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0日 星期一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40231/web/ 

◆  聯合報黑白集/厝起歪了,當然換師傅
◆  聯合報社論/別讓多元入學理想,埋葬在考招亂象裡
◆  經濟日報社論/莫忘推動實價登錄2.0的初衷






經濟日報社論/莫忘推動實價登錄2.0的初衷

2019/05/20 00:06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為落實蔡總統競選政見的「實價登錄2.0」修法草案,去年5月經行政院會通過,送請立法院審議,照道理,循往例,在執政黨於立法院擁有席次的優勢下,且在野黨也支持的情勢下,應可順利完成審查,但內政部竟在今年2月悄悄地撤下最重要的「實價登錄資訊揭露至門牌」、「預售屋即時登錄」部分條文,只打算先推動實價登錄責任從「地政士」回歸到「買賣雙方」等相對次要部分的修法。

行政部門此種未審查便撤件的作法實屬罕見,也會讓民眾懷疑蔡政府是否忘了初衷,甚至不惜讓開出的競選政見跳票,是否值得,建議蔡政府再好好三思。

回顧實價登錄三法(平均地權條例、地政士法、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好不容易突破萬難從民國101年8月實施,至今已近七年,當初立法目的便是讓房地產的價格資訊透明化,避免爾虞我詐的哄抬房價,確保房市交易的公平合理。實施以來,政府也對實價登錄資訊的落實進行多次改進,包括實價資訊發布由每月一次逐步改為每月三次,將區段化區間由50縮減至30,新增歷次交易明細查詢、交易主建物、附屬建物及共有部分面積資料,區別顯示新成屋或中古屋買賣等功能,以使資訊更加及時與詳細。但關鍵部分,仍維持區段化、去識別化的「模糊」作法,使得實價資訊不是以門牌號碼呈現,民眾至今仍無法掌握正確的房市價格資訊。

另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預售屋未被納入。建設公司自建自售的預售屋,自始就排除在規範對象之外,不需要實價登錄,而若交由代銷業者銷售,也只需在委託代銷契約終止後(可能是開始預售的兩三年後)30日內整批申報,導致消費者在預售屋市場仍然處於高度不利的地位,讓預售屋市場無法獲得買方的信任,也經常引發爭議和訴訟等等社會問題。

其實持平的看待,房市交易的實價,登錄於公開的網站以流通正確的資訊,沒有對買方或賣方何者比較有利的問題,本來就應從中性、客觀的角度出發。經濟學最基本的ABC,就是以資訊透明作為市場健全的前提,交易雙方應該處於基本資訊對等的條件上,做出其判斷和選擇,而達成市場的均衡與總體效益最大。例如,想要買房者,可以根據房市價格的升降,決定購屋時機;建商或地主也可從正確的房地價格,判斷應否開發興建或調整價格出售,以免投資決策錯誤而受害。因此,有人擔心實價登錄會造成某方受害,或是為了「打房」根本就是錯誤的觀念,而若是不希望房市有正確透明的資訊,此種心態就非常不可取。

再說,房市的交易金額非常大,是任何人一輩子最重要的大事,房市資訊透明是影響終身大事的關鍵因素,政府如果無法讓房市價格充分正確的揭露,就是對不起普羅大眾。再看看重視隱私權的美國、英國,連手機都能查到任何門牌號碼的房市交易價格資訊,也沒有洩漏個人資料的問題,台灣如果到了民國108年都還不能對稱、透明的揭露,豈不表示台灣的房地產市場離健全的水準還遠得很?

而且,內政部花費人力物力投入「大量估價系統」的規劃,想透過大數據的科學化分析,能更精準、及時的掌握市場供需、價格與景氣,有助於政府相關政策決定、資源調配之參考。若沒有實價登錄2.0的落實,最後推估的房價資訊又怎能確定是否精準,又如何能夠對房市供需量與價的趨勢掌握或預測,從而維持房市的安定?

因此,我們建議蔡政府莫忘初衷,應當儘速完成實價登錄2.0的立法,最重要的「實價登錄資訊揭露至門牌」、「預售屋即時登錄」部分絕對不能漏掉,讓房市的消費者、地主、房東、建商和政府,都能更對稱、透明地知道當前的正確價格資訊,台灣的房市才能更臻健全。







聯合報黑白集/厝起歪了,當然換師傅

2019/05/20 00:00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起厝起一半,師傅嘸通換」,這是蔡英文最近宮廟造勢必誦之洗腦言,幾已達韓國瑜喊「發大財」的流暢度。言下之意,民眾不能支持賴清德,只有她才能把房子蓋好蓋滿。

首先,用「起厝」來比喻治理國家,就是邏輯不通。台灣一切典章制度俱全,房子早就蓋好了,哪裡是「厝起一半」?其次,總統絕非人民請來起厝的師傅,而比較像是物業設計師或管理員;如果事情沒做好,時候到了當然可以請他走路。

「起厝」是錯誤的比喻,「嘸通換師傅」則是反民主的說法。實施總統直選,就是給人民「換總統」的機會,四年一任,不滿意的就換掉。直選至今,台灣已換過四任總統,儘管過程有驚有險,但天下沒有換不得的元首,只有受騙懊悔的百姓。

再說,要不要換師傅,決定權在人民,而不在師傅。師傅要問的,是自己有沒有滿足「業主」的需求,起厝有沒有偷梁換柱、偷工減料,結構是不是安全、穩固,設計是否生態良好兼顧美觀。如果像蔡英文這樣,是用全民的錢來蓋她想要的屋,因為意識形態不接地氣,搞得樓歪地斜岌岌可危;此時人民若不換師傅,才是笨蛋。

拿「發大財」和「師傅起厝」比一比。前者聽似粗俗,卻是從老百姓的立場著想,希望人民生活變好。後者聽似高尚,卻充滿自命「師傅」的傲慢,不顧民眾的需求,一味吹噓自己的本事。厝沒起好,還不換師傅,難道甘願住危屋?







聯合報社論/別讓多元入學理想,埋葬在考招亂象裡

2019/05/20 00:00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大學個人申請統一分發放榜,今年大學甄選入學也告一段落。但從學測「五選四」之亂,到指考分發比率之爭,數月來的考招爭議並未落幕。尤其對甄選與指考名額分配,雙方寸土不讓,還不時傳出要求恢復聯考的聲音。教育部長潘文忠回應,肯定多元入學,認為不宜重回聯考單一模式。多數人可能同意潘文忠的想法,問題是,考招改革,政策不周、配套不備、溝通不足,各種亂象已打亂了多元入學的理想。

大學考招爭議年年不絕,擴大多元入學與捍衛考試分發名額,兩路主張持續較勁;今年,則是由學測「五選四」新制問題拉開戰火序幕。為銜接新課綱,減低學生壓力,今年開始減少考科採計,卻造成同級分人數暴增。繁星被迫增額錄取,卻擠壓指考名額;更多學生較易通過校系第一階段篩選門檻,卻飽受第二階段甄試高度不確定性的煎熬。最後,卻是堅持到底的指考學生,遭到名額緊縮的懲罰。

爭議之初,主要是不滿指考名額被擠占的家長團體發聲,要求增加指考分發比率。但是,他們也被質疑,是擅長考試甚至部分想恢復聯考的一群。至此,所有考招爭論,即皆陷入多元入學∕考試分發的二元對立。事實上,面對今年考招亂象,前段班固然受懲罰,中段班更恐慌,而後段班則無人聞問了。尤其中段班學生,在缺乏可靠的落點參考,二階面試衝堂改善不多的情況下,看似希望增多,其實個個更沒把握。至於那些真正如招聯會期許「選其所愛,愛其所選」,期待在多元選才管道出頭的學生,他們的選擇機會反被擠壓得更厲害。

等到個人申請放榜,各校缺額創七年新低,讓多元入學主張者士氣大振。他們認為,這顯示新制已見成效,更多學生進入理想校系,故應增加申請入學招生比率。但今年缺額大減,主要是各校採取了不同的因應策略,例如,台大實施校內預先分發避免重複錄取,清大則提高備取人數解決缺額問題。但預先分發在龍頭台大有效,在其他大學卻未必奏功;而過度擴張篩選倍率、大幅提高備取名額,卻反而是對多元入學的諷刺。

以清大電機系乙組為例,原預計篩選一二○人進入二階甄試,卻篩出五○六人,最後有四六八人參加甄試,正取四十人,備取三九二人。換句話說,只要學測成績通過一階門檻,九成二以上的二階考生都能至少獲得備取資格。這的確是解決缺額的好辦法,卻也打了多元入學一個巴掌。因為學測成績仍是主要決定因素,接著就看排序在前的考生有多少只是「路過」了;清大固然說明了審查程序如何嚴謹,但如果備取率高到「進了籃裡都是菜」,還有什麼多元選才可言?

這裡還衍生公平性問題:守規矩的校系活該缺額,不守規矩的校系喜迎大滿貫。招生簡章公告篩選倍率為三倍,結果卻篩選超出十二倍的學生進入二階甄試,雖然解決了缺額問題,但在這場招生競爭裡,那些不知邊玩邊修改遊戲規則的校系,只好吞下缺額苦果。可以預期,明年會有更多校系效尤,備取更加浮濫,除了考生更受不確定性的煎熬外,最後還是多元選才擺一邊,學測成績定天下。

考招問題當然不止這些。現在到各校高三教室看看,有多少上榜學生,學校拜託他們請長假,別來擾亂同學拚指考。再數一數,還有多少指考學生其實也請了長假,進補習班拚考衝。去年才說好的「保持高中學習完整」呢?

我們贊成適性揚才的理想與多元選才的目標,反對把彩色的青春年華推回過去聯考的蒼白歲月。但大學考招政策不周、配套不備、溝通不足帶來的亂象,卻讓許多家長不禁懷想起聯考,更不利於考招的改革與溝通。別讓多元入學的理想,因執行失控而埋葬在考招亂象裡!



【即時短評】愛也在分藍綠 國民黨的豬隊友們

◆  【重磅快評】韓民調降帶給藍營的危機與轉機
◆  【重磅快評】韓國瑜聲勢下滑 韓營選舉策略該調整
◆  【即時短評】愛也在分藍綠 國民黨的豬隊友們

◆  【重磅快評】更和諧或更分裂?同婚後的台灣該怎麼走
◆  【即時短評】強拉15藍諸侯進常會 黨中央威信恐反挫
◆  【即時短評】力爭恢復國民黨籍 傅的盤算是什麼?
◆  【重磅快評】只會蹭美中貿易戰 要怎麼拚經濟?
◆  【即時短評】表決一時爽…蔡易餘擔心的事會發生?
◆  【重磅快評】不想與柯P同台 韓國瑜不爽他談笑扣紅帽
◆  【即時短評】政治手段處理同婚 兌現理想卻製造對立
◆  【即時短評】同婚過不過? 見證台灣平等自由的高度
◆  【重磅快評】王浩宇百萬小學堂只是短暫娛樂鄭文燦
◆  【重磅快評】原來蔡政府的智慧 都被政治蟑螂啃光光
◆  【即時短評】清理同婚戰場 考驗蔡英文連任之路
◆  【重磅快評】灌完迷湯拆核一廠 台灣將成拆廠大國?
◆  【重磅快評】段宜康不吞的曲棍球 蔡英文終究是要吞的
◆  【重磅快評】韓國瑜作球賴清德 霸氣副本抄送蔡英文
◆  【即時短評】總統府南遷?問題不在屁股在腦袋!
◆  【重磅快評】等蔣勳開口才關心農地違章工廠?
◆  【重磅快評】果然國之勇者!論黨國一家的內政部長
◆  【重磅快評】賴清德提自經區放大版 偷打蔡英文一巴掌
◆  【重磅快評】吳郭會後,藍營如何解理性與感性之爭?






【即時短評】愛也在分藍綠 國民黨的豬隊友們


2019-05-20 07:31 聯合報  記者程平╱即時報導
國民黨粉專在2015年6月27日金曲獎之後,曾貼文「尊重多元,讓彩虹被看見!」圖/取自臉書

立法院三讀通過同婚專法,7名在關鍵第四條投下贊成票的國民黨立委,立刻在泛藍網路群組中變成箭靶,遭點名與民進黨為伍,應該「下架」;更有國民黨中常委主張黨團應為此是赴中常會報告,並對7名藍委祭出黨紀。只是「愛」,怎會有藍綠之分?會有這些論調的人,不是假藍粉,就是豬隊友。
製作文宣要求這7位藍委下架者認為,這7位藍委不尊重公投決議、藐視民意、與民進黨為伍,這樣的主張看來振振有詞,但其實十分荒謬。
去年底的公投第10及第12案,的確雙雙過關,但仔細看這二案,第10案主文為「你是否同意民法婚姻規定應限定在一男一女的結合?」理由書中也載明本公投案「未排除相同性別二人依其他法律規定保障其親密性及排他性之永久結合關係」;第12案的主文為「你是否同意以民法婚姻規定以外之其他形式來保障同性別二人經營永久共同生活的權益?」也就是說,另定專法保障同婚,並沒有違背公投決議,這7位藍委何來「不尊重公投決議、藐視民意」?
至於與民進黨為伍,先看看同婚法案三讀當天國民黨團的立場。黨團總召江啟臣在黨團大會後表示,國民黨尊重大家的價值,黨團在黨中央的立場下也會有立場,可是也尊重立委各別的選擇,因為這不應該是政黨對決的議題,「立委各自的選擇,我們相對的開放,也不會祭黨紀。」顯見這7名立委並沒有違背黨團的要求。
此外,這7位被點名的立委中,許淑華為了杯葛前瞻基礎建設預算,掌摑民進黨立委邱議瑩,獲得「神力女超人」的封號;蔣萬安為了阻擋民進黨強修勞基法,二個多小時的不斷電發言被封「站神」;柯志恩為了對抗民進黨「拔管」,拉下了前教長吳茂昆;以及長期擔任黨團幹部,在真正藍綠對決時從不缺陣的李彥秀,這些難道都是與民進黨為伍?
2016年國民黨大敗,反年改團體在民進黨執政後才驚覺,當初教訓國民黨過頭。這次的同婚專法,則是一個比年改更沒有藍綠之分,卻同樣有顯著世代落差的議題。如果藍營中還有人要將同婚專法形塑成藍綠對決,繼續內鬨追殺這7名立委,就是2016的教訓不夠,還在幫民進黨逆轉2020,這才是與民進黨為伍。





【重磅快評】韓國瑜聲勢下滑 韓營選舉策略該調整


2019-05-20 12:29 聯合報  主筆室
高雄市長韓國瑜。記者劉學聖/攝影

從聯合報系今天公布的最新民調,顯示2020的總統選戰有三個重大變化:第一,是台北市長柯文哲的支持率首度超越藍綠,躍居第一;第二,是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和高雄市長韓國瑜在藍綠對決情況下,地位互換,不管對手是蔡英文或賴清德,郭台銘支持率都超過韓國瑜;第三,是蔡英文總統的施政滿意度大幅上揚,連帶拉近與行政院前院長賴清德的支持率差距。
再進一步從民調數字消長上看,不管是柯文哲和民進黨的蔡英文、賴清德都有所斬獲,國民黨無論是郭台銘或韓國瑜,則都受到傷害,其中又以韓國瑜的聲是跌幅最大。這樣的趨勢,雖是選戰的重要轉折點,但其實仔細分析,結果並不讓人意外。
首先看民進黨部分。蔡英文凍結了民進黨初選,全力以執政優勢拚選舉,可說達到了一定的效果。賴清德無法公然把砲火對內,又沒有位子批藍,很難進一步擴大戰果。國民黨方面,韓國瑜從「不考慮參選」到「Yes,I do」之間,迎來的顯然不是掌聲,也拖累了他的支持度,加上國民黨一味迎合韓國瑜而推遲初選,當韓國瑜光環不再,就是整個國民黨選情都被拖下水。
藍綠兩黨都有內憂,使得迄今不表態參選的柯文哲,聲勢反而水漲船高。尤其從民調數字上看,韓國瑜支持率下降的數字,和柯文哲增加的數字相差無幾;可見得韓國瑜參選的最大受益者,毫無疑問就是柯文哲。
經過這次民調的激勵,恐怕將會更提高柯文哲參選的意願。國民黨把韓國瑜視為最強將,一再推遲初選,如今看來反而適得其反。國民黨似乎應該要好好評估,接下來的初選和提名策略要怎麼走。
平心而論,目前戰略的主動權,已不在國民黨中央,而在韓國瑜身上。如果拿不出讓韓流再起的有效辦法,韓國瑜也應該仔細思考,無論對自己的政治前途或國民黨的2020大選而言,到底是堅守高雄好好做出政績比較好?還是轉戰總統大選才是唯一選擇?
電影「臥虎藏龍」有句著名的台詞,「把手握緊,裡面什麼都沒有;把手張開,得到的是一切。」總統選戰三強鼎立戰局成形,處在這個轉折點的政治人物,應該好好的思考這句話。







【重磅快評】韓民調降帶給藍營的危機與轉機


2019-05-20 14:21 聯合報  主筆室
各家總統大選民調顯示,高雄市長韓國瑜一枝獨秀的情況不再。記者蔡孟妤/攝影

聯合報、台灣民意基金會、美麗島電子報等陸續發布最新二○二○年總統大選民調,均顯示高雄市長韓國瑜一枝獨秀的情況不再。民調當然只是參考用,且各家民調多少有失真或刻意操作情況,但若均呈現一致趨勢,就不能不予重視了。
韓國瑜激起韓流,接地氣與真誠率直的發言,是讓他九合一選後人氣仍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但隨著對是否參與二○二○年總統大選的態度暧昧,乃至後來砲打黨中央的「韓五點」大大失算,成了韓民調向下的重要轉折點;近期一連串高雄市議議場質詢的表現,又再次讓韓「失血」,可謂其來有自。
直言之,雖然韓國瑜民調高,但相較於其他人選,卻有著更大的「才當高雄市長幾個月」的包袱與劣勢。韓之前未能一鼓作氣大方宣布參選,選擇被動的結果就是拱手把政策論述戰場讓出;如今民調已明確顯示反轉訊號,就算韓國瑜喊出「Yes, I do !」,時間點的拿捏稍屬失策。
就韓營來說,當然可以持續陷於「有人卡韓黑韓的」悲情與揣測中。但擺在眼前的事實是,如果黨中央真要卡韓,只要堅持依既定規則與程序參與初選即足,何必繞大圈搞黑箱密室?更為韓開了方便之門?影射郭台銘參選是馬英九前總統等高層的陰謀卡韓之舉亦然,畢竟從最核心的總統制或內閣制、兩岸政策等主張來看,韓只怕比郭更接近馬。
比較難以判斷的是郭台銘的後勢。有民調指韓郭已「易位」、戰白綠都贏;卻也有民調指郭不升反降。這多少也與郭台銘近期的幾個動作相關,下鄉、與青年對談接地氣當然有助聲勢,但嗆「發大財」引發韓郭「念力與實力」之戰卻猶如刀之兩刃。
郭台銘聲勢無法如剛宣布參選時快速竄起,但是否有必要以險招拉抬?顯值商榷,聯合報民調顯示停滯了一段時日的台北市長柯文哲民調增加,明白告訴大家,只要藍綠持續內鬥,得利的必是第三者。
對藍營來說,確實如今「沒了民調領頭羊」危機已現,悲觀來看更可能陷入某民調所呈現的韓郭朱王差距有限「亂集團」;但正所謂危機就是轉機,如果真有人可以取代領頭羊且有勝選可能,那關鍵就在於藍營能否隨著初選的進行與結果出爐而團結,而不是鬧分裂讓外人看衰、漁翁得利。

陳立恆/起手而悔的民主,不就是威權?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陳立恆/起手而悔的民主,不就是威權?

◆  王健壯/台灣媒體兩面受敵
◆  盛治仁/人生 就該浪費在美好事物上
◆  方祖涵/初選民調與季後賽
◆  黃介正/避險靠智慧 和平靠國防
◆  楊志良/中華民國如何不亡!?
◆  葉銀華/該如何修改企併法?

◆  薛承泰/搶救生育,搶救母親?
◆  王正方/執政做了很多的事?不提也罷
◆  洪蘭/最好的語言啟蒙 在餐桌上
◆  周行一/台灣需要槓桿競爭
◆  馬凱/時不我與矣 快迎頭趕上
◆  林中斌/小英連任 情勢翻升
◆  盛治仁/驚豔馬祖

◆  王健壯/講幾個胡適的故事給你聽
◆  沈呂巡/向首任外長致敬 併謝歐盟免簽
◆  方祖涵/選秀會場的政治手段
◆  嚴震生/202020
◆  馬家輝/他們與蠢的距離







陳立恆/起手而悔的民主,不就是威權?


2019-05-20 00:14 聯合報  陳立恆(作者為亞太文化創意產業協會創會理事長)
立院日前通過同婚專法,場外正反方聚集關注立法結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流金五月,世界經濟似乎尚未擺脫二○一八年的陰霾。一方面,中美貿易戰火去而復返、似有節節攀升之勢;另一方面,歹戲拖棚的脫歐雖然獲得緩刑,沒人能準確預測的衰退疑雲照樣揮之不去。
身為全球貿易汪洋上一葉扁舟的台灣,當然不可避免於這段波濤洶湧的震盪,財政部統計處日前公布我國四月出口二五八點三億美元,年減三點三%,連續第六個月負成長,足見我國經濟疲態仍舊,隨著川普變臉的結局未卜,不難想見台灣景氣又一番驚滔險浪可能在所難免。然而,吾以為「無常」與「反覆」一直是國際關係的合理常態,真正造成我們在這些經濟風浪中無所適從的原因,並不是肇於外部局勢的回寒倒冷,而是源於內部環境的朝秦暮楚。
時下劍拔弩張的同婚與核能議題莫不是一個台灣內部朝秦暮楚的鮮明體現,台灣自詡自由社會,人人各有好惡,民主選舉目的就是找到最大公約數的「共識」,以我為例,從年輕就混跡音樂藝術圈的我十分理解一眾同志朋友們生活上的壓抑與不易,自然希望此次他們能得到所期待的平等權利;此外,我是堅決反對為反核而反核,打從心裡瞧不起那些家裡用著冷氣冰箱,還大搖大擺上街反核的偽環保人士,所以縱然公投結果並不盡如我意,可是我個人想法已經不再重要,因為一個民主體制下多數人選擇的決定,就理應被所有人尊重與服從。
君不見英國脫歐公投後舉國譁然,甚至連發起公投的卡麥隆自己都後悔不迭,可是頂著國內外巨大壓力的英國政府並沒有再舉行一場公投,而是硬著頭皮來收拾殘局,因為他們明白只有在威權國家才能容許一直投票投到結果讓某些人滿意的荒謬蠻橫,一旦推翻了這次公投結果,無論是以何種形式,都無異於間接推翻了英國的民主體制。
反觀台灣,舉棋不定的政治決策讓二千三百萬人民吃了超過廿年的悶虧,現在更超越舉棋不定的猶疑,直接升級到起手而悔的蠻橫,我一直不能理解一個現代民主國家怎能忍受貪汙定讞之徒逍遙法外?又怎能忍受落選敗北之流厚顏殿堂?現在更不能理解居然連公投結果都可以一筆勾銷,如此一來,我們引以為豪的民主價值還怎麼繼續服眾?又憑什麼獲得世人的敬意和認同?
今天連民主價值都可以背棄的台灣,過去一路犧牲經濟發展也不足為奇,例如長期困擾台灣工商界的五缺六失,正是這些年來政策朝秦暮楚下國家虛耗的積弊堆疊,從六年國建、亞太運營中心、愛台十二項建設、前瞻計畫到試圖重啟的桃園航空城與高雄自經區等等,其實許多宏大抱負的亂無章法,皆來自台灣政治意識形態凌駕於國家經濟正向發展的反覆所致,同樣的反覆讓我們錯失許多改變契機之後,迷失在看似戒急用忍、實則鎖國自閉的道路上幾乎無路可退。
我想起子貢問政的典故。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如果連兩千多年前的封建社會,都知道政府誠信重於一切,一個起手而悔的民主社會,又將何異於威權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