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7日 星期四

經濟日報社論/投資ESG 理想與現實的距離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86954/web/ 

◆  聯合報社論/藍白無論如何合作,必須面向民生公義
◆  聯合報黑白集/攘外,必先內鬥?
◆  經濟日報社論/投資ESG 理想與現實的距離






經濟日報社論/投資ESG 理想與現實的距離


2023-07-27 00:44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民國九十三年(2004年)聯合國與瑞士政府聯合發布《Who Cares Wins》,倡議資本市場應將環境保護、社會關懷與公司治理(ESG)納入選擇投資標的的標準。ESG 將先前的「企業社會責任」(CSR) 主張簡化成三項目標,而隨著氣候變遷成為顯學,ESG 與減碳議題連結,成為各國接受的標準。全球以 ESG 為選股標準的基金,在民國一O八年(2019年)首次達到 1兆美元,在民國一一O年(2021年)即達到3兆。台灣至今年3月底,境內外 ESG 基金共109檔,規模近新台幣 4,000億元,受益人數150萬人,較去年增加76%。然而,投資人與政府應了解,在此熱潮背後,ESG 投資理想目標與現實距離

首先,能被納入 ESG 基金的公司,應該符合哪些條件?美國除了 MSCI 發布的 ESG 評比外,另外還有 TVL 與 KLD 兩家公司的評比。台灣證交所自民國一O三年(2014年)起要求上市櫃公司繳交社會責任 CSR 報告,並自民國一O四年(2015年)評鑑各公司的公司治理。然而,目前並無法規規定以 ESG 為名的基金應如何選股。去年美國證管會針對 ESG 基金掛羊頭賣狗肉的現象,開罰高盛資產管理公司400萬美元,並對市場提出警告與監管原則,顯現確實有基金公司純粹將 ESG 當成行銷亮點,抱著「反正投資人也不會仔細看」的摸魚心態

其次,投資人是否應期待 ESG 基金的報酬高於其他基金?這要看衡量的時間是短期還是長期。鼓吹 ESG 投資的理由之一,是讓 ESG 做得差的公司,籌資成本提高;然而這也代表,願意投資這些公司的投資者能得到比較高的報酬。在股票市場,公司股價與公司籌資成本並無直接關聯,ESG 基金集中投資的公司,短期股價提高,投資人的報酬率反而降低。在債券市場,銀行或投資人給予好的 ESG 公司較低利率,同樣也是提高投資於壞 ESG 公司的報酬率。所以,短期來看,ESG 投資的報酬率較低,但長期而言,零碳排已是趨勢,現在就準備好的公司,未來面臨負面衝擊的機率應低於現在還沒行動的公司,因此,投資這些好公司等於是提早布局,長期的報酬會比較高;至於長期是多久,就沒人知道了。

再者,ESG 投資潮是否能將公司導向減碳?ESG 雖然是三件工作,但市場比較強調「E」,也就是減碳。減碳需要投資或改變生產方式,經濟學的邊際報酬遞減法則,在此仍然適用。碳排已經很低的公司,即使籌資成本降到零,這些公司能再減碳的量還是有限。碳排很高的「棕色」公司,是否要投資於減碳,利率是重要的考量因素。利率低,它們為了未來的市場而減碳的動機較強。利率高,不僅降低投資於減碳的誘因,還會讓棕色公司趁現在排碳成本低的時候增加排碳。美國比較老而沒效率的油田,這幾年的開採量反而提高,多少反應了這個心態。

最後,我們別忽略了,即使檢討全球化的聲浪不小,但全球化生產仍是現在的生產方式。重視 ESG 也提高了電動車的市場占有率,然而,電動車的電池卻是由中國壟斷。美國可以讓台積電到美國設廠,卻很難在美國建汽車電池廠。檢視汽車電池從原料到成本的流程,我們可以說,任何一個重視 ESG 的民主國家,都不可能用跟中國同樣的成本生產汽車電池。非洲擁有電池原料的國家,其政府作風並不符合民主國家標準;冶礦是高汙染高耗能工業,「鄰避」使民主國家不可能有新的冶礦場,也不符合減碳趨勢;組裝需要熟練而便宜的勞工,「便宜」顯然也不會合乎「社會責任。如果電池不符合 ESG,那開電動車是否還能成為減碳的加分因素呢?

ESG 將複雜的問題簡化成分數或評比,固然能加速推廣其理想,但沒有好而實際的政策,可能只會淪為讓人買心安的標的。投資人投資 ESG 基金前,仍應做好該做的功課;而政府也應讓 ESG 能與公司實際的運作結合,才不會偏離理想太遠。













聯合報黑白集/攘外,必先內鬥?


2023-07-27 00:25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國民黨立委陳玉珍表示,現在不只彰化縣議長謝典林、屏東縣議長周典論,全台大多數議長、最少8成以上都對郭台銘「寄予厚望」。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藍委陳玉珍說,全台八成以上議長都對郭台銘「寄予厚望」;侯友宜競辦發言人黃子哲批她「珍亂」,只會讓人看笑話,讓民進黨得逞。陳玉珍立馬回敬:「希望反擊民進黨的效率,跟打自己的小雞一樣快」。脣槍舌劍,一個比一個犀利。

侯友宜的民調何以沒起色,這就是原因。賴清德那邊出了什麼狀況,全黨不分青紅皂白力挺,槍口一致對外。柯文哲那邊,他一個人說話就代表全黨,絕無異議。反觀國民黨,大家每天心猿意馬自己不出力還忙扯後腿;黨中央則若無其事,讓大家在裡面殺來殺去。這表現,還像個現代政黨嗎?

陳玉珍罵侯辦「打自己人」,其實她自己做的正是同樣的事。她郭台銘也夠久了,到了觀眾都覺得不堪的地步:黨中央似乎沒人說過她一句,所以全代會後她繼續演出。除她之外,顏清標、張榮味輪番和郭台銘十指緊扣到底在演哪齣,只是增添民眾反感吧。包括金溥聰隔空質問朱立倫及羅智強,那些話,私下說不是更好嗎?

所謂「攘外必先安內」,但如今國民黨上演的,卻是不思攘外專攻內鬥。這或許是在野黨當久了,漸漸忘記團結是什麼滋味,連黨紀也不再有印象。但政黨再怎麼隨便,也不能把內鬥當成三餐便飯在炒;朱立倫再怎麼無為而治,也不該以為黨內亂鬥有助於吸票吧!













聯合報社論/藍白無論如何合作,必須面向民生公義


2023-07-27 00:22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針對柯文哲說的「藍白合」,可能出現解讀上的差異,有人認為談的是由誰代表非綠聯盟選總統,但也有人導向為藍白聯手,才能爭取主導下屆國會的最大席次。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被問到「藍白合」的可能性,說:「再拖一、二個月,說不定水到渠成」。律師陳長文投書本報,則呼籲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發起「政黨輪替大聯盟」。這些說法,都使得「在野合作」議題受到熱烈討論。但因兩黨各有盤算,加以郭台銘動向曖昧,「藍白合」的前景仍不清晰。

在三政黨主要候選人各就位後,民進黨賴清德即居於領先位置,柯文哲、侯友宜則分居二、三,趨勢大底不變。但更具意義的指標是:賴清德雖然領先,支持率始終在四成以下;柯文哲、侯友宜加總,則穩定超過賴清德。主要關鍵在,一直有近六成選民期待政黨輪替下架民進黨,也因此「藍白合」才會受到期待。如果藍白能合作,則下架民進黨便指日可待;反之,就是保送民進黨繼續執政

最早提出組「非綠大聯盟」的,是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當時,國民黨提出了「三階段整合論」:第一階段黨內整合,第二階段整合泛藍友軍,第三階段整合所有非綠政黨。當時民眾黨並未正面回應此倡議,但朱立倫也未對整合預設前提,一切以「下架民進黨」為前提。

在侯友宜獲得徵召後,因支持度欲振乏力,情勢對國民黨顯得不利,黨中央對「非綠大聯盟」的態度似乎轉趨曖昧。先是通過「禁止邀請他黨站台」的內規,侯競辦執行長金溥聰又宣稱「柯侯配百分之百不可能」,朱立倫後來又說「什麼都可能」,顯示黨內意見分歧。

兩度爭取國民黨提名失利的郭台銘,迄今仍在各地遊走造勢,是藍營情勢混沌的主因之一。郭台銘在提名前曾宣示「絕對支持國民黨提名的候選人」、「不會有郭柯配、柯郭配」,提名後也曾宣布「全力支持侯友宜」,誰料他後來卻變成自走砲。郭董一方面在各地串連藍營地方派系,意圖倒侯;一方面又以國民黨「友軍」自居,緊貼柯文哲,扮成藍白合「牽線人」模樣;另一方面他也作出自行連署參選的準備,逕自走他的參選之路。

至於柯文哲,雖對「藍白合」持開放態度,但他所謂「再拖一、二個月」,恐怕只是「以拖待變」之計,觀察情勢且走且戰。從「墨綠」到「白色」,柯文哲其實深知民進黨「翻臉像翻書」的作風;但他過去說「未必要下架民進黨」,到近來說「最大黨組閣」,顯示他思考的只是如何極大化自己的影響力,並非在乎什麼樣的未來對台灣最有利

亦即,國民黨、民眾黨乃至郭台銘目前對「藍白合」的思考,都把政黨或個人私利放在首位,把其他政黨置於配角地位。這樣的「藍白合」,恐怕註定只能停在「倡議」層次,很難有「實踐」的可能。即使某一方迫於情勢勉強合作,也可能被解讀或標籤化為政治分贓,難獲選民認同。

在野黨應把「下架民進黨」視為政治目標,而不只是政治口號,原因是,蔡政府執政下的各種不公不義,已令民怨沸騰。諸如:外交與兩岸政策失當導致台海兵凶戰危,人民隨時可能身陷戰爭的火海;財經政策成為撒幣買票工具綠營權貴酬庸便道,在在掏空台灣原有的根基。藍白兩黨乃至郭董都必須認清問題的嚴重性,認真協助民眾達成想要完成的「政黨輪替目標

在野陣營唯有從民生公義出發,才能以更高視野認清自己的政治目標,才有充分的正當性召喚選民支持藍白合」。目前談全面合作,也許時機尚嫌過早,但從區域立委的選舉出發,可以慢慢照見彼此的善意,一兩個月後也許合作之路便更清晰。




多繳的電費 劫貧濟富 部長的能源大餅可休矣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86954/web/ 

◆  多繳的電費 劫貧濟富 部長的能源大餅可休矣
◆  還我熱島公園夢
◆  期待國軍也有女上將
◆  陸管制稀有金屬出口 搶話語權
◆  公有地標售 地價飆漲元兇
◆  發票中獎 要更多小確幸
◆  莫拿捷運建設炒地皮
◆  誰在製造不實資訊? 不能忽略的科技因素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多繳的電費 劫貧濟富 部長的能源大餅可休矣


2023-07-27 00:51  聯合報/ 陳立誠/台灣能源部落格版主(台北市)
經濟部長王美花。(本報資料照片)


前幾天經濟部長王美花在「新能源國際論壇」發表能源政策新藍圖演講,描述了蔡政府對台灣未來的能源規畫,畫了一個大餅,卻問題重重。

首先大家最關心的是未來兩年的電力短缺問題,王部長在演講開始即予以「澄清」。王部長指出未來七年電力新增裝置容量都遠大於除役機組裝置容量。但部長並未提供每年新增裝置容量中,傳統大型機組及再生能源各增加多少?未來增加最多的是太陽光電,但目前備轉容量最吃緊時刻為夜晚七時太陽下山太陽光電喪失功能第二尖峰。王部長應誠實向全國民眾解釋,如何解決第二尖峰電力緊迫問題,而非以大量增加太陽光電糊弄民眾

其次部長很自豪的指出,今年七月一日到七月五日中午時段之「風光滲透率連續五天突破二成;所謂「滲透率」就是瞬間不穩定的風、光電在供電系統中的占比。大家應該還記得,今年過年時台電呼籲民眾出門拔插頭,原因是過年時期全台用電降低,風、光電占比增為三成,若台電應變不及、電壓飆高,恐損壞家庭電器。

但今天過年時風、光電裝置容量只不過十一GW,依政府規畫民國一一四年(二○二五年)將升至廿五點六GW,民國一一九年、一二四年(二○三○年及二○三五年)更將升至四十三GW及六十GW。若天候條件好時,可提供十五GW廿六GW及卅六GW電力。屆時不穩定電力滲透率在冬天用電較少時將分別為五成八成及百分之百。滲透率二成就很自豪,滲透率三成就要大家拔插頭,將來怎麼辦?當然部長提出「削峰填谷」等儲電手段天價儲電成本卻避而不談

其實王部長演講中令人最難以忍受的,乃是吹噓發展離岸風電產業功勞。王部長指出過去六年離岸風電相關製造業新增建廠投資六八○億元產值七六○億元新增就業三千八百人

離岸風電的最終產品是電力,但電力無法外銷,電費是全國企業及人民所繳納,離岸風電沒有為台灣創造半毛錢外匯;蔡政府花了偌大力氣建立離岸風電產業賺的是國內錢而不是半導體等電子產業為台灣創造大量外匯。此外,離岸風電產業產值乃來自暴增電費

蔡政府以離岸風電取代核電,用戶支付以每度高過核電三、五倍離岸風電費率,流入離岸風電產業。全國人民多繳的電費,乾坤大挪移到離岸風電廠商,是明目張膽的「劫貧濟富」。王部長畫的大餅真可以休矣!











還我熱島公園夢


2023-07-27 00:48  聯合報/ 呂清夫/輔大應用美術研究所教授(台北市)
學者指出,大安森林公園是大安都市區較低溫的功臣。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最近是十萬年來最熱的夏天,台北已熱到卅幾度,全球都在尋求解方。巴黎市長伊達戈宣示,要在巴黎各角落種下十七萬棵樹;有「花園城市」美譽的新加坡也飽受熱島效應之苦,當局決心十年內增設二百公頃的自然公園,等於八個大安森林公園。

台北呢?民國二十一年(一九三二年)的大台北市區計畫中,將圓山公園列入一號公園,與南邊的古亭河濱公園八號公園)串聯為南北端的二大公園。原來當時已計畫建設十七個公園,但後來只開闢了七個三號公園安置了林安泰古厝五號公園未開闢設置小巨蛋六號公園建設國父紀念館;其他如九號公園亦未開闢改為自來水處;至於松山區十六號公園忠烈祠西側十七號公園也都沒有開闢。二戰後台灣人口驟增,但是公園綠地卻不增反減。

這些公園預定地常被蠶食鯨吞,讓民眾對於公園愈來愈無感。我住在古亭河濱公園旁面向河邊,天天看到公園裡進出的遊客只有小貓一兩隻;但是日治時代的古亭公園則熱鬧非凡,公園內之設施有相撲場、釣魚場、划船場、棒球場、賽馬場。

這個公園在當時並有台北最美的夜景,你可以看到「月亮毫無阻礙的從東邊滑到西邊」。河邊有一家飲宴樓叫紀州庵,大家來此飲宴,最主要是要想一邊欣賞河岸的美景,一邊享受美食。當時的河岸有小船與遊舫,後者是一種有屋頂的遊船,供民眾划船於藍色公路上,可惜戰後河床淤積無整治,無法行船或釣魚。

賽馬場設立於民國二十二年(一九三三年),是全台率先開賽的賽馬場,每年春秋兩季舉行競馬大賽,數千人在觀眾席上熱血沸騰,歡聲雷動。平日,賽馬跑道內可改裝成高爾夫球場,成為業餘的球場。賽馬場旁邊還有全台罕見的相撲場,上有鐵製的頂棚,可以如雨傘般的張開,內可容納七千五百人。

河濱公園因位在川端橋(今中正橋)頭而被稱為川端公園,地處於今天新店溪與汀州路思源路所圍之區域。戰後,原公園因毀損殆盡而廢止,換來一批令人頭皮發麻的水泥叢林,如客家文化中心、螢橋國中、替代役中心、學人新村、三軍總醫院汀州院區、台大水源校區等等。

這些水泥叢林當初為何非要蓋在原有的公園中呢?顯見國人認為公園可有可無。過去民初教育總長蔡元培有一句名言:「美育基礎立於學校美育推行歸宿於都市美化。」又說都市美化重點就在於公園。這個想法與台北大相逕庭,台北的「公園自治條例」看不到文教設施,難怪台北的七個公園都大同小異,這樣的公園只有讓遊客雪崩式下滑了。

名作家沈從文十分服膺蔡元培想法,其對於北平的整體想像即基於「公園」意象,期待將整個北平建設得有如一個大公園,並以公園管理方式去安排市政,這難道是痴人說夢嗎?












期待國軍也有女上將


2023-07-27 01:02  聯合報/ 陳宏煇/大學生輔人員(新北市)
拜登總統提名海軍作戰副部長弗蘭切蒂出任海軍作戰部長,將成為首位參加參謀首長聯席會的女性。(美聯社)


美國總統拜登日前提名海軍軍令副部長弗蘭切蒂上將出任海軍軍令部長,如獲聯邦參議院同意,她不但會是美國首位女性海軍軍令部長,也將是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首位女性成員

弗蘭切蒂並非正統軍校畢業,她是大學儲備軍官訓練團(ROTC)出身,從基層軍官開始,憑藉自身的努力,歷練艦艇部門主管及驅逐艦艦長,並曾擔任驅逐艦戰隊長與航母打擊群指揮官,更曾擔任駐韓海軍指揮部指揮官、第六艦隊指揮官及駐歐洲海軍副指揮官,學經歷練完整且豐富。如今又突破美軍性別天花板,將擔任正規軍種指揮首長。

美軍女性晉任上將人數愈來愈多,所擔任的職務也愈來愈重要。對比國軍,雖然去年已誕生第一位女中將,突破國軍的性別天花板,但其職務為陸軍政戰主任,並非指揮首長職務;要像美軍由女性擔任指揮首長職務晉任最高階將領,還有段差距。

國軍女性軍官要晉任將軍,除了專業能力必須足夠,往往還要犧牲家庭生活。如今二星中將已經產生,不久的將來,相信國軍也會出現三星女上將,甚至參謀總長也由女性擔任。












陸管制稀有金屬出口 搶話語權


2023-07-27 01:01  聯合報/ 楊德瑞/媒體工作者(台北市)
中國自8月1日管制鎵及鍺等稀有金屬,但預料未來落實後,中國也會為自家發展保留彈性。圖為大陸稀土產業。美聯社


中美之間的貿易戰,方興未艾,愈演愈烈。

中國大陸準備對鎵、鍺等稀有金屬管制出口;外界認為,製造高科技產品不可或缺的稀土,也可能是下一波列管礦產。

中美貿易戰,短、中期很難善了。其實,以中國大陸握有的資源,對於稀有金屬可以有更大的「詮釋權」與「組合力」。

中國大陸可運用合縱連橫力量,串聯全球生產稀有金屬、礦產,如稀土、鎵、鍺、鋰、鎢、鉍、鈀、銥、鈷、鎳、銠…的主要國家,如中國、俄羅斯、越南、巴西、剛果、印尼、南非…。這些國家,擁有的稀有金屬、礦產,都是高科技產業的必需品。

這些國家都是長期和美國不對盤的新興或第三世界國家。中國大陸倡組的上合組織、金磚國家,都是有經濟實力的主體;如果將稀有金屬主要生產國家串接起來,更有喊盤的力量。

這個聯盟,對外的說帖是,稀有金屬的生產有高汙染,組合起來,集體進行「產品提煉、技術升級」,共同落實「減輕碳排、降低汙染」,從而進行「有次序行銷」。

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有十三個成員國,產量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一;這個組織以沙烏地阿拉伯為首,增產、減產,不止影響全球油價,更攸關全世界經濟。OPEC能夠呼風喚雨,最重要的,是會員國有共同利益。

中國大陸如倡議「全球稀有金屬組織」。積極的,可以將全球資源的產出,做有秩序、有效能的配置;消極的,也可對美國的制裁,進行以戰止戰的「反脫鉤」。











公有地標售 地價飆漲元兇


2023-07-27 00:59  聯合報/ 劉金福/前台汽公司產業課長(新北市)


七月十六凱道遊行,主要訴求目的之一為居住正義,其因乃台灣高房價讓年輕人買不起。筆者曾有房地產處理經驗,茲不揣淺陋提出一些看法,提供給政府與各方賢達參考。

由於政府政策要將台汽公司民營化,民國八十五年時台汽公司員工約一萬名,每人以三百萬元資遣費計算,約需三百億元資遣費。省政府補助五十億元,其餘二百五十億元由台汽公司變賣房地產支應。台汽公司因此成立土地小組,專責公開標售台汽公司所有各地車站、保養場與眷舍以充當資遣費。

每個標案均採公開底價方式標售,以杜洩漏底價之弊。土地小組功能類似房地產仲介公司,提供標案相關資訊給投標商參考;因此有機會聽聽他們的意見,也了解一些投標商的看法。

某名投標商說「公有地標售是土地價格飆漲的元兇之一」。筆者問其因,他說:「只要財團在標售案附近有大片土地,一定會高價搶標,縱使二倍三倍亦在所不惜;一旦得標,財團的附近大片土地跟著水漲船高。因為,得標商以後處理他的土地時,可以理直氣壯的說『這可是公有地標售行情,不是他亂喊價』。」

爰此,公有土地或國有土地不宜再標售,以免土地價格一直帶頭飆漲;反而要釋出公有或國有土地興建大量國民住宅,提供給已婚尚無房屋之青年優先擁有,有餘屋再擴及其他無屋青年。再仿新加坡國民住宅以地上權九十九年方式出售,讓國家仍擁有土地,也可壓低國民住宅價格。

一般地上權價格約為土地所有權價格的百分之七十五,也就是說,國民住宅價格可以市價百分之七十五出售;或者僅以建築成本加貸款利息與管銷費用後,再計入二成利潤出售,完全不計入土地成本,更可讓年輕人較易擁有房屋,實現居住正義。

依曾在新加坡理工大學任教的國家公益發展協進會理事長黃丙喜教授所述,新加坡政府出售之地上權國民住宅需住滿五年後才能轉售,而且只能賣還給政府,再依據物價指數來計算相對利潤。

不像台灣之地上權建物,例如位於台北車站北側客運轉運站樓上的地上權住宅,由購買者自由轉賣。如要確保國民住宅之價格平穩,就要學新加坡方式加以管控,如此一來,年輕人才不會望屋興嘆,也才能落實住者有其屋政策。












發票中獎 要更多小確幸


2023-07-27 00:55  聯合報/ 楊禮義/大學退休教師(台北市)
統一發票中獎,已成民眾小確幸。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近幾年,為了環保,統一發票特別加開雲端發票專屬五百元獎,這是一大德政。然而,特獎上的「一千萬元特別獎」,卻有如錦上添花的「太上皇獎」,令人難以理解!

樂透、彩券相當於「合法博弈」(也有公益效果),喜好參與者能得大獎當然愈多愈好。一般消費得到的發票也能兌獎,當然也很好。然而,發票特獎兩百萬,已經是相當大獎了,怎麼還有「一千萬元特別獎」?請問財政部,其社會教育意涵何在?

普羅大眾若能中到幾張兩百元甚或一千元的獎,就是生活一樂!目前的獎金制度的確不完美,就應要修改,或可廢除無厘頭的一千萬元特別獎,增加千元以下的小獎,讓普羅大眾可有更多的「小確幸」!












莫拿捷運建設炒地皮


2023-07-27 00:53  聯合報/ 賴宗裕/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教授(台北市)
前瞻軌道建設陸續進入興建高峰期,引發各地自籌款比率過高問題。圖為新北捷運環狀線北環路段機廠施工現場。記者曾原信/攝影


近來,台北市以外的五都,依前瞻基礎建設計畫陸續提出大眾運輸系統計畫,包含新北的三環六線、桃園的三心六線、台中的六大捷運路線、台南的六條優先路網、高雄的四線齊發,周邊都市發展看漲,但地方財政負擔也同樣水漲船高。

由於捷運建設計畫經費龐大,依據「中央對直轄市及縣(市)政府補助辦法」,中央針對非自償經費部分得給予地方一定比率之「計畫型補助」,惟考量捷運建設所帶來的效益比起其他建設相對顯著,以及期待激勵縣市政府多加發揮整合效益,中央建立一套對地方捷運建設計畫以自償率作為補助門檻的機制。

依據「大眾捷運系統建設及周邊土地開發計畫申請與審查作業要點」,中央要求縣市政府在提送大眾捷運系統計畫補助申請時,應納入周邊土地開發、稅收增額等自償性收益評估,以審查其財務可行性,針對無法達到最低門檻者即不予補助,至於達到門檻者,再就自償率愈高者,給予更高之補助比率。

此機制當初設計目的是激勵地方政府不只是單純跟中央申請補助,而是更積極地利用公共建設創造地方效益,並進一步將相關效益轉化為財務收益,分攤建設經費,降低中央編列經費負擔;另一方面,也藉此成為地方提送捷運計畫補助的篩選機制,以排除效益不足的計畫耗費行政審查成本。

現在,此套遊戲規則反而變成各縣市競相爭取補助的入場券,各在其計畫中透過車站周邊土地開發、區段徵收、增額容積等規畫,以及預期增加的稅收增額估算,為原本只有單純票箱收入、附屬事業收入的捷運,挹注了高達幾十、幾百億的自償性收益,將計畫自償率大幅提升到符合規定門檻,藉此爭取中央補助。

換言之,目前各縣市的捷運建設計畫多屬於「供給式」導向,預期以捷運帶動都市發展;然而,每一項計畫所預期的未來發展及其自償性收益多建立在樂觀的假設上,形同畫大餅式的「膨風」收益,再於審議過程中由地方政府自己承諾買單,但中央與地方皆輕忽該預期收益的財務風險非常高。倘若未來開發或稅收不如預期,資金缺口該如何補足?勢必挪用地方政府其他社會福利財政支出,造成財政排擠,或再尋求中央協助。尤其,在地方持續提送路線計畫補助,承諾要自行負責的自償性經費也將愈滾愈多,這些預期回收的收益是否真能實現?未來卅年的財務回收期若無法實踐,債留子孫的疑慮便隨之浮現。

雖然地方捷運建設透過與周邊土地開發整合能產生加值效益,但縣市政府更應回歸交通建設本質,著重於運量需求評估及替代方案選擇,而不是聚焦於財務美化遊戲,甚至反客為主的以土地開發為財務手段,地方捷運建設計畫反成土地炒作的工具。何況台灣正面臨人口縮減的問題,捷運效益及周邊土地開發是否真能如同計畫所稱逐步到位,實令人擔憂。因此,建議縣市政府在評估捷運建設計畫時,應更審慎評估地方未來發展之有效需求,核實估算財務效益及潛在風險,並積極整合周邊土地使用與公共設施計畫。畢竟捷運建設並非交通改善或都市發展的唯一方案!



葉匡時/AI會是革命性的創新科技嗎?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葉匡時/AI會是革命性的創新科技嗎?
◆  陳冲/上兵伐謀 謀不自限
◆  陳立恆/世界分裂裡的貪婪通膨
◆  王正方/爭取曝光率,不必當凱子






葉匡時/AI會是革命性的創新科技嗎?


2023-07-27 00:02  聯合報/ 葉匡時(作者為陽明山未來學社理事長)
AI示意圖。路透社


ChatGPT 橫空出世,捲起千堆雪。比爾蓋茲以此認定AI人工智慧的時代已經來臨,他並認為 ChatGPT 以及AI的相關進展是個人電腦發展以來,最重要的發明,是一個「革命性」的創新科技。我相信很多人都會同意蓋茲的看法,但是,就像經濟學諾貝爾獎得主羅勃特.梭羅Robert M. SoIow)在民國七十六年(一九八七年)的評論:「你到處都能看到電腦的時代,卻看不到生產力統計。」現在人必言AI,但究竟AI要帶來什麼的改變,才稱得上「革命性」?

一項科技創新是否具有「革命性」,在於這項創新能否打破既有的規律與限制,進而改變了社會結構與系統,以及人類的生活方式思維邏輯行為倫理等。很多人認為某項技術創新替代了某些工作,就可稱之為革命性;但事實上,在人類科技發展過程中,新型態的工作不斷地取代舊型態的工作,如果並未造成社會結構的改變,我們不應稱之為「革命性」,也不用太擔心這些改變對人類社會的影響。

舉例來說,汽車的發明如果只是讓人從騎馬改變成開車,汽車駕駛代替了馬車夫,其對社會運作的改變並不大,稱不上是革命性。但因為汽車的出現,大幅增加人們移動能力,使得原本奠基在安土重遷農村社會難以為繼,以農村為基礎的倫理價值也隨之崩解;從這點來說,汽車確實是改變世界革命性創新。雖然AI可能會取代許多工作,如醫師、老師、設計師、律師等,但很多新工作也會被AI創造出來,只要人類社會運作本質沒發生改變,就談不上是革命性創新。

人類文明發展中,耕種技術發明可能是最具革命性的科技創新;因為耕種技術的發明,導致人類社會從採集社會變成農業社會進而產生財產權觀念,也發展出社會組織及社會階級

蒸氣機的發明讓機械力替代了人力與獸力,更進而引發工業革命、促成城市化,產生現代企業組織,人類社會從農業社會進入工業社會社會運作發生了巨大變化。因此,我們可以說蒸氣機及後續動力科技的進展,是革命性的創新。在電燈發明之前,人們雖然可使用蠟燭、油燈來照明,但電燈的發明,不僅是取代蠟燭、油燈,更讓人類活動得以打破晝夜自然規律;人們的生活起居、人際互動、工作時間等都隨之改變,這是社會系統改變,當然也是革命性創新

網際網路剛發明時,許多專家預言這項科技是革命性創新,並預言這項科技創新將對中國的治理模式造成革命性變化;結果網際網路反而強化了中國原有的治理模式,這樣算是革命性創新嗎?

我們都知道,AI可以有效地提升決策品質發展智慧城市管理進行更有效科學研究改變戰爭型態等;AI也很容易散播假新聞與偏見、強化政府或企業的濫權能力、破壞隱私、侵害版權等。但AI的這些正面或負面的能力,究竟可以改變什麼現代社會的重大規範與限制?AI技術能否對我們政治制度企業組織人倫關係等造成本質改變?如果能夠,那要多久才能發生革命性的影響?且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