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3日 星期一

經濟/善用物價平穩優勢 創造薪資成長

.聯合報社論..該放手的不放手,該接手的不接手
.聯合報黑白集.好虛弱的辯詞
.經濟日報社論.善用物價平穩優勢 創造薪資成長









經濟/善用物價平穩優勢 創造薪資成長


2017-07-03 02:31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在6月下旬央行第2季理監事會後記者會,特別針對物價和薪資的關聯性提出說明,彭淮南強調,台灣物價相對穩定,有助提高實質薪資購買力,說物價穩定影響薪資上漲,是不對的;薪資上漲應該是要促進勞動生產力,讓產品附加價值與總需求上升,再帶動薪資成長,才是正途。
彭淮南公開駁斥物價穩定影響薪資上漲的論調,雖是起因於國發會前主委管中閔最近批評政府壓抑物價,導致物價長期偏低及薪資無法上漲,但讓彭總裁更在意的是,近年來不少專家學者批評央行貨幣政策過於保守,未仿效美、日、歐等量化寬鬆的撒錢政策,雖維持了物價穩定,卻導致經濟成長遲緩及實質薪資停滯。這是一個很嚴肅的政策課題,牽涉到經濟的理論和現實,有必要作深入分析與辯證,才能建立正確認知並減少決策的偏差。
央行報告指出,民眾關心實質薪資,若名目薪資與物價同幅上漲,則實質薪資不變;央行並從經濟理論分析,若名目薪資按物價調整,物價上漲會導致薪資增加,薪資上升會再推升物價,將造成「薪資-物價盤旋上升」(wage-price spiral),除有導致通膨失控風險外,實質薪資也不一定增加。而台灣長期實證經驗顯示,名目薪資成長與通膨兩者間並無一致的變化關係,所以,「物價穩定有礙薪資調升」說法有待商榷。
事實上,在現實環境裡,尤其像台灣這樣工會力量相對薄弱的經濟,即使物價顯著上漲,一般廠商加薪的意願仍然是以景氣、生產成本等因素為主要考量,這也是2000年以後名目薪資增長跟不上物價漲幅,實質薪資倒退十多年的主要原因,也更加強化央行上述論據。
不過,更深一層分析,不少學者專家質疑央行在近年各國實施量寬政策之際,貨幣政策目標仍以穩定物價為主,未以刺激經濟成長為責任,因而導致經濟成長遲緩,廠商也受連累而無法為員工加薪。這樣的批評對央行是不可承受之重,因為台灣經濟規模較小,成長動能又過於仰賴出口,央行貨幣政策自主性受到很大限制,要實施台灣版的量寬政策,非不為也,而是不能也。
眾所周知,金融海嘯後,美、日、歐相繼實施量寬政策,導致熱錢湧入亞洲及新興市場,中國大陸、東協及包括台灣在內的亞洲四小龍無一倖免。熱錢湧入台灣一度造成新台幣升值的強大壓力,央行為避免出口及經濟成長受到影響,在外匯市場不斷買匯,刻意壓低新台幣匯率,因而也釋出大量新台幣,讓國內游資充斥。在全球景氣不佳、進口物價穩定情況下,這些游資大幅推升國內資產價格,尤其房地價持續飆漲,導致年輕一代及無殼族痛苦指數激升,貧富不均問題更趨惡化,而央行為避免影響景氣,不敢改變寬鬆貨幣政策,只能對房地產實施效果有限的選擇性信用管制。
嚴格來說,在近年全球油價、原物料及穀物價格大跌之際,因央行抑低新台幣匯率,致進口物價下跌幅度受限,而國內核心物價不跌反升,漲幅遠超過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受薪階層薪資不漲,購買力下降,生活更加艱難,其感受絕非央行所強調的「物價平穩」。
多年來,我們一直提醒,國內實質薪資倒退,主因是過於依賴講求低成本、以代工出口為主的經濟成長模式,為維持這樣的模式,犧牲的不只是勞工薪資增長,而且背後隱含更高的生活成本及所得分配不公平。這樣的經濟模式不作徹底改變,央行匯率政策及貨幣政策的扭曲程度就愈大。
總之,將物價平穩視為薪資不漲的原因,是文不對題,甚至是倒果為因;

反倒是物價平穩才能維持國民所得購買力,有利擴大內需及企業投資,國內薪資也才有上漲空間。

聯合/好虛弱的辯詞


2017-07-03 02:32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行政院長林全。記者杜建重/攝影


民進黨團今起要全力護航前瞻建設計畫過關,但是民間各界包括綠營盟友都對計畫內容質疑不斷,柯文哲甚至向林全下戰帖,要求辯論軌道建設。林全不敢接招,卻率賀陳旦和綠營首長出巡,藉機宣稱自己是「省錢院長」,不會亂花錢。如此「相濡以沫」,回應得了外界的質疑嗎?
不知是被民眾罵皮了,還是自恃有蔡英文撐腰,林全近日對於前瞻計畫的辯解,已到了態度輕佻、信口開河的地步。例如,他說「前瞻計畫哪一項浪費錢,馬上拿掉」;此話如果當真,四千多億的軌道建設馬上就該喊停,重新檢視。以台北捷運的龐大運量,成立廿年還在虧損,林全卻連自償率及後續營運的問題都不敢回答,連一點經濟學家的理性都沒有。
林全還說,高鐵和台鐵電氣化當初很多人也有意見,但事實證明長程運輸有其必要性和前瞻性。問題是,把地域性的輕軌或市區局部的鐵路地下化拿來和高鐵及電氣化相提並論,不是「張飛打岳飛」嗎?高鐵和電氣化都是全國性的建設,在時間和環保上有很大的提升,豈是亂槍打鳥兼綁樁的前瞻軌道計畫可以相提並論?再說,高鐵財務留下的一筆爛帳,林全都忘光了嗎?
林全還說,前瞻計畫送到立法院,才能接受「嚴格的檢視」。這是故作天真,還是愛說笑?我們的立法院,向來以黨派格鬥及政策護航著稱,何時發揮過嚴格檢視的功能?
林全的虛弱辯詞,只證明了他虛弱的決策。

聯合/該放手的不放手,該接手的不接手


2017-07-03 02:32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吳敦義(右圖)、洪秀柱(左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國民黨新主席產生已一個多月,吳敦義以過半優勢獲勝,洪秀柱也在日前提前卸任。黨內各方都高喊團結,表面看來,國民黨即將邁入新的階段,但事實卻非如此。國民黨即將面對的是一個半月的空窗期,在八月二十日全代會前,沒有實質主席。
正當民進黨施政不利而陷入泥淖,國民黨本應趁勢而起,採取積極作為反攻。但黨中央此時卻大唱「空城計」,彷彿國民黨認為現在若放馬開戰,將是「勝之不武」;這簡直令人不可思議。事實上,國民黨並不是不想全面迎戰,而是黨內的紛爭未已,各方人馬仍在暗自角力,才會上演這種詭譎景象。
先看洪秀柱。從宣布提前辭職到正式卸任的這一個月,洪秀柱並未閒著,且其活躍程度完全不像一個看守主席。她參加了兩岸論壇,並在致詞中高談其引發黨內爭議的「和平政綱」。不唯如此,她塵封已久的「一中同表」也重出江湖,出現在她臉書,也出現在專訪裡。
彷彿怕爭議還不夠多,洪秀柱接受電台訪問,仍叨叨絮絮地碎念吳敦義如何以總統規格打主席選戰,還批評他的兩岸主張不受對岸信賴。卸任前夕,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改選,洪秀柱毫不掩飾地說她對落選的廖國棟「很有意見」,指責他一方面說要黨團自主,一方面又宣稱孤立無援,「相當矛盾」。這有必要嗎?
儘管洪秀柱說不戀棧,也自稱未受委屈,但上述枝枝節節,說明她對主席職位仍然「放不下」,她對黨內對她的不支持仍感不平。此外,洪秀柱對自己的兩岸主張堅持依舊,且不思索迴旋空間;這正是藍軍無法服從其領導的主因,但她卻無自覺。
出任國民黨主席,其實是洪秀柱的一次「意外的旅程」。這個意外旅程,或許是因為黨員對藍軍兩次大敗的失落及怨懟,或許也是出於大選「換柱」的愧疚,而將她拱上了主席大位。然而,她這趟旅程顯然並不愉悅,最後的收場也無光榮可言。主因或許就在這「意外」二字:洪秀柱並未準備好她的領導角色,黨內也並未準備好接受她的另類領導路線。也因此,在她領導的一年多,國民黨陷於內鬥和空轉,黨中央槍口對內的時間比對外的時間多,蔡政府施政一再脫韁,國民黨卻缺乏強有力的制衡。這些,洪秀柱作為主席,責無旁貸。
吳敦義雖以絕對的優勢當選主席,但由於黨內撕裂的傷痕仍新,他唯恐坐實洪營「逼宮」的指控,因此堅持要到八月全代會才正式接任。這也正是國民黨的問題:寧可放黨空轉,也要避免弄髒自己的羽毛;寧可奉守毫無意義的儀式,也要避免革新之舉引人非議。如此行禮如儀的結果,舊主席放空提前請辭,新主席卻不敢「無縫接軌」,只能讓黨陷於空窗。這麼墨守成規的黨,要談什麼有效革新,恐怕都是難事。
觀察吳敦義近期的行動,除不斷到各地謝票,並部署中央委員選舉。其間,亦不斷有二○一八縣市長選戰的「口袋名單」傳出,這究竟是為了國民黨的復興大業,或只是著眼於他個人未來的大選布局,陸續引發不同的猜測。吳敦義出任黨主席,到底是要帶領國民黨再起,或只是為了自己的政治圖謀,也受到議論。
八月全代會前,國民黨必須面對的問題不少。對內,有黨工薪資發不出的窘境;對外,在立院有前瞻建設條例和預算的對決,還有黨產遭清算的行政程序和訴訟要打。試想,即使是團結且戰力滿點的國民黨都未必足以應付,一個唱空城的國民黨又如何接得了招?
如果說洪秀柱是「該放下的不放下」,吳敦義就是「該接手的不接手」,兩者都不對。吳敦義是凡事要謀定而後動,坐視先機流逝;洪秀柱則憑直覺衝闖,忽略了後果難收。國事如麻,國民黨如果還在那裡盤計個人損益,怎麼成就國家大事?

羅智成/流沙或流水—尋找執政的正當性

.羅智成/流沙或流水—尋找執政的正當性
.王健壯/當審議民主碰上代議民主
.馬家輝/林鄭的第一份差事
.朱宗慶/過程的價值
.葉丙成/台灣好教學,改變亞洲課堂風貌!
.王文華/「休耕」,為了「深耕」
.嚴震生/技術官僚:瀕臨絕種的動物
.葉銀華/台灣股市的問題在哪裡?
.李清志/橋下大叔的城市改造









羅智成/流沙或流水—尋找執政的正當性


2017-07-03 06:04 聯合報  羅智成


古早時代,由於統治者掌握了論述權—神權、王權、軍權、資訊和幾乎所有社會資源,「執政的正當性」很容易確立,也很容易鞏固,甚至往往成為其他機制正當性的賦予者。「國家」、「皇家」、「官方」都代表著某種不可質疑與侵犯的權威。
隨著時代的演進,當上帝離席、威權退位、傳統式微,甚至連武裝革命也沒什麼條件發生時,人民的同意或滿意已成為執政正當性唯一的來源。
但是,人民也不一樣了:權利意識越來越強、容忍度越來越低、資訊越來越多、能力越來越好、動員越來越快、也越來越不信邪。因此,越來越少統治者先天就具有足夠正當性,而且沒有一種正當性可以永遠持有、長久持有,甚至任期內持有了!
在目前的文明社會,統治正當性的獲得與強化,主要來自選舉、政績(或執政能力)、人民的喜愛或其他社會基礎。選舉是執政正當性最主要的來源;選舉方式越普及、公正、得票率越高,正當性就越高。一般民主國家皆是如此。但這也只能保證開票當天的正當性。
有些時候,政績或執政能力更為人民所重視,特別是政治環境特殊或缺乏普選機制的社會。像中國大陸的執政者,就必須以更顯著的治理能力與效率去維持人民對其執政正當性的承認。在國家處境較艱困、資源不足或政績不佳時,和人民互動時的表現、獲取人民的信賴與喜愛也十分重要;有些草根性較強的領袖或虛位元首,特別需要經營這種形象力。
社會基礎也是執政正當性的保障。它指的是某種比較隱含的,和社會主流、和傳統價值的自然連結力;往往跟族群、信仰、血緣或共同經驗有關。社會基礎會讓統治者主觀上的「自我正當性」增強,客觀的「執政正當性」更堅固;反之則會顯得脆弱、無力、自我設限、執政雷區也多。我就覺得,身為少數族裔,歐巴馬的總統威權是打過折的,倫敦的回教市長、雅加達的華裔市長也是。
但是我要強調的,是人民權利意識高漲下,任何人的執政正當性都會受到前所未有的檢視、挑戰與威脅。領袖、政府或任何統治機器的操作者失去了以往被視為理所當然的,代表國家的威望和儀式化的榮耀與特權,反而更像公僕、靠納稅人供養的職員,或要向眾多股東負責的經理人;這樣的趨勢再加上網路世紀的到來,民間往往擁有和政府不相上下的資訊質量、專業判斷與政治自信,更有遠遠超過政府的媒體動員力。執政者不但無法再黑箱作業,而且得公開、透明地隨時接受媒體、學者、社會各界,甚至無知但音量夠大的某些民眾的品評、指責、指導或施壓;而在每一次的公開討論與批判中,執政正當性都會受到一次又一次的考驗。
香港主政者當前的困境,我覺得,可能在於過去多年它沒能透過前述種種面向來回應人民對其執政正當性的質疑。而那句善意而粗略的「五十年不變」原則,也帶來執政理念上的誤解—人民珍惜與喜好的固然要保留,但是:階級化的社會、放任式的思維(重競爭而輕弱勢)、依賴市場機制、輕忽分配正義…有些原始資本主義或掠奪式經濟的餘緒怎可不加清算就概括繼承呢?人民求新求變、要求更有尊嚴的生活,怎可能不力圖理解、追上時代呢?以至於對許多人來講,普選是回應質疑最簡單直接的方式。
(作者為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