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30日 星期三

經濟/落實三連結 經濟發展不斷鏈

.聯合報社論..世大運照亮運動魂或台灣魂?
.聯合報黑白集.台灣像巴西或巴拉圭
.經濟日報社論.落實三連結 經濟發展不斷鏈







經濟/落實三連結 經濟發展不斷鏈


2017-08-30 01:23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行政院副院長林錫耀在8月初代表行政院長林全出席「卓越中堅企業獎」頒獎典禮時表示,為拚建設、拚經濟,政府將射出三支箭。其中,「五加二」產業創新計畫為第一支箭,希望能使台灣產業創新及升級;第二支箭是「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希望透過擴大財政支出,進一步提振景氣;第三支箭為改善企業生存發展的障礙,如水、電、人才以及缺工等困難。
對於產業發展而言,相信各界對政府這三箭都殷殷期待。不過,發射出去的箭是否能正中紅心,方向與力道都很關鍵。方向不對,資源浪費;力道不足,也是功虧一簣。因此,如何針對產業發展的瓶頸與未來,讓方向更精準,力道更強勁,非常需要政府各部門全部動起來。
事實上,如果深入觀察目前政府主要產業發展政策的內涵,可以發現整體的策略思維是以「五加二」產業創新計畫為基礎,希望透過「連結未來」、「連結國際」及「連結在地」等三大連結來驅動「就業」、「所得分配」、「區域平衡」的所謂台灣經濟發展新模式。因此,這三大連結是否能夠真正發揮其角色,絕對是這三支箭是否能竟其功的關鍵。
在連結未來方面,基本上,不論世代如何變遷,技術及人才絕對仍是產業競爭力的關鍵。不論財政如何困難,政府還是應該大力投資於如智慧科技、生醫、綠能及國防等先進技術的研發及人才培育與延攬。其中在人才培育部分應加強軟體及跨領域等訓練,並透過產學研合作研發計畫,讓人才更貼近產業需求;也應透過鬆綁與開放及吸引力的計畫,全力延攬國際人才來台發展。
為了讓企業能夠順利邁向未來,基礎建設的完備、法規的鬆綁、新創的支持,以及友善企業發展環境的建構,都需要政府加把勁。例如,基於智慧科技的創新應用服務如智慧醫療、智慧機器人、無人機及自駕車等,面臨現行法律適用議題,應以兼顧安全、公平及創新的原則,大幅檢討修訂相關法規。
而在產業高值化目標下,也應積極評估未來用電、用水及土地需求,並做全盤規劃,讓企業沒有疑慮;又如應全面布建有利數位經濟發展的基礎建設如5G寬頻通訊、網路資安防護機制等。這些都需要各部會,以及中央與地方一起努力才能有效達成。
在連結國際方面,應透過各種管道爭取先進國家合作研發計畫、參與國際協會共制標準及與國際大廠合作,促使台灣業者在全球新興科技生態體系中扮演一定的角色。而在市場拓展方面,在既有零組件之外,更應著重協助系統整合方案拓銷海外。雖然我國政治處境艱難,建議政府官員仍應領頭帶隊拓展全球市場,協同大廠帶領中小企業,共同爭取全球軟、硬體產品及服務的商機。
在連結在地方面,為提升政府研發投入效益,並促成推動新興科技應用所需的跨領域合作,應發展整合產學研的區域創新系統,政府應思考建立一開放創新系統平台,藉此導入業界技術需求,並形成特定產業的產學研跨領域技術研發聯盟,加速技術產業化的時程。
另基於智慧或新興科技的創新服務尤需在地的測試場域,進行技術及商業化實證。五加二創新計畫已規劃自駕車、智慧機械等的實證場域,但尚無服務型機器人、無人機等其他智慧科技測試場域,建議參酌業者需求,連結中央與地方的資源,加速開放創新實證場域,以利創新服務的推出。
蔡英文總統曾說過,台灣產業的問題在於產業、國際、法規制度的斷鏈。唯有「連結未來」、「連結國際」及「連結在地」三大策略能夠奏效,三支箭才會有效,台灣經濟發展新模式才有機會達成,台灣也才有可能成為一個不斷鏈的創新島嶼。


聯合/台灣像巴西或巴拉圭


2017-08-30 01:24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成長與衰退企業 圖/聯合報提供




台灣景氣一直未好轉,現在更傳出企業衰退的壞消息。一度代表台灣形象的大品牌如宏碁、宏達電等,近幾年市值大幅縮水,從大型企業降級為中型企業;「中變小」的例子更多。當然力爭上游而「中變大」的個案也有,但與衰退的數目比起來少很多。業界再次向政府呼籲,希望創造友善經營環境。
台灣在政治戒嚴而經濟起飛的年代,靠著提○○七手提箱、全球趴趴走的中小企業主,開創了躋身四小龍的經濟奇蹟。但自從李登輝提出「戒急用忍」和「兩國論」,繼之以「李規扁隨」的積極管理政策,台灣一路錯失發展的黃金機會。如今蔡政府高聲疾呼「愛台灣」,積極去中國化,兩岸關係急凍,台灣自有品牌走不出去;代表國外投資者如美僑和歐僑商會,連年建言政府放寬管制,改善投資環境,卻未獲回應。
數字會說話,企業「大變小」趨勢,令人擔心回不去了。若謂台灣墜入失落的二十年,並不為過!
正巧華爾街日報報導了南美第一大國巴西「失落的十年」的故事。巴西政府標榜保護弱勢的高稅率及嚴苛的勞動法規,迫使製造業出走,經濟衰退。鄰近國家巴拉圭原本獨裁鎖國,近年卻推出各種鬆綁、獎勵措施,吸引外資進駐。一推一拉之間,小國巴拉圭吸引了不少巴西來的投資,成長與衰退的對比立現。
這樣的故事聽來熟悉嗎?企業界早已聽膩執政者喊「救經濟」,但問:台灣要像巴西或巴拉圭?


聯合/世大運照亮運動魂或台灣魂?


2017-08-30 01:24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世大運百米金牌楊俊瀚。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世大運男子競技體操,男子個人單項決賽,中華台北選手李智凱在鞍馬項目以15.300,拿下金牌。記者陳正興/攝影

中華隊奪金好手,左起:滑輪溜冰女將楊合貞、田徑標槍好手鄭兆村、舉重女將郭婞淳。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北世大運今天閉幕。這場國際運動盛事,像上天賜給台灣的一個驚喜:開幕雖演出示威鬧場,社會卻因此更凝聚;人們原對賽事興趣缺缺,卻因台灣選手的傑出表現而點燃運動魂;有些人本來對花大錢辦比賽不以為然,現在卻因自豪感高漲而覺得物超所值。經過這場世大運,台灣舉辦大型國際活動的能力已無庸置疑。
中華代表團選手這次的精采表現遠超乎預期,讓人驚豔。體育署原先估計我國可望奪下十一金,但因台灣擁有絕佳的「主場優勢」,選手在自家舞台大放異采,勇奪廿六面金牌。其中,擲出破亞運的標槍好手鄭兆村,在一百公尺短跑奪冠的楊俊瀚,都為台灣再造田徑傳奇。再如,獨攬五面金牌的滑輪好手楊合貞,是苦蹲陽春場地十六年練出來的身手。從《翻滾吧!男孩》裡走出的市場男孩李智凱,在鞍馬上以華麗的「湯瑪斯迴旋」一舉奪金,更讓人們看到運動扎根基層的成果。
正是這樣精采的「運動魂」,召喚了民眾從四面八方走入世大運場館,使原本冷清的看台湧入了大量的觀眾,一時間竟造成世大運門票狂銷,甚至連夜排隊仍一票難求。值得一提的是,奪下首金的郭婞淳,一掃在巴西奧運的表現失常,挺舉破了世界紀錄,當啞鈴仍然高舉過頭,她已忍不住熱淚盈眶。如此動人的景象,是催動觀眾熱情,進場前往加油的力量;包括林口選手村四周被中華民國旗海淹沒,也是當地居民自發之舉。這和柯文哲用了什麼魔法促銷,實在沒什麼相干。
台灣從來不是體育大國,政府對運動的關注也看不出長遠的規畫。所幸,透過台北世大運,民眾見識到我國選手與世界好手並肩比賽,在各種不同項目中展現美技和運動魂魄,並取得好成績。這點,台北世大運帶來的光榮感,應值得回味良久。再說,台北作為世大運東道主,但在場館安排、選手接送、競賽規則的持守上,都堪稱表現稱職。儘管開幕的陳抗示威及維安不周造成騷亂,但脫序情事未再發生,而且接連兩個颱風也都過門不入,未影響賽事的進行。這些天時地利,都讓世大運有如倒吃甘蔗,漸入佳境。
如果進一步追問:除了奪下佳績,並證明台灣有能力舉辦國際賽事外,世大運有沒有更深層的意義?有人說,世大運砸下兩百億,讓台灣的民族自豪感前所未有的高漲,這個錢「花得太值得了」。這種說法,當然點出局部事實,其實也反映了一種褊狹的心情。世大運的成功,若催化的不是運動魂,而是台灣的民族主義自豪,這恐怕是危險的事。
任何運動賽事,都難免與民族光榮掛鉤。但是,主辦國際運動活動更重要的目的,除了要讓世界看見自己,也要讓自己看見世界。這次世大運,人們非常在意別人如何看待台灣的主辦能力,更在意台灣是否向外國選手秀出最好的一面;這是健康的心理。但相對而言,我們是否透過世大運看到了其他國家選手的強項,看到外國選手的運動精神和處世哲學?答案恐怕未必盡然。
我們的社會焦點太過集中在台灣選手的表現,卻忽略對國際選手的報導;太過在乎自己的美好,卻遺漏了其他的檢討。包括,這次中國大陸如果派出完整代表團與會,台灣選手的成績會不會不同,台灣民眾能不能平常心接待,這都是我們不能不追問的事。四月間,李明哲被抓時,柯文哲脫口說出中國代表團來台「一定會出事」;這點,我們失去了驗證的機會。
感謝所有選手在世大運的精采表現,讓台灣民眾同感榮耀,也讓人們度過十天「運動掛帥、政治退位」的難得晴天。我們期待,世大運喚醒的運動魂,是追求在「無窮鍛鍊中精進、公平競爭中勝出」的精神,而不是只求孤芳自賞、分別敵我式的民族主義。

【重磅快評】「自給自足」的哈維颶風正在給台灣上課

.【重磅快評】教育部插旗國語日報? 小心傷手又討罵名
.【即時短評】後世大運 蔡柯新賽事開打?
.【重磅快評】「自給自足」的哈維颶風正在給台灣上課
.【即時短評】世大運撕裂的警察情感 一支影片喚得回嗎
.【重磅快評】不會花錢的計畫 甭想列入前瞻
.【重磅快評】815大停電後 林全的務實與務虛
.【重磅快評】世大運台創佳績 勿忘背後哀愁

.【即時短評】網路票選文言文 不如選民調專家當教長
.【重磅快評】推翻唐宋八大家舊神 高中國文別急造新神
.【即時短評】在野黨費力把事拖 執政黨不按規則走?
.【重磅快評】點名蔣萬安 民進黨是黃鼠狼給雞拜年
.【即時短評】好想贏韓國?看韓國如何管理雞蛋
.【重磅快評】金正恩還需要周永康密報姑丈謀反嗎
.【重磅快評】緝毒牽拖首投族 其實台灣還有革命黨
.【重磅快評】前瞻要包裹表決 小心良心丟進垃圾桶
.【即時短評】前瞻兩敗俱傷 國會互信瓦解
.【重磅快評】解禁核災食品的幽靈 正在台灣上空徘徊
.【重磅快評】一顆蛋看咱政府 只會分工從不合作

.【即時短評】是誰傷害了林奕含?
.【即時短評】 笨蛋!問題不在健保卡
.【即時短評】林奕含案偵結 檢方給社會上了什麼課?
.【重磅快評】請出大老掌油電 這是什麼老大心態?
.【重磅快評】八大家傳遞封建?扣帽子不應如此廉價
.【重磅快評】猶記光州豪氣接旗 暴怒後更要辦好世大運
.【即時短評】蔡是國家元首 還是鬥贏軍公教的勝利者?
.【重磅快評】八大家傳遞封建?扣帽子不應如此廉價
.【重磅快評】猶記光州豪氣接旗 暴怒後更要辦好世大運

.【即時短評】蔡是國家元首 還是鬥贏軍公教的勝利者?
.【即時短評】815跳電 老柯前瞻戰線告急
.【重磅快評】陳金德下台 人民一窺政治陰暗面
.【即時短評】做不好就下台 人民管你派系傾軋
.【重磅快評】西班牙恐攻非孤狼 台北世大運要小心了
.【重磅快評】逢迎奉承 豈是軍人本色?
.【重磅快評】不可得罪的大官們 大停電照見的封建實景
.【重磅快評】我們需要一位場面看很多的中油董座嗎?
.【重磅快評】別再讓人民得看電費單才知道停電
.【即時短評】李俊毅對賴神下戰帖 反賴勢力抬頭?
.【重磅快評】美朝危機進深水區 川普贏面子輸裡子
.【重磅快評】大停電是中油幹的? 你不奇怪嗎
.【即時短評】開放受刑人外出工作 真的準備好了嗎?
.【重磅快評】蔡總統請說清楚 這是不是能源轉型前的最後一次黑暗?
.【即時短評】扁不認罪 驚天一語已成謎之音
.【重磅快評】蔡政府獨沽一味的能源政策讓台灣脆弱
.【即時短評】大車成不定時炸彈 司機過勞還不管嗎?
.【即時短評】調漲基本工資 跟軍公教調薪何干?
.【重磅快評】柯氏美學太驚呆 吹捧省錢聯想鴕鳥與蛙
.【即時短評】2018求勝 吳朱競爭關係放一邊
.【重磅快評】林全拚來電 吃米卻不知米價
.【即時短評】國門陸橋大火 管理問題「預防勝於治療」
.【即時短評】時力與綠競合 邊緣化國民黨 搶藍青年票
.【即時短評】年改殷鑑不遠 司改共識到立院又轉彎?






【重磅快評】「自給自足」的哈維颶風正在給台灣上課



017-08-30 10:35 聯合報  主筆室

「哈維」登陸德州後,磅礡的雨勢造成嚴重災情。路透



繼2005卡崔娜颶風重創路州新奧爾良城,13年來超強颶風哈維狂襲美國第四大城休士頓,台灣民眾對此有什麼颶風印象?休士頓大淹水是當然;台塑臨墨西哥灣拉瓦卡港德州廠也是重災區,恐怕知道的人不多;印象較深的是一隻混種犬咬著飼料袋獨自逃難的鏡頭。
其實,美國是全球防救災更新最快速、最嚴謹的國家,哈維侵襲後必然有更新進度。大方向的911恐攻,全盤調整國土安全及緊急防救的配置;小角度的卡崔娜新奧爾良城撤離,出城高速公路寸步難行,進城車道空無一車,老美因此學會「調撥車道」;哈維帶出新一波的檢討,應是極端氣候帶給颶風侵襲的變數及應對。
颶風預警顯然會有新思維。哈維侵襲德州,因為盤據多時的北美大陸高壓西移去「燒烤」加州,墨西哥灣、德州大氣騰出空來,讓哈維長驅直入。至於哈維轉弱後滯留德州不走,除了大氣因素,極端氣候的新變數,更應及早找出理路,說不定台灣也會遇上。
大氣學界發現,颶風生成的墨西哥灣海溫26℃是必要條件,哈維在墨西哥灣壯大,因為當時海溫達27℃,簡單說,至少100公尺深的熱海水體可滋養哈維強降雨的能量。這角度台灣應注意,多數從東海岸登陸的颱風,行經寬至少200公里、深幾乎達1000公尺的黑潮溫熱海域,颱風不增強也難。
為什麼哈維會在美南、休士頓滯留幾天?科學界初步瞭解更嚇人,因為哈維「自給自足」,自之前陸域強降雨回收水氣,補充繼續降雨的能量;若其間還南移出海到墨西哥灣海域轉一圈,水氣補足的量將更可觀。登陸台灣的颱風遭遇的地形、地貌完全不同於美南,不同的命題,更應謹慎以對。
氣候變遷強降雨頻仍已是全球性課題,哈維滯留美南三天,降雨量預估達1300毫米,幾乎是休士頓年均雨量數字,是空前的氣象、防災挑戰;台灣若遭到2天降下年均雨量2400毫米巨量降水,不敢想像災情會多嚴重。
哈維肆虐美南暫告一段落,接下來是氣象預報、防災的整體檢討,有太多值得台灣學習之處。

【重磅快評】教育部插旗國語日報? 小心傷手又討罵名


2017-08-30 16:00 聯合報  主筆室

教育部邀國語日報邀16名董事開會,聲稱國語日報有政府捐助性質,要指派二分之一以上董事。記者杜建重/攝影



國語日報伴隨五、六年級生成長,最近因董事會遲遲未能改選出新任董事長而風波不斷,還鬧雙胞,教育部官員今天聲稱國語日報有政府捐助性質,董事會內要有主管機關指派二分之一以上董事,不僅讓董事們無法接受,更讓人對教育部的吃相留下深刻印象。
教育部今天大動作邀16位董事們開會聽取董事意見,聲稱是經過數月調查,認為國語日報有政府捐助的性質;稍早,國語日報董事長林昭賢曾受訪表示,國語日報成立時的人員、機器及所有資產都是教育主管單位捐助,這也給了教育部插旗國語日報的機會。
但國語日報和政府的關係真如官方及林昭賢說的那樣嗎?林昭賢一派說法固然有之,但另一派卻不認同,國語日報前社長、董事長林良的女兒林瑋即為其一。
林瑋表示,民國48年台灣省政府裁併國語會,國語日報在當時就脫離國語會,只靠賣報紙來維持,留下來的人喪失公務員身分,直到資本歸零,仍有人死心塌地要留在國語日報,當年17位股東草擬財團法人國語日報社捐助章程,將公司全部財產135萬餘元捐助給財團法人。
林昭賢及林瑋的說法,都有待進一步釐清,教育部官員雖說有經過數月調查,但又說目前無定論,不過,真相只有一個,顯然教育部也還沒有全盤掌握,今天率爾出言「半數董監由教育部指派」,已給外界不良觀感。
再者,財團法人分為「政府捐助之財團法人」及「民間捐助之財團法人」,立法政策分別採取高、低不同密度監督,國語日報即使最初有政府挹注,但迭經人員切割、近一甲子獨立經營,教育部還能大言不慚說國語日報是「政府捐助之財團法人」嗎,即便要這麼說,至少也要想想什麼是「比例原則」吧。
媒體不好經營,誠如國民黨立委陳學聖所講,教育部並沒有能力經營國語日報,只能協助回歸專業經營,連民進黨立委許智傑也認為官方如果介入太多會影響中立權,不能強制介入。
教育部應慎思是否真要把手伸進媒體,還記得綠營當年罵得最兇之一的不就是要黨政軍退出媒體嗎?何況國語日報又有龐大都更利益,小心這是把兩面刃,拿捏不當,只怕傷了手還討個「整碗捧去」的罵名。

【即時短評】後世大運 蔡柯新賽事開打?


2017-08-30 12:31 聯合報  記者林河名╱即時報導

台北市長柯文哲將世大運聖火引燃至田徑場的「毛公鼎」。聯合報資料照/記者胡經周攝影




台北世大運今晚閉幕,撇開開幕式選手因反年改陳抗而無法進場的尷尬場面,我國代表隊的傑出表現,讓賽事漸入佳境。蔡英文總統認為「全民世大運」團結了整個國家,台北市長柯文哲也因成功舉辦世大運而聲勢更旺;原本就已敏感的總統與首都市長互動,在「後世大運」也進入競合的新局面。
世大運從北市府承辦以來,風風雨雨不斷,直到賽前多數仍不看好。但事實證明,軟硬體縱還有改進空間,整體而言,已經達標、甚至不乏令人驚豔之處。
開幕式的反年改陳抗,雖是美中不足的敗筆,維安不力的責任也還在檢討追究階段。但不可諱言,世大運被鬧場,反而激起全民的國家意識,間接也鼓舞了選手迭創佳績,帶入更多的民眾觀賞比賽,讓活動圓滿閉幕,也留下台灣驕傲的一頁。
這十幾天,從福衛五號成功發射升空,到世大運的成果豐碩,「從陸上到天空」,讓人民在痛苦中看到些許希望。但別忘了,在此之前,我們才經歷了限電及停電,甚至連總統府憲兵都遭人砍傷;世大運結束後,沒有選手每天奪牌的喜悅,政治人物也不能每天在臉書貼上祝賀文,掩蓋住真實的生活。
柯文哲一直未解決大巨蛋問題,世大運原本是算總帳的時刻,但天公作美,反年改又幫了大忙,讓他暫時免於被究責,聲勢還繼續看漲;但就算連任台北市長的勝算愈來愈高,也不能忘記「對進步的團隊無情是偉大城市的象徵」,別想考驗市民的忍耐能力。
民進黨原本就與柯文哲處於尷尬的競合關係,世大運之後,恐更無與柯討價還價的空間,從而也間影響國民黨推派人選的考量;甚至,柯會不會在2018連任之後,又繼續挑戰2020?也是政壇關注焦點。
但不管柯文哲是否直接威脅蔡英文,從他對前瞻計畫與中央政府不同調,加上在兩岸政策走「兩岸一家親」路線,都讓苦無亮麗政績、兩岸關係封凍的蔡政府,更如芒刺在背。只是,柯的兩岸路線,會不會跟綠營漸行漸遠,也有待觀察。
柯文哲會與蔡英文形成「兩個太陽」?或更有對抗中央的本錢?世大運閉幕後,「後世大運」的政治,也開始新賽局的比劃。

廖玉蕙/別拿過去的錯誤恐嚇未來的可能

.廖玉蕙/別拿過去的錯誤恐嚇未來的可能
.洪蘭/簡單就是美 文言文很潮的!
.葉銀華/應避免傷害台灣的抗爭活動

.王健壯/逢課綱必鬥不累不煩嗎?
.余光中/免繳遺產稅的現金
.嚴震生/川普眾叛親未離,執政聯盟解構中
.林祖嘉/前瞻計畫絕不可以包裹表決
.葉丙成/政府,勿再把學校當業績提款機!
.蘇蘅/政治道歉的傲慢與偏見

.黃界正/沒有巴農的白宮與亞洲
.李清志/鳥不生蛋的魅力
.朱宗慶/「察言觀色」的正向思考
.陳立恆/天人合一也需要知行合一
.盛治仁/務虛的政治,務實的生活
.張俊彥/創造價值才是創新:談教育和科技的創新
.薛承泰/社會責任是「偽君子」嗎?

.方祖涵/被識破的是投球動作,還是假消息?
.王健壯/蔡英文的問題在哪裡?
.王正方/君子和而不同
.施振榮/企業家族 傳承無形信念、價值更重要
.馬凱/謀大位者要除三大害
.周行一/大學的進步需要永續的基金
.嚴震生/美國參議院的「核子選擇」

.黃介正/美中兩岸關係時間表
.高朗/朝鮮半島危機,不能心存僥倖
.葉銀華/公司為誰而治?
.洪蘭/看見誠品 成就閱讀
.薛承泰/公教樓地板32160 年改的5個魔咒
.盛治仁/看透生命迷霧 走不一樣的路
.方祖涵/老派的英雄對決




.劉維公/講清楚說明白,假新聞一樣來
.王健壯/NCC應該做鋪路的人
.蘇蘅/挺媒體的蓋茲 台灣有沒有?
.葉銀華/高調做公益 好嗎?
.朱宗慶/時間.心境
.李清志/星巴克女神vs.日本藝伎
.陳立恆/氣與眼,台灣前瞻的活棋之路

.施振榮/突破價值與平衡盲點 邁向矽文明
.葉丙成/請問政府,體育改革做不做?
.黃介正/人民解放軍的歷史挑戰
.林中斌/無神論大國 宗教興起
.薛承泰/加碼20億,保20萬生育?
.盛治仁/陸客不來「爆買」的衝擊與機會
.嚴震生/原是最幸福一代的提前結束








廖玉蕙/別拿過去的錯誤恐嚇未來的可能


2017-08-30 02:19 聯合報  廖玉蕙


文白之爭,再掀波濤。原先,我一再寫文章呼籲教學方法必須翻新,覺得文言白話的比率不是問題所在。但反對改革調整的人,甚至請出中研院院士來連署,我才開始進一步思考。
首先,我思考的是文言文既然這麼重要,到底過去多達六十五%的文言文教育是成功的嗎?這些出身文學院的院士或學者多半是求學過程順利的金字塔頂尖的菁英。老實說,他們未必是仰仗學校教育來充實他們的國學程度的;很多人是因為自己喜歡文學,靠自我的摸索而發現文學之美、之好,在分科教育後努力以赴的。現在慷慨陳詞,強調課文裡的文言文可增加語文能力,其實並沒有提供任何實質數據可資佐證。
再說,我曾聽到大力護持保留古文的名散文作家就在演講中坦白招認,她申請轉到中文系時,國文、英文成績都很爛,不達標,端賴課外撰寫的創作才得到知音老師的青睞,通過轉系關卡。而前一陣子,名揚國際的某甲骨文專家,也在新書發表會裡坦承他求學時蹺課得厲害,並沒有認真在課堂上學習;我自己在國、高中階段也沒有特別感覺到學校的語文教育有發揮什麼特異功能,還曾視記誦默寫為畏途。只是自識字始,就特別喜歡文學,看歌仔戲、聽說書和廣播劇,蠶食鯨吞課外書,因寂寞在家裡塗抹瞎寫,才走上文學之路。
這些文學界或創作界的菁英,沒去考慮個人資質不同,性向有異,也遺忘了當年國文課堂上是不是也蹺課、打瞌睡、討厭背誦、痛恨被無聊的考題所荼毒,如今只為護衛自己的本行,不去考量不同學門或金字塔底端的學生的需求,務實尋找解套脫困的調整方案(譬如共同想想可行的教學策略)。事實上,這些討厭艱澀古文的高中生可能才是國文課堂上的多數。年長的人,最忌以現在的成就來譏嘲年少輕狂,常常忘了自己一、二十歲時的迷惘及心境,忘記曾在回憶錄中誇耀如何叛逃課堂,如今反過來肯定當年反感的教育內容,提供無濟於事的建議。
反對調整比率的,多半覺得自己得利,必然其他人就該受惠,這種本位思考,說來也是另一種知識的傲慢。經典經過長久淘洗,留下的必然是好的;但營養的東西未必人人吞得下去,如果多到或深到壞了學習者的胃口,是絕不會有成效的。教育不是只為培養作家或學者,得照應全國學生,放入課文裡的文章,要考慮的應該是全國大多數學生的需求,所謂「順應眾生」。請不要說這是降格以求,白話、文言裡都不缺深入淺出之作,順應時代需求做調整絕對必須。其實,調整的主張從來都不是拿掉所有的文言文,是重新思考語文教育如何落實更精確的目標,有沒有更合適的篇章,能顧及更多人的接受度與語文能力普遍的提升。
高中國文文言文課文的比率從課綱看出,是從九五、九九、一○一的四十五%、五十五%、六十五%遞增,但學生的國文程度據說卻是逐年遞減,如果真是這樣,我們要反省的不就該是遞增的錯誤嗎?怎麼卻又說是文言文讀得太少所導致?這邏輯是不是有些錯亂?
本來,這是一個很好的重新思考契機,可惜的是,主張調整方拿出來取代的近代台灣文學篇章確實太弱了,削減了說服的力道。如果已警醒現今學生的語文能力低落,那就更該大家齊心大幅重新盤整過去國文課程的問題所在,譬如無視語文與文學教育的異同,忽略其他領域學生專業文字表達等,而不是拿過去的錯誤來恐嚇未來的可能。
(作者為語文教育學者及散文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