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6日 星期三

經濟日報社論/釜底抽薪 導正外資言行不一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74437/web/ 

◆  經濟日報社論/釜底抽薪 導正外資言行不一
◆  聯合報黑白集/印度三哥來了
◆  聯合報社論/三百億租金補助,遮不了居住正義大跳票






經濟日報社論/釜底抽薪 導正外資言行不一


2022-04-06 02:20  經濟日報 /   社論
台股。(本報系資料庫)


社會最近質疑外資券商對台積電採取兩手操作策略,一方面分析師寫出台積電後市看好報告,吸引散戶進場,另一方面卻乘機狂賣台積電股票,安全撤離台灣股市。台積電素有「護國神山」之譽,股價走勢幾已決定股市整體的榮枯,因此市場有關外資倒貨台積電的說法很快引起金管會關注,要求證交所對九家外資券商專案調查以釐清真相。

多年來,外資券商在台灣股市「言行不一」的傳聞早已甚囂塵上。究竟是外資券商或分析師的道德危機,還是政府的證券業管理缺陷,有必要先檢討證券投資分析人員(分析師)在證券產業應有的定位,以及該如何有效建立分析師的自律與他律機制。

台灣管理分析師與證券商關係是依據證交所訂定的《證券商推介客戶買賣有價證券管理辦法》,設定券商只能對客戶推介股票,不可向社會大眾公布。如果媒體取得分析師的研究報告,要經券商同意後 方可轉載,至於內容則不得涉及公司營收、每股盈餘及股價預測等重要資訊。

政府嚴格限縮券商分析師報告內容流通,是希望分析師的報告不要對股價造成過多干擾,現實的狀況卻是外資分析報告不可能不外流。不同管道流出的報告不必然合規,結果反而讓有心人士乘機操作。

政府自我認知而設計的管理規則,顯然並非券商與客戶實際的互動關係。國外法人進出台股有自己的布局與評估能力,外資券商推介的股票,國外法人也不一定全盤接受。政府設想分析師報告與外國法人進出的直接對應關係很可能有誤。相反地,分析師的報告因被限制內部使用,反而減損分析師對股價評估的貢獻,降低股市處理資訊的效率性。

其實,政府若能換位思考,就能化解外資券商言行不一的老問題。金管會與證交所不妨同意證券商與投顧公司的投資分析報告在對客戶發布一段時間後,便可以對外公布。公布分析師的股票分析報告並不是讓人驚悚的洪水猛獸,在美國分析師公開股價預測早就行之有年。

首先以著名的價值線(Value Line)為例,該公司定期追蹤近1,700家股票,公開內容包括預測股價範圍、年度投資報酬、投資時機、安全性與技術指標,長期是散戶投資人的重要參考。其次,政府只要上網搜尋便可發現,美國分析師推薦股票摘要隨手可得;有的網站公布券商對公司股價評估,也有網站條列分析師過去的預測表現。券商公布分析師的評估報告有助於股價的決定,更可提升分析師追求榮譽感的自律。

反觀台灣對分析師的管理綁手綁腳,卻忽略分析師執業要注意的倫理與職業準則規範。

分析師不應比照醫師、律師或會計師等以證照保障職業品質,而比較像經濟學家,是透過長期試煉培養出獨到投資眼光來贏得市場的尊敬。如果分析師缺乏品牌形象又欠缺職業倫理自律,就很容易被人利用而成為股市亂源。

要解決分析師缺乏自律就必須以他律應對。政府若建立長期追蹤券商及分析師推介股票的資料庫,社會就能檢驗券商與分析師言行的可信度。政府可透過協會、公會或證基會建立國外早存在的資料庫,請合乎條件的券商及投顧公司登錄推介股票資訊,日後經學術界剖析與媒體的評斷,便能形成有效的他律機制。

資訊透明才是解決市場參與者道德危機的最佳手段。政府限縮分析師推介股票資訊流通,反而傷害資訊弱勢的投資散戶,如此還不如有秩序地公開券商或分析師推介股票資訊,讓社會客觀評斷他們的價值。畢竟唯有股票資訊愈透明,市場交易才愈有效率,有心人士才不易藉由資訊優勢去誤導投資大眾。










聯合報黑白集/印度三哥來了


2022-04-06 05:38  聯合報 /   黑白集
烏俄戰事,世界各國表態不一,對於美國來說,沒有譴責俄羅斯,就代表站在俄羅斯那一邊,其中印度的態度,最令人好奇。美聯社


烏克蘭戰火不休,國際秩序被震得牆倒地裂。美中各自縱橫,並不令人意外;但印度替俄國出頭,才是驚動四海。白宮指責新德里「騎牆」,激起印度網民聲援俄國,衝上推特發燒榜。印度電視名人阿納布舌戰美國智庫,痛批美「沒資格藉民主站在烏克蘭肩上開槍,卻要印度善後」,從非美視角穿越外交藩籬,出盡鋒頭。

印度是美國盟友,卻用盧比大買俄油,還辯稱比照歐美搶貨。拜登不想扯破臉,只能勸莫迪小買就好。白宮鼓動各國跟進制裁,莫斯科被迫亮劍「盧布經濟」,仗著能源與原物料撐盤,盧布升值更勝戰前,國際制裁頓時軟腳。印度人昔被貶稱「阿三」,如今搖身成「三哥」。

莫迪不只掃貨俄油,還趁其小麥豐收,搶進中東非洲市場,對印太盟友一改姿態。印度笑納日本五兆日圓投資,卻拒絕站隊抗俄;當東協、中東表態中立,印度則獲澳洲妥協簽署經貿協議。澳洲為拉緊鄰近這抗中幫手,對印開放逾九成市場。

烏國血戰,各國旁觀,印度不染硝煙,大國卻爭相拉攏,戶限為穿。中國放軟搬開邊境石頭,俄國鼓吹俄中印機制,行情一抬,烏國隨即求助調停。

同樣與野心大國為鄰,印度自有生存邏輯,算盤撥得精巧,讓民主獨裁政權盡現原形。不必喊打喊殺,不必又抱又舔,一樣能走自己的路。











聯合報社論/三百億租金補助,遮不了居住正義大跳票


2022-04-06 05:38  聯合報 /   社論
蔡英文總統2021年9月表示,社宅是實現居住正義的重要政策,8年20萬戶已啟動二階。記者李成蔭/攝影


行政院會上周通過「擴大租金補助方案」,每年用三百億元預算補助五十萬戶租屋家庭,減輕其租金負擔。內政部三日宣稱,這項政策具有共享經濟果實、共創房客房東雙贏、協助弱勢申辦、五成家庭受惠、健全租屋市場等「五大劃時代意義」。內政部以為提高宣傳嗓門,就代表政府會做事;事實上,多數民眾都知道,之所以祭出租金補助這招,主要是蔡總統當年誇下海口的「居住正義」已經跳票,如今只好搬租金補助來杜悠悠眾口。

租金補助是政府原本就在做的事,現在只是擴大補助規模,內政部竟能洋洋灑灑地掰出「五層劃時代意義」,其大言不慚的程度,令人瞠目結舌。不知道,內政部覺得哪一點「劃」到了時代的要害?而且,分明是政府濫用資源、胡亂撒錢,這是慷人民之慨,內政部卻說成「共享經濟果實」,到底誰跟誰「共享」果實?

每年三百億的補助,並不是一筆小數目。政府不拿來建社宅,不拿來進行其他更務實、更長期的住宅改善計畫,卻輕易發一發補貼掉;其結果,將只是肥了房東。而且,因為有了政府補助,房東還能堂而皇之漲房租,甚至假造租屋契約騙取補助款。幾年後,買不起房子的人還是買不起,必須租屋的人則要用更高的代價去租。這種「劃時代政策」,只為蔡政府的諸多短線決策,再多劃一道傷痕罷了!

蔡英文已經許久不再提「居住正義」四字,因為她知道自己的政策跳票了,而且跳得很慘。其中,跳票缺口最大的,是她的八年建廿萬戶社會住宅政策。根據內政部的統計,如今全台社會住宅的完工數僅一萬九千多戶,達成率連一成都不到;即使把「興建中」的兩萬四千戶加進去,也才勉強達到兩成。蔡總統承諾八年建廿萬戶社宅,如今執政已六年,卻僅完成兩成目標;這樣的實踐能力,政府真的有把「居住正義」放在心上嗎?

再進一步看,中央與地方對興建社宅應負的責任分攤。在蔡總統承諾的廿萬戶中,中央應負責七萬六千戶,地方為十二萬多戶。但目前已完成的一萬九千戶社宅中,僅新北的二九○七戶是中央做的,其餘的社宅皆為地方政府興建;其中,有九千多戶是北市府所建。可見,不僅蔡英文對自己的承諾不當一回事,整個中央政府從內政部到行政院也根本不把居住正義放在心上。

更諷刺的是,二○一八年八月政府為推動加速興建社宅,特別成立了「國家住宅及都更中心」。當時蔡總統親臨揭牌典禮,宣示居住正義不是口號,是「現在進行式」,是「我們的執政價值」。但三年過去,蔡政府拿不出任何可以示人的成績,只好用三百億元的租金補助來遮醜;而不知反省的內政部,竟能自詡是「劃時代」創舉。

「居住正義」的失敗,除反映在社宅興建毫無進度,更嚴重的是這幾年房價的急速飆漲。近年的房價動輒數千萬,有些新屋每坪甚至破百萬,別說是年輕世代感到絕望,中壯世代也望屋興嘆。蔡政府近年極力招手台商返鄉投資,但過多閒置資金在房地產市場進出炒作,政府卻坐視不理。最近央行出手打房,但已嫌太遲,站上高峰的房價恐怕已跌不回去了。

如果不是選舉在即,政府其實並不太在乎「居住正義」跳票。畢竟,利用現成的烏克蘭戰火來販售「芒果乾」,是賺取年輕世代選票更簡便的方法,也更有效。然而,檢視蔡政府的社宅及房價政策,仍不能不讓人對其口號之空洞、言行之不一致感到心寒。



【專家之眼】耽擱30年:擴大招收國際生的必要與盲點

◆  【專家之眼】耽擱30年:擴大招收國際生的必要與盲點

◆  【專家之眼】蔡英文「緩兵之計」 選民認同嗎?
◆  【專家之眼】民進黨政府要靠誰打仗與維護和平?
◆  【專家之眼】2022中國歐盟高峰會:殊途不同歸
◆  【專家之眼】舊稅即良稅?別再胡說八道





【專家之眼】耽擱30年:擴大招收國際生的必要與盲點


2022-04-06 08:10  聯合報 /   盧信昌/台大副教授
教育部宣布將推動大學院校內增設「國際專修部」,要擴大招收僑外生,預計將從現行一萬四千名學位生來台就學,十年內漸進擴增到每年4.2萬名學位新生入台。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部宣布將推動大學院校內增設「國際專修部」;並於十年內要擴大招收僑外生,預計將從現行一萬四千名學位生來台就學,漸進擴增到每年4.2萬名學位新生入台。換言之,屆時在學的外籍學位生,各年級合計可達十五萬人,是現行外籍學位生的兩倍半高。如此雄圖大志,約增加全台校園八萬名學生;讓各院校的教學規模順勢擴展,而外籍生則占約及五分之一的校園學生比率。

現下的實況,除了具專業經驗的教師要進行校內教學、校外輔導;另有專責人力,協助學生的生活與課業輔導。卻因為經濟考量與個別原因,在去年陸續爆發學生與校方因為承諾與勞力仲介,而引生的種種衝突。

以國際專修部的方式,提供華語先修和銜接學位攻讀,既能透過校內單位做成功能性整合,讓技能導向的系所課程儘早規劃安排;境外生除了持續提升其語文能力,還能預期厚植專業實務的技能,畢業後即可投入到國內各產業。未來,針對能統一做串接和安排,從一開始的語文先修班到能辦出國際專修部的大學,無論在開辦費、招生名額、師資與修業規定等方面,教育部都將提供資源挹注與彈性措施,以利院校海外招生和校園育才。

誠然,為了拓展台灣的國際觸角與推動新南向政策,晚近大專院校的海外招生已成了動員運動;各院校無不結合畢業校友與在地的海外關係,爭相拉攏來台就學的莘莘學子。更何況少子化的發展,而讓台灣在初階勞動與服務人力的供應上,有了缺口。但部分慕名而來的學生,即是看中有建教學習的打工機會和高報酬。

有類於日本高齡化的社會發展。根據國發會的推估,預期十年後每2.13個可工作人口,就要撫養一名長者!現下為每4.2人要撫養一名長者;屆時給養負擔的惡化,就是現在的日本情況。因為一九八零年代以後的台灣出生人數,逐年驟減;從高峰期約42.5萬新生兒,到2000年初實質減半,2021年僅15.4萬名新生兒!至於65歲以上潛在受撫養人口,則因為有新住民的陸續移入,老年化的人口增加,要一路攀升到2052年。

因此,擴大招收外籍生,除了解決學校招生員額上的困難;無論在外交機遇、產業需要與國安考量的諸個目標上,均有所貢獻。於日昨教育部發布此一消息,各大學院校的主管,泰半也表示支持。

不過,不挑擔的,不知道腰很痠。目前僑外生名額並未滿招;而教育部在此既做成招生鬆綁,勢必讓各院校在原已窘困的學生來源上,擴大競爭。

在一方面言,台灣的高教水準與學習內涵,以及學成後的留台前景,才該是吸引僑外生的兩大關鍵。但若檢視先前爆發過的衝突案例,留學仲介跟學生客群的目標,卻截然不同於百年樹人,那是多數教育者的心志之所嚮。

前瞻往下的十年,因著台灣人口老化與全球生產鏈的可能重組,如何讓台灣在生力軍的引進,能有別於以往的人力素質和生產定位呢?而海外人才的經營攏絡,與在異國市場有的深入參與,有在這些面向的突破也才能打破自過往以來,台灣傳統產業的逐水草而居和悲怨的代工宿命。

準此觀之,首先,唯有打破教育部擁有充沛預算的本位思考,不再盲目的以數字管理和偶而暴走的外交KPI,任令大學院校在衝量、達標的壓力之下,淪為廉價的人力仲介與預算報銷經核;而且還必須兼辦生活管理,只成了打工學生團的地下工頭。

其次,揆諸過往來台學生,選擇在台落定和就業比例並不算低;然其工作性質,則偏重在中小企業與在地勞力的需用。因此,國際專修部的普遍設置,實有必要進一步責成和積極提升台灣高教的國際能見度。例如,讓大專院校積極爭取與國際級大學的策略聯盟,如此即能讓學生來源的廣度和選材、育成,都有更專精的學習追求與深入投注。

最後,台灣的地理優勢與在高教領域的投資和研究能量,一直是鄰近國家的標竿;更何況憲法條文內,原即有保證教育預算的最低比率。可惜的是,外國大學來台設分校的意願一直都有;因著種種原因,卻一路被耽擱了三十年!面對著大學退場的接二連三,面對著往下生產鏈重組,競爭國際級人才的必勝使命無從逃避。袞袞諸公,還請三思。


葉銀華/SPAC上市:青蛙會變王子?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葉銀華/SPAC上市:青蛙會變王子?
◆  蘇益仁/新冠防疫與病毒共存的解方
◆  楊志良/「辣台妹」從來就不是民進黨





葉銀華/SPAC上市:青蛙會變王子?


2022-04-06 05:19  聯合報 /   葉銀華(作者為陽明交通大學資管與財金系教授)
Gogoro於美國時間5日正式在紐約掛牌,代號為GGR。圖為gogoro創辦人陸學森。(本報系資料庫)



台灣的 Gogoro 四月五日以特殊目的收購公司模式(SPAC,簡稱 S 公司)到美國那斯達克股票市場借殼上市,但美國證券主管機關卻於三月公布一系列強化對 S 公司之強化監管的新規定。

什麼是 S 公司模式?其本身並沒有營運業務的公司,其唯一目的是上市募集資金後,在一定期間內若有完成併購未上市公司,則會再進行反向併購,讓此未上市公司獲得上市的殼,繼續掛牌交易;此未上市公司可說是借S公司的殼上市。一旦沒有在一定期間內完成併購,通常是二到三年,則 S 公司需進行清算程序,把錢退還給投資人。

S 公司不像傳統新上市公司有實際營運業務,其可說是現金的殼公司,在上市時只會提到併購的方向或專注的產業,而投資人參與認股則是相信該公司的併購眼光,期待賺到報酬。再者,此一模式有助於新創企業在時間壓力下籌到目標資金,自然受到新創企業的青睞。

S 公司早在一九九○年代就在美國股市出現,最明顯的成長是二○二○年因新冠肺炎的襲擊,美國聯準會迅速降息到接近零的水平,並巨幅重啟量化寬鬆政策所致;同時,S 公司也得到專業投資機構與產業名人參與,使其更受注目。因 S 公司而增加新上市公司家數、融資金額有直逼傳統新上市管道之勢。

亞洲的 S 公司制度的發展,韓國可說是拔得頭籌!韓國自二○一○年開始啟動,自二○一四年開始有一些成效,當年度有廿六家,之後每年介於十二到四十五家。進一步,從二○一五年至二○二一年有完成合併上市企業家數則介於十至廿一家,共有約一百家。除此之外,馬來西亞雖然自二○一一年引進,但發展遲緩。而新加坡於去年九月引進 S 公司制度,今年一月迎來三檔上市案;香港則於今年初引進,二月有第一檔上市案。

然而,近年來在美國也有反省 S 公司制度,特別是資訊揭露與投資人所有隱含承擔之總成本的透明化。美國較早期的研究,以「青蛙不會變王子」來形容 S 公司完成併購上市之公司的績效表現,比傳統管道上市公司明顯差很多;透過 S 公司管道上市的公司傾向是高槓桿、高風險公司。

近來的研究得到比較混合的結果,重點是在 S 公司發起人與管理團隊的經驗、品質與能力。然而該研究著重指出 S 公司有強化監理的必要,其發現完成合併對一般投資人原始投資金額的稀釋比率可能達到四到六成!後來稀釋比率有下降,但仍然相當明顯。因此改革重點在發起人與管理團隊薪酬、發起人可行使之特別認股或轉換權的影響幅度、以及完成合併上市對一般投資人可能的稀釋幅度的揭露。

如果有一家公司在上市時,陳述其上市目的是要募集資金併購私人公司,除此之外並無其他業務,政府要同意這類公司在台灣股票市場掛牌?外國的制度不一定要移植台灣,但台灣主管機關對 S 公司制度可採開放態度,亦即要透徹了解國際實行經驗,採取重要的修正措施,除了強化上述資訊透明外,還可強化發起人與管理團隊資格的要求,以及思考 S 公司在上市籌資時,只限專業投資人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