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1日 星期三

經濟日報社論/引導危老重建 宜提供誘因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96741/web/ 

◆  聯合報社論/民進黨桃花瘟,長期執政的道德喪失症
◆  聯合報黑白集/柯文哲與他的黨產大夢
◆  經濟日報社論/引導危老重建 宜提供誘因






經濟日報社論/引導危老重建 宜提供誘因


2024-08-21 03:10  經濟日報/ 社論
引導危老重建,宜提供誘因。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近日媒體報導,在《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簡稱危老條例)的時程獎勵於明年5月歸零後,內政部可能不會進行修法延長。危老條例施行迄今,全台危老重建申請案件不到4,000件。若內政部明年未提出新的激勵機制,則全台老舊建物重建速率恐更步履蹣跚。

危老條例於民國一O六年(2017年)5月開始施行,主要針對經評估須拆除重建的30年以上老屋或危險建物,提供「早鳥優惠」以及「基地規模」兩種獎勵。前者是指在施行之後三年內申請重建,可獲得10%容積獎勵,而第四年起以8%、6%、4%、2%、1%遞減,並於民國一一四年(2025年)5月歸零。基地規模獎勵則指若重建面積達200平方公尺,可獲得2%容積獎勵,而面積每增加100平方公尺,就再增加0.5%容積獎勵。不過,這兩種容積獎勵合計不得超過10%

內政部於民國一O六年(2017年)制定危老條例時,曾說明地震及室內升降設備不足為其主要考量:首先,台灣若發生高強度地震,對民眾生命、財產及安全影響甚鉅。而30年以上的老屋在興建時,尚未發生921地震,故納震設計規範不嚴謹。其次,台灣步入高齡化社會,而五層樓以下老舊建築多無設置升降設備,因而對無障礙居住環境需求日殷

民國一O六年(2017年)第2季時,國內30年以上老屋占比46.6%,而65歲以上高齡者占比接近13%;反觀目前30年以上老屋占比52.4%,而65歲以上人口占比18.8%,故對危老條例的需求較之前更加迫切。

即使內政部提供兩種容積獎勵,但民眾對危老條例的反應並不熱絡。截至今年6月底,全台各地方政府申請危老重建的案件總數為3,721件,而這些核准案件所反映的拆除戶數,遠低於合乎危老重建資格的住宅數以核准案件數占全台四分之一台北市為例,民國一O七至一一二年(2018至2023)每年平均核發住宅拆照數為1,722宅。不過,截至今年第1季為止,台北市屋齡30年以上的住宅共65.3萬戶。因此,若要將這些老舊住宅全數更新,至少得花近380年

危老重建後的住宅,通常對社區周遭的居住環境產生正面影響。危老重建因獲得容積獎勵,周遭區域住宅供給數量會增加,也可能造成擁擠的窄巷高樓,按道理房價應該下跌。不過,大部分研究都顯示,危老重建因改善都市景觀及降低都市犯罪,導致民眾對其周遭區域住宅的需求增加,反而驅動住宅價格上升

因此,危老條例對都市發展具正面的外溢效果,內政部宜修法延續。然而,內政部最好取消早鳥優惠時程獎勵,以避免危老申請案件隨時間增加而遞減。以台北市為例,在民國一O九年(2020年)容積獎勵為10%時,核准案件達到298件的最高峰。隨著容積獎勵下降至民國一一O年(2021年)的8%、民國一一一年(2022年)的6%以及民國一一二年(2023年)的4%,核准案件也分別下降至210、152及96件這個現象反映內政部錯將所有老舊建築視為同質,故擬以隨時間增加而遞減獎勵的方式,來刺激民眾儘早重建。

然而,建築物的年齡及堪住品質互異,故最合適的重建時間也完全不同。因此,內政部明年宜提出一致性的容積獎勵政策。其後,在危老條例即將落日前,內政部可視危老重建速率是否達標,以決定是否再展延。

由於目前我國擁有自有住宅的家戶占比接近85%,因而提高容積率以鼓勵危老重建,對大多數人而言,並不會出現厚此薄彼的不公平性問題。不過,國人普遍想規避老屋重建所產生的短期居住不便及居住成本上升的問題,故出現「以拖待變」的行為。因此,政府宜持續提供誘因導引老屋重建,以提升國人的居住品質,以及降低強震所導致的風險












聯合報黑白集/柯文哲與他的黨產大夢


2024-08-21 03:57  聯合報/ 黑白集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辦公室在台玻大樓2樓,旁邊為木可公關。記者蘇健忠/攝影


民眾黨緊急幫「木可公關」宣布收攤,兩邊是什麼關係,白營卻避而不談。柯文哲前幕僚柯昱安受訪細數「木可」身世,外界才知,柯 P 市長連任之戰糧草窘迫,羨慕藍綠有黨產或國營事業當小金庫,油然心嚮往之。幕僚群提醒事涉違法,柯 P 很不高興,堅持依老友李文宗兄妹建議,在市長卸任前成立木可。

柯文哲找端木正和李文宗設計獨有財會制度,透過大選肥育木可公司,躲避監院監督木可從政治獻金帳戶拿走四千萬,怎料有協力廠商不願配合,因而東窗事發。阿北辯稱競總報帳沒有 SOP,但柯昱安反駁,兩次市長選舉都依 SOP 報帳,申報前就上網公布。反而這次,為了木可,才變成一團爛帳。

P 為扶植黨營事業,財政紀律從公開透明走向暗渡陳倉。名嘴爆料,柯文哲向大老哭窮,立馬獲捐一千萬現金,更用假民調向財團募款。對這些,柯文哲都不作澄清。他一向重視清廉人設,為何對清白大事裝聾作啞?

民眾黨選後獲數億元補助,黨部興高采烈搬入豪華商辦,黨中央仍不斷向小草募款。主席夫人還忙用兒子當人頭登記公司,要開小草咖啡。昔日斥罵新潮流把持國營事業,如今自己大搞黨營事業難怪被蔡壁如質問初心在否

民眾黨最貴重的「黨產」,其實是政治誠信可惜被「木可」賠光














聯合報社論/民進黨桃花瘟,長期執政的道德喪失症


2024-08-21 03:58  聯合報/ 社論
交通部長李孟諺(右)被爆婚外情,他火速道歉請辭並獲准,上任僅92天。圖/取自PTT


上任僅三個月的交通部長李孟諺,因被爆料外遇長達十年,他火速請辭獲准。表面上看,賴政府處理官員醜聞極為果斷,不似蔡政府的縱容及拖泥帶水。事實上,李孟諺曾任賴清德台南市長任內之水利局長及秘書長,甚至在賴清德高升閣揆後代理台南市長,兩人關係極深。可見,速斬李孟諺是不得不然的危機處理,以避免「失德」風暴延燒賴總統。

無獨有偶,賴清德另一台南「子弟兵」陳宗彥,日前才因涉及酒店業者性招待遭檢方起訴並求處重刑。陳宗彥曾任台南民政局長及新聞處長,皆在賴清德市長任內;他所涉之性招待及包庇醜聞,也是當時發生。可議的是,南檢民國一三 年(二○一四年)曾分案偵辦,次年卻以「查無具體不法事證」簽結。直到去年民眾黨立委陳琬惠再度爆料,上任行政院發言人才十八天的陳宗彥為恐影響賴清德選情火速請辭,南檢才再度偵辦。「司法會轉彎」,絲毫不假

與陳宗彥情況類似的,還有民進黨立委趙天麟和羅致政,都是在大選前被爆出婚外情。其中,趙天麟與大陸籍女子交往逾十年,兩人親密合照遭流出,他被迫退出立委選舉。羅致政則因七年前與立委助理的婚外情被重炒,並翻出兩人親密自拍合照;至此,連「家人諒解」也無法挽救其選情,導致他立委選舉落敗。

綠營緋聞事件頻傳,讓人驚愕的,不只是公職人員的官箴及道德感之貧弱,還有民進黨政治人物膽大妄為。以李孟諺十年的婚外情為例,說明他從任職台南市府起,一直到行政院發言人、秘書長,都是「外遇進行式」。他白天在政府發號施令,對媒體侃侃而談,晚上則在那裡另築愛巢密會小三,過的是表裡不一雙重生活。不僅如此,他四月接獲出任交通部長之任命後,被爆與涉及侵占遠航十三億的前董座張綱維之律師會面。湊巧的是,其婚外情對象陸女在永和的居所,也正好是張綱維旗下建案。這樣的關聯,顯非純屬巧合,那麼李孟諺與張綱維間難道沒有其他「瓜葛」?

民進黨近年的桃色風波,族繁不及備載,都快能編成一組撲克牌了。總統府前發言人丁允恭,在高雄市新聞局長任內周旋於四女之間,並於上班時間在辦公室內作愛。另一總統府發言人谷辣斯,在競選花蓮縣長時,與已婚隨扈發生不倫戀,最近被判賠元配七十五萬元。前原能會主委謝曉星,性騷並霸凌女部屬;衛福部前次長王必勝不僅發生不倫戀,還外遇生子,卻照樣大剌剌升官;包括前健保署長李伯璋與「乾女兒」十指緊扣,件件令人瞠目結舌。

這些屈指難數的桃色事件,反映了綠營人士膨脹的欲望與衰弱的道德,已到了不成比例的地步。近廿多年,民進黨因多數時間在中央長期執政,權力變成股掌之間的玩物,逐漸地連道德和操守都難以把持,桃色危機也因而如瘟疫般在綠營內部蔓延。去年台灣 MeToo 事件,民進黨內的性騷即高達十多起,黨中央婦女部竟還「吃案」。這點點滴滴,不斷退步,都不是一天造成的。

再看,李孟諺和趙天麟身上那些長逾十年的婚外情,包括陳宗彥、陳凱凌的性招待案,都發生在綠營南部鐵票區。可知,選民的縱容及滿不在乎,如何造就了民進黨的道德喪失症。深一層看,這一樁樁桃花瘟,不只反映了政治人物的感情無法自持;它們還涉及更深的政商利益交換和糾葛,諸如土地開發利益和對酒店業的放水。最後,藉由不正常性關係的媒合交織,連司法都扭曲了。這才是台灣最深沉的墮落!





【專家之眼】大陸統一台灣的重要原因之一

◆  【專家之眼】「去全球化」趨勢下 看中美博弈與產業布局
◆  【專家之眼】大陸統一台灣的重要原因之一

◆  【專家之眼】怎的?「班班喝鮮乳」變「班班喝保久乳」
◆  【專家之眼】永續喊假的?何以政府永續債發展牛步







【專家之眼】大陸統一台灣的重要原因之一


2024-08-21 07:25  聯合報/ 湯紹成/亞太綜合研究院院長
兩岸問題日益複雜,只有談判與協商一途,避免直球對決,才是兩岸之間的最佳選擇。(法新社)


世界上有不少國家都有分離意識或不統一的情況,比如當前美國與波多黎各(Puerto Rico)、俄羅斯與車臣(Chechnya),甚至英國與蘇格蘭,還有統一前的德國等。從上述各國案例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的結論:

若母國擔心,一個子國分離可能產生連鎖效應,導致其餘子國群起效尤時,母國會極盡所能加以攔阻,甚至不惜發動戰爭,比如俄羅斯國內車臣塞爾維亞與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甚至科索沃。另外就是以強烈的法律程序加以阻止,比如西班牙政府對付加泰隆尼亞,至今後者的政治領袖還在逃亡,因為還有巴斯克地區獨立問題,甚至連英國政府也擔心,若蘇格蘭獨立,將導致其他地區仿效。

反之,若母國沒有因子國分離而產生連鎖效應的顧慮,那雙方就可以談判解決。最明顯的事例就是捷克與斯洛伐克的和平分離,以及加拿大魁北克獨立公投其中所涉及的就是各自國家利益,比如還有美國與波多黎各和平談判。而德國則是在戰後因大國占領而分裂,但日後仍賦歸統一,其過程也十分和平。

在母國與子國統一或相互獨立之間,還有一種交往模式,這就是所謂的「自由聯合協定」(Compact of Free Association,COFA),是美國與密克羅尼西亞聯邦、馬紹爾群島以及帛琉三個太平洋島國簽署國際條約,確立並制定了彼此間聯繫國的關係。

由於北京也會擔心,若台灣獨立將會產生連鎖反應的後果,比如新疆、西藏與香港。尤其,只有台灣不在中共的統治之下,因而特別加以關注,勢必砲打出頭鳥,以便維繫國祚的存續。再加上民族意識的問題敏感,世界大國中只有中國尚未統一,故在台灣問題上不容閃失,導致我們活動空間的限縮。

再加上,近年來大陸的發展迅速動搖了西方勢力主宰全球的基礎,導致美歐國家對於中國的敵意加深,正如左傳所言:「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因而都不斷在打台灣牌來牽制與打擊中國,以致於兩岸問題日益複雜。因而還是只有談判與協商一途,避免直球對決,才是兩岸之間的最佳選擇














【專家之眼】「去全球化」趨勢下 看中美博弈產業布局


2024-08-21 07:45  聯合報/ 盧信昌/台大副教授
圖為中國山東煙台港口等待出口汽車。美聯社


一度被暢銷書作者喊的震天響口號和字眼,諸如:地球是平的、地球村年代、十倍速等等,如今卻在金融大海嘯和新冠疫情以迄,基於公衛需要與國安考量的生產鏈重組,看似師出有名的各自搏命當中,正逐步背棄世貿組織(WTO)的基本原則與共同使命,紛紛改以各種名目來炮製出高關稅與投資障礙。

正當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女士,在取得競逐第二任的潛在支持之後,旋即以產能過剩的擔憂,推動對中國大陸產製電動車的關稅課徵;訊息一公開,立即有來自德國汽車業者的公然反對,卻依然無濟於事。歐盟委員會著手進行最終版本的公開徵詢,於本月底行將截止意見蒐集;並於今年的10月30日,進行最終版本的確認公告。

自新冠疫情以迄的全球經濟復甦,已然延遲兩年多;而冷灶熱燒的美國公共投資與民間廠房的新建,支出業已到位。可惜的是,「去全球化意圖仍未見到有明確路徑圖;遑論美國兩黨總統候選人的政綱,也沒看到緩議的可能之下,主要全球大廠的政治壓迫、心態觀望與潛在投資風險,均有增無減

在重重阻難之下,德國廠商仍擴大其在中國大陸的投資金額;而中國大陸的電動車商,也選擇到中歐國家蹲點和布局。至於台灣企業,也沒得一刻閒!

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的第二廠,雖然量產時程一再延後;卻陸續傳出供應鏈業者抱怨,他們並沒能拿到美國政府的補貼,只是從半導體設備商、材料生產、先進封測以及下游的組裝業者,都必須以投資美國的實際行動,來響應半導體產業群的回流政策。

即使是率先表態支持美國回流政策的台灣上市公司,業者被迫一再擴大投資規模企業的無奈在於,「到底要多大比重的生產線回流,美方才滿意呢?」

反觀,荷蘭半導體設備的大廠,ASML執行長富凱特Christophe Fouquet)則指出,大陸晶片製造技術,確實落後10年;且在短期內,仍無法自主研製極紫外曝光機EUV)。不過,他客觀地指出:在小院高牆的中美脫鉤態勢不變下,主要國家即使願意配合做科技管制;但中低階晶片生產規劃也要積極應對,以免在日後又出現供需失衡大缺口

信然,當歐、美國家的右派政要也提出了「產能過剩」論,並試圖一箭雙鵰的阻斷新能源與綠色產業的發展。如今各國加徵關稅的舉措,即使世貿組織也已鞭長莫及;殺紅了眼之後的關稅報復戰,遲早要有的事。

在可預見的將來,不只中國大陸出口商,必須搭配各類組裝切換與異地的額外投資,各國廠商皆然;至於末端消費者物價擔負,自然要節節升高的。




盛治仁/拜登決定不容易—領導者不偏聽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盛治仁/拜登決定不容易—領導者不偏聽
◆  廖達琪/無用之用是為大用
◆  張延廷/建立心防遠高於軍事採購








盛治仁/拜登決定不容易領導者不偏聽


2024-08-21 04:11  聯合報/ 盛治仁(作者為雲品國際董事長)


拜登總統退選是很不容易的決定。根據媒體報導,在他辯論表現砸鍋面臨勸退壓力時,拜登是堅定地想要選到底。太太吉兒和兒子杭特是他最常聽取意見的家人,都認為拜登即使辯論表現不佳,但還是最有機會擊敗川普的候選人,所以強力支持繼續競選。

事實上,拜登宣布退選時並非已走到窮途末路。體制上他在初選中獲得了足夠的票數支持,政治上民主黨雖有金主和大老希望他退選,但是多數民主黨檯面上的政治人物都還是表達支持,或至少是沉默和觀望。希望拜登退選的呼籲還是小於支持他的聲音,因此他並無非退選不可的壓力。

做成這個決定主因是親近幕僚分析民調資料,讓拜登解選民對他高齡和身體狀況的憂慮,和堅持選下去可能敗選的機率以及對他歷史評價造成的傷害。

在拜登決定退選正和幕僚研議如何在下午對外宣布之際,白宮相關人士和支持者還在跟外界保證拜登總統一定堅持到底。當天早上競選總部共同主席里奇蒙還在十一點談話節目 Face the Nation 上大力疾呼:「我要清楚明白地說,他已經決定了。那個決定就是接受提名尋求連任,並且贏得連任。」下午一點四十五分,拜登就發表退選宣言

這件事不容易,是因為高階領導人不容易聽到真話,尤其是攸關自己利害關係時的真話。拜登自己和家人當然希望連任,他的親近幕僚如果只在意自己的政治前途和利益,理應勸他選到底。但是幕僚卻能根據客觀數據做出相反的建議,能夠找到這樣的幕僚組成團隊實屬不易

即使辯論表現不佳,雙方民調也還在誤差範圍,並未拉開。拜登自己能點頭,也就是要一位手握實權的現任總統承認身體狀況不佳而退選,更是不容易,因為權力容易使人膨脹昏頭,認為自己無所不能。

不管拜登退選是基於自我保護或是堅決不願看到川普當選,他的決定讓民主黨開創了一個新局面,副總統賀錦麗成為候選人之後,民主黨的氣氛丕變,募款創歷史紀錄,選戰回到了勢均力敵的五五波。

領導人要非常刻意及努力來避免偏聽的問題自己親近或信任的工作夥伴是不是有不同觀點,以及敢不敢說真話是兩大關鍵。不管在政界或企業界都一樣,如果一開始就找同質性高的人組成團隊,就很難有不同角度的意見出現。團隊氛圍如果不鼓勵表達不同意見,總是體承上意,也看不到對真實情況的分析這兩點都跟領導人作風直接相關

為何會出現很離譜的決策?經常都跟團體迷思groupthink)有關。最有名的案例是甘迺迪任內發動了災難性的豬玀灣入侵失敗,後來學者研究發現為什麼這麼多聰明又經驗豐富的專家會做出這麼糟糕的決定,因為團體內部看法相似,相互呼應,而有不同看法的人又怕破壞團結或揣摩上意而保持沉默。

我推薦一個「事前檢討會」的機制,就是在事前所有人腦力激盪把某件專案失敗的原因提出來,這樣可以讓大家思考並避免錯誤,而非只能事後檢討。

不管用什麼機制,重點是領導者不偏聽,能夠組成意見多元且願意表達的團隊,解真實意見後再作決策,才能降低犯錯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