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2日 星期一

經濟/美商白皮書 揭穿國王的新衣

.聯合報社論..從核電重啟看民進黨露餡的口號治國
.聯合報黑白集.全家不是你家
.經濟日報社論.美商白皮書 揭穿國王的新衣









經濟/美商白皮書 揭穿國王的新衣


2017-06-12 01:56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台北美國商會上周發布2017台灣白皮書》,對一年來蔡政府的經濟政績說了重話,因而也引發各方對內閣施政的嚴厲抨擊。美國商會每年皆定期發布白皮書,從外商觀點,對政府施政提出針砭及建言,由於立場跳脫藍綠,也很少情緒性謾罵,因而頗受政府及社會各界的重視。今年美國商會發表白皮書的內容,雖然和近來各界對施政評價差異不大,但外商直言不諱,形同是揭穿「國王的新衣」,蔡政府很難再用內部政治鬥爭來推託施政績效不彰的批評。
美國商會白皮書指出:「檢視台灣去年的政績,結論是,好壞參半。我們認為其中僅有一項有令人振奮的結果,但其他則是令人失望。當然多項新政看似有往正面發展的潛力,但時日尚早,無法評斷其成功的機率為何。」這一段總結確實非常貼近當前蔡政府施政的困境。
白皮書中批評最嚴厲的就是勞基法修正,指「一例一休」及相關措施大開倒車,是父權的做法,只會扼殺創新和創意,嚇跑台灣極力希望爭取的國際人才,尤其不利於工程師、律師、會計師、程式設計師、金融服務、行銷等白領專業人士及發展中的服務業。
政府推動勞基法修法旨在落實勞工權益,但「一例一休」及相關配套包括嚴格限縮加班時數、大幅調高加班費等,卻嚴重打擊企業投資意願,也傷害了很多依賴加班費的弱勢勞工權益。現在連美商都痛批這項政策違反產業發展趨勢,阻礙企業爭取國際人才,如此顯而易見的施政缺失,政府絕不能因為怕損及威信或其他政治考量,而拒絕修法予以改正,否則,勢必遭到多數民意的唾棄,自食惡果。
另外,白皮書也特別強調,穩定電力對經濟極為重要;百分之百確定有足夠、可靠、具成本競爭力的電力,對台灣經濟重要支柱的高科技製造業尤其重要。蔡政府要同時達到2025年廢核及減碳承諾的雙重目標,唯一辦法是大幅增加以太陽能、風力發電為主的再生能源,但許多專家仍不相信能實現這樣的目標。
美商指出的問題,其實就是大家共同的疑問。發展再生能源非一蹴可幾,再完美的計畫也很難保證可以在嚴苛的現實條件下付諸實現。尤其,川普宣示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後,再生能源發展將受到更大限制,所以,政府不能只押寶再生能源,如何提出可安定企業及社會人心的電力發展可行備案,可說是無可迴避的最關鍵課題。
當然,白皮書對蔡政府施政也有若干正面評價,例如:回應去年美商建議,將新規範的法規草案預告期延長為60天;認同選擇台灣原本享有經驗與技術優勢的「五加二」產業創新計畫,並提供民間投資的機會,以及修改政策及法規,大幅放寬外國專業與技術人才來台限制等。但是,白皮書對未來發展及實際做法仍有一定保留,很顯然是對蔡政府能否改善投資環境及貫徹執行既定政策規劃,沒有太大信心。
嚴格來說,美國商會白皮書的代表性仍有一定局限,例如:從美國及美商利益的角度,建議台灣在含瘦肉精美豬進口議題讓步;在能源議題上,對台灣全面廢除核電或多或少仍存質疑;但儘管如此,白皮書對政府施政的諸多批評,是用最淺顯易懂的道理來說明,也代表多數跨國企業共同的看法,政府很難置之不理或顧左右而言他。
蔡政府拚經濟特別重視「連結國際、連結未來、連結在地」,但若干政策既違反潮流趨勢,而且外商不挺,國內企業也不支持,如果這樣的政策不徹底檢討改變,如何能吸引投資、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其實,拚經濟沒有太多秘訣,不用複雜政治思維處理經濟問題,堅持做對的事情,則經濟發展自然就會回到正軌,走出一條坦途了!

聯合/全家不是你家


2017-06-12 01:59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國民黨主席當選人吳敦義(左),前往黨中央拜會黨主席洪秀柱(右)。 記者黃義書/攝影


吳敦義和洪秀柱為了黨主席交接鬧得不可開交,直到近日,雙方同意共同提名中央委員,鬧劇方才稍歇把黨務當成家務事來辦,把問政矮化為權力爭逐,這正是國民黨衰敗的原因,且至今未見清醒跡象
洪秀柱要不要做滿任期,其實不應是個問題。做到八月任滿,說好聽,是依制度走;說難聽,除了延長內鬥,能增添什麼政績?既然如此,為何不做出讓民眾耳目一新的抉擇,一則洗刷國民黨形象,二則也為自己留下最後的好身影?
吳敦義也一樣,一方面放任自己人馬在那裡逼宮,稱三個月的交接「空窗期」太長;另一方面又堅持自己要八月才上任,即未免顯得矯情。既是候任主席,就應以維持黨的團結為己任,約束左右追隨者的言行,行事布局豁然大度,用人唯才無分親疏;否則,如何帶領國民黨重起?
角逐主席失利的詹啟賢有感而發說,現在的國民黨跟大家過去熟悉的國民黨已經「不同款」,許多人關心的只是自己的利益,洪、吳都在選前對自己的樁腳作出承諾,是癥結所在這項感慨,點出了國民黨「重利輕義」、「結黨營私」的要害
有句超商廣告詞說「全家就是你家」,話說得動聽,背後動機仍是營利。但政黨畢竟不是超商,黨是大家的,「全家不是你家」,不是誰當選主席就囊括所有權力,不是誰當家就可一意孤行。當黨已岌岌可危,同志還在為虛名虛利爭吵不休,真不怕讓人看笑話!

聯合/從核電重啟看民進黨露餡的口號治國


2017-06-12 01:59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核二廠一號機(右)廠房外觀。本報資料照片


由於歲修、故障加上政治因素,核一到核三廠的六座發電機組,一度僅剩一座還在正常運轉,民進黨距其「非核家園」的目標僅剩一步之遙。未料,就在這關鍵時刻,民進黨卻退卻了。原委會最近核准台電核二廠一號機重新併聯發電,並申請重啟核三廠二號機;這個髮夾彎轉得又快又大,也狠狠打了蔡政府一耳光。

這次重啟的核二廠一號機,主要是去年十一月因歲修停機解聯其後,原委會即以各種理由遲未批准該機組重啟。外界猜測,蔡政府為達到其「非核家園」的目標,可能採取技術干擾,使該機組演成「歲修變除役」的結局。這次,蔡政府突然放行重啟一號機,原因無他,台灣即將進入用電尖峰的盛夏,眼見其他替代能源無法接續,還是必須請出「萬惡的核能」來應急。
弔詭的是,這次台電重啟核二一號機,民進黨立委始終未曾多置一詞,態度與以往迥然有別這座機組曾在二○一二年三月因螺栓損毀而停機,當年六月修復後,原能會即批准台電重啟。當時民進黨對此大加撻伐,指責此舉「輕忽人民性命及藐視國會」,原能會「偷偷摸摸的行徑,如小偷般不光明磊落」,更要求監察院調查。但今天,他們卻寂然無聲,倒是總統府發言人聲稱,重啟核電都要怪國民黨政府執政八年浪費時間,讓綠能發展停滯不前,言下一副理直氣壯。
台獨」和「反核一向是民進黨的兩大神主牌」,民進黨反核的歷史甚至早於追求台獨的主張;但是,此一反核主張一直要到日本福島核災後,才在台灣開花結果。近年,民進黨配合環保團體向國民黨發動一波波攻勢,不但達到核四封存、現有機組停機就不重啟的成果,也在選票上攻城掠地取得執政
問題是,任何政治口號都必須禁得起現實的考驗,才知其真假虛實。民進黨在野時力主停機的核電不得重啟,輪到自己執政,面對電力供應吃緊,卻無計可施。由於綠電無法一蹴可幾,只能提高汙染更大的火力發電俟火力發電也不敷使用,即只剩重啟核電一途
民進黨一方面極力宣傳非核家園,一方面全力阻擋核電廠的興建和運轉,作為政黨的願景和政治訴求,這原無可厚非問題在,民進黨除了一味妖魔化核電,從未負責任地提出解決台灣電力供應的完整方案,也從未提出因應核廢料儲存問題的解方,甚至刻意抹殺核電乾淨、廉價的特性蔡政府片面宣揚綠能及天然氣發電的好處,卻刻意隱藏這些電力成本昂貴的事實;更矛盾的是,還作出「不漲電價」的不可能承諾。這些,處處都顯露其態度缺乏誠實。
民進黨內並不乏經濟與能源人才,對台灣電力供應不可能一無所知。它之所以會讓自己在執政前後陷入口號與現實的兩難,並不是因為愚昧,而是經過縝密的政治精算口號可以帶來選票,取得執政位置執政就掌握了資源,也掌握了話語權絢麗的「反核」口號,先取得政治利益是真至於無法實現而必須打折的目標,只好以馬虎眼對付。否則,這個核二重啟的髮夾彎轉得如此之大,怎不見「人格者」再出來絕食,或者「環保立委」出來怒嗆政府罔顧人命?
類似的情形,也發生在民進黨另一神主牌「台獨」上。被視為明日之星的民進黨台南市長賴清德,日前公開稱自己是「親中愛台」;對其這番說法,非但未見綠營同志反對,總統府竟公開附和。原因無他,在民進黨扣對手「賣台」帽子多年之後,自己既已坐穩「愛台」角色,用「親中」來面對兩岸困局,即使無法達成,也算對選民有交代了。
這就是「口號治國」的極致,真假虛實,全從自己的利益出發民進黨連兩大神主牌都可割可棄可轉彎,其他的口號如何,也就不難想像了

【重磅快評】齊柏林看不見、拍不到的台灣醜陋人心

.【重磅快評】齊柏林看不見、拍不到的台灣醜陋人心
.【即時短評】推動票選 檢察官才體會為何需拜票作公關
.【重磅快評】英國人被梅伊搞煩了 歐盟談判更困難
.【即時短評】蔡英文為前瞻出招 揭「府城之外第一匾」
.【重磅快評】前瞻著火、兩岸溺水 蔡英文現領導危機
.【即時短評】前瞻不許失敗 小英、賴神攜手對外
.【即時短評】三級機關首長改政治任命 蔡政府手法粗暴
.【重磅快評】懸崖歇馬心難安 誰讓警察變豬頭?
.【即時短評】林飛帆結婚 何苦讓彰化警方如臨大敵?







【重磅快評】齊柏林看不見、拍不到的台灣醜陋人心


2017-06-12 07:45 聯合報  主筆室

齊柏林空拍看見台灣,卻拍不到醜陋的人心。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看見台灣」導演齊柏林,不幸於空拍續集時墜機身亡。未料在一片同悼台灣痛失英才之餘,竟然出現「提醒」齊導是外省第二代、質疑「看見台灣」出現揮舞代表黨國餘毒的國旗畫面,及為黨國餘孽、財團大亨「留了一手」等聲音。
網路世界縱或自由尺度高,但類似人心醜陋導致的無腦言論亂竄,對台灣的傷害只怕不下於對土地的破壞。
三年多前「看見台灣」上映,震撼了台灣社會,人們感動於空拍畫面呈現的台灣壯麗之美,更痛心於著眼於經濟利益對台灣土地造成的傷害
嚴格來說,「看見台灣」只算是拋出問題,並未逐一深究問題源頭,遑論提出解方;但要求一部長一小時卅三分鐘、投射範圍廣達三萬六千平方公里的紀錄片完全承載這些重責大任,未免也太苛了些。
直言之,在齊柏林「看見台灣」之後,就已變成是你我、各行各業乃至政府必須從「看見台灣」的傷痕,進而展開後續的釐清問題、找出問題、解決問題等工作。
不健忘的話,應當記得時任行政院長的江宜樺帶同其夫人包場邀請青年朋友觀賞「看見台灣」後,除當場向齊柏林承諾政府一定會努力解決,隨後也立即召開「國土保育專案小組」會議,對片中呈現的水泥業者開挖汙染及破壞生態等16項重大問題,設5工作小組展開行動
江揆是否作秀、成效如何是一回事,終究政府的環境保護政策,理當是延續、最不應受政治意識形態影響。
然看蔡英文總統於齊導不幸喪生後的臉書回應,除了「和全國人民都同感震驚悲痛」、官式的妥善處理後續事宜,最讓人意外的甚至還出現與總統高度頗不相襯的「請主責單位務必將事故原因調查清楚」要求,就是未言及將如何完成齊導守護台灣土地的遺願
齊柏林之子在回應網路鄉民酸言酸語時,指他父親雖是所謂外省二代,但愛台灣愛到命都可以不要,甚至比很多賣國土的本省人還多還深,愛不愛台灣跟省籍出生什麼的都沒關。一個以行動真心愛台灣者的家人,竟還須以如此直白話語為亡者辯證是否愛台灣,人性扭曲至斯、何其不幸!
齊柏林透過「看見台灣」,告訴我們再不好好維護,台灣終將不再美麗;如今因齊導的意外過世,竟又讓大家看到了他已看不見、拍不到的台灣醜陋人心,台灣還能再奢言「最美的風景是人」耶?

聯合筆記/海峽論壇再度登場

.前瞻效益 一本糊塗帳
.年改 你應知的10個真相
.謝謝你,看見台灣更多美好
.我們一「齊」熱愛台灣
.請以齊柏林之名立校
.科學探索黑暗 人性本質是燭光
.日本即將「改朝換代」
.醫學中心入屏北? 只能高興一半
.聯合筆記/海峽論壇再度登場







聯合筆記/海峽論壇再度登場


2017-06-12 02:08 聯合報  陳言喬


一年一度的福建「海峽論壇」本周開幕。作為兩岸四大交流平台之一的海峽論壇,歷年均推出民眾有感的政策,例如台胞卡、免簽註、協助台青赴陸等,今年會是如何,且拭目以待。
海峽論壇今年邁入第九年,它被綠營或部分人士評為大拜拜式的交流,甚至是對台灣基層民眾統戰的平台。
說到統戰(統一戰線),就讓許多人不寒而慄。因為,毛澤東曾說統戰是戰勝敵人的三大法寶之一。殷鑑不遠,國民黨丟掉大陸,就與其有關。
七十年前,國共激烈鬥爭,「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最終國民黨因為各種原因失去了民心,也失去了江山。
即便到現在,民心依然是世界各國的執政基礎。兩岸亦然,都在爭取民心。由此來看,海峽論壇的深層目的與表面工作都已不重要,關鍵在海峽論壇是否爭取到台灣民心,才是兩岸政府和民間最關心的話題。
如果單從這幾年台灣多次選舉結果來看,海峽論壇的成效似未反映在選票上。這也是涉台系統面臨大陸各方質疑的壓力所在。
不過,台灣的選舉過程變數太多,「三一九」槍擊案就是一個例子,若單以選票結果來看待大陸對台工作成效,並不全面。另外一種說法是,如果沒有近年大陸進行「兩岸一家親」等柔台政策,結果可能更糟。
台北市長柯文哲去年說,統戰在台灣被汙名化了,讓部分人士氣得跳腳。其實,他深一層的意思應該是,哪有那麼容易被統戰,現在大家民智已開,不易被洗腦。
隨著大陸經濟進步發展,人民素質提升,就算大陸不對台「做工作」,去過大陸旅遊、經商、參訪、求學、交友、婚配等台灣民眾,多少也會比較了解或甚至改變對大陸的看法。
就像海峽論壇的主題曲「手牽手」:「你我手牽手,越走越近越走越親」一樣;大陸對台的目標很明確,手段很多樣,也深具信心。反觀台灣對大陸的目標是什麼,手法是什麼,毫無頭緒,且口號與行動不一。
民進黨重量級人士最近紛紛提出「親中」、「友中」說法,可惜其實際作法不僅看不出親中,反中、仇中的動作倒是不少。其實,綠營不必說大話,若能做到「和中」、「知中」即可。
已經舉辦了八年的海峽論壇,每年都在絞盡腦汁,推出利台政策來爭取台灣民眾認同。現在面對一個不理不睬的蔡政府,怎麼做基層民眾的交流工作,既考驗海峽論壇,也考驗蔡政府。

前瞻效益 一本糊塗帳


2017-06-12 02:08 聯合報  張溫波/前台灣大學教授(台北市)

圖/波波


行政院力推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投資總額八八二五億元,發行特別公債挹注。輿論質疑巨額舉債,效益到底如何。本文擬就相關效益評估疑點,列述如下。
一、經濟成長迷思:林揆表示,前瞻計畫帶動民營企業名目投資共一兆七七七七億元,增加名目GDP一兆七三一元,創造實質GDP規模九七五九億元,增加就業四至五萬人。民企投資及政府投資都是GDP重要構成項目之一,為何民企名目投資增量遠超過名目GDP增量,行政院從未說明,令人質疑之一。
主管機關設定未來八年每年經濟成長率二.三%(其中○.一個百分點是前瞻的貢獻),低於前八年平均值,亦低於新四年國發計畫積極政策的成長率(三%)。民營企名目投資增量超過名目GDP增量達七十七.八%,顯然不符邏輯。
二、通貨膨脹超高:主管機關指出,前瞻各項效益是透過總體經濟模型運算求解,但觀諸上述政府及民企名目投資、名目GDP、實質GDP等增量的數據,顯現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應可推知這些數據似與該模型缺乏相互連結關係。至於同樣從該模型推估的通膨率,亦不一致。從上述名目GDP增量及實質GDP增量算出的通膨率是二.四七%,遠高於前八年平均值。
主管機關又表示,從該模型運算結果,政府名目投資每增加一百億元,名目GDP增加一一二億元,實質GDP增加一○八億元。由此推估名目GDP增量九八八四億元,實質GDP增量九五三一億元,與前述數字不一致,而且通膨率更增達三.七%,超過前八年平均值的差距更大,更暴露作業草率。
三、就業增量誤導:就業是總體經濟變數之一,前瞻投資透過乘數效果,包括技術、勞動、資本等要素引申需求所發揮的綜合效果,據以推估就業增量,才能符合整體觀。因此,就業增量推估亦應由總體經濟模型估算,以反映就業量與實質GDP密切相關。但主管機關卻捨此一邏輯,改採「工程建設人力費用的估算方式」,並設算不同假設條件估計工作機會的區間值,顯然與前述各總體變數值不對稱,工作機會多寡相差二十五至二十%,不符邏輯,難免誤導社會大眾。該機關又指出,該項人力估計不含經濟乘數效果,亦不適用實質GDP推估就業機會,又是前瞻效益評估的另類不一致性。但就業增量與實質GDP增量密切相關,前瞻就業機會增量區間值難以成立。
前瞻效益評估缺乏完整總體觀邏輯概念與相互連結關係,表示作業草率,而產生效益評估不一致性的原因。高估預期效益,實現不易,稅收相對增加困難,中央債務持續淨增勢所必然,財政拖累難解。行政院張姓政委表示,未來八年中央債務淨增一兆五四六億元,直接打臉林揆「不會繼續增加債務」說,即為最佳印證。因此,根據前述主政者效益評估,未來八年經濟情勢將呈現「低成長、高通膨」的新困局,並持續存在「庶民苦、政府窮」的窘境。

年改 你應知的10個真相


2017-06-12 02:08 聯合報  陳揮文/電台主持人(新北市)


立法院臨時會本周登場,院外民間團體動員陳抗,院內朝野協商藍綠攻防。在年改法案三讀前,筆者列舉十點你應該知道的年改真相。
第一,國家年金改革委員會去年開會廿次,各行各業共十三種年金逐一討論。可是,這次立法院臨時會只處理教師、公務與政務人員。
第二,即將「被改革」的現職與退休教師、公務與政務人員,合計七十餘萬人。另一方面,勞保投保逾千萬人,國民年金超過三百萬人,農保一百廿餘萬人。蔡政府敲鑼打鼓一年的年金改革,以年金人數比例來看,僅有百分之五。
第三,年金破產時間相比,軍保預計二○二○年破產,迫在眉睫,勞保預計二○二七年破產,投保人數最多。矛盾的是,立法院臨時會不處理軍保、勞保。財務相對穩健,破產時間比較晚的教師、公務人員年金,反而先改先砍。
第四,無論立院臨時會通過哪一個版本,都是延後破產,差別在於破產時間早晚。民調題目「你支持年金改革嗎?」試問,誰不支持改革?題目應改為「你支持延後破產嗎?」這才貼切年改真實狀況。
第五,勞保版本重點之一是調高費率,看起來像是改革。事實上,勞工保險條例明文規定費率調整,即使沒推所謂的年改,費率本來就會逐年微調。
第六,立法院下會期重頭戲可能有同婚釋憲案修法、林義雄念茲在茲的公投法修正案、促轉條例、司改國是會議相關法案、美國商會想叩關的美豬,及部分民進黨立委醞釀的一例一休。立法院效率之差,本會期一口氣開三次臨時會是最好的例證。勞保逾千萬人投保,越靠近二○一八年大選,牽動選票敏感神經的法案,越不可能通過。
第七,一九八九年開辦的農保,幾乎年年虧損,形同破產,政府歷年撥補超過千億元。一九九五年實施的老年農民福利津貼暫行條例,俗稱老農津貼,占農委會年度預算約二分之一,每年超過五百億元。
第八,國民年金二○○八年實施,原本納入農保與老農津貼,可惜在選票考量下,藍綠聯手翻案,老農津貼「暫行」已逾廿年,改革困難度之高,由此可見。
第九,二○一五年,時任財政部長張盛和說,太太是國中老師,退休前領六萬四,退休後領六萬八。財經專家、大學教授接連唱和,聲稱軍公教所得替代率超過百分之百。二○一六年,監察院調查報告出爐,張盛和太太月退所得並沒有高於在職所得。最悲哀的是,張盛和烏龍爆料時,大部分媒體爭相報導。監察院釐清來龍去脈,大部分媒體置若罔聞。
第十,平心而論,我國十三種年金制度,財務狀況與時空背景各有不同,這些問題積重難返,顯然不是上台一年的蔡政府造成,卻是蔡政府必須面對。
就算立法院臨時會完成三讀,其實只改革百分之五的年金人數,另外百分之九十五,或民風慓悍,或藍綠政客投鼠忌器,或涉及民進黨傳統票倉,距離真正的年金改革成功,還有漫長艱辛的路要走。

謝謝你,看見台灣更多美好


2017-06-12 02:08 聯合報  許瑞庭/家管(台北市)


齊柏林導演不幸意外身亡,讓國人皆深感遺憾。
齊柏林驟逝前三天,筆者才剛好從花蓮娘家坐著太魯閣號火車回台北。北迴鐵路沿途風景總是讓我流連,深深感受台灣之美。花蓮娘家周邊一塊塊即將由綠轉黃的稻田,一幕幕藍白相間的潮來與潮去,讓我更明白為何在花東從事民宿業的父母,可以有機會遇見許多各國的旅人,是多麼肯定我們的人情、風景。
因為希望讓更多人「看見台灣更多美好」的使命,讓自幼不敢坐雲霄飛車的齊導,依然克服懼高症與種種障礙,用心空拍取景。更為了讓你我可以不需「居高」,便可「臨下」,無需「登高」,便可「望遠」,並從影片中更加了解破壞大自然所要付出的代價,也讓許多企業家檢討起除了賺錢、拚經濟、擁有高社經地位外,是否還有更重要的社會責任,值得大家一起努力。齊導的努力,讓更多人的、更多企業的環保意識抬頭,願意改變自身對於環境的生活習慣。
齊柏林雖然走得突然,但團隊拍攝出來的一景一物,皆讓你我明白生命之所以美好,是因為你我有心呵護這片山、這片海、這些生命、這顆地球。

我們一「齊」熱愛台灣


2017-06-12 02:08 聯合報  葉俊宏/教(台中市)


因為齊柏林導演的大愛,在學校服務的我,透過課堂,引用作為教育學生的題材,分享台灣的美,進而鼓勵學生透過影片的空拍鏡頭,感受生長在台灣的美景、人文、好物,以及對環境不斷破壞、國土變異的省思。
若從齊柏林導演的影片,進而尋找導演發心為台灣所做的各項報導,一位熱愛台灣,為台灣留下環境紀錄的人,任所有關心台灣的國人、有社會責任的企業,都足以動容、敬佩,從而一同關懷台灣、護衛我們的家園,找出汙染問題,揪出破壞環境的業主、努力促成修法使之更加周延。
慟!哀悼齊柏林導演。感謝您為台灣所付出的心力,希望您在天之靈能夠繼續保佑台灣,更希望更多熱愛台灣的國人、友善企業,能繼續以行動力,發揮影響力,保護我們擁有的美麗山河。

請以齊柏林之名立校


2017-06-12 02:08 聯合報  陳健邦/電子業(竹縣竹北)

齊柏林在空拍過程發生意外事故,可以說是壯志未酬。在新聞的熱潮時間,可能會有各式各樣活動,可惜再盛大的告別式,也挽不回一個熱愛台灣的生命。
台灣有不少以人名為名的學校,可是這些代表人物離現在的年輕人都很遠了。我建議可以在現有學校裡,找一間改名以紀念齊柏林,紀念一位為台灣的未來奮鬥努力的人,也提醒台灣下一代的冒險DNA。

科學探索黑暗 人性本質是燭光


2017-06-12 02:08 聯合報  李振清/大學教授(台北市)


現代科技為人類開創了生活中無所不在的便捷,也帶來許多現代人意想不到的問題,甚或災難。蘋果公司執行長庫克認為單一的科技並不能解決問題,有時反會成為問題的根源。
自一九九八年起追隨賈伯斯,並於二○一一年起擔任蘋果公司執行長的庫克,於九日應邀在麻省理工學院畢業典禮中發表演說時,呼籲該校的菁英畢業生要以高度的智慧與判斷力,反思科技衍生的大好機會,但也要正視科技帶來的危險與道德挑戰。
庫克鄭重鼓勵具備科技新知與專業能力的知識份子,須以同理心與人本價值觀,衷心服務人類,並為世道正義發聲。在全球公平正義失衡,政客、野心家與不肖人士罔顧教育不平等,氣候變遷,公平正義,同時,反社會媒體、假新聞當道、隱私受到威脅之際,庫克更關切缺乏價值觀與慈悲心所可能造成的嚴重後果。
為化解科技世代的危機,庫克特別激發畢業生要能以在學校所學,盡力秉持慈悲心與同理心為人類服務。庫克一席撼動人心的演說,與哈佛大學校園高牆上的兩句類似校訓的警語,不謀而合:「進入大學則增廣大智慧。踏出校門盡心服務人類與國家。」
庫克強調另一觀念,責任就是機會。他鼓勵畢業生進入社會後,要能以人本責任為基礎,善用科技帶來的功能,以善心、善念開創更多機會。他並強調若不秉持善念,網路與便捷科技,也可能將美好的機會化為負面的惡行。
庫克最後並以手腦並用、德智兼修的人生哲理,諄諄鼓勵畢業生。同時再三提醒:「科學是在黑暗中搜尋,人性本質則是黑暗中的燭光。」
庫克這一席為世道正義發聲的演說,彷彿也點出當前台灣所面臨的諸多嚴重問題。他所揭櫫與分享的智慧,正是我們的政府當局宜應虛心參考的忠言。

日本即將「改朝換代」


2017-06-12 02:08 聯合報  陳鵬仁/中國文化大學講座教授(台北市)


日本參議院院會於六月九日,全體一致無異議通過天皇退位特別條例。
在日本,不是因為崩駕而換代,是一八一七年光格天皇退位以來,將近兩百年的事。日本天皇和英國國王一樣,是統而不治的國家元首尤其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國憲法規定天皇是國家之象徵和統合國民之象徵,除形式上認可內閣總理大臣,接見國賓,公告眾參兩院國會之召集,巡視地方等外,完全不管國家政事。因平成天皇年事高(八十三歲)健康欠佳,所以表示要退位,才有今日之局面。由於這是日本兩百年來的大事,所以才引起大家的關心。這可以說是象徵天皇應有的現象。
過去,日本天皇之元號,都是由日本的漢學家取名取號譬如過去都是由東京大學中國哲學系教授宇野哲人及其公子,同樣為東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宇野精一取號和取名這是日本政事的傳統
除天皇退位之外,目前日本也在研究女性皇族結婚之後的地位問題。這與減少國庫負擔不無關係。而這也是民主國家日本的一個走向和傾向,值得注目。

醫學中心入屏北? 只能高興一半


2017-06-12 02:08 聯合報  鍾繼翌/醫療產業(屏東市)

為讓縣民擁有更完善的醫療照顧,屏東縣政府積極引進醫學中心,其中義大屏東醫院預定地在縣立運動公園對面麟洛),高榮也將在屏東市大武營區改建高雄榮總屏東分院。很高興屏東終於有「醫學中心等級」的醫院進駐,但卻都集中在「屏北」,屏東南北橫跨近一百六十公里,醫療資源不患寡、患不均,醫學中心在屏北是否就能提升屏東整體的醫療資源?
衛福部按照各區人口比例在醫學中心有固定配額,高屏地區配有三家高醫、高雄榮總、高雄長庚),除非上述醫院被擠掉,不然屏東只會出現「準醫學中心」,即使是醫學中心「分院」,也不是醫學中心。
二○○一年高醫預計在屏東新埤鄉設立分院,當時蘇嘉全縣長參加兩次動土典禮,但最後無疾而終,這次的醫學中心是否又淪為政客的噱頭?
偏鄉醫療執行上有其難度,評鑑要求配置高級的醫療設備與人力,但各區域醫院砸資卻等不到病患。以新生兒和高危險妊娠來說,屏東今年出生率全國倒數第二,但是醫療資源配置卻與台北的標準相同,一樣好的醫療儀器設備,一樣多的醫師廿四小時輪班,一樣的花費但不一樣的收入,偏鄉醫療砸重本難以回報,因為經濟能力好的病患往往轉往高雄甚至台北就醫。
屏東醫療患不均,我國醫療院所分四級,屏東目前僅有六家區域醫院,而有四家在屏東市,今若義大、高榮也進駐屏北地區,是否就真的能改善屏東醫療資源「不均」的問題?還是帶來惡性競爭?
依目前屏東的人口結構,屏東高齡化全台第五,老年人口居高屏東需要的不是臨床醫療,而是居家、長期照護,如果區域醫療評鑑強調是高級的醫療器材而壓縮到長照的資源,說好的「一鄉一日托」,屏東卅三個鄉鎮怎麼只剩下三家日托中心呢?

劉克襄/永遠的飛行家

.劉克襄/永遠的飛行家
.馬凱/年輕人 你為什麼不憤怒?
.周行一/以夢想準備未來
.薛承泰/人民的名義在台灣嗎?
.王文華/我赴了一場「武林大會」
.嚴震生/政大九十,大政三十?
.高朗/川普領導危機 衝擊全球治理







劉克襄/永遠的飛行家


2017-06-12 02:02 聯合報  劉克襄


四年前春初,齊柏林邀我搭乘直昇機到北海岸探看核四廠。
直昇機飛到金瓜石附近山谷,或許是因地形變化,突然間迅速上下陡降,彷彿隨時要炸裂開,或者下一秒就要墜落。安然返回松山機場後,我驚魂未定,悄悄探問,每次出去拍攝都是這樣嗎?他回答,為了獲得好畫面,往往比這次嚴重。
自那回以後,打死我都不想再坐第二次。但從那時起,他後來再跟我提到,為了《看見台灣》飛行兩百多次,我自是心驚。每次看他搭乘直昇機空拍,總是想像著,一隻孤單的蜻蜓上山下海,梭巡於不同的領域。在廣渺的天地間,那身影是非常微弱而渺小,不知前方有何危險在等待,卻必須勇敢的邁進。靠著一架陽春型的直昇機,與天借膽,為台灣賭一個明天的美好。說穿了,這樣的空中生態攝影根本是史詩性的創作,無與倫比的華麗探險。
但如此勇敢執著的人,很難想像他的成長過程裡,並不是一個很有自信的孩子。在升學過程裡,他唸的不是技職體系的名校,從小對自己未來能從事什麼一直充滿困惑。八○年代中旬,高三那年,看到一張我躲在關渡沼澤拍鳥的照片,才意外給予啟發
二○一○年,我們初次見面,他彷彿見到偶像明星,緊緊握住我的那一場景,自己仍記憶猶新。他一直喃唸著,感謝我當年給予的啟發。但那只是一不小心被刊印在書本的野外照片,私底下我反而更感謝他的回饋。沒想到自己的挫敗,卻讓另一個人翱向天際。同時,讓我更擁有勇氣,回顧自己當年不經世事的愚騃。
後來,我在台科大有一系列美學的通識講座,邀請他代上一堂。那時他還只是以相機在空中攝影。他有些猶豫,擔心自己學識不足沒資格教學。我跟他好言相勸,只要播出空拍圖就足以感動學生。他勉強應允,教完後,隔沒幾天,我打電話去探問上課情形。他說挫敗感很深。我愣了一下,不敢置信。過去我聽他的講演,從高空帶來的視覺震撼,還有淵博的台灣地理知識,常讓聽眾感動。
原來,照片再如何壯闊感人,播映十來張後,不少學生還是打瞌睡了。從電話那頭,柏林轉個彎,跟我悠然提到,你看過盧貝松最近用直昇機拍的地球生態片嗎?我隨即敏感地暗示,這部片子可能賠了不少錢。他說很想像他一樣。
沒多久,他真的花了三千多萬,抵押房產買回來跟盧貝松一樣的鷹眼攝影機。有回我特別去探看,那顆像籃球大的空拍機。他空出一間辨公室,比家中神明更寶貝的供奉著。但我感受到的,不是一個很昂貴器材的保護,而是一個創作者對未來展現的無比熱情和毅力。他非常清楚自己正在努力的目標,想要為這塊土地拍出什麼
空拍生態電影不只需要龐大資金,更得身懷冒險犯難的勇氣。因為對這塊土地的熱愛,他不惜一切的付出。有一回,甚至跟鳥畫家何華仁說,「飛上去後,縱使不降落,都沒關係。」那是超乎我們想像的狂熱,以及對環境關心的急迫
短時間內,應該不會有第二位齊柏林了。對我而言,《看》片不但提供一個重新審視家園的角度和美學,背後還有一個精彩的勵志故事一個平凡成長的青年,如何因堅持喜愛的事物,在重重困難下,最後實踐了美好的夢想
過去,我常常這樣描述他的探險,未來也會繼續這樣定位。在成長中,遇見不平凡的自己,很多人都聽過這句俗氣之話,但齊柏林,美麗而璀璨的具體實踐了
(作者為自然生態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