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6日 星期二

經濟日報社論/檢討財政稅制 刻不容緩(2024開新局 改革再出發 系列三)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91365/web/ 

◆  聯合報社論/假民調、基本盤俱往矣,誰認真對待年輕世代?(系列三)
◆  聯合報黑白集/黃珊珊一犯再犯三犯
◆  經濟日報社論/檢討財政稅制 刻不容緩(2024開新局 改革再出發 系列三)






經濟日報社論/檢討財政稅制 刻不容緩


2024-01-16 03:05  經濟日報/ 社論
賴清德以40%的得票率當選總統,反映的正好是「六成民眾想下架民進黨」的民意。記者曾原信/攝影


(2024開新局 改革再出發 系列三)
賴清德以40%的得票率當選總統,反映的正好是「六成民眾想下架民進黨」的民意,代表高房價(蔡政府任內漲了近一倍)、低薪(被物價侵蝕)、租不起(房租連14年上漲)、租不到(20萬戶社會住宅跳票)等政績面乏善可陳,讓勞工、青年弱勢極為失望。

可惜的是,賴清德在選前對於財政政策並無著墨;主要是因為蔡政府任內「財運甚佳」,到去年底止稅收就超徵了1.7兆,連過去兩年經濟成長率下修到只有2.4%、1.3%,稅收也以數倍的速度成長了接近兆元。稅收超徵讓蔡政府編列2.57兆元特別預算,還可撥補四年內將破產勞保以及虧損高達5,000億元台電迴避勞保改革和調漲電價壓力

而與「居住正義」相關的租稅政策,學者、民團及在野黨四年前就提出囤房稅改革,以及房租支出改列為特別扣除的建議,但蔡政府都冷淡以對直到民間去年發起居住正義遊行後,賴清德才指示財政部匆促提出囤房稅2.0版本趕在立法院休會前的最後兩天通過

如今大選底定,財政政策應是「蔡規賴隨」,租稅政策也維持保守,但考量財政現況仍無以因應人口危機,以及囤房稅2.0來得太晚太輕,財政及稅制仍須深切檢討、改革。

蔡總統針對在野黨批評她大撒幣,說「我花很多錢是事實,但我有本錢,沒有債留子孫」。她承認是史上收入最多,但已還債8,000億元也是還債最多,但這不是蔡政府的功勞,而是公共債務法規定強制義務:「中央政府應以稅收至少5%至6%編列債務之還本…。」檢視蔡政府歷年的債務還本數,大致維持在稅收5%的下限,實際上並未積極還債,反而因為稅收超徵而編列更鉅額的特別預算,以致去年底的累計債務淨增加5,000多億「債留子孫」,是重大警訊

少子化、超高齡化人口趨勢下,已可預知未來的所得稅、消費(銷售)稅、財產稅都將停滯成長社會保險保費收入會隨工作人口長期減少以及薪資所得停滯而長期衰退,但勞保、健保、國保、農保等支出卻會驟增,政府需增加「儲蓄」來積極因應

在財政政策方面,對於蔡政府以「不定期或數年一次之重大政事」為名編列的特別預算,例如高達8,400億元的前瞻建設計畫,並非天災、事變、戰爭等「特別緊急」情事,未來應當予以嚴格節制,甚至應回頭徹底檢討前瞻建設不合時宜、違反成本效益原則的支出。此外,更應將人口因素納入財政的中長期規劃,將累計歲計賸餘保留於特別基金,專款專用於人口老化需求,不被浪費在當前世代;每三年公布財政情勢的代際間報告,滾動檢討稅制及社會安全體系,尤其是勞保年金改革更是燃眉之急。

賴清德承諾,當選總統後勞保年改一定要解決」,除了持續公務預算挹注勞保之外,對的事情就應該有道德勇氣進行,因此他一定會解決勞保給付金流不足等問題,並重申「政府不倒、勞保就不會倒」。問題是,勞保五年前就入不敷出,潛藏債務已達12兆元,反而是「勞保倒,政府跟著倒」,且每年撥補只能延後破產三、四年,只會延宕改革決心與速度,蔡政府任內財運甚佳無心改革勞保,新政府拿出道德勇氣去改革

在稅制方面,過去三年物價飛漲,但稅收卻巨幅成長,顯示目前的所得稅、銷售稅制存有「通膨稅」的問題。因此,有必要檢討所得稅制物價指數連動法增加1年期定存利率;從價課徵的營業稅、貨物稅,應隨物價調整起徵點、小規模營利事業標準等稅基,才能消除通膨稅。

財政改革千頭萬緒,在立法院三黨不過半的情勢下,賴政府無法再「任意揮霍」,必須提出強有力的改革方案,才能說服人民。










聯合報黑白集/黃珊珊一犯再犯三犯


2024-01-16 01:01  聯合報/ 黑白集
中華民國總統大選結束,民眾黨柯文哲競選總幹事黃珊珊被國民黨競選發言人凌濤與民眾黨前秘書長謝立功點名,要為藍白合失敗、輸掉總統大選負最大責任。記者林伯東/攝影


去年藍白合破局,如今藍白雙輸總統大選。國民黨發言人凌濤怒批,柯文哲競選總幹事黃珊珊提「假民調」,是無法下架民進黨罪魁禍首。黃珊珊未正面答覆,僅反譏國民黨「在盟友裡找敵人」、「要合作的態度是這樣嗎?」但質疑她利用假民調,有錯嗎?

黃珊珊的「假民調」歷史,可追溯到民國一一一年(二○二二)台北市長選舉。當時她不斷宣稱自己「坐二望一」、「手機民調第一」,選舉結果出爐卻是排行老三。這次舊戲重演,大選封關前黃珊珊多次公布「內參民調」,「柯盈配」每次都是排行第二,甚至和「賴蕭配」在誤差內。選舉結果再度打臉她。

再看,去年藍白合翻盤,主要就是黃珊珊堅持納入「柯領先侯」的民調。當時她引用的民調,正是製作該黨「假內參」的同一機構。政黨用「內參民調自我壯膽,凝聚支持者,倒也罷了;但像這樣一再造假誤導選民卻毫不臉紅的,可說絕無僅有。

更可笑的是,選前柯文哲自信滿滿,宣稱選後要把所有民調拿出來比對,看看「誰沒有穿褲子」。如今證實柯文哲得票確實是老三,沒穿褲子的正是他自己,他要不要為以「科學」之名造假道歉一下?

如今,民眾黨擺出「奇貨可居」的姿態,彷彿藍綠都要來跟它合作。一個言而無信的政黨,掩蓋不了追逐權力自欺欺人本質












聯合報社論/假民調基本盤俱往矣,誰認真對待年輕世代?(系列三)


2024-01-16 01:01  聯合報/ 社論
前台北市長柯文哲投入總統大選,改變台灣長年來的兩大政黨構圖。 圖/美聯社


這次選舉的最大弔詭,是三黨各有贏的快慰,但也有輸的慘痛,各黨都能選擇性面對。賴清德保住總統寶座,但選票大失血,民進黨更輸掉國會多數。侯友宜未能完成八年一輪的政黨輪替,令人慨嘆,但國民黨總算贏回國會最大黨。柯文哲豪奪青年選票,卻無法擺脫民調「老三」魔咒,立委僅得八席。接下來,就看各黨如何面對自己的短長,展開檢討。

由於柯文哲的參選,掀起年輕族群的熱情追隨,不僅打亂藍綠的基本盤,也讓台灣的政治版圖重新改寫。如果藍綠兩黨都還只想著自己的基本盤,以為自己還有一堆死忠鐵票,恐怕就脫離現實了。

賴清德這次得票僅四十%,較上屆蔡英文得票流失十七個百分點,有二五九萬張選票倒向民眾黨,只剩死忠鐵綠。侯友宜得票卅三.四九%,比上屆韓國瑜減少約五個百分點,散失的票也流向民眾黨,喊「棄保」再也無法讓人含淚投票。人們厭倦藍綠,絕非虛言,這對藍綠兩黨都是警訊:別再以為鐵票永不生鏽了。以無黨身分參選的于美人,敗選後說了一句:「鐵票會讓政黨生鏽」,如醍醐灌頂

觀察這次大選政黨票,除了藍綠白三黨,其餘政黨均未能超過五%的門檻,全軍覆滅。包括民國一○四年(二○一五年)才崛起的時代力量,這回僅得二.五七%的政黨票,短短八年多即告泡沫化。這個脫胎於太陽花學運的年輕政黨,近年為路線問題四分五裂,甘為「小綠」的菁英陸續易裝改效忠「大綠」民進黨。諷刺的是,其最大戰將黃國昌則割袍投入柯文哲旗下,將以不分區立委身分重返國會。

令人跌破眼鏡的還有,這次在時力之後成為「第五大政黨」的,竟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政黨「小歐盟」─「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的簡稱,但其得票不過十二萬票。至於曾經叱吒政壇的親民黨、新黨、基進黨、台聯、社民黨等,這回全化為歷史的灰燼。奉李登輝為「精神領袖」的台聯黨,主席劉一德前天請辭,並建議「解散台聯黨」。台灣的政黨滄桑又翻過一頁,還留在原地的,已追不上時代。

時力的快速泡沫化,讓人唏噓。它崛起於太陽花召喚的「青年覺醒」,但蔡英文執政八年的貪腐不公,終究讓年輕世代失望難抑。包括 ECFA 的邊吃邊罵,社會住宅及居住正義的跳票,青年低薪及貧富差距的痼疾未改,國家機器的濫用與官箴操守的日趨下流,年輕世代的相對剝奪感日益加劇。因此,他們成群結隊改向白營投奔,不少人甚至遠從海外飛回來投下一票。問題是,他們熾烈渴求正義和改變期待,最後卻仍被「柯老三」的現實當頭澆醒。

歷屆選舉,年輕族群和首投族總是被政黨當成招攬焦點;但天花亂墜的支票開出來,往往不是無疾而終,就是草草了事。各個黨積極盤算自己的政治利益,誰又曾認真思考過下一世代處境?民進黨選前那一大堆免學費、減房租、降綜所稅的措施,已無法力挽狂瀾;國民黨的兩岸「和平」許諾,則顯得太遙遠。對比之下,柯文哲以虛假民調發出「只差廿萬票就當選」的呼喚,最後留給年輕族群的巨大幻滅,如何填補?

選後政治版圖的丕變,一則是民心的真實呈現,二則是世代更替及社會變遷自然結果。無法正視現實的政黨,或不想認真經營耕耘,卻以為自己永遠擁有「基本盤」作為後盾者,都將逐漸自我削弱乃至消亡。已成為殭屍的政黨就該解散,有志繼續經營的,請認真想想下一代和台灣未來。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期許新總統:道法自然守護地球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91365/web/ 

◆  未能政黨輪替 關鍵少數又如何
◆  戒慎面對川普式民粹強人
◆  李遠哲先生,請勿扭曲事實
◆  天堂再轟趴 悼永遠的施主席
◆  諾魯斷交 北京對賴起手式
◆  陸明確九二共識內涵 賴別誤判加劇兩岸衝突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期許新總統:道法自然守護地球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期許新總統:道法自然守護地球


2024-01-16 05:58  聯合報/ 郭瓊瑩(作者為中國文化大學景觀學系主任)
森林/濕地/海岸‧‧‧等自然系統之健全亦將確保土地生產力之健全永續與糧食安全。郭瓊瑩/攝
Dr. Frederick Steiner在演講中特別強調人類仍必須嚴肅面對都市化氣候變遷與生物多樣減損之共同危機。郭瓊瑩/攝
人類為求生存,太陽能與露/霧得以運用低耗能之傳統智慧收集天然能源,而此亦有助於新世紀不同物候區低碳智慧農業之進化。郭瓊瑩/攝
地震、洪泛、乾旱‧‧‧等極端天然災害是所有人類必須面對之不可預期威脅。郭瓊瑩/攝


選舉落幕了,面對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多國亦站在選舉的十字路口。在台灣,媒體強調「台積電」與「中央山脈」是台灣的護國神山,初聞似是有理,惟細想則顯得太淺層太短視

今已邁入廿一世紀第二個廿年,以今日之科技進展,不只一日千里,幾乎是一日萬里。惟再回顧人類文明發展,一五○萬年前的「奥度灣文化」早已發光,亦隨人類及生物不斷演化。

人類生理演化結構科技進化時間序截然不同。一千年前,人類文明進化已達一極峰(Climax)。亦即科技之進展必須與人類文明平行深化,方能為地球創造更高福祉。

日前,美國賓州大學設計院長 Dr. Frederick Steiner 訪台,並於多校演講,也拜訪了蔣萬安市長及專業界之跨域校友。他不以專業技術演講核心,反特別提及面對後疫情、氣候變遷、天然災害、戰爭與人口成長(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年)底將屆八十億)…此全球性之威脅與課題,引發人類勢必「放眼全球,在地行動」(Think globally & Act locally)。

半導體技術再精進,其廠址亦可能受地震、洪泛、戰爭…等威脅。除了科技,人類生存仍必須回歸與土地鏈結對話。他特別強調「安全、健康、福祉」是所有決策者以及專業者必須承諾的責任與義務。沒有健康之身心靈、安全的棲所與糧食,人類不會「快樂」。他甚至認為,美國憲法保障人民之成功繁榮(Prosperity),被曲解為追求富裕,也間接造成其碳排名列世界前茅。

再回首工業革命前全球人口與大地關係,森林、綠地、鄉野、農村、清澈的溪流、海洋,以及可再生的「自然資源」。今日以科技導向引導之新生活型態亦非 AI 能滿足一切。廣義健康的地球其實涵蓋了健康的空氣、土壤、水源。而不斷擴張的「綠能」科技亦只能解決部分問題。COP28 各國仍對降低「石化燃料」之應用沒有共識,此亦回歸到世界淨土何在

有人問,為何不論及「Wealth/富足」?其實當擁有了健康、安全與福祉後,人類自然而然將朝向共富Commonwealth),包括土地資源有生產及再生循環地力,這似乎正是廣義的「富足

為了回應氣候變遷,科學家們開始培育抗旱、耐水、耐鹽、耐高溫…之各種品種,研發結合灌溉系統微型水力發電;向老祖宗學習如何用簡易微型設備收集太陽能;如何收集大氣中之天然露水,即使在沙漠亦有微型水資源收集系統這些均是廣義的「農業。而「護國神山」將不會也不應只是一枝獨秀。如果決策者、人民對整體生態系統不求甚解依然無知,投入再多的科技建設經費,亦只是杯水車薪

美國生態大師 Ian McHarg 的《Design With Nature》出版屆五十四年,今年將在台北展出全球廿五個跨國跨域代表案例「Design With Nature Now」,而回歸新世紀以環境生態為本農業進化精髓,「道法自然」才是正軌!










明確九二共識內涵 賴別誤判加劇兩岸衝突


2024-01-16 06:09  聯合報/ 杜川東/陸生(台北市)


民進黨賴蕭配競選用了貓和狗的圖案,恰好表明賴清德和蔡英文不同路線主張的結合。

據說狗對貓示好的時候會抬前爪和搖尾巴,而貓卻認為是危險的信號,因為誤判導致衝突。兩岸間本就有立場差異,若因為誤判而誤解,只會進一步加劇衝突

賴清德此前明確表達過其立場,但即使在三一八太陽花事件後,身為台南市長的他仍訪問上海,當面說出「台獨」;他還表示,兩岸應該「合作取代對抗,交流取代圍堵」。雖然目前已將「合作」改成了「對話」。

賴清德在當選後國際記者會中,兩次直稱「中國」;卻在隨後和蔡英文一起面對支持群眾時稱呼「對岸」。筆者只能期望,這或許是經過提醒後的修正。

其實對兩岸關係,賴清德在去年四月出席辜寬敏紀念會時,就大膽借用辜提出的「兄弟之邦」作為兩岸關係的主張。用「」而非「」,如同「九二共識」一樣存有模糊的空間,端看如何解讀。

大陸台辦在選前就稱賴蕭「獨上加獨」,選後回應「堅持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與民國一一一年(二○二二年)二十大報告中「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將兩名詞並列不同,直接將「九二共識」的內涵明確選舉前後表述,應是對賴沒有任何期待。

陳水扁任內初期曾提出過兩岸「統合」,後期面對「紅衫軍」倒扁,急速倒向獨派;蔡英文也曾有「未完成的答卷」,但是民國一查無資料七年(二○一八年)藍軍於地方選舉大勝後,蔡卻以「芒果乾逆轉延續執政

權力鬥爭來看,如果賴清德面對內部鬥爭壓力可能更加極端而非趨向中間

除了台灣內部以及兩岸之間的角力,美國眾議長已表示將派團來台,美國兩黨競爭已將台灣做為舞台,台灣不得不被迫捲入。悲觀的未來,只能寄望各方智慧管控衝突了。













諾魯斷交 北京對賴起手式


2024-01-16 06:09  聯合報/ 吳崇涵/政大外交系教授


總統大選甫結束,民進黨賴清德贏得最後的勝利。正當各方觀察家密切注意未來民進黨續執政下的兩岸關係走向時,台灣在南太平洋的邦交國諾魯突如其來與我斷絕邦交關係。這無疑是對未來的賴政府打了一計重拳。一般認為,北京對於賴清德當選,將朝「經濟制裁」與「外交脅迫」的方向逐步推進。雖然賴清德的台獨色彩濃厚,但北京仍會觀察賴清德在就職典禮前後態勢,再採取相關行動。那為何諾魯會選擇在這個時機與台灣斷交呢?

首先,美中地緣政治是相當重要的解釋框架。就美中兩強來說,南太平洋地區無論是漁業或海底資源經濟潛力,抑或是其地理位置作為軍事要地,都具有兵家必爭戰略重要性。因此,為了反制中國持續介入島國外交,美國致力協助台灣在此區域鞏固邦交國。華盛頓近年大幅改善於太平洋島國安全合作策略,積極與馬紹爾群島帛琉與密克羅尼西亞聯邦商討延長「自由聯合協定」(Compact of Free Association,COFA),用以來穩定美軍與「自由聯繫邦」之間的關係。

但北京也不是省油的燈。隨著擴大其在太平洋地區的影響力,中國開始爭取與太平洋島國結盟,此舉進一步造成兩岸在島國外交攻防戰。我國在南太平洋僅剩的四個邦交國中,除了這次與我斷交的諾魯外,馬紹爾群島與帛琉的邦交相對較穩。諾魯在過去兩次與我斷交後又復交,展現因其國內政局不穩所導致的外交型態。北京這次趁新任總統亞定上任兩個月,即大手筆外交援助挖走我友邦。賴清德政府還未上任,就以外交戰作為起手式,可見北京對賴清德的外交與兩岸政策,早有定見。

其次,美台之間的緊密聯繫,是北京對於賴清德最大的隱憂。早在大選前幾日,華盛頓已經宣布將在選後派遣官員來台訪問。果不其然,日前由前國家安全顧問哈德利前副國務卿史坦柏格,在美國在台協會主席羅森柏格的陪同下,來台拜會蔡英文與賴清德。除了確保美方在「維持現狀」與「一個中國政策」下,台海沒有進入戰爭風險的本錢外,最主要還是與賴清德建立溝通管道

但這一切在北京眼裡,似乎代表賴清德上任後「扈從美國政策昭然若揭。在政治學合作論」的理論基礎上,諾魯斷交可看作是「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策略選擇簡言之,賴清德連就職演說都還沒草擬,美方迫不及待地派員來台。諾魯斷交其實隱含北京對於美方之不滿,還有對賴清德一直無法擺脫的台獨色彩。與其說諾魯斷交是突襲,不如說這是北京對於賴清德「台獨金孫」、「前進白宮」與「中華民國憲法是災難」的進一步挑戰

這次諾魯的斷交,其實預告在賴清德政府執政下,兩岸關係將進入深水區。過去來自北京的軍事威嚇已經成為新常態,未來北京將持續在外交與經貿上以「硬的更硬、軟的更軟」兩手策略逼迫民進黨政府對話賴清德面對支持他四成選民,基本上並不會放低身段,反而會加大對抗北京的力度,因此兩岸將不會有和平對話管道。那岌岌可危的經貿連結,也可能會在不斷上升敵意螺旋中,逐漸消弭脫鉤。若真如此,自由主義倡導永久和平,在兩岸間將成為遙不可及的夢想。













李遠哲先生,請勿扭曲事實


2024-01-16 05:58  聯合報/ 劉源俊/東吳大學名譽教授(台北市)


報載李遠哲先生在新出版的口述歷史返鄉記》:「如今對他最多的攻擊是教改會提議廣設大學造成私校退場等問題。但教改會從未提出此一建議,僅是檢討民間教改團體提議廣設高中大學,覺得很多大學是私立的,國家應多投入經費辦幾所好的國立大學、增加大學的容量。」又說:「當時教改會建議的是『國立』大學,跟後來的情況並不相同。」

讓我們來檢視一下真相。查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於民國八十五年(一九九六年)底發布的《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中,在「教育鬆綁」的「具體建議(五)高等教育的鬆綁」項下,提出「1.從社會整體及個人需要觀察。我國的高等教育都應繼續擴充…讓私立學校部分自由調節,以適應社會的需求。2.…強化高等教育的市場機能,並提供私立大專學校彈性經營空間」 。

它又在「提昇教育品質」的「具體建議(四)提昇高等教育品質」項下,提出「1.…為滿足高等教育需求,高等教育容量的適度擴充允宜持續;其中公立學校的成長宜減緩,私立學校則可以較大幅度擴增…」。甚至在「教育鬆綁」的「具體建議(六)民間興學與辦學的鬆綁」項下,提到「6.…高級中等學校以上階段私立學校之設立採報備制…」。

當年教改會標準論調是:我國受高等教育的在學人數…與世界各國相較不算太差。但是若只比較大學日夜間部的入學機會(不含專科),則明顯偏低…在結構上,專科生的比例頗高,而大學的容量則偏低,還有擴充的必要。

簡言之,教改會的確沒提「廣設大學」,但卻將之「類抄襲擴充容量」,而推波助瀾;只不過是沒為黃武雄主張的「縣市公民大學背書

數字會說話。據教育部統計處的資料,民國八十五年(一九九六年)時大學共六十七所包括公立卅七所私立卅所)。但在「四一○教改聯盟與教改會共同營造氛圍下,到五年後的民國九十年(二○○一年),大學的數量劇增一三五所包括公立五十所私立八十五所)。

可怪的是,李遠哲應邀在民國九十年(二○○一年)十二月十六日「民國九十年(二○○一年)教育改革檢討與改進會議閉幕式講話時,還說:「我們四年制大學生比率低於先進國家」,許多在場的人都可以作證。其實當年四年制大學入學比率已近四十%,並不低;而少子化的徵兆已自民國八十七、八十八年(一九九八、一九九九)兩年開始明顯。

一個認真學者,起碼必須就實論事,並「知恥近乎勇白紙黑字俱在,如今教改會檔案已完全從網站上移除,難道就可以信口胡說了嗎李先生藉「口述歷史諉過卸責,以後教人怎敢再相信任何的口述歷史














戒慎面對川普式民粹強人


2024-01-16 05:58  聯合報/ 曾士宇/大學教師(新竹市)
柯文哲在藍綠夾殺下,以「一人政黨」在總統大選中勇奪三百六十九萬票,跌破各方眼鏡,雖在候選人中仍居老三,可謂雖敗猶榮。


柯於十年前,在民進黨力挺下,以素人之姿,登上台北市長大位。四年後,在尋求連任時,雖在選前與民進黨分道揚鑣,但藉九合一大選「邊開票邊投票混亂中,獲得部分綠營民眾策略性投票幫助僥倖以三千多票勝出,得以擔任長達八年台北市長。但政績乏善可陳民調長期不振,從屬意的接班人角逐台北市長,以及此次本人參加大選,在台北市得票均在三組候選人中殿後,可見施政表現未得多數台北市民肯定。

另一方面,柯在台灣許多其他地區,大選得票反而大幅超出預期,雖可解讀為「選民識人不明」,但也不能否認他受到厭惡藍綠兩黨選民相當期待。對看清他不講誠信,說話不負責又缺乏領導能力的人來說,卻大惑不解。由於柯似乎有力量在下次大選中再度攪局,值得進一步審視「柯文哲現象」。

在國際上,與柯情況相似的是美國前總統川普的崛起。川普在民國一○五年(二○一六年)以前,並無從政與競選經驗,以曾擔任熱門電視節目主持人以及億萬富翁形象,打著「局外人清理汙穢中央政府沼澤」的旗號以及各種民粹口號,一舉拿下白宮寶座。四年任內謊話連篇施政荒腔走板,尋求連任時卻只因在幾個搖擺州以些微差距落敗,讓並不出色拜登勝選又在新總統就任前,意圖以各種不法手段,包括煽動國會暴亂意圖推翻選舉結果未成,目前身陷多件被檢察官起訴訟案

如此的川普,似乎聲勢應該逐漸歸於沉寂,讓歷史翻頁;不料他在共和黨即將展開的各州初選,是民調遙遙領先的候選人,而且在多項民調中勝過尋求連任的拜登,一般認為他再度當選總統的機率極大雖然拜登不僅年邁,也無面對國內外棘手問題解決良方,讓多數民主黨人都不樂見其尋求連任,處於弱勢而在美國與國際領導階層中,普遍認為「德不配位」的前總統川普,在號稱「民主聖地」的美國,四年後仍能捲土重來,竟還很有勝算,讓人震驚

川普為人狂妄,也多有傷風敗德的言行,仍能得到較為保守、包括深具影響力,而經常揭櫫道德操守高調的福音教派信徒擁護,主要原因還是他被認同能照顧支持者利益,在移民、治安、外交、大法官提名問題的主張與措施得到肯定,是美國式「不管黑貓白貓,只要是好貓」思維寫照

回到國內,柯文哲講話直白,批評政府往往一針見血,獲得主要是年輕人的支持,無視其市長內施政紀錄慘淡善變失信,還相信他誇口而一再高度失真內參民調。到大選揭曉,一如外界預測,毫無懸念落居老三,不少柯粉仍要追隨他從「拚這一次」到「四年後一定能贏回國家」,接近宗教性狂熱。因此柯下次大選再度出馬,而且有攪亂戰局再度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能力,幾乎已可確定。

台灣民眾必須要戒慎以對這種「川普式民粹強人」,未雨綢繆,探究成因,尋求化解之道,否則步上美國現今選局後塵,無法選出理想領導人,將非國家社會之福












未能政黨輪替 關鍵少數又如何


2024-01-16 05:58  聯合報/ 吳傳國/退休教授(新北市)


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總統選舉已經結束,雖然在野勢力無法實踐政黨輪替,但是經由這次選舉,政黨勢力或有消長。爾後隨著民眾黨的崛起,三足鼎立的情況暫時將會成為常態。這次選舉原本可以朝野兩派對決,也就是選前的藍白合與執政的民進黨一較勝負,可惜選前藍白不合,造成三黨各自拚場的結果,讓民進黨繼續執政,相信讓許多期許藍白合的人為之扼腕。

選後繼續執政的民進黨固然歡悅,但是其得票率大幅萎縮,國會也失去絕對優勢未來政治生態將難以予取予求;而在野勢力在國會,國民黨雖居多數但並非絕對優勢反而民眾黨的立委席次成長,成為能左右法案與政局不可小覷的力量。誠如柯主席選後的發言,民眾黨將成為國會關鍵少數

今後民眾黨將會在立法院利用此一優勢,獲取對自己最有利的資源,所以在該黨黨團首度對外記者會上提出四項訴求,包括建立國會聽證制度、人事同意權、審查利益迴避規範、定期公布相關經費使用等,這些要求幾乎就是執政者過去的蠻橫與弊端,民眾黨的第一砲訴求值得肯定

不過話說回來,當初若非民眾黨反悔,今天執政的在野聯盟不是更能一展抱負?尤其透過兩黨合作,確實可發揮各自所長。可惜如今志業俱失。民眾黨雖成關鍵少數,獲得些許成長,但是相較於參與執政功能遜色許多持續壯大機會也將遲緩,而一些年輕新秀失去施展長才機會

特別是這次選前柯文哲的出爾反爾,不但讓聯盟者失去信心,也讓未來支持者失去信賴,相信這些都是白營未能考量長程戰略結果,其影響會限制其發展前景掌握行政資源一展抱負,或竊喜位居關鍵少數孰優孰劣?相信當事者心知肚明。













天堂再轟趴 悼永遠的施主席


2024-01-16 05:58  聯合報/ 王瀚興/律師(台北市)


永遠主席」施明德辭世,享壽八十三歲。筆者與他幸有一面之緣,可喜可愕之事,為文紀念

身為統獨兩極,李敖先生與施主席,則為摯友,從李敖先生始,給「叛亂犯」的施主席另番嶄新面貌。

李敖民國八十四年(一九九五年)開始「李敖笑傲江湖」電視節目,台灣民主運動方興未艾,施明德先生縱橫捭闔,李敖卻不談,獨挖苦施主席的愛情觀「不主動、不拒絕、不負責」。李大師笑容中,似露幾分欽羨?實則,不主動,魅力無窮;不拒絕,不煞風景;不負責,來者皆為優秀成熟女性,無欺瞞,不強迫。黑暗中,螢火蟲,如此閃亮、如此拉風的男人,怎不會深深地吸引眾美女?比起人欲橫流當今台灣政壇,不知多麼高尚?

當年民進黨想擺脫「暴力」與「激進」窠臼,國會幾近三黨不過半,施主席開「大和解」風潮。小啾啾(領結)與八字鬍,西裝筆挺,呈現於台人;挑戰立院龍頭,惜因「跑票」功虧一簣,但民進黨轉型之始,乃主席所開先河。筆者猶記小時,媒體稱整容後仍落網的施主席之落魄景象,昔日「逃犯」今日「紳士」,還其本色,豈不妙哉?

此外,施主席參加立委選舉時,李敖先生惜施主席拮据,放下身段:「在好冷的天氣,伸出他好冷的老手拉票」。李敖先生的粉絲筆者恰巧甫獲投票權,見著主席正在拉票,好奇的我也上去握他的「老手」看看「冷不冷」?說不出的魅力,我的第一張立委選票,就偷偷地給了施主席,慶幸我在那個時代,能見著、能支持真正的英雄。

其後台灣政黨輪替,扁政府後期貪腐嚴重施主席振臂一呼號召百萬人民倒扁」;紅衫軍的突起,貪官膽寒,黎民奮起柯文哲主席說「奪回我們的國家」不過是「美夢」,施主席卻能「改變成真」,迎來二次政黨輪替,讓正義彰顯,足耀史冊

施主席晚年撰寫回憶錄致力推行金馬和平,其著作等身,筆者幸有收藏;突聞噩耗,悲時代終結,歎民主淪喪波特萊爾詩作結:「他是沉沉落日,這顆恆星,墜落時,美不勝收,但失去了熱烈,只有滿滿的哀愁。」反貪英雄,和平舵手,願永遠的主席與戰友,在天堂裡,醇酒美人,開心轟趴



嚴震生/國際的觀察與陸對賴的警告(選後新局系列 三)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嚴震生/國際的觀察與陸對賴的警告(選後新局系列 三)
◆  趙春山/台灣大選落幕 兩岸何去何從(選後新局系列 二)







嚴震生/國際的觀察與陸對賴的警告(選後新局系列 三)


2024-01-16 06:09  聯合報/ 嚴震生(作者為政治大學國關中心兼任研究員)


(選後新局系列 三)
此次中華民國總統暨立委選舉,是今年全球四十多國、超過一半人口舉行選舉中的第一場代表性競賽,因此備受國際重視。傳統歐美媒體如路透、紐約時報、合眾社、德國之聲、彭博社、華爾街日報、CNN 等當然不缺席,一些第三世界國家媒體也同樣高度關注。個人就在這次選舉期間,接受卡達半島電台、波蘭電視、巴西聖保羅頁報、埃及的開羅新聞等訪問。意味台海發生軍事衝突的可能性,不僅受到西方國家重視,也普遍為國際社會關切。

傳統的西方媒體大部分強調賴清德是北京最不希望看到贏得選舉的人,同時也認為他的當選是台灣民主的勝利,是拒絕北京的結果,甚至認為中國是最大輸家。此外,他們往往過於簡單地將國民黨及侯友宜歸類為親中政黨與候選人,賴清德是偏向捍衛台灣主權者,而柯文哲在兩岸間則是尋求中間路線有些更用統、獨及維持現狀來形容三人的兩岸立場,完全不理解他們都宣稱要維持現狀,因為這正是多數人民的選擇。有些與台灣較為親近的媒體,甚至還接受民進黨所謂民主vs.極權選擇的說法,殊不知無論哪位候選人當選,台灣展現的就是民主,哪裡會因賴清德的當選,台灣才能保得住民主與主權?

第三世界媒體報導中,個人認為半島電視台一篇「台灣執政黨賴清德贏得總統大選」的論述,算是相當不帶情緒與價值的平衡觀點,客觀分析兩岸對選舉結果的不同解讀,儘管說明民進黨持續執政是北京不樂意見到的結果,但並未將賴清德的勝利視為台灣民主的鞏固。報導最後也引述了拜登總統不支持台獨的談話,認為美國政府擔心選後過渡期間及賴清德上台後可能升高的台海衝突。

賴清德勝選後,民進黨政府收到不少國際政要賀電美國拜登總統在選後登上空軍一號前被問到對台灣選舉結果的看法時,卻並未表達祝賀之意或稱讚這是台灣民主政治的體現,而是他不支持台獨的主張,這顯然是要安撫北京,提醒中國,儘管賴清德贏得大選,但美國已先重申力挺維持現狀的立場,當然也可以解讀為這是拜登與習近平在舊金山 APEC 峰會後達成共同監控台獨的默契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雖對賴清德的當選表達祝賀,認為這彰顯台灣的民主實力,讓北京感到不悅,但也重申美國與台灣的非官方關係,及三個公報、台灣關係法、六項保證下的一個中國政策

此外,拜登派出兩位跨黨派重量級前政府官員來台歐巴馬總統任內前副國務卿史坦柏格小布希總統任內國家安全顧問哈德利,看似祝賀團,但事實上看起來比較像是要與總統當選人溝通,畫出白宮認為不可逾越的紅線,希望賴清德在未來,特別是就職演說時,不要發表挑釁言論,造成兩岸關係的緊張。

由於史坦柏格與哈德利不具現任政府官員身分,北京無須擔憂這是美台官方來往,但他們又曾是國安外交幕僚,因此對台北來說也算是尊重。從拜登談話特使團差派來看,顯然他對美中台三邊關係的掌握相當到位。基於此,賴清德這位務實台獨工作者能夠施展的空間,還是受限於目前美國一中政策的框架和來自北京的壓力。

由於賴清德堅持他走蔡英文的外交路線,後者任內原已斷交九個邦交國,中共又在昨天出手讓諾魯做出外交轉向,對賴清德五二○就職演說做出警告。即使民進黨政府認為透過這次選舉讓世界看到台灣,但我們或許還是無法有國際空間的突破,同時還得繼續擔心邦交國的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