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8日 星期五

經濟日報社論/打炒房 立即改革囤房稅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60226/web/

◆  聯合報社論/法辦,就能把蘇偉碩改造成陳吉仲嗎?
◆  聯合報黑白集/孫運璿2.0在哪?
◆  經濟日報社論/打炒房 立即改革囤房稅






經濟日報社論/打炒房 立即改革囤房稅


2020-12-18 02:49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由於去年資金大量回流,國內資金氾濫,利率偏低,導致中南部的預售屋出現紅單、白單(預售屋承購權)交易滿天飛的亂象,引發房價蠢蠢欲動,讓所得追不上房價的弱勢團體人心惶惶。中央銀行最近無預警地提出房市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鎖定公司法人購置住宅、自然人購置第三戶以上等進行貸款成數限制,以抑制投資客炒房,各界都予以肯定。

但是,央行的措施是在無法調高利率(價格)的限制下,透過房貸成數(量)的調降,盡一份抑制「投資(機)客繼續買房」的心力而已,並未提高不動產的任何持有成本,對於已經囤房、囤地的投資客影響有限,也就不能消解既有的囤地囤房數量。

根據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歸戶的不動產持有統計,符合財政部囤房稅定義的多屋者,也就是個人及配偶、未成年子女持有四戶及以上者,人數已經從2013年的26.8萬人,增至2019年的31.5萬人,六年間就增加4.7萬人;多屋者擁有的房數則從2013年的140萬戶增加至2019年的164萬多戶,增加了25萬戶;人數和戶數都成長18%,且新增106萬戶的房屋中,有四分之一是由多屋者取得;不到4%的人,持有房屋數就占了房屋總數的14%,代表囤房和居住不正義的問題是愈來愈嚴重,房價和房價所得比、房租也就不斷上升,已蔓延到中南部,引發廣泛的民怨。

造成囤房、財富集中問題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不動產的持有成本(利率和持有稅負)嚴重偏低。在利率受國際貨幣寬鬆政策的限制下,央行兩年之內恐怕無法提高利率,必須內政部在實價登錄方面納入「資訊揭露至門牌」及「預售屋即時登錄」,以及內政部、財政部合作在提高不動產的持有稅負方面有積極的作為,才能讓閒置又不願出租或興建的囤房、囤地投資客,受不了持有成本的提高,從而釋出空屋,還原房市供過於求的真相,才能讓房價回到合理價位,給年輕人和弱勢者有買得起或租得起房子的機會。

令人遺憾的是,在提高不動產持有成本方面,內政部的實價登錄打假球打了兩年,說要建立科學的不動產評價制度,研議了四年還是毫無成果,社會住宅跳票,還高姿態和地方政府相罵,甚至撈過界反批囤房稅,成了居住不正義的反面教材。財政部首長先是以「暫不推動囤房稅」,推卸責任給地方政府,最近還說要「兩年內檢討囤房稅制」,到現在還在「思考」如何落實有效的稅制,這些推拖作為都讓年輕人、弱勢者大失所望。

財政部應該深知,近年來房產持有稅出現不進反退的現象,是因地方政府單獨、片面從事租稅努力,無論是調高房地持有稅的稅基或囤房稅的稅率,並不會獲得補助款或統籌分配稅款方面的獎勵,還要單獨承擔地方的政治壓力,最後不得不退縮到底線。而且囤房者持有的多筆房地跨越縣市,各地方政府卻只掌握轄區內的不動產資料,無論如何調高稅基或囤房稅的稅率,還是課不到囤房稅。

因此,財政部應該將不動產全國歸戶資料提供給地方政府,並讓多屋者選擇持有的不動產中超過三戶以上部分,申報為「非自住」房屋,地方政府自然能課到囤房稅。至於稅率結構,應由財政部統一提高並全額累進,超過一戶但出租者,其門檻稅率應和非住家非營業用的2%一樣,則可促進多屋者增加租房供給,減輕弱勢者租不起的問題。若不出租,超過一戶的門檻稅率就和營業用的3%一樣起跳,超過二戶的稅率則訂為4%,超過三戶的稅率則訂為5%。房屋稅條例馬上就可以修訂,財政部加入打炒房行列,才易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聯合報黑白集/孫運璿2.0在哪?


2020-12-18 02:52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台積電。 本報系資料庫


被台灣川粉酸為統媒的紐約時報刊登了一篇吸睛文,斗大標題說台灣是世界最重要的地方」,還躍上紐時網頁熱門頭條火燙的句子熱人心腸,看來,統媒罪名立馬就可洗刷

這篇由摩根史坦利策略師執筆的投書,誇讚台積電首屈一指的晶圓製造工藝,就是美中新冷戰爭鋒的核心。數位新時代,無論 5G 或 AI 都仰賴薄薄一片的晶圓,台積電獨擅全球勝場;美中爭霸鹿死誰手猶未可知,但孰勝孰敗似掐在台灣手裡。

堂堂大摩的功力不過爾爾。台積電的厲害,連市場阿嬤都知之甚詳,何勞這位策略師跑到紐時去敲鑼打鼓?但他確實說破了一個現實台灣所以是全球重中之重,靠的就是一家台積電,而非我們老愛吹噓的民主

彷彿心有靈犀,文章刊登同時竹科就在歡慶四十年,張忠謀與曹興誠相逢一笑泯恩仇,傳為佳話。這也讓人憶起,被紐時熱文戴上桂冠的台積電,其成功並非只靠海歸俊彥張忠謀,還要有銳眼洞穿未來的重臣孫運璿李國鼎

國台辦與陸委會也沒閒著,隔空互嗆誰依賴誰一方自誇有巨大的市場,一方稱其半導體無可取代。其實,市場與技術猶如硬幣之兩面,誰少得了誰?兩邊吵得荒唐,不過是政治口水。問題在,對岸開始打造自己的台積電,而我們的孫運璿 2.0 在哪?










聯合報社論/法辦,就能把蘇偉碩改造成陳吉仲嗎?


2020-12-18 02:57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醫師蘇偉碩關注萊劑肉品問題長達10年。圖/本報系資料照


前榮總醫師蘇偉碩因宣導萊劑對人體有害,近日收到高雄市警局通知,要他限期到案說明。外界原以為這只是一樁警政「查水表」的行政騷擾事件,但衛福部次長薛瑞元隨即證實,是該部提告。薛瑞元說,蘇偉碩屢屢將萊劑比為「毒品」,聲稱攝取萊克多巴胺會造成自閉症及可透過空氣傳播等,造成民眾恐慌,因此以違反《食安法》散布不實消息移送法辦。

這個事件之所以備受關注,主要是二○一二年民進黨反對馬政府開放美牛時,蘇偉碩是和綠營站在同一陣線的「反美牛」健將。民進黨還曾邀他為綠委上課,借重其醫師專業,講述「反瘦肉精」的科學論證。未料八年後豬牛變色,民進黨力挺萊豬,當年的反美牛英雄陳吉仲都成為護萊豬主委,蘇偉碩反而變成了蔡政府欲除之而後快的頭號公敵。

八年的變化,蔡政府和陳吉仲因入朝為官,「換屁股」而換了腦袋。但蘇偉碩這類沒當官的老同志未跟著換腦袋,竟也因觸怒蔡政府的龍顏,要被法辦。衛福部這回祭出的鍘刀,是去年《食安法》新增的四十六條之一:「散播有關食品安全之謠言或不實訊息,足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一百萬元以下罰金。

蘇偉碩的罪狀能否成立,可從三個面向討論。第一,從科學面看:蘇偉碩主張萊劑對人體有害,引述許多國外期刊和醫學報告之數據,並非無的放矢。其中,或有衛福部無法苟同的說法,或蘇偉碩個人擴張解釋的部分,諸如可能造成自閉症或精神疾病,或從空氣即足以吸入萊劑,但衛福部亦難反證純屬捏造。癥結就在,萊劑的影響正是需要透過辯證和溝通產生共識的事,政府卻一味閃躲迴避,才會使爭議和疑慮無法消除。蘇偉碩的專業背景可提供這方面的論據,有助社會討論,政府卻企圖以摀口止爭。

第二,從法律面看:《食安法》四十六條固提供了衛福部開罰的利器,但其成立要件,是要「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即使蘇偉碩之言有若干令人存疑,但萊豬都還沒開放,要說它是足以對公眾或業者產生損害,恐難成立。相反的,其言論是在提醒公眾謹慎選擇,以免遺禍後人,基本上有助公益。再說,先前蔡政府移送七名轉傳蔡政府吃「富貴便當」訊息的民眾,最後均遭法院裁定不違法,原因就在轉發該訊息不足以造成公眾恐慌。這次衛福部引用食安法,恐怕也會栽在同一理由。

第三,從言論自由層面看:假訊息固然會造成社會混亂,但訊息不足或政府決策透明度不足,同樣會導致社會無所遵從,萊豬進口的爭議根源便在於此。重要的是,政府不能禁止所有與它相左的意見,更無權把和它立場不同的看法均視為假訊息。蘇偉碩八年前可以公開疾呼瘦肉精有害健康,還代表參加了馬政府時代的美牛專家會議;八年後,他發表同樣的論調,卻遭蔡政府以法條粗暴地當頭一棒。也難怪,蘇偉碩感嘆,台灣民主已退化到「準戒嚴」狀態,連社會溝通的過程都略過。

八年前後的蘇偉碩和陳吉仲,是台灣民主退化的一個鮮明對比。當年兩人同是學界反美牛健將,入朝為官的陳吉仲而今變成了美豬的擁護者及辯護者,對於當年口口聲聲譴責的瘦肉精轉身擁抱。而仍然堅持當年主張的蘇偉碩,不改其志地在那裡宣揚萊劑之害,旋即迎來蔡政府的法律悶棍。問題是,把蘇偉碩移送法辦,就能把他改造成陳吉仲嗎?只怕沒那麼簡單。

【專家之眼】層峰獨斷專行 百官唯唯諾諾

◆  【專家之眼】層峰獨斷專行 百官唯唯諾諾

◆  【專家之眼】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打房政策能抑制房價?
◆  【專家之眼】兩岸都想加入CPTPP 絕非先喊先贏
◆  【專家之眼】以緯創印度廠為例 CSR在地化深耕才是解方
◆  【專家之眼】燦爛笑容藏不住民進黨權鬥的現在進行式
◆  【專家之眼】陸企上市撐住了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







【專家之眼】層峰獨斷專行 百官唯唯諾諾


2020-12-18 10:38  聯合報 /   張競/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
蔡英文總統(圖)主持海軍「塔江艦」下水儀式後,透過臉書表達將壓縮該型艦建造期程,引起各界關注與質疑。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蔡英文總統於塔江艦命名下水典禮後,透過臉書貼文公開表達,其將壓縮該型艦建造期程,立刻引起各界關注與質疑,國防部與海軍在國會殿堂馬上受到嚴重質疑。但從此種決策模式與官員應變處置過程中,再度呈現出進口含有萊克多巴胺肉品政治運作發展套路,顯現層峰獨斷專行,百官唯唯諾諾之政治文化。

儘管國防部高層在立院答詢時,公開表示總統如此裁示,係依據目前與未來台海軍事態勢,因此必須加速造艦步調,早日讓該型艦成軍完成戰備所致。但從當初蔡總統對外在無預警狀況下,就宣布將開放含萊劑美國肉品進口,本次建造軍艦期程調整構想,其實對於整個社會來說,確實又是另外一個晴天霹靂。

在此必須質疑在未曾見到總統召開國家安全會議,並且亦未依據情報機關所提供具體情報資料前提下,究竟是從何種基礎上去做出未來軍事威脅情勢嚴峻之戰略判斷,同時又必須加速建造軍艦期程,以便因應此種情勢發展。盡速讓這幾艘戰艦加入作戰序列,究竟是要建構足夠之嚇阻效用,避免會發生戰爭衝突,還是認為必須要靠這幾艘軍艦加入預想衝突場景,藉由其戰力來扭轉戰局發展方向呢?

未經過正常合理決策機制,層峰就恣意獨斷專行做出決策,總是會讓人起疑,究竟背後有何種文章?難道有什麼把柄握在他人手中,讓當事者必須做出此種極度違背常理之決策?特別是就開放含有萊劑之美國肉品進口來說,負責相關政策之政務官員,其中包括農委會主委以及衛福部部長都在事前毫不知曉此項突然轉向之決策,相關配套措施付之闕如,因此讓閣揆應對時狼狽不堪,但又不得不為政策背書,整個過程真是讓國人看到官場現形記,但整個謎團就是無人能夠破解。

同樣就塔江艦來說,其與首艘原型艦沱江艦相差甚大,該艦係基於沱江艦在驗證測試過程中所發現大量問題進行修改,並且被迫要放棄許多原始設計以及作戰能量,所以才在萬般妥協下,重新設計與建構出塔江艦。若是以客觀態度評斷,講得不客氣些,塔江艦與沱江艦在構型上差異確實極大,所以其測試驗證作業必須整套重新來過,能否過關其實是充滿變數,造船契約商能否保證獲得後續訂單,其實都還在未定之天。

此時層峰居然就先表達政治意志,決心要在新艦尚未完成測試驗證前,公開對外宣示提前完成相關建造作業,此種思維邏輯更是啟人疑竇。特別是與原先預算規畫作業完全不符,相關成造船廠能否順利擴充造艦生產能量,相關戰鬥系統能否配合產製,處處都充滿變數狀況下,層峰就做出此等決策,豈能讓人理解背後究竟是何種原因,才讓總統必須做出如此決策,公開表達此種政治意志?

蘇澳當地民眾都眼睜睜地看到,塔江艦在完成船段接合後,是經過拖帶才能運到下水命名典禮靠泊位置,其本身連主動力系統都還未完成繫泊試車,更遑論出港試航以及後續測試相關戰鬥系統與武器裝備;而層峰在此種狀況下,就如此獨斷下達裁示,請問若在後續造艦過程中,產生不若預期狀況,究竟是政策支票跳票?還是要怪決策過於獨斷?

【重磅快評】請三民二分局備妥紅龍 「迎接」蘇偉碩

◆  【重磅快評】請三民二分局備妥紅龍 「迎接」蘇偉碩

◆  【即時短評】「反毒牛」代表憤怒 「反毒豬」卻涉犯罪
◆  【重磅快評】蔡政府查水表、打盧秀燕 向AIT交代?
◆  【重磅快評】蘇偉碩唯一的錯 就是沒跟著民進黨髮夾彎
◆  【重磅快評】蔡政府暴力護萊豬 迫害醫師不准談萊毒
◆  【即時短評】末端標示台灣豬 不如源頭管理比較實際
◆  【重磅快評】犧牲專業迎上意 國防部何苦自貶飛盤狗?
◆  【重磅快評】「置入行銷」蘇巧慧 蘇貞昌這習慣要改了
◆  【重磅快評】新塗裝醜死了?其實華航比你還懂...
◆  【重磅快評】台鐵平溪線限時搶通復駛場景讓人不安







【重磅快評】請三民二分局備妥紅龍 「迎接」蘇偉碩


2020-12-18 09:52  聯合報 /   主筆室
主張萊劑對人體有害的前美牛專家會議代表、醫師蘇偉碩遭「查水表」。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蔡政府永遠不缺豬隊友,高雄榮總台南分院前主治醫師蘇偉碩因多次指證萊劑對人體健康有害,即使過去曾參加學運,也與綠營並肩反對美牛,但仍不免遭衛福部提告,高雄市警局三民二分局發通知要他在本月25日晚上到案說明,引來議論;不過,從另一角度來看,高雄市警局的機會來了,應該下令三民二分局備妥紅龍,比照丁怡銘規格約談,也許還能為警察機關扳回一些顏面。  

蔡政府的豬隊友總有把事情搞大的本事,丁怡銘的牛肉麵風波被告發違反社維法、食安法,本來若依程序正常偵辦,也不會有那麼多的枝節紛擾,沒想到,刑事警察局先跳出來說丁不符合「惡假害」的要件,但是台北市警局卻受理了,只是中正一分局約談丁怡銘當天卻擺出紅龍、備妥車位「迎接」丁怡銘,分局長更配合演出調虎離山計,讓丁躲掉媒體堵訪,刑事局也不嫌累,派出3名警官會同,警方一切努力只迎合權貴,惹來漫天罵聲。  

事隔半個月,輪到高雄警方當爐主,誰知道衛福部防疫忙得焦頭爛額之際,還有空發文提告蘇偉碩醫師,衛福部次長薛瑞元說蘇觸犯食安法第46條之1「散播有關食品安全之謠言或不實訊息,足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怪的是,蘇偉碩說萊劑對人體健康有害,到底是對那些人「足生損害」,衛福部也沒說清楚?警方要約談蘇之前,是不是應先向衛福部這些大官們問清楚,要不然這筆錄要怎麼問下去?    

再者,若倡議萊劑對人體健康有害就要被法辦,當年上街頭高喊「毒牛」的蔡英文、蘇貞昌為何沒被約談?當年蔡、蘇高喊「毒牛」時,30月齡以下的美牛也尚未叩關,如今蘇偉碩也是在萊豬、擴大30月齡美牛進口之前說萊劑對人體健康有害,為何此刻就要被約談?難道現在萊劑和以前的萊劑有什麼不同?難怪民間反瘦肉精毒豬聯盟也看不下去,要在25日重回凱道,並續攤到元旦升旗,就是要把事情搞大。

刑事局在丁怡銘事件中,第一時間就說沒有「惡假害」,但實際上卻已造成牛肉麵業者的損害,所以才有丁怡銘打統編買牛肉麵賠罪之舉,蘇偉碩說萊劑有害,日前國內也有近七十家業者聯合聲明不進口萊豬,理念其實一致,目前也不知道有任何人因蘇的指證而受損害,刑事局應該以同樣的標準說明蘇有沒有「惡假害」才是,捨此不圖,逕自把衛福部的提告移給高雄市警局,實在也說不過去。

不管如何,現在案子交給高雄市警局三民二分局來辦,三民二分局顯然沒有記取北市警中正一分局的教訓,偏要挑25日晚上10點作筆錄,高雄市長陳其邁也覺得不妥,他點到為止說警方夜間傳喚蘇醫師不夠體貼,應先詢問對方時間會是比較周全的做法,只是,未知這番話有沒有給警方一點啟發?

台大教授蘇宏達因批評故宮政策遭警方約談,台南市議員說坊間有假三倍券也被送辦,丁怡銘被約談卻享盡特權,在在顯示警察機關已被蔡政府逐漸調整體質,不僅變成無所不在的國家機器,更一步一步推向東廠化;詩人余光中的詩作讓春天從高雄出發》,眾人琅琅上口,警察機關東廠化讓人痛心,目前球在高雄警方手上,既要約談蘇醫師,何不就備妥紅龍,好好迎接蘇醫師?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形塑價值觀的自然風土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60226/web/

◆  親歷台海危機 拜登不玩川普那套
◆  台操控匯率?美應先自省
◆  餵食野生動物 重點在有無傷害
◆  邊坡止滑 需建立地質模式
◆  政府應正視能源「零排碳」議題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形塑價值觀的自然風土
◆  「疫」「密」代表字 為游牧人生註記?
◆  人民才是防疫功臣 疫中有義迎來曙光
◆  有政府 心驚驚?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形塑價值觀的自然風土


2020-12-18 02:46  聯合報 /   潘(示番)(作者為台南市美術館館長)


台灣位居菲律賓板塊與歐亞板塊交界,地震頻繁,一年數驚。科學技術雖可將地震訊息快速傳達給民眾,地震依然是民眾最大恐懼,構成潛在內心深處的巨大不安。或許地震是台灣人的集體潛意識。

颱風也不遑多讓。台灣處於西北太平洋颱風時常穿越地區。颱風掠過時,狂風暴雨,引發水災、山洪、土石流,雖有甘霖,卻也帶來無盡恐懼。

九二一大震是台灣最震撼的集體記憶,二○○九年莫拉克風災使得小林村滅村,讓我們感受人與自然間緊密關係。到底是一種抽象理念塑造出生息於這塊土地人民的生命觀,還是那種偉大自然力經由時間延續,逐漸構成我們生命底層的價值觀呢?

奧居斯坦.貝爾格(Augustin Berque)是法國地理學者,同時也是位具哲學思辨的東方主義者。在歐洲文化傳統裡,東方世界往往指十八世紀中葉以後,帝國主義將目光投注到中近東阿拉伯世界所開啟的世界觀,由此逐漸擴展到遠東世界。貝爾格異於一般哲學家的觀念論述,他從觀察人類居住於這塊土地的季節變化、樹木花草、節氣名稱及詩歌,反思文化、空間及自然間的關聯性,論述自然與文化間存在某種通透於兩者間的「風土」理念。

自然形塑文化的同時,我們也改變了自然;自然是主體,那是支撐我們存在的自然,同時也被人類因存在需要而改變的客體。

颱風、地震是我們居住在台灣所面對的強大自然力量,這兩大自然力不只形塑自然風貌,同時也改變我們的生命觀。自然並非只是野生的自然,而是因時間變遷,使得我們居住的環境不斷變動與生成,在這種過程中不知不覺塑造出我們的生命觀、價值理念。

從清末開始,淡水成為西洋文明輸入台灣的門戶,淡水河畔觀音山被視為聖山,成為台灣畫家不斷彩繪的對象,陳澄波、廖繼春等人藉此追索觀音山容顏。於是觀音山成為日本時代的集體潛意識,構成隱喻文明象徵,同時也是一種超越現實苦難的渴望與慰藉。

戰後,登山風氣逐步形成,崇山峻嶺成為台灣人讚嘆的自然奇觀。於是我們的目光從觀音山、雪山、阿里山,漸次踏尋群峰之巔,最終聚焦於那冷冽閃爍的玉山。李敏勇《玉山頌》歌詞:「現實的你是父親;給我魂魄,給我意志佮勇氣。夢中的你是母親;佇我心內給我愛。」這首歌詞藉由對山脈的歌頌,形塑出台灣的根源精神。

人類為了存在,想盡辦法運用、改造自然,與此同時自然力量也逐漸塑造出我們的價值觀。大自然的生命循環與人類超越現實苦難的潛在力量,正如同印度教濕婆神破壞與創造的一體兩面般,地震與颱風將台灣人民逐漸淬煉成具有超越苦難的強韌性格。











「疫」「密」代表字 為游牧人生註記?


2020-12-18 02:45  聯合報 /   李艾格/文字工作者(台北市)
日本京都清水寺住持森清範,14日揮毫寫出日本民眾票選的年度代表字「密」。(路透)


京都清水寺公布:日本今年漢字為「密」,呼應二○二○流行語大賞年度大賞「三密」,為了防疫提出避免處於密閉、密集、密切接觸的警語,恰與台灣今年度代表字「疫」,一起註腳前所未有的歲月。

「密」在平常時日,也可作為人性渴望的親密、密切往來,我們因為「疫」感到困惑,卻也因此被殷殷提醒:過往的生活方式,是不是有必須修正的?

恰逢聯合報推出「台灣人退休力」專題,一如作家林立青提出的「我這代人沒有退休的可能性」,當代物價飛漲,科技日新月異,除非四十歲以前順風順水、繼承豐厚家業、早早買房,否則當下未退休的壯年世代,不但要活到老、學到老,也必須持續工作,除了保持基本收入,思想邏輯和社會「密切」掛勾,否則必然淪為金馬影展選映、二○二○威尼斯影展金獅獎電影「游牧人生」,年老打零工、失業、失去居所。

儘管台灣「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剛於十二月四日開始實施,但從事中高齡就業輔導的朋友也坦言,現今就業市場提供給中高齡者機會,多半是底層的勞動工作,必須擁有健康身心,才可能長年就業;渴望如好萊塢電影「高年級實習生」擁有彈性的白領職涯,在台灣並不是容易的事,仍得靠青年時期人脈累積。

「密」在心靈,永遠是微妙字眼,必須和愛與信任共存共構,「疫」在生命中,其實誰也無法避免;當我在台大醫院古蹟大廳看著領藥號次燈不停跳動,藥局窗內如生產線般,快速又有效率分藥包裝的藥師們,環顧四周等著領藥的各世代病患與家屬,「疫」與「密」同時在身旁三百六十度環繞。

不知道十年後,我能不能領到勞保的退休金?不知道我的寫作,那時是不是終於得到認可?如果變成下流老人,我是不是也會過著「游牧人生」,但是,我連車都買不起啊!搭Uber都太奢侈,我都買1280定期票省錢啊!










人民才是防疫功臣 疫中有義迎來曙光


2020-12-18 02:45  聯合報 /   李寶珍/教師(新北市)


二○二○對全世界都是艱苦的一年,因新冠疫情,為了防疫各國紛紛封城鎖國,進而引發旅行社飯店業倒閉潮。疫情爆發後,先進國家紛紛投入疫苗研發,近日露出曙光的英美開始注射疫苗。然而,亞洲還是有許多國家疫情險峻,台灣防疫工作可圈可點,除了政府防疫政策外,人民自律才是防疫成功的關鍵。

台灣人民純樸善良,一直是我們引以為傲的本錢,學校外師來台三年,對於台灣治安交通便利,讚不絕口。他說,自己很幸運在台灣工作,因為美國疫情絲毫沒有舒緩跡象,相對起來台灣各方面安全許多。他早上騎機車上班時,遇到塞車,遠遠聽到有救護車鳴笛,此時路上車子立刻如摩西分紅海,讓出一條通道讓救護車通過。外師曾在亞洲其他地方工作過,他覺得台灣人民素質算高,至少遇到急難的狀況時,都願意挺身而出相互幫忙,這點令他印象深刻。

疫情短期可能不會過去,在這紛亂的世界中,「疫中有義」,才能夠讓我們挺過這波疫情。期盼二○二一能有新的開始,隨著疫苗成功後,新冠病毒得以有效控制。台灣的人情味不只有當初送口罩給其他國家如此而已,日後我們防疫經驗才是更加寶貴的資產。











有政府 心驚驚?


2020-12-18 02:10  聯合報 /   李金城/退休教師(苗縣三義)


經常在廣播、媒體聽到一句貼心話:「有政府、嘸免驚」,感覺上有政府真好,可以當靠山,結果呢?

「民以食為天」,人人皆知健康無價。政府應提供民眾選擇,是否吃萊劑豬肉的權利與自由,如今政府宣稱,吃萊豬可換得「國家利益、可以不被貿易制裁」,似表明人民的健康,是「有價」的,是可以交換的?如今有醫生本著科學依據,揭發萊豬是有害的,卻遭政府提告警方約談,老百姓能不寒蟬?

政府到底怎麼了?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就會被約談,甚被網軍出征;弄到最後,有政府「心驚驚」的日子,才是人民最難過的吧。













親歷台海危機 拜登不玩川普那套


2020-12-18 02:30  聯合報 /   孫揚明/資深媒體人
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路透


二○二○年,台海進入相當緊張局面。這當然是因民進黨自蔡英文總統上台以來刻意反中、去中國化的操作結果;但相當部分也是因美國川普政府有意無意縱容,甚至企圖以台灣為桿槓,去操作中國政策所致。

川普中國政策的台灣部分荒腔走板,除華府當下整體反中情結外,相當程度上,更涉及川普政府相關人事上的更迭。美方有人認為,馬英九執政年代,台海太穩定了,「以致於華府沒有人覺得台海會是個嚴重議題;而且會嚴重到讓兩方兵戎相見」。同時,「川普政府現下在位者,沒有一個經歷過九五到九六年三月台海危機」。他們有個戲謔的說法是,這些人(川普政府)在台海一旦出事時,「只能跑回牆角落那堆積滿厚厚灰塵堆的檔案中,去找尋過去相關老檔案,來看當年的情景與如何處理」。

以這樣的美國官員結構,再加上華府現行普遍充滿反中政治正確氣氛,使得台海問題在川普在亞太安全,甚至整體安全議題上的優先順序一路下滑,這些人普遍認為,台海安全問題不再緊要;直到中共軍機、軍艦開始繞台。

這些沒有相關歷史背景的人,認為可以把台灣當成一個在美國與中共之間擺弄的議題;卻不知其潛在危險性;更不用說,還有一些原本就具反中意識形態立場者。

但是,拜登政府可能就不同了;至少,拜登本人都曾親身經歷台海危機的處理。拜登自一九九七年即出任參院外交委員會資深委員(當時民主黨柯林頓總統雖連任成功,然參院多數黨是共和黨,故拜登只能出任資深委員),協助柯林頓處理九五年李登輝執意訪美,導致中共九五/九六台灣軍演後遺症;其中九六年七月,美國與中共建立戰略架構後的相關執行;乃至一九九八年柯林頓政府亞太助卿陸士達明指,八一七公報中指稱的兩岸「和平解決」即是「和平統一」,更是在美國會作證時的證詞,若要強說拜登不解此事,是不了解美國的決策機制。李登輝在一九九九年提出「特殊兩國論」導致兩岸幾兵戎相見時,美方的介入更不乏拜登的影子。

所以,拜登了解台海問題嚴重性;處理不好時,是可能把美國拖進一場美國不願介入戰爭的議題。除拜登本人外,被提名國務卿的布林肯,在九六到九九年美、中共因台灣問題進入最嚴重時刻,正在國安會任職,負責亞太事務;另外傳得揚揚沸沸可能入閣的坎伯,早在九七年時任副助理國防部長時,就因了解台灣問題在亞太地區的嚴重性,刻意把台灣問題與所謂日本周邊事態切割。以兩人過去經驗,不會對台灣問題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誠然,當前華府政治氣氛,反中共已是必然的政治正確;但這樣的架構,最多只會是雙方平和的競爭態勢;但如接續川普時代玩法,再把台灣議題捲入,形勢可能遠超過當前緊張,進入一種雙方都不願進入的對抗。

相信以拜登與其內閣團隊的經歷,應會找尋出最佳途逕,但是在台北的蔡英文政府又會是如何?













台操控匯率?美應先自省


2020-12-18 02:26  聯合報 /   李同龢/大學教師
美國16日將瑞士與越南列為匯率操縱國,並將中國大陸與台灣列入匯率操縱國觀察名單。 法新社


美國財政部十六日發布半年刊的美國主要貿易夥伴之總體經濟及外匯政策報告書,指出瑞士與越南為匯率操控國家;這次報告也加入台灣與泰國、印度,連同中國大陸、日本、韓國、德國、義大利、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等國一起列入操控匯率觀察名單中。

財政部是依據三個標準判定貿易夥伴是否操控匯率:(一)與美國有顯著的貿易順差;(二)顯著的經常帳順差;(三)持續單方面干預匯率。瑞士與越南是三個都達標,中國則只有一個條件達標,其他國家包括台灣,都是符合其中兩個條件而被列入觀察名單。

美國是全球第一大經濟體,有實力用此手段來要求貿易夥伴,改善失衡的貿易狀態。其實美國可能是早期最有名操控匯率的國家,在一九八○年代初期,美國當時因為要對抗雙高(高通貨膨脹率及失業率),所採取的貨幣政策,使得美元飆漲及貿易赤字快速上升,為了要控制此失衡的狀況,所以在一九八五年九月廿二日,美國對法國、西德、英國及日本施壓,一起聯合操控美金,使美金貶值;此協議在紐約廣場飯店簽署,稱為廣場協定。日圓在短時間大幅升值,造成景氣衰退,日本政府採取寬鬆貨幣政策救經濟,終究導致經濟泡沫,從此日本經濟一蹶不振。

台灣對美國貿易出超增加,所以被列入觀察名單,主要都要感謝川普的中美貿易戰,而美元在今年三月美國新冠肺炎大爆發後,因為超寬鬆量化貨幣政策使然,美元就一直有往下滑落的趨勢;照理來說,走弱的美元應該對美國出口有幫助,美國的貿易赤字應該要減少才對,可是卻反其道而行,對中國貿易赤字又增加,主因還是在美國沒有一個全國性抗疫政策,使得經濟嚴重衰退,很多出口廠商也不得不關場,或是因為人力不足(工人不敢上工)而無法維持產能。所以,老美不應該老是怪其他國家,自己應該也要檢討一下。

當然,台灣被列入名單,是否就會受到嚴重的貿易制裁?應該是不會,這也不是台灣第一次上此名單。看看人家瑞士,就說會持續干預匯率,因為維持匯率穩定,是瑞士貨幣政策的一部分,而美國也沒對瑞士有特別的貿易制裁。況且,川普政府很快就要下台了,新上任拜登政府也會修補與貿易夥伴的緊張關係,應該不會有大動作;台幣近來也升值不少,如此也可以符合美國期待的台幣升值,所以大家不需過度驚慌,準備好好過個年,才是正道。














餵食野生動物 重點在有無傷害


2020-12-18 02:15  聯合報 /   張健常/環教志工(新北市)
荒野保護協會創辦人徐仁修發文提到「有限度的餵食,不失為吸引愛鳥觀光客的好法子」,引發生態界熱議。圖/取自徐仁修荒野臉書


經常在公園一隅,甚至高山林道角落,遇見一排嚴陣以待的相機大砲,身著迷彩的射手瞄準的不是敵人,而是小鳥;為增加命中率,衍生許多光怪陸離的花樣,像是播放鳥音、餵食餌料等,藉以吸引保育類鳥禽出沒。每年冬季魚鷹過境之際,新店溪上游一帶甚至有人圈地攬客,用魚鉤放養活魚方便猛禽獵食,假日經常一位難求,本小利大。因為難以舉證是否違反野保法中所謂「騷擾」或「虐待」之虞,警方或管理單位只能道德勸說,成了另類風景。

究竟野生動物該不該餵食?目的往往決定手段或過程,重要的是有無傷害,或是改變野生動物的覓食習性。

在公園餵松鼠或掃落葉,在我看來都是不必要的行為,但制止干預都是徒勞無功,好此道者永遠不乏其人,重點是無法可管。高山林道常出沒的少數珍禽國寶不太怕人,有些已如同家禽被長期豢養,讓攝影愛好者趨之若鶩,或外國賞鳥客大飽眼福;手段或許可議,結果卻是皆大歡喜,無怪乎莊子有云:「子非魚焉知魚之樂?」難不成野鳥也變得「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

近來社團群組不少人討論「餵食」文化,贊成或反對者兼而有之,有人認為就大環境而言其比例微不足道,不必小題大作無限上綱,同時也建立了人跟動物間的互信與友誼;反對者則是持無痕山林的理念,人類介入自然生態運作就是不對,勿以惡小而為之。

個人認為,若真要替動物權發聲,建議最好能從減少對動物的剝削與消費開始。如吃素或減碳減塑,落實資源回收工作,因了解而關心而付出行動進而改變生命。實際現況卻是地球上許多野生動物體內都吃進塑膠垃圾,危害更甚餵食。

孔子說「過猶不及」,詩經另有「發乎情,止乎禮」的概念,對珍禽異獸當一體適用。我也餵過小動物,收與授之間,何妨道法自然,一切歡喜隨緣?
















邊坡止滑 需建立地質模式


2020-12-18 02:11  聯合報 /   黃鑑水/應用地質技師(台北市)
台鐵瑞芳猴硐間坍方段持續搶修中。圖/台鐵提供


台灣東北部連日大雨不斷,靠近猴硐站之北方附近上邊坡(即基隆河左岸西側)發生邊坡崩塌災害,四日起鐵路雙線交通中斷,目前單線通車,尚在積極搶修中;但致災原因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個人以地質專業立場提出幾點淺見,供各方參考。

影響或控制邊坡穩定之基本條件,包括地形、坡度、土壤、岩盤地質及水文等;而誘發邊坡崩塌之條件,包括天候、地震或其他人為的不當開發等干擾因素。

經參考各電視台及平面媒體報導,崩塌初期坡面現場,可見到崩毀之噴凝土及其下方出露的各種黃褐色大小不一的砂岩岩塊及岩屑。數天後的整治畫面,則完全呈現黃褐色細粒料之小岩塊及岩屑,已經見不到較大顆粒之砂岩岩塊。其後續下挖則可見到高度風化呈黃褐色鬆散頁岩岩片,但是一直尚未挖入新鮮之岩盤(暗灰色頁岩)。

經參考各類地質文獻資料後,顯示崩塌地場址,在地質構造上約位於走向為東北東的猴硐背斜軸附近,此背斜軸向東北方之九份及金瓜石一帶傾沒。另工址附近地區岩盤,由中新世大寮層下部之厚層頁岩組成。

頁岩新鮮時,呈暗灰色、強度高,但抗風化侵蝕力較弱;風化後則呈黃褐色,強度迅速降低,故其分布地區地形一般呈緩坡和凹谷,地表也容易生成較厚的土壤層。另,背斜軸部因褶曲時頂部張力作用,易生成張力裂隙或其他節理弱面,地表雨水便易沿這些裂隙或弱面入滲,升高地下水壓力面,終使這個覆蓋極厚且充滿地下水的工程土壤,因失去穩定而崩塌。

崩塌地附近,雖沒有地質露頭可供量測地層位態,但我們可依據地質構造線(猴硐背斜及其傾沒特性)及邊坡坡向推估,本工址邊坡深部岩盤,在地質結構上應屬側交坡或斜交坡,不可能為易致災之順向坡。台灣過往曾發生不少次順向坡大規模災害,且順向坡屬地質法列管之最大宗地質敏感區,一般社會大眾幾乎「談順向坡而色變」,作者在此澄清,本崩塌工址屬順向坡之可能性極低,請國人放心。

目前觀察所得,本工址邊坡坡面堆積,有極厚的不穩定地質材料(工程土壤),因為這種不穩定的地質材料,極易引發崩滑,憑這點就可認定本邊坡合理分級,應屬較危險的B級以上,而不宜歸類為C級或D級。

本工址搶修工程向下挖掘,尚未挖遇新鮮穩定岩盤,故未來最終邊坡穩定工程設計前,自當先進行工址詳細之地下地質調查(當然須包括地下岩心鑽探分析),並建立工址之地質模式後,掌握地質及大地工程參數,才能據以設計邊坡止滑穩定工程結構。














政府應正視能源「零排碳」議題


2020-12-18 15:39  聯合新聞網 /   王灝(科技產業)
圖為風力發電示意圖。報系資料照


台灣政府長久以來,只偏重硬體的產業發展,而對能源問題並不主導重視;能源問題完全交由中油及台電公司負責;經濟部的官員似乎惟台電、中油公司是從,不論是對石化能源或是核電的使用,都視為理所當然。台電、中油公司的規劃,就是政府的規劃。

對於核能發電,若不是30年前反對黨長期的抗爭,台灣的廢核與「非核家園」,不知何時能實現。

30年前的反對黨現在成為執政黨,似乎沒有任何一個反對黨(國民黨除了美豬,好像也沒有別的議題)有能力來監督政府,即使是對於國家發展極為重要的能源議題,徒然費解?

最近媒體報導,台灣在減碳方面的排名,是全世界倒數第五,有長足的進步,從本來排名倒數第三進步的倒數第五,小英政府,有很大的貢獻!

即便如此,還是在世界排名吊車尾啊。

我們認為,如果不扭轉這種輕忽能源議題的態度,台灣的「減碳成效」是不會有改變的。

台電公司的態度,還是以石化能源為主,再生能源為輔;小英政府上任後,再生能源離開丑角的地位,但畢竟還是輔助的角色;之所以台電公司才在政府的支持下,不斷地去增加天然氣的發電機組,因為要能源轉型啊(我在另外一篇文章已經提到,小英政府對「能源轉型」可能有相當大的誤會),小英政府的能源轉型,是對的方向,只是相對於全球未來趨勢而言,遲了20年,因為現在全球不是在發展天然氣,而是在全面減碳,目標是零排碳。

而小英政府卻執著於「綠電國產化」,拖緩了減碳的腳步,請問電力供應重要,還是勉為其難的國產化重要呢?連中鋼、台船公司都不想或是不能做到符合國際標準的情況下,別的公司又如何一定能夠做到呢?離岸風電產業,水下基礎以及塔架,都是以特殊鋼材為主,這些煉鋼產業,以及製造鋼材零件的產業,果真是政府真的要去追求的產業嗎?

那風力發電機或可以國產化嗎?西門子哥美颯公司,在2017年底來台設廠後,小英政府十分滿意,誇稱自己是亞洲離岸風電製造供應鏈的領頭羊;而最近卻有媒體報導,有可能陸資會購併西門子哥美颯公司,倘若如此,所有政府的努力,豈不是白費?

由上可見,小英政府的國產化離岸風電產業,是不切實際而且也是危險的,因為強力要求國產化,拖慢了能源轉型的腳步,不但無助於國內產業提升,促進有競爭力的拓展離岸風電產業發展,反而將最重要的能源轉型的時機給錯過了!

經濟部次長曾文生在近期媒體報導提及,未來的10年是人類減碳極關鍵的10年,而政府似乎沒有打算要立下零排碳的時間表( 這意味著台灣被排除 ?),除了歐盟,日本、韓國,甚至中國都立下了「零排碳」的時間表以後;緊接著美國拜登政府,一定也會做出類似的決定,台灣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體,若不跟上「零排碳」的腳步,極有可能日後會被經濟制裁。如果政府不及時地做出規劃,積極推動。受害的是廠商,外銷受阻,國家的經濟實力會大大的消退。

我們在此呼籲政府,盡快地做出「零排碳」的時間表,參考日本、韓國的目標,並且盡快地在政府各部門進行盤點,以及如何減碳的方法。

台灣有個好處,因為長期以來電價便宜,所以整個產業結構算是極依賴電力,電力占碳排放量60%以上,所以要減碳的話,改變電力結構,就已經達到了60%,所以這部分是首要改革的對象,而且也是相對容易的部門。

例如德國,從1990年開始立法鼓勵再生能源發電,到去年年底,再生能源發電已經達到50%,也因為德國鼓勵再生能源發電,所以促成了太陽光電從昔日一度50元的電價,到現在不到兩元的成本。現在再生能源的發電成本,在歐美國家的努力下,已經大大的降低,比石化能源發電還要便宜許多,台灣政府完全沒有任何的理由,不去大力鼓勵再生能源發電,不馬上立下2035年前要達到百分百再生能源發電的目標(參考歐盟、美國)。

至於國產化,可以參考太陽光電的做法,不強制國產化,但是可以給予鼓勵,例如使用多少占比的國產設備,可以在躉購費率上加碼6%到20%。

另外,對離岸風電開發應該不要進行招標,而是立法規定,直接用台電的「迴避成本」優先躉售給台電公司,如此台電公司完全不必任何的補貼,台電可以收購便宜的乾淨的電,何樂不為?

反之若在競標的情況下,回顧2018年,沃旭因為低價競標,後來還是把綠電賣給台積電,簽下了全球最大的CPPA,讓台電公司買不到便宜又乾淨的綠電,這怎麼會(對台電公司而言)是好事呢?

接下去第三階段的區塊開發離岸風電,甚至在業界有人傳出會以「零元競標」的情況,若果真發生,那又是逼著離岸風電的開發商,再把便宜又乾淨的綠電賣給台電以外的公司,台電又買不到了這些便宜又乾淨的綠電了。所以我們認為,廢除離岸風電招標制度,因為離岸風電成本低廉,沒有補貼的必要,也喪失了招標的意義。

離岸風電的設置,需要進行環評,在此部分有環保署以及其專家群對離岸風電對環境影響的把關,有水下考古的要求,由文化部以及其專家群對水下考古的監督,還有海岸管理法等等層層看守,比興建核電廠還有多幾十道的行政手續,所以我們不認為,須有再多一次招、投標程序,來檢驗這些離岸風電開發商的必要。

政府應該要放手,不要想控制一切的事情,國家機器在這裡應該要適可而止,讓離岸風電開發商自行選址,自行進行所有應取得的許可,就像太陽光電,以及陸域風電一樣,也沒有進行招標,現在對離岸風電也沒有必要進行招投標。

招、投標制度,會增加對離岸風電的不確定性,某種程度,也反應了小英政府對離岸風電的不信任感,所以才要步步監督,也就是說小英政府在零排碳方面,與世界潮流有嚴重的脫軌,當歐美、日韓甚至中國在規劃零排碳的時候,小英政府們還在觀望,猶豫不前。

所以才會對離岸風電又是要求國產化,又是要求招、投標,層層疊疊的障礙讓離岸風電難以前進。

今天應該趕上世界潮流,定下「零排碳」的目標,比如說2035年之前要達到電力部門的零排碳;2050年前要達到全方位的零排碳。在此目標下,小英政府就會很快地發現,為達此目標,離岸風電不但不可以慢慢來,等待國產化成熟,還要積極的鼓勵開發商進行開發、興建風場,因為離岸風電是台灣達到「零排碳」的救星。

周行一/把恐懼變成快樂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周行一/把恐懼變成快樂
◆  王正方/「六國的英文」沒學好
◆  施振榮/從醫療科技展看到東方矽文明曙光
◆  沈呂巡/一位卸任民主黨總統的回憶
◆  陳亮恭/領跑姐的管理哲學







周行一/把恐懼變成快樂


2020-12-18 01:50  聯合報 /   周行一(政大財管系教授)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自由經常被與快樂畫上等號,大家都嚮往的財富自由,讓人們可以覺得不必懼怕無錢可花,或者不會因錢不夠得不到想要的東西,因此有人拚命工作賺錢,有人努力理財。不過,是不是有錢就會快樂,甚或有錢了就會沒有恐懼,現實社會經常看不到這種現象,有些人愈有錢愈怕沒錢,更多人發覺錢買不到想要的快樂。

人們渴望政治層面的自由,尤其在政治與社會自由低的國家。言論自由讓人們不必懼怕因言論惹禍上身,行動自由讓人們不必懼怕無法前往想去的地方,不過無法斬釘截鐵地確定,是不是可以無拘無束的發言,或者隨意移動就會快樂,不再有恐懼。台灣人的自由程度可能比新加坡人高些,但是很難講台灣人是不是就比新加坡人快樂,美國人很自由,卻有很多人恐懼與不快樂。

不受歧視的自由已漸漸變成普世價值,我們努力消弭歧視,但到達那個境界前還有一段距離,我們仍舊可能因各種原因受人歧視。例如因能力不如別人,所得落差,膚色不一樣,性別不同,社經地位不相當、宗教信仰的差異,語言的不熟悉等等。歧視不僅讓人不悅,還讓人擔憂、恐懼,在一個人們覺得歧視普遍存在的地方,例如美國的種族歧視,被歧視者可能有多方位恐懼,懼怕失去工作、擔憂影響升遷、害怕司法迫害等等。

所以儘管擁有夢寐以求的自由,可能仍然不快樂。一個原因是,除了金錢、政治、歧視等,影響自由感的因素還有許多,人們無法達到全面性與完美的自由。另一個原因是,除了自由外,還有許多影響快樂的因素,例如健康、家庭等。其實讓我們不快樂的關鍵底層因素,應該是懼怕,即使有了錢還是怕萬一失去金錢支撐的生活水準、社經地位,甚至友情、親情等後果;即使可以自由發言,還是害怕如果發言不當是否讓別人不悅,影響友情、同事情誼,甚至升遷機會;即使感覺不受歧視,心裡仍舊不踏實,會不會有別的原因造成不利後果,而擔心「後果」才是人們不快樂的重要原因。

如果擔心考試成績不好,會不會進不了好學校,萬一老闆不喜歡我會怎麼樣,女朋友移情別戀會不會失去生活寄託,這筆生意做不到是否公司將岌岌可危,我們很難快樂。擔憂是種習慣,有各種事情可讓人擔心,經常害怕各種可能的負面後果一定讓人不快樂。我們必須鼓勵及訓練不害怕後果的勇氣,就算天塌下來又怎樣?心裡不再懼怕才會有真正的自由與附隨的快樂。事實上,我們想要的隨時可能被剝奪,財富、言論自由、不受歧視自由,可能瞬間失去。

您可以考慮下列的思維訓練方式。相信自己不可能完美,可是一定可以進步,聚焦在進步快樂中,不要貪心,要因小進步而喜悅,把挫敗當成是可進步的機會。我尚未見到一個持續進步的人,碰不到一位欣賞他的老闆,遇不到一個青睞他的情人,更沒有一個學校不想錄取持續進步的學生。恐懼也會刺激進步,我們要把它變成快樂泉源,而非痛苦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