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8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亞洲金融環境丕變 謹慎應對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  經濟日報社論/亞洲金融環境丕變 謹慎應對
◆  聯合報黑白集/美國疫情拖累全球
◆  聯合報社論/五院任命爭議不斷,蔡英文治國理念為何?








經濟日報社論/亞洲金融環境丕變 謹慎應對


2020-07-18 02:59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在6月底中國大陸通過香港版的國安法之後,美國國會7月初即通過「香港自治法」,日前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已正式簽署了這項法案,也就是即日起美國取消了承認香港在世界貿易組織(WTO)獨立關稅區地位,同時不再給予香港特殊待遇。未來許多位於香港的企業,包括在香港註冊的外國企業,產品輸往美國時將會遇到增稅問題,甚至可能與大陸產品同時被大幅加稅,以致香港和外國企業都開始緊張,香港金融業的經營風險也隨之上升。
更嚴重的是,港版國安法通過以後,香港的自由度受到影響,金融產業的發展受到威脅,許多位於香港的本地和國際金融業者,都已經在考慮是否要從香港出走。同時,包括日本、韓國等國及台灣等,都希望藉機接收香港亞太金融中心的地位只是這些企圖與努力似乎都有些困難,因為這些國家人民的英文能力普遍不足,法律也以大陸法系為主,不易與英美法系相聯結,大概只有新加坡有一點機會,承接出走香港的國際金融業者
長久以來,我國金融產業的競爭力不足,政府多年前曾經規劃過要把台北發展成為亞太金融中心,但是實際成效極為有限。而且,在亞太其他國家和城市金融產業大幅進步之際,台灣金融業的表現卻不斷下滑。在今年3月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發布的世界金融中心城市評比中,台北的排名大幅下滑,由去年的34名跌落到今年的75名,根本無法擔任區堿金融中心的角色,其中一個最主要的因素,就是過去幾年我國過於強調金融監理預防洗錢消費者保護管制措施,在金融創新方面的表現遠遠落後其他國家,以致排名大幅滑落
雖然在 GFCI 的評比項目中,主觀因素很多,但評比結果仍然具有相當的參考價值。如果我們同時參考世界經濟論壇WEF公布的國家競爭力排名,我國在金融創新與開放方面的排名,同樣地也大幅落後其他國家,意即我國金融產業過於保守、管制過多,已是國際上的共同認知
台灣金融業競爭力的主要優點在於逾放比率較低等方面,但是面對新冠疫情,政府大手筆地推出將近1兆元的企業融資紓困方案,其中絕大部分是由公股銀行埋單,再加上一部分的利息補貼。國內許多企業因疫情而受損嚴重,且在疫情還無法確定何時才會結束的情況下,政府擴大紓困的政策當然沒有問題。問題是將近1兆元的融資放款,萬一未來出了事情,呆帳大幅增加,使得公股銀行的曝險上升,又該由誰來承擔最後的損失?如果公股銀行都出現問題,民眾會不會擔心其他銀行也同樣會出問題?
另外,本國銀行原本的競爭優勢之一在於呆帳很少,如果因為過度紓困,使得逾放比率上升,未來在全球的金融評比排名可能又要再往下掉。我們認為,政府應該在大量紓困與金融穩定中取得一個平衡,尤其在現今客觀環境之下,我們即使無法成為亞太金融中心,至少應該要守住國內金融的穩定。
最後,面對香港金融情勢的大幅改變,政府應該測試台灣金融業在香港可能面對的曝險壓力,甚至進一步要求銀行業者考慮是否移地經營。至於想要引導金融產業回到台灣,甚至吸引國際金融業者來台灣投資,最重要的還是要加速國內金融產業的開放,包括金融產業的自由化、國際化和加速金融創新,而非只是一再強調金融監理和管制另一方面,培育更多的國際金融人才更是當務之急,包括金融與法律等專業人員,這也是目前台灣要提升金融競爭力最欠缺的一環












聯合報黑白集/美國疫情拖累全球


2020-07-18 00:30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全美疫情失控,累計已三百七十多萬人確診;圖為加州洛杉磯林肯公園醫護人員協助居民接受檢測。 (法新社)


最近新冠病毒疫情在許多國家都有捲土重來之勢。我們習慣性地關注鄰近的日本、香港、南韓又新添數十百例,但真正嚇人的是美國,它近日每天新增七萬多例。全美累計已三百七十多萬人確診,遙遙領先世界各國。
每天新增七萬多人確診是什麼概念呢以新冠病毒起源地的中國大陸為例,至今累計確診也不過八萬五千人而美國一天新增七萬五千人,表示它一天的感染者幾等於中國半年的加總,真是可怕政策搖擺不定,中央與地方各行其是,加上反種族歧視示威和大選造勢不輟,都是美國疫情失控的主因
直到前兩天,川普才首度戴上口罩公開示人;這位一路對疫情傲慢、鐵齒的總統,終於覺得自己該負點責任了。若不是為了挽救自己的連任選情,他恐怕連這個舉手之勞都不屑做。十四世紀的黑死病,已讓當時的人們意識到宗教無法代替醫學解決細菌感染的問題;但直到今日,還有不少美國人拒絕戴上口罩,因為神依自己的形象造人」,這張臉不應被口罩遮住
美國一邊在抗議種族歧視,一邊在反對封城戴口罩,兩者都不利控制疫情美國的人口是全球人口的四%,但它感染新冠肺炎的人數卻高達全球確診數的廿七%,說明了川普治理的失效。問題是,在全球化時代,美國不能有效控制疫情,國際間就很難恢復運輸、觀光及商務往來,全球經濟恢復正常運作的機會都會被美國卡住












聯合報社論/五院任命爭議不斷,蔡英文治國理念為何?


2020-07-18 00:23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蔡英文總統(左)提名總統府前秘書長陳菊(右)出任監察院長,引爆政壇風暴。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在激烈抗爭下,民進黨用盡不當手段,強行通過陳菊出任監察院長案。對陳菊而言,這樣的登場其實毫無光榮可言;對民進黨團而言,一波波肢體衝突的護航其實也相當狼狽;對游錫堃而言,在混亂中極速宣讀審查案逕付表決,則跟當年民進黨譏嘲張慶忠的「半分忠」一樣可笑。對於陳菊將出任監察院長,我們難表恭賀;而蔡總統的提名考量偏差,恐怕要負更大責任。
朝野用粗暴拉扯的方式對待此案,一則說明蔡總統提名陳菊難平人心,二則說明國會的協商機制一敗塗地,雙方連「文攻」的機會都找不到,只好訴諸「武嚇」。其間,民進黨一度打算利用國民黨占領議場為由「將計就計」,以為可以跳過審查,直接逕付表決。經在野黨指出違憲疑慮後,民進黨才緊急奪回議場,臨時補提案要求「停止詢答」。游錫堃在包圍中宣讀議案,民進黨團趁亂違規代缺席者投票,除凸顯程序正當性不足,也讓陳菊的任命降下黑雨,毫無光采可言。
陳菊的提名過程固然難看,但更引起外界質疑的,是蔡政府的大政布局不知要將國家帶往何方。把五院院長的名單攤開來,人們可以看到,行政、立法、考試、監察四院的院長均已年過七十歲,唯一在七十以下的是司法院長許宗力。這顯示,我們中央政府是由一批原該退休的老人在領導;從他們出線過程的諸多爭議,似已難解讀這樣的布局對台灣到底有何前瞻意義。
當然,真正的問題不在年齡,因為政壇向來不乏「老當益壯」的人物。問題在,蔡英文在提名這些人出任首長時,到底要向人民訴說什麼樣的故事或描繪什麼樣的展望?答案完全曖昧不明。外界看到更多的,是蔡英文的派系平衡考量:游錫堃是以正國會龍頭的身分,被拔擢出任他完全不熟悉的國會議長職位;蘇貞昌任閣揆是民進黨民國107年(二○一八)選舉大挫敗下無可奈何的選擇,蔡英文在擔任蘇貞昌的副閣揆時並不欣賞其執政風格。至於陳菊,蔡英文則需要她來節制新潮流系中那些躍躍欲試的中生代。
總括而言,這些人事任命,都是基於蔡英文個人的政治操作需要而為,而非因為國家發展需要而設。前者,是從「私」的眼光切入;後者,才是為「公」目的布局。再看他們的政治象徵意義:陳菊曾是美麗島事件受難者,蘇貞昌是美麗島辯護律師,游錫堃則是省議會三劍客之一;三人固都有過輝煌歷史,但在台灣民主化的漫長歷程中,那些都已是陳年往事。但蔡英文的提名敘事,一味強調陳菊的昔日榮光,卻刻意忽略她近廿年政壇打滾所留下的權勢痕跡,乃至用人及執政疑點,民眾對這些事情豈會一無所知?
持平而論,目前五院院長中,除了即將上任考試院長的黃榮村社會形象較佳,其餘四院都頗受爭議。游錫堃從未擔任過立法委員,他出任立法院長明顯違反國會的「資深原則」;從實際表現看,他也只能聽任老手如柯建銘及黨意的指揮。蘇貞昌二度回鍋擔任閣揆,他仍無法打開心胸廣聽各方建言,但酷吏形象卻變本加厲,對執政黨難有加分作用。至於司法院長許宗力,當初其大法官資格即充滿爭議,而今蔡英文許諾的司法改革不見進度,卻又發生大法官呂太郎應召進入官邸並遭總統公開訓誡事件,也讓外界對司法的獨立性感到憂心
蔡英文挾著八一七萬票的支持光榮連任,但她的第二任剛過兩個月,政府許多人事酬庸和標案徇私的案件已經疑雲滿天。以朝野競相揭弊的速度,民進黨將很快就可能失去人民的信任,蔡總統也將隨之變成跛腳。尤其,當蔡英文可能只以派系平衡或政治分贓為操作原則,她的治國理念也將離民眾愈來愈遠,五院院長的任命已經顯示了這點

【重磅快評】報告總統:中華民國主體性在總統府消失了

◆  【重磅快評】報告總統:中華民國主體性在總統府消失了

◆  【重磅快評】「利益派」垂秀夫駐中 台灣不必暗自竊喜
◆  【即時短評】蔡政府聚焦軍事操演回應區域情勢的得與失
◆  【重磅快評】蘇家天下有續集 蘇揆「很不捨」就沒事?
◆  【即時短評】監院人事未審 照表操課比程序正義重要?
◆  【重磅快評】台灣的新冠肺炎疫苗在哪裡?
◆  【即時短評】民進黨的程序正義像月亮 初一十五不一樣
◆  【即時短評】檢方調查蘇嘉全外甥 「經濟布」該掀開了
◆  【重磅快評】大院長說要法辦小助理 這樣就算稱職嗎?
◆  【即時短評】困坐議場休息室 是誰讓陳菊不是陳菊?
◆  【即時短評】大陣仗護送進立院 菊姐就是威!
◆  【重磅快評】早退一小時的陳菊「其實很空」
◆  【即時短評】陳菊不受審查 樂的是國民黨還是民進黨?
◆  【即時短評】樂見總統為國軍打氣 但現實資源在哪?
◆  【即時短評】警界人事異動又扯派系?蘇院長說了算!
◆  【即時短評】蘇揆扮酷吏? 治安第一名警長遭拔官
◆  【重磅快評】民進黨用鐵絲網築陳菊便道 是在懲罰誰?
◆  【重磅快評】反中不是問題 自欺欺人才是罪惡
◆  【重磅快評】國旗不見了 駐德代表謝志偉也不見了








【重磅快評】報告總統:中華民國主體性在總統府消失了


2020-07-18 12:12  聯合報 /   主筆室
加拿大代表芮喬丹(左)前幾天去總統府會見蔡英文總統(右),整場會面都翹著二郎腿。圖/取自總統府網站
加拿大代表芮喬丹前幾天去總統府會見蔡英文總統,整場會面都翹著二郎腿。圖/取自總統府網站


加拿大代表芮喬丹前幾天去總統府會見蔡英文總統,竟然整場會面皆以美國式翹腳對付我們的元首,不過,它只引起一點點小小的波瀾,一個國民黨的市議員表示不解與疑惑,一位名嘴說總統被羞辱,網路上網民七嘴八舌,然後就結案了。
芮喬丹不是市井無賴,他是一個G7大國的外交官,外交官怎可能不清楚在外交場合上的各種肢體語言意味著什麼?當他面對一位國家元首時,卻照例翹起他的二郎腿,顯然在他的心中,就認定中華民國不是一個國家,蔡英文也不是一個值得敬仰的總統
不管男女,日常生活中,翹腳是一個高頻率發生的動作,人疲累了一股腦就往沙發塞進去,翹腳往往就是下一秒的動作,若在自己家裡,高興怎樣就怎樣,誰也管不著,但芮喬丹難不成將總統府當成他大安森林公園旁豪宅裡頭的官邸?
西方禮儀中,翹腳一貫被視為禁忌,女性若是著裙時翹腳甚至被認為有情色的意涵。英國王室新焦點梅根王妃由於出身平民,初入深宮就屢次被鏡頭抓到在女王前不小心翹腳後,再悄悄換成「公爵夫人斜」(Duchess Slant)坐姿。
芮喬丹在外交禮儀受訓時一定學過,當坐下時,不能將腳大幅張開,那代表了傲慢、好戰或有性暗示,若是兩腿交疊,但腳尖卻不時在微踢,即暗示著沈悶、枯躁的心情,而絕對不容許的,則是「美國式翹腳」,就是將一腳的腳踝放在另一腳的膝蓋上,如同一個大大的阿拉伯數字4,它沒有別的意思,就象徵著權力與傲慢除非你的目的就是要想要向對方展示權力,否則它不可能在外交場合上出現
芮喬丹簡直就是一個示範教材,他把超級禁忌的美國式翹腳發揮地淋漓盡致,從頭到尾一翹到底,好像就是有意展示他的權力比蔡英文更為巨大,完全是欽差大臣到了殖民島嶼見一個地方總督的架勢,我們的外交出了什麼問題
蔡英文與外交部在這幾年的致詞或聲明文稿中,最常出現的英文字彙除了democracy,另外一個字就是like-minded,意思是「理念相近」,但芮喬丹卻用他的坐姿告訴大家,台灣與西方理念或許相近,但位階可是不盡相同。
面對中國大陸,我們最愛談「主體性」,不只是蔡英文政府喜歡用禁止大陸人來台這種小把戲去展示主體性,連國民黨最近都高喊沒有中華民國就沒有九二共識,但中華民國的主體性卻在中華民國的總統府裡頭消失了!芮喬丹對國人質疑置若罔聞不令人意外,最納悶的是,竟不見蔡英文及其大小官員出來說句什麼,恍似主體性碰上加拿大一個小小外交官就失效,也沒啥大不了。
芮喬丹的二郎腿,對於民進黨的國家論述,無疑是一次無聲卻刺痛人心的嘲諷

聯合筆記/預立遺囑 日本人的終活規畫

◆  漫畫/公正超然?
◆  畫中有話/超前部署?後知後覺?
◆  國家重器的養老基金
◆  生死一線 飛行素養決定命運
◆  花媽能制衡小英嗎
◆  民進黨強勢清場…贏了提名 失了形象
◆  推特被駭:眼見不一定真
◆  喧囂遠去後 找回原味豐年祭
◆  聯合筆記/預立遺囑 日本人的終活規畫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聯合筆記/預立遺囑 日本人的終活規畫


2020-07-17 23:59  聯合報 /   蔡佩芳
為避免日後財產分配爭議,預立遺囑也是善終的待辦事項之一。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本月日本有項新制自書遺囑託管制度正式上路民眾可將自書遺囑交由最近的法務局法務省地方分支機構託管
民眾使用自書遺囑託管制度,單次手續費三千九百日圓,託管後法務局將開立保管證,讓遺囑執行人得知遺囑存在,但直到開封,執行人無法探知內容。由於法務局僅受理託管,不會確認檢查內容,可能發生必要條件闕漏而導致遺囑無效的情形,但自書遺囑託管給法務局,仍可避免收於家中佛龕,最後遺失,或被質疑竄改等爭議;相較於公證遺囑可能高達數十萬日圓手續費,價錢也較親民
日本與我國同屬東亞文化圈,民眾預留遺囑比例非常低根據厚生勞動省統計,日本公證遺囑數量年約十一萬筆、自書遺囑約一萬七千筆由年間死亡人數推算,日本人預留遺囑比例不到一成與歐美近半數民眾預留遺囑相比,差距甚大
民眾沒有預留遺囑,或者避諱談死、從心底排斥,或者認為遺產紛爭是大財團才會發生的家族糾紛。但日本家庭裁判所去年受理遺產官司糾紛,金額在一千萬日圓內的占卅三%、一千萬至五千萬日圓之間的占四十二%。換言之,四分之三的遺產糾紛發生在一般小康家庭而與十年前相比,遺產糾紛案件增加了十七%
日本政府推出低門檻、自由度高的自書遺囑託管制度,目的在提升民眾預留遺囑的意願,進一步減少小康家庭因遺囑遺失、竄改等爭議引發的糾紛,以此縮減社會成本。
另一方面,日本社會近來將預立遺囑視為「終活」一環概念也開始推廣,「終活」指的是正視人生的死亡,直到最後一刻,為活得像自己、貫徹自我的人生而作各種準備,包括充實自己的退休生活、人生最終時與親友好好告別、預先安排身後事等。
有倡議預留遺囑的年齡應下修到身心仍康健的五十、六十歲世代;甚至提升到卅歲時代,但目的略有不同,年輕時留下的遺囑是為不幸意外時,清楚交代自己的財務狀況,並先作規畫,降低另一半與未成年子女生活遭遇衝擊。
面對死亡,態度開始改變預留遺囑是責任,甚至是理想,是身後財產的分配,也是對人生善終的追求









喧囂遠去後 找回原味豐年祭


2020-07-18 00:01  聯合報 /   伊當/台灣原聲藝術團團長、阿美族族語老師(新北市)
阿美族雙收豐年祭,千人迎賓舞,讓人感受到阿美族人敬天謝地的傳統文化。 圖/水保局台東分局提供


每年七、八月,是花東各部落的豐年節慶,依照往例此時應是各部落歡慶歌舞的時候,今年因新冠疫情,看不到往昔部落歡慶氣氛,也聽不見部落載歌載舞的場景。
豐年節慶是原住民歡慶的時節,此乃一年中各部落最重要的節慶,仿如春節一般,可說是部落族人的歌舞會,其熱絡場面不在話下。從傳統祭儀言,具有深遠的意義,如敬天、敬地、敬祖靈等,感謝上蒼護佑部落,期盼來年有豐收安康等深層意義。
東海岸有一部落適逢今年為五年一次的年齡階級進階儀式,照理應該盛大舉行,然基於政府防疫措施低調進行,年齡階級進階儀式照常舉行。因為這項儀式,是非常重要的過程,不能中斷,更不能延期實施,否則就失去了部落文化傳承教育的意義。所以在兼顧疫情原則下,一如往常進行,但不得不限制外地參訪者,不得進入會場。
耆老說:部落從來沒有這樣受限舉行豐年節慶。往昔,無論刮風下雨,都要如期舉行,絕不受天候影響,部落族人反而感謝祖靈,在風雨中照常進行,以考驗後輩的信心;更感恩上蒼,感恩天降甘霖,來年更是豐收時節。
今年這部落舉辦豐年節慶的地點,不在集會所的廣場,回歸到部落自然主權的地方,這件事在部落裏傳說已久,也就是早期祖先登岸的海岸點 Patkoday。部落族人秉持著耆老長者的督促指導,以及頭目的帶領,非但傳承了部落文化內涵,也受教文化的薰陶,年齡階級的制度更趨健全穩固,這是部落的文化創舉,是回歸自然的表徵
因為部落是文化的根源,更是文化創造的基礎,所以深耕厚植部落文化,使其薪火相傳,而每一個原住民的家鄉,更是整個文化資源的重要支撐。若是因為某項因素而限制了豐年節慶舉行,進而導致影響了原住民文化傳承的歷史使命,如此作為就會愧對祖靈。
雖然今年的豐年節慶,受限於新冠疫情的影響,無法依循往年熱絡舉行。然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何嘗不是一個良機,讓原住民各部落可以重新探討追述流失的文化蹤跡,找回原味、原聲、原貌的傳統歌舞
因為阿美族樂舞的特質,是有歌就有舞,是自然形成的,哪怕是彎著腰、舞動著肢體,都有其特別意涵,而且生活與工作是息息相關。所以部落的豐年節慶,是文化傳承與教育的密集訓練學苑,為深耕厚植與傳統的歌舞文化,立下重要的基石,促其永續發展










推特被駭:眼見不一定真


2020-07-18 00:03  聯合報 /   邱元平/商(新北市)
社群媒體推特發生企業史上最嚴重的資安事件。 (美聯社)


周三推特駭客入侵,多個帳號被挾持,張貼出你捐多少比特幣,我就加倍奉還消息。雖然一個多小時後就被發現異常而刪文,總共也只有十三枚比特幣(約十一萬美金)被匯入詐騙訊息所列出的帳戶中;但這被視為極嚴重的資安事件,因為被挾持帳號的都是政商名流,包括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前總統歐巴馬、比爾蓋茲、股神巴菲特、亞馬遜貝佐斯、特斯拉馬斯克、媒體大亨彭博等,此外還有蘋果和Uber公司官方帳號也同樣被駭這些帳號的追隨者,加起來超過三點五億人
雖然全球最有權力、也最愛用推特的政治人物—美國總統川普帳號,並未被挾持,但已經讓無數人驚恐不已。如果駭客掌握「巧門」,並能夠假冒任何人貼文發言,那麼他大可以精心設計一些情境,在全球各地創造更多更大的恐慌以及混亂。例如,在股市交易期間,藉由不同人連續放出各種相關假消息,讓股市震盪;或者是在一些有地緣衝突地區,或是有民眾抗爭的地方火上加油,造成擦槍走火。畢竟在新冠疫情期間,早已人心惶惶。
除了牽涉名人帳號之外,另一個「亮點」,是詐騙訊息中的比特幣匯款帳戶。駭客之所以選擇比特幣,當然是因為虛擬貨幣的隱匿性,不易被追查身分,但從全美持有比特幣的民眾只有約五%來看,會不會駭客目的本來就不是為了藉由這次事件詐財,而是著眼於更長遠的未來?例如拉抬比特幣的價格?或藉機提高虛擬貨幣的知名度?不久前,另一家社群巨頭,不是才針對其計畫中的虛擬貨幣,發表2.0版白皮書嗎?
除了推特自己之外,美國聯邦調查局也展開調查,但目前似乎進展有限;最終是否會「水落石出」仍未可知,畢竟軟體世界就像真實世界一樣,同樣會存在著許多未知無解的事件。不過,這個事件倒是清楚提醒了每個人,網路任何訊息都有可能是假的,不論是來自陌生網友、社團成員、同學親友、公眾人物、權威人士,「都有可能在騙你」!
因此,在收到各種訊息時,保持一定的懷疑態度,切不要照單全收,更不要人云亦云轉傳)。練習自己的思考力與判斷力,也不要無條件依賴各種官方或民間的假訊息查核中心
數位時代中能懂得提升自己的資訊素養,就是保護自己的最佳武器。









民進黨強勢清場…贏了提名 失了形象


2020-07-18 00:11  聯合報 /   楊泰順/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教授
立法院昨天進行監察院人事同意權投票,立法院長游錫堃(中)宣布投票結束時,藍營在台下丟水球阻擋開票,綠營拿出塑膠隔板,台上台下亂成一團。 記者杜建重/攝影


卅年前,當朱高正第一次跳上主席台抗爭國會多數暴力時,筆者便曾為文警告此風不可長但當時不少在野人士表示,那只是民主轉型的陣痛」,一旦落實民主,立院亂象也將成為歷史回憶
一個世代過去,台灣人不僅直選總統,政黨輪替兩次,憲法也修改了七次,但立法院風暴愈演愈烈。學者在許多研討會上預言的「民主鞏固」,為何迄今看不到絲毫跡象?
議會民主所以優於直接民主,因為程序上允許談判與妥協的迴旋,使得少數黨在有討價還價的空間下,願意合作維繫體制的尊嚴不似公民投票一翻兩瞪眼,絕望的少數只能尋求街頭運動施壓多數民意。但衡諸立院這些年來的運作,民主議會常見的協商機制,似乎僅是形式。國民黨曾為威權的外來政黨,歷史包袱使它較願與在野黨溝通,從立院大家長被稱為「公道伯」,便不言可喻。本土民進黨既沒有包袱,一旦取得多數,權力運用便顯得「當仁不讓」。淪為劣勢,國民黨除肢體抗爭,似乎也別無他途。
先進民主國家議會,為了讓少數黨掌握喊價本錢,通常會在議事規則中保留少數黨運作空間,避免少數黨選擇玉石俱焚策略例如美國參院允許冗長發言,七位議員聯手便可癱瘓議事程序眾議院則在人事與法案審查公聽會中,特別保留一天由少數黨完全決定證人與議題。當年少數黨的荷姆茲參議員以一人之力,阻擋美國派駐北京大使長達九個月,至今仍傳為在野黨運作典範。比較起來,立法院所認可的在野黨空間,幾近於零。
在野國民黨長期以來應該也在尋找議題,希望展現抗爭能耐,藉以形成未來的談判籌碼。這次監察委員審查案,確實是難得機會。首先,民進黨長期主張廢除考監兩院,現在執政四年餘,卻大剌剌提名酬庸,可受公評。此外,監委職司風憲,人選自然不可不慎,但提名程序不僅不公開甚且草率,部分人選明顯瑕疵總統也不理會,國民黨不敢抗爭豈不坐實「小綠」的譏諷?更讓在野黨難以忍受的,廿七位提名人竟只排定三天審查時間,以任何標準檢視都顯得輕率美國審查一名大法官可以長達兩個月,公聽會反覆多場允許百餘個團體應邀表達意見台灣民主當然不如美國成熟,但多數黨驕傲到連作態多排幾天公聽會都不願,在野黨如果沉默,豈不被當背景
對有心廢監院的執政黨而言,焦土清場強行投票,顯然不划算。監委虛懸正可凸顯執政黨廢除監院的訴求,過去陳水扁時代不也曾拒絕補提名,讓國人感覺監院可有可無?尤其這次還可說是在野黨阻撓造成監院停擺。如今審查程序未完備而強力通過,不僅留下未來違憲「相罵本」,也讓民眾質疑其中是否有隱情?尤其,經過一番打鬧,民眾不僅注意到執政者的言行不一,也放大了被提名者的瑕疵。
國民黨的抗爭,明顯效法民進黨過去的路數。民進黨利用多數以暴制暴,甚且動用千名警察蓄勢待發,應該也讓國民黨開了眼界。可悲的是,卅年來民主化的成果,似乎只看到國會抗爭的迭創新高。










花媽能制衡小英嗎


2020-07-18 00:13  聯合報 /   孔令信/大學教師(台北市)
日前監察院長被提名人陳菊,在警力保護下由側門進入立法院。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小英提名花媽擔任監察院長時,許信良為花媽護航,還特別舉當時監察院院長于右任的例子。民國46年(一九五七年)監察院通過以陶百川為首十名監委聯名彈劾行政院長俞鴻鈞提案,導致俞鴻鈞辭職下台。這對蔣介石的統治威權無疑是衝擊。據說蔣震怒有意開除提案監委黨籍。但最後不了了之,因監察院長是黨國大老于右任。陳菊就如同于右任是黨內大老,可以制衡小英,像制衡老蔣一樣!
許信良說法,不禁讓人感嘆:花媽早就是民進黨大老,但她真的能制衡小英?
當年國民黨十監委不懼老蔣威權,敢彈劾行政院長,今日民進黨一黨獨大,從試院到監院人事,哪個不是聽小英的;同樣,大法官可以叫來罵,請問花媽與新監委們敢「制衡」小英嗎?許信良對花媽的期許,可是忘了花媽今天會掌監院,不正是小英為了酬謝花媽一路相挺?花媽又怎可能媲美于右任?
虧許信良當年還是拿了中山獎學金,完全忘了中山先生五權憲法的設計與用心
至於,施明德勿忘初衷來支持陳菊入掌監院,他的理由是,「人生總有謝幕的一天,這個工作站也許是妳一生的終點站,願妳全力以赴,實現為人權奮戰的初衷!請記住,捍衛人民的基本人權,自古以來都是在對抗皇權的,都是在對抗政府的公權力,包括對抗總統的不當行使職權;而且還要永遠要求自己跟受害人民站在一起,而不是配合公權力蹂躪人民,更不可以做公權力的幫凶。」陳菊雖表明當選後退出民進黨,只是走進監察院的花媽,真的能跳脫黨派,不忘初心「對抗皇權,對抗政府公權力」?勇於站在受害人民這邊嗎?










生死一線 飛行素養決定命運


2020-07-18 00:16  聯合報 /   張重玖/軍退(高雄市)
漢光演習再度發生意外,陸軍航特部戰搜直升機在迫降過程中發生重落地,2人不幸殉職,檢方與軍方在殘骸旁採證,要釐清事故進行調查。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陸航有了戰機漢光演習每次均參與,飛機會配合專案實施特別檢查;這次戰搜直升機因旋翼低轉速,判斷機械發生問題,折返新竹機場墜毀人亡,令人惋惜!
直升機新機有磨合期,大家謹慎小心摸索;飛個幾年熟悉操作性能與武器光電系統,進入精壯期,可發揮全功能戰力;最後進入衰老期,結構金屬疲勞,狀況不斷,零件供應不上,延壽又延壽,或美方停役致生產線沒了迫使飛機汰除。
台灣屬濕熱鹽分高的氣候,飛機擺在新社山上,其旋翼片會結有鹽巴。OH-58D到台灣是陸航最嬌貴的直升機,每天推進棚廠不做露儲,保護裡面精密的光電作戰系統,受潮會降低效能。性能大家有目共睹,曾有次戰備任務,經過宜蘭坪林山區,經氣流打壓下墜碰撞林木,機身殘破有如遭戰場火砲洗禮,旋翼片、明膠玻璃、座艙、機身等破損,竟能折返平安飛回基地。
山區沒有安全的降落場,折返飛行沿途飛操、動力系統均正常,詢問飛官了解其處理模式不是最好,所冒的危安風險太大。經研討下達飛安通報,要求飛行員若飛機操作遇到不明狀況,應就地選擇安全降落場,落地檢查飛機,並做好安全管制,與通報航、戰管及所屬單位。
飛行計畫通常選擇避開城鎮、工廠、學校等人口密集區,在航行地圖上除標繪航線外,同時標註高壓線、流籠線、鐵塔等障礙物與緊急迫降場。剛起飛低高度就碰到飛機機件出問題,選擇村莊外圍附近或折返機場,哪個較為安全?全靠飛行素養功夫。短時間本能反應,想安全處置不是件容易事,尤其是旋翼低轉速關係到飛機升力問題,有待飛安部門深入調查。
事發必有因,未雨綢繆、安全至上,飛行技術再好,也抵不上人機折損;遇緊急狀況處置正確,人機均安,才是真本領。









國家重器的養老基金


2020-07-18 00:23  聯合報 /   趙興鵬/前聯勤兵工廠政戰部主任(台北市)
陸軍OH-58D直升機。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日昨陸軍OH-58D戰搜直升機出事了!造成了兩位優秀飛官犧牲,令人惋惜!該型機兩年三次出狀況,不能說不頻繁,更扯的都是同一原因:重摔。
出事原因不外:人員訓練不足,或機械原因。惟從駕駛人員飛行時數看,正駕駛超過一千一百小時,副駕駛也超過二百五十小時,且出事前三分鐘,正駕駛表示,回報轉數過低,人為因素應可排除。
絕大部分原因可能為機械因素。該型機已使用廿年以上,機械的確老舊,超過年限。任何超過年限的動力裝置,都因磨損、失去密合度,容易造成傳導斷鏈;加上現代軍武,四十年前進入數位時代後,大部分操控及發射系統都依賴電子數位,電腦系統常因材料老化,失去敏感度,或演算功能受損。這幾次重摔,可能因素即或是此。
九日美宣布最新對台軍售案,重新鑑定與測試愛國者三型飛彈,協助延長飛彈的使用期限延壽案,即是到期重新檢測,換下老舊內裝及數位控制系統;但即使如此,也要砸六億二千萬美元,如果不下此大手筆砸錢,愛國者三型飛彈即可能失去攔截功能。
有傳聞,凡是裝美製數位操控軍武,都隱藏一個不能過時使用的密碼,到時候不是報廢,就是要請原廠來重新延壽。故只曉得採購無法像以色列自行研發高尖端軍武,一筆龐大的延壽預算,真是得隨時準備著。











畫中有話/超前部署?後知後覺?


2020-07-18 00:25  聯合報 /   記者杜建重
記者杜建重/攝影


太魯閣白楊步道盡頭的水濂洞,是國旅熱門景點,但入口處常有遊客丟棄的雨衣雖然太管處一再宣導,但遊客有樣學樣隨手一扔,雨衣愈堆愈多,太殺風景。
新冠疫情造成觀光產業重大損失,旅遊業者無薪假人數難以估計;解封後,國人因無法出國改走花東旅遊,造成雪隧連塞卅二小時、花東一房難求,品質大降,民眾大嘆不如出國。
政府鼓勵國旅,卻忽略人潮湧入的衝擊,從交通、住宿到人潮管控,缺乏「料敵機先」謀略,也痛失行銷國旅的良機,口口聲聲超前部署,不知卻是後知後覺。

楊志良/兩岸關係可以很簡單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楊志良/兩岸關係可以很簡單
◆  羅智成/牛角尖上胡思亂想
◆  薛琦/後疫時期的財金困境
◆  林中斌/川普恐土崩式敗選
◆  薛承泰/數你千遍也不厭倦(券)
◆  王正方/轉型正義的那個「正義」是什麼?

◆  王健壯/英系大法官會出現政治叛徒?
◆  周行一/男女志在四方
◆  洪蘭/找到志業 幸福人生
◆  陳亮恭/海藍色眼眸下的堅毅老人
◆  馬凱/新自由,多少惡假汝以行
◆  葉銀華/如何看待經營權爭奪之亂?
◆  黃介正/香港「恐懼的總和」

◆  嚴震生/毛小孩應可申報撫養親屬抵稅
◆  盛治仁/人生旅程 重要的是我們的言行
◆  方祖涵/轉型正義還是取消文化?
◆  李清志/池上歲月
◆  陳立恆/當天空不是極限,What is the Next?








楊志良/兩岸關係可以很簡單


2020-07-18 00:08  聯合報 /   楊志良(作者為前衛生署長、退休教授)
政大選研中心日前發布民調,台灣民眾的「台灣人」認同感創歷史新高。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一個民族,因為體制不同,或因距離遙遠,可以成為多個國家;多個民族,因為體制認同,可以成為一個國家。
前者最典型的,就是十八世紀的北美十三州,和英國同樣以盎格魯薩克遜人為主,但政治信念不同,打了一架,獨立成為美利堅共和國。但因血緣文化相同,自此兩國聯合到處打別人,一戰、二戰、韓戰、伊拉克、阿富汗等戰爭,二者一直相隨,並一起對抗蘇聯,直至蘇聯解體。
至於紐、澳,人種也以英人為主,政治體系也與英國相近,但因當年兩地相隔遙遠,來往非三、兩個月,甚至半年以上,只好成為另外的國家。
至於多個民族,雖然血緣、語言、文化大異其趣,因政治信念相同,也可快樂幸福成為一國,如瑞士的德、義、法三族;加拿大的英、法二族;新加坡的華人、印度人、馬來人,不也是祥和的社會?
兩岸血緣、文化高度連結,溯源今日的台語,是中原語系的一支;台灣各地墓碑多的是標上原祖在大陸的地名。綠營一再去中國化不遺餘力,極端者甚至認為媽祖、關公是中國的神,但一到選舉,綠營從總統候選人起,誰不是逢廟必拜,到處拜中國的神?
端午節吃粽子划龍舟,中秋賞月吃月餅,元宵節賞燈吃元宵,過農曆年而非陽曆年;即使日本人統治台灣五十年,都絲毫未能消滅或「更正」這些習俗。而綠營去中國化,官方也一樣過這些節日,但對其來源一字不提,課本上也不見了。一切作為相互矛盾,撕裂台灣、弱化台灣,反有利於老共統一台灣,所以綠營是不折不扣的統派。
老共也是可笑,世界上何來「一國兩制」?兩制必然就是兩國,不然便是「外來強勢政權」對少數原住民表示懺悔,所行的內部制度。如美國早年騎兵隊打紅番打得不亦樂乎,現在則成了美國白人最羞恥的一段歷史,毀約、強占土地、殺戮、滅族,後來良心發現,便給予原印地安人各種優惠。澳洲、紐西蘭對毛利人懺悔;台灣的漢人對原住民給予各種優惠。尊重原住人的生存權及文化,是現代文明國家的表徵,這才勉強算是一國兩制。
而兩岸政治體制完全不同,分隔超過七十年,如何一中?綠營要去的是中國的政治體制,而非「中國」的文化。此處的中國不是政治的中國,而是中國土地上孕育的文化,政治的中國與血緣文化的中國,是完全獨立的兩件事。
老共一再要統一台灣,說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如果說是廣義的血緣文化連結的中國,或許勉強說得過去,但政治體制完全不同,一再威嚇,對促進台獨大有助益,所以習主席是不折不扣的獨派。
民進黨與共產黨,統獨互換,真的是「豬羊變色」好不有趣。至於九二共識更有趣,就是兩岸完全沒有共識的一種共識。國民黨還抓著九二共識不放,那就永不能翻身了。
政治人物為了權勢或選票,用意識形態治國,不能面對事實及理性,就是造成人類悲劇的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