蟲語冰。











聯合報社論/拜登對中政策:和緩期、戰略競爭與貿易


2020-11-07 02:04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法新社)


北京對這次美國大選極為關注,因為選舉結果影響美中關係及中國發展相當深遠;但也有人認為,無論誰當選,美國遏制及對抗中國的態勢不會改變。如今拜登幾已篤定當選,美中關係將隨川普下台出現一段和緩期,未來兩年是習近平走向「廿大」權力頂峰的關鍵期,他必須處理好美中關係;拜登上台是一個重設按鈕,北京必須抓住機會。

拜登與習近平間存在一些私人交情。民國100年(二○一一年)起的一年半間,已是「儲君」的習近平和當時的副總統拜登至少見過八次面。拜登也說,「我與習近平相處的時間,超過任何一個世界領導人」。然而,拜登上任總統後,不會重回歐巴馬對中的「交往政策」,他將不是歐巴馬2.0版的總統。事實上,在歐巴馬的第二任期後半,與中國交往已證明無效,大陸已成為美國的長期戰略威脅。

這是修昔底德陷阱的結構性因素崛起的強權與守成的強權之間,必然會有的緊張關係。這項緊張,不會因為領導人的私人關係,或是美國新政府與北京的蜜月期,而有太大改變。拜登政府將以更有效的手段來應對中國崛起,而隨著戰略競爭加劇,中美在南海或台海發生衝撞的機會也不會下降。

拜登當選後,第一個觀察的指標是,目前的「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即所謂的「亞洲北約」,是否會如期形成?拜登年初在《外交事務》上撰文闡述外交政策說:應對中國挑戰的最有效方式,是建立一個美國盟友及合作夥伴的統一戰線。拜登既將恢復美國對北約的承諾,即有可能繼續「亞洲北約」的組建,甚至延續川普的國安策略,把中國與俄羅斯視為戰略競爭者。

但除了對抗,拜登上台後,還會有合作的一面。觀察最近的中美經貿趨勢,中國大陸在七月後加緊自美國進口,至十月下旬採購金額已高達二三○億美元,達到承諾金額的七一%,美國牛豬產品均創下歷史新高。中方這麼做,與其說是替川普助選,不如說是北京轉向和平低調,以防止美中關係惡化到不可收拾。美國農業部長還稱,中美首階段貿易協定,對美國經濟已是「巨大成功」。

由此可見,美中的經貿對抗畢竟有其極限。越來越多人開始檢討,川普的「關稅戰」和「脫鉤戰」是否真有益於美國經濟。中國今年第三季 GDP 成長四・九%,第四季可能成長五%,對比美國經濟仍深陷泥沼,恐需加深加快兩國經濟合作才能促進美國經濟復甦。

拜登對川普與中國的經濟衝突並不以為然,他認為川普的貿易戰「用錯方法」;這點,被解讀為可能重新審視對中關稅。他的外交顧問布林肯說,與中國「脫鉤」並不是好辦法;而民主黨黨綱也認為不該片面展開關稅戰,這只會傷害美國勞工。拜登尤其希望把眼光放遠,聚焦新國際環境中的合作雙贏,為此,必須在全球問題上與中國合作;尤其在氣候變遷和防疫上,兩國合作空間很大。

這次選戰中,從台港到美國有很多華人希望川普能夠連任,主要因素是川普敢對北京態度強硬,屢屢出招讓中共難堪這種心理,與其說是對川普的支持,不如說是對中共高層漠視自由和人權強烈不滿,因而樂見川普制衡。拜登上台後,這股期待會投射在拜登身上。事實上,民主黨比共和黨更重視民主與人權,拜登曾形容習近平,「這個人身上沒有一根民主的骨頭」。對北京而言,比起軍事與貿易戰,一個堅持民主人權的美國政府,其實還更棘手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AI的決定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AI的決定
◆  寄望拜登重拾美國的靈與魂
◆  森林迷霧裡的美國大選
◆  從美選票窺見城鄉大戰
◆  誰當選又如何!
◆  銀青互助 弱勢生與老人雙贏
◆  漫畫/政院小編變黨工
◆  漫畫/不能讓對手偷走選舉
◆  udn 聯合報數位板精選/誤差比4年前還大 美大選民調又翻車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AI的決定


2020-11-07 03:17  聯合報 /   張瑞雄(作者為國立台北商業大學校長)


在一個暴風雨的夜裡,你的飛機即將下降,請問你是寧願人類駕駛自己掌舵來將飛機下降?還是你希望飛機上的自動駕駛系統來幫飛機下降呢?這就是所謂的自動化矛盾automation paradox)。現在隨著人工智慧(AI)在醫療保健、銀行、零售、汽車和製造業等的眾多應用,人類愈來愈面臨同樣的矛盾,我該不該相信這些 AI 系統所做的決策或建議呢?

目前的 AI 系統都像是個黑盒子,你餵它資料,它告訴你結果,但是人們開始擔心這些複雜、不透明的系統可能對社會造成的危害會大於對經濟的好處。雖然 AI 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加速研發,但在幾乎沒有任何政府監督的情況下,AI 系統被用來在健康和醫療的建議、就業面試的篩選、銀行授信的信用評定、甚至刑事司法方面等等,而不必回答 AI 如何確保其程式內容不會被有意或無意地納入判斷上的偏見。

不可否認,AI 有它不斷成長的吸引力和實用性,根據研究公司 IDC 八月發布的報告,即使在因新冠肺炎大流行引起的全球經濟衰退之際,今年全球 AI 業務支出預計將達到五百億美元,到民國 113 年(二○二四年)每年將達到一千一百億美元AI 將會在未來十年對所有行業產生破壞式和顛覆性的影響

現在每個大公司都有多個 AI 系統,並將 AI 的部署視為其戰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早期,人們普遍認為 AI 只涉及需要簡單決策的重複工作的自動化。但是由於功能更強大的計算機和大量數據的日益方便取得,AI 的發展日趨成熟,例如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以其可以處理和分析大量數據以及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學習的能力而著稱,它改變了無數領域的運作和競爭力。

很多公司現在使用 AI 來管理來自供應商的材料和產品的採購,並收集大量數據以幫助主管進行戰略決策,並且由於 AI 能夠如此快速地處理數據的能力,AI 正在幫助減少發展新產品中昂貴的試驗→錯誤→再實驗的循環,這對於像致力於發現新藥的藥廠或其他類似的行業來說是至關重要的,製藥行業通常需要花費十億美元才能將新藥推向市場。

所以 AI 的實用和普遍性已經無庸置疑但我們也應該關心其副作用和負面的效應,有人倡導要有道德的 AI例如不可用在武器方面,但各國軍方可以投彈的無人機已是非常普遍有人倡導要有透明的 AI,但 AI 機器學習的網路動輒上千層,誰能了解其中的細節運作

已故的物理學家霍金說過:「全面 AI 的發展可能意味著人類的終結,AI 將自我提升,並以越來越快的速度重新設計自己,受緩慢的生物進化限制的人類將無法競爭,將被取代。」嚇到了嗎?你應該!












寄望拜登重拾美國的靈與魂


2020-11-07 03:19  聯合報 /   陳國祥/資深媒體人(台北市)
美國總統大選民主黨候選人拜登。 法新社


川普執政下的美國,喪失了靈與魂,成為一個近乎沒有靈魂的國家,取而代之的拜登誓言回復美國魂。

在選戰將勝猶未勝之際,拜登的談話展現了美國魂。他表明將作全美國人的總統,呼籲選後「停止把對手當成敵人」,將選舉的激烈言詞拋諸腦後,放下火氣,重新審視彼此,傾聽對方,尊重和關心其他人,團結並治癒美國。這正是當前美國之所需

美國在川普手下運作明顯失靈,主要是因為個人私心作祟,固執於偏頗而主觀的立場,慣常囿於一黨或一國私考量,導致許多決策冥頑不靈,也使體制運行失靈;對外關係則在「美國優先」的心態支配下,處處發生摩擦與爭鬥,以致於外交手法不再靈活,應對國際事務不再機靈,國際體系與組織的運作也多吿失靈。

失靈源頭在於失魂。川普治下政府唯利是圖唯我獨尊,變成一個沒有高尚精神支撐的巨靈,政府施政欠缺體恤民瘼的情懷,甚至賤視生命價值;理想上的民有,成為富人與權貴獨有,民治成為財團、巨賈與利益團體獨治,民享成為既得利益者獨享。道德情操被執政者視為糞土,各領域應該遵奉的原則與規矩橫遭破壞,連宗教都被移用為聚攏選票的工具,所謂「美國魂」幾已蕩然不存。對外則全無民主國家領導者該有的互尊互重的魂魄,因而為各國所嫌棄,正是因失魂而落魄

川普眼中只有利益與交易,沒有價值理念的堅持,行事沒有道德底線,如今顯已敗選,他仍負隅頑抗,意在開闢法律戰場,為選舉結果的翻盤製造一線生機。如果美國有「民主魂」,現在被他徹底踐踏了;如果他要把刻意製造並挑激的選務糾紛渲染擴大,不惜上升到最高法院,將使美國的選舉過程和民主體系徹底失靈了。

川普是損害美國靈魂的德之賊,是破壞國際規範與秩序的害群馬,是激化美國社會各類矛盾的撕裂者世局因他而更擾攘不安,國際合作與協調機制因他而更窒礙難行,美國兩黨對立、意識形態衝突、貧富差距與階級紛爭、種族歧視與族群關係因他而更加惡化。許多美國人決意揚棄這個獨夫,但許多人仍然鍾愛他的政策路線與行事作風,眷戀他的領導,未來還將珍愛他可能留下的遺緒。當然,他更是不肯放手,意圖繼續控制共和黨,促使美國在他的操控之下,持續精神上失魂、能力上失靈的狀態。

世人多已否定他擔任美國領導人的妥當性。英國一項對總統候選人支持對象的全球性調查,除台灣以外的所有國家,都是愛拜登甚於川普;對於各個領導人的信賴程度,川普不如習近平對於世界安全的潛在危害,川普超過金正恩。對於川普這種敗德亂行的人,若不趕緊丟進歷史灰燼中,無疑是對人類智慧道德意識的一大侮辱。

拜登可望繼起,將為重拾美國的魂、重建美國的靈創造新的可能。天佑美國與世界!












森林迷霧裡的美國大選


2020-11-07 03:25  聯合報 /   朱立安/大學教師(嘉義市)
美國總統大選計票持續進行,民主黨候選人拜登與共和黨籍現任總統川普在多個關鍵州的選票拉鋸,最新消息是喬治亞州拜登已翻盤領先900餘票,很可能涉及重新計票。圖/美聯社、法新社(合成圖)


美國民主亂到全世界看笑話,接下來的選舉官司醜態,對於他們當然是不幸。一些外媒分析已懶得討論投票制度如何改革,卻都提到川普主義」、「美國普通大眾」的勝利,即使拜登入主白宮,也無法不正視那群「普通大眾」代表的「美國真面目」。

普通」,是白人、勞工階級、非都會、非大學畢業組合從定義看,普通和菁英相對,若大學文憑是菁英門檻,六、七成民眾的確被歸類到普通範疇

人們在好萊塢電影看到打扮光鮮亮麗、用法文點紅酒配十二道料理全餐、去音樂廳看歌劇、回家在落地大窗豪宅做瑜珈的場面,美國夢空中樓閣美國夢雖被詮釋為每人都有公平機會爬上那樓閣,現實卻不同

當年去美國鄉間大學實習,學校是標準的大學城,兩條公路交叉,一間學校、一間工廠,沒了。學校與工廠支撐整個小鎮的生計,鎮上有個小酒吧、一間小咖啡館、一間移民開的印度餐廳,我去買咖啡,打工的年輕小夥子連拿鐵、卡布奇諾都沒聽過。

學校裡,男帥女美、皮膚白,他們不與其他族裔通婚。學生程度糟糕,都是當地高中上不了外地名校才留下來,他們在高中選修一些如何開鋤草機之類奇奇怪怪的課,但基本語文和數學程度根本不足以接受高等教育,大約有三成會輟學,輟學後沒去加州、紐約等大都市打天下的,大概只能留在故鄉工廠,然後結婚、生幾個小孩、很快顯老顯胖,變成現在新聞報導裡「川粉」的模樣。

從他們立場想,待在故鄉有個溫飽就彌足珍貴,那些民主黨進步價值」、氣候變遷、性別人權、種族平權,就和大城市星巴克裡的法文、義大利文一樣,遠在他們眼界之外。他們喜歡擁槍,用來保衛家園的歲月靜好,但要他們樂意拿槍替台灣衝鋒陷陣,別想

可是每逢選舉,教授一票,他們也一人一票,校內藍、校外紅,是美國中西部普遍情況比票數,這些普通大眾就是川普主義強大基地

而台灣,孑青、英粉、民進黨政客自詡進步價值」,卻急著和川粉互相唱和,真是好笑。美國大選那天,正式退出巴黎氣候協定,蔡政府發表半句遺憾嗎?綠公職參加同志遊行,為何不公開祝賀民主黨同性戀黑人代表紐約選上國會議員

民主這種權力授受型式,必須靠眾人的學智、辨識但人們常常不願看現實真面目。此大哉問,已呈現在雨果《鐘樓怪人》,其之成為悲劇,就是因每個人 ~ 上從掌權者下至平民百姓,甚或圍觀路人,都不承認自私敗德。其實那些角色只要有人發現自己不堪,把自己行動喊停,就瓦解悲劇,或許這就是為什麼兒童卡通版《鐘樓怪人》把多數人變善良,剩掌權者壞蛋。但若說美國人都很善良、「進步」,只有掌權的川普不一樣,則是讓人翻白眼的童話

有齣電影《魔法黑森林》,原本是相當複雜的音樂劇,句句珠璣發人深省,它湊了幾個知名童話在一起,最後讓我們發現,女巫似乎沒想像中的壞,但小紅帽殘忍把狼開膛破肚做成圍巾,偷魔豆的傑克根本是偷竊慣犯和殺人兇手,太多現實無法抵賴,僅能語焉不詳要大家走出森林,就全劇告終。政治、選舉迷霧,不會輕鬆走出森林就告終,美國過去四年歹戲拖棚,看來還有續集,但願別像雨果所說:「黃昏的太陽,我們卻當成黎明的曙光。」













從美選票窺見城鄉大戰


2020-11-07 03:19  聯合報 /   翁御棋/研究人員(新北市)


大多數人應該無法理解,美國總統大選共和黨川普為何還能拿到這麼多票,或對事前的民意調查數據有許多質疑。除了最後拿下選舉人票外,選票的地域結構也令人玩味。

如果仔細檢視,共和黨川普拿下選舉人票的主要區域,包括有幾個世界一流大學所在的德州、佛羅里達州、俄亥俄州等。或許可以發現雖然在該州川普占了優勢,獲得選舉人票,但是都市圈的票其實是對手拜登取得多數。只有在極少數農業州,川普才在該州都市取得優勢西維吉尼亞州或許是特例)。

同樣觀點檢視民主黨拜登拿下選舉人票的地域,包括加州、華盛頓州與紐約州等,其實出了都會區竟幾乎全是川普天下

這次美國大選其實或許就是都會與鄉村發展不均的戰爭,也都是全世界正面臨都市化的課題














誰當選又如何!


2020-11-07 03:20  聯合報 /   宋磊/中華戰略前瞻協會會員(嘉義市)


隨著美國大選膠著,民主與共和兩黨競爭更加激烈。至於台灣的立場為何?究竟是支持現任的川普,還是轉而支持拜登?其實沒有標準答案。

川普執政至今,確實是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後最挺台的美國元首,具體做法表現在超額的對台軍售,一系列看似友台的法案等,因此部分台灣民眾內心,支持川普等於投資未來台美關係,甚至未來四年依然願意成為美國抗中棋子。

然而,從國際政治角度來說,台美關係穩定與否,確實影響中華民國安全,甚至會影響兩岸關係,因此台灣如何成為美中兩強之爭下的生存者,就顯得更重要。

不容否認,國家利益永遠是各國最優先的,美國有自身國家利益,無論美國的對中、對台政策為何,美國政府的核心目標皆為自身國家利益換言之,無論下一任總統是誰,維繫美國國家利益乃為元首重責大任,台灣在美國政府眼中只是可以操作的棋子

對於中國大陸而言,台灣民眾必須明白的是,無論兩岸關係如何變化、無論台灣執政者是誰,台灣仍為中國的核心利益,台灣問題不光牽涉到中國能否崛起,更重要的是,兩岸遲早得面對政治上的談判,雖然北京當局至今未對台灣問題做出更激烈動作,但不表示台灣能在兩岸問題上持續打轉維持現狀

從中華民國角度來論,維持台海現狀是最安全的保障,同時能在台美關係中獲得實質利益,台灣至今雖獲採購更先進裝備,但美國對台政策仍以台灣關係法與對台六項保證為依據,甚至以一中政策為主軸.換言之,美國並無大幅調整對台政策,並未改變美中之間的政治/權力結構,更沒有出現願意恢復和中華民國政府復交或是與台灣建交的消息。

因此,台灣民眾面對美國大選,其實應該以平常心面對,無論是川普連任或拜登當選,務實看待台美關係才是最重要的,對於台美關係無須有任何的政治幻想或期待。

至於敏感的兩岸問題,台灣民眾仍必須更務實,維繫兩岸和平乃為台灣民眾與中華民國政府必須努力的目標。不將所有的政治資源」投注在美國或中國大陸才是台灣民眾之福!


















銀青互助 弱勢生與老人雙贏


2020-11-07 03:03  聯合報 /   高克培/醫(台北市 )


歷任政府無不希望盡力協助偏遠弱勢生就讀大學以翻轉人生,但是若赴都會區念私校,學費和住宿費都高,家庭不見得負擔得起,因此大學甄選委員會日昨宣布「願景計畫—自一一○學年起將有十一所偏遠地區國立大學,共開出五一七個名額優先錄取在地弱勢生,此舉堪稱德政

然而肯吃苦、求上進的偏鄉孩子應不只這些,能進得了入這幾所大學畢竟是少數,其他大多數仍需離鄉背井,轉往都市的私立大學。但市區大學宿舍有限,許多學子必須在外租屋。依據一○七年資料有廿八萬名大專生在校外租屋,約占兩成二,其中有三點二萬人弱勢生。去年大選前,蔡英文總統要教育部自一○八學年起五年共編列廿億元預算,補助弱勢大專生校外住宿租金,每人每月一千兩百到一千八百元,預計「十三萬年輕人受惠」。

這是政府幫助弱勢的美意,但是否也可能為孩子帶來心理上負面影響,例如是否會傷了他們的自尊心,甚或讓他們產生「不勞而獲」的心態。

筆者年過七十,所見同學、友人,很多雖然還未達「失能到享用長照」,但要不是自己或配偶身體不便,就是落單、甚至獨居,能隨意趴趴走的畢竟不多;而這個年紀的人,特別容易有狀況,三明治兒女忙碌或住遠處,自己也不想給他們或鄰居、友人添麻煩;尤其台灣到處都是上、下沒有電梯的公寓大樓,這樣型態的住宅,加上戶外、市區無處不在的路面阻礙,限制了許多老年人獨立自主和生活的品質,因此狀況若不急、不嚴重,他/她多選擇深居簡出。

台灣曾經有些社區想引進銀青共住辦法,但少見成功案例。筆者建議何不試試「銀青互助」:

在校外有付房租費困擾而有打工意願的大學生(偏鄉弱勢背景者優先),在學校協助下組成社團網站,而在校園或租屋附近的長者無論定期或不定期到醫院就診、採購或臨時訪友,可以經過網站提出需要協助的時間、地點、服務內容等,由有意願學生自薦聯絡、喬出課餘時間,至於酬勞可依基本工資時薪、再參考服務內容增加。

人口老化是危機,亦可以看成服務業的商機,況且給年輕人魚不如教他們織網」,如果這個風氣養成,不但不影響國家財政,弱勢孩子自食其力、獲得經濟上的幫助,老人們(至少部分經濟許可者)也可以活著不受限、有尊嚴,各取所需、相互幫助,豈不美哉!

趙春山/馬習會五周年:兩岸物是人非 避險為重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趙春山/馬習會五周年:兩岸物是人非 避險為重
◆  黃介正/2027年 誰的時間表?
◆  嚴震生/2000, 2004, 2008, 2012, 2016, 2020
◆  陳亮恭/長生不老的社會思辨
◆  薛承泰/十月二十五日的歷史建構
◆  楊志良/提升流感接種率 應暫停施打賽諾菲







趙春山/馬習會五周年:兩岸物是人非 避險為重


2020-11-07 02:09  聯合報 /   趙春山(淡江大學大陸所榮譽教授)
2015年11月7日兩岸領導人在「馬習會」對談。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今年是「馬習會」五周年,兩岸都舉辦紀念學術活動,但物是人非,再回顧當年馬習二人在新加坡會面的一幕,真讓人有「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感慨。「馬習會」代表兩岸關係發展的一個歷史轉折,即雙方的對話層級,從兩岸「兩會」負責人、兩岸事務部門主管,步步升高到兩岸領導人的會面。


「馬習會」當然不是一蹴可幾,它是國共雙方在累積相當程度的互信基礎上,經由不斷協商而獲致的成果。在整個協商過程中,起關鍵作用的就是「九二共識」。習近平形容它是處理兩岸關係的「定海神針」;馬英九則說它是通行兩岸「和平大橋」的「交通規則」。

蔡英文不接受馬習的說法,她上任後兩岸關係急轉直下,從過去的兩岸「和解」,一路下滑到目前的「冷對抗」,未來甚至還有爆發「熱衝突」的危險。兩岸關係演變至這步田地,美國也是一項重要變數川普政府上台後,中美關係每況愈下,台美關係則是水漲船高川普把台灣視為反中棋子在外交和軍事方面,強化與台灣的關係。蔡總統曾說:「我們自己也是棋手」,無奈對岸「已讀不回」,台灣面對中美博弈動輒得咎,最後只能做到「觀棋不語真君子」。

美國選戰仍呈現一片混亂,鹿死誰手尚未可知。然而無論何人入主白宮,我認為美國不會放棄遏制中國崛起」的戰略目標;只是川普定位中共為「敵手」,拜登視中共為「競爭者」,兩人應對中共的戰術會有差異。即使如此,下一任的美國總統將立即面臨疫情和經濟問題,這就難與中國大陸完全「脫鉤」,須展開必要接觸。

若中美關係緩和,應是提供兩岸關係相向而行的契機。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會議公報顯示,其政府未來工作重點是安內重於攘外,即落實十四五規劃二○三五年遠景目標」。此外,公報在對台政策部分只有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祖國統一十五個字,重點仍是和平統一」。在台灣方面,蔡英文總統多次表達欲與對岸進行對等尊嚴的談判,但因缺乏九二共識的通關密語,兩岸復談無門

中共國台辦主任劉結一表示,想繞開九二共識進行對話溝通,是完全行不通的。但他忽略「馬習會」後五年,九二共識已從量變產生質變對岸把它和統一掛勾民進黨把它與一國兩制相提並論國民黨則對它不期待,但怕受傷害」,最後加上一頂中華民國憲法的帽子九二共識已失去它的原汁原味」。

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曾以一戰前的歐洲大國政策為例,警告中美必須為日趨激烈的競爭建立「交戰規則」(rules of engagement),以避免雙方擦槍走火。我認為中美現存許多溝通管道,只要選後雙方恢復戰略對話,建立規則不是問題;但對兩岸而言,卻是很大問題。

九二共識曾讓兩岸在「求同存異」的默契下,維持「不統、不獨、不武」的狀態;但展望未來,我認為兩岸「不統、不獨」的現狀已難以為繼,這就為「不武」添加了變數。蔡政府若認為九二共識已屬明日黃花」,又無法與對岸協商建立新共識那當務之急就是做好危機控管避險工作,以防止戰爭不期然而然的發生

作者為淡江大學大陸所榮譽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