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日 星期一

經濟日報社論/研發輔導應擴及弱勢產業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  聯合報社論/今日台南高譚市,明日台灣高譚國?
◆  聯合報黑白集/嗆久了,都不會對話了
◆  經濟日報社論/研發輔導應擴及弱勢產業







經濟日報社論/研發輔導應擴及弱勢產業


2021-03-01 00:17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本報資料照片


經濟部邀集半導體大廠主管開會,討論教育部提出的國家重點領域產學合作及人才培育創新條例」草案,並對設立「半導體學院」交換意見。媒體報導,由各大廠商出資百億元的部分並未達成共識,引發各界關注。

該會議之所以召開,是因教育部提出的創新條例草案具有「實驗」性質,要在鬆綁既有法規下培育更多產業人才,放寬的規範包括組織、財務、人事、設備、人才培育和採購等,讓業界有彈性地參與產學合作研發。然而,也規定業界出資不能低於政府,故涉及出資事宜,當然更涉及課程設計、機構運作等相關事務。

其實,這種結果是可以預期的。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有成,許多廠商都已是全球翹楚,使用技術都是個別企業的專屬尖端技術,若要和其他的業界龍頭出錢合作培育人才,培訓的內容就不太可能是最先進的專屬技術,否則若只對某家企業有用,卻對其他企業沒用,就會對其他的出資廠商不公。但若培訓內容為較共通性的知識或技術,即使這些學員品質不錯,招募進公司後還是要進行更尖端的培訓;那麼出資之後,還是要耗費成本做最後的培訓,對公司而言就不太值得考慮。除非政府完全負擔,否則只有和各別廠商單獨合作,廠商能夠完全掌握培訓內容、符合自己需要,才會有意願出錢。政府想集合眾資來成就此事、創造亮眼績效的想法,和業者的需求是衝突的,當然不可能成功。

從另一個角度觀察,半導體是台灣發展最成功的產業;單獨一家業者一年的固定投資,往往就在百億、甚至千億元以上,這麼成功和實力堅強的跨國企業,還有需要讓政府花費「巨資」,為它們成立人才培育機構來滿足其人才需求嗎?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下,業界能有今天的地位,所需人才早該齊備,現在還要依賴政府的合作培育,恐緩不濟急。

政府會看上這些所謂的「國家重點領域產業」,如半導體、人工智慧、智慧機械、循環經濟、金融、新農業,要藉公私兩部門合作來帶動產業發展,無非是看到這些產業是目前在台灣成長較快的產業,企圖在投入有限資源後,很快就可以獲得成效」,讓成果看來「豐碩」。這樣的結果,不僅可以使投入的資源獲得績效,也可以確保自己的施政能力,甚至獲得進一步升遷。

然而,這種產業輔導發展的選擇模式,真的是對國家經濟比較好嗎?在我們看來,這其實是我國產業發展20年來的盲點,因為被選擇出來的產業,甚至被選擇出來輔導的企業,幾乎都是「產業的勝利組」,政府的資源投入其實是在錦上添花;這些政府的投入對於被投入的產業而言,其實並不是那麼需要,因廠商自己很強,而創造的效果也經常只嘉惠極有限的廠商。如果將資源用在廣泛的企業都無力投入、卻是整個產業都會有所需求的訓練,不是會產生「雪中送炭」,且嘉惠更眾多企業的效果嗎?

若非以這種「擇優獎勵」的模式來選擇產業、投入資源,而是以產業對國家就業社會安定的重要性來考量,那麼選擇產業的優先次序應該就會不同包括製造業的塑膠和金屬製品就業人口10多萬和近40萬人),以及服務業的批發和零售就業人口都在100萬上下),都不宜被排除在外,而且也不見得非要業界出資,並在針對業界實際需求設計培訓內容,效益會更大更廣。

去年新冠肺炎肆虐,高科技製造業卻因全球資訊產品需求大增,加上美中貿易戰轉單而受惠,傳產和一般服務業卻更水深火熱。政府在投入資源應思考濟弱扶貧,而不應錦上添花。











聯合報黑白集/嗆久了,都不會對話了


2021-03-01 02:59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波波漫畫


中國大陸海關總署宣布暫停台灣鳳梨進口。表面理由,是多次查出帶有介殼蟲;深層原因,也可能是藉此向蔡政府施壓。我方對此反應激烈,蔡總統立刻表示譴責,陳吉仲激動指責對方做法不符國際規範,農民更是剉著等。

陸委會剛換上新主委聲稱要改善兩岸關係,但蔡政府這些回應,似乎皆未脫「膝反射」。近年來,兩岸互嗆久了,如今似連怎麼恢復對話都忘了。諷刺的是,閣揆蘇貞昌第一時間將此定調為「檢疫」問題,希望勿上升到政治層次,倒還顯得比較理智。相形之下,喊出「兩岸對話」的蔡英文,立刻就把自己的宣示忘光光。

蔡政府要把此事搞得很民粹,立刻能發酵連外長吳釗燮都摻一腳,呼籲國際購買台灣自由鳳梨」。但如果接下來,釋迦、蓮霧、芭樂,乃至於其他農漁產品都遭到波及,政府光憑譴責、甩鍋、大內宣,就能止血嗎?

除了互嗆,兩岸別忘了彼此還可以透過「對話」來解決問題。無論介殼蟲是老問題或新現象,我防檢局都應要求出口商確實檢疫,而不是以「將加強訓練管理」等託詞來敷衍對方。換成台灣,我們也不希望進口農產品夾帶病蟲害。

會做事的政府,請證明自己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吧鳳梨目前只是暫停進口,千萬別搞到拖累其他農民











聯合報社論/今日台南高譚市,明日台灣高譚國?


2021-03-01 03:00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台南市接連發生黑道凶殺案,讓台灣文化首都變成現實「高譚市」,台南市警察局以及市長黃偉哲(圖)須負起最直接的責任。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南市接連發生黑道凶殺案,讓台灣文化首都一夕變成慶記」(子彈台語諧音之都、現實高譚市。誠然,台南市警察局以及市長黃偉哲必須負起最直接的責任,但剖析蔡政府對台南、甚至整個台灣的警政人事與治安政策,顯然早已埋下治安地雷。

台南市在八天內發生兩起相關的黑幫人物慘死命案,一人是街頭遭砍、飛車追逐後再被來回輾斃,一人則是於民宅被行刑式開槍擊斃;就算治安數據再好,如此血腥畫面,怎可能不對社會民心產生震撼?難怪當 PTT 上有鄉民拿出警政署公布的暴力案件發生件數,除以各地人口數後指稱「暴力犯罪率,台南為全國第一」,立即成為黃偉哲不可承受之重,只能放低姿態表示「台南會痛定思痛,該檢討、該反省就會去做」。

剖析這項數據,台南暴力犯罪率高達百分之四十二點七,反觀曾深印民眾心中的犯罪之都台中市,竟降低到僅百分之十三點一,足證暴力犯罪在台灣已產生結構性的變化。尤其,單論槍擊案發生數,去年一至八月台南市以發生十四起躍居首位,還發生了震驚國際的馬來西亞籍女大生遭殺害案;如今更接連發生直播主遭擄囚禁、停車場殺人案、民宅槍擊命案。雖然嫌犯全數到案,台南市也很委屈認為去年度治安滿意度為六都之首、刑案破獲率近百分百,卻難以改變人民心中的印象。

台南市長及警察局長當然難卸其責,但追溯其源,必須擔負治安惡化責任者又豈僅止於市長和局長?光是台南市警察局長兩年內換到第四位,就足以讓人質疑,主導高階警政人事的警政署、甚至蔡政府的治安政策,恐怕出了大問題

兩年來,台南市警察局長從黃宗仁、周幼偉、詹永茂換到方仰寧。黃宗仁雖表現優異並深得基層信任,卻未獲留任,只能回鍋警政署副署長,還引發基層反彈;周幼偉是因發生槍擊案,蘇揆抬出蔡英文總統撂重話表示憂心南台灣治安,而後被高層「怒拔官」祭旗,卻無視其三天即破案,也未拔掉其他同樣發生槍擊案的直轄市警察局長,引發「高層雙標」以及「要坐穩警長得請黑道別開槍」的譏諷;至於詹永茂則是在接任三個月後發生女大生命案,當時就盛傳將被調職,不久果然成真。現任的方仰寧雖為這次八天二起命案二度道歉,但他其實也才上任一個月。

熟悉地方、能平衡地方生態的人不續用,繼任者又吝給觀察期,換人於喜怒之間,更不乏用人唯己的黑影作祟加上政治力介入,顯然震怒拔官之治安政策完全破功,只能堵一時民怒,談不上治標,更遑論治本

尤其,蘇揆不重視治安會報早為人詬病,遲至去年底才再次復開,難免讓人質疑與治安惡化之間的關聯。雖然蘇內閣完成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刑法聚眾鬥毆罪等修正案,去年十一月也破獲史上最大宗的十萬顆子彈走私案,搜出長短槍多達上百支,卻也不難窺見,過往一度成為台灣治安大患的幫派擁槍自重、左右地方生態已死灰復燃,若未能及時防制,後果不堪設想。

上月中正大學公布最新「民眾對警察維護治安工作滿意度調查」,國人對住家及社區治安滿意度高達九成,對於警察維護治安工作滿意度超過八成,數據雖優,卻與民眾觀感有極大落差;台南治安滿意度為六都之首,卻榮登慶記之都」,正是明顯例證。今日台南變成高譚市,明日台灣恐成高譚國;蔡政府的警政人事治安政策失當,更值得關注。

【專家之眼】面對鳳梨危機 蔡政府只會算計鞏固權力

◆  【專家之眼】面對鳳梨危機 蔡政府只會算計鞏固權力






【專家之眼】面對鳳梨危機 蔡政府只會算計鞏固權力


2021-03-01 10:00  聯合報 /   張競/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
大陸禁止進口台灣鳳梨,蔡英文總統(中)、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右)與高雄市長陳其邁(左)到高雄大樹區視察鳳梨產區,大口吃起鳳梨。記者劉學聖/攝影


大陸進口臺灣鳳梨叫停,政府面對鳳梨危機,到目前為止,各項應對措施都充滿政治操作心機,政府官員不斷對外發表聲明,政治人物急忙趕到鳳梨田中,貼著果農們捧著鳳梨作戲。但基本上搞政治的只是打算從中取利,在內心中對於果農與社會焦慮漠不關心,所以並未對症下藥解決問題

其實大陸對於停止進口臺灣鳳梨,早就提出過多次通告,兩岸貿易存在此種問題,農政與經濟官員是心知肚明。所以若是政府主管機關存心作戲,將大陸停止進口故意當作晴天霹靂,根本就是失職未曾盡力,對農民與鄉親來說,根本上就是曝露出辦理政務毫無能力,完全喪失治理國家威信。

針對目前政府根本未曾理會社會大眾內心疑慮,我們必須提出下列問題:

首先要問,既然出口大陸出售價格較高,具有良好利基,為何當初產銷處理過程未能盡力完成檢疫,居然讓蟲害問題釀出如此危機?當本次水果銷售受到蟲害影響出口是見浮現後,吾人居然發現水果銷往不同國家與地區,居然會有不同除蟲處置方式,而運銷大陸居然是除蟲作業最不完整,為何會有此種差別待遇?

其次要提,當初中國大陸主管機構在進口作業時,查驗出鳳梨與蓮霧帶有介殼蟲,同時亦曾通報我方,請問農政主管機關當時有何處置?對於承攬栽種水果銷往大陸的農友們,是否曾經發出過通報?對於地區農會與產銷班是否提出任何輔導防範措施?此等改善措施是否曾經通報過大陸主管機構與訂購農產品廠商?

此外更要懷疑,假若政府主管機關當初曾經盡心盡力輔導防範,亦曾善盡職責通報所有農友,並且向大陸表達過以正面積極態度尊重消費者所關切問題;在雙方不斷保持通報前提下,而我方就問題改善亦有具體作為與成果時,大陸是否還是會採取停止進口管制措施?

同時更要追問,政府後續將要採取何種措施,來解決鳳梨受到介殼蟲影響問題?政府到目前為止,並未向社會大眾說明,鳳梨受到介殼蟲侵害,對於消費者食用曾受到啃食傷害之水果,對於人體是否會產生負面影響。與其大張旗鼓已搞社會抗爭運動手法,發動全民來挺鳳梨果農,毋寧先將話講清楚說明白,到底現在吃鳳梨安不安全?臺灣各地鳳梨栽種區受到介殼蟲侵害到何種程度?

消費者在選擇商品時,也不過就是希望求個安心;全臺灣不過10%左右的鳳梨出口受到影響,有必要去發起全民運動來吃鳳梨嗎?而且到底介殼蟲影響有多麼嚴重?介殼蟲侵害過的鳳梨,若是上市對於消費者健康有無影響?政府能否提供個讓消費者放心的答案?

政府官員不要態度傲慢地來處理問題,有蟲的自由鳳梨,在國際社會只有傻瓜才要。不知道吃下肚是否有風險的鳳梨,國內消費者也不會傻傻地響應政府低頭閉眼吞食。假若介殼蟲侵害過的鳳梨會存在食安風險,政府不去正本清源處理蟲害,就發動國軍部隊拚命消費,政府如此對待子弟兵,將來還要指望軍人在戰場上拚命嗎?

綠營政府向大陸喊話要對方將心比心,現在讓我們反問一句,大陸廣東湛江市徐聞縣也產鳳梨,要是政府要求將心比心,是否也應當開放大陸鳳梨進口?假若從大陸進口鳳梨老是發現介殼蟲時,綠營政府是否也要考慮食安或農業風險停止進口呢?從綠營政府毫不考慮民眾食安,開放萊豬肉品進口後,實在是很難猜測這個政府高層腦袋在想什麼啊!

【重磅快評】原來兩岸「不對等」的協議都還沒廢?

◆  【重磅快評】王美花的友善何以變成倒胃口的嘴臉?
◆  【重磅快評】原來兩岸「不對等」的協議都還沒廢?








【重磅快評】原來兩岸「不對等」的協議都還沒廢?


2021-03-01 15:40  聯合報 /   主筆室
蔡英文總統(中)、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右)等人昨天到高雄大樹鳳梨產區探視農民,眾人大啖新鮮鳳梨,表達挺鳳梨農的立場 。圖/本報資料照片


此次台灣鳳梨被大陸暫停進口議題,除了農民生計、呼籲民眾一起吃鳳梨和政治口水最引人關注的,就是對岸是透過兩岸農產品檢疫檢驗合作協議平台通知台灣此一消息,而我方也立即回函陸方。讓大家驚訝的發現,過去馬政府時代簽定的諸多協議,並未隨民進黨政府上台而中止;而更諷刺的是,這些協議的簽訂和當時的交流,都曾被民進黨批評得體無完膚。

馬政府8年下來,兩岸總共經過15次會談,簽了23項協議。不過,在民進黨眼中,這些會談、協議從來都不是好事。不僅陸方代表來台時,屢遭民進黨動員民眾抗議,甚至爆發流血衝突,而且綠營也概以「卑躬屈膝」來形容當時馬政府的態度。如政黨輪替時,時為太陽花學運領袖民進黨副秘書長林飛帆,就說卑躬屈膝的時代過去了」;去年蔡英文總統也說,「別以為在主權議題上卑躬屈膝,就能換來和平」,都是在抨擊馬政府時代的兩岸交流。

蔡總統上台後,多次強調兩岸交流必須秉持「和平、對等、民主、對話」的「八字箴言」;換句話說,就是在指過去馬政府時期的兩岸交流,是在對峙、不對等、違反民主原則、缺乏對話的情況下為之;既然如此,民進黨理應擱置甚至廢止過去這些不公不義的協議才是,怎還會「馬規蔡隨」?

而且不只是這次鳳梨事件,去年年初,台灣派人前往武漢了解疫情,也是透過馬政府時期簽訂的「兩岸醫藥衛生合作協議」為之,這更顯示了民進黨上下「口嫌體正直」的荒謬。一面罵過去兩岸交流不對等、卑躬屈膝,一面卻把過去交流成果當作施政紅利,只能說讓人哭笑不得了。

事實是,民進黨主政下兩岸的交流的極限,也就只能在馬政府執政8年基礎下苟延殘喘。民進黨罵歸罵,但在兩岸交流往來不可能完全中斷的情況下,仍然需要過去協商的成果。只是這種一面坐吃老本,一面消費「反中」情緒的作法,過去的協議還能撐多久?更進一步看,兩岸許多事務、經貿層面的問題仍沒有完全解決,擺在眼前的 ECFA 早就到期,對岸早就可以單方面廢止,民進黨的對策是什麼?

民進黨的強項,一直是如何鼓動民情爭取選票;但最大的軟肋,就是面對實質問題並加以解決。就以這次鳳梨事件為例,說來說去,也就只能鼓勵民眾「超買、超吃」而已。如何徹底解決問題,上次是豬肉,這次是鳳梨,下次呢?












【重磅快評】王美花的友善何以變成倒胃口的嘴臉?


2021-03-01 18:20  聯合報 /   主筆室
珍愛藻礁公投行動領銜人潘忠政今天凌晨和環保團體準備到觀塘藻礁觀察多杯孔珊瑚,結果被擋在外面。圖/珍愛桃園藻礁公投連署總部提供


珍愛藻礁公投快速衝破29萬份破法定門檻,最慢明天就可突破35萬的安全門檻,可以說是台灣史上第一個民間發起且成案的生態保育公投;幾天前,經濟部、台電、中油大動作圍堵連署,但充滿謊言的圖卡、矛盾的數據,反而激發連署的能量,環團、經濟部直球對決已不可免,但環團今天凌晨被拒於藻礁區外,經濟部長王美花前天口中的「友善」,已成諷刺。  

藻礁公投連署進入倒數,經濟部突然警醒,卯足勁作圖卡反擊,部長王美花日前還親上火線,指蔡政府上任後就重新檢討「三接」的位置跟範圍,她不敢說這是100分,但已原本的232公頃的開發面積縮小九成,僅在原有處理場域開發23公頃,就是要避開藻礁熱區,同時也用了最友善工法,減少對環境衝擊

王美花的話說得漂亮,但卻經不起檢視,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昭倫指經濟部圖卡刻意只凸顯儲槽、氣化工程等設施,離岸更遠的棧橋工程、海堤合攏、航道及迴轉池統統避而不談,環團估計總破壞面積高達324公頃,水下透過雷達探測都可能有礁體存在,經濟部卻 只畫出裸露藻礁區的部分

有關三接興建與否對電力供應的影響,介入甚深的經濟部次長曾文生說,民國 112 年(2023年)起要穩定供電的大潭電廠兩部機組,影響整體供電的備用容量達到將近6%,並不是外界所說的僅影響2%。珍愛藻礁公投行動領銜人潘忠政吐槽,台電去年曾說大約影響2.5%左右,經濟部突然改口說6%,卻不敢開聽證會,讓人懷疑改口只是為了不希望公投成案才恐嚇人民

王美花的「友善說」,原本是要對環團釋出善意,希望藉安撫以阻降公投連署能量,達到未能成案的目的,只是事與願違,在台客劇場、藝人、包括挺綠律師等名人加持下,連署進度已讓蔡政府著急,情急之下,王美花的之前的友善說法被拋諸腦後,中油更在藻礁現場採取前所未有過的門禁,形同把連署戰場延伸到海陸交接處。   

潘忠政今天清晨帶志工、學生到大潭藻礁進行「校外教學」,遭駐警保全制止,保全誠實告知「上級交待記者和環團不得進入」,但卻提不出任何文件,但有學生拿出雨鞋、釣具自稱釣客,保全就放行,中油明顯是衝著環團而來,昔日的「綠友友」今天卻成不受歡迎人物,環團自是點滴在心頭。

中油聲稱,因為現場是保護區,政府要求中油必須負責做好維護工作,避免廢棄物傾倒和破壞行為,學術單位、環保、教育團體可以事先提出申請,絕對沒有禁止進入;經濟部到底是如何交代中油,外界無從得知,但中油在連署火熱之際賞環團吃閉門羮,絕對是豬隊友無誤。

藻礁公投是台灣史上第一個民間發起且成案的生態保育公投,得來彌足珍貴,民主進步黨號稱民主進步,這項公投連署成案既已成定局,不妨就讓這場公投好好走完民主程序,提升公民素質,而不是一味政策護航秀下限,工程工法可以友善,卻忘了對人友善為何物,擺出讓人看了倒胃口的嘴臉。       

政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府全員出動,共同應對氣候危機

◆  兩道禁令 大陸開始經貿制裁?
◆  藍白合 誰帶頭衝鋒?
◆  台海貿易戰 我如何因應?
◆  政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府全員出動,共同應對氣候危機
◆  藻礁護海岸 人工做不到
◆  衛福部別對居服員「不教而殺」
◆  三接傷藻礁 豬隊友提油救火
◆  二二八:未癒的傷口?政治提款機?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政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府全員出動,共同應對氣候危機


2021-03-01 05:06  聯合報 /   楊之遠(作者為國立台北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管理研究所兼任教授)
美國總統拜登矢言,美國將率領全球對抗氣候危機的「存亡威脅」,宣布將在4月召開全球高峰會。美聯社


為彰顯美國應對氣候暖化的決心,拜登總統於一月廿七日簽署應對國內外氣候危機的行政命令》,主要重點包括宣示美國將氣候危機列為美國外交國家安全政策考量中心將公布美國國家自主貢獻報設立總統特別氣候特使職務,列席國安會議;外交機構要根據適當法律將氣候因素納入其國際工作的戰略與實施計畫,並向總統報告;同時中央情報局、國防部、國土安全部長等均必須提交與其所屬安全、軍事及國土保衛等業務有關之氣候變遷風險評估報告

為應對國內氣候危機,特別在總統辦公廳內設立白宮國內氣候政策辦公室,協調有關國內氣候政策決策,向總統提出建議。並成立國家氣候工作組,由國家氣候顧問主持,成員包括財政、國防等廿一個重要部門首長,採取政府一體的方式來應對氣候危機,發揮組織效率。

拜登簽署此項行政命令具有下列幾個重要意涵,值得我國政府深思及參考

首先該命令將氣候變遷視為國家安全核心議題,將氣候決策拉高至國家安全層次係全球第一個落實氣候安全climate security概念的國家。我國目前對氣候變遷的視野多集中在減碳、發展綠能能源技術層次,建議應納入氣候安全戰略思維

其次目前環保署主管「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其主要目的為降低溫室氣體排放,但其中經濟部、交通部、國防部等相關單位權責不明,亦缺乏對其所屬業務進行氣候風險評估要求,因此溫管法大幅修訂勢在必行。同時未來政府組織改造,新設環資部內必須要有獨立的主管氣候變遷單位,落實執行新定的氣候法令。

再者該命令亦表明將氣候變遷納入美國外交重心,拜登並任命前國務卿柯瑞擔任總統氣候特使,不僅拉高氣候會議談判層級氣候議題   也將成為國際外交談判的重心。我國多年來均由環保署負責出席聯合國氣候及相關會議,主管人員經常更迭,因此亟需長期培養具有環保、外交及經濟等專業背景之高階談判人才,以應對未來國際零碳談判過程博弈挑戰

拜登成立國家氣候工作組,將所有重要部門首長納入成員,共同合作解決國內氣候暖化問題,成為全球最強大的氣候內閣。我國目前氣候變遷業務環保署負責,經常受到相關部會掣肘。惟氣候變遷衝擊領域甚廣,呼籲政府各部門應全員出動,將氣候威脅列為我國共同關切施政重點,才能有效應對全球暖化的嚴峻挑戰。












台海貿易戰 我如何因應?


2021-03-01 05:05  聯合報 /   徐巧芯/國民黨籍市議員、國家安全青年智庫發起人(台北市)
大陸禁止進口台灣鳳梨,蔡英文總統(中)、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右)與高雄市長陳其邁(左)昨到高雄大樹區視察鳳梨產區,大口吃起鳳梨。記者劉學聖/攝影


大陸國台辦日前宣布,禁止我國年銷十四點九億的鳳梨進口。台灣的政治人物不分朝野號召民眾買鳳梨、幫農民,是絕對必要的,但政府該做的遠不只如此,必須對未來台海可能增加的貿易衝突,進行更深入的評估與打算。

台海貿易戰」早有預兆,今年一月陸方禁台灣豬肉進口,農委會強調台豬禁令對產業一點影響也沒有,現凜然回顧,禁豬令恐是中共打響台海貿易戰的實兵演練,而鳳梨則是第二次出手,未來還可能有其他集中出口大陸的農產品,或傳統產業(例如工具機)接續受到貿易戰的影響。

台灣民國 109 年(二○二○年)出口大陸占比四十三點八%,總金額達一,三六七億美金約四兆台幣),除了政府編列十億稅金救鳳梨,更應盡速盤點高風險產業。下一個可能受到貿易戰波及的出口產業是什麼?會不會是九成出口依靠大陸的蓮霧、釋迦、葡萄柚、橙類?會不會是 ECFA 早收清單中的服務業、農業、製造業?

不妙的是聯合報周日披露陸方貿易商致電六龜區農會暫停蓮霧進口,如上升到大陸官方正式禁令,恐使出口高度依賴大陸的蓮霧果農衣食無著。

事實上,民進黨「新南向」喊這麼多年,仍然無法在兩岸關係緊張的狀況下突破東南亞的框架,因此蔡政府任內的對陸貿易依存度創下史上新高,更勝馬英九、陳水扁執政時期。顯然蔡政府對於貿易風險缺乏「分散控管」的問題,已成為中國大陸眼中的弱點。

你用政治口號打我,我就用經濟手段跟你耗時間」,這樣的兩岸新對抗模式不無可能成為未來的常態,蔡政府必須做好長期抗戰的因應準備。在美中關係逐漸復甦,由「敵對」轉為「既競爭又合作」的今天,美方期待的是兩岸之間回到對話模式,只要大陸不以軍事武力直接威脅台灣,恐怕美方對貿易戰的型態只會睜一眼閉一眼,台灣必須靠自己突破困境。

蔡政府未來的可能方向有二:軟化態度回到和平協商,或者持續保持強硬態度。

蔡英文總統可以帶頭宣示,兩岸擱置爭議,務實協商。這種方式對於快速解決兩岸貿易爭端雖然比較簡單,但因民進黨長期以抗中作為政治路線主軸,在對內說服的過程可能會遇到強大阻礙

更有可能的狀況是,保持原本對中國大陸強硬的態度。既然民進黨先前認為是「中國需要台灣」,而非「台灣需要中國」,是否會要求台灣大廠從大陸撤資或停止出口特定項目?一如既往地訴諸台灣民族主義藉以「抗中保台」,是民進黨政府有可能選擇的路線,但台灣部分產業可能在「台海貿易戰」的過程中承擔一定程度的壓力及損失。

兩條路線該如何權衡,考驗蔡政府處理國安的能力。一次的鳳梨事件,可以呼籲國人掏腰包支持,但能吃多久?執政者還是需要為兩岸政治跟貿易相互牽制的現況找到解方,才是正道。












藍白合 誰帶頭衝鋒?

2021-03-01 04:24  聯合報 /   陳長文/法學教授、律師(台北市)
日前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右)與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左)一同出席國民黨智庫主辦的「願景臺灣2030」論壇,藍白暗中競合的進展受到外界關注。記者林俊良/攝影


江啟臣與柯文哲會面,吹皺國民黨內一池春水;藍白有如三國時代的蜀國跟吳國,合則尚可一戰,分則會被各個擊破。所以問題不在要不要合,而是怎麼合,「誰帶頭衝鋒」?

民國 113 年(二○二四),柯文哲看起來是選定了,但形勢並不當然有利於他。畫出柯文哲的當選路徑,可能性最高的就是民眾黨與國民黨協調整合一位最強的候選人-柯文哲自己,然後團結在野陣營,一舉完成政黨輪替。

在野陣營如何「整合出一個最強的候選人」,方式很多,最乾脆、有前例的就是「二階段民調」,國民黨初選通過的候選人,跟柯文哲再比一次民調,輸的退出,贏的參選。

民國 113 年(二○二四)對於國民黨來說,有四個理由,可以支持跟柯文哲進行二階段民調

一、二階段也有可能是國民黨的候選人勝出,就可以得到民眾黨支持者(十%)及泛藍(包括新黨及親民黨)的好感,當然有助於當選。

二、不論二階段誰勝出,國民黨的區域立委候選人都更有贏面。

三、就算是柯文哲當選,也需要國民黨的人才。

四、「三腳督」國民黨更沒有當選的希望。

撇開國民黨的小算盤,從「制衡民進黨」的角度看,藍白當然要合,雖然國民黨與民眾黨的理念並不完全相同,但「不是民進黨」就是一個最大公約數。

國民黨或民眾黨不論誰執政,不會箝制言論自由,不會多數暴力,不會關說司法,不會雙重標準、會同意兩岸一家親,這就是藍白要整合的道理。

要培養民國 113 年(二○二四)「二階段民調」的氛圍,必須從民國 111 年(二○二二)開始。如果民國 111 年(二○二二)的縣市長選舉,國民黨與民眾黨就以「二階段民調」共同推出人選,那對國民黨其實是有利的。因為到目前為止,民眾黨還是接近於柯文哲的「一人政黨」,民國 111 年(二○二二)看不到什麼人選,包括黃珊珊在內,可以在二階段民調贏過國民黨候選人

但就算黃珊珊贏了,以羅智強或蔣萬安為例,無論誰成功的在國民黨內初選贏了,但是在二階段民調輸給黃珊珊怎麼辦?

如果這個情況發生了,那我會建議智強或萬安,「趕快去領黃珊珊的志工背心,也幫我領一件!」畢竟,選舉就是要推出最強的候選人,你也選,黃珊珊也選,那很可能就是民進黨當選了。

至於國民黨籍市議員擔心的民眾黨「分票」問題,目前民眾黨有穩固的十%支持度,本來就會有市議員席次。藍白合不合,與多席次選舉的關係不大。

總之,江啟臣主席與柯文哲同台的決定,我百分之百的支持,這才是最大在野黨主席應該有的胸襟與膽識。至於國民黨內有志大位的人,也應該要有信心和準備,在二階段民調贏過柯文哲(及黃珊珊)。














兩道禁令 大陸開始經貿制裁?


2021-03-01 04:51  聯合報 /   楊崇正/澎湖科技大學行銷與物流管理系退休副教授(新北市)
中國大陸宣布明天起暫停進口台灣鳳梨。本報資料照片


今年以來,短短一個月內,大陸對我銷陸農產品貿易連續出台兩項禁令。其一為肉類及其加工品,其二為三月一日起的鳳梨。肉品的禁銷,與蔡政府宣布開放進口美國含萊克多巴胺之豬肉有關。鳳梨的禁銷,檯面上的理由是檢疫出現有害蟲類,但是時間如此巧合,深層緣由頗為耐人尋味。

時間之巧合,係指蔡政府剛才調整國安、外交、兩岸高階人事改組之際,我方兩岸路線可能重新檢討的開端。

回顧蔡政府五年來,大體上一味唱和美國川普政府的印太戰略,並採取聯美抗陸(國台辦用詞)政策,成為美中博弈大局中的美國馬前卒。在內政上則大搞各領域上的去中國化。

此外,在經貿上,依大陸海關總署統計,去年台灣對大陸貿易順差高達一,四○五點二億美元依我方財政部統計,台灣對大陸貿易順差也有八六六點七三億美元,台灣已成為大陸最大貿易逆差來源地。

在蔡政府聯美抗中又享受鉅額貿易順差情境下,大陸涉台學研機構及網友常有「窮台論」的說法。「窮台論」的直白解讀即為,妳不能一邊大賺我的貿易順差,又一邊明搞對抗加上暗搞台獨。所以在去年兩岸 ECFA 屆滿十周年之際,即有不少是否終止協議的論戰。

在二月最後一個工作日,由大陸海關總署突擊式的宣布,不啻是一個先期警訊。基本於窮台論上的中共對台經貿制裁可能已將展開。此次先選鳳梨產業試點,一來貿易額去年約四,九八七萬美元約十四點九億新台幣),於總體兩岸貿易占比甚微二來鳳梨主力產地在屏東縣、高雄市、台南市,均為綠營傳統鐵票票倉,堪稱精準突擊

首擊肉品銷陸市場,次擊鳳梨銷陸市場,還有下一個產業嗎?問題的根本解決,可能還需蔡政府兩岸政策的大轉彎。












藻礁護海岸 人工做不到


2021-03-01 05:01  聯合報 /   陳賜賢/中華民國水利技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台北市)
藻礁議題全面延燒,環團力拚公投達標,府院黨全面滅火。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藻礁,從海岸防護觀點天然海岸堤前灘地具良好消波功能無庸置疑,若無藻礁消能與保護,桃園縣政府時期興建之老舊海堤堤後防風林早已崩潰

探究桃園海岸線,從觀音溪新屋溪間原為侵蝕淤積平衡之海岸此區段原海岸線之上層為沙岸,下層為礁岸,然因廿年前觀塘工業區開發陸續設置之防波堤延伸,造成此區段原海岸線之上層沙岸流失,下層礁岸出露並重見天日,令人驚豔的桃園藻礁從此引起國人關心

無論如何,此半自然海岸線在工程、生態與海岸環境三者間關係,值得國人用心保護與取得平衡因為人工如何養灘,也創造不出此天然礁岸
















衛福部別對居服員「不教而殺」


2021-03-01 05:01  聯合報 /   伊佳奇/長照政策研究者(台北市)
3月起未能完成20小時認知症(失智症)、身心障礙服務相關訓練的照服員,將不得領取相關服務加給,引起許多反彈。圖為示意。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長照2.0推動近五年,預算投入已超過千億,早該檢討服務架構、輸送方式、服務品質等問題,衛福部於今年初發文要求,三月起未能完成廿小時認知症(失智症)、身心障礙服務相關訓練的照服員,將不得領取相關服務加給,引起許多反彈,衛福部表面上是為提升照護品質,卻是「不教而殺謂之虐」。

衛福部推動長照政策,困難度最高的為認知症照護,除在於精神行為症狀(BPSD)、還有個別化照護需求,九十五%以上認知症患者為高齡者,此一認知功能退化、缺損是漸進過程,根據臨床研究阿茲海默症平均餘命長達八到十年,當全世界五千萬認知症患者沒有藥物可治癒時,靠的是照護,包括生活照護醫療照護,尤以生活照護為重

認知症照護是需以系統化、跨領域整合照護知識與技能,因每位長者認知症類型、病程、生理、心理、生命史、個性、現存能力等均不一,照護者必須量身裁製照護計畫,配合病程退化從輕度、中度、重度等提供不同的照護方式,需要有神經醫學、老年醫學、老年護理、職能治療、物理治療、營養學、口腔醫學、老人心理學、社會學等跨領域知識。

問題就出現在衛福部至今從未提供專業人員、家庭照護者完整的照護知識與技能,衛福部長期依賴所謂專業團體規畫認知症政策,台灣至今醫學、護理、社工、長照等系所均無法提供認知症系統化跨領域整合照護知識所謂專業團體」自然無法規畫課程內容;筆者多年前即疾呼:衛福部應成立認知症系統化、跨領域整合照護研究單位,以規畫出教材與培育師資,至今仍聽而不聞

衛福部不提供認知症系統化、跨領域整合照護教材、師資等,僅要求照服員若未修滿時數,則不給予額外給付,任由民間團體辦理廿小時訓練課程,如何能達到提升照護品質目標,僅形成長照從業單位及人員疲於奔命,虛應了事。

試問所謂專業團體」從過去八小時課程到今天廿小時課程設計,能滿足認知症不同類型、病程等長者的照護需求嗎?最近常有居家服務的督導、照護員來詢問:「認知症照護為何要學大腦功能?」、「認知症長者遊走該怎麼辦?」等,反映出認知症教育片斷化、醫療化等問題

如果不懂大腦各部分所職司的認知功能,怎麼知道是腦部哪部分受損不知認知功能與生活能力之間關係,如何照護?如果不研究長者疾病類型、生命史、現存能力等,規畫適合的非藥物生活活動,如何轉移或降低遊走的可能性?

基層長照人員之所以會有這些疑惑,歸咎於衛福部無法提供完整照護知識,以為廿小時課程就能提升照護品質;一百廿門課面對整個病程仍是不足,遑論廿小時的八門課。

衛福部不能再虛應全國近卅萬認知症家庭超過十萬居服員及各長照承辦單位,超過千億的長照預算應該用在能建立台灣可運作及穩定的長照體系認知症照護上,更別再「不教而殺」。












三接傷藻礁 豬隊友提油救火


2021-03-01 04:57  聯合報 /   蔡嘉鴻/鐵路工程師(台北市)
桃園市觀塘大潭藻礁(見圖)淺海珍貴藻礁,疑中油三接施工破壞。本報資料照片


接收進口天然氣的必備設施就是建港,在馬政府時期確定由中油在觀塘工業區(港)興建第三天然氣接收站,蔡政府時期施工計畫經環評審議通過,依法取得開發許可,強調施工過程會針對藻礁採取迴避方案,持續維護生態。然而三接棧橋新建工程卻發生工作船斷纜擱淺而破壞藻礁生態的事件

姑且先拋開前期環評的合理性,從工程執行品質觀點而言,三接工程完全可以說是中油這個「豬隊友」間接引爆摧毀國家能源轉型專案的典型失敗案例。若不是「靠勢」以為無人察知而可以一手遮天,若能嚴謹遵守協議的「迴避工法」或施工程序,至少可避免傷害藻礁。

中油不檢討補救與承諾,還提油救火,說什麼水下無藻礁,如此粗糙的粉飾而低估環團的判斷能力,實在傲慢,毫無自省,更讓政府與人民呈現對立的局面。

對於已定調的友善環境工法,就是給予信任的最低底限,但政府團隊監督失職、國營事業靠勢輕忽,還用實際核准面積來模糊焦點,再加碼扣上核四的帽子,簡直荒唐。就遷址台北港一說,實務上恐怕只是失焦且浪費更多的行政資源;倘若公投一決而民意通過遷址,則永存藻礁的唯一方案,已無從選擇,只剩下三接「要與不要」的是非題。











二二八:未癒的傷口?政治提款機?


2021-03-01 04:27  聯合報 /   林法/公(彰化市)
二二八事件74周年中樞紀念儀式在高雄市歷史博物館舉行,蔡英文總統(左)專程南下參加典禮。記者劉學聖/攝影


二二八中樞紀念儀式首度移師高雄主題為烏暗會過、天嘛會光、愛佮希望、久久長長」。如同難得假期,這一貫的文青修辭也十分動聽,但七十四年過去,這個台灣光復後最不幸的事件,到底給了我們什麼啟示?

幾天前國史館針對原住民與二二八關係,舉辦原民會主委夷將.拔路兒口中的首次研討會,蔡總統致詞時說:屬於原住民族的觀點不會再受到忽略…當不同族群對事件記憶都能被聽見看見,轉型正義中追求的歷史真相才能真正達成。二二八過去這麼久,從民國 80 年(一九九一年)行政院成立研究該事件小組算起,至今也已卅載,我不禁想問:為何前後執政長達十三年號稱「最本土、最愛台」的民進黨,現在才想到島上待最久卻也最弱勢的同胞?

政府投入卅年還原多少真相?七十四年後的傷痛又被治癒多少?這是官僚體系怠惰,還是有人一直把二二八當作選舉的「提款機」?但不論何者,影響所及,正如此次北市府邀請為平反二二八受難者竭心盡力的馬前總統參與紀念活動,協辦單位台灣國家聯盟表達抗議宣布退出,原訂到場的副總統賴清德也因「行程調整」,轉而出席義光教會的追思禮拜。在民進黨「長期努力」下,這般叫人無法苟同的「轉型正義」,豈不就像昨天中樞紀念儀式上,代表致詞的受難家屬突然高喊「獨立建國」,讓台下官員拍不拍手都難為的場面,只剩諷刺與尷尬?

甘地傳」中記載,印度建國初期宗教衝突劇烈,當時有位印度教徒到甘地面前,悲憤地承認他為報復兒子死在伊斯蘭教徒手中,去殺了一個伊斯蘭教小孩;甘地告訴他救贖自己靈魂的方法,就是收養一名與兒子年紀相仿的伊斯蘭教徒孤兒,並用伊斯蘭教徒的方式好好培育他。這或許陳義過高,但南非這個世上唯一曾把種族隔離當作「國策」而造成無數受害者,短短幾年內卻能撫平嚴重歷史創傷的國家,又該如何評價?從馬前總統身上,我們看到是南非的過去,還是台灣的未來?

烏暗會過、天嘛會光、愛佮希望、久久長長」,若愛與「諒解」無關,「天光、希望」從何而來?紀念二二八,有再多的假期或動人的修辭,又有何義?


范疇/「卒」、「馬」、「車」角色 台灣不可自欺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范疇/「卒」、「馬」、「車」角色 台灣不可自欺








范疇/「卒」、「馬」、「車」角色 台灣不可自欺


2021-03-01 04:19  聯合報 /   范疇(作者為跨界思考者)
針對國際情勢最新發展,總統蔡英文出手調整國安人事。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近日蔡英文政府大幅調整國安及國防的人事布局,媒體的辯論都環繞著一條主線:這樣的調整算不算是對北京發出善意?是不是在對美國新政府下的可能新政策方向做出超前部署?最極端的猜測甚至是蔡英文是在為蔡習會布局

在這樣的討論氣氛下,冒著得罪多方的風險,我還是要像破唱片一樣,再重複一次四年來說了幾十次的一組看法。因為民國 108-110 年(二○一九-二○二一)的世局巨變已不容許台灣再犯一次過於天真的錯誤。我必須(再次)抱歉地說:不管藍綠,現在還以為「兩岸關係」的改善(或惡化)就會影響台灣前途的人,恐怕都是天真派。

台灣社會,不分藍綠在心理上無法突破的「兩岸關係」概念,事實上在民國 106 年(二○一七年)就不存在了。該年二月我首度寫道:「世界上已經沒有單純的兩岸關係』,而只有『第一島鏈區域安全網』關係」。

民國 109 年(二○二○年)五月在本專欄發表《台灣已進入五角關係》,要旨是不但「兩岸關係」早已失效,連「美中台三角關係」這個概念也已經太簡化而失去分析現實的作用了。引述其中一段話:「哪五角請繫好心理安全帶,那是美利堅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中共、台灣這五方或許用英文來表達比較清楚,五角就是:The United States,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PRC), China, Chinese Communist Party(CCP), Taiwan」。

使得「兩岸關係」無用、「美中台三角關係」失效的,就是很多人不喜歡的美國前川普政府。川普團隊為美國留下的最大政治遺產,恐怕就是區分「中國 China」和「中共 CCP」,也就是說即使「中共」今天代表「中國」,並不等於中共能萬世代表中國。

川普在這方面著力之深,新上台的民主黨拜登政府,已不可能回到「中國等於中共」;即使擁抱貓熊派再度抬頭,也只能擁抱「中國」,而不能擁抱「中共」。

以象棋為比喻,在「兩岸關係」年代,台灣在東亞棋盤中的角色是「」,在「美中台三角關係」年代台灣是「」,而在川普奠定的「五角框架」下,台灣依然是棋子,但角色已經由「」變成「」。中南海肚子裡雪亮,台灣作為「」的地位已無可倒退,因此雖然表面上文攻武嚇加重,但事實上已不得不接受這個現實:若要和台灣打交道,就得認清台灣作為「」的角色和力道。

眼前,深綠獨派力推台灣在東亞棋盤上變成「」,而已失去蔣氏父子反共情操的深藍統派則用力把台灣推回「」的角色。這兩端中,不排除其中有真正基於信仰、價值者,但讓我們不要自欺,其中大多數都只是在台灣的選舉制度拉票大內宣」,玩弄的是台灣良善人民的舊情綿綿或舊恨綿綿情緒。等而下之者,甚至就是有致命把柄落在對手或中共手中的自保演戲。

台灣不要再浪費精力討論、辯論哪個「人」、哪個「派」可以影響中共或美國白宮了。因為,哪個政治人物或哪個政派都已經無法對中南海和白宮起作用。台灣應該把自己視為坐在一輛高速列車中的乘客,車頭內有兩個不合的駕駛在爭奪油門、煞車及轉軌權,乘客之間的叫罵與內鬥是沒有意義的。找到最大公約數、收集防護設備、吃飽睡足鍛鍊身體、研究列車進入不同軌道後的對應計畫、團結移動到列車的重心位置以平衡列車的震動、發揮自己作為「」的分量和東亞區域中其他車廂中的「」、「」、「」深化關係,這些才是正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