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24日 星期五

經濟日報社論/台灣已看不到區域經濟整合車尾燈 ( 除夕 )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  聯合報社論╱後太陽花,上演民眾黨與時力的槓桿
◆  聯合報黑白集╱卡神的「業主」
◆  經濟日報社論/台灣已看不到區域經濟整合車尾燈








經濟日報社論/台灣已看不到區域經濟整合車尾燈


2020-01-23 23:28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參與區域經濟整合可說是全民共識,但是蔡政府第一任期卻幾乎繳了白卷,目前已經是遙遙落後。
歐盟、亞太及美國是全球區域經濟整合的三大板塊。受到歐債危機影響,歐盟在篩選新成員變得更為謹慎,近年來並沒有新血注入;反觀歐盟東進政策卻頗有成效,與韓國、日本及新加坡的自由貿易協定(FTA)均已生效,與越南 FTA 已經簽署。
亞太地區則是以包括11國,以日本為首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以及共有15國,由東協十 國與中、日、韓、澳、紐形成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為主軸。其中 CPTPP 已生效,而 RCEP 將會在今年簽署。另外各國也在積極尋求FTA新結盟對象,並也將原有FTA 內容更新升級以擴展版圖。
美國則是自成體系,主張美國優先,並挾其經貿優勢打造符合美國利益的貿易協定。目前和中國大陸、日本、加拿大、墨西哥的貿易協定都已簽署或生效。
台灣在上述區域經濟整合是完全缺席,甚至連邊都搆不到,迄今只與十國完成FTA,甚至比台灣邦交國數目還少。其中馬政府時期與中國大陸的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 ,雖然涵蓋不到二成的對中國出口,卻是台灣目前最具成效的FTA;但是服貿協議仍懸而未決。馬政府時期也與新加坡與紐西蘭兩非邦交國完成FTA,算是重大突破。其他時期台灣則陸續與七個邦交國完成FTA,但經濟效益是微乎其微。特別是目前FTA 除了數目大幅增加,內容也不斷翻新,對台灣影響也加深。再加上台灣仰賴的世界貿易組織(WTO)功能迅速萎縮,對台灣拓展經貿空間更為不利。
維持兩岸關係穩定,是台灣未來突破區域經濟整合困境最重要關鍵。台灣必須降低中國大陸阻力,以減輕各國疑慮,才有可能會有進展。台灣當然厭惡中國大陸的干擾,但這是台灣必須面對的國際現實。未來如果無法化解兩岸關係的僵局,台灣將永遠停留在紙上談兵、口號治國的階段,很難開疆闢土。
台灣參與區域經濟整合受阻,但政府先前卻提出目前出口的資通訊產品,許多已是零關稅,所以FTA影響不大的荒謬言論;因為關稅只是FTA其中一環,目前FTA主要強調供應鏈連結,深化產業合作,朝向建立經濟共同體的方向。台灣八成出口是中間產品,屬於供應鏈的中上游,當然會受到FTA的衝擊。而且如果參不參加FTA無所謂,那麼為何各國均投入了區域經濟整合的競賽?
台灣對內也需建立完善經貿談判機制,近年來國內對於自由化仍有雜音,特別是對中國大陸開放爭議更大。這其中除了政治因素外,社會大眾參與公共事務意識提高,也是主要原因未來避免重演ECFA服貿協議引發的社會動盪,有必要建構參與經貿談判的民主程序
由啟動談判前的全方位評估、談判授權、簽署及批准程序,以及後續執行落實等每一階段,都要有縝密的設計。
未來我國如果有機會上談判桌,還需解決談判人才不足的窘境。近年來台灣因為很少有機會參與FTA談判,人才養成已屬不易;而且在人事更迭下,過去參與FTA的官員,幾乎都已不在其位,目前具有實戰談判經驗的人才是少之又少。但是台灣未來不但要面臨FTA多元複雜的議題,更要與談判經驗豐富的各國對手過招,培育談判人才更是刻不容緩。
在四年空轉下,台灣被風起雲湧的FTA浪潮所淹沒,已經看不到區域經濟整合的車尾燈。未來蔡政府對外將面臨全球區域經濟整合持續升溫,台灣加速被邊緣化;對內則要解決談判機制不全,能量不足的問題。台灣沒有本錢再蹉跎四年,必須急起直追。











聯合報黑白集╱卡神的「業主」


2020-01-23 23:55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卡神」楊蕙如。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卡神楊蕙如涉嫌利用網軍汙衊大阪辦事處,導致處長蘇啟誠輕生,被依侮辱公署罪嫌起訴。當初許多人懷疑,楊蕙如背後有高人;如今送審卷證顯示,卡神揮軍出征,果然背後有「業主」。
卡神指揮網軍,各種作戰指令,或推、或噓、或酸、或幫高調,有令則行、有禁則止。從帶風向到讓記者抄,攻守有序,進退有據。蘇啟誠的犧牲,根本就像平民百姓慘遭武裝游擊隊狙殺。
不過,卡神網軍也有作戰不力的時候。楊蕙如曾質疑下線網軍,「業主說好像上面那些都沒有處理」。這是在大阪辦事處事件前的質疑,因此,這名「業主」到底不滿意什麼事沒達到要求?
真讓人嚇出一身冷汗!幸好網軍「沒有處理」,否則還有多少蘇啟誠們會淪為楊蕙如及其業主的祭品?
楊蕙如拿政府資源建立的黯黑產業鏈,不知道已經為業主「處理」了多少人和多少事,但事發後,民進黨上下撇清到底。蔡英文說沒私人交情也沒交往,徐國勇說看圖說故事沒意義,謝長廷蔡易餘都說只是朋友,林飛帆更說從卓榮泰到羅文嘉到他自己,「哪個人不是楊蕙如網路霸凌的受害者?」
最經典的操作是謝長廷。不但乾淨切割網軍,還指楊蕙如被妖魔化是藍營搞出來的,甚至反擊指楊蕙如和韓國瑜之妻李佳芬「一起」看棒球賽。帶風向讓記者抄的手法,爐火純青
現在卡神臉書復出,更展現「就在你身邊」的法力;但重點仍在業主是誰,司法加油













聯合報社論╱後太陽花,上演民眾黨與時力的槓桿


2020-01-23 23:43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台灣民眾黨初試啼聲突破一百五十萬得票,在國會成為第三大黨,支持者雀躍落淚。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中共因素被公認是今年大選最重要變數,尤其「一國兩制台灣方案」,讓執政黨大打主權牌贏得政權。然而,主權牌效力僅在總統選舉發酵,立委部分則出現「第三勢力」的新板塊。值得注意的有二:一,新板塊源自太陽花學運,其基因仍具反中成分;二,這次板塊運動的動能除了反中,「討厭藍綠」的成分不小。這也為政黨政治與國家走向埋下伏筆
在區域立委選舉,民眾黨時代力量遭到藍綠夾殺而全軍覆沒但在政黨票方面,則各有十一%和七.八%的斬獲。與民進黨分道揚鑣的柯文哲,意圖結盟郭台銘、王金平及宋楚瑜等藍營分裂勢力,最後功敗垂成,四面楚歌中仍衝出一百五十八萬票。選前被民進黨支解報復的時力,則仍有破百萬票的成績。民眾黨和時力突破百萬的成績,顯示不滿藍綠的政治能量,連亡國感都壓不住
與上屆相較,泛藍的國親新三黨的政黨票總合,幾無變化。泛綠陣營加計時力,則消減逾五%。由此可知,民眾黨過半的支持是來自上屆的中間小黨。從地區看,掙脫藍綠綁架的民意,過半集中在六都民眾黨和時力的大票倉,主要在新竹科學園區一帶,在中小企業群聚的台中市也表現亮眼
相較上屆選舉,泛藍傳統選票明顯歸隊,但因改造失敗遠離中間民意,板塊無法擴大。民進黨在立院獨大,霸凌小黨,又不積極處理民生經濟及社會分配等議題。也因此,國會淪為總統府立法局,失去監督功能又大搞利益分贓,導致民進黨政黨票衰減一成以上,流向力爭出頭的新舊小綠。民進黨在六都的消退趨勢,大於全台平均,連桃、竹兩市也傳警訊。
「討厭藍綠」趨勢成形,第三勢力成長空間可期;這對兩年後將在地方選舉世代交替的兩大黨,勢必構成威脅。
就國會席次而論,「務實中間」的民眾黨與「進步左獨」的時力,談不上是關鍵少數,但它們對立院生態將具有「破壞式創新」效果。民進黨壓縮法案審議空間的鴨霸行徑,勢將面臨兩黨的積極挑戰,連帶對消極監督的國民黨產生競爭壓力。民眾黨已拋出「在野大聯盟」,國民黨積極回應,時力有所保留。但在民生議題上,過去「一例一休」兩度修法,國民黨均跟進時力抗爭;未來這類分進合擊受到民意激勵,將翻攪國會黑箱,政黨政治才可能掙脫兩極對峙的死結。
此外,第三勢力也可能改寫統獨光譜。時力與新興小綠的基進黨,將牽制民進黨往溫和兩岸路線修正。儘管蔡英文欲將現況定錨在「華獨」,但台獨民意在八一七萬票鼓舞下,是把民進黨往深綠地帶推,或促使接班世代反思擴展中間板塊,有待觀察。
民眾黨對國民黨改造的潛在影響,則是第三勢力一大懸念。蔡英文暗助柯文哲拿下台北市長,戰略布局就是切割淺藍選民,創造「新中間」,將國民黨壓制在深藍端。國民黨大敗後若往中間改造,在統獨光譜上的位移,首先就碰上民眾黨。
宣稱綠底的柯文哲「遵憲友中」,守住國家主體性,「兩岸一家親」的務實交流主張,足以滿足經濟選民。民眾黨如何維繫兩岸關係,及在藍綠紅三方矛盾中扮演槓桿種角色,在在影響國民黨兩岸新論述的再定立。兩黨在國會合作又競爭的關係,也是藍營路線改造的變數。
觀察後太陽花的影響,除了世代問題,不能忽略蔡英文執政也是運動的產物:當時她與第三勢力結盟,擺平派系重返民進黨,拉下國民黨。如今,握有八百萬票的總統,對「更好的國家」的企圖心,無法靠一黨獨大實現。蔡英文要內馭派系避免跛腳,維持過半民意,從體制鞏固新國族認同,乃至兩岸關係的調節,第三勢力是不可缺的政治槓桿至於如何應對招安誘惑支解威嚇,則是第三勢力的功課了

聯合筆記/武漢這座城 那些武漢人 ( 除夕 )

◆  防杜武漢肺炎 小心網路謠言
◆  聯合筆記/武漢這座城 那些武漢人
◆  借重抗煞教訓 做好自主防疫
◆  別低頭、伸出手 陪弱勢過冬
◆  畫中有話/手寫祈福卡 催得年味濃
◆  兩岸世代差異擴大…蔡政府如何因應?
◆  歡迎捍衛中華民國
◆  用電影金句 封關舊歲往前走
◆  漫畫/反滲透法困台商?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聯合筆記/武漢這座城 那些武漢人


2020-01-23 23:37 聯合報  李春
肺炎疫情嚴峻,迫使武漢封城、城內交通停駛。 美聯社

比SARS更瘋狂的疫症正席捲中國,波及世界,雖然中國衛生當局定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雖然世界衛生組織給了個很留情面的2019-nCoV之名,但「武漢肺炎」、「武漢病毒」已深入人腦,未來留載史冊。
當局下達「嚴防死守,把疫情控制在武漢」命令,繼廿日實施人員管控後廿三日起武漢封城共軍中部戰區東風裝甲越野車、裝甲運兵車,以至輕型坦克,投入「實戰使用」,「協助武漢封城」。
然而為時晚也。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教授管軼說,武漢已錯過黃金防疫期,「封城」成效成疑。
這時要回過頭來,看武漢是怎樣一座城,城中又是怎樣的武漢人。
不管中國版圖怎麼畫,武漢都在中心,北平、長安都不敢在武漢面前稱古城。武漢從清朝中後期始,經濟上僅次於上海,時稱「東方芝加哥」,政治上沒武昌起義就沒中華民國,武漢是民國京兆區,中國首個直轄市
中共建政後,武漢雖失中央直轄市地位,但一直是另類政治中心,毛澤東最愛食武昌魚飲長江水,民國63年(一九七四年)之前廿五年間四十九次住在武漢,是以東湖賓館有第二中南海之說也因此,鄧小平南巡首站要到武昌,在那裡指斥北京中央「不改革,就下台」。
可武漢因其「居中華之中」,得貫穿東西、溝通南北,現在叫做「九省通衢」,卻在瘋狂疫症到來之際,因一群只護烏紗的肉食者,成了超級冠狀病毒散播中心,令武漢成了悲劇城市。
武漢這個特殊城市,住著一千一百一十萬人。武漢「一城獨大」,卻生活味極濃,武漢女生什麼都敢穿,令這座城市有些妖豔,武漢男人則愛擺地攤,著名的漢正街原是地攤街,攤子多達萬戶,一條街日客流十五萬人。後來官府不准擺攤,大建市場,華南海鮮市場更成公開野味市場,現在成新冠狀病毒毒窩
武漢人交友要交「梗朋友」,即北京人說的鐵哥們,要求「冒得假」,不能「碼倒搞」即造假。武漢人又出名的脾氣大,不高興張嘴罵上手打。當年江青派特使到武漢都挨打。武漢人最愛罵「差火」,意思是欠缺火候不是東西。這回武漢人都在罵官府「差火」,如果不是這群壞人「碼倒搞」,就不會疫症瘋狂,就不會三鎮成鬼城。











防杜武漢肺炎 小心網路謠言


2020-01-23 23:47 聯合報  沈政男/醫師
「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迅速在世界蔓延開來,世界各國如臨大敵。 歐新社

中國大陸爆發武漢肺炎疫情,喚起台灣對民國92年(二○○三年)SARS風暴的慘痛記憶。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說,「目前顯示武漢肺炎致死率沒有SARS高」,然而當年一開始醫界認為,SARS致死率高達七成五,後來證明誤判。依據歐盟最新評估,「武漢肺炎可能擴散全球,且亞洲國家高度可能傳入病例」,因此台灣絕不能掉以輕心。
比起SARS,此時爆發武漢肺炎最讓人憂心之處,在於當年兩岸連直航班機都沒有,如今每年高達三百多萬台灣人進出中國大陸,給了病毒更多可乘之機。比起十七年前,中國大陸交通運輸的便捷繁密不知提升了幾倍,即使中共決定封鎖武漢,一旦出現漏洞,病毒從國土中心向四周擴散,恐怕比SARS更難防堵。
台灣已經出現首例境外移入案例,未來機場出現發燒症狀旅客都將接受嚴格檢疫,這是最基本把關動作。然而武漢病毒傳染期間與途徑尚未確定,難保不會有感染者成漏網之魚,回台後進入社區,因此一定要做好社區感染準備。
防疫如同作戰,第一要務是整備戰鬥隊形。當年SARS爆發,中央扁政府與疫情最熾烈的台北市政府各行其是,指揮系統紊亂,導致和平醫院重大傷亡,也促使當時衛生署長下台,由公衛背景陳建仁接棒此次蔡政府因應武漢肺炎,已成立防疫指揮中心,然而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並非相關專業出身,未來如果疫情轉趨嚴重,應考慮由副總統陳建仁接管
台灣SARS之後,有鑑於當年因醫學分科過細,疫情來襲,不少醫生反而對基礎醫療感到生疏,於是更改培訓制度,讓所有醫學系畢業生先接受兩年一般醫學訓練,再行分科。因此,現今年輕醫生都具備良好的基礎照顧能力,只要稍加訓練,便能勝任照顧工作。然而照顧新興傳染病患者,還須有犧牲奉獻精神,這點仍待觀察。
相較當年,台灣目前防疫物資,包括口罩、負壓隔離病房等,都更充裕,然而有一個新的防疫變數難以掌握,也就是網路。這幾天社交媒體都被武漢肺炎新聞洗版,一旦社區感染在台出現,恐懼、猜疑與謠言易透過網路散播。
不久前只因衛生紙漲價,就造成商店貨架被掃空,如果疫情在台爆發,只怕將重擊整體社會心防。
最近不少網紅藉著疫情大肆批評中共,並要台灣離中國越遠越好,這類政治宣傳防疫實無幫助
須知病毒無國界防杜疫情需要兩岸溝通與合作,而不是一味鼓吹仇恨與對抗














借重抗煞教訓 做好自主防疫


2020-01-23 23:49 聯合報  胡萬炯/醫師、公衛博士(新北市)劉大智/微生物免疫
武漢肺炎疫情蔓延,因應中國武漢封城,政院預備宣布防疫等級升級至二級開設。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國92年(二○○三年)SARS爆發大規模感染,殷鑑不遠,近日台灣又傳出民國108年(二○一九)新型冠狀病毒(即武漢肺炎)確診案例,應嚴加防範。
風險管理,是發生率嚴重度綜合考量,若武漢肺炎能人傳人並造成嚴重病例,無疑風險是很高的。這次疫情較SARS所知資訊更少,因應防範疫情擴大,有必要成立研究工作團隊,基礎流行病學臨床治療,並與世界各國聯繫合作有效防治。
疫情將升溫時,必須對基層醫護做好保護及防範,如口罩或隔離衣等;SARS期間有些商人囤積發國難財,口罩一罩難求;當疫情升溫時,政府有必要徵用足夠口罩、隔離衣、疫苗或藥品等,對不肖廠商祭罰則
若需居家隔離,對於基層單位也需下達明確SOP,及對衛生及民政單位或志工如何專責分工等,才不會讓基層莫衷一是。
最後是借重之前台大抗煞經驗,如規定醫護定點工作,及停止醫護院際交流,避免交叉感染;第一線醫護需戴N95口罩,醫院其他人員需戴外科口罩,住院病患須有專責醫護負責避免感染,及感控人員用遠端監視器監控是否醫護做好適當防備等。
春節前,返台台商和旅遊陸客眾多,有預言會有更多境外移入;這幾天媒體又大肆報導搶購口罩畫面。十七年前SARS噩夢似乎重演中。由於防疫單位仍不明該新型病毒的性狀、病原性、毒力、傳播方式;台灣雖尚未出現本土性病例,但已籠罩在風雨欲來的恐慌氛圍中。
民國92年(二○○三年)五月一日,筆者在民意論壇投書指出,從病毒基因學理論,推估該冠狀病毒的自然變異機率由冠狀病毒每一轉譯蛋白片斷核酸變異發生率,和已知SARS病毒基因定序解讀,確定有十一、二個核酸片斷等資料計算,發現該病毒每年可能至少會有百分之○點一至○點八的核酸變異一般言,病毒核酸至少要有百分之十變異,才會在性狀上產生明顯改變,即病原性或毒性才有明顯不同。因此,理論上SARS病毒至少要經十二年以上,才有「新型」病毒產生。
SARS病毒已確認為廣州市場販售帶毒果子貍所傳播;而造成本次疫情病毒,中國官方初步認定,是武漢市場野味竹鼠傳播。筆者大膽推測,十七年來SARS病毒在中國境內經果子貍傳染給人類,又在野生動物間傳播,其病毒基因多次變異,最近又由帶毒竹鼠傳染至人類,像SARS病毒一樣造成人類大浩劫。
台灣經歷SARS肆虐經驗,目前雖無疫苗可供預防,國人可比照SARS期間的自主防疫外出逛街、搭公共交通工具記得戴口罩不要用手接觸口、鼻,勤洗手,是防疫的不二法門













別低頭、伸出手 陪弱勢過冬


2020-01-23 23:51 聯合報  徐正雄/農夫(新北市)
人安、創世、華山策略聯盟昨天在總統府前廣場舉辦「第30屆寒士吃飽30」台北場愛心尾牙,邀請街友、社會邊緣人、獨居長輩、清寒單媽及學子家庭等寒士們,在過年前夕,有頓溫馨團圓飯。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日前到台北希望廣場採買年貨,經過忠孝東路。遠遠看見一名中年男子在人行道上發傳單;這種風景,北台灣到處都是,不同的是,從四面八方游向他的路人,遇到他都很有默契的分流,彷彿中年男子是一個「路障」。
我站在附近觀察,他誠懇地看著來人,忐忑將手上傳單遞出去,因為一直沒人接,他只好將手持續停格在半空中。那張薄薄傳單,隨著路人拒絕而越來越沉重。終於忍不住,我走過去主動接下那張傳單。
這種東西生命很短!很多都跟自己人生無關,所以對傳單不屑一顧。基於對紙張敬重,丟掉前,我還是決定打開一看,雖然我已經從封面猜出其內容。
一片蔚藍的天空下,兀立一棟富麗豪宅,地址就在中年男子發傳單附近。
過年前,大家都想賺點錢好過年。中年男子大概沒想到,把腰彎得那麼低,傳單還是那麼難發出去。傳單裡商品,對多數人來說,是比夢還遙遠的幻相;但現實是,他手上那疊傳單,卻如此沉重的壓著他。
今年寒士吃飽席開四千桌,正面看,政府與善心人士的熱心溫暖了很多人;反面看,寒士似乎變多,且多少人不願去吃那一頓,渴望把資源留給更需要的人,希望能靠自己的勞力度過年關,可是現實就是如此殘酷!連想把一張傳單發出去都如此困難。
社會貧富走向兩端,我驚訝的不是弱勢者越來越多,而是我們好像早已習慣對他們視而不見。那些街友、舉牌人、發傳單、賣玉蘭花口香糖者…好像成了都市裡的一棵植物,那麼自然。
家人在菜市擺攤,今年我家和隔壁攤的營業額大減五成,但家人卻比往年更忙碌,因為不斷壓低利潤結果,這大概也是現在很多市井小民的寫照。媒體說,今年每位股民平均賺六十五萬,但身邊真的沒有這種幸運兒,不過,雖然我家今年收入減少很多,至少還有地方可住、沒有負債、也衣食無缺。
就要過年了,住家附近又多了幾間空店面,去淡水菜園時,經過捷運紅樹林站,發現一間規模不小的連鎖飯店招牌拆了,又多了些失業者,他們或許成為寒風中的舉牌人、傳單手…。
我們也許無法提供什麼協助,但是經過他們時,如果能暫時將視線離開手機,感覺一下他們的辛苦、認真地看著他們的眼睛、慎重地接下一張傳單,也許,就能陪他們度過寒冷的冬天。











兩岸世代差異擴大…蔡政府如何因應?


2020-01-23 23:59 聯合報  張光球/致理科技大學副教授(台北市)
2020大選顯露出台灣社會對兩岸情勢抉擇的世代差距,成功連任的蔡英文接受外媒專訪,也對中共喊話「入侵台灣的代價將非常巨大」。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幾位廿年前畢業學生拜訪筆者,有些在大陸工作,發現兩岸職場及想法變化,令人擔憂。
一位在昆山工作,他原服務於台商公司,五年前轉職到陸資企業,他說因後者待遇較佳,可改善經濟情況,但壓力也倍增。另位在鶴山學生說,以前在香港轉機看到台商,都是稍有年紀老闆或主管,現在已被年輕台勞取代,並表示大選特別回台投票,以宣洩對大陸工作條件的不滿,但也無奈在台灣找不到適當工作。
對於他們與大陸居民的交往問題,在上海工作學生說,話題聚焦在工作、娛樂和時尚,不碰觸政治議題,但熟識者都會問有關台灣事務看法,只能表示沒意見。此外,因為兩岸年輕人政治立場差異,且資訊來源都是網路為主,所以很容易被帶風向。本次台灣大選假新聞,至今仍在內地流傳,雙方的誤解更加深了。
學生們親身經歷,蔡總統如何帶領台灣因應中共挑戰,將考驗她執政團隊的應變能力。












歡迎捍衛中華民國


2020-01-23 23:57 聯合報  龐建國/文化大學國發所教授(台北市)
副總統當選人賴清德受訪表示,要捍衛中華民國,必須先守護台灣,台灣守護住了,中華民國才會存在。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副總統當選人賴清德受訪時說,民國元年(一九一一)創立的那個中華民國已不存在了,經過一百多年歷史,中華民國已經在台灣新生,所以,要捍衛中華民國,必須先守護台灣,台灣守護住了,中華民國才會存在。看來,務實台獨工作者賴清德,心目中的中華民國,是民國38年(一九四九年)兩岸分治後,僅限台澎金馬的中華民國。問題是,這說法合憲嗎?又能守護得住台灣嗎?
先談是否合憲。法理很清楚,除非修憲,否則,依照憲法本文和增修條文,中華民國的領土範圍及於中國大陸。如果蔡政府有本事修憲,另當別論,要不然,中華民國憲法就是堅持一個中華民國並追求國家統一的憲法。同時,今年是中華民國一○九年,這個國家不是民國38年(一九四九)後「新生」出來的。
再談「中華民國是台灣」論述守護得住台灣嗎?從地緣政治說,仗著美中較勁格局和美國某種程度撐腰,蔡英文向對岸嗆聲,撂出有戰爭準備,和大陸入侵台代價將巨大說法,彷彿不在乎大陸如何對待台灣,台灣都可以過得好好的。
但是,地緣經濟告訴我們,受市場規模、成長速度、地理距離、語言文化,和路徑依賴制約,台灣經濟出路就是繞不開大陸市場。當RCEP即將啟動、一帶一路次第舖陳時,沒有中國大陸善意對待,台灣在區域經濟整合潮流中,勢必邊緣化。台灣人真的都想勒緊褲帶嗎
大陸方面固然強調,九二共識要體現「一個中國原則」和「共謀國家統一」,但也從來沒有否定,台灣可在大陸主場外,主張九二共識是「一中各表」,一個中國是中華民國說九二共識沒有模糊空間,是蔡英文的惡意解讀,藍營不必拿香跟拜,附和尾隨
不去爭執一個中國的意涵本就是民國81年(一九九二年)香港會談雙方共識依此,九二共識仍然是兩岸善意互動的政治基礎,台海和平的定海神針
所以,請認清楚,捍衛中華民國才能守護台灣,不是守護台灣才能捍衛中華民國













用電影金句 封關舊歲往前走


2020-01-23 23:53 聯合報  李淑娟/文字工作者(台北市)
芮妮齊薇格以「茱蒂」獲得第77屆金球獎戲劇類最佳女主角獎。 美聯社

錢就是熨斗,把一切都燙平。」「如果我有這些錢的話,我也會很善良。」
剛獲得金球獎最佳外語片肯定的韓國電影寄生上流」,奧斯卡又入圍六項大獎提名。這部以住在半地下室的貧窮一家人,誤打誤撞、編織謊言混入上流新貴寄生的悲喜劇,擊中階級難以翻轉的普世痛楚。
入圍奧斯卡十一項的小丑」,同樣是沒有資源的弱者,縱有才華,從職場到身世全盤碰壁,面對社工告白:「人們希望你假裝沒病。」一語道盡人類都渴望被傾聽、被平等對待,掙扎再掙扎的無奈。
年關將近,各式各樣家庭樣貌,也在周遭浮現。
坐二奔三的青年,剛剛舉辦完百歲外公告別式,外公其實是外婆再嫁先生,和青年一家本毫無血緣關係,卻因扶持共度歲月,變成密不可分的一家人。
舅舅和舅媽無暇照顧的小表妹,由青年全家護持,小女孩也只有年初二才會跟著親生母親回娘家,過年跟著姑姑家圍爐,團圓、團結不單靠血緣,除了「愛」,沒有更重要關鍵字。
食堂那些玩耍聊天的寄養家庭孩子;開學後只能在路過時,望著晾在廊下衣裳寄予祝福;寒假開始,又在街邊巧遇,忍不住嚷著:「你們都長高了!」認識兩、三年的大孩子走過來說:「手伸出來!」小手緊握我手心。
芮妮齊薇格以電影「茱蒂」,獲金球獎最佳女主角,影片引述「綠野仙蹤」話語:「心不是在評斷你愛別人多少,而是別人愛你多少。」
家的形式不同、心碎與幸福樣貌也不同,錢把善良和惡意都擴大,幸與不幸、金字塔頂端和中下階層家庭都可能被捲入。
但只要循著光亮,我們在不同境遇裡,都會遇見相握的大手、小手,創造自己的奧斯卡金句片段,封關舊歲往前走。

蘇蘅/從日本看大學國際化的想像 ( 除夕 )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蘇蘅/從日本看大學國際化的想像
◆  范疇/兩黨有無共同的朋友?威脅?底線?
◆  朱宗慶/從親身實驗喚起「換位思考」
◆  方祖涵/靜待下一個球季的來臨
◆  楊志良/失敗的團結

◆  陳亮恭/世代觀點與政策決斷
◆  葉銀華/大聯大可改公開收購條件?
◆  馬凱/一場「青年+媒體」革命之後(解讀大選系列 完 )
◆  薛承泰/蔡總統會留給台灣什麼樣的教育?(解讀大選系列 5)
◆  盛治仁/2020後的台灣路線(解讀大選系列 4)
◆  黃介正/國家安全危機總評估(解讀大選系列 3)
◆  趙春山/因應兩岸形勢,發球權在誰手中?(解讀大選系列 2)

◆  王健壯/台灣從此將進入威權民粹年代(解讀大選系列 1)
◆  陳亮恭/東京大飯店
◆  王正方/下一代的事怎可以不管?
◆  洪蘭/邊改考卷邊煮飯的鬱卒
◆  周行一/投資人應很關心地緣政治風險
◆  嚴震生/新的一年 新的論文
◆  馬凱/滄海桑田卅年兩岸驚夢

◆  盛治仁/了解自己、理解別人的最好方式
◆  楊志良/寧可骯髒勝選 不可乾淨敗選
◆  方祖涵/棒球名人堂的全票通過危機
◆  趙春山/盼兩岸關係回頭是岸
◆  薛承泰/成見、偏見、歧視









蘇蘅/從日本看大學國際化的想像


2020-01-23 23:33 聯合報  蘇蘅(作者為政治大學新聞系教授)
日本近年積極推動大學國際化,訂定二○二○年達到卅萬名外國學生的目標。示意圖為外籍人士體驗和服。 (美聯社資料照)

茱兒是牛津大學高材生,到日本東洋大學交換一年,無論去居酒屋喝酒、到新宿逛百貨,在抹茶店喝下午茶聊天,她都學到更多書本以外的知識和文化經驗。
日本近年推動大學國際化,像茱兒這樣來自歐美,甚至非洲的國際學生愈來愈多,他們還可住進公私立大學新建的國際宿舍
過去日本,宿舍很少見,因為大多數日本學生都以通學為主,甚至單程長達兩小時以上也甘願。外國學生更必須自己找住處,但近年大學紛紛興建國際宿舍填補空白。
去年我到日本筑波、早稻田和慶應大學訪問,早稻田大學副校長說,他們正加大重點目標國家的推廣力道,成績斐然:碩士班六千六百名學生中,二千二百人是國際學生;博士班一千八百多名學生中,近六百人來自境外,細數來源竟然包含全球八十八國。
慶應大學雖然自謙「非常不國際化」,但是鎖定商業管理、經濟,和傳播治理,與法國義大利頂尖大學簽訂多個雙聯學位協議,吸引國際生就讀。
日本這些大學積極推動國際化,和民國103年(二○一四年)推出全球頂尖大學計畫息息相關。日本頂大計畫提供卅七所大學連續十年經費,以提高全球排名。政府更評選出十三所A類頂大,要求躋身全球前一百名也挑選廿七所B類大學,推動日本社會整個國際化,為日本教育科技化奠基,培養下世代全球領袖人才
日本政府並訂定民國109年(二○二○年)達到卅萬名外國學生目標占總學生數十分之一),將使國際生比例接近德國和法國;民國112年(二三年)希望十所大學晉升全球百大行列。
不過到去年為止,日本約廿七萬多國際生,九成三來自亞洲,主要是中國大陸,美國僅百分之一政府要求開拓更多非洲和中南美洲的生源
國際化是一種先進時代潮流,或浪漫膚淺殖民主義,在我國學界一直有爭議
倡議國際化者認為,國際化應使教育機構「提高所有學生和教師的教育及研究品質,為社會做出有意義的貢獻」。但也有學者深感矛盾,擔心國際化只是華麗的空談,不但無益教育品質提升,還排擠資源分配,反而掏空原有基礎,失去自己的主體性。
東京大學一位教授也說,國際化可用在研究所,但是大學生要用本國語言打好基礎,不要為了國際化忘了自己腳下泥土的芬芳
至於台灣,幾個指標可以看到台灣國際化的滯後:民國107年(二○一八年)海外留遊學文教機構EF連續七年發表全球英語能力指標,在全球八十八個受調查國家中,台灣成績位居第四十八名,屬於「中間偏後」,在亞洲排名第十,落後南韓、越南和中國大陸。
事實上,國際化概念已非往昔認為的全盤西化,進入跨領域的創新教學和研究,更致力於把各種創新有效引入在地社會體系,讓這些新知和新技術有效用於解決本地問題,更重視如何因文化、社會、經濟和金融狀況制宜。
過去四十年來,國際化作為高教的概念和發展策略,已從不為人知、片段和邊陲主題,變為世界各國政府和高等教育機構的主要核心議題。國際化如今不是只要全球,而忽略在地。
我們看大學國際化,不是只看對QS排名的效用。大學國際化的核心意義,在於使一個作為最高知識殿堂的大學,無論自然科學還是人文社會,都增添無盡的動力,並讓文化更多元更豐富更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