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聯合報社論/柯文哲案的法學驚奇,司法人權的照妖鏡
◆ 聯合報黑白集/誰怕老柯的戰鬥力?
◆ 經濟日報社論/嚴加防範人工智慧潛在風險
經濟日報社論/嚴加防範人工智慧潛在風險
2025-01-07 02:57 經濟日報/ 社論
AI示意圖。 (路透)
隨著民國一一四年(2025年)到來,科技產業對人工智慧(AI)的狂熱已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Google 執行長皮查伊在最近的一場員工會議中表示,Google 未來的重點將完全聚焦於 AI,並強調以「靈活快速」的方式推向市場,類似 Google 創業初期的風格。其他科技公司也都傾全力發展 AI,但這樣的策略真的能挽救科技業嗎?或者這只是將其推向深淵的催化劑?
近年以來,AI 的發展雖然令人驚嘆,但其缺陷同樣不容忽視。AI 服務經常提供錯誤、混亂甚至荒謬的答案,而科技公司對此卻往往選擇推卸責任。這種不負責任的態度,加上 AI 逐步深度嵌入網路搜尋引擎和其他核心產品,已經成為消費者信任的重大隱患。
不僅如此,很多公司在 AI 領域的全力投入已經影響到其他核心業務的發展,非 AI 部門的資源被削減,非 AI 核心產品逐漸缺乏維護。對消費者而言,這是一個令人擔憂的訊號;畢竟許多人需要的是日常軟體的穩定服務,而非實驗性的 AI 功能。
AI 技術的進步無疑為人類帶來許多便利,但消費者真的對 AI 充滿熱情嗎?事實恰恰相反,許多消費者對 AI 的信任感正在下降。隨著 AI 的普及,人們逐漸意識到其潛在風險和不確定性。消費者並不希望 AI 無處不在,更不希望 AI 功能頻繁出現在日常生活中,甚至強行植入使用者體驗。相較於AI,人們更希望科技公司對其產品負起全面責任,並確保服務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相對於 Google 或微軟,雖然 Apple 在 AI 領域採取了截然不同的策略,選擇穩健、謹慎地引入,避免 AI 生成可能引發誤導或爭議的內容。但即便是如此,Apple 也無法完全避免 AI 系統的錯誤;Apple 的 AI 功能曾經錯誤總結新聞內容,導致嚴重的誤導。這凸顯出即使最頂尖的科技公司,也無法掌握「失控」的風險。
AI 的問題並不僅僅在於技術不成熟,而是其核心本質中存在的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導致 AI 系統產生類似「似是而非」的問題,即 AI 生成的大部分內容看似正確,但存在一小部分錯誤且不易察覺。這種細微但危險的錯誤,往往比明顯的失誤更危險。
在 AI 尚未完全成熟的階段,科技公司往往選擇容忍錯誤,並迅速將 AI 產品推向市場,這樣的策略在長期來看可能弊大於利。消費者對 AI 的期待並非「新奇有趣」,而是「可靠穩定」。雖然英國科幻小說作家 Arthur C. Clarke 曾說:「任何足夠先進的技術,與魔法無異。」但真正成熟的技術應該是「普通而可靠」,就像電力或網路一樣,人們習以為常且不再感到驚奇。
對很多科技公司而言,AI 無疑是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但完全依賴 AI 可能是一條充滿風險的道路。AI 的進步需要時間,而消費者對穩定和安全的需求卻迫在眉睫。所有公司應該重新審視其 AI 戰略,避免在 AI 領域的過度投入導致其他核心業務的衰退。
科技公司需要更加重視消費者的聲音,提供更完善的客戶服務體系。很多公司只會發展產品,但客戶服務並不周到;如果消費者服務不被重視,即使 AI 技術再先進,也難以挽回消費者的信任。
為了避免科技公司對 AI 的狂熱失控,政府如何監管就很重要。歐盟的 AI 法案,台灣草擬中的人工智慧基本法就是希望來管控 AI,避免其變成脫韁野馬,但所有法案目前都避免觸及的是 AI 科技公司需不需要為其 AI 的錯誤負責?例如當自動駕駛汽車因 AI 問題發生車禍時,誰該負責?是汽車製造商?還是 AI 軟體廠商?當人們因深偽(Deepfake)的影片而受騙時,提供深偽工具的軟體商需不需要負責?所以政府應未雨綢繆,制定各種相關法律,因應未來 AI 充斥的世界。
未來幾年,AI 無疑將繼續改變我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如何以負責任的態度引導這一改變,讓 AI 更安全且更可靠,將是政府和每一家科技公司無法迴避的重要課題。
聯合報黑白集/誰怕老柯的戰鬥力?
2025-01-07 04:00 聯合報/ 黑白集
立法院長韓國瑜(右二)召集朝野黨團協商時,自嘲可能是「最後一次主持協商」,因為「馬上要被罷免了」;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左)見狀笑稱「不希望一語成讖」。 記者黃義書/攝影
民進黨因未掌握立院多數,屢戰屢敗;總召柯建銘大崩潰,不斷上演脫序戲碼。繼大法官投票封殺劉靜怡,他高調宣稱要「雙罷」立法院長韓國瑜和國民黨所有立委,包括「公投解散國會」。他更撰寫長文明志,其主張令人瞠目結舌。
老柯獨自開記者會,其他綠委無人奉陪,明顯切割。民進黨中央稱,「未對罷免具體討論」;黨團幹事長吳思瑤說,「民進黨從未主導任何罷免案」。老柯發七千字長文,標註五十一名綠委,沒幾人跟他起舞。如此登高一呼,反暴露自己形單影隻。
這個結局,不難理解。論「高風險立委」,綠委不比藍委少;「大罷免」一旦開戰,不少綠委都難倖免。而老柯號召大罷免,也讓罷免是民間團體「自發」的假象徹底見光死。他的呼喚,更引發網民回應「賴清德才該被罷免」的聲浪,把賴總統推上火線,是柯建銘的失算。
賴政府好戰,柯建銘則直接宣戰。但賴清德好歹是針對在野黨,老柯卻引火燒向自己人。柯總召把賴清德、綠委、側翼都拖下水,自己卻躲在「不分區」的舒適圈逍遙。在綠委看來,老柯根本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三句話不離「亡國滅台」,柯建銘的論述顯已黔驢技窮。他自誇,其戰鬥力「國民黨和中共都怕」;但此時此刻,最怕他這般死纏爛打的,恐怕是民進黨吧!
聯合報社論/柯文哲案的法學驚奇,司法人權的照妖鏡
2025-01-07 04:05 聯合報/ 社論
柯文哲涉京華城、政治獻金2案,北院日前第3度召開羈押庭,法官裁定柯文哲等4人全羈押禁見,北院外聚集大批小草靜坐,批司法不公。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柯文哲案從偵查到起訴,法院該不該續押,創下許多法學的驚奇。偵查過程屢遭綠媒和名嘴以連續劇式爆料公審,檢方起訴後堅持續押,高院撤銷交保的理由一審合議庭聽命行事,包括高院法官見解髮夾彎,在在展現「反司法改革」的走向。不僅偵查不公開、無罪推定都成笑話,法官的角色翻轉更令人喟嘆。
綠營高官和法律人過去最常批評司法公信的問題是:「院檢一家親」,在法庭上「二打一」,對被告不公平。審檢分隸,法官獨立審判,而非在起訴後接棒調查,都是數十年來我國推動司改的核心概念。蔡英文時代,為避免民眾混淆法院與地檢署,司改國是會議還要求全國檢察署的名稱去掉「法院」二字,就是要讓法官、檢察官各自的角色區分更清楚。
但這些理念與精神,在柯文哲案中全都出現大倒退。北院在北檢起訴後的首度交保裁定中說,依刑訴法採「改良式當事人進行主義」下,檢察官應負實質舉證責任,法院並無接續檢察官舉證責任再調查證據的義務。這原本是正確的,後來卻節節敗退。
以鄭文燦案為例,桃園地院裁定交保並明言:檢察官偵查完備後起訴,清楚指出鄭文燦涉犯罪嫌的範圍,提出相當的證據佐證;後續法院審理就算共犯或證人證詞翻異,也屬於證據力的判斷問題。北院在首次交保裁定中說,重要證人都在偵查中具結證述,被告供述及證人證述是否可採,是法官判斷證據取捨的認定問題,沒有羈押必要。鄭文燦遭起訴後,桃檢並未堅持非押他不可;但北檢對柯文哲,態度卻截然不同。
利用羈押保全證據,是檢察官偵查時的一大利器。但起訴之後,接棒蒐證並非法官該扮演的角色與任務,這已是近年國內法院的主流見解。法官不告不理,公平檢視檢、辯雙方證據,更是司法改革強調的獨立法院定位。但這些理念,一遇到柯案,卻全遭扭曲。
撤銷柯文哲交保裁定的高院審判長謝靜慧曾主張,審判法官若幫檢方以勾串為由繼續羈押被告,不僅是接棒偵查,等於延續以往遭詬病的「職權調查主義」司法文化,違反公平法院原則,也是對檢察官偵查不力的嘲諷。但這次遇到柯案,她卻以柯文哲可輕易利用通訊軟體進行串證為由,指責地院交保的裁定有問題。若以她的標準,全國所有未收押的被告是否都該重新檢討?
北院法官還當庭問檢察官:要押到什麼時候,檢方才能接受?這種場景,讓法界人士傻眼。法官審理的,就是檢察官起訴的範圍,豈能為了檢方追查案件之便而羈押被告?法官後來裁定羈押的理由中,直接點出基於尊重審級制度,並考量檢察官抗告提出關於羈押必要性之事證;此舉,更被法律人嘲諷,原來現在不只「檢察一體」,竟還有「法官一體」!
被視為關鍵因素的「橘子」許芷瑜,被檢方形塑為柯文哲貪贓枉法的重要角色,受柯 P 指示潛逃海外。檢方認為,許芷瑜曾多次處理柯收受的現金,兩人可能勾串;但這些錢是否政治獻金仍有疑問。若「橘子」因為不信任司法不願返台,難道可因此永久關押柯文哲?
柯案的司法手段和過程,直如一面照妖鏡。過去「人權律師」最常抨擊的偵查大公開、程序不正義、把傳言當證據、院檢一家親等,如今在柯文哲身上完全套用。問題是,那些「人權律師」掌權後,卻對今天的情況卻噤聲不語。當司法人權可以隨時變臉、標準因人而異,司法公信力怎能不跌落谷底?司法的獨立超然還如何可能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