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5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領導人應對未來 要有宏觀思維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聯合報社論/全球化可以重新定義,台灣已淪邊緣和附隨
◆  聯合報黑白集/白飯之亂在爭什麼?
◆  經濟日報社論/領導人應對未來 要有宏觀思維







經濟日報社論/領導人應對未來 要有宏觀思維


2023-07-15 00:18  經濟日報/ 社論
世界經濟論壇(WEF)。 新華社


世界經濟論壇(WEF)每年都會針對可能對全球造成損害的社會、經濟、政治與環境風險進行分析,並發布《全球風險報告》。而除了WEF之外,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今年5月也以「更加適應不確定性」(Getting more comfortable with uncertainty)為題開展相關議題。從WEF、IMD的討論可以發現,我們必須適應一個「充滿各種不確定性風險」的世界。面對未來如此的不確定,前瞻視野成為領導者必要的特質。

有哪些前瞻議題需要關注呢?雖然短期內通膨、俄烏戰爭都影響著國際發展,但長期來看,許多重要趨勢正逐漸形塑並影響著世界大局,需要領導人更多的關注。

首先,在社會層面,世界衛生組織(WHO)於民國一一一年(2022年)提出民國一一O-一一九年(2021-2030年)「健康老化十年」重點方案,WHO於方案中指出,全球多數國家高齡者的比例,將從民國一O六年(2017年)的八分之一,到民國一一九年(2030年)成長至六分之一,並且在民國一三九年(2050年)達到五分之一,對此。WHO宣示邁入民國一一九年(2030年)將有四個行動主題:關懷高齡者的環境建構、打擊年齡歧視、綜合與全面健康護理、長期照護,這四個行動主題,都是為了達到更好的「人民健康覆蓋率」。

其次,在科技層面,聯合國開發計畫署曾發表的「賦權未來的民國一一九年(2030年)議程」,指出人工智慧及機器人在更成熟的資通訊技術支持下,除了可能替代部分人們的體力勞動之外,也可能進一步提供準確洞見與決策,這使得人們必須重新適應一個與智能物Intelligent Thing)建立合作關係的環境。然而,當智能物日益滲透到人類生活的各種場景之中,如何確保科技倫理,並且取得使用者的信任,也成為各種科技能否真正落地的關鍵所在。

再者,在經濟層面,世界銀行在今年3月底公布名為《長期成長前景下降》報告,指出在排除惡性通膨風險情境下,民國一一二年-一一九年(2023至2030年)間全球經濟發展平均成長速度,將來到30年以來的新低點,全球整體的經濟列車將「怠速」行駛,而能否推動經濟加速成長關鍵,便取決於政府「列車長」因應不同挑戰的能力。

此外是近年受到眾多關注的環境層面。聯合國下轄的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發表《第六次評估報告:氣候變化民國一一二年(2023) 》再次重申,全球必須在民國一一九年(2030年)前將全球升溫控制在1.5℃內,否則會對地球的氣候、環境體系帶來「不可逆」的變化,而在同樣的評估報告之中,IPCC也指出各國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力道與投入仍不夠大,必須仰賴跨國的合作,以及更強的政策力道。

最後是在政治層面,地緣政治儼然成為近年政治面最複雜的課題,目前影響最為廣泛的便是美國與中國兩強對立情勢。美中兩大經濟強權不僅形成巨大的競爭格局,更分別吸引相同利益與價值觀的國家,形成區域聯盟,或者開展更為密切的經濟貿易合作。比如「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及具有濃厚經貿連結意涵的「印度-太平洋經濟框架」(IPEF)皆是例證。

台灣在民國一一九年(2030年)所面對的情境,是一個有更多國民老化,對健康覆蓋率的需求更為提升;同時,科技的進展速度相當快,科技不僅落實在經濟生產力,也連帶對於整體社會信任關係帶來新的挑戰,甚至衍伸出難以迴避科技倫理問題;而在經濟與環境層面,政府如何面對經濟成長趨緩與全球產業供應鏈不穩定性,並且驅動產業朝向綠色轉型,成為重要的挑戰。同時,我們也必須在日益多極對抗全球地緣政治格局下,在區域與全球的尺度之下找出有意義的對話與機會。

綜言之,在各種不同趨勢與風險共伴過程之中,全球與台灣所面對的未來情境將變得更加的複雜,風險也更不可測,如何答題,考驗著台灣未來領導人的智慧。











聯合報黑白集/白飯之亂在爭什麼?


2023-07-15 03:54  聯合報/ 黑白集
「白飯之亂」延燒多日,店家及消費者都覺得委屈,店家更決定停業。圖為日前學生與熱炒店老闆合照,表示已親自向店家致歉。圖/翻攝自北科資財營粉專


北科大資財營學生在快炒店用餐引發「白飯之亂」,沸沸揚揚上演多日,學生和店家不斷互控。最後,熱炒店老闆痛訴「孩子是惡魔,已經被魔化」,宣布停業。對此,網友問:「這次算學生贏了嗎?」

這麼難看的戲碼,還在問誰輸誰贏,不會太離譜嗎?熱炒店老闆指控學生是「惡魔」,恐怕言重了。但他提供免費白飯,卻因不夠吃而被學生打了一堆一星負評,誰的善意禁得起如此踐踏?甚至,連他死亡多年的妻子都被翻出來評論;可見,網路的「鍵盤攻擊」有多麼邪惡而不自知

本來,學生次日便由師長陪同去道了歉,事件原可就此落幕。但資財營總召又發長文指控過程與事實不符,店家於是再發影片證實當天確有添飯,學生遂又發起「飯桶王大賽」;如此來來往往,到底在爭什麼?說穿了,因為幾個人沒吃夠白飯,就集體去惡意刷店家負評,這種群眾霸凌才最可議。試想,如果是自己父兄或親友開的店遭人這樣惡整,你會覺得合理嗎?

過去台灣曾被形容「最美的風景是人」,現在這樣的風景已經不再。曾經有好風景,是因為人與人彼此尊重、諒解,願為別人著想,善意待人而不求回報。如今凡事都要爭個輸贏,連白飯都不放過。試問:人家的免費白飯換得你的一星負評,你就算贏了,又有什麼光榮?










聯合報社論/全球化可以重新定義,台灣已淪邊緣和附隨


2023-07-15 03:58  聯合報/ 社論
台積電創辦人4日出席工商協進會會員大會,以「重新定義全球化」為題專題演講。記者余承翰/攝影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半年來兩度談論全球化,皆備受關注。去年十二月,他在台積電美國廠移機典禮致辭時直指「全球化已死」;最近他應工商協進會邀請演講,主題是「重新定義全球化」。從全球化輓歌全球化新解,他問:「這還能算全球化嗎?」張忠謀並非只對全球化噩耗低迴,他也積極迎接反全球化挑戰尋找重新定位與布局。對於在全球化巨浪邊緣化、又在反全球化颶風附隨化的台灣而言,張忠謀的高瞻遠矚,能給蔡政府什麼啟示?

對於全球化的定義,外界觀點紛陳,但主要圍繞貿易往來、資本流動、人口移動、資訊傳播等面向,並關注它對國家主權與界線的挑戰,以及財富加速集中導致全球南北差距及社會不均加劇等問題。全球化曾被認為勢不可逆,即使是國際領袖峰會場外的反全球化吶喊,也只被視為老左派滿足抗爭的鄉愁。

美國曾藉著全球化在中亞和東歐等前蘇聯勢力範圍推動顏色革命,甚至希望改變中國。然而,中國大陸的改革開放搭著全球化列車超英趕美,直到與美國陷入「修昔底德陷阱」。與此同時,壓抑國家角色逐漸抬頭國家安全與利益終究凌駕於全球化之上,社會不公則反撲統治政治精英與經濟貴族。美國川普政府試圖阻斷全球化進程,並對中國展開貿易戰與科技戰,推升地緣政治風險。拜登政府上台後,體認美中無法脫鉤,衝突一觸即發,轉而尋求建立護欄與去風險化,但改變全球化方向企圖依舊

台灣過去長期受惠於全球化的紅利,明確自己的戰略定位,更一度擁有建立亞太營運中心、發展台灣成為亞太經濟樞紐雄心。但政權與政策的更迭,加上國際與兩岸情勢的變化,讓台灣在不同定位中漂移。台灣曾想「透過中國走向世界」,世界也想「透過台灣走進中國」;但二度政黨輪替後,連說好的「跟隨世界走向中國」也沒了。當川普要與中國脫鉤時,民進黨已認真地走向一條「沒有中國的全球化」道路。

結果,蔡政府最愛掛在嘴上的全球民主聯盟,轉化為民主價值聯盟,我國依然常在國際上遭到主權矮化與排擠。台灣在經貿上持續被拒於區域整合的門外,被禁輸陸的農漁產品根本很難走到中國以外的世界。台灣同樣無法走出貧富差距擴大化與青年低薪化困境,蔡政府只能把大撒幣當成青年大補帖。難堪的是,連詐騙集團科技升級與全球布局,都跑得比蔡政府快。

台積電和多數台灣企業一樣,選擇了全球化。台積電在全球化中受益,在半導體領域領先全球,並成為護國神山。在美中晶片戰中,張忠謀雖表態支持美國暫緩中國晶片發展腳步的作法;但他也指出,美中晶片戰爭晶片產業全球化已死自由貿易瀕危,這對晶片發展沒有幫助。台積電被迫在反全球化逆流迅速反應重新進行全球布局,並謹慎因應大國競爭及地緣風險,同時無奈地滿足本國政府所加諸的政治任務需求

民國九十一年(二○○二年)英國社會學家紀登斯訪台,面對抗議全球化的聲音時說,「反全球化」現象也是一種全球化趨勢。張忠謀宣布全球化死訊後,又以重新定義讓全球化復生。可見,全球化不死,只是需要重新定義。關鍵是:在全球化與反全球化的迎拒之間,如何定位、布局與作為。最怕的是,儘管蔡政府嘴上談著全球化願景,卻無法帶領台灣走出邊緣的位置;而當蔡政府跟著叫囂反全球化時,更只讓台灣淪為附隨的角色與棋子命運



侯郭見面 藍應更團結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侯郭見面 藍應更團結
◆  白飯之亂 後真相時代的「正義」
◆  防治性騷 國家有重責
◆  不可能的任務:你該害怕AI的四件事
◆  換不換侯 已無關緊要
◆  謝謝夏日在戶外工作的人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侯郭見面 藍應更團結


2023-07-15 06:20  聯合報/ 簡石庚/保全人員(高雄市)
新北市長侯友宜(左)與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右)日前在台東見面,雙方禮貌握手,席間互動不多。聯合報系資料照


在一波三折中折騰了兩個月後,侯友宜與郭台銘終於在台東的一場餐宴上見面了,雖然互動不是很多,不過還是兩次握手言談;儘管不能盡如人意,但至少對兩人破冰言和及對國民黨選舉整合跨出了一步,應可讓侯友宜選情逐步加溫。

餐宴中兩人互相敬酒之際,郭台銘還向侯說「好久不見」,這句話是多麼窩心與體貼,顯示兩個人就像多年好朋友,二月未見,一旦見面就相見如故舊般;一般升斗小民朋友間久違後再重逢,何嘗不也是如此心思?

由此可見,選舉是一時的,朋友情誼才是長久。那些挑撥離間、操弄郭侯不合之言論或謠傳,乃至於稍見兩人小小隔閡即見縫插針之攻訐都可休矣!蔡政府執政以來,荒謬離譜的政策可說罄竹難書,導致民怨沸騰。在民心思變下,多數人莫不企盼下架民進黨。在此民氣可用之氛圍下,藍營支持者見侯郭會這一場景,應該要更加團結及堅定不移才是,至於全民面對政黨輪替,則更應要有共同的強烈意識。











白飯之亂 後真相時代的「正義」


2023-07-15 04:10  聯合報/ 許志明/世新大學新聞學系助理教授(新北市)
北科大白飯之亂,引發各界討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一場免費白飯吃不飽爭議,讓北科大學生槓上熱炒店,在 Google 狂刷一整排一星負評。熱炒店老闆投訴媒體,欲引輿論力量抵制學生的網路公審。原本雙方都以為能站在制高點,看著大水淹過金山寺,沒想到媒體和網路力量交互作用,讓大水反向沖垮自己的龍王廟。現在,兩敗俱傷的雙方想收手,但看戲的不肯罷休還想續攤。在紛擾的事件背後,網路素養問題反而少人關心。

在「後真相時代」,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看到的是真相,但其實是「各自解讀的真相」、「各自判斷的真相」和「社群化的真相」。部分網路媒體為了吸引點閱率,刻意誇大新聞標題和內容,讓它盡量達到「令人髮指」的地步。網路閱聽眾經常看到一則新聞或爆料就開始「炸鍋」,各式負評、留言,如潮水湧向被指控方。但這些內容,可能只是部分真相或部分事實,它容易造成網路使用者誤判且誤傷當事人。

去年十一月的炸物店老闆「咆哮」唐寶寶事件,一開始被披露,大量網路負面留言多指向炸物店老闆「沒有良心」、「欺負唐寶寶」。唐寶寶的母親後來在社區發宣傳單,炸物店老闆疑似壓力過大自殘送醫,負面留言開始大量轉向攻擊唐寶寶的母親:「要把人逼死妳才甘心」?

所以,「鄉民正義」傾向於同情「損失最大的那一方」或「最慘的人」。白飯事件的熱炒店老闆一宣布無限期停業,網路負面留言開始轉往北科大學生:「把人逼到倒店、員工失業,你們高興了嗎?」部分媒體也以看熱鬧心態加碼報導:「熱炒店老闆放大絕」、「熱炒店就是想讓學生死」。

所謂「鄉民正義」有幾個特性:一、容易被煽動;二、容易一窩蜂;三、容易改變立場,都說明「鄉民正義」的淺碟及多變。它可以快速匯聚強大壓力,成為攻擊對手的利器,但如果操作過當或意圖被人看穿後,「鄉民正義」也容易失控反噬操弄者。

為了避免讓自己成為盲目的網路力量,網路使用者應該有基本的網路素養:當第一時間在網路上看到「令人髮指」的新聞或訊息時,不要立刻憑直覺留言。你可以先問自己三件事:一、這是假訊息嗎?二、它是否只是部分真相?三、有其他不同意見嗎?釐清這些疑點後再留言不遲。因此,除了媒體素養,網路素養同樣也是未來政府教育大眾重要的施政方針。











防治性騷 國家有重責


2023-07-15 04:10  聯合報/ 王如玄/華夏社會公益協會理事長(台北市)
行政院通過性平三法修正草案,權勢性騷擾最重罰一百萬元、最重處三年徒刑。圖為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行政院提出性騷擾防治三法修正案,但引起民團對修法內容的質疑。民間提出的修法版本,重點在國家擔起性騷防治責任,國家責任不僅是將加重懲罰行為人,或者一個空泛的被害人扶助保護寫入法條就可以,對於發生在各場域的性騷事件,重要的是防患未然。

民團訴求國家應有整體的性騷防治計畫及責任入法,主管機關應訂定性騷防治、教育宣導及輔導計畫,協助雇主辦理性別平等教育、設置性騷申訴專責單位、人員與訓練及受僱者保護、性騷擾行為人輔導等。更重要的是,政府應與時俱進建立「旁觀者介入」機制。

國際 #MeToo 運動後,美國康乃狄克州、紐約、芝加哥等城市也陸續頒布新法,要求職場雇主每年施行包含旁觀者介入在內的性騷防治培訓。包含步驟一:中斷性騷過程、破壞當事人對峙局面。步驟二:警告可能涉及性騷的加害者,可於當下温和的提醒,或事後明示或暗示對方行為不恰當。步驟三:關心被害人,表達同一陣線的態度。因被害人不敢申訴常是囿於旁人眼光,旁觀者介入或可阻止性騷事件發生,當被害人知道自己不再是一個人對抗職場性騷,並搭配對雇主違法報復禁止規定者加倍裁罰規定,才能有效杜絕職場性騷。

再者,強化雇主職場性騷防治意識,協助雇主改善不友善環境及調查性騷事件,亦是政府責任。民團訴求將雇主性騷防治及被害人申訴指引入法,且賦予工會在性騷防治的角色,唯有將指引入法,提升其法律效力,並讓社會大眾監督政府對性騷防治工作是否有心落實。而隨著各類型勞動型態及環境的不同,對於性騷高風險行職業,例如「藝術、娛樂及休閒服務業」、「醫療保健及社會工作服務業」及家內勞動者(例如看護移工)應特別明定,讓勞動者亦得辨識其所處勞動環境的性騷風險,並讓被害人據以提出救濟保護。對非受僱者但實際從事勞動者的被害人,例如演藝圈,勞動部亦應主動關懷,提供保護扶助措施。

性騷事件之調查並非容易,不僅是法規適用,對於性別敏感度、當事人詢問技巧、性騷成立與否之判斷,以及雇主是否確實採取有效糾正及補救措施,必須藉重調查專業人才。民團提出的建立性騷調查人才庫,並對調查人員資格遴選、訓練、考核、淘汰等應注意事項訂定辦法,以避免對被害人二度傷害之訴求,也應明確入法。另建立專家入場輔導機制,才是真正改善職場性騷環境的方法,因為雇主保護員工友善工作環境之責任不可推卸,亦不可替代,輔導協助雇主逐步學習如何採取立即有效補正措施,並能預防不再有性騷事件發生,不然政府所謂有效、友善、可信賴性的修法只是空談。

法律的落實執行,亦須給與第一線地方主管機關人力及經費支持,包山包海修法容易,但若中央不能扛起整體性騷防治責任,建置完善的通報、統計、調查及服務資源系統,或過於細瑣規範致地方政府無所適從,修法將成災難。

性別平等法律的修訂過程是社會教育的一環,政府應藉此修法機會扛起應負的國家責任,不容有所怠惰。













不可能的任務:你該害怕AI的四件事


2023-07-15 04:09  聯合報/ 李雅靖/中山大學行銷傳播管理所教授(高雄市)


由湯姆克魯斯主演的「不可能的任務」搭上 AI 熱潮,告訴你誰說大 BOSS 一定是人或外星物種?最可怕的大 BOSS 是 AI 啊。該片描述世界強權爭奪十字架鑰匙,想控制強大、全知、有感知的人工智慧。唯有阿湯哥斯等人想毀滅之,認為這樣強大的存在不管落入誰的手上都會對人類帶來威脅。影片也同時點出完美的 AI 令人恐慌的四件事實。

首先,資訊更不安全。在網路與社群興盛的時代,人類已經放棄許多個人資訊隱私了。在 AI 時代,即使你不是資訊科技的使用者,一樣會失去個人資安。人類夢寐以求能發明像人一樣進行思考、有能力處理抽象問題並自我成長的機器來協助人類,甚至幫人類判斷、預測、解決問題。近來人工智慧的發展讓人們認知到這個夢想並不遙遠。

比如說,AI 技術提升神經腫瘤放射領域的診斷與治療精確度來預測病症的復發率與生存率,有時比醫師診斷的準確性更高、更有能力找到治療方法,並提供高性價比的醫療。OpenAI 的 ChatGPT 與 Midjourney 等人工生成軟體的近用性,更讓人覺得即使是小老百姓也可輕易上手。不可能的任務描繪 AI 大 BOSS 可通過網絡入侵所有系統,知道它想知道的資訊,並可使用這些資訊與技術力量來操縱一切。身處在 AI 時代的我們,完全無法得知或防止這樣的惡意攻擊,也應隨時有遺失資料的心理準備,質疑資料的正確性、擔憂資料的安全性所造成的損失。

其次,監控無所不在。電影中的 IT 幹員與政府官員、AI 大BOSS 利用臉部辨識技術、航位推算來尋找與追蹤目標對象。無時無刻遭監控,威脅隱私加深了民眾對 AI 的恐懼。

再次,表象擬真恐懼。品牌為了免除消費者的疑慮,常擬人化產品或服務。Pepper 機器人有眼睛和嘴巴,還有四肢。許多聊天機器人有像人類的外觀、聲音、性別、或名字,這些擬人化做法都是來免除消費者對未知創新的疑慮。

電影用類似眼睛的光學圖形來擬人化 AI 大 BOSS,使它不會太像人類而令人產生恐怖谷效應實是個聰明做法。但你千萬得知道這是品牌為了剷除消費者覺得怪異而排斥的策略,AI 大BOSS 還是強大又有心機(至少比你還會計算千萬種可能性)的啊!

最後,取代恐懼。電影隱約告訴觀眾:這個強大、全知、有感知的 AI 可取代人、甚至消滅人類。AI 處理事情的能力像人類一般能有效率地自主決策,透過追隨者完成任務,最終甚至會取代與消滅人類。類似的好萊塢題材並不新鮮,媒體也偶爾會報導多少工作被 AI 或機器人取代。但這部電影不僅賦予 AI 負面印象,更告訴民眾 AI 不具道德感,也不需負任何責任,造成人們恐懼 AI。這也是為什麼最近歐盟與國際上欲訂立控制 AI 發展到不具道德感、不負任何責任、取代與消滅人類的政策與法律。問題是這有可能嗎?這種政策與法律一旦建立,即完全悖離人類發展AI,期望 AI 能像人一樣思考、與自己能力相當,以便互動與使用的理想。

人類到底能不能樂觀地掌控AI,阿湯哥到底能不能解救我們?恐怕要看下一集才會知道啦!











換不換侯 已無關緊要


2023-07-15 04:09  聯合報/ 鄭自隆/政大傳播學院兼任教授(台北市)


好好一盤局,被國民黨玩成這般模樣,換不換侯,已無關緊要,侯友宜被自己人醜化,很難選了,要換誰?無論郭台銘或韓國瑜一樣會輸。

郭和韓為什麼也會輸?中立選民會認為取而代之的人,是透過政變、踏著自己人血跡取得候選資格,正當性存疑,投不下去;另提名的這個人還是原來個人的基本盤,沒有擴大票基的能力,甚至連侯支持者都會出走到柯文哲那邊,兩人無論是誰另被提名,要贏?等太陽從西邊出來吧。

韓國瑜聰明,從不表態對候選人的位置有興趣,民國一○九年(二○二○年)大選,韓國瑜得票五五二萬票,蔡英文得八一七萬票,輸了超過二六○萬票,韓國瑜若會贏,早在當年就贏了。民國一七年(二○一八年)掀起的韓流,風靡全台,在高雄市長也漂亮幹掉民進黨貴公子陳其邁,但大選還是輸;落選後被罷免,從此閒雲野鶴,三年下來並沒有重大作為可擴大民國一九年(二○二○年)票基,原有的韓流恐怕已經退散另投懷抱,現在會喊「以韓換侯」的只有極少數圈內取暖的狂熱分子。

再提一個題外話,國民黨到現在還在吃韓國瑜豆腐,台北市第五選區是國民黨艱困區,居然動腦筋到韓冰頭上,先不說選不選得上,即使選上也未必是好事;何況對當權者而言,無論立委、部長、議員都是衛生紙,需要時備用,不需要擺一旁,更狠的是幫主子擦完屁股後,用過即丟;早年有位本省籍漁民團體代表的立法委員,原先有幾十艘漁船,幾屆下來,賣漁船玩選舉,最後漁船賣光了,國民黨也不提名他了,這不是衛生紙是什麼?花自己的錢,幫別人鞏固政權。

郭台銘現在興頭上,一副勢在必得的樣子,朱立倫沒有提名他,除了民調與國民黨內部評比輸掉外,很可能是郭台銘在中國經商太久,異地討生活,官商糾葛還會少嗎?在民進黨的「百官行述」資料庫中應有大堆把柄等著他,只要被提名,就一件件拿出來凌遲,然後回到抗中保台老路,民進黨就等著勝選。

第一時間,國民黨若提名郭台銘,或可一搏,中國關係也有時間可以自我揭露慢慢解釋,但到九月大選逼近,選民腦袋一被塑型,就講也講不清;事不關心、關心則亂,郭老闆一生精明,可要想清楚,營商固然不會順風順水,但輸了尚可另謀補救,但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年)若輸得難看,成了臨老入花叢,可是一世英明付之流水。

國民黨無論如何都要撐住侯友宜,不只是面子,也是裡子,另提他人,本省籍黨員可會寒心,離心離德,國民黨變成外省黨,從此散場。

但侯友宜怎麼選下去?

套句《金剛經》的話,「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只要不以當選為住(目標),就可找回真正的侯友宜,不必糾結是否道歉、如何道歉,三年前這個態度,三年後因選舉再來道歉這個態度不對,韓國瑜會埋單、選民會接受嗎?也不必要身段軟、頭要低,侯友宜是刑警是漢子,幹嘛要軟要低,幾次選舉選民接受這樣的侯友宜,這次選舉刻意調整人設,有用嗎?

無所住生其心,拋開人設找回自己,不必道歉也不要矯虛身段,以揭弊替代人設,以在野角色一件件算民進黨七年多的帳,即使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選輸了,侯友宜仍然是一條鐵錚錚的漢子,更何況,置之死地或許可以重生。













謝謝夏日在戶外工作的人


2023-07-15 04:09  聯合報/ 李淑娟/文字工作者(台北市)
天氣炎熱,民眾躲在室內吹冷氣,避太陽唯恐不及,但是露天工作的勞工沒有吹冷氣的權利,面對毒辣的陽光,反而全身遮陽裝備包滿滿,防止曬傷和工作傷害反而比遮陽重要。記者邱德祥/攝影


連日酷熱,近午出門,巷弄裡重畫停車格線,施工人員戴帽、長袖、長褲護身,仍頻頻拭汗,只能默默祝福他們早點完工。

台灣夏日漫長,社會運轉卻不可能因為高溫暫歇。上周日晚間在社區公園,跟著銀髮族做拉筋健身操,見到遠方有人在掃落葉,起先以為是熱心社區民眾,但體操結束繞著公園散步,才發現掃落葉者是專業人士,旁有插滿各式掃把的推車,上面放著一大袋掃好的落葉,在人們倡議周休三日的年代,竟有人辛勤地在周日夜晚掃公園。

初時推論:是為了避開白天高溫,改在夜晚掃地,忍不住打去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圓山公園管理所詢問,才明白所有公園的清潔都是委外,承包公司表示:負責社區公園的清潔人員做事非常認真,往往傍晚六、七點就開始掃地,周休二日依然維護環境。

落葉並不好掃,三十分鐘的拉筋健身操結束,清潔人員仍在同一個區塊努力,管理所的負責人員表示:前陣子大雨過後,潮濕的土壤和落葉更難輕易掃動。

在這個網路為訊息主流的世界,連周末夜晚在公園休憩椅乘涼的人們,都不約而同在滑手機,同時卻有人盡責的掃著地;在這個意見不合、視角迴異,就訴諸網路討公道的世界,有人只是默默掃著地,做好分內工作。

平日在近午出門搭公車時,看到路邊的公共垃圾桶旁,擺了一袋掃好的落葉,在絕對沒有冷氣的戶外,謝謝你;在高溫中工作的人們,在假期中、夏夜掃地的你,謝謝你們不分寒暑,守護城市。



馬凱/0至6歲國家怎麼養?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馬凱/0至6歲國家怎麼養?
◆  洪蘭/助人為樂 喜獲善緣
◆  王文華/「那輛車才是自動的!」
◆  林中斌/拜登主義的本色
◆  薛承泰/「0到6歲國家養」會是大選焦點嗎?
◆  趙春山/請侯友宜體會 「我是不是我的我」







馬凱/0至6歲國家怎麼養?


2023-07-15 04:12  聯合報/ 馬凱(作者為經濟評論者)
蔡英文總統2019年宣布「零到六歲國家養」政見,育兒津貼將加倍加長。 記者林俊良/攝影


四年前總統大選最響亮的口號,就是○至六歲國家養。在四年後的今天此口號更加響亮。不僅蔡政府去年開始大加碼,提高育兒津貼、托兒補助,限制幼兒園月費等;侯友宜更直接喊出,公共、非營利托兒、托育以及幼兒園一切月費完全減免,由政府全力負擔;並且自信地估算,每年所費不過六、七百億元。

因此,○至六歲國家養這句口號,在明年大選後不但會更加趨近於實現,如果侯友宜勝選,基本上就根本實現了。然而耗費許多國家資源,除了有助於競選聲勢之外,真有那麼重要嗎?

真那麼重要!理由有二:第一,搶救青年於水火,如前次專欄所論,乃是當前國家急務面對黯淡經濟前景,年輕人立業的夢想,比諸前幾代,日漸艱難。退而求其次,想要成家,享受天倫之樂、溫馨的家庭生活,更可望而不可即,因為即使有幸找到願意一起打拚的另一半,想要獲得一個可以棲身之所,舉目四顧,天價一般的房價,是卅年分期貸款恐怕都承受不了的重擔;這是強調必須從住屋開始做起理由

但即使有枝可棲,也有幸覓得佳侶,然而面對養兒育女以成就圓滿家庭的條件,則望而生畏。因為從懷孕到生育,除了經濟負擔外,還要顧慮不友善工作環境,甚至鐵飯碗可能不保。生育之後一連串托嬰、托幼、幼兒園直到六歲入國小,花費簡直是天文數字;夫婦倆的全部所得泰半投入其中,還要面對擠入公托、公幼窄門,往返交通便捷,與工作能否順利配合等等問題。

勉強養育一個子女,已如此歷經辛苦,何敢生育二胎、三胎?於是不婚、不生、少生成為常態,少子化也隨著時間快速惡化,而少子化危機自亦日益深重。從日本開始的少子化高齡化,先是人口成長減緩,讓產業衰萎經濟動力減弱,再到人口負成長經濟衰退,陷入失落的四十年。其後愈來愈多國家踵武其後,台灣也免究其禍;如今連高速成長卅年中國大陸也因為卅年的「一胎化謬政出現人口負增長,被詛咒患了日本病,必須竭盡全力扭轉此一頹勢以搶救經濟重致繁榮。這是○至六歲國家養的第二個理由。

果然明年總統大選候友宜致勝,相關托嬰、托兒、幼兒園實用都一概免除,年輕家庭的仔肩可以大為減輕,但少子化國安問題能否解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不能。因為第一,即使年輕人克服了居住的問題,也大減養育子女的負擔,但他們是否第二願意結婚成家,仍是一個未解的問題。第二,即使不少年輕人成婚,也願意生養子女,但有一個子女或許已能享受天倫之樂,不願再多生子養,少子化仍會加速惡化。

因此,首先,必須提出種種強大誘因,鼓勵二胎、三胎。除了加高育兒津貼之外,如前文所述,在安排居屋時,讓二胎、三胎家庭優先且給予額外優惠,會提供更強大的動機。其次,整個國家都必須對願意生養多胎婦女與家庭給予最大關懷溫暖尊重與優惠。這必須從職場到公共設施、到社會環境每一個環節都認真做到。再次,對嬰兒、幼兒的關切、照顧、提攜、教育,必須以最好的資源,最適當的人才,最妥善的制度確實做好,讓子女在快樂、溫暖的氣氛下歡愉地長大,家庭方才真會溫馨,國民方才能夠健康成長。

○至六歲國家養,絕不止是六、七百億可成,各黨參選人請努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