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3日 星期三

經濟日報社論/日本發展工業4.0 對台灣的啟示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27900/web/

.聯合報社論/兩名超級狂人共譜和平序曲
.聯合報黑白集/安樂死與「零安樂死」
.經濟日報社論/日本發展工業4.0 對台灣的啟示






經濟日報社論/日本發展工業4.0 對台灣的啟示


2018-06-13 00:2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日本政府在5月底公告2018年版的製造業白皮書,白皮書上指出,第四次產業革命正在到來,比起80年代廣場協議後日圓升值、90年代泡沫經濟後的不良債券,以及2008年金融海嘯後全球不景氣等過往危機,日本的製造業正面對著更嚴峻、更深刻的課題。面對工業4.0,日本政府的焦慮究竟是什麼?可以為台灣製造業的未來發展帶來什麼啟示?
歷年的日本製造業白皮書,都是由經濟產業省負責撰寫第一章的產業狀況,厚生勞動省負責第二章的產業人才培育,以及文部科學省負責第三章的教育與研究開發。今年首度出現由三省共同執筆的總論,並在總論中直指日本製造業的危機,益發凸顯問題的重要性。到底日本製造業面臨了哪些危機呢?
首先是數位化人才的不足。隨著日本經濟的復甦,勞動力短缺問題明顯化。在少子高齡化、人口減少的趨勢下,未來持續性勞動力不足是可以預見的,因此企業必須善用機器人、物聯網(IoT)與人工智慧(AI)等先進工具來提高勞動生產力。但是熟悉IoT與AI數位化人才,在目前的製造業卻極度缺乏。
再者,日本製造業引以為傲的強處,在工業4.0時代反而有可能拖累企業發展。日本製造業擅長運用組織內默認的共識,以及熟練技工的職人技術,透過「磨合」以及「改善」的過程,將生產線的品質與效率極致化。然而在工業4.0時代,將是透過偵測感知的方式,獲得生產、物流、消費者意見等眾多數據,藉由AI的協助來進行最適化的智慧生產。日本製造業過去所倚重的「不用說也懂得的知識」,以及工匠個人所擁有的know-how資產,如何轉化成可評估與可記錄的數位資料,是一大挑戰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日本製造業所重視的「磨合」與「改善」,會將營運焦點侷限在生產的現場,這種生產模式所訓練出來的人才,擅長於工廠內的部分改善,無法大視野地觀察整體企業的營運。舉例來說,如果一個中小企業有不同的三處工廠,傳統日本製造業會傾向讓三座工廠生產都各自改善效率,但在工業4.0的時代則是整合三處工廠的所有數據,以智慧生產的方式,讓企業的整體營運達到最適化
日本製造業的最大危機,可說是經營者沒有注意到工業4.0對於製造業所帶來本質上的革命,日本不少經營者還以為工業4.0就像2000年前後電腦資訊化熱潮一般,讓底下的經理人花點錢添購點設備,就可以應付。
根據經產省去年年底的調查,約有40%的中小企業,不認為需要聘用工業4.0時代所需要的數位化人才。白皮書分析,這些中小企業因為眼前的好景氣,訂單不虞缺乏,忽視了工業4.0的重要性,但若干年後,有無導入智慧生產企業的生產力差距明顯化,就會後悔莫及。
白皮書強調,工業4.0與製造業的智慧生產,聽起來很花錢,但只要簡單的資訊程式、廉價的偵測器以及便宜的平版電腦,就可以讓工廠開始收集生產過程各種資訊,逐漸邁向智慧生產。白皮書的精彩之處,就是收集了不少員工百人以下中小型企業的智慧生產成功個案,用以鼓勵其他中小企業。
從整體白皮書來看,日本政府憂心許多企業老闆、尤其是中小企業的經營者,還未瞭解到智慧化生產的重要性。因此白皮書發出訊息,提醒經營者要有使命將其企業導向智慧生產。同時,日本政府也想辦法降低智慧生產的門檻,以各種實例說明踏出智慧生產的第一步並不困難。
日本政府正開始與產業界一起尋找適合日本特性的工業4.0。相形之下,我們的政府開始規劃適合台灣產業特性的工業4.0了嗎?台灣製造業強項的生產彈性、全球布局、價格競爭等優勢,應如何透過導入智慧生產再強化優勢?政府有沒有辦法提供一些低成本低門檻、讓中小企業容易跨入智慧生產的成功案例?如果沒有,那表示政府需要加把勁了。






聯合報黑白集/安樂死與「零安樂死」


2018-06-12 23:55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傅達仁罹患胰臟癌末期,在瑞士執行安樂死;他生前曾上書總統請求推動安樂死法案。 圖/摘自傅達仁臉書


傅達仁赴海外尋求安樂死,引發社會的廣泛討論,但醫界及宗教界仍看法分歧。傅達仁生前以自身為例奔走呼籲,最終決定「生命自主」,勇氣令人動容。
台灣對安樂死議題尚無共識,唯其如此,反而更需要討論。如果僅以「社會氣氛尚未成熟」為藉口,拒絕討論,其實是偽善。須知老人社會加速到來,人的「善終權」與醫療資源都是迫切議題社會學者薛承泰即以傅達仁之例撰文討論病人本位的思維」。
千古艱難唯一死,人如果怯於面對生死議題,不妨退一步想想對動物掌握生死大權的處理態度。或許有人認為人和動物不能相提並論,但佛教亦有「割肉餵鷹」的故事,或可在「生命價值」的天平上找到參照點。
台灣社會對動物權一向輕賤,過去連公立收容所都恣意對動物施以安樂死,並有獸醫因此悲憤自殺。社會震驚之餘,動物「零安樂死」政策快速上路,但動保團體追問配套措施和資源,卻毫無動靜,很多人預言將是災難的開始。
果然,各地動保所面臨動物暴增、處境險惡的困境,主管機關卻僅以「收容上限」的數字實問虛答,近日更發生新北市動保單位將目盲老犬棄置山區等死的醜事。這不免讓人懷疑,只顧及帳面數字的「零安樂死」其實未必更人道,也凸顯當初始作俑者的偽善。
生死艱難,安樂死或零安樂死都無法一刀解決所有難題誠實、慈悲、務實之外,更要避免流於偽善




聯合報社論/兩名超級狂人共譜和平序曲


2018-06-12 23:52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川金會12日落幕,川普與金正恩究竟誰主導?專家認為可從肢體語言略窺一二。 美聯社


數月前兩國還劍拔弩張,本月初雙方還揚言要取消會晤;但美國總統川普北韓國務委員長金正恩昨天在新加坡進行了石破天驚的會晤,更簽署四點共同協議。川普和金正恩的友好一握,為朝鮮半島的和平揭開了序曲;川普的喜不自勝寫在臉上,而金正恩拋棄窮兵黷武路線勇敢倡議非核更值得肯定,更深深改變了世人對他過去的印象。
這場「川金會」,堪稱冷戰結束以來全球世局最戲劇性的發展。美朝兩國和解的第一步,未在歐巴馬時代跨出,卻在狂人總統川普手裡推進,更為這次世紀會晤增添傳奇。尤其,川普近日才在G7與西方盟友為貿易問題鬧得不歡而散,昨天他卻極其克制地與金正恩上演了對手戲,可見他深知這次峰會極有助於其期中選舉選情,因而賣力演出。金正恩的表現也有板有眼,面對年紀足足大他一倍的世界第一大國元首,他不卑不亢地走完台步,鋪平推動北韓經濟改革的第一哩路。
昨天的川金會,美朝兩國達成了較外界預期為多的進展。在四項協議中,北韓承諾朝朝鮮半島非核化努力,這是世人關注的關鍵議題;此外,兩國則承諾尋回韓戰戰俘和失蹤人員遺骸,並將已辨識出身分者送回,這是人道氛圍的襯托。美方已同意暫停在朝鮮半島的聯合軍演,未來,在美國提供北韓足夠的安全保證後,美國戰略核武若能同時撤出半島,甚至更進一步將四萬駐韓美軍也逐步撤離,即可讓冷戰在亞洲真正終結。
川普和金正恩首次會晤,能拿出這樣的成績,讓人眼睛一亮。接下來,金正恩已邀請川普七月訪問平壤,川普也將邀請金正恩訪問白宮,有了這些二會、三會的鋪陳,再藉由高層幕僚的穿針引線,雙方的信任即可以慢慢建立,兩國的歧見也能逐漸消除。儘管許多人擔心過去北韓紀錄不良,屢屢假裝談判廢核,卻又暗中發展核武。但是,金正恩這次已向各關鍵國家做出非核承諾,他的態度堅決;更重要的是,他想要改變國家發展路線,改走經濟改革,這是他選擇棄核的主因
事實上,正因為美朝兩國對於廢核的執行和安全的保證均仍存有疑慮,因此朝鮮廢核只能逐步規劃,分階段推進。川普在會後記者會表示,雙方將在後續會晤中討論具體事項,這表示美方也同意分階段進行。美國稍早透露,只要廢核順利,接下來將撤銷對北韓的經濟制裁,並邀南北韓及中國大陸共同簽訂和平協議,正式宣告韓戰終結。美國在協議中也承諾,將朝向「新關係」而努力,暗示可能與北韓建交。這些,當然也是北韓所期待的,但所有步驟必須循序漸進。川普在記者會中對北韓的人權紀錄和對美國軍事手段都避而不談,主要就是為避免觸怒北韓。
這場峰會,將影響東北亞格局。北京擔心的是,美國與北韓太過接近,美國勢力將直達中朝邊界鴨綠江邊。但是,北韓基於國家利益,要追求的是左右逢源,尤其是未來要以經濟為國家發展的首要目標,形勢上可能將更依賴中國大陸。南韓今天將舉行地方選舉,文在寅總統促成川金會的人氣,讓執政黨在絕大多數地方都居於有利地位。至於日本,則在這個大棋盤變化中遭到邊緣化,這恐是安倍首相始料未及。
對台灣而言,一旦北韓核武危機解除,先前促成中美合作的誘因可能因此消失;少了這層緩衝,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及軍事競爭極有可能升高。進一步說,五○年代以來的東西方冷戰如今已接近絕跡,一旦南北韓和解、北韓開放,未來將只剩台海兩岸關係仍然劍拔弩張。就在川金會當日,台北美國在台協會新館落成,美國來賓信誓旦旦地重申對台灣的安全承諾,這也不由得讓我們深思:一味依賴他國的安全保證,真能確保自身安全嗎?

【重磅快評】真的吃香蕉皮了 官員還會做什麼?

.【即時短評】周錫瑋 你被做掉了都不知道
.【重磅快評】真的吃香蕉皮了 官員還會做什麼?
.【即時短評】農委會已經夠忙了 拜託別再添亂!
.【即時短評】缺乏長遠規劃政策推行 會拉台灣農業陪葬
.【重磅快評】限塑「拔管」 天才官員輕忽生活樂趣

.【即時短評】小英罵得沒錯!農委會的專業離農民好遠
.【重磅快評】撒錢農官可懂「水淺愁秧枯 水深怕秧腐」?
.【即時短評】金金併不包括公股 市場怎麼併都沒有用
.【重磅快評】無損言論自由?你根本不懂蔡政府!






【重磅快評】真的吃香蕉皮了 官員還會做什麼?


2018-06-13 16:12 聯合報  主筆室
屏東縣南州地區農會加入香蕉去化集貨場行列,日前第二次作業,整天共收了38公噸的香蕉。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香蕉價跌,行政院長賴清德日前在臉書貼出「民眾提供香蕉新食用方法」,推薦生香蕉可帶皮水煮,並搭配醬油、大蒜,養生又美味,此文一出引發討論,藍委甚至嘲諷這種煮法連豬都不吃,賴揆受不了,昨晚又在臉書貼文表示,很多朋友提供香蕉的新吃法,無非是想幫蕉農行銷,但他貼上臉書給大家參考卻引起許多誤會,「更有惡意攻擊為是要吃香蕉皮」。
賴揆說得真切,只是,沒想到竟有官員如此積極,某公股銀行董座不僅採購36公噸香蕉力挺蕉農分送全省據點贈送同仁和客戶,今天更現場示範香蕉牛奶和香蕉皮牛奶的作法,他還深入解說,指香蕉皮有苦澀味道,可搭配蜂蜜一起打成奶昔,去掉澀味;銀行董座表示,他是今天第一次嘗試,結果還不錯,大家可以嘗試看看。看到銀行董座如此費心,想必賴院長心裡應會稍稍舒坦些,「終於有人懂我」。
看到政府大員關心香蕉,蕉農理應感到欣慰,但是行政院長如此推薦香蕉新吃法,銀行董座猛打香蕉皮奶昔,蕉農恐怕是笑不出來,堂堂院長,有的是政策工具及資源,應該好好運用,幫農民種出來的香蕉找銷路,而非轉貼推薦水煮香蕉沾醬油,院長搶了小編的工作,但香蕉有因為院長的大力推薦而熱銷大賣嗎?
行政院長是官股行庫的頂頭上司,銀行董座腦筋動快,知道要迎長官所好,馬上採購香蕉還加碼做香蕉皮奶昔,花36萬元買了36 噸香蕉,花費不多,但卻能上新聞版面博得好評,物超所值;董座穿起圍巾打起香蕉皮奶昔,更是吸睛,如此犧牲演出,長官印象要不深刻也難。
只是,銀行董座使用了賴揆極欲撇清的香蕉皮,這個加碼之舉,不知賴揆看了作何感想?但起碼蕉農不會太高興,因為多吃了香蕉皮,恐怕就少吃了香蕉肉,香蕉豈不少賣了?
賴院長自稱是務實的台獨工作者,惹來對岸不爽,不惜挑明共機繞台、外交封鎖就是著他而來,如果內政能務實搞好,那也就算了,如今香蕉價跌就只知推廣香蕉新吃法,官員還加碼演出吃香蕉皮,鳳梨盛產是否也要比照辦理?連猴子都不吃的香蕉皮至少可以舒緩憂鬱情緒,但不知吃鳳梨皮有何功效?




【即時短評】農委會已經夠忙了 拜託別再添亂!


2018-06-13 14:32 聯合報  記者彭宣雅╱即時報導
農委會今天透過官方Line群組廣為發送,主委林聰賢所說的公糧餘量,會保證930元收購。圖/農委會提供
農委會主委林聰賢臉書解釋,所謂「溼度30度內稻榖仍應以每百台斤930元收購」是指那些稻穀。圖/翻攝自林聰賢臉書
昨晚已有網友發現農委會主委林聰賢口誤,農糧署立刻上網說明。圖/翻攝自Linbay 好油臉書
公糧收購依照品質含水率分為三等級,包括計畫收購、輔導收購,以及餘糧收購,今年該收多少錢,經過農委會農糧署的精算,在本周一農委會招開的記者會上,已經有明確的宣布。記者彭宣雅/攝影


農委會主委林聰賢昨日下鄉,到嘉義縣太保市農會視察稻穀收購現況,指示農會這次公糧收購後餘糧,「濕度30度內稻榖仍應以每百台斤930元收購」,此話一出,讓所有農會跳腳,多出來的收購成本,究竟誰要負擔?遭批中央撒錢請客、地方農會埋單。
也就在本周一,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召開記者會,為了讓農民不搶收,農委會日前就開記者會,請農民不要擔心天災,屆時政府會收購,濕穀含水率在30%以下者,政府保證公糧收購價格為每百台斤950元以上,優於現在的市價,希望農民不要搶收,青割(成熟不完全就收割)的稻穀含水量很高,價格品質並不好
究竟,今年的公糧收購稻穀濕度低於30%,政府的公糧收購價格,究竟是每百台斤950元,還是930元?
根據農委會周一記者會提供公開官方的資料顯示,今年稻穀含水率26%,繳交公糧餘糧每百台斤收益可達1,039元;含水率28%的稻穀1,005元;含水率30%的稻穀956元;含水率太高達32%者,每百台斤收購為888元;並沒有林聰賢所說的,「溼度30度內稻榖仍應以每百台斤930元收購」。
基本上糧政上的名詞就只有「公糧」和「自營糧」,農民繳完「公糧」剩下的,就是繳民間「自營糧」或稱作「民糧」,為了彌補主委的失言,下屬單位只好被迫上陣,立刻另外自創新名詞叫做公糧的「餘量」,意指當農民繳完公糧後,最後剩下來的稻穀「餘量」,還要農會共體時艱,要用930元收購,這訊息在今天中午,透過農委會官方Line群組廣為發送。
林聰賢也在臉書發文, 每百台斤930元收購,是指一般農民口中的「剩餘糧」,這「剩餘糧」和公糧收購的「餘糧」是否相同,是「餘量」還是「餘糧」?
今年豐產,各種農產品生產量大價格低,農委會各單位要促銷、宣傳、澄清、外銷事多如麻,不知道應該先處理哪一種作物才好,早已疲於奔命,爐主農糧署同仁,為了讓農民順利收割烘乾,全台大調度收割機與烘乾設備,從上周至今,每天忙到晚上11、12時才回家,本署分署全動起來,辛苦不在話下。
人非聖賢、受訪口誤筆誤並不要緊,改正就好了。若對農業政策不熟悉,加緊研讀相關資料即可,長官本人都實地到現場去視察了,多問多看,聽聽農民的意見、看看農會的困境,協助解決問題,這沒什麼大不了;最糟糕的是,明明說錯還要硬拗,最後還要求常常被官方汙名化的各農會共體時艱埋單。
農委會是專業幕僚,今年才過一半,真的已經夠辛苦了,高官如果幫不上忙,至少別再添亂!





【即時短評】缺乏長遠規劃政策推行 會拉台灣農業陪葬


2018-06-13 11:50 聯合報  記者彭宣雅╱即時報導
從清晨忙到深夜,農民搶收,烘乾稻穀機器沒停過。圖/農民提供


農委會「對地綠色環境給付計畫」今年起全面實施,讓農民可以二者選一,沒有能力自行銷售要賣給政府的,可以繳交公糧;若覺得跟糧商契作價格更好,也可以選「稻作直接給付」每公頃領1萬3,500元,除了大雨將至農民心生畏懼外,也打破了公糧三級收購的制度,不論好壞米,全都賣出入市面,缺乏政策配套、在消費沒有增加的情況下,供給變多了,這樣價格如何能不跌?
農糧界大老直言,當年在立法院長蘇嘉全擔任農委會主委的年代,就想要實施稻作直接給付政策,但當時糧界人士建言,這樣一來,除了糧價會崩跌以外,市場上稻米的品質也會混亂,當時蘇嘉全聽進去了,因此政策喊卡,如今看來,今日糧價狀況只是應證當年的結論
全世界只剩下台灣還採行公糧收購,有感於公糧收購造成國家財政沉重負擔,每年要付出100億元收購,加上我國糧食庫存安全庫存量維持3個月,約30萬噸上下即可,但我國現在每年的公糧幾乎生產過剩爆倉,盛產的時候,可達到超過80萬公噸、甚至90萬公噸,但國人從每人每年吃80公斤的米,現在幾乎減半。
政黨輪替兩次了,沒有一個政府不想解決稻米生產過剩的問題,過去糧政官員規劃,把期程拉長,每個階段逐步進行,最終目的都想讓公糧收購逐漸退場,過去採用稻米生產專區,逐漸鼓勵個專區建立品牌,生產優質米,當專區越來越多、品牌各擅勝場,也有能力跟農民高價收購更好的米,母雞帶小雞,才能拉抬稻米品質,讓繳公糧的稻農越來越少。
也許時代不同了,是實施稻作直接給付的時機,但已經與糧商契作的農民、本來就生產好的稻米不繳交公糧,多領一筆錢沒什麼不好;但對於一般稻農散戶,領了這筆錢後,也就不用太顧慮稻穀品質究竟如何了,只要有人買就賣,反正收益已經保障了,制度的缺失,讓原本想要省下公糧收購的美意,恐怕到時候為了穩定市場糧價波動,政府可能要花得更多。
不用在收穫期間把糧商和農民都視成萬惡的淵藪,今年恐慌性搶收、穀價價格低迷是事實,塗胭脂抹粉掩蓋不了實際的真實狀況。
政府施政不是天馬行空的理想實現,是做好長期的規劃,按部就班的修正實施,光找幾個鄉鎮試辦就急就章全面推行上路,對於整體氣候的評估,對農民宣傳都不到位,當政府都想撒錢每百台斤收950元,還有農民願意賣出850元,急著想要展現成果,會拉整個台灣農業跟著陪葬。





【重磅快評】限塑「拔管」 天才官員輕忽生活樂趣


2018-06-13 10:34 聯合報  主筆室
環保署宣告將禁用吸管,引起民眾抱怨沒吸管怎麼喝珍奶。聯合報系資料照片/記者顏嘉瑩攝影


別誤會,不是台大校長遴選「拔管」事件再一波,是環保署宣布明年七月起禁用一次性塑膠吸管。民眾直覺聯想「那珍珠奶茶怎麼喝」?環保署官員回應「可以用湯匙喝啊」;官員回應很天才,立刻掀起民眾熱議,認為官員一定沒喝過手搖杯珍奶,才引發「拔管」風波。
平心而論,環保署引進國外的限塑政策方向正確,糟糕的是對率先適用的塑膠吸管卻沒有配套思考。之後將逐漸納入適用的日常一次性塑膠製品,想必也未想清楚配套,極可能每次都引發風波。
首先,環保署確實未想清楚不用塑膠吸管珍奶要怎麼喝?改湯匙不可行之外,更成為笑話;市面已販售的不銹鋼吸管,使用過的人認為內壁容易藏污納垢,清洗困難,尤其還得再買根塑膠刷,難道不是多製造塑膠廢材?玻璃吸管證明危害更大,限塑保護了海龜,玻璃吸管卻殺了北極熊
第二,輕忽手搖杯帶來的生活樂趣。自詡為環保食安志工的義美總經理高志明在臉書貼文為珍奶請命,認為珍奶在全球「即飲飲料」市場是極少數高知名度與極佳好評的台灣產品;珍珠奶茶若改用湯匙,必然會失去其飲用的風韻。珍奶之所以廣受佳評,很關鍵因素是大口徑吸管,將杯底「珍珠」一口吸進嘴。
政府引進國外先進環保措施當然是好事,但不該一成不變的移植,必須思考立足台灣的環境,做必要調整。
民國105年(2016年)底農委會宣布禁用塑膠蛋箱,改用一次性紙箱,否則重罰政策走不下去是同樣的例子。改用一次性紙箱就能防阻禽流感傳播?恐怕農政官員也不相信;再者,計算雞蛋產銷,估計每天棄置高達9萬個紙箱,紙箱製造、棄置必然衝擊環境;另外,農政官員顯然不瞭解婆婆媽媽挑大個、雙黃蛋的樂趣。決策配套漏洞百出,半年後農委會廢除禁用塑膠蛋箱政策
一次性塑膠製品禁用必將逐漸擴大,已有的質疑包括醫療注射器幾乎全部是一次性塑膠製品,要禁嗎?輸血袋、點滴液、注射器軟管也是一次性使用,要禁用嗎?每一項都關乎人命,要一次次引發「拔管」風波嗎?







【即時短評】周錫瑋 你被做掉了都不知道


2018-06-13 18:11 聯合報  記者程平╱即時報導
國民黨新竹縣黨部今天下封口令,強調新竹縣長提名人選定案後,希望黨內能團結一心,不要再有過當言論毀損主席與黨的形象。圖/本報資料照片



國民黨不顧外界質疑,黑箱喬出新竹縣副縣長楊文科代表角逐下屆縣長。國民黨強調,楊文科過去沒參選過,「白紙一張」,也沒有政治恩怨,是比較好推銷的「政治產品」。看到這裡,周錫瑋應該了解,他是如何被國民黨「做掉」。
在國民黨新北市長初選階段反對全民調的周錫瑋曾說,國民黨要勝選,不是靠全民調就能達成,因為民調看的只是個人知名度,不見得看得出能力以及否適合黨,黨的決策者應該思考要怎麼贏得大選與民心。但最後周錫瑋沒有堅持,做完民調後,由對手侯友宜出線代表國民黨。
現在看到國民黨在新竹縣的提名過程,周錫瑋應該會怨嘆,如果當初堅持不用全民調,也許國民黨主席吳敦義就會比照竹縣模式說,「我們國民黨能協調就協調,不一定都用全民調」,甚至會顛覆掉提名辦法替他辯解,「沒有人事前說好,連續三次協調都沒有一致結論」。
周錫瑋也不夠權謀,在初選過程中,另一個對手金介壽一直說周錫瑋當年當台北縣長有多好,周錫瑋就應該跟金介壽講好,由金向黨中央喊話,若國民黨在新北市長選戰最終提名「不對的人」,不排除脫黨參選到底。或許這樣吳敦義也會比照竹縣模式說,「如果只有一人主張全民調,所有人都反對,只要全民調,他們就通通不支持國民黨提名的人,那你認為國民黨還要用全民調去討好一個,把所有人通通拒絕了嗎?」
不過周錫瑋有一點不如侯友宜,周錫瑋曾經參選,不是「白紙一張」,當過省議員、立委、縣長,難免有些政治恩怨,以國民黨中央過去輔選的能耐來說,尤其操盤的秘書長跟四年前慘敗是同一位,或許周錫瑋就不是較好推銷的「政治產品」。
周錫瑋,你怎麼被做掉的,現在清楚了吧!

去梯言/八百壯士如何收場?

.川金會後… 美朝如何「履約保證」
.「五贏」的川金會
.川金會啟示/文在寅身段 可資借鏡!
.川金會啟示/美朝能和 台海不能解?
.去梯言/八百壯士如何收場?
.怪農民搶收? 官員要接地氣
.產銷失衡 政府怎可推責天氣
.教軍人以「實」 軍改卻無「誠」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去梯言/八百壯士如何收場?


2018-06-13 00:44 聯合報  公孫策
八百壯士等陳抗團體重返立院表達反對軍改心聲。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立法院加開臨時會,重點在軍人年改,而「八百壯士」再次集結。立法院內國民黨團僅能拖延,無力扭轉;立法院外蛇籠伺候,毫無外援;「八百壯士」要怎麼收場?-一旦表決通過,立法院休會,委員做鳥獸散,他們將進退失據,無以收場!
當初取名「八百壯士」,當然是借自抗戰時死守四行倉庫的典範,而「抗日八百壯士」與「抗綠八百壯士」其實有相當異同之處(不容否認,反年改行動有顏色成分)。
「抗日八百壯士」最初是為掩護主力部隊撤退執行斷後任務,卻因形勢變化而退入四行倉庫,又因孤軍奮戰且升起了國旗,而成為抗戰時最激勵國人士氣的一個標竿。
今日「抗綠八百壯士」則是自發集結,抗議民進黨政府違反信賴保護原則,但他們的行動,不容諱言的,曾經相當激起藍營選民的士氣。易言之,兩者的緣起雖然相異,但是影響確有相同之處。
當年的國民政府避處大後方,不能給「抗日八百壯士」任何支援,全靠租界當局迴護,而四行孤軍本身的士氣全靠淪陷區居民支撐,租界居民甚至以大字報告知日軍的行動,直到日軍占領租界,他們終於成為日軍戰俘;今天的國民黨同樣無力給予「抗綠八百壯士」任何支援,他們既無從「死守」也不可能「玉碎」,支持群眾已漸失熱情,不知該如何收場。
能讓「八百壯士」光榮撤退的,只有在立法院,然而,國民黨立委的一向表現卻不令人寄以期待:二○○八年選出的立法院,國民黨八十一席對民進黨廿七席,擁有絕對優勢卻只能做到守而無失;二○一二年選舉結果六十四席對四十席,仍有相當多數,但重大法案卻頻頻失守;二○一六年選舉結果卅五席對六十八席,當然無力招架,最大能耐只能拖延。
但是,雖然「力」不如人,「理」的戰場卻實有可為—民進黨政府違背選前承諾、言論自由、校園自主、司法獨立的倒行逆施已經罄竹難書,國民黨卻未能予以迎頭痛擊,這才是讓支持者灰心喪志的原因
年底選舉是藍軍希望所寄,而國民黨唯一期待卻是藍軍選民歸隊,這中間存在相當差距—你不能打幾場勝仗給支持者看,他們為什麼要「歸隊」?這道理跟當年抗戰一樣,抗戰最終勝利了,於是「抗日八百壯士」才有了面子,否則永遠是戰俘





真幹話無罪,假新聞要罰?!


2018-06-13 15:44 聯合新聞網  高思博/前台南市立法委員


日前總統與閣揆皆針對所謂的「假新聞」進行抨擊,因此對於網路謠言以及「假新聞」的氾濫,有民進黨的委員提案,打算修改「社會秩序維護法」,針對未經查證的假新聞散播,若影響公共安寧秩序,最高可處三日以下拘留或三萬元以下罰鍰。
看來,綠營上自總統,下至立委,想要全面遏止「假新聞」的傳播,但首先,我們要質疑「假新聞」的定義為何?若「假新聞」是指傳播的訊息與事實不符,那麼民進黨政府本身可能就是假新聞的最大來源。例如,明明台灣已經面臨缺電危機,蔡總統卻說「民進黨執政之後,絕對不會缺電」;明明募兵制推動成效不佳,蔡總統卻說,據她所知「很多年輕人都願意當軍人」;明明香蕉價格創10年最低均價,賴院長卻說「勿傳香蕉價跌的假新聞」、明明燃煤電廠的排污是倍數於天然氣電廠,賴院長卻說「深澳火力發電廠的設備是『超超臨界』的基礎,這樣的發電排放出來的污染量跟天然氣的發電差不多」。此外「台中市是空污防制最成功的地方政府」(林佳龍)、「看到育兒百寶箱,人民就想生」(陳時中)、「沒有缺電,只是備載容量偏低」(沈榮津)、「乾淨的煤是科學、學術用語,只要Google一下就可以查到」(徐國勇)……;民進黨官員可說是從上到下,幹話連連。而這些「官方」說法,經過媒體報導,網路傳播之後,政府豈不是最大的「假新聞」製造者嗎?
其次,過去從黨外時期開始,綠營人士極力爭取解除報禁、廢除刑法一百條、出版法,抗議思想審查,高舉言論自由的價值,對於抨擊敵對陣營砲火猛烈,不論指控是真是假,總是以「言論自由」做為其保護傘,但許多說法,後來驗證也與事實不符。就像2008年謝長廷競選總統,和後來綠營反對和對岸簽署ECFA時,民進黨皆大力宣傳,開放兩岸直航與簽署ECFA,將會造成台灣人「查哺找無工,查某找無尪」,結果事實證明並不然。因此當民進黨在野,需要批評執政黨時,「言論自由」就成為無上的道德;然而當民進黨執政,任何對時政的批評,或對政府的批判,就變成「假新聞」,「言論自由」就必須受到當局的審查和限制,這又再一次突顯民進黨總是兩套標準,只准州官放火,不准百姓點燈!
最後,筆者要強調的是,過去無論是「違警罰法」、「出版法」、「國安法」,都被綠營批評,是政府為了掃除政治異己,箝制思想與言論自由、侵犯人權的惡法。如今在野者上朝,綠委提案修改「社會秩序維護法」,以遏制「假新聞」,但「社會秩序維護法」的前身就是「違警罰法,綠營當權之後「惡法」一夕之間變成「良法」,又可以用來維護社會秩序,匡正社會視聽
事實上,在其他國家,對於網路的謠言與假新聞的處理,通常仍然是讓輿論的機制來進行事實的澄清,很少以法律的刑罰來進行言論的管制。面對謠言或假新聞,當事人可以提告誹謗,以回復名譽或獲得賠償。反之,制訂法律來處罰造謠者或散播者,並無助於真相的闡明,其實是無謂之舉,反而開啟箝制言論自由之虞,大開民主倒車!





教軍人以「實」 軍改卻無「誠」


2018-06-13 00:47 聯合報  黃聰哲/自由業(雲縣西螺)
立法院臨時會,反軍改團體八百壯士再度聚集立法院,呼籲民進黨不要強行通過法案。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政府推動年改,銓敘部開始寄發公教年金改革退休所得重算處分書,由於退休老師每月少領二至三萬元,十八趴一刀砍,連本俸也砍。軍公教警消,不分藍綠共同心情臉都綠了,還真應民進黨所言,喊越大砍越深,如何教人不怨懟?
小英日前到部隊進行端節慰問,當起了莒光日教學教官,再三強調國軍國防建軍的原則,在於一個「實」字,由「實」字推展「務實」演練、「確實」檢討修正,並建立「踏實」作業程序,才能建立國軍「精實」的戰力基礎。
報告總統:「實」字之前您少加個「誠」字,也就是誠懇實在,不虛假。「士感其誠,皆一當百。」(新唐書、忠義傳)軍人職業生涯,是要賭青春、搏性命,若沒誠做根基,不僅實轉而為虛,連對「忠」的熱誠及激情也會化為烏有,缺乏忠誠的軍隊如何打仗?小英一再揚言「自己就是國軍的靠山」,年金制度優化,然而年金閃躲「國家負最後責任」,採加「滾動式檢討」,迴避「信賴保護」、「不溯及既往」的憲法原則,現在年輕官兵三十年後,沒有憲法原則做靠山,要以誰做靠山,小英有以誠面對國軍官兵嗎?
當今政客羞辱軍人,視整軍經武為養米蟲,依法信賴被視為貪婪民進黨視軍人如草芥,澆息軍人對忠誠的熱情,將現役與退役軍人分隔處理,試想若遇國家有難要動員後備軍人,僅靠法令驅動,而不需對忠誠的熱情及愛國的激情?
激進的年改,小英的民調支持度,並沒有獲得如應斯響,如此年改應是失德潰敗的年改。尤其軍改依國防部嚴部長表示有高達百分之九十五的支持度,令人質疑的是在國軍封閉式的調查,統計黑數有多少?縱然為真,那令人憂心的五趴是基層官兵,還是高階將領?其反彈系數多強?如果反映在對蔡政府的統治,其對忠誠度的含金量令人憂心,何況退伍軍人支持度僅居半數,如何動員備戰?
民進黨憑藉立院暴力多數,力推所謂質優年改,怎不見感激載德,反激出許多民怨,尤其涉及國安問題的軍改,豈容錯殺亂砍,斲喪國家統合戰力。「兵者,國之爪也。」(墨子)辱沒軍人,豈非國家自砍其爪?





怪農民搶收? 官員要接地氣


2018-06-13 00:52 聯合報  姜瑞麟/公(竹縣北埔)
郭姓老農送稻穀到太保市農會繳公糧,直言今年氣候炎熱、收成不錯,擔心下雨影響濕度、收購價格。記者卜敏正/攝影


今年真的感謝上天垂憐作物豐收,對農戶而言這是年復一年都不變的祈求!一生耕作的農民只懂得種地照顧好農作,若還要去瞭解「產銷供需」,那就太強人所難!
因為鳳梨、香蕉生產過剩價格崩跌農委會的政策一時之間成為新聞焦點;副主委說是農民搶種結果,卻也拿不出良好對策,甚至氣象局預報將有致災性暴雨引發農民搶收稻作,也成了官員怪罪穀價下跌的箭靶,農民何其無辜!
努力耕種只為求一家溫飽,靠天吃飯那能知道結果如何!作物豐收本該是慶幸的好事,無奈變成政府推卸責任的藉口。
農村一甲稻田每年四十萬左右收益,在台灣算是貧戶!官員說的一五四萬要四甲土地,但,又有多少人擁有這麼一大塊耕地?官員的數據與農民的實際生活,存在好大一段距離!
就如官員所說的,稻穗未完全黃透含水率高是必然的道理,穀菁未飽合成熟烘乾輾出的白米也會是次級品,糧商將本求利自然壓低收購價格,有經驗的農民誰又會不知?同時插秧播種同時成熟收割,本來就是很自然的事情,穀菁爆量糧商消化不及造成價格下跌,是農業產銷政策出了問題,回頭怪罪農民搶收,可見官員還接不上地氣。
看看農委會公糧收購公告,顯然還是設定農民以繳交乾穀為主,而且收購價還分計畫收購、輔導收購、餘糧收購三個價格等級台灣農村老化早就是事實,少子化的影響怎會有多餘人力和場地曬乾稻穀再送交收購單位?
況且,比起糧商的自動化烘乾設備,自行烘乾確實也不經濟,這讓人不禁懷疑農委會是否還有人關心農村轉型議題?
糧商收購濕穀是存在多年的普遍現象,一甲地產量數據對農政單位也是唾手可得,何不落實口口聲聲所說的照顧農民,在公糧收購政策上採收購全數濕穀而且同等品質同等價格,不要再分成三種不同價格等級!穀價固定又何愁穀賤傷民





產銷失衡 政府怎可推責天氣


2018-06-13 00:56 聯合報  張家春/文化大學勞工關係系副教授(台北市)
香蕉盤價暗藏許多不為人知的密碼。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昨天到超市買香蕉,每台斤十八元是最便宜的一種。我們知道產地價格已經崩到政府採購價格每公斤五點五元左右,面對這樣巨大的價差,應檢討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首先,這些零售價格是來自於半年前,甚至於是八個月前的契作採購。採購成本不同於批發市場的拍賣價格,所以自然產生較高價差。量販店、販運商、加工業者及出口商都會用契作來保持基本通路能量,但採購量多少卻會參考實際種植情形、氣候,以及拍賣市場的資訊來做決定。
政府在這部分最大的責任是掌握價量做風險控管因為契作對象多為產銷班、大農戶與企業農戶,不應有蒐集資訊上的困難也應從速在公有批發市場當中建立預購及契約交易平台來健全交易制度
其次,政府要建立生產管理的大數據分析,做好生產管理。政府說這一次產銷失衡是因為天氣太好,這是天大的笑話。當美國嘉吉公司能夠就全世界農業大數據做價格預測,並落實到實務生產時,我們不禁懷疑,我們推動多年的大數據分析成效在哪裡?農業大數據本來就包括種植面積、生產價格、國際貿易、地理地質、氣候環境、政治社會等結構性及非結構性資料,怎可推責天氣呢?
最後是制度改革。政府常說減產時,有人不聽指揮偷偷種植,於是造成產量過剩。那麼要問,偷種的人會受到處罰嗎?或者說,減產跟留下來生產的人之間,是否建立了適當的補償機制呢?
農民會偷種的原因,就是當產量因減產控制取得的好價格,減產者是得不到的,所以才會有誘因去搶種及偷種。因此認證管理、產銷合作與農會產銷一體化的利益分配制度性問題也要一併解決,才能夠確保最佳的農產運銷秩序
北農常因農產價格而惹爭議,價格高時要抓菜蟲,價格低時責怪為何不能做好產銷?有為的政府不應推卸責任,唯有正本清源指出問題核心,才不會逐末於政治口水中。






川金會後… 美朝如何「履約保證」


2018-06-13 00:15 聯合報  金源坤/韓國南首爾大學教授
美國總統川普(左)和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右)十二日用完工作午餐後,一起面帶笑容在飯店外圍散步。美聯社


美國的川普總統與北韓的金正恩委員長昨在新加坡簽署並發表了美朝聯合聲明,這意味著兩國結束了長達七十多年的敵對關係,韓半島的冷戰格局開始解體,兩國步入一個新的歷史進程。
兩國聯合聲明的四項要點包括:美國與朝鮮將建立新型美朝關係、雙方將努力合作在韓半島建立長久穩定的和平機制、朝鮮將致力於實現韓半島無核化,以及朝鮮向美國承諾致力於搜尋戰俘和失蹤人員遺體,並將已確認身分者送回。聯合聲明中雖然沒有涉及較為具體以及敏感的內容,但對於長久以來一直處於敵對狀態的兩國,共同宣布致力於構建韓半島和平機制以及實現無核化,從這一點上來說意義深遠。
今後美國與朝鮮的關係,取決於美國向朝鮮提出的「完全的、可驗證的、不可逆的無核化(CVID)」,與朝鮮向美國提出的「完全的、可驗證的、不可逆的體制安全保障(CVID)」以及解除制裁的問題上,兩國將達成怎樣的共識。兩國領導人在無核化及體制安全保障的問題上大致進行了協商,關鍵在於今後對此可否分階段或同時深入進行下去,以及共同聲明中未提及的具體方案又將怎樣實施,也是考慮的重點。
兩國曾經錯失了很多次實現無核化的機會民國83年(一九九四年)十月簽署的日內瓦協議上,美國欲為朝鮮建設輕水核反應爐,朝鮮則凍結核計畫,但因朝鮮的導彈發射而落空。二千年,當時的朝鮮國防委員會第一副委員長趙明祿訪問華盛頓,之後當時歐布萊特國務卿訪問平壤,兩國關係升溫,但因二○○二年小布希總統宣布朝鮮為「邪惡軸心」國家,兩國對話中斷,直至今日。 為了不重蹈覆轍,兩國應加深信任,努力履行協定的具體內容。
昨天川普還宣布將中斷韓美軍事演習,這一方面是為了給朝鮮施壓一定的壓力,令其採取相應的無核化措施,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削減軍事演習的費用。不過此舉並不會使駐韓美軍馬上撤出韓國,因為駐韓美軍是韓美同盟的一部分,關係到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戰略格局,所以美國不會輕易做出決定。今後諸如此類有關美國保障朝鮮體制安全以及實現無核化的具體措施與步驟,還將一直持續下去。
今後需要解決的問題還有很多,例如對美實際造成威脅的核彈頭以及洲際彈道飛彈(ICBM),朝鮮將會銷毀或搬運出多少。還有,對美國來說,韓半島停戰宣言、不可侵協定,設置兩國聯絡處,對朝制裁的分階段解除以及和平協定的簽署,直至兩國建交,在此過程中美國將怎樣保障朝鮮的體制安全。只有這一系列的問題得到解決,韓半島長久穩定的和平機制才能得以實現。






「五贏」的川金會


2018-06-13 00:25 聯合報  莊明哲/中國科技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台北市)
美國總統川普和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在新加坡舉行首次高峰會。路透

在一陣相互試探叫陣之後,美國總統川普與北韓朝鮮勞動黨委員長金正恩終於在新加坡會面了,這也是兩國史上首次的高峰會。當天結束工作午宴後,兩位元首共同在媒體面前簽署關於韓鮮半島無核化、建立兩國新關係的「新加坡宣言」。
可以說,此一宣言的簽署,代表了美國與北韓在各自的需求方面都需要對方的加持。以川普而言,他需要在十一月期中選舉之前鞏固他的政績,同時從才剛不歡而散的加拿大魁北克的G7峰會中,找到被肯定的舞台。當然,也表達了在朝鮮半島的和平上他是不容忽視的大哥。
以金正恩而言,以美國為首,長期的經濟制裁已對他的政權帶來危機,雖然去年十一月底的彈道飛彈試射獲得成功,飛行超過四千公里,但是對人民而言,經濟發展的可預期才是王道。
細究起來,「新加坡宣言」的四項共識是雙方初步的想望,這僅是起手式屬於國政層次,後續肯定需要更多的國務層次或技術層次的再磋商。不過僅此一日的會談,可算是所有預估結果中最接近「最佳」等級的結果了。
這次的川金會談,除了美國和北韓兩國是贏家。其實也造就了另三個贏家:一是新加坡,新加坡成為亞洲最合適的「公親」城市,大概不會有人反對了。在Passport Index網站中,排名第一的新加坡護照得到一二七國免簽,卅三國落地簽證,成為世界上最無威脅性與信賴感的護照,可做為一個註解。
第四個贏家則是中國大陸。以大陸而言,金正恩在四十天內連續兩次與習近平的北京會談和大連會談,此次更慨借金正恩大型客機權充空軍一號,可以說明中國在朝鮮半島安全態勢的話語權與實質影響力上具有主要地位。
第五個贏家則是南韓,從今年二月平昌冬季奧運會開始,我們也發現南北韓雙方的互動性也在增進中。從二千年金大中/金正日的「南北共同宣言」、二○○七年盧武鉉/金正日的「和平繁榮宣言」,到今年四月文在寅/金正恩的「板門店宣言」,南北韓從戰爭狀態朝向和平狀態的發展,雙方的善意確實顯著提升,對促成川金會具臨門一腳之功。倒是之前六方會談的日本與俄國,其干預力量則似乎在退卻中。
不論如何,美朝雙方能夠坐下來談本身其實就是一項突破。別忘了美國與北韓雙方元首從未會談過。衡平看來,美朝雙方長期以來歧見不小,互信不足,肯定要通過長期且多次談判才能逐步化解。






川金會啟示/文在寅身段 可資借鏡!


2018-06-13 00:41 聯合報  胡德慶/布農族、退休校長(東縣海端)
川普(左)和金正恩12日在新加坡舉行川金會。路透


眾所矚目的川金世紀風雲會,如期順利展開並獲致成果,這應歸功於有遠見的南韓文在寅總統。當時川金箭在弦上、戰爭一觸即發之際,文總統力主朝鮮半島「戰與否」由我作主、決定。我們呢?把自己的命運寄希望於外邦或對岸善意,可靠嗎?美國有義務、有必要為我們犧牲?就算不認同「兩岸一家親」,至少也要懂得「敦親睦鄰」吧?韓國、日本、菲律賓不都是往這方向走?
從各種跡象顯示,莫低估對岸的反噬力道,要對付我們可能不只有十八套劇本。很難想像如對岸中止或退回直航前的港澳中轉,國人的「怨聲載道」政府可否頂住?畢竟每年國人出境超過一千五百萬人,到對岸的已近四百萬人次。再如對岸使出中斷通商,屆時政府想「不休克」也難;道理簡單,我們的總出口四成在對岸,更是我們順差最大來源,而這些還僅僅是文攻手段,如再出武力大招,政府頂得住嗎?
還是一句老話,事在人為關鍵在人心,身處在地球村的廿一世紀已不流行樹敵對立,畢竟戰爭不是人類文明的表徵。希望川金會能給大家啟示。







川金會啟示/美朝能和 台海不能解?


2018-06-13 00:28 聯合報  陳玉珍/縣議員(金門金城)
川普(左)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新華社
漫畫 季青

金正恩川普能盡釋前嫌,在新加坡一起把臂言歡;對照目前兩岸領導人,有什麼比美朝更大的歷史仇怨、意識分歧?為什麼不能坐下來談一談呢?
兩岸之間和平相處的通關密語,就是「九二共識」這個介面。介面拔掉,電路斷絕,兩岸將形同陌路漸行漸遠;反之,插上「九二共識」介面,兩岸就像找到活水源頭,雙方共榮共進,如魚得水。
蔡總統當年架構小三通作活多少商道、商路,這是功德一件。但今天台灣,需要蔡總統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拿出道德勇氣突破自縛手腳的魔障,仿川金會,與對岸領導人共同把「九二共識」化約成兩岸關係的核心元件,而不只是民國81年(一九九二年)雙方政治領導人基於政治誠信透過白手套所建立的共識。
蔡總統不做,繼任者可以做。繼任者不做,再繼任者也可以接棒做。誰做了,誰就是超越「川金會」的大功德主。蔡習會?賴習會?朱習會?吳習會?蔣習會?...台灣人民等著看,誰是突破兩岸關係內心魔障的大功德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