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5日 星期日

經濟日報社論/美國將降息 鮑爾仍欠缺前瞻性指引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聯合報社論/維持兩岸和平,賴總統先看清八二三意義
◆  聯合報黑白集/中華民國意象回歸國慶
◆  經濟日報社論/美國將降息 鮑爾仍欠缺前瞻性指引







經濟日報社論/美國將降息 鮑爾仍欠缺前瞻性指引


2024-08-25 03:12  經濟日報/ 社論
聯準會(Fed)主席鮑爾。 美聯社


在全球財金決策官員、經濟學界與金融市場人士熱切期待與關注之下,以及主要國家貨幣政策由緊轉鬆的關鍵時刻,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23日傑克森洞年會上發表重要演說,內容分成「短期政策展望(約占14%)」與「通膨的上升與下降(約占62%)」兩大部分。結果則是期望愈高,失望愈大。鮑爾不僅在中期貨幣政策上並未提出任何策略性觀點,對短期利率政策展望缺乏前瞻性指引

在「短期政策展望」方面,鮑爾明示「調整政策的時機已到」;「行進的方向很清楚,且降息的時機與速度將依後續公布的數據,未來展望的變化,以及風險平衡而定」。這番表述等於是敲定9月17-18日會議將開始降息,這原本就在各界預料之中;至於各界最為關注的降息幅度,鮑爾果然並未做出任何暗示,仍然秉持「一切看數據,幅度等著瞧」的無上心法

利率決策當然要以數據為基礎,但 Fed 強調「一切看數據」,卻可能使金融市場與經濟學界難以脫離「桌球情節」,因為數據在短期間經常會出現巨大波動,但金融市場已經習慣於隨著數據起舞。舉例而言,在過去30天內,一份疲軟的就業報告,使各界的共識從原先的經濟「軟著陸」,驟然轉為經濟可能衰退,引發全球股市大跌,恐慌指數飆升,一些人士更疾呼 Fed 緊急降息;但之後卻因為兩周的失業數據,以及一份零售銷售報告,使共識又從衰退將臨,重新回到「軟著陸」的原有路徑上,金融市場再度紅火,降息幅度預期也縮小到1碼。假如9月初公布的8月就業報再度疲軟,利率預期是否再變金融市場動盪是否重演

鮑爾在「短期政策展望」中的另一重點,則是認為「通膨上升的風險已經減弱,而就業的下檔風險已經增加」。鮑爾的本意,在於表明 Fed 已將貨幣政策的目標從偏重「擊敗通膨」這項單一使命,重新回到追求「物價穩定與就業最大化雙重使命,這點自然無庸質疑。但由於鮑爾用詞過於篤定,市場的立即反應就是認為 Fed 為確保就業不致惡化,將執行「保險式的降息」,因而預期未來四個月內將降息4碼,9月一次降息2碼的機率也隨之升高。鮑爾是華爾街出身,理應解如何掌控市場預期,何必加上此等「蛇足」之言?

至於第二部分「通膨的上升與下降」,對鮑爾而言是這次演說的重頭戲;既是「懺悔錄」,也是「答辯書」。鮑爾詳細陳述「通膨上升」的過程,並首次公開承認民國一一O年(2021年)時研判通膨升高為「過渡性」,是一項錯誤,但他仍未說明為何誤判以及為何在體認到「過渡論」錯誤之後還繼續購買資產;甚至還以這次通膨情勢不同以往,以及當時大部分主流分析家與先進國家的央行官員都在「過渡號」這條船上,作為誤判情勢的託辭。反觀「通膨下降」部分,他強調 Fed 大幅升息以壓制通膨,更堅持緊縮政策以穩住通膨預期,使通膨能夠在就業依然強勁的情況下快速回降。言下之意,似乎表示他「誤判有過」,但「抗漲有功」,而且功大於過諉過爭功之言,令人擊節贊歎

整篇演說的最大遺憾,在於鮑爾並未針對決策提出策略性思維。數據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藉由數據變化,推演出正確的經濟趨勢,並以此作為決策的基礎。Fed 由於之前誤判通膨形勢,使本身的信心以及對外的信譽皆大受損傷;為了避免再犯錯誤,於是轉而依循高度變動的單月數據,作為決策的重要基礎;對於「中性利率的位置」?能源轉型、氣候變遷、地緣衝突、人口老化與去全球化等新情勢連番衝擊之下,2%通膨目標是否依然適當?鮑爾都未提出看法追根究柢,問題仍在於 Fed 迄今仍未能提升經濟預測的能力;繼續「一切看數據」,將難以擺脫一誤再誤的宿命。












聯合報黑白集/中華民國意象回歸國慶


2024-08-25 04:14  聯合報/ 黑白集
我國雙十國慶將至,立法院長韓國瑜負責籌備國慶慶典,首次主持國慶籌備委員會成立大會及第1次常務委員會議,特別強調中華民國。 圖/立法院全球資訊網


雙十國慶籌備委員會將於九月公布國慶主視覺,身兼主委的立法院長韓國瑜日前召開籌備會議指示「辦好中華民國生日」,外界預期國慶主視覺將重現中華民國意象。

面對中華民國雙十國慶,民進黨執政期間硬是要偷渡其政治意圖,不僅國旗、國號淡化或消失,「雙十」愈改愈莫名,代表自由、平等、博愛精神的藍白紅三色也常遭棄用,甚至以 TAIWAN 取代中華民國。

然而,中華民國意象真如此不堪?就以賴清德總統在金門紀念八二三砲戰六十六周年致辭為例,台前背後都有醒目的金防部「國旗+燈塔+金門地圖」隊徽,正是中華民國意象。如果沒了這意象,賴清德的金門談話又有何依附基礎

國慶捨棄中華民國意象,猶如國父「扁擔與彩券」的忘本寓言,類似事例不勝枚舉。例如馬習會馬習共飲金門黑金龍高粱酒,包裝上即印有中英文中華民國字樣及金門地圖,也代表兩岸某種「共識」,才被列為馬總統文物保存,後來卻遭國史館以沒歷史價值為由剔除,移置金門酒廠又被奉若珍寶,何其弔詭。

慶賀國家生日,中華民國意象其實是「無則失真,有才對味」。何況連「務實的台獨工作者」都能在金防部隊徽下大談守護中華民國,中華民國意象又怎能不回歸國慶?除非賴清德覺得,那隊徽,真如在背芒刺!













聯合報社論/維持兩岸和平,賴總統先看清八二三意義


2024-08-25 04:42  聯合報/ 社論
賴清德總統昨出席八二三戰役六十六周年紀念活動時表示,八二三砲戰時,自己還沒出生,民進黨也尚未成立,所以「中國要拿下台灣,不是因為哪一個人、哪一個黨」。 記者許正宏/攝影


賴清德總統主持金門八二三戰役勝利六十六周年追悼典禮,提到八二三砲戰時,他還沒出生,民進黨還沒成立,可見中國要拿下台灣,不是因為哪一個人或哪一個政黨說了什麼或做了什麼。賴總統也強調,我們不再反攻大陸,但也不願意受共產黨統治。我們是為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及台海的和平發展。賴總統的八二三談話,除割裂兩岸連結,並為台獨引戰開脫外,也顯露他的現實認知與意識形態堅持,仍會是引發台海動盪的根源。

比較起來,蔡政府上任三年冷漠對待八二三,尤其國一○七年(二○一八年)八二三砲戰六十周年,時任副總統陳建仁到金門度假,卻刻意避開八二三;時任民進黨副秘書長徐佳青更說八二三砲戰是共產黨和國民黨的戰役,不值得紀念;蔡英文也是為拚連任才在民國一八年(二○一九年)首度出席八二三紀念活動。而賴清德上任不久就親赴金門向八二三將士感恩致敬,值得肯定。

賴清德透露,他的叔叔參加過八二三砲戰,他從小就聽叔叔講過八二三故事,因此站在八二三忠靈前致祭時,內心非常欽佩與感激。賴清德的八二三小故事令人感動。時任小金門師長的行政院前院長郝柏村曾指出,砲戰期間,台籍兵員近萬人,約占金門總兵力十分之一。賴清德的叔叔見證了台籍士兵在砲戰中的英勇與犧牲,同時駁斥了八二三與台灣人無關的謬論。徐佳青現在是賴政府的僑委會委員長,還欠被她無知冷血傷害八二三英雄與人民情感一個道歉。

但賴清德切割中國與台灣,八二三將士一定不答應;他們守護的中華民國就是中國。民進黨因切割中國與台灣,扭曲了二二八與八二三的意義。八二三老兵認為這場戰役成就了台灣的民主繁榮,政府應比照二二八,將八二三訂為國定假日。一位八二三遺族哽咽向賴總統說,八二三陣亡撫卹金只有四萬多元,二二八受難者補償金卻高達五百多萬元,對八二三遺族相當不公平。其實民進黨政府轉型正義平復賠償許多白色恐怖受難者,正是北京西山紀念共產黨烈士,這讓八二三官兵與遺族更加悲痛。

賴總統從當年參戰官士兵不分東西南北,也不分族群,強調我們要團結。賴清德似乎是當了總統,才知道應團結國人。但他仍挾民粹青鳥恐嚇在野黨,指導司法阻擋國會改革,又動輒扣在野紅帽,賴政府更以所謂台灣台語分化了閩南、客家、原住民和外省族群,賴清德要如何一手撕裂台灣,一手團結國人?

賴清德自欺欺人地說,中國要拿下台灣,不是因為台灣哪個人或哪個政黨說什麼或做什麼;事實卻是,馬英九和國民黨因堅持九二共識、一中各表,而有八年的兩岸和平繁榮發展。賴清德把台灣不再反攻大陸,看作與人為善,實則畫清界線,台灣要過自己的生活。其實金門砲戰後,放棄軍事反攻已成為台灣和美國的共識,但自由中國的立場並未放棄;砲戰停火,也不是毛澤東與台灣為善,而是要藉金馬外島拉住台灣,使台灣不得脫離大陸政治戰略

賴清德要與民主陣營合作,維護台海及印太和平發展;他也應該看到,八二三砲戰就是一場深受國際政治因素影響的戰役。中蘇共要牽制美國,並測試美國協防台灣與外島的決心;蔣介石總統希望美國依協防條約參戰;但美國卻不直接介入火戰,甚至要蔣放棄金馬外島;最後毛澤東宣布停火讓國軍補給,與蔣共同藉由金馬維持台灣與大陸的連結。

賴清德要捍衛中華民國,維持兩岸和平發展,首先應該看清八二三真正意義






【專家之眼】賴政府要強制推行台語了?

◆  【專家之眼】賴政府要強制推行台語了?
◆  【專家之眼】賀錦麗把川普打回舊、富、亂的原型

◆  【專家之眼】解讀習近平紀念鄧小平座談會講話涉臺段落
◆  【專家之眼】除台灣接管準備外 廈大研究所另文涵義為何
◆  【專家之眼】「去全球化」趨勢下 看中美博弈與產業布局
◆  【專家之眼】大陸統一台灣的重要原因之一
◆  【專家之眼】怎的?「班班喝鮮乳」變「班班喝保久乳」
◆  【專家之眼】永續喊假的?何以政府永續債發展牛步









【專家之眼】賴政府要強制推行台語了?


2024-08-25 07:00  聯合報/ 劉新圓/樂齡學習中心兼任講師
報載監察委員發起「台語」糾錯調查,檢討全台大眾運輸「台語」發音腔調,要求研議審查機制,被批評越權。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報載監察委員發起「台語」糾錯調查,檢討全台大眾運輸「台語」發音腔調,要求研議審查機制,被批評越權。有人因此懷疑,賴政府是不是想要獨尊「台語」,將它變成官方語言了?

民進黨想把閩南語變成「台灣國」的「國語」,似乎早已是公開的秘密。但他們不敢檯面化,而是以迂迴方式,逐步接近目標。《國家語言發展法》實係為獨尊閩南語而量身定做,從該法規定各縣市得自訂通用語,企圖以地方包圍中央而使閩南語有機會成為官方語,即可見一斑。

語發法》將「國家語言」定義為台灣固有族群使用的自然語言,排除了國語。表面上標榜本土語言的多元與平等,實際上是「去國語化」的「統戰」策略:聯合次要敵人(台灣的客語、原住民語等弱勢語言),打擊主要敵人(國語)。

不過,《語發法》實施後,並沒有任何地方政府制定通用語,即使固定支持民進黨的縣市,也未見公然倡議。可見茲事體大,稍一不慎就會惹民怨,而且早有國語做為現成的通用語,大家也已經習慣了,何必自討苦吃?

也許因為「主要敵人」難以撼動,民進黨政府覺得必須加大力道,所以文化部挹注不少資源推動「台語主流化」,日前教育部還把閩南語「正名」為「台灣台語」,加上監委越俎代庖的出手,隱藏在《語發法》底下的真正動機,終於逐漸浮現了。

從李登輝時代推動鄉土語言教學起,30多年來,政府投注在閩南語的資源只多不少,卻仍取代不了國語的地位。所以賴政府便急不可耐,乾脆來硬的,先將「台灣台語」標準化,然後再推行「台語運動」,強迫全民說閩南語嗎?

90年代就曾聽一位語言學教授說過,假如台獨建國,有利於閩南文化的保存與發展。看來,似乎不少人對於閩南語成為「國語」,早已做好心理準備。只是,倘若真有那麼一天,還有多少外國人願意來台灣學中文呢?

平心而論,閩南語保留了很多上古音,深具文化資產與研究價值。但若要將它取國語而代之,成為全國唯一通用語,是極為艱辛且吃力不討好的浩大工程。國語承襲明清以來的官話,它的近現代化,累積了數百年的歷史。很多人能說一口流利的閩南語,但要用它讀寫卻寸步難行,不僅是習慣問題,還有數不清的現代語、外來語或專業術語沒跟上,更別說,直接以閩南語學習外語的教材幾乎完全付之闕如,要如何與國際接軌?這些都絕不像是在大眾運輸糾正發音那麼簡單而一蹴可幾的。

話說回來,我們有必要耗費那麼龐大的資源,最後卻得到一個鎖國的結局嗎?又有多少國人甘願扭轉多年的習慣,痛苦地去適應新的通用語呢?為了意識型態,把全民拖下水,降低整體競爭力,到底划算嗎?
















【專家之眼】賀錦麗把川普打回舊、富、亂的原型


2024-08-25 05:02  聯合報/ 高永光(政大國發所兼任教授)
美國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22日晚間於芝加哥接受民主黨提名,出馬角逐今年總統選舉。記者張文馨/攝影


美國現任副總統賀錦麗在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最後一天(美國時間8月22日晚上九點半左右,做出接受提名為總統候選人的演說,全長約40分鐘左右的演講,內容集中在她的成長過程,受到母親言教、身教的影響,致力於為不公的事務而戰,選擇法律專業,從事律師及檢察官的工作,她從來不把當事人只看做一個單一的個人,而是「人們」;因此,為「人們」受到不公不義而戰,成為她的信念為此,她願意接受提名,為「人民而戰」,為「美國而戰」

因此,賀錦麗的接受提名演說,對於具體政策著墨較少,大致只是描述一些政策目標,例如對於全球戰略,她只提到維持美國海外軍力的強大戰力、誓言絕對不會拋棄北約、在 AI 及太空競賽中,美國一定會贏過中國;至於俄烏戰爭,會力挺到底,強調俄烏開戰前,是她聯合了50個國家協力抗俄羅斯;對於以色列和哈瑪斯的衝突,她強調美國支持以色列,並支持以國有足夠自衛能力、更強調在拜登和她的努力下,加薩地區的立即停火及人質釋放即將達成;當然為了回應美國國內支持巴勒斯坦人的民眾,賀錦麗也強調了巴勒斯坦人自決權利及應擁有的尊重

為了追求一個公平、正義、有同理心、有尊嚴、受尊重,及人人可以實現自己,知道自己是誰的美國人,永遠可以經過失敗仍擁有成功的機會,這樣一個承襲先聖先賢建立的自由、民主、人權的美國,美國絕不再走「回頭路」,絕對不再「回到過去」(we are not going back和川普的「讓美國再偉大」的「懷舊」選舉方式做了明顯的區隔。因此,當賀錦麗強調 we are not going back 時,全場數千黨代表起身共鳴,齊呼「不再回到過去」的聲音,久久不歇,激起民主黨人的熱情!這也顯示出賀錦麗的接受提名演說的戰略是成功的。

因為要直接把川普打成「老的」、「舊的」,反而很容易讓支持川普的選民可能更團結;因此,提出一個追求公平、自由及充滿自我實現的美國,可以凸顯賀錦麗是年輕世代,以及在總統候選人上是「新面孔」。所以,抨擊川普是個混亂(chaos
的代表,不止在國內及國外都是,迎回川普,等於迎回「混亂」,以及迎回一個被世界頑童北韓領袖金正恩所操弄的獨裁者。在賀錦麗的演說中,川普的選舉是為了他一個人及少數的超級富豪的選舉,不是為了「全民」,不是為了「美國」從選舉策略來講,賀錦麗的作法是很高明的;所以她在演講中才會特別強調,她當選美國總統後會是不分黨派,代表每一個美國人的「全民總統」。

賀錦麗的這個選戰策略,很巧妙的把她是中產階級而且是勞工家庭)的出身和川普的富豪角色對立起來,企圖喚起美國居多數的中產階級及勞工共同團結起來,反對代表超級富有的舊社會時代的川普

也因此,賀錦麗主張尊重婦女墮胎權的自由,強力抨擊川普任命的三位大法官認定墮胎違憲的憲法解釋,主張反對墮胎不僅不尊重婦女,剝奪婦女選擇的自由權才是違反美國自由的傳統

賀錦麗在接受提名競選演說中,儘量不對一些爭議甚多的公共政策提出較具體的內容,也應該是避免引起川普的攻擊,以及外界可能的討論和爭議,這對於7月21日拜登退選以來,賀的民調支持度平均都領先2到3個百分點的趨勢,可能產生負面的影響。根據最新的民調,538網站上所透露由 Emerson College 所做,8月20到8月22日的調查賀錦麗比川普,52%比40%,賀大贏12個百分點;RMG Research 08/19- 08/22 同時做的2組都是2,404個樣本,一組兩人打成平手,另一組則是賀以48%贏川的46% ;由 Outward Intelligence 08/18- 08/22 所做兩組1,867個樣本的調查,賀、川的支持度,一組是50%比44%,另一組是52%比48%,賀錦麗都贏。似乎在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期間,也許是受到大會的影響,賀錦麗的支持度似乎在逐漸擴大。

但賀、川之戰應該是在賀接受提名後才正式開始,基本上各方都認為內政政策是決勝的關鍵,尤其馬上要開始正式的公開辯論。因此,賀錦麗勢必要對內政政策的具體內容做更細緻的補充。這些政策比較受人關注,與川普有較大差異的,包括:

移民政策與邊境安全。其實這是長期以來美國就極具爭議的議題,牽涉也廣。主要是西南邊境的非法移民,以及穆斯林國家合法移民的被禁止,還有未成年兒童入境後,暫緩送回,被迫與父母分離的人道問題及尋求庇護的難民。移民問題涉及最多的是拉丁裔的選民,以及認為被非法移民奪走工作機會的最下層具有選舉權的勞動民眾。

是民生用品物價及通貨膨脹問題。民主黨比較傾向抑制民主用品物價,賀錦麗也曾提出使用行政命令限制物價上漲幅度,但已經引起經濟領域專家學者質疑。後者認為近年物價上漲原因初期是受疫情影響,產品供應鏈出現問題,但也因為疫情,使廠商投入更多成本增添防疫設備,目前國際原物料價格已經回跌,限制民生用品物價,其實是受「民粹經濟」的影響,弊多於利

以上只是列舉一、二,各方所臚列的政策尚包括:醫療健保、能源、企業徵稅、中產階級減稅、教育投資、最高法院改革⋯⋯等等。以川普的高度鬥爭性及爭辯的口才,在賀、川正式交鋒時,賀未必能佔上風。賀錦麗是否能維持民調領先的趨勢,正式入主白宮,成為第一位非白人的女總統,還有一段艱辛路要走。






王正方/無人駕駛勢在必行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王正方/無人駕駛勢在必行
◆  朱宗慶/熱情-夢想的助燃器
◆  葉匡時/企業主能鑽營政治嗎?
◆  楊志良/天大地大,不如人民大
◆  盛治仁/拜登決定不容易—領導者不偏聽
◆  廖達琪/無用之用是為大用
◆  張延廷/建立心防遠高於軍事採購







王正方/無人駕駛勢在必行


2024-08-25 05:46  聯合報/ 王正方(作者為電影導演)


AI 科技有關的各種股票,股民爭相搶購一飛沖天,夯到不行。但是人工智能 AI 的實際工業量產項目,尚未出現。

無人駕駛汽車,是一個人人期盼的 AI 具體應用。

美國的 Cruise 公司,不久前在舊金山市內推出無人駕駛計程車數十輛,免費提供公眾使用。不少人乘坐後認為:體驗了未來人類的生活方式等,正面評價居多。但問題不少,行車時間長;危機處理能力不足:出現狀況乘客無法下車、求救無門…等。有待改進,公司停止試運。

中國大陸的網路平台「百度」,在武漢推出四百多輛 Apollo Go蘿蔔快跑自動駕駛出租汽車。輸入手機末四個號碼,上車一路抵達目的地,不付車資車門不開。「蘿蔔快跑很受民眾歡迎,除了安全方便,最重要的是車資低:四元人民幣起跳,十公里車程只收八元左右(一塊美元出頭)。計畫今年在武漢要增加到一千輛,並已在深圳、上海、北京等十大城市試行。

乘坐過「蘿蔔快跑」的武漢市民指出;車上冷氣足,上車後享受自己的私密空間。但有乘客謔稱它是「苕蘿蔔」(苕,湖北方言指笨拙)。不少武漢駕駛和世界各地的莽司機一樣,開車橫衝直撞,完全不遵守交通規則。交通壅塞時,「蘿蔔快跑」換車道不肯違規插隊,在馬路傻等,笨!也有人認為,如果「蘿蔔快跑」占多數,全武漢的城市文明會得到大幅度提升。

全球無人駕駛領軍者美國特斯拉公司,原訂今年八月推出 Robotaxi 無人駕駛出租車,特斯拉老闆馬斯克宣布延期,說:需要更多時間進行改革設計。「蘿蔔快跑」比特斯拉快一步,即將在大陸全面跑起來?!

無人駕駛並不是最複雜的操作,成功關鍵在於完善 AI 的設計,人工智能學會即時在任何突發性、災難性狀況中,做出正確決定,保障乘客的絕對安全。需要靠累積大量實際運作數據,透過運算、分析、不斷學習總結,AI 的判斷與果決,勝過絕大多數人類。據說「蘿蔔快跑」和其他大陸無人駕駛產品,投入了十年時間,大規模做數據蒐集,目前水到渠成,進行試點小型商業營運

歐美 AI 專家撰文分析一致認為美國仍居全球 AI 高層研發的領導地位,學術論文說來頭頭是道,彷彿已踏入科幻世界的「非想、非非想處天」專家一致承認在 AI 的具體應用方面,中國大陸領先其他國家美國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管理與勞動關係學院副院長、全球工作與雇傭中心主任劉明巍教授認為
中國對很多新技術、資料、隱私等,還沒發展出相對成熟、完整的法律和制度體系來,中國人也沒形成西方人那種對資料、隱私、網路安全等的高度敏感性。使得人工智慧相關技術在過去十幾年內的中國,發展異常迅速。」

AI 股票瘋狂飆漲,只代表了大眾的樂觀期待,不屬於經濟成長的呈現。只有消費者爭相購買滿意的產品,才是經濟發展的硬道理。AI 持續淪為美麗遠景的描述,落實不到與民眾息息相關的應用,謹慎保守的經濟學者警告AI 的泡沫化,並非完全不可能!

無人駕駛勢在必行,它會帶來巨大社會衝擊和經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