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5日 星期四

經濟/「看見台灣」的商機與危機

.聯合報社論..等著看民進黨「表決部隊」演出
.聯合報黑白集.改名可以改國運?
.經濟日報社論.「看見台灣」的商機與危機









經濟/「看見台灣」的商機與危機


2017-06-15 01:27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看見台灣」紀錄片導演齊柏林鏡頭下的亞泥採礦場。 圖/取自多羅滿賞鯨臉書粉絲團、齊柏林攝影


高空攝影家齊柏林導演,在「看見台灣II」宣布開拍兩天之後,竟墜機身亡殉職,令國人震驚與哀痛。「看見台灣」在2013年完成上映之後,創下超過2億元紀錄片商演的票房紀錄,也讓國人清晰地看到台灣大地的美麗與哀愁。齊柏林完整呈現「國在山河破」的景象,點燃了眾多國人對於這片土地的疼惜之情,超越了老少和藍綠,成了真正愛台的台灣之光。他的離世,確實是國家與人民的重大損失,可能在一段時間內,難以找到另一個差可比擬的「齊柏林」,可以不斷點醒與鞭策我們,要愛護疼惜這片滿是瘡疤的美麗大地了。
然而,要看見台灣大地的美麗與哀愁,只要在晴空下登上直升機即可一目瞭然。雖然風險頗高,但一旦升空,立刻面對清晰的國土大地,不管是沁人心脾、綠海如波的稻禾田野,還是違章工廠放肆地侵蝕農地、工業廢水對河川彩繪荼毒,國人的勤奮與貪婪,都一一清楚地呈現。
我們不禁要問,為何在拚搏程度是全球名列前茅的台灣,眾多國人卻要放肆破壞美麗的環境、承擔被取締的風險?為何無法像先進國家的人民,徜徉在一個優雅從容的自然環境中,卻仍可以獲得高所得,並享受適足的休閒時光呢?為何在如此重視教育、從小補習到大的國度中,國人優良的教育投入卻無法轉換成高生產力,帶來不須靠破壞自然環境的經濟成長和高品質的生活呢?
簡單地說,這來自兩個主要原因,一是生產力不足,二是法治觀念不足。首先,是國人的生產力不夠高,無力負擔維持優良環境的成本。生產力不高有諸多原因,最重要的就是投資不足,導致勞工(人均)配備的固定資本不高,而投資不足,是因為看不到商機或獲利機會。沒有商機的因素當然很多,例如幅員不大、資源有限而昂貴,但同樣小國寡民、資源極少的香港和新加坡,無論是生活富裕度或環境保護都優於台灣;顯然,我們的政府效能或管理得不適當必然是重要原因之一。最近,嚴重干擾勞動契約自由的「一例一休」,就是明顯的案例。
生產力不足的另一個原因,來自於創新投資不足,而這又和市場有限有關。目前,推動經濟成長的主力產業已經轉移到服務業,但服務業在全球各地都受到市場保護、分割的發展限制,讓服務市場開放已成為當今「自由貿易協定」極重要的內涵,其目標就是要擴大市場、降低風險、優化商業模式來促成投資。許多著名的歐洲小國企業,都是靠著無疆界的歐盟腹地來滋養培育而茁壯,包括通訊軟體Skype,能夠由瑞典的電信公司發起,總部放在盧森堡、主要研發團隊投置於愛沙尼亞,成功後又併入了微軟。許多中國大陸的創新投資都因為有巨大的市場「保障」吸引投資人前仆後繼,終於產生成功模式而快速成長、壟斷亞洲,但台灣不僅一直無法突破市場限制,還以「反服貿」來自我限制發展腹地;加上法規管制僵化,和最先進的服務創新差距只有愈來愈遠。
而整個社會的法治觀念不足,又是台灣環境長期惡化的另一大因素。新加坡的嚴刑峻法並沒有讓它的經濟成長變得緩慢,相反地,由於依法論法、沒有政治因素或惡性競爭來干擾投資,保障所有投資人和勞動者應有的權益,投資者樂於增加投資、專業人士樂於在那裡工作,就算生產成本再高,也成為全球製造和服務業到亞洲來的首選。這些,都提供了我國極有價值的政策參考,一旦生活環境破壞、法規無力執行,再低廉的生產成本也吸引不到高生產力、無汙染的優良投資。
齊柏林導演已經永遠離開我們,我們藉由他看到了台灣;但是,看得到真正的商機嗎?

聯合/改名可以改國運?


2017-06-15 01:34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圖/季青


巴拿馬與我斷交,舉國憤慨,蔡總統發表了強硬聲明。但除了譴責,大家卻看不到務實的檢討,也未見對外交出路提出建設性主張。呂秀蓮發表悲觀論調,認為台灣「會亡國」,這未免危言聳聽。黃國昌主張台灣「要走自己的路」,則顯得蒼白而老調,彷彿台灣不是在走自己的路。
面對斷交,大家除了反覆表達憤怒、悲傷和譴責,其實更該提煉出對現實環境更深刻的反省。但我們看到,台南市前副市長顏純佐採取遊戲化模式:他在街頭設立巴拿馬總統瓦雷拉的人形立牌,供民眾擲雞蛋洩憤,也提供巴國國旗供民眾焚燒。此舉,十足是「義和團」精神,聊可洩憤,無助大局。
要論阿Q,民進黨內人才輩出。立委段宜康說,台巴斷交是因為「中華民國」這個名字沒人理,我們不如換個名字來交朋友,找別條路走。言下之意,改名「台灣」,保證立刻近悅遠來。別以為段宜康在「練肖話」,第一時間,民進黨大老游錫堃也發表了相同主張。他在臉書貼文說,當「中華民國」的邦交國少之又少時,「台灣」的邦交國就會出現。綠營中英雄所見略同者,恐不止這兩位吧!
不少人認為改名可以「改運」,政府也因此放寬了民眾改名的限制。但是,要說國家改名就能改國運,那些貧窮國家都不知道要改幾回了。有膽的話,民進黨不妨試試改名,或推動台獨公投;但是,先請那些權貴和子弟切結,聲明願意上戰場才行!

聯合/等著看民進黨「表決部隊」演出


2017-06-15 01:34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立法院臨時會登場,民進黨立院團團總召柯建銘(中)召集立委討論,要力拚年改法案、前瞻基礎建設條例。 記者陳柏亨/攝影


立法院臨時會昨登場,蔡總統對民進黨立委下達衝刺指令,力拚年金改革及前瞻建設兩大主題法案過關。但因適逢台巴兩國斷交,國民黨欲藉此邀蔡總統至立院進行國情報告以為拖延;與此同時,綠營盟友郝明義等人則發動連署,反對前瞻建設預算草率通過。在這種情況下,年改及前瞻能否順利過關,端賴綠委全力動員護航。大家正等著看,綠委將如何遵照總統指示扮演「表決部隊」的角色。
年輕世代對「表決部隊」一詞或許感到陌生。它指的是威權時代那些不需要改選的老立委,只需一味遵從國民黨中央指示而投票,就像一支只會表決的大軍。「表決部隊」一詞是當年反對運動者所創造,用以諷刺那些沒有個人意志、無法反映民意的萬年國會立委。但曾幾何時,台灣民主化已卅年,民進黨躍居國會第一大黨,其立委卻依舊無法避免淪為一支「表決部隊」,只能聽從層峰指示行事,這何其諷刺!
代議政治的設計,是為了反映更多元的人民聲音;政黨政治的設計,是為了追求權力的制衡。但是,如果居於絕對優勢的執政黨立委卻只懂得看高層臉色,甘於扮演表決部隊為政策護航,我們看不出這其間有何「民主」或「進步」意義可言?
以前瞻建設計畫為例,這項耗費八千八百億的大型經建計畫,明顯是在短期內倉促拼湊而成,其中許多項目規劃粗糙,甚至未經可行性研究或環境評估,幾乎就是一盤大雜燴。然而,只因執政者宣稱要拚經濟,兼供黨內分贓、地方綁樁之用,就要強行推出,並要求立法院放水讓它過關。連一般年輕人都看得出來,這些建設很多將淪為蚊子館或難以為繼,難道民進黨立委看不出其中問題?
再說,以台灣經濟近年的停滯不前,我們在財政上實已沒有太多可供揮霍的空間。然而,前瞻建設計畫不僅大手筆一揮八千多億,許多項目只是為滿足地方虛榮的小確幸,無關台灣長期的前瞻發展或國土安全,有些甚至勢必淪為追加預算的錢坑。對於這樣的公帑虛擲,民進黨立委若不認真把關,卻還去幫忙護航圍事,難道不覺得愧對終年辛勞的納稅人,也愧對自己國會議員之職?
年金改革的議題也一樣。儘管推動年金改革是全民的共識,但要如何改革,顯然不該只有林萬億主導的年改會一種版本,而應集思廣益,將衝擊降到最低,將效益擴到最大。問題是,民進黨立委除了消極承接聖旨,似乎別無主意,包括軍人、勞工被分而治之,公教年改可能損害公教人員忠誠,並傷及新世代公教的權益等,執政黨立委卻全然視若無睹,遑論補充年改會版本之不足。綠委這種退縮的表現,不僅是自我貶抑,也放棄了前人得之不易的民主追求。
蔡英文執政一年,民意支持度大幅滑落,這與她的執政路線偏歧及內閣決策品質不良有絕對的關係。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在蔡總統黨政權力一把抓的時候,其他制衡、分立的部門無法發出不同的聲音,適時提供節制的意見,更是一大原因。在許多議題上,司法、考試、監察等院幾近喑啞;更致命的,是民選的立法委員竟率爾放棄了反映民意、為民喉舌的角色。淪為少數的藍軍立委,能發揮的作用已經不多;但綠營立委黨派私心掛帥,一心捍衛上意,卻忘了自己身為中央民意代表的責任,才更令人遺憾。
臨時會開議前夕,蔡總統分批召集民進黨立委餐敘並耳提面命,民進黨黨鞭稱將緊盯綠委有無發言。這樣的儀式,就形同一場「表決部隊」出動的誓師大會,人們彷彿聽到了綠委小跑步集結的聲音。必須提醒的是:一例一休修法,如今弄到社會怨聲載道,正是綠委堅定護航、胡亂加碼的結果;這次臨時會難道要重蹈覆轍?當民進黨團也淪為表決部隊,台灣民主就太可悲了!

【重磅快評】「備戰」聯合國?蔡英文還是推特就好

.【名人快語】 王國材/來談談自駕車與軌道建設的差別
.【重磅快評】好一個相挺警察到底的警察節
.【重磅快評】「備戰」聯合國?蔡英文還是推特就好
.【重磅快評】該是改變聯美日抗中迷思的時候了
.【即時短評】美國反對片面改變現狀 說給兩岸聽
.【重磅快評】前瞻水環境計畫 禁不起再次水淹
.【名人快語】陳一新/台巴斷交 兩岸新仇舊恨的結果
.【重磅快評】蔡英文出的試卷 北京拿走巴拿馬作答
.【即時短評】台巴斷交重大事件 蔡政府應變多頭馬車 奢談前瞻
.【重磅快評】林全院長 建橋不是快就好
.【即時短評】非法工廠成農地毒瘤 拆除要有決心










【重磅快評】「備戰」聯合國?蔡英文還是推特就好


2017-06-15 15:26 聯合報  主筆室

蔡英文總統今天出席警察節頒獎典禮,頒獎給全國模範警察並致詞勉勵,小英在台上一度習慣性的撥撥頭髮。 記者邱德祥/攝影


中華民國駐巴拿馬大使館含淚降旗閉館,綠營抗中氛圍升高,從改名、制憲、公投到入聯,「備戰」情緒亢揚。
遭逢內外交迫,蔡英文的斷交危機管控,對內首先要求「一致對外,是唯一選擇」。對外,一方面嗆聲北京,台灣不會在威脅下妥協,更不會在北京操弄的一中原則下讓步;另一方面假美國之威,批評北京的挑釁,是在片面改變台海現狀。
美國的反應,有點令人玩味。國務院發言人在記者會上敦促兩岸進行有效對話;另一位國務院東亞局發言人則在給部分媒體的電子郵件聲明中,加了一句「反對任何一方片面改變台海現狀的行為」。
兩者都是美國的一貫政策,只是反應方式容易啟疑。但即使不妄加揣測,任何人都不難理解,美國「反對任何一方片面改變台海現狀」之說,一要中共克制,二防台獨蠢動。
面對百年邦誼不敵一帶一路的殘酷現實,國人除擔心外交骨牌效應外,也關切蔡英文與吳釗燮所說將重新評估兩岸情勢,以及陸委會所說將檢討兩岸政策,究所何指?
從總統府到行政院,從外交部到陸委會,都沒說接下來要怎麼辦?黨政人士放話,將嚴審中國官員入台、陸生納保生變,「要讓對方有感」;這是什麼因應,令人搖頭。
值得注意的倒是綠營有關改名、制憲、公投、走自己的路之說,紛紛出籠,並傳蔡政府九月「備戰聯合國大會」。
不過幾天前,綠營從賴清德開始,吹起一片「親中」、「友中」、「和中」、「知中」之風。現在既然北京挑釁,對「中」,當然不能「親」、不能「友」、也不能「和」了;但如果還是不願「知」,繼續埋首沙堆或蒙眼衝鋒,只會讓台灣更陷險境。
多數人都同意蔡英文對北京挑釁衝擊現狀的指責;但也有許多人在問,又是誰抽掉了兩岸現狀的政治基礎?更令人憂心的是,除洩憤外,兩岸要進一步熱對抗嗎?
在高亢的「備戰」情緒中,要改名?制憲?公投?或入聯?在國際現實格局下,如果台灣不能提升國家實力,讓世界無法漠視,與其扁式烽火自焚,許多人可能寧願蔡英文繼續維持她的現狀—推特外交就好!

【重磅快評】好一個相挺警察到底的警察節


2017-06-15 17:25 聯合報  主筆室

多個軍公教警消團體包圍立法院抗議年改,由於適逢警察節,邀請退役的模範警察上台接受群眾致意。記者王騰毅/攝影


今天是警察節,蔡英文總統行禮如儀,參加了警政署的慶祝大會。蔡總統在大會裡話說得很漂亮,不但提出了多項警政改革宣示,還說政府對警察絕對相挺到底,「警察值得社會更多支持」。只是這篇漂亮的作文,放到今天不同的場景,卻顯得格外的諷刺。
場景之一是,就在警政署幾十公尺之外的行政院和延伸到立法院周邊,滂沱大雨下,層層拒馬戒備森嚴,蔡總統口中相挺到底的警察同仁們,正冒雨執行勤務。場景之二是,這些冒雨執行勤務的員警,對上的,是反年改團體的吶喊。這些反年改的團體裡,就不乏退休和現役的警務人員。
場景之三是,在立法院裡,朝野正在進行年金改革光關法案的協商。警察人員退休後的權益,正在被論斤秤兩的喊價、殺價、賣出。而無論是冒雨值勤的警察,或是聲嘶力竭吶喊的抗議者,對於這樣的買賣,並沒有任何置喙的餘地,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退休權益被剝奪。
也就是說,當蔡總統在有屋瓦遮頭、吹著冷氣的大廳裡大談如何保障警察權益時,所有的警察,其實權益正在慢慢的被凌遲;當蔡總統高喊相挺警察到底時,警察正冒著大雨,在街頭同室操戈。這,才是今年警察節的真相。
眾人記憶猶新的是,太陽花運動群眾攻佔立法院、行政院,民進黨是如何與直髮的警方站在對立面;而當民進黨執政後,第一件事,就是對攻佔行政院的群眾撤告。撤告是一個甚麼樣的概念?不就是等於說明當初的執法都是無謂?有警察因為當時的執法被告,這時所謂的「挺警察到底」又在哪裡?
當然,或許對民進黨而言,軍公教甚至警察都不是自己選票的基本盤,所以當要「改革」時,砍向這群人要付出的政治代價最小;但說一套、做一套,嘴巴上說著漂亮話,實際上卻是拿這群人開刀,也只有最無恥的政客,才做得出來吧。真是好一個相挺警察到底的警察節啊。

【名人快語】 王國材/來談談自駕車與軌道建設的差別


2017-06-15 18:44 聯合報  記者侯俐安╱即時報導

最近討論前瞻建設,有人談到Google、Tesla等自駕車新技術一直在進步,汽車的技術發展,未來會比軌道更有競爭力及效率,對軌道建設的前瞻性表達質疑。事實上,高運量的軌道與小汽車在運輸系統扮演不同角色,各國都是窮其心力兼顧發展。
運輸系統之規劃主要依據其服務需求決定,即高鐵、傳統鐵路、大眾捷運、輕軌、公車、小汽車都有不同的運能與限制,以滿足不同地區的需求,如高鐵、台鐵適合城際之間的串接,大眾捷運系統適用於都市及衛星市鎮內的運輸,輕軌則適用於都市周邊或人口密度較低的城市。
就運量而言,高鐵、都市捷運每單向每小時在2.5萬人次以上,台鐵每小時在2萬人次,輕軌運能則在1萬人次,而一般小汽車係屬自由度高、運輸效率低的運具,這也是政府發展「軌道為主,公路為輔」政策的原因。但就維持一個都市的活動需要來說,各運具必須整合運作、相輔相成。
自動駕駛技術在公路系統的車輛方面或許是屬於前瞻的技術,但是就其技術的核心諸如自動控制、自動駕駛、安全防護、故障偵測排除等,早已廣泛應用在軌道運輸系統上,例如台北捷運文湖線就是國內最早引進的無人駕駛系統。
近年來,歐洲、日本百年以上軌道建設國家,仍然不斷提升軌道技術,推動列車全面無人駕駛、無架空線電車、環保動力列車、列車自動化安全系統,另日本在路線匯集的車站採取高密度與混合土地使用之發展型態,係國際推動大眾運輸導向發展(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TOD)的重要參考經驗。軌道運輸技術、營運不斷創新,它仍是全世界最前瞻運具之一。
另交通部也了解自動駕駛車輛技術已成為當前全球智慧運輸領域的顯學,正透過四年智慧運輸系統發展建設計畫(106-109)與經濟部、科技部、環保署資源結合,將國內自主產業包括感測設備、控制系統及人工智慧等技術帶入自動駕駛車輛產業,期待臺灣產業能在全球自動駕駛車輛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例如:日前首度引進台灣於高雄駁二特區展示的法國EasyMile無人自動駕駛小巴,在高雄市政府與交通部的合作下預定優先導入做為捷運沿線特定車站聯外最後一里的接駁服務,也邀請國內技術團隊包括工研院機械所、車輛研究測試中心、華創車電共同參與研發,計畫讓台灣成為自駕車全球領先實作測試的示範基地之一。
軌道運輸及自駕車技術發展是「技術平行發展,系統整合運作」,其技術發展均是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突破,經由系統整合相輔相成,在原本自動化程度高的軌道運輸基礎上,進一步讓未來的交通系統可以更精緻、效率與環保。前瞻軌道建設是國家未來發展之基石。
(交通部政務次長王國材口述,記者侯俐安整理)

聯合筆記/蔡的維持現狀 變成「推特」現狀

.沒有九二共識 烽火外交戰開打
.防斷交骨牌 速訂明確拉美策略
.聯合筆記/蔡的維持現狀 變成「推特」現狀
.我在台北搭捷運 在高雄寧願騎車…
.林萬億回應校長們的建言:年金改革不能學健保
.前瞻建設 需未來眼光
.獎勵高中從農 類科應擴大
.大陸底子硬 我們有軟實力
.心涼了 斷交沒「驚聞」






聯合筆記/蔡的維持現狀 變成「推特」現狀


2017-06-15 03:40 聯合報  林河名

台巴斷交,蔡英文總統當晚連發3條推特文。 圖╱翻攝自蔡英文總統推特


在執政黨發動下,立法院昨起召開臨時會,力拚通過公教年改及前瞻計畫,但抗議聲不斷。就在前一天,巴拿馬與我國斷交,蔡總統雖發表措詞強硬的聲明,但「維持現狀」的兩岸政策,顯然到了必須改弦更張關頭。
蔡總統上任僅一年多,正準備從「改革年」邁向「建設年」,卻面臨內外交迫的窘境。這還不包括已有民進黨員醞釀退黨的一例一休,挺同反同勢力拉鋸的同婚修法,以及環保產業孰重孰輕的亞泥開發等政策爭議。
這些問題都有共同點,縱使立意良善,卻因輕忽民意、處理失當,全部陷入泥淖、難以收拾。當家不易,從而也看出執政者的眼高手低。
以前瞻計畫為例,蔡政府「拚經濟」的用心不難理解,推動基礎建設更有其必要,但計畫的時程及內容,卻無法說服大眾。若如昔日同志沈富雄所言,既不符未來產業趨勢,又未積極處理惡化的人口結構,也難以點燃內需鼓勵國內投資,何來「前瞻」可言?
這樣急就章的計畫,出現反對聲浪本屬平常,卻被執政黨簡化為「反對軌道建設」,批評反對者是「天龍國」思維,不懂其他地方人民的需求,卻刻意不提計畫空洞與評估闕如。如果說反服貿的核心在「反黑箱」,反前瞻的核心也在於「反草率」。
月初豪雨襲台,行政院才說目前沒規畫增加或重編前瞻計畫「水環境」預算,蔡英文總統日前到基隆視察武崙溪,卻表示「經費如有不足,前瞻計畫有靈活運用的空間」。蔡英文的擔保,雖展現計畫的彈性,卻也凸顯施政的即興。面對各縣市彼此較勁,還有中央官員點出前瞻「有匡列預算但沒有匡項目」,暗示地方政府可把握「翻身」機會。如此且戰且走,難道也算前瞻?
且戰且走的,豈只前瞻計畫。
台巴斷交,主動權雖不在我們手上,但兩岸外交連動,兩岸僵局迄今無解,外交局勢更形險惡,不能不尋覓解方。蔡總統一再強調「維持現狀」的兩岸政策,然而,在變動不居的情勢中,「現狀」早已改變,哪還能無招勝有招、不變應萬變?
在外交困境下,全體國人應該不分朝野、黨派,團結面對變局,守護國家利益。北京當局固然該體認圍堵反而會疏離兩岸人民的距離,但我方面對打壓,既不想附和北京的邏輯,也不能向威脅屈服,蔡政府可有前瞻的大戰略,抑或也是且戰且走?
又或者,現狀「維持」不了,只能連發「推特」(Twitter),聊以文字抒懷?

我在台北搭捷運 在高雄寧願騎車…


2017-06-15 03:40 聯合報  王振昌/飯店業(高雄市)

高雄捷運紅橘兩線興建之前的可行性評估,預估去年日均運量可達59萬人次,實際只約18萬人次,差很大。 圖/聯合報資料照片


曾經有一陣子,我在台北當一個通勤族。工作地點在台北車站附近,公司配的宿舍在德行東路中山北路口,當初也以高雄視角,將摩托車運到台北。想說可騎車上下班,好不逍遙。
結果不到兩個禮拜,我就乖乖地在脖子上掛著悠遊卡,每天走路十分鐘到芝山站搭車。原因很簡單,台北車站附近,開始收停車費,每次廿元;這還不打緊,沒位置停車,大家摩托車都擠得滿滿的,要移動十台車才能喬出半台摩托車的位置。更不敢想像,在大太陽下或是雨中做這些動作。
即使不搭捷運,中山北路口就有公車可以直達台北車站,還有公車專用道可以看著塞車的人呼嘯而過,誰還想塞在車陣裡?
我的家鄉有了兩條地下鐵和一條輕軌,為什麼搭乘率還是別人的笑話?原因很簡單,就在便利和代價。路網及地上交通沒有完全布設前,當然沒有便利這一回事;而代價是什麼呢?
在高雄,開車不塞車,騎車也方便到不行,隨便都有位置停。更值得拍手的是,騎樓隨便停車,路邊停車位免費。所以,我寧願從一個地方騎到另一個地方,也不要走一大段路,等最多八分鐘,搭二到三站的捷運,再走一大段路到我的目的地。更不要忘記,高雄的大太陽和不曾整平過的騎樓。
提高市民的搭乘意願,可以給胡蘿蔔或給皮鞭,給的胡蘿蔔再怎麼漂亮,也是來自我們的納稅錢。同時皮鞭也要打得夠痛。主事者如果都只想當剪綵的哪一個人,不去當壞人,再怎樣的前瞻都沒有用。

林萬億回應校長們的建言:年金改革不能學健保


2017-06-15 03:40 聯合報  林萬億/年金改革委員會執行長(台北市)

台大教授與交大、政大、中央校長聯名投書,指出年改不利大學留才攬才,可依據工程學中的動態系統控制的方法,利用「增加活水」和「增加動機」來解決,仿健保點數計算方式。本報系資料照片


十三日周景揚、周行一、張懋中等三位校長與吳瑞北教授發表「年改學健保,機動漸進修正」(以下稱周文),認為台灣優秀的教育、醫療制度及退休制度,是讓大學教授待遇偏低仍願留下的重要關鍵,據而提出年改建言。
首先,周文認為政府因長期經濟成長趨緩,才不得已大力推動年改。這個前提假設有誤。政府被迫加速年改是因為年金財務缺口到去年六月底,預估高達十七兆五九二三億元,其中軍公教人員約八兆三六三億元、勞保八兆九二八三億元。公務人員退撫基金一二○年、教育人員一一九年、勞保一一六年就要破產。這與經濟成長快慢無關,是制度設計不合理使然。
年金債臺高築原因很多,首先是不足額提撥,提撥費率訂得低,在職時就少繳,這是當年設計提撥制退休金(退撫新制)的錯誤第一步。
第二,訂出超高的所得替代率。以一位薦任九職等非主管公務員退休年資卅年(舊制十九年、新制十一年)為例,舊制年資可領取的十八%利息二三九七四元,加上新舊制退休金五七○九八元,月領退休金合計八一○七二元,是其退休前待遇七○六七五元的一一四%,所得替代率超過百分百,制度設計引誘公教早退多領。
九十五年、九十九年兩度年金微調,將所得替代率壓到卅年年資為九十%。但是,所得替代率的分母以本俸兩倍計,比中低階公務員與中小學教師的實質薪資平均高出約一.一八倍,從而使所得替代率被低估。換算回來,卅年資的退休人員實質所得替代率是一○六%。
第三,在職時提撥是以當月投保(提撥)薪資計算,但領取退休金時卻以最後一個月的最高薪資核計。這也是多領,基金赤字更加嚴重。
第四,年金開辦當年,台灣平均餘命六十二歲,去年已達八十歲。活得越久領得越多,基金當然不足支應。
最後,十八%優存本是為了補充當年待遇偏低、退休金少的權宜之計。民國七十年以後,軍公教待遇已調高到優於勞工,且銀行定存利率更是一路下滑,目前政府每年仍要為四十五.六萬優存戶,編列六七八億預算支應。種種不合理,年金難以支撐。
要怎麼改?周文建議健保式漸進改革。健保與年金不同,健保是醫療給付,且是短期給付。今天投保,生效即可看病。年金是今天繳費,退休才領錢。因此,提撥制退休金基金扣除預期投資報酬率外,需要完全準備。健保則不然,只要短期安全準備即可,不需存放一大筆基金等著被領取。所以,健保是支出多少,就收多少保費。收入不足,先將安全準備拿來用,接著微調保費即可。這種作法不適用年改。
如前所述,我國年金制度財務缺口大到微調已無法解決嚴重收支失衡問題。如果不合理的制度不改,靠在職人員微調費率,填補龐大的財務缺口,而退休人員只微降退休金,結果仍是不到十五年後就破產。現在多繳的人,屆時一毛錢也領不到。
我們也承認,這一波年改,沒有徹底解決年金制度問題,但至少讓制度趨於合理。之後,再儘快進行新制度的設計,讓年輕世代有個永續的年金制度,不要再拖累下個世代,台灣才有希望,而不是舉著不合理制度設計下的信賴保護原則打轉。


前瞻建設 需未來眼光


2017-06-15 03:40 聯合報  陳淑敏/大同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新北市)

行政院「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其中以軌道建設最多、預算最高,也是地方諸侯搶破頭要分一杯羹的目標。圖為高雄輕軌。 圖/報系資料照


前瞻基建計畫廣受批評是「錢沾」或落伍的計畫;前瞻建設是為了怎樣的未來國家意象而行也不清楚。其實未來眼光才應該是前瞻建設的起點。
倫敦市的「二○五○」,旨在遵從「永續發展」的指導原則,面對成長的挑戰。其推動策略包括:一、成為一個既走在創新與研究尖端,又能珍惜並善用豐富歷史文化遺產的城市;二、讓市民有歸屬感;要提供居民、工作者、遊客及學生機會去實現潛力;三、成為一個讓人們能得到愉悅感官經驗的城市;四、對付氣候變遷,發展低碳經濟,提高資源使用效率;五、擁有有效運作且高效率的大眾運輸系統,鼓勵更多人步行、騎自行車、善用泰晤士河水路運輸。
再者,跨國媒體ZenithOptimedia也曾以「二○三八」為時間標的,指出未來方向包括:一、數位科技匯集,實體店面提供個性化和獨特的經驗;二、新興市場將晉升為世界主要的經濟體,掌握全球五十%消費;三、「集體有責的消費主義」成為主流;四、企業必須和消費者整合和合作,找出雙方利益;五、網際網路特別是物聯網無所不在;六、每個人與媒體企業肩並肩,成為創造內容的主體,人人是攝影家、作家、記者。
可以預見未來,鼓勵人們步行、自行車,甚至水路,並重視資源效率;而科技滲透下無論公領域或私領域相互交錯,致力於追求更妥切的公共生活,是不可逆的趨勢。
反觀我們的前瞻計畫,當中約莫一半的經費用於軌道建設,有關低碳、環境、協作、集體責任與公眾生活形態變遷的論述和掌握,仍然混沌不明,在這種情況下舉債,難以說服民眾。
最後,值得說的是,當向別人表達意見或看法時,我們期待對方能挪出一點心理或想像空間,來傾聽與了解我們的觀點和想法。萬一我們遇到的對手,是把自己視為全能的知者,無法開放理解彼此的異同時,溝通將變成狗吠火車,前瞻建設萬萬不要走向閉門造車的狹隘。

獎勵高中從農 類科應擴大


2017-06-15 03:40 聯合報  馮莉真/農校教師(彰縣溪州)

今年國中應屆畢業生只要選讀全國十一所農校的農場經營科升學,就有機會每學年最多領三萬元的獎助獎勵金。圖為佳冬高農農場經營科老師指導學生農地實作。 圖/豐年社南部辦公室提供


為解決農業缺工窘境及加速培育優秀農業人才,農委會與教育部推動「獎勵高中從農方案」,就讀設有農場經營科的十一所高中,成績前五十%的學生,每學年最多可領到三萬元,最多領九萬元。以此鼓勵青年學子提早認識與接觸農業,立意良好;然而實施方式卻有可議之處。
農業類科涵蓋如農場經營科、園藝科、造園科、森林科、畜產保健科、野生動物保育科等,均為未來基層農業人才之搖籃,沒有輕重之分,亦均不可或缺。惟本方案第一年僅適用農場經營科,其他科在政府眼中,是否是可以放棄的農業科系呢?還是政府壓根就不重視農業呢?
曾有園藝科學生反映:「有些科可以每年領三萬,是否那是政府重視的科、是以後的重點產業?老師,我是不是讀錯科了?」我聽了只能安慰他,「或許政府認為園藝是目前熱門產業的科別,所以不用特別扶助,不用擔心以後的出路啦。」
其實我想的是,政府忽略園藝在農業發展的重要性,只顧著特殊產業類科,就算課程再有特色,也不是家長眼中的優先選擇,在逐年降低的入學人數中,失去競爭力,最後被淘汰出局。
本方案最快也要三年後才看得到成果,而農業類科已是所有職業類科弱勢中的弱勢,此時不鼓勵,更待何時?呼籲政府正視所有農業類科之需求,建議本方案對象能加速擴大到所有農業類科,不要只扶助大家印象中的「產業特殊需求類科」,而忽略所有農業類科的殷切期盼。

大陸底子硬 我們有軟實力


2017-06-15 03:40 聯合報  林法/公(彰化市)

面對台巴關係生變,蔡總統說「中華民國是主權國家,這是北京當局永遠無法否定的事實,我們的主權不容挑戰也不容交換。」陳辭慷慨激昂,可是想到之前「中華民國是流亡政府」的說法,我又不禁啞然失笑。
在「後事實」時代,真相不重要,因人們的情緒化和惰於思考,理性早就沒了市場,不在意事實、前後矛盾的逕自宣稱,隨處可見;靠台獨起家的民進黨,經扁政府八年的「不能」而再度執政,便足以說明一切。
不過阿Q點說,國家名稱或台灣定位重要嗎?想想卅多年前,台美斷交時不知嚇跑多少人,結果「馬照跑、舞照跳」,悔不當初而搬回來的更大有人在。
幾個小小國家跟誰斷交或建交又怎樣,中國大陸底子硬,我們也有不可小覷的軟實力,只要不自亂陣腳,氣盛不比氣久,兩岸間的較勁來日方長!

心涼了 斷交沒「驚聞」


2017-06-15 03:40 聯合報  何玉熹/工(苗栗市)

台灣與巴拿馬的百年交情,不敵現實,畫下句點。 本報資料照片


聽聞巴拿馬百年交情不敵現實,該國總統宣布與我國斷交,身為市井小民的我,毫無「驚聞」的感覺。不是對國家沒了忠誠度,是心涼了一半。
新政府上任後做了什麼?當初選你,是要你改變不好,帶領我們走向更好,給我們基本生活保障,而非畫餅充饑的口號,關起門來圍毆,以轉型正義撕裂人性的基本價值—「友善」。面對現在的困境及未來,您高喊全民「一致對外,是唯一選擇」,可能嗎?

葉銀華/我們需要公益檢舉制度

.葉銀華/我們需要公益檢舉制度
.趙春山/慎防台巴斷交的骨牌效應
.劉憶如/從量化寬鬆(QE)看比特幣飆漲
.劉克襄/永遠的飛行家
.馬凱/年輕人 你為什麼不憤怒?
.周行一/以夢想準備未來
.薛承泰/人民的名義在台灣嗎?








葉銀華/我們需要公益檢舉制度


2017-06-15 01:35 聯合報  葉銀華 (交通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教授)


大家是否覺得一些影響人民權益之重大違法事件,經常是發現太晚或者發現時已對社會造成重大傷害?我們是否需要在現有執法機關下,增加基於公益之檢舉制度?
公益檢舉制度是指有人發現一項違反法規的重大事項,若未對外揭露將傷害大眾權益、身體健康與環境,或掏空政府、公開發行公司或相關機構的資產,因此政府需要立法鼓勵此種公益檢舉,對於洩漏檢舉人與事項者負有刑事責任,並且保護檢舉人的人身與工作安全(反報復條款),同時給予檢舉人適當的獎金。
我喜歡公益檢舉這個名詞,因為其採用較具正面意涵的用語,可以改變大家對於內部告密者所引發的負面聯想(例如:抓耙子);其意指此種檢舉是基於公益,可保護大眾權益。而國外普遍用吹哨者制度,表示檢舉人將違法而影響大眾權益之事項,通告主管機關調查。
有人會問政府已經有相關的執法機關,為何還要鼓勵公益檢舉?我們經常發現政府總是後知後覺,而且在違法事件一發不可收拾時才發現。再者,也有可能執法者怠於職責,甚或有貪瀆之情事。立法院田志文先生因為具名檢舉前秘書長林錫山涉嫌收賄,結果不但被冷凍調回資訊室,考績還連續三年乙等無法升等,而林錫山一審被判刑十六年;此案例讓我們發現沒有公益檢舉制度的缺憾。
除了政府機關納入公益檢舉範圍,公司組織是否也要納入?我建議公開發行公司、金融機構與國營事業,以及它們的子公司應該列入,因為公開發行公司已經對大眾募集資金,而金融機構資金更是主要來自社會大眾;另外國營事業的資金是來自政府,等同是全民財產。
再者,對於人民權益有重大影響所涉及的公司是否也要列入?我建議涉及食品安全與環境保護的公司也有列入的必要,因為一旦有黑心食品、環境汙染重大事件發生,對人民的健康、生活環境影響至為深遠。
根據調查,發現公司舞弊事件來源最多為檢舉,遠高於公司內部檢查;而檢舉來源以員工為最大宗,其次為客戶。由此可見舞弊事件多屬祕密進行,非由知悉內情之人舉報,可能難以發現,這也是公益舉報制度要納入上述類型公司的理由。二千年底美國持續發生大型公司財報舞弊案,主要也是來自員工檢舉
台灣已經在食品安全方面有公益檢舉制度,二○一五年六月修正「檢舉違反食品衛生案件獎勵辦法」,針對食品攙偽、假冒、逾有效日期或使用違法添加物等重大食安事件,提高檢舉獎金核發比率為至少罰鍰五十%以上。至於一般食安檢舉案件若查獲屬實,則得依罰鍰廿%額度發給檢舉獎金。同時,亦增訂良心員工條款,如檢舉人為現職或離職員工檢舉其違法業主,其額外另發給獎金上限得提高至四百萬元。
其實,在國際上已經有許多國家有公益檢舉與保護制度,例如:美國、英國、韓國、日本、澳洲等國,而台灣也有初步基礎,我建議此制度應該更完整在台灣立法與落實執行。(作者為交通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