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9日 星期日

經濟日報社論/運用智慧化解彰銀改選爭議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  聯合報社論/阻止新威權專政是總統大選的首要任務
◆  聯合報黑白集/總統特使的自首秀
◆  經濟日報社論/運用智慧化解彰銀改選爭議









經濟日報社論/運用智慧化解彰銀改選爭議


2019-12-28 23:41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每三年一次的彰化銀行董事會改選都會引起話題,不只財政部台新金控參與其中,屢屢也成為立法院質詢的題材甚至十幾年前台新金認購彰銀22.5%股權財政部允諾給予經營權效力性,還告上法庭並引起國際關注。今年彰銀董事會改選,因金管會推出的自然人董事新制,財政部認為不利於公股掌握彰銀控制權,希望行政院長出面協調。
目前台灣上市櫃公司的董事會組成,有一般董事、獨立董事;過去一般董事普遍有法人代表,可以隨時改派補足原任期,獨立董事則必須是自然人身分。為了降低董事會法人代表比例與增強董事會專業性,金管會針對金控、銀行要求設立一定席次的自然人董事,且須符合特定的金融專業。
自然人董事可以是一般董事,也可以是獨立董事,但是獨立董事未必符合自然人董事的專業資格。獨立董事的專業資格比較寬鬆,只要求五年商務、法務、財務、會計等工作經歷,不如金控、銀行之自然人董事的專業性要求。所謂自然人董事是指非以政府、法人或其代表人當選,而且有銀行經營、金融行政或管理五年工作經驗。
自然人董事制度從去年7月開始實施,首要影響的就是今年改選董事會的金控、銀行。當金控、銀行只有單一大股東,若想握有控制權,自然要提名並當選合乎法規要求的自然人董事、獨立董事。但是當有二個大股東,而且都想擁有控制權時,就會有誰來確保當選足夠席位之自然人董事的問題。
以彰銀為例,資本額超過1兆元,董事會有九席,則自然人專業董事必須有四席,獨立董事需有三席以上。其實,公股保衛彰銀經營權,已經相當純熟,且手段已經非常多元,絕對不遜、甚至超過民股台新金。例如,發動其他公股銀行購買彰銀股權、收委託書,甚至還有利用本身職權的其他手段,以致民國103年(2014年)董事會改選時,公股在六席一般董事控有四席,並提名當選二席獨立董事;民國106年(2017年)亦有三席一般董事、二席獨立董事,可說在董事會審計委員會皆握有控制權
由於自然人董事非法人代表,不能隨時改派,因此執政黨立委認為自然人董事不像公股法人代表般會服從政府決策,恐有叛變之虞。該立委的言論實不符公司治理的精神,倒是金管會主委顧立雄回答得相當有智慧,指出財政部只是泛公股銀行其中一個大股東,與民營銀行沒有太大的不同,而董事都是基於專業執行業務,要為股東、客戶、公司的利益考量,是否要以大股東利益唯一考量,仍有待論證。特別是過去公股約擁有彰銀二至三成股權、台新金擁有二成多股權,尚有一半股權是眾多股東持有的。
雖然立法院決議,在彰銀改選董事時,財政部以持有的彰銀股權只能投票給其法人代表,不能投票給公股所推派的其他人選,但是財政部還控有其他公股銀行、國發會與政府掌握基金對彰銀的持股而且在今年彰銀第三大股東出售股權時,財政部還發動其他公股銀行承接其股權,掌握的股權已超過三成。至於在收委託書方面,相關機構也會與公股配合,民國103、106年(2014、2017年兩次彰銀董事會改選結果就是例證。
日昨,顧立雄主委在立法院備詢時,建議彰銀董事會之獨立董事可增加一席,變成四席,且提名的人選皆符合自然人董事的專業資格,然而此建議被批評為愈幫愈忙。財政部的立場是,要控有審計委員會,至少要提名當選三席獨董,若還要在一般董事控有三席,則困難度加重
然而,以目前公股的布局與可用手段,要獲得一半以上董事(含獨董)並非困難,加上過去一些監理措施,例如金金分離排除公股的適用,因此自然人董事就應一體適用,公平對待所有股東。即使改選結果,選出的自然人董事席位不足,仍可剔除原當選一般董事得票數較少者,三或六個月進行補選自然人董事,以此化解董事改選可能衍生的爭議。














聯合報黑白集/總統特使的自首秀


2019-12-29 00:35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宋楚瑜在電視政見發表會上,以反諷手法點出反滲透法的荒謬。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第三場總統候選人政見會,宋楚瑜緊抓蔡英文下令必過的反滲透法,以代表總統參加APEC並接觸習近平的經驗,向蔡「自首」,並稱蔡是「教唆犯」。宋楚瑜不愧政壇大內高手,一招直搗反滲透法下「人人隨時可能觸法」的問題核心。
誠然,宋楚瑜是以反諷手法點出反滲透法的荒謬,但誰能保證這荒謬景象不會成真?在政見會上,蔡英文可以信口保證不會出現「總統斬特使」;但在現實裡,「抗中護台」的芒果乾滋味濃郁,又有誰能保證不會出現狡兔死走狗烹棄車保帥秋後算帳等情況?
以宋楚瑜擔任總統特使與習近平接觸為例,習近平當然是最大咖「滲透來源」!蔡英文雖稱宋楚瑜是受總統委派因此無觸法之虞,然而,一旦總統翻臉,宋以後難保不被扣上「被滲透」大帽。甚至,如果蔡英文被新潮流「架空」,恐怕真的要有隨時可能淪為「教唆犯」的危機意識了。
今年四、五月間,宋楚瑜不就因為對一國兩制台灣方案的說法遭蔡英文公開質疑,而退回資政聘書嗎?反滲透法還沒過,宋楚瑜現在不先「自首」,更待何時?
反滲透法充斥太多模糊空間,隨時可能入人於罪。宋楚瑜不但「自首」,還反咬蔡英文是「教唆犯」,堪稱切中反滲透法要害。看看管中閔是怎樣被卡的?賴清德初選時又是怎樣被追殺的?想到蔡英文將多一項反滲透法的專政工具,宋楚瑜的「自首秀」,看似荒謬,其實寫真。












聯合報社論/阻止新威權專政是總統大選的首要任務


2019-12-29 00:32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總統大選淪為一場失去公正的不對稱選戰,圖為蔡英文總統。 記者蘇健忠/攝影

總統大選進入最後階段,藍綠以打貪vs.國安對決,卻因蔡政府為勝選不惜毀憲濫權,藉國家安全製造寒蟬,挾國家機器箝制民權,選戰已成民主vs.威權的公民自救行動人民不只要選出執政者,更必須是憲政體制捍衛者而立委選戰更是民主最後防線,不能再讓保皇派的橡皮圖章或豬仔議員占據國會,假擅民意新威權統治護航
蔡英文把連任及國會過半設定成主權之戰,以香港為例主張無主權便無法確保民主自由,票投小黨是浪費,選票集中民進黨才能守護台灣。這套論述暴露民進黨的「護國保台」走非民主正道,藉外在敵人恐嚇人民交出國家主人的權利。
在綠營「護國保台」大旗下,國安法網如小警總在側,士農工商都須警惕重回戒嚴;總統默許黨人干預司法,檢察官和法官都自身難保,得群起反抗維護司法獨立;執政黨私豢網軍將黑手從文官、在野黨伸向平民百姓,為打擊政敵襁褓幼兒都不放過一些專業人士學者醫生拚政治不顧人性,把屠刀當正義對付異見者再無感的選民也能警覺到台灣民主已臨瀕危
絕大多數民眾都認同中共對我主權威脅有增無減,支持執政者採取安全防護,但前提是,這些措施不該升高兩岸對立,更重要的是,主權困境不該成為操作選舉、撕裂社會的工具尤其不能成為犧牲自由人權、破壞民主憲政,甚至鞏固新威權的藉口
蔡英文執政以來兩岸關係緊張,大量流失國際空間,讓國家主權極度萎縮,她為求連任將對岸定位敵國,抹紅在野黨勾串境外勢力,又從國安五法到反滲透法,緊縮兩岸交流,製造綠色恐怖,贓誣在野通敵,建構連任護主權的選戰主軸蔡政府的國安動員,一方面為美國馬前卒反中,更大部分是對付國內政敵
民進黨已將中共打壓轉化為選戰利多,但蔡英文在支持度仍然宣稱領先時,就一再濫用國家機器肅清異己、毀憲亂制尤其敗選者聯盟變身選舉內閣,法務部、內政部政次公然輔選,撕毀行政中立規範國家機器外洩人民個資,公權力結合網軍對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人格謀殺外交部指揮保警阻礙在野黨立委行使職權經濟部農委會等部會利用國庫預算開出五千億選舉支票,踐踏財政紀律派系更肆意寄生國營事業基金會,養肥貓拚輔選
民進黨把持的國會背書行政部門、獨立機關淪為黨附隨組織,綠委認養網軍、財產不明、頻為利益團體圍事等弊端,司法檢調監察盡皆迴避調查;尤其監察院英系監委甘為東廠鷹犬,陳師孟揮刀劈砍司法獨立,總統微笑以對,滿朝便無人吭聲;更遑論為將政府人事黨派化,強削考試院權力五權憲政,逐一塌陷
蔡英文毀憲濫權,有如出柙猛虎,怎可能自動回籠?令人憂慮她一旦連任便順勢獨攬五權,確立威權統治。選前她已高度集權,監控網路異議,製造民意「恐怖沉默」,「再做四年」不只有施政伊於胡底的後患,而是台灣解嚴卅年的民主成果勢難保全。
執政黨無視歷史,大開民主倒車,重現威權統治,不僅護不了國,更是假保台之名捍衛黨派私利。威權復辟的「民主台灣」,竟彷如半世紀前舊威權下的「自由中國」。這是所有台灣人必須面對的考驗究竟是民進黨,或者中共會先消滅台灣民主為虛矯的政治偶像犧牲自由與人權就能換得主權與安全
蔡英文藉著掌控國家機器,讓總統大選成為一場失去公正的不對稱選戰倘若執政者能以反民主手段獨攬國家權力,未來舉國無力量可制衡。在野政治領袖必須體認,若不能化解這場憲政危機,根本不會有四年後捲土重來的機會;在台灣民主倒數時刻,在野黨與人民的任務就是集中力量抵擋威權專政再臨

【即時短評】4年之後 在總統辯論會聽見兩岸關係的轉變

◆  【即時短評】辯論會蔡英文韓國瑜互酸無極限 宋楚瑜像老師
◆  【即時短評】4年之後 在總統辯論會聽見兩岸關係的轉變
◆  【即時短評】謝長廷爭議不斷 稱「助日」代表都嫌抬舉

◆  【即時短評】韓、柯二刀流 圍剿新潮流 打蛇打七寸?
◆  【即時短評】中國是反滲透法的「境外」或「境內」?
◆  【即時短評】反滲透法程序不正義 才是最大國安危機
◆  【即時短評】宋微言大義 蔡聽得進去?
◆  【重磅快評】滲透到家門口就立法 那該幫蔣介石點讚?
◆  【重磅快評】忘記蔡英文要清算柯文哲?柯媽媽用心良苦
◆  【即時短評】國安拼圖何其多 黃國昌支持強行立法?
◆  【重磅快評】綠議員被鬼嚇到 柯文哲也很難和卡神切割
◆  【重磅快評】反滲透法會是大選前上膛待發的「兩顆子彈」嗎?
◆  【重磅快評】 陳師孟讓蔡政府的「死豬共同體」一一現形
◆  【重磅快評】蘇揆設10個工程會也不會提升公共工程品質
◆  【即時短評】蔡英文秀政績 韓國瑜不帶髒字點出領導人問題
◆  【即時短評】蔡總統說反滲透法好好談 為何逕付二讀?
◆  【重磅快評】反滲透法若可好好討論 幹嘛逕付二讀?
◆  【即時短評】蔡英文韓國瑜政見會激辯 臨場反應大勝讀稿機
◆  【即時短評】政見發表會上缺席的兩岸政策
◆  【即時短評】蔡政府亮麗數字下的台灣「薪情」
◆  【即時短評】台中市府對中火開鍘玩真的?
◆  【即時短評】韓國瑜掀開「遮羞布」 要選民看清民進黨
◆  【即時短評】毒品修法惹議 見證國家機器動得厲害
◆  【即時短評】嗆在野黨高分貝 遇陳師孟卻噤聲?
◆  【重磅快評】從新北環狀線看出林佳龍比徐國勇有前途
◆  【重磅快評】韓國瑜「抱哭小孩」事件 綠營示範造謠SOP
◆  【重磅快評】抱哭女嬰 賴清德總算幫韓國瑜說句人性話
◆  【重磅快評】韓國瑜抱哭女嬰 竟是賴清德為綠營止血









【即時短評】4年之後 在總統辯論會聽見兩岸關係的轉變


2019-12-29 17:14 聯合報  記者陳熙文/台北即時報導
第15任總統副總統選舉總統候選人公辦電視辯論會29日下午在公視登場,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左)、親民黨候選人宋楚瑜(中)、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右)出席,3人先禮後兵,正式辯論前互相握手致意。中央社


民國109年(2020)總統大選的唯一一場電視辦論會今天落幕,相較於4年前總統選舉,可以看到兩岸關係的巨大變化,急遽對立。最明顯的恐怕是蔡英文總統的中國論述
4年前,蔡英文的兩岸論點小心翼翼、步步為營,一方面不敢落人口實,表現出強烈的台獨意識,另一方面也想展現民進黨政府具有與中國打交道的溝通能力。
民國104年(2015年)12月,蔡英文在總統辯論會中所言的是,民進黨承認「九二年有這個會談,這個會談的精神就是『相互諒解、求同存異』。」換言之,蔡英文不言九二共識四字,但願意在這個基礎上與中國大陸持續交流
全文如是:「民進黨沒有否認民國81年(1992年)兩岸會談的歷史事實,也認同當年雙方都秉持相互諒解精神,求同存異,希望兩岸關係往前推進的這一段協商溝通的經過和事實。這也是兩岸交流累積成果的一部分。」
這是蔡英文在平衡對中釋出善意、符合社會對於兩岸維持現狀的期待,也穩住基本盤的折衷說法
然而,4年過後,國內所聚焦的不再是兩岸如何交流,而是台灣要以什麼身份與對岸交流,其輪廓在民國103年(2014年)太陽花學運的恐中論述裡已埋下種子,更成為民進黨過去一年來為了挽救施政不受支持、地方選舉失利後的選戰工具,並與香港反送中運動互相呼應。
蔡英文在今日總統辯論會中重申4個認知:包括破壞台海現狀的是中國,不是台灣。當中國壓迫台灣,須一致對外;中國利用「九二共識」,正掏空中華民國。所以必須更堅定捍衛主權;不能以主權交換短期經濟利益,要有一條底線;以及中國正全面滲透,必須建立民主防衛機制。
蔡英文的說法,幾乎是已然視中國為敵對勢力放棄溝通敘述,有「漢賊不兩立」既視感
不過,這也不能被視為是蔡英文或民進黨單方面的挑釁,更有一部分是民心異動,台灣人對於主權意識的觀念正在改變這樣的觀點,從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瑜的論述更略見一二
民國104年(2015),國民黨總統候選人朱立倫的兩岸論述如是說:「兩岸的關係這近幾年來,和平穩定發展,我們已經大幅度的改善,從上一個世代的對立對抗,走向和平穩定,朱立倫宣示,我們要走向合作雙贏,未來我們只要能夠加強互信、堅持九二共識,能夠相互尊重,我們台灣的國際空間可以大幅度的開展,我們希望我們國人能夠看到在運動場上,我們用中華民國的青天白日旗,為中華隊加油...」
但韓國瑜的論述已聽不到「合作雙贏」,兩岸互動的出發點在於「避戰」。對於國防問題,他強調,「能夠避戰,才是最高明的總統」。更具體的是,韓國瑜多談中華民國,少講國共友好,更強調國家定位,少談兩岸:「我們是中華民國,我們選總統,我生在台灣、長在台灣,將來我們都會死在台灣,埋在台灣。我們不維護中華民國主權,誰來維護?」
兩岸議題成為泛藍候選人小心,甚至避之唯恐不及的議題,連不斷強調兩岸和平的宋楚瑜在結論中都不忘切割中國:「宋楚瑜從來沒有在大陸上要過一分錢,我的子女也沒有在大陸上經商和發展...我的兒子只有跟我去過兩次大陸,一次是回家掃墓,一次是去看奧運。」
4年前,兩岸維持現狀是共識;4年後,談及中國可能成票房毒藥,這當然有民進黨操作「亡國感」的成分,但也顯示出台灣社會對於中國的敵對心日漸上升,然而箇中原因恐怕不只是主權而已,更有世代、階級、民族的交叉作用











【即時短評】謝長廷爭議不斷 稱「助日」代表都嫌抬舉


2019-12-29 03:43 聯合報  記者蔡晉宇/即時報導
駐日代表謝長廷。圖/本報系資料照

「卡神」楊蕙如網軍案延燒多日,駐日大使謝長廷昨表示,外界指他與楊蕙如交好都是「劇本」,且共四套版本。但回顧謝長廷赴日後,爭議事件不少,且躍上媒體版面的事件,包括卡神案在內,洋洋灑灑一大串,卻都無關外交業務。謝似乎忘了,自己外交官的專業責任所在,在大選時刻,其爭議言行的種種「劇本」,更是比總統候選人還搶戲。
謝長廷離開台北政壇,轉任外交官後,似乎不甘寂寞、不習慣沒有鎂光燈關注,仍喜歡對國內政治說三道四。去年九合一大選期間,無視行政中立原則,堅持回國為綠營助選;台灣民意反對進口日本核食,他卻嗆台灣人民後果自己承擔。
去年九月燕子颱風侵襲日本關西時,謝長廷卻在臉書發文隔海批評國民黨主席吳敦義。等到駐日代表處成為眾矢之的,當時一篇idcc網友在ptt的發文,讓外界批評風向全倒向大阪辦事處,謝長廷隨後也表示,東京大阪兩地相距五百公里,他管不到大阪辦事處,沒幾天,大阪辦事處處長蘇啟誠便傳出不幸消息。
謝長廷當時的說法不僅事後被監察院打臉「非不能也,實不為也」,如今爆發網軍案,證實idcc與長期挺謝的楊蕙如有關,謝又陷入政治風暴,被國民黨批評是「我國史上最不務正業的駐日代表」,也非沒有原因。
過去因為台灣漁船遭日本水砲驅趕幫日方說話、沖之鳥爭議反對軍艦護漁等親日言行,常有人批評謝長廷根本是助日代表,而非駐日代表。如今看來,稱「助日」代表似乎都太抬舉了;這些年來的種種爭議,在謝心裡,儼然只有政治、沒有外交沒有是非對錯、只有切割詭辯。從這個角度來看,謝長廷連擔任外交官都不夠格。








【即時短評】辯論會蔡英文韓國瑜互酸無極限 宋楚瑜像老師


2019-12-29 18:11 聯合報  記者丘采薇/台北即時報導
總統大選唯一一場辯論昨天在公共電視舉行,代表民進黨的蔡英文總統、國民黨的韓國瑜與親民黨的宋楚瑜,在兩個多小時的辯論中激烈交鋒,透過電視轉播展現給全台民眾。記者許正宏/攝影


民國109年(2020)總統大選電視辯論發表會今天登場,韓國瑜蔡英文宋楚瑜正面交鋒。綜觀三人表現,韓國瑜完全單挑蔡英文,不斷逼問是否贊成重啟特偵組及民進黨派系問題,也幾度暴衝反嗆媒體人提問;蔡英文主攻韓國瑜「沒誠信、信口開河」,但面對敏感議題幾乎實問虛答;宋楚瑜大部分老調重彈,像個老師,但也被晾在一旁。
韓國瑜今天延續政見會策略,依然主攻特偵組、民進黨派系架空蔡英文、監察委員陳師孟約詢法官等爭議,面對蔡英文總統逼問主權問題,他反嗆蔡英文還在擠牙膏,把他擠到一國兩制方向。
韓國瑜現場拿出手板直指在民國89年8月4號,當時蔡英文親自答覆:「一個中國可能是未來五年十年甚至更久,兩岸是共同共榮的一個體系」,質疑蔡英文是不是在賣台反問蔡是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顯然有備而來。韓整場辯論會慷慨激昂,與蔡英文的冷靜風格形成強烈對比,韓如此作法雖然展現砲火,但也可能形成兩面刃,導致傷敵也傷己。
蔡英文今天對韓國瑜也是火力全開,數度提到韓國瑜沒誠信、信口開河,結論時再度以此破題,自稱「這場選舉我是花最多時間講政見的候選人」。評論自己時,蔡英文雖然先說「蔡英文不是有趣的人」,但強調她不會隨時哽咽,不會跪著走路製造效果,酸度比前三場政見會更濃。
不過蔡英文雖然花大量篇幅闡述她堅定維護主權,對於敏感問題卻顯得實問虛答,尤其面對前總統陳水扁保外就醫卻打破四不規定及監委陳師孟最近約詢法官的爭議,蔡英文雖說違反「四不」應該執法,但不忘先強調「保外就醫的人有什麼樣的自由,可不可以做什麼事,這不是總統決定的事」,也不禁令人質疑,面對政治案件,難道問題都在法務部與執法單位
面對陳師孟爭議,蔡英文說「兩個獨立行使職權機關之間,對職權範圍的爭議,這個不是總統可以介入」。但當人民質疑政治凌駕司法,難道不應該更清楚表態
宋楚瑜今天身為經驗最豐富的參賽者,不論任何議題都提到「省府時代」,雖然內容不失深度,但焦點依然被蔡韓搶走。不過當韓國瑜怒嗆蘋果日報提問關於和「新莊王小姐」的金錢往來,宋楚瑜此時也發揮了「長者的智慧」,提醒韓國瑜不要學美國總統川普,且進廚房就不要怕熱。這一點或許也證明了,經驗多還是有優勢。

名家縱論/正常思考 就是正常國家\星期透視/小心!中美經貿協議下形勢變化

◆  「滲透」能用刑罰來反嗎?
◆  名家縱論/正常思考 就是正常國家
◆  星期透視/小心!中美經貿協議下形勢變化
◆  大屋頂下/北京如何回應台灣大選結果?蔡英文的補鍋法鋸箭法
◆  畫中有話/照顧勞工 牛肉取代口水
◆  畫中有話/政治光譜 莫強分藍綠紅
◆  畫中有話/美麗數字的背後
◆  山東艦過台海 兩岸誰才該緊張
◆  被沒收的新北耶誕禮物
◆  5G衝擊 新時代工業革命來臨
◆  漫畫/擋得了嗎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名家縱論/正常思考 就是正常國家


2019-12-28 23:59 聯合報  蘇永欽(政治大學講座教授)
民進黨政府強推「反滲透法」,除了國、親反對,連深綠的「喜樂島聯盟」都提出質疑。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對一個看著台灣在無助、挫折中不斷向上發展,也一路思索印證現代文明價值而跟著成長的人來說,總以為面對無常世事已能大體清明在躬,這幾年卻一再重陷迷惘,不知道怎會有如此不正常的事情,這般正常的在所有人眼前演出,國家哪裡出了問題?
台大校長的事情,當然是拍案驚奇之首。然後就是監委陳師孟,他的驚異之旅早從同意權行使就已經開始,當他在國會殿堂公然說如果出任監委,將專辦國民黨下台高官和辦綠不辦藍的司法官時,其實是將了所有綠營立法委員一軍:憲法增修條文第七條第五項:「監察委員須超出黨派以外,依據法律獨立行使職權」,和幾天前川普總統有沒有濫用職權、妨害國安相比,更無迴旋空間,看你們怎麼投票但陳監委仍得到執政黨的全票支持沒有任何但書和保留,好像這個條文根本不存在。接著他真的就這樣一而再、再而三做了,好像誰還有意見才不正常。
在各種被翻騰的文明價值中,直接插入開放社會心窩的,則是對所謂假新聞的規管,和準備在立法院強行通過的反滲透法最近通傳會依據衛廣法違反事實查證原則致損害公共利益規定,作了八件裁罰案警察機關用社會秩序維護法「散佈謠言,足以影響公共之安寧者」規定,把民眾移送法院的案例,今年更是暴增到一二三件。至於反滲透法打擊面可以拉到多廣,大概只要被認為屬於受滲透來源委託影響選舉或社會秩序的,都可能起訴論罪;而所謂滲透來源,則可延伸到所有被認為和境外敵對勢力有關的團體或個人,什麼情況構成委託」?「有關要多有關居然還有人嫌力道不足
我們好不容易建構起來的開放社會,不是一直都相信「錯誤的言論只能通過更多的言論來矯正」嗎?特別是選舉期間,選民每天聽到的新聞有多少是真的,還有多少選民在經歷這麼多真真假假後,會期待得到公權力這種方式保護,這樣卯起來打假,除更坐實開放社會另一個寶貴教訓:「言論自由最大的敵人從來就是政府」而更覺恐懼外,真有人相信言論的平均真實度可以就此提升?同樣的,對開放社會而言,反滲透到底是反什麼?當各種顏色的思想言論都被容許時,我們對社會整體已經儲備了多大的信心,這個法律難道要否定這幾十年努力建立的信心,走回幾十年前反共宣傳的「梅毒」理論(斷絕一切接觸)?
看起來又不像,今天執政者和幫忙推動的學者,好像也都是開放社會信徒,而且他們正是以這樣的信仰為由強烈對抗對岸政權。最近我對於所有這些不正常的不理解,慢慢都在一次次聽到不正常國家以後,得到點領悟簡言之,因為我們還是一個不正常國家,所以還不能完全正常施政而所謂不正常國家,有時指的是海峽兩岸國家狀態,有時指的是仍然盤據台大、司法的黨國餘孽」。所以在這個國家正常化前,所有為正常化而做的努力,再不正常都是可容忍的。
這個不正常國家理論所以不能低估,在於它的運用不斷擴大,否則怎會有這麼多充滿價值矛盾的集體行為,一而再、再而三出現,而許多向來熱愛那些遭到重傷價值的人,又怎麼變得如此靜默?我回頭看這些所謂正常和不正常,看到的是多數台灣人除盡力謀求溫飽和家庭幸福外,其實也都在慢慢確認哪些是值得我們共同實現的價值,台灣就是在這樣無聲共識下不斷努力,才能走過貧窮和威權,走到今天。
我們和所有國家一樣,先天就有許多不正常,但和那些成功走向現代文明國家一樣,在逐漸確認文明價值以後,有多大困難都知道珍惜和堅持,不會把一些歷史留下的困難當成理由,而輕易改變。放眼許多仍在現代化路上起伏不定的國家,道理其實還蠻清楚的:放棄了正常思考,永遠不會有正常國家。我真希望這兩三年在幾個重大價值的反覆徬徨,只是短暫的失神,台灣必須正常走下去。










星期透視/小心!中美經貿協議下形勢變化


2019-12-29 00:09 聯合報  周陽山/金門大學、中國文化大學兼任教授
美國總統川普24日表示,他和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將舉行一場正式儀式,共同簽署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 (路透)

中美雙方同意暫時息兵止戰,簽署第一階段的經貿協議。根據美方的說法,將儘速在一月份簽定,川普廿四日對外宣稱,他將與習近平共同簽署,時地則尚未確定。各界對此協議解讀差異甚大,普遍認為這只是暫時性和解,反映中美雙方複雜的內、外情勢,值得深思。
有人認為,是大陸吃了虧,被迫讓步、還承諾將購買五百億美元農產品,且後遺症不小。但也有認為,是川普「傷敵不成反而自傷」,只有趕緊打退堂鼓,縮減關稅規模,自找台階下!
對此講得最明白的,是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克魯曼。他認為川普並沒有贏,雖然關稅戰損害中國和其他國家經濟,但也傷害美國本身!紐約聯邦儲備局經濟學家估計,物價上漲最終將讓每戶美國家庭每年平均多支付超過一千美元購物成本。克魯曼認為,美國政府作法形同自殺,最後是白忙一場,且弊大於利。
至於川普則說,對於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中國需要,我們也需要!」這句話道出問題實質,也就是中美都需要息兵止紛、調養生息,只好暫時和解。
為什麼中國有需要?因為大陸面臨經濟下行壓力大,目前出現能否「保六」爭論。而且不論是「二○二○的全面脫貧」或「中國製造的二○二五」等目標,都有實現的現實迫切性,不容輕忽。
至於美國,也急切需要和解。因為川普在農業州和中西部支持率快速下跌,過去支持他的農民受到的損失很大,必須依賴大陸買大量農產品,以緩解內部選民壓力。
另外,在眾議院成功提出對川普彈劾後,原先支持川普的基督教會逐漸轉變立場重要的美國福音派基督教刊物今日基督教社論,指責川普道德上已迷失和混淆」,應該被解除總統職務根據民調,過去支持川普最力的福音教派基督徒約占全美選民四分之一左右),對他的支持率已從民國105年(二○一六年)大選的八十一%,降至七十%左右。這對敏於精算的川普言,當然是重大警訊。他必須靠中國經貿支持鞏固自己票源!這不是開玩笑的。
至於美國的反中聲浪,大陸方面也必須積極應對,並清楚表達中方立場。習近平十二月廿日晚與川普通話,表示中美合作固然會出現分歧,但只要尊重對方國家尊嚴、主權、核心利益,就能克服困難,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推動中美經貿關係向前發展。習表明,中美是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礎上達成了第一階段經貿協議
但習也明確表達,「對近一段時間來美方在涉台、涉港、涉疆、涉藏等問題上的消極言行表示嚴重關切」,提醒美方已「干涉了中國內政、損害了中方利益,不利於雙方互信合作。」
這既是明白警告,也劃清了維持中美關係底線。換言之,對大陸而言,只要涉台、涉港、涉疆、涉藏等問題,仍在可控制範圍內,中美關係就會維持下去。相反的,如果情勢變成不可控或不可逆轉,恐怕中方就要改弦更張、而且是在和解外,另尋出路了。
對台灣而言,這當然是清楚警訊!











大屋頂下/北京如何回應台灣大選結果?蔡英文的補鍋法鋸箭法


2019-12-29 00:05 聯合報  黃年
蔡總統接受專訪,提到是否可能和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蔡習會」,她直言「聽起來滿誘惑的」。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李宗吾厚黑學」有兩大法寶:補鍋法鋸箭法
蘇起說蔡英文兩岸操作是補鍋法」。原本只是細縫,將它打個小洞,小洞再打成大洞。洞愈大,代表愈會補。其實這個洞是她打的。
師出同門,蔡英文台獨操作是「鋸箭法」。不再搞正名制憲、公投入聯等,好像把外露部分切掉。毒箭頭仍埋肉裡,任它去中華民國化、發炎、毒性發作。
選後,是兩岸關係重開機機會。若蔡勝選,且看她是否繼續施展補鍋法與鋸箭法;但也必須預估,北京將如何對其兩岸政策「再定調」。
本文試借北京最近的兩岸操作,來推論其戰略思維。一、經濟面,推惠台廿六條;二、政治面,十九大四中全會未提九二共識
一、推出惠台廿六條:過去,北京在台大選出現其較不願見逆勢(對民進黨有利)時,只見文攻武嚇的負向操作,如一九九六年飛彈危機及二○○○年朱鎔基放狠話。但今年,北京卻提廿六條,這是第一次出現正向操作,不尋常。
廿六條發布後,汪洋還倡議「兩岸共同市場」。劉結一則說:「這個動態向前的進程,是不會停止的。」皆是正向論述。
近年對台政策,有一矛盾:一方面想在經濟上壓迫台灣,如減少陸客訪台、操作「藍八縣」等,但另一方面又不斷推出惠台政策。
一般認為,大選後對台政策變化主要觀察指標在經濟。如國民黨勝,兩岸經貿可望恢復暢旺;但若民進黨勝,則可能出現波折,連國安會也預估,北京可能終止ECFA。
這時推惠台廿六條,未必能看成鬆緩正面訊息,而可能是採兩手策略徵兆。因為,卅一條及廿六條,主要強調「離土磁吸效應」,是給予前往大陸就學、就業、設廠、行商台人優惠,如準國民待遇等(在台商外移之際,尤須加力)。但是,同時,北京也可能採「在島壓擠操作」,對台灣在地經濟施壓,如終止ECFA、降低購買農漁產品、切斷中低端產業供應鏈,及對台灣對陸出口四十%依賴及七百億美元以上順差行壓迫操作。
也就是,對台離土經濟(資金、技術、人才、青年)增加磁吸,但對台在地經濟(中低端產業及人口,尤其農漁業)加壓。
亦即,選後台灣必須注意廿六條隱伏的兩手操作。一手吸,一手壓。
二、十九大四中未見九二共識:國民黨若勝,「九二共識/一中各表」,應是兩岸關係「重開機」的接點。但倘是民進黨勝,這就成了難題,因為蔡英文補鍋法將九二共識細縫打成「一國兩制」大洞,賴清德對九二共識尤無退讓空間。
四中全會未見九二共識,有人猜測,如蔡勝,北京會放棄九二共識這架構。但是,可能性不大,因為習近平恐吞不下自己說的定海神針,何況賴清德於廿日政見會把九二共識說得咬牙切齒後,習尤無可能認栽。有賴清德,北京恐更無可能放棄九二共識。
其實,北京留「九二共識」,主要也在圍城必缺,為台灣保留「一中各表」轉圜槓桿。除非決定此後完全封阻台主張「一中各表」空間,即可放棄「九二共識」架構,與台直球對決。因此,倘北京真要廢「九二共識」,對台不見得是好事。
所以,選後北京會不會保留「九二共識」,及蔡若當選要不要繼續否定「九二共識」,皆是蔡必須再斟酌的問題。北京倘不放棄「九二共識」,而蔡若繼續把「九二共識」說成「一國兩制」,可斷言絕無出路(何況,連高分檢也知,九二共識不是一國兩制)。蔡如繼續否定「九二共識」,只是封死了「一中各表」退路。但是,對賴清德等人言,又絕不可能接受「一中各表」,因為「一中各表」也是「一中原則」(憲法一中)。
因而,如蔡勝選,北京倘仍維持九二共識,蔡英文恐怕吞不下,也甩不掉,仍將陷進退兩難困境。
因此,趙春山提「兩岸談判九二共識究竟是何共識」,即是為雙方設想的下台階。因民進黨既稱,北京否定一中各表,沒有中華民國存在空間,所以要反九二共識。倘若,經「兩岸重建九二共識的共識」,找回「一中各表」,「九二共識」即可立足。但在蔡陣營存有賴清德此種立場者時,這種想像恐無空間。
綜上,再從經濟政治面歸納對選後北京動向想像
一、經濟面,「惠台」與「弱台」選擇:
在香港動盪及美中關係反覆下,蔡若當選,北京對台採軍事行動可能性不大(也許會有越中線等動作),但對台採經濟壓迫可能性升高。離土磁吸效應與在島壓擠操作,若兩手並進,可能發生窮台、弱台、亂台效果。一旦發動,就難煞車。
北京對香港有治理責任,不會用經濟制裁來對付。但北京對台灣經濟並無扶助義務,且經濟制裁是北京最有力工具。若決定從「惠台」轉向「弱台」,台灣應知警惕。
二、政治面,「九二共識」與「後九二共識」選擇:
賴清德在政見會上發言,形同封阻蔡英文回到「九二共識」想像。沒有「九二共識」,就沒「一中各表」;沒「一中各表」,北京失去槓桿,台灣沒有出路。因而,如廢「九二共識」,兩岸也要想出別的方法維繫「一中各表」戰略架構。只是,沒想到,蔡的出路已提前被賴堵死。
蔡英文最近談「蔡習會」,說「滿誘惑的」。可見蔡腦裡也存有倘若連任兩岸「重開機」念想。只不過,她若不能從補鍋及鋸箭法走出來,北京一旦翻臉,後果不堪設想。何況,兩岸政策上,蔡仍是賴清德之輩囚徒。
就兩岸關係言,再給蔡英文四年,就是給賴清德十二年;四年挾持蔡總統,八年給賴總統實踐他「務實台獨工作者」。台灣仍跳不出迷亂、撕裂漩渦。










畫中有話/照顧勞工 牛肉取代口水


2019-12-29 00:13 聯合報  圖與文/侯永全

黃昏時分,工人為生活打拚在暮色中認真施工,只為自己生活也能似天際的絢麗晚霞般美好。
大選逼近,藍綠雙方攻防戰張力十足,但政見會發言被勞團批評只顧選舉、不顧勞工」。各陣營大打口水戰之餘,請端出實質的「牛肉」,基層勞工這一票才投得下去










畫中有話/政治光譜 莫強分藍綠紅


2019-12-29 00:11 聯合報  圖與文/林澔一

選戰最後兩周,不僅陸戰短兵相接,空戰也是寸土不讓;選民若無法在藍、綠光譜中看出真相,只怕最後身不由己,想不被抹紅也難。












畫中有話/美麗數字的背後


2019-12-29 00:10 聯合報  圖與文/杜建重
記者杜建重/攝影

台大公館商圈巷道內,店家牆上貼著「出清」海報,吸引路人好奇駐足觀看。
財政部調高基本生活費,希望讓民眾減稅有感;但政府改善人民生活,應該要清楚真正需求,民眾增加收入降低支出,卻不敵物價通澎,如果政府只會發放杯水車薪的小紅包,而不見生活真正的痛苦指數,即便「出清」價格再低,對民眾而言,都只是能看卻吃不到的數字。













「滲透」能用刑罰來反嗎?


2019-12-29 00:04 聯合報  許文彬/中華人權協會名譽理事長(台北市),蕭徐行/文字工作者(台北市)
韓國總統文在寅(左起)廿五日與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共同出席第七屆中日韓工商峰會。 (中新社)

許文彬/中華人權協會名譽理事長(台北市)
因執政當局急著推「反滲透法」立法三讀,導致國內政局波濤洶湧,廣大人民看得眼花撩亂。台灣如此內耗,非百姓之福。
各方何妨拋開政治意識形態,理性客觀地從刑事法制角度討論,如何才能真正福國利民?因若要用「刑罰」來規範國民行為,這個法律就是學理上所稱「刑事特別法」,當然不能不受現行「刑法」法典基本法則約束,否則就是傷害全體人民憲法人身權益,違背民主法治的根本人權價值。
罪刑法定主義,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法理亦即,「構成要件的明確性,行為之違法性的阻卻事由,以及故意的主觀情境在這個刑事特別法的立法過程,都要有刑法學之專業知識判準
從法案名稱來看,「滲透兩字,本身就是一種不確定的法律概念」,想再怎麼去用條文的文字來定義,肯定都是難以明確的。如此一來,不但受規範的行為人無所適從,恐怕連執法的公務員,包括司法警察、檢察官、法官,都難拿捏得準,甚或反而誘使其上下其手。豈非陷其於不義?
經查閱坊間字典:「滲透一詞乃是物理學名詞其定義是:兩種氣體、或可以互相混合的兩種液體,彼此通過多孔性的物質之間壁,而互相混合的作用。
這樣的「物理學」用語,如今用到「刑事法學」的特別刑法,還當作法律本身名稱,這不是又悖逆了刑事程序上的經驗法則及論理法則嗎?
總之,這一刑事特別法的立法案例,有諸多法理上的瑕疵,若貿然超速年底三讀通過,不只是國家法制缺失,而且未來執法的實務運作,也會爭議不斷。但願有關方面放下心結,從長計議。大家回到刑事法學的專業層面,慎重將事,展現理性、務實的政治家風範!
蕭徐行/文字工作者(台北市)
「矇上眼睛就以為看不見,摀上耳朵就以為聽不到」。卅年前大陸發生六四事件,台灣歌手合唱「歷史的傷口」,起頭兩句就是控訴大陸封鎖六四消息,以為這樣人民就會忘記天安門事件。紀念六四更成為今年香港六月開始反送中的導火線
如今民進黨倉促丟出等同鎖國的「反滲透法」;執政黨難道真認為,這法通過大陸就會從海峽對岸消失?
生命受到打壓仍會找出路,東西冷戰對立的一九五○年代,台灣也不曾因白色恐怖完全斷了與對岸聯繫,人民也不因鐵幕隔閡而無法來往。如今這個「硬湊」的政治法案,不僅無法阻擋人心向背與經濟全球化浪潮,只會因民進黨自絕國際經濟整合大趨勢,讓台灣經濟更邊緣化。
就在民進黨推「反滲透法」同時,中日韓三國領袖舉行峰會,將全力在明年推動RCEP協議生效,這個法案對於已是CPTPP成員國的日韓來說,是最有實質助益的法案;再者,習近平明春將訪日本持續溝通,文在寅也表示希望習近平明年訪韓,明年東北亞也會因為東京奧運熱熱鬧鬧。中日韓愈走愈近,雖是美國不樂見,卻由於川普深陷內外交困,讓整個區域整合機會更為樂觀。












山東艦過台海 兩岸誰才該緊張


2019-12-29 00:09 聯合報  黃征輝/海軍前艦長(桃園市)
中共第一艘國產航母山東號廿六日穿越台灣海峽。圖為之前停泊在海南三亞軍港近景。 (新華社資料照)

十七日,中共首艘自製航母山東艦成軍,在國內掀起不小風浪日前山東艦通過台灣海峽,不管原因是什麼,又引起是否影響總統大選論戰,個人以為均未切中要點
以我曾經擔任成功艦首任副艦長張騫艦首任艦長經歷,很清楚一艘新造軍艦,從下水到具備戰力過程如下。一、港試:靠泊港內,啟動所有裝備測試其功能。這階段裝備操作以廠方技師為主。二、海試:航行海上,啟動所有裝備測試功能。這階段裝備操作以接艦官兵為主。三、成軍:港試與海試完成,證明所有裝備功能正常,這時才交海軍,也就是「成軍」。成軍在「建造合約」意義重大:成軍前若出意外,廠方負全責;反之,成軍後出意外,海軍負全責。四、軍訓:成軍日接艦官兵熟悉的只是「裝備操作」,對「組合訓練」還陌生。所謂組合訓練就是跨部門全艦性「部署操演」。五、戰術驗收:成軍訓練只是「接艦官兵認為自己合格」,接著要通過上級測裁,這就是誤射雄三事件中熟知的「甲操」。通過甲操表示具備「合格」作戰能力,接著才有資格加入戰鬥序列。
民國106年(二○一七年)四月山東艦下水,民國108年(一九年)十二月成軍,共花十五個月時間進行港試海試。那成軍訓練要多久呢?講到這,國人應明白,如今山東艦才開始成軍訓練,此時戰力豈不趨近於零?戰力趨近零的航母,就算開到高雄外海,該緊張的是對岸或我們












被沒收的新北耶誕禮物


2019-12-29 00:07 聯合報  孫振義/政治大學地政系教授(台北市)
新北環狀線年底通車確定跳票,將由台北市政府完成改善並確認後報請交通部核准,再由台北市政府與新北市政府會商決定通車日期。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自民國105年(二○一六年)迄今,儼然成為新北市民驕傲的「新北歡樂耶誕城」,連續四年獲國際知名媒體推薦殊榮!今年首獲知名旅遊網站「Big 7 Travel」推薦「全球最佳五十大耶誕市集」之一,乃全台唯一(與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並列亞洲唯四)入選耶誕市集;也同時獲國外旅遊媒體推薦「十大魔幻耶誕市集」,堪稱另類「台灣之光」!
在這些殊榮背後,除歡樂之外,造成當地愈來愈擁擠的交通,讓新北市民(尤其是板橋人)喜憂參半。所幸,捷運南環線通車在即,此等盛會至少明年之後,可多一個大眾運輸系統選項,讓參與活動者、附近商家、鄰近居民與市府團隊達到多贏局面。
北捷運南環線起點大坪林站與新店線相接,可串連八條捷運路線,新北市捷運族不用進台北市,可直接在板橋站轉乘板南線與台鐵高鐵,從新店大坪林到新莊頭前庄站連接新蘆線,終點新北產業園區站轉乘機場捷運線,徹底打通新北捷運任督二脈。
根據新北市府捷運局資料,環狀線目前至少涉及十件相關開發案,可創造八十億自償性經費與五百多億的投資經濟效應,更能衍生八十萬平方公尺以上的住、商空間,能增加六千五百個潛在工作機會,是新北市都市發展與經濟產業建設重要里程碑
可惜,捷運南環線確定無法在年底通車,在「交通安全不能打折」前提下,今年新北市民在沒有這份(被沒收的)耶誕禮物下,歡樂耶誕城依然為國際各界肯定、仍被參與者讚許。小市民們要的不多,就是在沒有政治算計下的「安居樂業」而已。
期待明年捷運環狀線通車後的新北歡樂耶誕城」,能夠讓台灣之光在民國109年(二○二○)再翻進新頁













5G衝擊 新時代工業革命來臨


2019-12-29 00:05 聯合報  夏肇毅/CubicPower晶智能中心創辦人(台北市)
示意圖。行動寬頻業務5G首波釋照進入第13天競價,5大電信商繼續競逐,26日進行第13天的競價,最新回合暫時得標價合計684.72億元,直逼700億元大關。 (中新社)

5G釋照競標標金正向千億大關邁進;有人估計,大概要用三百億建上萬個基地台,才有如4G般服務水準。如今要再加上千億頻譜成本,到底要有什麼樣的殺手應用,能讓5G投資回收呢?
5G性能大概是4G的十倍,首要應用遠景就是未來自駕車車連網。一般辦公工作場所最常使用的WiFi又將比上一代快四倍。除街上行走的自駕車外,在工廠與辦公處所中無人搬運車,也將隨之普遍,如迎賓機器人、文件傳遞機器人,及醫院的自動移動病床等。5G高速特性,可讓X光或CT大檔案瞬間傳輸,也讓遠距看診更加可行。
月前,聯發科剛發表性能最快的5G人工智慧系統單晶片。一旦手機上有5G人工智慧晶片,就能讓每個人隨時受AI加持,不會讓AI成為少數機構專屬特權,如同第一次工業革命讓大家都得到機械動力好處一樣。5G手機AI化,可讓每個人使用AI像用Excel一樣自然。
和以往工業革命一樣,這將取代許多人工作,但也能創造出許多運用AI的工作。以後從手機叫的Uber,車門打開,裡面可能空無一人,遲疑該上車嗎?目前開車送貨司機,日後下完目的地指令後,就可做其它理貨事了。和工業革命後馬車伕變成司機一樣,職務勢必會重新調整
政府和企業必須及早規畫,減少職位削減影響,及早設想創造新時代工作角色,做好職務再設計,降低對社會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