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31日 星期日

經濟/薪資分離課稅 樂見務實改革

.聯合報社論..台灣須洗刷蹧蹋食物的惡名
.聯合報黑白集.御廚和體制
.經濟日報社論.薪資分離課稅 樂見務實改革

.經濟日報社論.Fed不敢緊縮 日銀沒法寬鬆
.聯合報黑白集.叫火車等俺半個鐘頭
.聯合報社論..從國家利益再思台日關係





經濟/薪資分離課稅 樂見務實改革


2016-07-31 03:33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在政府的各項施政之中,稅政當屬最難行,因為諸般政務都是送財童子,慷慨輸送,為民興利;但這一切支出,其財源幾全數來自稅收,要讓人將錢吐出來,自然大不易。既然施政非錢不行,而人人不喜掏錢埋單,最後如何將錢拿到手,誰該多付、誰該少付?其中學問甚大。
況且,廣興之事,政府常獎助、補貼以資鼓勵;反過來,有些行為不僅沒有補貼,還要繳稅付錢給政府,實質上是受到懲罰。因而對特定行為課稅與否、課稅多寡,就會引導這些行為興盛發展或備受打擊。最近在前行政院長陳冲主導之下,房屋自住課稅是否違憲,成了熱門話題,道理亦在於此。
各類行為之中最不應受到懲罰的,毫無疑問是生產活動。若無生產,國將不存,民無以為生;生產蓬勃興旺,則國富民安,生產自是國家與人民第一等大事。但偏偏生產正是政府課稅的主要對象,尤其薪資所得就是一般人工作的報酬,直接來自投入生產的體力與智力活動,反而成為今日國家稅收之主要來源。猶有甚者,為求公平,還設計出一套累進制度,愈是辛勤努力,獲得愈多薪資者,其稅率也格外加重。如果購置房屋居住或靠他人蔭澤而擁有住宅,不論如何豪奢,都應獲得憲法保障,不予徵稅;則為維繫一身或一家之生存、生活而辛勞工作的報酬,就更不該課稅加以懲罰了。
然而由於薪資乃是所得的主要來源,在量能課稅的原則下,捨此稅收幾將不存,各國率皆以此為租稅的大宗。只是究竟如何課、對誰課、誰輕誰重,仍大有講究,但也引生出不少問題。
第一個問題,就是在民主政治之下,當人人都不喜掏錢繳稅時,自然形成一種角力與競賽:大家利用民主政治遊戲規則盡可能將租稅負擔加諸相對薄弱、勢力比較單薄者之身。於是那些政治實力雄厚者,乃上下其手,在相關法規條例中設下種種巧門,盡可能減輕應有的負擔,再利用專業人員鑽縫蹈隙,巧妙避稅。最後就出現富甲一方,坐擁豪宅者,稅負輕得難以置信;而升斗小民為五斗米及一席棲身之地打拚的血汗錢,卻一毛都不能不繳的怪現象。
另一個問題就是,各國勢力強弱結構殊異、主政者的智慧有差,導致不同的稅制、稅目、稅金,國際考量與人才乃在其引導之下出入各國之間。台灣課稅較重的項目,資金與人才成為外逃、或者假外資、外籍之名,取輕避重。
目前受到新政府關注者,即有二端,其一是股利所得課稅,外資偏輕,分離課稅只要20%;而國人則因併入綜合所得課稅,最高可至45%;導致許多有錢人匯錢到境外再匯回以外資之身享受輕稅。更為嚴重的是,在周邊國家爭相攬才的競爭中,台灣處於劣勢,不僅國外人才不來,本國人才也紛紛外逃。其二,台灣為了制裁肥貓,將所得稅邊際稅率提高到遠高於鄰國的45%;但香港的薪俸所得採單一稅率,僅17%;新加坡的稅率20%,但居住者則可低至15%;如此巨大的差距,台灣當然毫無競爭條件。
針對此現實問題,財政部一方面將依蔡總統的看法,研究調整股利所得稅率,拉平內外資的差距;另一方面則提出一個新穎的主張,讓薪資所得可以選擇分離課稅,其單一稅率可能降到25-30%。
我們對此二者都十分肯定,尤其後者,不僅可以減輕對外來人才的租稅懲罰,而且或許也為台灣邊際稅率偏高而租稅負擔比率全球最低的怪現狀解套。單一稅率看似較低,但因去除許多避稅巧門,實際徵得的稅款會遠高於現制。因此當新制實施時,不但國內外的人要一致,而且在薪資高到一定水準之上,即免強制依此單一稅率課稅,不再適用任何巧門。如此一般中低收入者不受任何影響;但單一稅制的優點即可充分顯現,將會是台灣所得稅制的全面突破,我們樂見此一舉數得的稅制改革早日實施。

聯合/御廚和體制


2016-07-31 03:33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蔡英文總統。 聯合報資料照片 記者余承翰/攝影

蔡總統以六萬元自費聘請御廚,原是一則溫馨軟性新聞,未料一傳出,卻引發蔡總統與馬前總統「誰比較假」的口水戰。正本清源,不妨回到體制來談。
總統官邸原來即有廚師編制,外界美其名為「御廚」,所以坊間餐館才有諸多蔣經國、李登輝、陳水扁「御廚」之旗號。
馬英九時期官邸不用廚師,也就少了馬御廚。據稱,馬的考量很簡單,畢竟官邸僅他和周美青兩人,乾脆每天自費百餘元搭特勤人員的伙食。又因馬英九常在府內開會,須以便當送餐,久而久之即有「中興便當」面世。
檢視總統的行程與用餐安排,常見的形式有三:利用用餐時間與幕僚開會、參與府內外餐會、或獨自用餐。要不要特聘「御廚」,其實見仁見智,與勤儉豪奢或與民同甘苦實無太大關係。例如,與幕僚或官員開會,請官邸廚師熱炒幾道家常菜慰勞,也不過恰好而已,何必每次都守著冷便當?
總統府稱,這是考量總統飲食安全,且長期請外燴所費不貲,才自費聘用廚師。這話,恐怕只能唬外行。試問,特勤人員的伙食有何不安全?若是宴請外賓團體,需有二廚、服務人員才忙得過來;聘御廚又怎比外燴省?
所謂「爾愛其羊,我愛其禮」,要不要設「御廚」,純係便利考量。中華民國畢竟不是貧窮國家,政府也有廚師人事體制,無論作何用途,豈有自費聘請之理?若怕遭批評而搞自費,卻反破壞體制,這算盤才打得奇怪!

名家縱論/從英國脫歐 思考亞洲矽谷定位

.「九二共識」蔡的答題 美相挺
.「空心蔡」依舊 國人自求多福
.美科學家被撞死… 「車本變人本」台灣還要多久
.在國外過馬路 被車尊重到吃驚
.名家縱論/從英國脫歐 思考亞洲矽谷定位
.星期透視/追求和平紅利 是兩岸最佳選擇
.寶可夢追寵物 恐有安全風險
.公民很隨便 大家都看不見
.政績要有感 柯P請先醫好自己
.扔廚餘顧健康? 觀念要翻轉
.畫中有話/整座水圳 都是我的滑水道
.聲望暴跌 對聯贈蔡總統





名家縱論/從英國脫歐 思考亞洲矽谷定位


2016-07-31 03:27 聯合報  簡立峰(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


英國確定脫歐,正好讓我們近距離觀察英國的優勢與挑戰。英國為歐洲科技大國,倫敦更被視為歐洲矽谷,而台灣的新政府近期提出「亞洲矽谷」的重點產業政策,也許我們可透過觀察倫敦最近的變化,思考台灣在全球科技產業的定位。
英國因地理鄰近性,得以大量吸納歐盟人才,比如先前掀起人機大戰話題的圍棋人工智慧程式AlphaGo,就是由位於倫敦、Google旗下的DeepMind所開發,其研發人員更匯聚各國人才,包括來自台灣的黃士傑博士。另外,英國文化能自然聯結美國市場,使英國科技界能成功發展出類似以色列的技術輸出模式,雖然名列科技百強的英國公司不多,但在新科技領域,不論是金融科技、人工智慧、手機處理器等,許多公司都開發出頂尖技術,表現亮眼。
倫敦如同矽谷,高科技公司員工少有本地人。雖然英國脫歐有其複雜因素,但大量外來人才造成英國本地居民工作機會被嚴重剝奪,是原因之一。但也因為這層隱藏的排外心結,隨著脫歐確定,造成在英工作的歐盟人才有很大的不安全感,不少跨國企業擔心未來會不會對歐洲移民設限,而科技界也質疑英國的人才優勢是否已不再。
就在此時,日本軟銀(Softbank)提出收購英國指標性企業、晶片設計大廠安謀(ARM),多少加重打擊英國科技業信心。若加上中國電器製造商美的集團收購德國機器人製造商KUKA的股份、騰訊預計收購芬蘭手機遊戲開發商Supercell,亞洲企業與歐洲領導企業的科技爭奪戰儼然開展。亞洲已是高成長市場,除了中國大陸,印度與東南亞也在快速崛起,科技重心一時間出現了從歐洲東移的現象。
台灣新政府正規劃「亞洲矽谷」為重點產業政策,並鎖定桃園作為園區基地,正好可以參酌國際產業的局勢變化,把握亞洲科技產業崛起、歐洲資源東移的機會。不過亞洲各國競爭激烈,台灣要在東京、北京、深圳、印度班加羅爾間,擁有更清楚的差異化定位。英國成功是有效聯結美國與歐洲大陸市場與人才,台灣熟悉中國大陸加上臨近快速成長的東南亞市場,應該可以找到有利位置,讓外資知道,哪些科技領域應該選擇投資台灣。
細數台灣優勢,電子產業已有很好基礎、擁有完整產業鏈。印度與東南亞目前還無此條件。另外,台灣產業雖不若矽谷可以領導全球創新,但全球前十大半導體公司中,就有台積電、聯發科這兩家、也有全球最大電子製造服務公司鴻海,加上遍布全台的資通訊科技廠商,台灣已是不折不扣的矽島,確實有爭取為「亞洲矽谷」的實力。但正面臨產業典範轉移、新領域人才資源有限,甚至是人才外移與少子化的挑戰。面對新一波的科技發展,台灣需要有所取捨。若持續發展硬體就需要與深圳產生差異化,想發展網路新經濟需要南進擴大南亞與東南亞市場,否則無法與北京中關村比較。
台灣不大,科技業已遍布全台,「亞洲矽谷」應是針對整體台灣的規劃,將不同城市賦予不同產業定位是可行的,例如桃園可以是物聯網中心,台北則是數位經濟中心等,但「亞洲矽谷」更該涵蓋整個台灣,或許更容易讓國際看到台灣自我的清楚定位。
國際人才的吸引力,更是能否形成科技重鎮的最重要基礎。英國如此國際化,脫歐都會讓一些跨國企業擔心英國能否持續吸引優秀人才,甚至考慮將重心轉至其地區,更可想像科技業國際化和吸引國際人才來台佈局仍不足的台灣,所面臨的挑戰。若無最近鴻海大手筆併購夏普、讓台灣產業有機會在日本本土吸納日本人才,台灣在最近這波國際科技業併購與人才爭奪戰中幾乎缺席。因此,若希望從現有的半導體矽島蛻變成創新的矽谷,就需要全力吸引國際人才來台。
台灣有穩固的高教體系、工業基礎及科技研發能量,一直是亞洲的資通訊工程中心。加上社會安定、犯罪率低,與醫療保健、交通運輸、產業鏈等都很健全,這也是不可低估的優勢,應加發揮吸引更多外籍人才。
藉著英國脫歐,及部分歐洲科技產業的東移,台灣正好可以思考如何重新定位自己,讓世界科技人才更能看見台灣。
(作者為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

星期透視/追求和平紅利 是兩岸最佳選擇


2016-07-31 03:27 聯合報  高希均/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

(一)沒有和平,五大皆空
總結研習經濟發展逾半世紀的心得,我認為中華民國發展,在蔡總統主政之下,最關鍵的選擇就是:
(1)和平:沒有和平,一切落空。(2)開放:沒有開放,一切空轉。(3)經濟:沒有經濟,一切空談。(4)教育:沒有教育,一切空白。(5)文明:沒有文明,一切空洞。
一旦贏得「和平」保障,就會產生有形與無形「紅利」。中華民國(台灣)才能在社會安定中進步,在資源整合中發展。
馬政府執政八年中,隨著戰爭威脅減少及兩岸互信增加,「和平紅利」創造了良性效果:台灣變成了安身立命的地方。
(二)諾貝爾獎只有「和平獎」
我經歷了廿世紀上半世紀的全面戰亂;後半世紀大陸與台灣軍事對峙;幸有台灣海峽阻隔,避免了打仗的悲劇。
百年來中國人的歷史,徘徊在絕望與希望之中,毀滅與重生之中,鎖國與開放之中。
出生於南京,十三歲到台灣,廿三歲去美國讀書。從一九五九年秋到達美國那一刻起,脫離戰亂陰影。眼前第一次看到真正安定、自由、奮鬥、創造富裕的社會。
從此,我最大嚮往就是「和平」,最強烈的厭惡就是「戰爭」。午夜夢迴想的是:哪一天台灣與大陸能像美國社會一樣,在沒有戰爭威脅下,人民可安居樂業。 後來看到美國介入越南、阿富汗、伊拉克等地,使我看清美國政府偽善的一面,產生極大的失落感。
一九○一年設立的諾貝爾獎有遠見:只有「和平獎」,沒有「勝利獎」。
「和平」變成我最要推動的進步觀念。沒有一國因教育預算比例過高而財政破產;但歷史上窮兵黷武,軍費過高,終致政權崩潰的例子不少。
(三)廿年決策延誤的代價
馬英九政府在意識形態及各種勢力相互糾纏下,施政陷入困境,幸有最重要的政績—「和平紅利」出現。在最棘手兩岸問題上,他選擇一條正確的道路—兩岸和平。
在馬任內,兩岸關係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默契下,台海進入前所未有風平浪靜。但從經濟發展策略看,台灣白白地丟掉了廿年(李登輝十二年、陳水扁八年)。兩岸融合的廣度與速度,厚度與力度,在台獨意識牽制及反對下,遠遠不足。廿年決策之延誤,造成了今日經濟之困局。
近十年來遠見雜誌邀請來台的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及美國著名學者,論及兩岸關係—特別是經貿投資領域—看法都是一致的:「台灣要設法與身邊這個龐大的經濟體,發展良好的互動關係。」歷史學者柯偉林(W.C. Kirby)能說流利中文的學者,熱情地勉勵年輕人:「不要恐懼大陸的興起,你們應當要有完全的自信,與他們接觸、認識、交流。」與大陸社會相比,柯偉林對台灣充滿稱讚及期許。
就長期經濟發展而言,對大陸市場是「三不」:(1)不能輕視,(2)不可放棄,(3)不易取代。
誰都知道「市場分散」、「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的道理,「南向政策」就是一例,「說容易,做不易」。看看韓國與大陸簽的貿易協定,就使台灣產業坐立不安。大陸推出「一帶一路」及「亞投行」,所展現的企圖心及戰略布局,台灣只有一項選擇,就是要儘快加入。「馬習會」中,習近平更明確表示:「我們願意與台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兩岸可以加強宏觀政策互通,發揮各自優勢,拓展經濟合作空間,做大共同利益蛋糕,增強兩岸同胞的受益面和獲得感。」
我們要嚴肅地呼籲:兩岸必須要儘早簽訂和平協議,使「中國人不打中國人」變成世世代代的鐵律。

王健壯/八十二小時能做什麼

.王健壯/八十二小時能做什麼
.盛治仁/成龍與戴立忍
.劉維公/下一波高教海嘯成形:機器人時代
.薛承泰/走過一萬年
.蘇蘅/里約奧運 看強國鬥傳播科技
.嚴震生/南蘇丹獨立五周年,無啥值得慶祝
.葉銀華/金融科技發展 可以試點?






王健壯/八十二小時能做什麼


2016-07-31 03:33 聯合報 王健壯(世新大學客座教授)

立法院臨時會院會82小時不斷電表決,協商無共識,立委們在議場內吃零食、喝牛奶話家常。 聯合報資料照片 記者高彬原/攝影



立法院又揚名國際,八十二小時不斷電表決,不但是議事阻礙手段的「新發明」,也改寫了全世界國會史的抗爭紀錄。
議事阻礙一向被視為議會的必要之惡,它妨礙了議事運作,卻保障了少數黨或少數人的權利,讓多數黨不至於為所欲為,甚至出現多數專制的非民主後果。
而且,議事阻礙是文鬥,總比扯麥克風、潑水、打架等武鬥要文明得多。但即使是文鬥,也要找對題目作文章,找錯題目進行議事阻礙,就是為鬥而鬥,祇能以鬧劇視之。
美國已故參議員塞蒙德(Strom Thurmond),在一九五七年為了反對白宮提出的「民權法案」,以冗長發言進行議事阻礙,他在發言台上連續朗讀獨立宣言、權利法案以及他祖母的烤餅食譜等等,前後長達廿四小時又十八分鐘,創下參議院「費力把事拖」(filibuster)的紀錄。但因為塞蒙德是為個人信念而阻礙議事,當他因體力不支被人扶下台時,他贏得的是掌聲,而非噓聲。
國民黨立委這次發動不斷電表決,卻顯然選錯了題目。國營事業預算當然需要立委把關嚴審,但嚴審要嚴到八十二小時不斷電表決嗎?藍委如果為了「促進轉型正義條例草案」這類可能涉及違憲的法案,而發動大規模議事阻礙,那是目的正當,八十二小時不斷電表決也符合比例原則,選擇國營事業預算作為議事阻礙的標的,卻如同殺雞用牛刀、大砲打小鳥,既出洋相又鬧笑話。
國民黨變成少數黨後,在國會的表現荒腔走板,該鬥不鬥,不該鬥卻亂鬥,好像不鬥就不像個反對黨,從黨主席以降到黨團成員,每個人都變成了蟋蟀,隨時鼓翅而戰。但因為鬥爭不得其法,鬥爭也選錯了標的,結果屢鬥屢敗,最後也沒有因此而博得民眾好感,既輸掉立法,又丟掉了形象,真不知所為何來。
反對黨的資源有限,該打的是有限戰爭,不能讓戰線無限拉長。但國民黨自從敗選後,卻到處亂竄打游擊,至今沒提過一項有福國利民效果的對策,也沒做過一件讓人能改變對它既定印象的行動,保守依舊,顢頇如故。在用人方面,除詹啟賢任副主席稍有新意外,其餘人等完全不改舊官僚體制習性,尤其是負責政策會的黨工,不思研擬政策,卻每天在臉書上發酸文,今天酸甲,明天酸乙,黨主席卻放任姑息,任令國民黨形象日壞一日,這樣的政黨如果能從廢墟中站起來,那才是世界奇蹟。
國民黨如果真想重新站起來,祇能一步一步來,能主動提出有利民生的對策,當然多多益善,不能主動提出,也應被動從民進黨的錯誤中尋找對策,一周一對策或一月一對策,有那麼困難嗎?國民黨若能如此,何愁不能日積月累而點滴改變民眾對它的觀感?又何需天天亂鬥亂秀肌肉而自曝其短?
八十二小時能做什麼?國民黨與其八十二小時不斷電表決,何不來一次八十二小時不斷電提對策?但國民黨有這個能力嗎?大概沒人會相信。
(作者為世新大學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