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98546/web/◆ 聯合報社論/民進黨害怕面對改革,才是在傷害台灣民主
◆ 聯合報黑白集/政治「忘情水」
◆ 經濟日報社論/新新併重啟金融改革契機
經濟日報社論/美中科技對抗升級 台灣審慎應對
2024-11-04 02:53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美中科技對抗升級,台灣審慎應對。示意圖。(路透)
彭博資訊日前報導,台積電(2330)為特定客戶生產的晶片最終被華為使用,可能違反美國相關管制規定。台積電已聲明其致力於遵守所有適用的規則和法規,包括適用的出口管制規定,目前沒有受到任何調查。華為因被美國政府列入出口管制清單,在沒有獲得美國政府許可下,美國企業及其他採用美國技術的業者,禁止銷售產品給華為。此事件雖未擴大,但也凸顯出美中科技對抗,恐將升級進入下一個階段。
觀察此一事件,主因為在美國的管制下,華為可能採取的因應對策其實甚為有限。其一是透過第三方白手套,繞道取得所需晶片;其二則是希冀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透過中國本土半導體業者來生產所需的晶片。包括其智慧型手機中所採用的7奈米製程晶片,即宣稱為中芯所代工生產。
在外媒引述 TechInsights 拆解華為產品的報導中,發現華為確實使用台積電製程所生產之 AI 晶片,證實華為必須對美國政府的管制採取因應對策。而華為或其他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的中國業者,在受到美方出口管制下,中國本土半導體供應鏈又尚未具備完整的自給能力,必將無所不用其極地透過類似的方式,取得所需的晶片或其他科技產品。
由於當前半導體採用高度分工的經營模式,在一般熟知的 IC 設計、製造代工、封測等三大產業次領域之外,還有 IC 通路商、設備與材料商、IP 服務公司、EDA 軟體服務公司等。在如此複雜的產業生態中,上、下游的供應商或客戶,都有可能成為中國業者的突破口,以繞道的方式,間接切入供應鏈中,取得所需技術或產品等資源。
對於我國業者來說,處在美中兩大國的對抗情勢下,要能遵守美方規範已經產生諸多營運上的限制,使管理成本增加。如今在中國業者多方繞道尋求突破口之下,美國政府勢必施加更多壓力給供應鏈業者,並祭出更嚴格、縝密的管制措施。我國業者一方面要面對更為複雜的管制環境,另一方面還得提防中國業者,恐將更肆無忌憚地去衝撞美方的管制,可能因此遭受池魚之殃。台灣業者如何審慎應對此一情勢,針對美國等各國政府,對其經濟安全及供應鏈管制的要求,以及中國業者可能透過白手套等繞道動作,建置相對應的客戶管理機制,將為未來營運上的一大挑戰。
尤其在美國總統大選後,美中的對抗看來只會增加,不會減少。兩方總統陣營在對中國相關政見的差異,恐不在於是否維持科技管制、實體清單等,而只在對抗的程度與範圍是否擴大,以及擴大的幅度為何。
不但如此,在美國政府之外,包括歐盟、日本、韓國等政府,也都高度關注其經濟安全乃至於產業供應鏈韌性等議題。除美國外,其他國家政府也可能跟進對中國採取相關的出口管制措施,或是提出與中國供應鏈往來的風險管理措施。因此,在可見的未來,我國高科技業者,所面對的將是更為複雜的國際地緣政治與大國科技對抗態勢。
面對此一快速變動的國際局勢與可能層出不窮的各國管制規範,產業界不能僅採取被動因應的作法,否則將為了應付各國政策與中國業者的衝撞而疲於奔命。建議政府、學研單位與產業界應更重視產業與經濟安全課題,不但應集結各界共商經濟安全對策,更應主動出擊與國際接軌,公、私部門並進。
在各國政府研擬相關管制措施或其他產業相關之經濟安全對策時,甚至在相關經濟安全事件發生時,我國即應於先期積極參與。一方面藉此取得最新資訊預先因應,一方面也爭取納入產業意見與國家利益,尋求與友好國家發展互利的經濟安全環境與韌性供應鏈生態。
聯合報黑白集/鄭銘謙也包庇陳啟昱?
2024-11-04 01:46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法務部長鄭銘謙。 記者林澔一/攝影
好扯!前台鹽董座陳啟昱藉綠能掏空公司十一億元,南檢聲請羈押,台南地院卻以「罪證不足」為由駁回。南檢抗告成功後,要再開羈押庭,卻已經找不到陳啟昱到庭,疑已偷渡出境。
當事人自知心虛落跑,南院卻大剌剌放他逍遙,還反指檢方罪證不足,這多麼善體人意!也印證那句民間名言:「人一綠,就心盲」。如今,南院還有什麼話可說?那天裁決無保請回的主事法官,都不用接受調查嗎?
更扯的是,藍委謝龍介十天前即由民間管道接獲「綠營涉案大咖要落跑」的訊息,隨即向法務部提出檢舉,但部長鄭銘謙在答覆謝龍介質詢時卻稱,他對案件「不干涉、不知道、不介入」,這是故作無知還是卸責?如今南院丟人又丟臉,法務部接獲謝龍介檢舉後又做了什麼相應處理,鄭銘謙均必須好好調查交代清楚。否則,他也將難逃「包庇」惡名。
賴政府辦了一個鄭文燦,稍稍博得一點「肅貪」的美名,便順勢抄了柯文哲的家。兩個月迄今,仍未查獲老柯金流,又再將他延押兩個月。對比之下,陳啟昱邪惡掏空台鹽十一億,手段極其卑劣;但從南院法官到法務部,個個卻若無其事,隨手縱放。檢方說,已對陳啟昱發布「境管」;但司法縱放都不在乎了,境管算什麼?
跑掉陳啟昱,就知道賴政府肅貪不是玩真的!
聯合報社論/中華民國論述難掩「綠色轉型正義」的撕裂
2024-11-04 02:04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賴清德總統近來頻提「中華民國」相關論述,日前並在民進黨中常會上指出,中華民國是團結國人的最大公約數。 路透
賴清德總統近來頻提「中華民國」相關論述,日前並在民進黨中常會上說明,中華民國是團結國人的最大公約數。然與此同時,民進黨的轉型正義工程,卻逐步進入深水區。這使得所謂的「中華民國論述」,彷彿只是綠營用來包裝「去中國化」的工具。
綠營推動轉型正義,起自前總統蔡英文執政時期,但當時主要聚焦在討國民黨黨產、公布白色恐怖檔案、平復白色恐怖受害者名譽等象徵性或針對政黨的作為。但賴總統上任後,不但任命意識形態鮮明的顧立雄擔任國防部長,亦實現「三軍儀隊撤出中正紀念堂」,還將蔡政府時期草擬卻遲遲未送審的《不義遺址保存條例》草案,提交至立院審議。
若干與轉型正義有關的「個案」處理,顯示賴總統似正加速深化「綠色轉型正義」。其一,是加快著手移除故總統蔣中正的銅像。其中又以國有財產署藉「占用國有地」之由,發函屏東新園鄉中興社區,促其盡速移除蔣中正銅像,引發最大爭議。因中興社區居民是大陳義胞後裔,對蔣中正感念極深,希望能保存銅像。最後是國民黨立委蘇清泉出面協調,「拆銅像」危機才暫告解除。
另一起個案,則是立法院前院長游錫堃建議,將宜蘭「中山國小」改名為「渭水國小」,賴總統大表贊同,並請文化部和宜蘭縣政府共同討論更名事宜。此案荒謬之處,在於中山國小改名無關「正名」,僅因該校是蔣渭水的母校。如果賴總統真的重視中華民國,豈會對於以中華民國國父命名的學校改名,如此輕率允諾?
日前在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初審的《不義遺址保存條例》草案,更是集「綠色轉型正義」偏狹史觀之大成。所謂「不義遺址」,本應含括所有侵害人權事件的發生地。但蔡政府時期挾立法院多數通過的《促進轉型正義條例》,將轉型正義時期定義為「民國卅四年八月十五日起至八十一年十一月六日止的威權統治時期」。難道「侵害人權事件」,只發生在國民黨威權統治時期?而「不義遺址」不僅排除荷西、明鄭、清朝時期,甚至連曾經發生多次大屠殺、反人權與民主事件的日據時期,都被排除在外。所謂「轉型正義」,既不是為轉型,亦不是為正義,僅是為凸顯民進黨的獨派史觀和反國民黨立場罷了。
從「中興社區拆銅像」和「中山國小更名渭水國小」事件,足證民進黨的轉型正義史觀,不僅不是「全民共識」,甚至是把自己意識形態強加到不同立場者身上的威權作法。賴總統一面高喊「中華民國是團結國人的最大公約數」,另一方面卻以「去中國化」為核心的獨派史觀,對於不同史觀與立場者,完全無視其存在,甚至迫其改變,如此何能侈談「團結國人」?
其實,「中華民國是國人的最大公約數」,既是民意現實,也是兩岸維持和平的要素,賴總統和民進黨不能「偷換概念」,將中華民國「轉型」為獨派竊用;更不能以民進黨意識形態深化「綠色轉型正義」,並在朝小野大局面下,藉由高度政治爭議議題挑起藍綠之爭的手段,從中獲得政治利益。
歡迎「務實的台獨工作者」務實回歸中華民國!如果賴總統真心重視中華民國,就應回歸中華民國憲法和憲法增修條文,揚棄「新兩國論」。如果綠營真的要落實轉型正義,就應放下「綠色轉型正義」史觀,正視歷史真相,而非擷取片面歷史,服務政治目的。否則空喊「中華民國」無法團結台灣,「轉型正義」也只會撕裂社會,造成更多不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