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4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借孫子兵法 論川普的貿易戰法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聯合報社論/南向傳來令人不安的訊息
.聯合報黑白集/「蔬菜旅遊業」十五年後
.經濟日報社論/借孫子兵法 論川普的貿易戰法







經濟日報社論/借孫子兵法 論川普的貿易戰法


2018-04-14 00:35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美國總統川普。 路透


孫子兵法曰:「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又曰:「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既然各界都形容當前的美、中貿易衝突為「貿易戰」,不妨借用老祖宗的智慧來做討論。由於美國是「攻方」,也就以川普作法為探討重點。
先談「知彼知己」。要打貿易戰,須先對經濟原理與現實有一定的認知,但川普及其經濟團隊卻常常提出荒謬的說法。例如美對中發動貿易戰的主要論據,在於鉅額逆差,並咬定是不公平貿易的結果。但順差或逆差是一國總儲蓄與總投資的差距,儲蓄若大於投資,就有順差,反之則有逆差。美國只要持續高投資、低儲蓄,即便再提高關稅,逆差也未必會有重大改變。
又如川普相信,若貿易逆差下降,經濟產值必然上升,但事實是出口會使GDP增加、進口不會,靠減少進口縮小逆差,不會使美國GDP多一塊錢。因此,以增加出口來縮小逆差,GDP成長更大;但若執意削減逆差,就須減少投資或提高儲蓄,或雙管齊下,反將使投資及消費成長減緩,拖累經濟成長。
再者,各國相互交易最終產品是1980年代的貿易型態,如今美中貿易逆差中估計至少有40%是反映供應鏈效應;美國提高關稅不會使供應鏈轉回國內,只會削弱本身的競爭力及阻礙生產力提升,反而傷害美國出口。何況對中國產品提高關稅後,從其他國家的進口將增加,而這些國家的生產成本比中國高,結果會使美國消費者的負擔加重。
川普政府對經濟原理與現實的錯誤認知,暴露出「不知彼,不知己」的弱點,因為美國若提高關稅,反將打擊美國出口,消費者也難逃荷包失血的壓力,美國在中國的合資企業更將受到雙方擠壓。美國既有這些軟肋,政治領導人又是民選,根本打不了持久戰。川普在前方尚未開火,後方便可能起火,陷入「每戰必殆」的困境。
反觀中國的最大優勢,就是極權式政府較能承受長期抗戰,習近平比川普更扛得住政治壓力。其次,中國對出口的依賴度已降到20%以下,內需對經濟的支持力道增強,更能抵擋美國高關稅的壓力。中國還有3兆美元外匯存底,可以補助受傷的企業,美國的經濟體制與財政能力卻辦不到。
美國既沒有做好「知彼知己」的功夫,也就很難達到「上兵伐謀」境界。但美國仍有優勢,最有力的武器就是3,750億美元的龐大逆差,不僅能喊出總額達到1,530億美元的課稅項目,甚至還有再加碼空間,但中國報復的規模及選項卻相形見絀。其次,美國消費者是中國最大的主顧,中國很難以同樣的價格找到足夠的新買家。因此一旦互徵關稅,對中國出口殺傷力顯然會比對美國更重。
川普原本能靠「其次伐交」擴大戰果,但幾乎被他搞砸。由於日本、歐盟等都對中國的貿易及投資行為不滿,川普的最佳戰略就是組成「N國聯軍」,協力對中國出擊,包括訴諸世貿組織。但川普一貫堅持片面及雙邊貿易政策,早已惹惱盟國,現在各國當然樂得隔岸觀火,還準備坐收漁利。川普似乎已體認到「伐交」的重要,開始對歐盟示好,甚至表示正考慮重新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中國則乘機凸顯自己是全球化的捍衛者,並宣布一系列開放措施以防止歐、日與美國聯盟。
川普現在的最佳謀略就只剩下先硬後軟,高舉輕放,以求速戰速決,迫使中國在政策上做出讓步,包括擴大開放市場、減少竊取智財權的作法、降低對國有企業補貼等;由習近平在博鰲論壇的演說,也顯示中國「似主動、實被動」地朝擴大開放的方向走。因此,川普最好、也最可能等到情況更加明確後見好就收,宣稱勝利,這也是川普的拿手好戲。萬一演變到「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的局面,不僅是美中雙輸,更是全球皆輸。






聯合報黑白集/「蔬菜旅遊業」十五年後


2018-04-14 00:09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行政院前院長蘇貞昌將重披戰袍,代表民進黨角逐新北市長寶座。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七十一歲的蘇貞昌被拱出來參選新北市長,他以「選擇承擔」的老調為自己解套。但隨即有人翻出舊帳:一九九七年蘇貞昌挑戰台北縣長時,曾嘲笑五十八歲的對手謝深山「太老」,並誇稱自己是「多汁牛排」。廿一年過去,當年的多汁牛排,今天風味如何?
年齡其實不是問題,問題是:民進黨為何在新北推不出新人來?蘇貞昌原本力挺子弟兵吳秉叡,說「跪著扛他都願意」;現在,為何又把他踩在腳下?其間奧秘,得從「蔬菜旅遊業」的故事說起
二○○三年陳水扁尋求總統連任時,他的副手人選傳出了「蘇蔡呂游葉」五大人選,諧音正好是「蔬菜旅遊業」。後來機運變化,蔡英文當上總統,葉菊蘭式微,情勢遂演成呂游蘇謝「四大天王」之局。天王既出,誰與爭鋒,於是綠營武林便久久難有新人出頭。
這次,蘇貞昌應邀重新披掛戰新北,呂秀蓮揚言要在首都決戰柯文哲,逼民進黨要推出自己的候選人。至於游錫堃,一度經黨內議員力挺參選新北未遂,馬上有人主張他移師宜蘭。如此一來,四大天王又重現江湖,僅剩駐日的謝長廷缺席,其子弟兵姚文智則單槍匹馬在台北市苦撐待變
說穿了,藍綠都沒有培養人才的用心;也因此,一時的「蔬菜旅遊業」,十五年後依然盤踞政壇。最諷刺的是,「眾王之王」陳水扁背了一身貪瀆罪名,每天仍在那裡指點江山。這描繪了民進黨「轉型正義」的盛景






聯合報社論/南向傳來令人不安的訊息


2018-04-14 00:04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蔡總統十七日將出訪非洲友邦史瓦濟蘭,府方規畫採取專機「直飛」模式。 記者楊萬雲/攝影



蔡總統十七日將出訪非洲友邦史瓦濟蘭,府方規劃採取專機「直飛」模式,不過境其他國家。這樣的安排,令人不解。蔡英文推動「新南向」政策已兩年,積極部署並砸下大錢,此行原本正可測試政策成效。但總統專機要南向跨越赤道長距飛行一萬多公里,卻不安排在中途過境,或讓機組人員稍事歇息,殊不尋常。這是蔡政府企圖心不足,或是嘗試過後遭遇阻力,引發揣測。
外交部長吳釗燮在立院答詢時說,台灣到史瓦濟蘭最近的距離是「直線」,此行「本來就沒有規劃過境」其他國家,並非遭遇阻力。這樣的說法,與以往元首出訪的安排大相逕庭,難免啟人疑竇。二○○二年陳水扁出訪非洲四友邦,曾過境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首府阿布達比;二○○五年他出訪中美洲後,再度繞道阿布達比,接受哈密德親王接待逗留一天,聲稱討論兩國軍事合作,自詡是外交大勝利民進黨向來喜好玩弄「過境外交」,樂此不疲;這次蔡總統出訪卻埋頭直飛,顯不尋常。
從距離看,台北至史瓦濟蘭一萬一千多公里的長程飛行,需耗時十四、五個小時,這對專機或機組人員而言都是不小的挑戰。儘管技術上不成問題,直飛卻不是正常的安排。再以二○一二年馬英九出訪包括史瓦濟蘭在內的非洲三國為例,去程安排在印度「孟買」過境,這個新航點被視為是「活路外交」的一大突破;回程時,則過境杜拜。如果當年馬英九能開闢印度過境航點,六年之後,在新南向國家投下大量人力物力的蔡英文卻找不到一個過境落腳地,當然是倒退,這能不讓人感到不安嗎?
除了蔡英文出訪非洲友邦卻無法過境新南向國家,近月來,台灣企業在這個地區的衝刺發展,也陸續傳出受挫的消息。數日前國泰金控宣布,該集團原本欲透過旗下子公司以二.五五億美元收購加拿大「豐業銀行」在馬來西亞的子行,但因為在約定期限內無法完成,雙方終止合約。事實上,國泰金控去年五月宣布此一收購案時,曾樂觀預估去年底即可完成交割;誰料一拖經年,最後仍以破局收場。
本國銀行前進新南向卻遭遇挫折,國泰金控並不是第一樁,中信金也有同樣的經驗。中信金在二○一六年曾宣布,將由子公司中信銀與台灣人壽共同收購蘇格蘭皇家銀行RBS馬來西亞子行百分之百的股權,但這項計畫數月後即宣布告吹。其原因,中信金的說法是「交易時程不如預期」,金管會則稱是馬國政府不同意中信金的收購價格由此可見,國內企業有意願拓展南向金融業務,但因為諸多不明的因素,開拓計畫卻難以如願
國泰金控與中信金的南向受挫,是否有中共的外交干擾,我們目前無法判斷但如果觀察中油五輕輸出印尼的計畫最後以「破局」作收,也許能提供國人另一層反思。去年一度傳出印尼和印度爭搶中油五輕關廠後遺留的石化設備,十月間,中油甚至與兩國同時簽署投資意向書,經濟官員還自詡為這是「一女兩嫁」的盛況。誰料,經過半年的洽談,印尼國營石油公司Pertamina日前以五輕搬遷費用高,且效益不如新建輕油裂解廠,宣告終止這項合作計畫
這樣的轉折,也顛覆了台灣企業前進東南亞的想像。長期以來,我國一直將東南亞和南亞當成後進國家,以為可以將台灣淘汰的產業往當地遷移,如今看來,這是一種錯誤的認知。從印尼以老舊及效益問題拒絕五輕,說明南向國家已非昔日的吳下阿蒙,台灣推動新南向要調整自己的心態
蔡總統長飛萬里出訪史瓦濟蘭,卻找不到中途落腳之地,這是令人不安的訊息。本國企業在印尼、馬來西亞等國的投資計畫接連遇挫,對於把「新南向」掛在嘴邊的蔡政府而言,更是不可小覷的警訊。

【即時短評】潘文忠閃辭 台灣高教爛攤誰接?

.【教長潘文忠請辭】潘文忠下台 柯志恩:終究欠國人一個說明與道歉
.【即時短評】潘文忠請辭教長 「卡管」最後卡到自己?
.【重磅快評】打臉賴又打自己 潘文忠聲明凸顯綠營威權
.【即時短評】阿扁頻頻出招 民進黨準備好了嗎?
.【即時短評】潘文忠閃辭 台灣高教爛攤誰接?

.【重磅快評】不節電要罰?張景森的餿主意又來了
.【重磅快評】刻意尋釁?蔡英文爭鋒不如藏鋒
.【重磅快評】中東有事就顧不到南海 川普捉襟見肘了
.【重磅快評】柯P陪著忍受250萬元羞辱的三點盤算
.【重磅快評】直可收錄經典的政治奇葩潘文忠
.【重磅快評】驅趕獼猴原來只是為了人類的轉型正義
.【重磅快評】賴神大談台獨工作 小英「知道分際」?
.【重磅快評】美國撤軍與敘利亞的毒氣攻擊
.【即時短評】韓國瑜選高市 首要安內提振藍營氣勢
.【重磅快評】當施明德與史為鑑都站出來挺管...







【即時短評】潘文忠閃辭 台灣高教爛攤誰接?


2018-04-14 12:23 聯合報  記者吳佩旻╱即時報導
潘文忠。 本報系資料照/記者林俊良攝影



台大校長管中閔聘任案卡在教育部,下周將滿100天。原定最近就有跨部會諮詢結果,然在此關鍵時刻,教長潘文忠卻閃辭,一切絕非偶然。潘在聲明中強調,盼讓台大校長遴選紛爭,有重新釐清的機會。但檯面下意義則是,核或不核,潘都不願背負歷史責任,身為教長一走了之,丟下爛攤子不管,受傷最深的無疑仍是台灣高教
台大今年1月選出新校長管中閔,卻接連傳出未揭露獨董、學術論文抄襲、赴陸兼職等爭議,台大陸續招開遴委會、學倫會、臨時校務會議,分別做出無疑義、不成案、全案擱置等結論。
台大也根據廈大回函,澄清管從未在該校擔任正式或兼職老師,也無支薪授課或指導研究生。不過教部卻屢不放手,仍以「有罪推定」方式緊咬管,罔顧大學法,逾權進行實質審查。
管遭檢舉涉違法赴陸兼課,北檢著手調查,教育部曾回覆,管中閔是否違法赴陸兼職,與教育部核定台大校長人事案,完全是兩件事,現在又籌組跨部會專案小組調查,甚至成立跨部會小組,動用更大勢力持續卡管。身為教育主管機關,言行不一,令人搖頭。
前教育部長曾志朗也曾站出來抨擊,校務會議若干涉校長遴選,是走回頭路也走錯路。台大3名前校長孫震、李嗣涔、陳維昭也氣得跳出來,直指教育部根本在「玩法弄權」。
多名律師都跳出指教育部違法,教育部卻仍堅持要查,教部卡管猶如打七傷拳,「傷人七分,損己三分」。沒有政治背景的乖乖牌部長潘文忠,夾在政府與大學之間,若非秉承上意,為何如此堅持?
孰料管爺被教育部打壓,越打聲勢越高,這樣卡下去,恐怕反倒是民進黨要被拔管。潘文忠在整起事件,自己也惹得一身腥,不但被酸「以小學方式管大學」,日前赴立法院報告時,更同時被藍綠立委圍剿,氣得拉高音量反駁。
卡管案歹戲拖棚,教育部又於法無據,找不到不聘任管中閔的理由,如今如虎難下。原定4月中旬會有跨部會諮詢結果,眼看期限將至,核不核定,教育部心中自有定數。推測潘文忠不想被背上歷史臭名,唯一作法就是在關鍵時刻一走了之。
台大沒校長,許多校務及國際交流停擺,損失卻由全台埋單。日前教育部及科技部一同赴美招生,各頂大趨之若鶩,唯獨台大校長缺席,史無前例。台灣高教在國際排名節節敗退,已不容許繼續拖延,若有閃失,教育部得負全責。
教育部帶頭違法審查、又屢屢食言,給高教做了最壞的示範。不過教長走了,未來爛攤子由誰來接?台灣高教由誰領導?全是未知數。推估卡管案恐繼續拖延,整起事件被傷得最深的,無非是台灣高教以及無辜的莘莘學子。






【即時短評】潘文忠請辭教長 「卡管」最後卡到自己?


2018-04-14 09:59 聯合報  記者馮靖惠╱即時報導
教育部長潘文忠請辭。本報系資料照/記者陳正興攝影


台大校長當選人管中閔一直被教育部以遴選過程卡住,教育部長潘文忠傳出以家庭因素為由,請辭教育部長。而總統府秘書長陳菊即將上任,潘的請辭,剛好湊成一小波府院改組。
潘文忠教長任內,外界一直認為是他是一名為政治效忠的教育部長,奮勇扮演政治的馬前卒,迎合上級旨意。去年《促轉條例》通過後,率先表態的政務官正是潘文忠,他不顧教育人員尊嚴,第一時間立刻跳出來迎合政治風向,表示將進行適法性研議
這次的卡管案,也坐實了潘文忠「為政治服務」之名。過去3個月,教育部處理的荒腔走板,無視台大師生權益,將政治黑手伸入大學校園。教育部2月1日不發聘,是因為獨董利益迴避、論文造假,但問題都已釐清,教育部才又找個新的赴陸兼職罪名,卡住管中閔。
卡管事件一路走來,幾乎都是人事處長陳焜元在外頭擋子彈,前幾天潘文忠罕見地在教委會備詢時表態,如果教育部查到管中閔違法,就不會發給聘書。另外,潘更以「身為公眾人物的義務」為由,要管中閔「踹共」。隔天,台大師生就到北檢告潘瀆職。
依據大學法,教育部對國立大學校長聘任沒有裁量權,潘文忠此話一出,等於把自己逼到絕境,尤其在內政部長葉俊榮也爆出被大陸多個學校掛名兼任的敏感時刻,現在的教育部根本騎虎難下。
台大校長爭議只剩下兩種解決方式,一是教育部發聘;一是確定不發聘,然後再想辦法另起校長遴選程序。對潘文忠而言,若發聘,就代表他卡管失敗。若不發聘,於法無據,得先要找到法源能夠做成不發聘的決定,還要賠上台灣的最高學府的國際競爭力,因為台大至少面臨2年沒有校長。
然而, 現在台大行政校務延宕,缺席玉山計畫美東攬才,這樣的窘境,台大怎麼辦?台灣高教怎麼辦?為了卡一個管中閔,賠上整個台大,甚至整個學術界。為了卡一個台大校長,最後更卡到自己教長的位置





【重磅快評】打臉賴又打自己 潘文忠聲明凸顯綠營威權


2018-04-14 11:39 聯合報 主筆室
教育部長潘文忠請辭。 本報系資料照/記者林俊良攝影


綠營上下齊心卡管逾百天,行政院長賴清德上午「證實」教育部潘文忠請辭,並稱理由是潘家庭因素,與台大準校長管中閔聘任案無關然而,潘文忠在一個小時後公開發聲明,通篇強調就是因為管案辭職,一方面神打臉賴揆,凸顯綠營高層確實介入管案,卻又打臉潘在聲明自稱不滿此案被泛政治化的說法。
潘文忠膽敢打臉賴揆,想必是決定要在高層定調「家庭因素」外,堅持發出自己的聲音。如此勇於唱反調,不惜凸顯綠營高層對部會下指導棋的斧鑿痕跡,這點,值得各界為他的勇氣鼓掌。
遺憾的是,潘文忠原本可藉此番聲明,一洗自己成為政治打手的形象,如此還能贏得各界一些敬意;怎奈他聲明中除了這點弦外之音,通篇顛倒外界對於「政治化」的認知,又將自己推入沉淪深淵。
潘在聲明中,堅稱自己尊重大學自治,尤重視身為台大校長的領航者地位,但因校長遴選過程乃至管疑似赴中兼職等案屢生爭議,台大遴委會和校務會議對各項爭議「模糊帶過」或不處理,且讓他遭到「泛政治化的汙衊」,讓他不得不做出辭職決定,希望此事「回歸單純的校長遴選人程序」。
如此聲明顛倒是非因果,讓人讀來嘖嘖稱奇。教育部身為各校監督主管機關,在管案中一路呈現的多次雙重標準,各界都記憶猶新,潘文忠竟有膽如此信心滿滿宣示,此勇氣程度不輸他打臉賴揆。
以管獨董案來說,教育部對同樣是獨董的陽明大學校長郭旭崧展現高度包容,不就是雙重標準又以赴中兼職案,綠營對內政部長葉俊榮展現的「你說了就算數」,也同樣是雙重標準。教育部自稱尊重大學自治,卻就是不理校方做出的任何決議,擺明台大必須得出跟教育部一樣的結論才算數,又顯然是披上假自治外衣的威權。
然而現在各界現在從潘打臉聲明的弦外之音中明白了,教育部這威權機構所做所為,其實都來自高層威權指示。可憐潘文忠在這最後一封聲明中,內容仍須依循上層邏輯,只能藉形式動作來表內心聲音。綠營威權控制之嚴厲,也不在話下了






【教長潘文忠請辭】潘文忠下台 柯志恩:終究欠國人一個說明與道歉


2018-04-14 15:58 聯合報  記者鄭媁╱即時報導
立委柯志恩。記者杜建重/攝影


教育部潘文忠因卡管風波延燒請辭獲准。國民黨立委柯志恩表示,雖同情,但無法認同其所為與所言
柯志恩指出,潘文忠出身教育基層,地方或中央的行政歷練完整,他被宣布為部長人選時,第一時間她給予肯定,無非寄望他對教育行政的嫻熟,期能為空有理想的教改藍圖帶來更多實現的可能。她也提醒,部長必須抵擋政治對教育的干預,維持教育的專業與自主。
柯志恩指出,不知是一語成讖,還是民進黨執政下特定政治勢力的肆無忌憚,一路綁架教育部長、且不斷下指導棋,致使不論是十二年國教課綱或文言白話文比例,教育部從沉默怯懦到一再退守,尤其台大校長遴選的處理完全漠視大學自主,過程荒腔走板、匪夷所思。從重開遴選會到臨時校務會議,立場反覆、自相矛盾,更無視社會非議、罔顧台大校務停滯與師生的急切呼籲,把「依法行政、適法監督」作為「卡管」的尚方寶劍,無所不用其極地對一位院士進行無情的批鬥、抹黑,教育部的無理蠻橫不僅暴露政治干預教育的可怕,更挑戰所有台灣社會對於是非價值的容忍與底線。
柯志恩說,或許這股隱藏背後的壓力迫使部長一錯再錯,最後騎虎難下,不僅反噬政府自己的學者官員,也因「卡管」烽火無法收拾,重傷政府的形象,最後賠上部長的形象與聲譽。非理性的決策必經不起檢驗,此時「請辭」或許對潘個人是解脫,也或許對卡管的解決提供一個轉機。雖然,賴院長已表示「勉予同意」,但民進黨政府對卡管所引發的爭議與傷害,終究欠國人一個說明與道歉
柯志恩質疑,潘文忠請辭的聲明與賴揆准辭的理由各說各話、毫不相干,為何到連請辭求去還要模糊卸責、嘵嘵置辯,反指社會對其批評是「政治操作」?如果潘自認所作所為是「堅守信念」、「釐清疑義」,且「不畏懼職務上的挑戰」,就應該繼續「卡管」、「為成功找方法」,怎可棄械丟甲、掛冠求去,留下一紙「為失敗找藉口」的聲明,試問眼前的難堪殘局,要接任的教長如何收拾?
柯志恩呼籲蔡政府,新任的教育部長,除了要有解決管案的智慧與能力,更要有面對社會說明政策的勇氣與擔當,勿再交由人事處長大放厥詞。尤其,如果民進黨政府不願維持教育的專業、也不願捍衛大學的自主,那麼就讓真正想要主導教育的人出任教長,不要再躲在幕後,讓下任部長又淪為政治的犧牲打、做教育的可憐兒。




【即時短評】阿扁頻頻出招 民進黨準備好了嗎?


2018-04-14 11:40 聯合報  記者周佑政╱即時報導
前總統陳水扁。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保外就醫的前總統陳水扁,屢屢發表對政局與年底選戰的看法,儼然成為另類「政治專欄作家」。扁已預告五月將北上參加凱達格蘭基金會的募款餐會,屆時若再「踩紅線」,蔡政府又要傷腦筋。陳水扁大動作,一方面是替兒子陳致中選市議員增溫,一方面則是對民進黨全民執政後,仍不願特赦他,展開反擊。
天生的就是政治動物的陳水扁,政治敏感度之高,民進黨內鮮有人能匹敵。在年底地方大選逐漸逼近之際,陳水扁的「政治魂」再度被喚起。陳水扁因為身體出狀況,獲得保外就醫,但從他最近「每日一文」,針對時局的發表不失中肯的評析來看,可以確定,扁的腦袋仍十分健康。
「新勇哥物語」成為陳水扁的傳聲筒,觀察相關內容,雖是評論時局,但卻經常暗諷蔡英文。可以想見,這是陳水扁對於民進黨重新執政後,卻仍對他的特赦「冷處理」的不滿。另一方面,陳水扁持續「刷存在感」,其實也是在提醒,在他八年執政期間,受過他幫助與提攜的黨內人士,對於他的特赦問題,不應該悶不吭聲。
不能否認,陳水扁在中南部仍有一定的政治影響力。年底選戰將屆,陳水扁為了延續扁家的政治香火,與凸顯獨派的聲音,還會不斷的「發聲」。不論發文或公開參與各式活動,扁持續試探中監底線,其實更是在挑戰民進黨與蔡英文。
政治思維與邏輯都非常清楚的陳水扁,下一步會出什麼招,難以預測;最重要的是,民進黨政府準備好接招了嗎?

聯合筆記/美國返TPP? 川普唬誰

.社宅包租代管 公、私都要顧到
.政府陷淤泥 水庫哪有水?
.聯合筆記/美國返TPP? 川普唬誰
.「卡管」責任倒錯 法制安在?
.離婚配偶退休金分配 考驗真平權
.漠視因戰、公傷殘軍人的軍改
.洋蔥過剩 借鏡南投「鳳梨經驗」
.離岸風電 政府買貴了
漫畫/孰輕孰重?






聯合筆記/美國返TPP? 川普唬誰


2018-04-14 00:41 聯合報  賴昭穎
川普總統2017年一上任,第一道行政命令就是退出TPP,白宮當時說,這將迎來美國貿易政策的新時代。一年過去,川普竟要求經貿官員研究重新進入TPP。美聯社資料照片


美國總統川普再度拋出重返「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話題,然而,這並非川普首次宣稱有意重返,而目前也僅止口頭表態,加上川普上任以來處理重大經貿議題手法,更讓人質疑美國的誠意及真正動機,套句川普最常講的,「We will see what happens(靜觀其變)」,可說是外界回應的最佳寫照。
川普自認是個成功的商人,入主白宮後,也把經營企業那一套用來治國,這從他的決策風格或用人(開除人)方式可見一斑
他尤其自豪能發揮「談判的藝術」,落實他「讓美國再度偉大」政見。不過,讓川普「為所欲為」的最大本錢,不是他的談判技巧,而是美國在二戰後累積的政治實力,以及全球最大經濟體地位,而這些「老本」也不斷被川普「向內看」思維侵蝕。
川普的思維很簡單,他當上總統後,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落實「買美國貨,雇美國人」。不過,「美國優先」可作為對內口號,在對外經貿談判上,卻不能是目的。
以重新修訂美韓自貿協定為例,美韓實力懸殊,加上南韓爭取避免出口至美國鋼鋁被加徵關稅,因此南韓被迫同意在汽車和鋼鐵貿易上讓步。
但多邊經貿協定不是這麼一回事,以TPP為例,在前總統歐巴馬強力主導下,經過多年談判,十二個成員國終於在二○一六年達成共識完成簽署。然而,川普隔年入主白宮後,就以條件對美國不夠好為由退出。
不論是一月在達沃斯論壇,或這次接見以農業為主的共和黨州長和國會議員,川普表態重返TPP都是有前提的,也就是要比之前談出更好條件。問題是,多邊談判是共識決,加上各成員國的經濟發展程度不一,根本不可能談成一個對各國都最好的協定,這也是川普有條件願重返TPP,會被質疑是說說而已。
在美國退出TPP後,原有十一個成員國三月已在智利簽署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展協定」(CPTPP),也擱置原本美方要求列入的相關條款,因此就技術上言,美國要重返TPP並不容易,而且談判結果說不定比之前更糟。
原因很簡單,如果川普把美國重返TPP當成逼迫大陸在美中貿易談判中讓步的工具,他就得想想,美國要付出多少重返的代價,這才是「談判的藝術」,想靠唬人就達到目的已經行不通了。






「卡管」責任倒錯 法制安在?


2018-04-14 00:11 聯合報  林清汶/世新大學法律系助理教授(台北市)
教育部長潘文忠出席立法院教育委員會。 記者楊萬雲/攝影

教育部長潘文忠近日在立院答詢時,認為台大校長當選人管中閔應就其所涉及爭議事件,負有出面澄清說明之義務,否則「如有違法將不予聘任」。四月十二日即有一群台大師生到台北地檢署按鈴申告教育部相關人員涉及瀆職。
管案已由單純教育行政事件升級複雜政治事件,並引發台大師生及社會民眾共同矚目;其間所涉及教育行政倫理遭破壞殆盡,對法制威信更形同解體。豈有部長就當事人對指摘事強求說明有無涉案之理?
依法,任何人對於其罪證都有不自證己罪之權利,如某人指對方涉及不法,並非相對人自我澄清,而應由指陳之人負責舉證之責任,豈有被指陳之人負澄清之理,此乃一般法理通則。台灣政治文化被政客名嘴破壞無遺,但最終之基本法制仍要固守。教育最高主管機關居然要管中閔就檢舉事件之有無澄清表態,乃係舉證責任倒置之舉措。何況如管所說一切純屬誤會,難道風波就此平息焉?可以順利上任哉?
台大校長為至高崇隆之名器,執政當局卻以政治手段百般阻擾,法制淪喪至此,悲矣。






離岸風電 政府買貴了


2018-04-14 00:01 聯合報  羅際輝 /退休人士(新北市)
立院國民黨團書記長李彥秀(右二)與王惠美(右一)、馬文君(左一)、曾銘宗(左二)等委員舉行「2倍價格招商!高價採購離岸風電 台灣是冤大頭?」記者會。 記者曾吉松/攝影


由於太陽能及陸域風力發電發展受阻,離岸風力發電成為政府完成能源轉型的最後希望。為此,能源局將在四月底宣布3.5GW遴選結果。
蔡政府為了廢核,必須在八年內將離岸風力發電的裝置容量,從零點八萬瓩增至五百五十萬瓩,大增近七百倍,才能讓再生能源占比達標,所以提出全球最優的躉購條件「每度電六元、發多少電就收多少電並保證躉購價二十年不變」,又為了降低投資者的風險及資金壓力,甚至提出對台灣金融業不利的「無追索權」融資專案,以吸引國內外風電業者投入。
根據香港頭條財經網去年九月十四日報導,中國長江三峽集團與葡萄牙電力公司聯合標中英國Moray九十五萬瓩離岸風電專案,中標電價為每百萬瓦時五十七點五英鎊,約等於每度電二點三八元新台幣,該項目預計於二○二二年商轉。相較於此,我政府的躉購價每度六元,很明顯的是買貴了。
既然國際上離岸風力發電的成本,已跌至每度新台幣二元左右,蔡政府應該耐心等候開發商自動將售價降至合理的價位再來開發,如此,不但可以幫全民省下兆元電費,還可讓台灣的風電業者有更充分的時間準備,以避免將高達兆元的商機拱手送給外商,也可避免「離岸風電慶富案」發生,一舉數得,豈不更好?
國際貨幣基金主席拉加德十二日在中國大陸發表演說,她說,任何大規模支出計畫,常會難擋「招標過程中的龐大誘惑」,根據過去全球各地經驗,總會出現計畫失敗及資金誤用的風險,最終拖累國家財政。雖然拉加德意在警告中國,不要透過「一帶一路」計畫,搞出一些無用又讓很多國家負債累累的基礎建設,但對急於廢核而不計一切代價發展再生能源的台灣而言,拉加德的警告一樣適用





社宅包租代管 公、私都要顧到


2018-04-14 00:51 聯合報  高承洋/樂安居住宅發展促進協會理事長(桃園市)
新北三峽241戶的國光青年社會住宅日前動土,預計明年底前完成。圖為三峽國光青年社會住宅模型。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蔡總統大選時的住宅政見—八年廿萬戶社會住宅,悄悄開始執行,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等,六都以外其他縣市也有首長願意跟進,希望造福年輕族群、弱勢族群。
以社會住宅包租代管計畫來說,提供修繕費、保險費、代管費等各項補助,讓房東釋出空屋也讓租屋族群受到完善的照顧,對於目前的台灣是立意良善且迫切需要的社會政策,筆者也希望無論是哪一政黨執政,皆能成為常態性政策。
包租代管計畫是社會住宅的前哨戰,小英政府規劃了許多都會區的社會住宅,但社會住宅除有建築時間的壓力外,還有土地取得等各項問題。台灣的社會住宅比例,相較鄰近國家少得可憐,確實需要這項政策,但是我們的政府部門準備好了嗎?該怎麼管理呢?
台灣有許多國宅,從經驗來看,國宅出現許多管理問題,現在社會住宅仍要以過去的方式執行嗎?這種換湯不換藥的方式有什麼進步可言?
以雙北的社會住宅為例,除了供不應求,各種問題也是罄竹難書:抽中者轉租給其他人、物業管理公司無法處理私領域、承租戶有需求卻沒有直接窗口等,林林總總的問題相當多,但是政府機關仍以物業管理公司為主要管理,即使最近添加了社區管理系統,也只是一般社區大樓的管理系統而已。
試問政府,物業管理公司管理的是社區公共空間,依法無法管理私領域,住戶有需要幫忙的時候呢?以桃園市的包租代管計畫為例,標案明確規定執行廠商需聘請社工師,廠商需配合社工師對承租方進行有效的關懷與訪談,筆者認為此項要求即確實落實真正的「居住正義」。
希望政府機關能多多思考,除了物業管理公司管理公領域、進步的社區管理系統外,應增加懂得私領域管理經驗的租賃服務事業管理承租方,如此才能有效發揮公、私領域全方面管理,更能顯現政府對於住宅政策的細膩度與決心。




政府陷淤泥 水庫哪有水?


2018-04-14 00:46 聯合報  李萬國/博士生(台中市)
曾文水庫乾涸,水庫底沉沙龜裂、一望無際。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拜讀聯合報有關曾文水庫缺水竟變綠色大草原報導,內心頗多感受。因為那一片乾枯的水庫底部,一片延綿的龜裂黃土長滿雜草的景象,不是我過往記憶的曾文水庫。
岳父是一位「做山」的農夫,一輩子在一片青山綠水中辛勤工作,仰仗老天爺賞賜,依賴梅子、茶樹子等農作物,養家餬口拉拔五個子女長大;他沒有濫墾濫伐,只是守護著幾十年來一手栽種的梅樹及茶樹等深根植物。但是,八八風災讓他見證大自然的威力與無情,工寮與所有家當,伴隨著一大片土地,被豪雨與土石流一並沖刷至山下的曾文水庫中,成為水庫的淤積物。
這現象僅僅是曾文水庫如此麼?台灣目前的水庫除了翡翠水庫外,有哪一個水庫不是面臨著持續不斷淤積的威脅,終有一天大家都會無水可用,而自食惡果。數十年前合法栽種的果園,都禁不起地球暖化所造成的大自然反撲,而今還有許多人為了貪圖一己之利,在集水區非法濫墾濫建,無論是開設露營區、民宿、栽種高經濟價值水果或蔬菜等行為,這一切都是在加速水庫的死亡
水庫已淤積到旱季無水,雨季留不住水的情境,無水可用嚴重影響民生用水、灌溉用水及工業用水,而後者更影響台灣整體經濟發展。建議政府要能重視並有積極有效作為:
首先,最簡單又最有效之方法就是政府貫徹執法能力,杜絕集水區開發,這是最環保最省經費的做法。日前,行政院賴清德院長已經拍板定案將環保署升格為環境資源部功能涵蓋營建署部分業務、農委會林務局、經濟部水利署及礦務局等業務,此方式將可統一事權,管理一元化,不再有機關間互踢皮球互推責任導致民眾投機濫墾開發。
第二、積極處理自來水管線老舊漏水之問題,反映真實之自來水成本,訂定合理水價,避免水資源流失,也藉由以價制量,提醒民眾節約用水。
第三、地下水庫也是值得發展的途徑,開發更多的地下水庫,汛期蓄水,旱時取用,盡量將水資源留在台灣陸地。
海水淡化及汙水處理廠之再生水,無論從經濟性、能源耗損性的角度衡量,皆屬不智的生產方式,以目前台灣本島相關海水淡化廠規劃評估,海水淡化成本每立方公尺約30—35元,汙水處理廠之再生水評估成本每立方公尺約80元,台灣電力已不足還要用電去換水源麼?台灣不應該缺水,也不應該浪費資源處理水問題,讓我們一起努力節水,由自身做起吧!






離婚配偶退休金分配 考驗真平權


2018-04-14 00:08 聯合報  王如玄/華夏社會公益協會理事長(台北市)
公教人員退休資遣撫卹法施行細則今年7月1日上路,其中規定公教人員結婚超過兩年,離婚配偶可依婚姻所占年資比率,要求1/2的退休金。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曾經風靡一時的日劇「月薪嬌妻」,談的是從事家務勞動值多少錢?夫妻之間當然不是勞雇關係,先生不是老闆,太太也不是夥計,但對於將青春奉獻給家庭的家庭主婦(夫)而言,等到年華老去,屬於他們的退休金又在哪?
近日因公教人員退撫新制將離婚配偶退休金納入夫妻財產分配,引起公教人員反彈,而從一些似是而非的輿論看來,更反映台灣性別平權觀念落後,及忽視台灣社會真實狀況。
雖然我國於民國七十四年增設夫妻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之規定,唯施行至今,仍有待改進之處,這也是婦女團體多年來推動修法緣由。曾經處理過一個婚姻暴力案件,夫妻雙方育有二名子女,先生收入剛好維持家用並無積蓄,太太受暴當下如選擇離婚將一無所有,不得不隱忍到先生領完退休金之後才請求離婚,受暴一生,試想這公平嗎?
社會既要求女性承擔家庭照顧責任,卻對家務勞動貢獻視而不見,這些勞心勞力的「家務工作」,誰在乎呢?
離婚配偶退休金分配,不僅處理夫妻財產,更是性別平權議題。此一修法觀念是進步的,問題出在行政機關缺乏專業論述、法律說明及條文規定不夠細緻,滋生誤解。
家庭主婦(夫)的家務勞動,本應予以合理評價,已領取之退休金或老年給付本來就應該列入夫妻財產分配範圍,縱使是尚未達領取程度之退休金,將來條件成就時亦應按各個婚齡占全部工作年數之比例予合理分配。這是最重要的精神,政府卻連基本論理都說不清楚、講不明白。
行政機關的核心價值欠缺,繼一例一休修法後,在這次修法又暴露無遺。呼籲以下機關應儘速研商周延法制,莫再繼續「裝睡」:
一是法務部。法務部是民法親屬編主管機關。離婚夫妻相互間之權利義務是私法關係,本應由民法親屬編統一處理,但法務部向來對民間要求將退休金納入夫妻財產分配範圍的態度,是能拖則拖,各相關應配合部會也都未積極回應,以致反由銓敘部主管之公教人員退撫法令予以下手處理,其他行業別則須由其他部會分別規範,如此一來,各法規主管機關、生效日期不同,其引用、解釋等勢將引發更多爭議。為利施行,法務部實應統一規範,各相關部會配合處理
二是銓敘部。公教人員退撫新制將退休金納入離婚夫妻財產分配範圍,立法初衷是良善的,各界有所批判時,應該深入瞭解立法意旨,站穩立場為其政策辯護,如有些批判是可採的,也應邀集專家儘速補強缺漏部分。
三是勞動部。本次退休金分配缺漏勞工配偶部分相同的精神,在公教適用、在勞工卻不適用,豈不怪哉?勞動部倡議職業平等,但對家務勞動的價值保護始終停留在原步,既沒有提升女性勞動薪資的方法,又不肯對退休金分配納入夫妻財產分配乙事積極作為,難怪基層家庭主婦常被譏為「做功德的」。
台灣是否真的職業無貴賤、性別平權是否真的實踐,離婚配偶退休金分配制度將是最好的驗證






漠視因戰、公傷殘軍人的軍改


2018-04-14 00:06 聯合報  許德英/因公傷殘除役榮民(台北市)
立法院外長期陳抗的「八百壯士」反軍改團體,一群人高舉國旗浩浩蕩蕩的前往立法院,向立法院遞交陳情書,要求軍改修正案提出釋憲。 記者許正宏/攝影


四月十二日,行政院通過陸海空軍軍官士官服役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其中因戰、公傷殘軍人遭到漠視,因為當他(她)們退除役時支領「贍養金」仍維持原條例的五十%俸率,違反原條例的立法精神
檢視原條例的立法精神,係因戰、公傷殘軍人在發生不幸事故時,大多屬於中、下階層的支薪階級,所以在其退除役支領「贍養金」時,不論其服役年資而支領相當於廿五年資歷的五十%俸率(此計算方式為原年資廿年有四十%俸率,每年增加二%至五十%),以彌補其中、下階層支薪本俸的金額不足。
如今修正草案為服役年資廿年,其退休俸起支俸率為五十五%,年增率每年二%,廿五年資歷支領六十五%俸率(55 + 2*5 = 65)。然而似忽略「贍養金」這部分是否亦比照提高,呼籲立法院能考量原條例的立法精神,針對「贍養金」亦應比照同步調整為六十五%俸率,如此才能確實保障因戰、公傷殘退除役人員之基本生活。
此外,過去部分支領贍養金人員之服役年資超過廿年,但當時以五十%俸率計算較為優渥;倘若條文修正因預算考量,無法把贍養金同步調整為六十五%俸率,建議他(她)們可以依服役年資重新計算其支領俸率,而非經核定後就不得變更!






洋蔥過剩 借鏡南投「鳳梨經驗」


2018-04-14 00:02 聯合報  陳啟濃/國中校長(投縣水里)
屏東縣恆春半島的洋蔥今年增加百餘公頃,農糧署啟動全台促銷。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界發起鼓勵買洋蔥運動,當地農會只會抱怨農民,既然價高時大賺,剩產也要自己負責。地方農會還真的只會賺農民的錢,只會維護盤商,誰來照顧小農。
去年南投柳丁產量過剩,價錢低迷,縣長買了十六公噸,贈送社福單位與機關學校,雖然解決不了柳丁盛產低價問題,卻讓人很窩心,代表縣政府關心農民農作物的收成
卅年前筆者讀高中,故鄉名間鄉八卦台地盛產鳳梨,有年產量過剩,那年暑假,我和父母每天收成二、三千斤的鳳梨,收入還不到一萬元。後來南投有了「微熱山丘」,老闆和鳳梨農契約種植,許多鳳梨酥工廠紛紛設立;現在南投的八卦台地,不怕盛產鳳梨,農民反而能賣得好價錢。
農政單位也應該思考,如何學習南投的鳳梨經驗,幫洋蔥找出加工方式,增加保存期限,提升價值。
清明節陪內人回花蓮玉里,路上經過楓港,雖然也買了幾袋洋蔥,但只是成堆洋蔥的一小撮。洋蔥是很好的食物料理,可惜農產的加工、通路與儲藏,有很多問題。
比起教育界的網路發動,各級政府和農政單位能做的更多,不該只是怪罪農民種植過剩。屏東縣政府、農委會也該用行動,效法南投縣對農民的體恤吧!

施振榮/跨域共築台灣夢—最佳體驗的智慧城市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施振榮/跨域共築台灣夢—最佳體驗的智慧城市
.葉銀華/獨立董事真的沒有發揮功能?
.周行一/好的環境吸引好的人才
.林中斌/金習會的潛因
.洪蘭/「積勞」的上校 因何「病故」?
.方祖涵/翱翔青史的雷克蘭飛虎

.王健壯/這個政府已經走火入魔
.王正方/我們都是傻瓜嗎?
.馬凱/幸福國不快樂的國民
.嚴震生/金恩遇刺半世紀後的民權省思
.薛承泰/我是人,我沒有鐵肺
.盛治仁/希望黃煌雄妥解台灣歷史情仇
.方祖涵/頂尖選手的憂鬱

.黃介正/美台新關係的吸引與慎思







施振榮/跨域共築台灣夢—最佳體驗的智慧城市


2018-04-13 23:56 聯合報  施振榮(宏碁集團創辦人、智榮基金會董事長)
蔡總統參觀智慧城市展。 記者徐兆玄/攝影


由台北市政府與台北市電腦公會(TCA)共同主辦的「二○一八智慧城市展」落幕,今年邁入第五屆。在展出許多智慧城市創新應用案例的同時,也舉辦智慧醫療、永續城市等不同應用領域的論壇及高峰會,活動相當成功。
智慧城市將是未來最重要發展趨勢之一,值得政府及社會大眾重視。台灣新定位應該扮演智慧城市的關鍵貢獻者,借重過去在 ICT累積的能量及技術,在下一波對智慧城市應用,做更大的貢獻。
尤其智慧城市的各種應用,都需要有軟硬體整合,並提供友善服務,不僅可創造更高的附加價值,對台灣產業轉型升級也是契機。
未來願景應為打造台灣成「東方矽文明」發祥地。台灣在ICT產業基礎上,目前晶圓代工規模世界第一,密度也最高,技術也最領先,台灣已成「矽島」。「矽」可說是未來創新核心,也是創新載具,台灣已掌握優勢
人們每天都在追求更優質生活,矽文明就是以科技為基礎。為了要將東方矽文明落實到每個人生活中,以矽文明打造智慧城市。特別是文明來自城市生活,智慧則是文明發展精華,在智慧城市基礎上,可帶動創新應用,為台灣未來創造出新價值。
至於要如何打造「以人為本」的智慧城市?在思考創新解決方案時,就要展開跨領域交流,政府和企業合作、企業與企業合作,每個縣市都可以針對自己特色,做出差異化,激盪出創意的火花。
我所談的「台灣夢」,就是以追求華人優質生活為目標,進而以各種創新的跨域服務方案,讓大家享受優質生活,整合理性的物質文明與感性的精神文明,這就是我們追求的台灣夢。
面對智慧城市帶來的機會,該如何掌握?我們的資源與能量已存在民間,但在資源有限下,需要政府有對的政策及機制,並提供跨領域的示範場域協助民間發展。
過去台灣發展IT產業,政府提供包括研發、訓練人才、獎勵投資、科學園區等推動高科技發展的政策,帶動民間活力,未來推動智慧城市發展,要落實到人民生活中,需要六都率先響應,提供相關政策與場域,積極打造各種智慧城市的創新應用典範,進一步落實到人民生活中。待建立起各種創新應用典範後,再整案輸出到海外,創造更大價值。
台灣有彈性、速度及成本合理優勢,加上過去在 ICT領域累積的實力,且台灣城市又較多元化及複雜,很適合成為智慧城市實驗場域,待城市找到創新應用新模式後,就容易複製,調整以符合不同地區的文化和需求。
而且重要的是,智慧城市的發展關鍵不只是科技,而是解決方案,關鍵是在整案經驗的輸出,所創造價值相對更高,競爭者也較少,需要整合大家成為虛擬夢幻國家隊一起打。尤其智慧城市的需求包山包海,相當多元化,不論是大企業、跨國企業、中小企業或新創企業,只要發揮各自的專長與創意,大家都能找到可以參與及貢獻的機會。
目前台灣在交通、醫療及教育等領域都做出初步成績,不能妄自菲薄,台灣有條件也有能力,相信我們一定可以做到!
(作者為宏碁集團創辦人、智榮基金會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