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7日 星期四

經濟日報社論/美中談判仙拚仙 藏兩大玄機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36057/web/

◆  聯合報社論/當國家機器淪落到「為政黨服務」
◆  聯合報黑白集/「終結22K」虛榮的背後
◆  經濟日報社論/美中談判仙拚仙 藏兩大玄機







經濟日報社論/美中談判仙拚仙 藏兩大玄機


2019-01-17 01:14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民國108年(2019年)美中第一回合經貿談判結束後,雖無具體決議,但美國發布的聲明中除了實質問題外,還透露出二個關鍵一是結構改革,一是具有可驗證性的協議落實機制這才是未來雙方角力的真正挑戰所在
美國本次談判的實質面共有二類要求,一是處理如赤字等貿易失衡問題,二是針對如強制技術轉讓、網路攻擊與竊取商業機密、智財權保護及非關稅障礙等經貿體制衝突的改變。這不會是美國的最終清單;例如上周同一時間於華府舉行的美、歐、日三國貿易部長會議中,美國就將處理「第三國、非市場取向」(non-market oriented) 政策造成的影響,列為三國推動合作的核心項目。此處的第三國所指為何,路人皆知。
這些議題美國在過去二年已陸續拋出,尚無意外本次談判最令人玩味的發展,是美國既談結構改革,又強調協議的落實機制表面上其目的很簡單:既要取得實質承諾,又要確保真的可以落袋
這幾年美國的質疑中,其實已多次指控北京對各種經貿承諾陽奉陰違的問題這個問題的根源,是來自中國大陸「黨、政、民」三合一,亦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體制。一般的國際經貿談判只拘束政府,不及於私人企業,因而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下,政府法令可以100%符合國際義務與承諾,但實際上受黨領導、指揮的「私人」企業仍可繼續執行國家政策。
這種現象不勝枚舉。以美國高度關切的半導體為例,美國指出於民國103年(2014年)成立的「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俗稱大基金)的業務,跟政府補貼、技術移轉、扭曲競爭行為都有關聯。
但按中國官方說法,大基金乃為民營企業,既無須通知WTO,更不適用政府補貼與強制技術移轉等規則或責難。再者,大基金只是單純基於產業發展考量進行投資,不涉入經營,也就不存在市場協調等反競爭行為。
再以強制技術轉讓問題為例中國人大常委會在去年12月開始審議修法,未來將禁止各級政府以行政手段強制技術轉讓。但從美國角度,這恐怕只封住了一部分的途徑而已;受黨與國家指揮的私人企業仍可繼續遊走灰色空間,以併購、合資、竊取等方式,取得美國不願移轉的技術
美國去年間接指出連在美國上市的阿里巴巴,都屬於表面民營、實質受黨指揮的企業除了黨領導一切的問題外,這幾年中國國企改革,走向類似台灣「泛公股交叉持股」的結構,大規模遁入形式民營的空間,也讓問題更加複雜
美國的結構改革及可驗證性的協議落實機制要求,其實是一體兩面中國只修法不改結構,協議無法有效落實北京說結構已改但無法加以驗證,美國還是擔心「具有中國特色」的改革一樣無法落實協議無怪乎美方第一回合談判就先拋出落實機制的基本議題,表面上有意降低拿到空頭支票的風險,更可收見縫插針,逐步動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根基之效特別是「可驗證」一詞,給予美國藉由檢視驗證介入中國改革的空間,是城府很深的布局
對中國大陸而言,這個看似技術層級的要求,背後充滿了美國深層的邪惡企圖,恐怕不會也不能輕易回應中美雙方認知南轅北轍,已觸及美國模式與中國模式的對抗,是一場長期抗戰
短期內,大量採購美國產品或減少對美出口這種能花錢就消災的作為,應會是中國主打的策略,但這種止痛藥能緩解多少川普政府壓力,著實難以判斷,只能且戰且走了






聯合報黑白集/「終結22K」虛榮的背後


2019-01-16 23:53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蔡英文表示,已「把馬政府22K送入歷史灰燼」。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肯德基麥當勞都要漲價了,先前鼎泰豐和鬍鬚張已陸續調漲。如果有人嘆,「萬物皆漲,只有薪水不漲」,蔡總統可能志得意滿地接招。她才昭告天下,「把馬政府廿二K送入歷史灰燼」,不但減稅,還幫大家加薪三次。
小英「終結廿二K」的虛榮背後,是沒看到的殘酷真相,及沒被戳破的經濟學無知。市場上物價齊漲,正是政府強行調高基本薪資的後遺症。全球都處於成長趨緩的經濟寒冬,台灣卻由政府主導逆勢而行,造成業者人力成本大增,物價當然形成連鎖上漲效應。
如果「小英幫大家加薪」的幸福感確實存在,則物價稍漲也就認了。但人力市場的實情卻是當基本薪資強迫調高,低階勞工的就業門檻也升高連經濟部都稱輔導業者加速自動化,即可知提高基本薪資又淘汰了一批底層勞工
另方面,業者人力成本墊高,很可能被迫將薪資級距扁平化,則中高階人力調薪亦不易,這只會加速高端人才出走。底層勞工也苦,高端人才也飄零,不正是台灣現況嗎?
看美中貿易戰火肆虐,全球經濟停滯,投資縮手,各國政府都臨淵履薄,深恐社會氣氛動盪。此刻還能「笑傲江湖」,自吹自擂幫百姓加薪有功的,大概唯小英政府了。這等狂妄氣派,實直追川普。老美實力雄厚,力抗中國崛起,不怕牽連全球;台灣卻是憑什麼本錢,自認情勢一片大好呢?吃魯肉飯也漲價,老百姓肚子裡不知該罵誰








聯合報社論/當國家機器淪落到「為政黨服務」


2019-01-16 23:52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監察通過對管中閔彈劾案,監委陳師孟(中)和主查此案的監委王幼玲(右)、蔡崇義(左)。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監察院以七比四通過彈劾管中閔的違法兼職案。此舉,稱之為「卡管案」延長賽也好,稱之為「東廠再起」也好,都顯示國家行政機關淪為政黨工具的趨勢日趨惡化。賴清德日前卸任時,曾呼籲朝野建立「以國家利益為優先」的政黨文化,以免不斷內耗。但以這次監院的彈劾作法看,連監督官箴的機構都爭先扮演政治鬥爭的馬前卒,法治價值被置於何地,又如何談國家利益?
監院通過彈劾的理由是,管中閔在擔任政務委員及國發會主委期間,持續在一家周刊撰寫不署名評論,每月固定支領五萬元,違反《公務員服務法》的兼職規定。提案監委蔡崇義引用銓敘部的立場,認為只要是固定、長期的工作就符合「兼職」條件,認定管中閔「違法兼職」罪證確鑿。問題是,周刊是七天才出刊一次刊物,僅以管中閔為其撰稿就硬以「兼職」之名彈劾,恐是欲加之罪。
這次監院的彈劾,可以從「程序的正當性」及「法理的正當性」兩個面向檢視先談程序的正當性。監院在調查及彈劾過程中,有幾點引人非議之處:第一,監委最初著手此案是為調查公務員在大陸的兼職狀況,並稱不是針對個人;但最後卻將矛頭對準管中閔,且焦點轉至其國內兼職,翻查其個資稅籍手法已如同羅織。第二,調查中,應邀表達專業意見的官員看法並不一致,但監委無意深究其詳。第三,政府各部門對公務員兼職問題已有諸多解釋令,但主事監委卻「自取所需」,另闢蹊徑引用法條。
其次,再談這項彈劾案引用法理的適當性。第一,司法院數十年前即有函示:「公務員在報紙雜誌投稿,或著作書籍出版,收受報酬」不算兼職;而今天一群監委卻擅自認定管中閔寫稿是違法兼職,這是故意枉法,或者忘了徵詢司法部門?第二,銓敘部亦就此作進一步解釋,指公務員不得兼任新聞紙類及雜誌發行人、社長、經理、記者等職,至於應邀撰寫專欄,則未禁止;監院卻刻意忽略這點。第三,一般公立大學將教授上政論節目或撰寫專欄視為「言論自由」範疇,並不禁止。監察院則以管中閔是「匿名發表」而將其彈劾,這難道是認為政務官連匿名的言論自由都沒有?
這項彈劾案更大的問題在:如果管中閔的罪名成立,監院以同樣的標準檢驗所有公務員,將有多少人會被論罪?法治國家的建立,最須避免的就是針對特定對象量身打造入罪門檻,如此一來,形同在國家體制上鑿坑打洞。公務員能不能為報章刊物撰寫文章,司法院七十年前即有函示,銓敘部也陸陸續續針對現代社會的不同現象作過更新解釋。然而,監院僅一小撮監委就可以自行創下法例,繼續民進黨未竟的「剿管」大業,這把監察院的公權力置於何地?試問,如果社會各界以管案為範開始揭公務員「違法兼職」的形形色色,民進黨不怕矛頭飛回自己身上嗎?
今天的監察院之所以有「馬系監委」、「英系監委」之別,始作俑者正是蔡英文總統本人。她原可提名社會形象更中立、客觀的監委進入監院,她卻提名了一批傾綠、傾獨的監委,且擺明了就是為政治鬥爭而來,為毀掉監院的獨立機關聲譽而來。這次彈劾案,由打著「平反陳水扁」大旗的陳師孟擔任主席,利用技術性操作取得人數優勢通過「彈管」,立下大功一樁。但是,拙劣的法理認定,難掩政治鬥爭之心切,也留下國家機器「為政黨服務」的醜陋一頁
管中閔要解釋的是,他為何接受「論月計酬」而非「論稿計酬」的安排,而留下這個奇怪的把柄。監察院則必須想想,做出這麼牽強的彈劾,獲得了什麼正義的快感?蔡英文在對管案東指點、西巧辯之際,請想想她把「為人民服務」的國家機器變成什麼了

【重磅快評】陳致中質詢韓國瑜 只看到栽贓與扭曲?

◆  【重磅快評】陳致中質詢韓國瑜 只看到栽贓與扭曲?

◆  【重磅快評】從「拔管」到「彈管」 看民進黨賭徒心態
◆  【重磅快評】蘇院長,地氣漏接會氣爆
◆  【即時短評】直播雙面刃 做事才能接地氣
◆  【即時短評】醒醒吧!孩子是人 不是你的所有物
◆  【重磅快評】韓國瑜沒大學問的高招 高雄幣要讓錢進來
◆  【重磅快評】監院接力枉法鬥管 東西廠惡狠莫及
◆  【重磅快評】連張麗善都被罵了 分局長柯榮輝就忍忍吧
◆  【即時短評】不只消費管中閔 綠營何苦一直惹塵埃
◆  【即時短評】衝衝衝 蘇貞昌急行車別衝過頭
◆  【即時短評】臨別感言展高度 賴清德過去一年都在睡?
◆  【重磅快評】鄉民的「私刑正義」能讓家暴爸立馬認錯?
◆  【即時短評】元首層級卸任演說 賴清德展現2020的後勁
◆  【即時短評】黑箱不專業新故宮… 故宮5大問題很糾結
◆  【重磅快評】別再演內心小劇場 鄭麗君避不了的三大硬仗
◆  【即時短評】「有事我負責」的主委 為農業帶來春天?
◆  【即時短評】「有事我負責」的主委 為農業帶來春天?
◆  【重磅快評】邁蘇蔡回鍋體制 口譯哥任命更加苦澀
◆  【重磅快評】官府的「新故宮計畫」跟你無關?








【重磅快評】陳致中質詢韓國瑜 只看到栽贓與扭曲?


2019-01-17 16:19 聯合報  主筆室
高雄市長韓國瑜(右)今天上午首度進議會接受質詢,並與民進黨議員陳致中(左)握手。記者劉學聖/攝影

「不要用不存在的東西來欺騙台灣社會」,這是「一邊一國陳致中議員質詢一中共識的韓國瑜市長」開的第一砲。但陳致中竟然學蔡英文,拿著「一中原則、一國兩制的九二共識」來欺騙台灣社會!
韓國瑜首度進議會接受質詢,民進黨團磨刀霍霍,陳致中等議員還廣徵質詢題目,網友並獻策「十大酷刑」。外界關注,陳致中如何與韓國瑜了卻「上一代恩怨」?
民進黨團輪攻韓國瑜的九二共識立場,韓國瑜笑說「第一題就問這麼硬」,但「一邊一國議員質詢一中共識市長」,問這麼硬也是題中應有之意。
不過,問硬問軟都無不可,問假議題來欺騙台灣社會就不對了。
民進黨議員陳明澤質疑,韓國瑜為何當選後立即承認九二共識?如果選前敢承認九二共識,在台灣選舉至少減掉30%選票。陳明澤這是在責問韓國瑜選前避談九二共識騙選票
吼!議員問政可以這樣不做功課嗎?或者,只想歪曲事實、扭曲人格?
其實選前陳其邁就逼問韓國瑜這個問題,而韓國瑜至少在選前五天就公開承認九二共識,同時強調在市政上政治0分、經濟100分的原則為市民打拚。
陳明澤自打嘴巴後,換陳致中強勢上場。陳致中用功多了,至少知道韓國瑜選前就承認九二共識;在問政架式上也頗見乃父之風,但質詢的內容卻繼續扭曲九二共識,栽贓蘇起,還把習近平沒說的話硬塞進習近平嘴裡。
陳致中說,習近平定調九二共識沒有各表空間,只有「一中原則、一國兩制」,連蘇起都承認九二共識是自己偽造的。陳致中質疑韓國瑜為何支持習近平定調的「一中原則、一國兩制的九二共識」,用不存在的東西、假的東西來欺騙台灣社會?
韓國瑜的指導教授蘇起,在得意門生的首場議會質詢秀裡被栽贓,大概只能吃悶棍。因為蔡英文故意把「九二共識」和「一國兩制」混為一談,大陸國台辦才批評是刻意誤導台灣民眾;陳致中更把「一中原則、一國兩制的九二共識」,塞進習近平嘴裡,套句他老爸的名言,嘸你要按怎!
一邊一國質詢一中共識,只看到不用功和栽贓扭曲。不過,根本問題出在民進黨的思維邏輯,認為九二共識在台灣沒有市場,「至少減掉30%選票」,這是民進黨每逢選舉就打「中國牌」,也是陳其邁想挖坑給韓國瑜跳的原因。
但民進黨被意識形態挾持,昩於現實。在蔡英文和習近平年初談話攻防結束後進行的民調顯示,「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九二共識,仍然獲得三分之二以上台灣民眾支持;而且蔡政府上台後,九二共識的支持率三年來都相當穩定。
民進黨更沒想到的是,逼著選市長的韓國瑜在國政層次上表態,反讓九二共識通過選舉獲得最新民意認證。如今韓國瑜仍然是堅定的九二共識支持者,因為在九二共識基礎上,貨才能出去,人才能進來,兩岸才能和平
韓國瑜的議會答詢處女秀,不用功加上栽贓扭曲的民進黨,得到了他們想要的答案,失去的是還沒輸完的選票

聯合筆記/民進黨六○社 莫忘初衷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36101/web/

◆  只知禁廚餘養豬 政府在幫倒忙
◆  找回國家認同 台灣才有共識
◆  孩子衝刺學測 師長可這麼做
◆  韓國瑜助陣 球迷樂見味全龍重生
◆  大巧若拙 兩岸和平才是王道
◆  打趴供應鏈 禁華為一場豪賭?
◆  兩蔣官員當主筆 今追殺管中閔
◆  聯合筆記/民進黨六○社 莫忘初衷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聯合筆記/民進黨六○社 莫忘初衷


2019-01-16 23:59 聯合報  林修全
民進黨主席卓榮泰(左)找前立委羅文嘉(右)出任秘書長。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十多年前,當時的民進黨青壯派立委曾經籌組「六○社」,如今,這群人已成為民進黨政府的重要支柱,時空環境雖大不同,卻依然得面對國家認同的嚴峻挑戰。
民國93年(二○○四年),由民進黨跨派系立委發起的「六○社」,成員包括卓榮泰、陳其邁、羅文嘉、邱太三、李文忠等人,他們提出「新文化論述」,其中一個要解決的難題,是五二○就職典禮上,民進黨支持者如何接受國旗圖騰。
經過多次討論後,這些人將民進黨定位為「中華民國的執政黨」,「政治上不屬於中國,文化上則是包含中華文化在內」,後來,因為這些論述,間接促成民進黨制定「族群多元國家一體決議文」。
但多數人只記得「台灣前途決議文」,就連民進黨內都鮮少提起「族群多元國家一體決議文」。這份決議文的重點,包括「建立台灣主體性並非排外主義」、「中華民國認同與台灣認同應相互接納」、「國家認同應建立在公民意識基礎上」等
這些主張與論述,現在看起來仍與時俱進,卻未受到重視,也沒真正落實。導致目前為止,相關問題仍困擾著台灣,尤其是部分綠營人士,到底認不認同中華民國,或是每到元旦、國慶日,蔡英文總統、行政院長要不要開口唱國歌,總是成為關注焦點。
早在民進黨第一次執政時,六○社成員已意識這些問題,現在已經過十多年,同樣爭辯卻不斷上演。會有這樣的情況,是民進黨為了選票,包括黨內主要領導人,有時也不願提到「中華民國」,而是以「台灣」的說法,企圖拉攏深綠人士,甚至甘願被獨派團體所綁架
因為附和深綠人士主張,一直縱容獨派人士的結果,加上對敵對陣營貼標籤、刻意抹紅的操作下,造成國家認同和定位的看法,在不同政黨、不同族群間,仍然存在分歧,無法取得高度共識。
現在卓榮泰是民進黨主席,羅文嘉也成為民進黨秘書長,陳其邁更是行政院副院長,這些人都比以前更居要職,也是民進黨政府當前核心的接班領導梯隊,若不能重拾初衷,克服國家認同的挑戰,難不成要再提出新的文化論述,還是再通過另一份決議文

盛治仁/發揮正能量 讓選舉變良性競爭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盛治仁/發揮正能量 讓選舉變良性競爭
◆  葉銀華/分析上市櫃公司 不可忽視的重點
◆  林中斌/川普逆勢頓增 剋星華倫入場
◆  嚴震生/See you later translator

◆  王健壯/辣台妹在路上撿到一把槍
◆  盛治仁/在工作中找到熱情
◆  沈呂巡/美國慢半拍,口譯哥作啥?
◆  馬凱/何不試一下完美的消費券?
◆  趙春山/當那道紙門被戳穿的時候
◆  薛承泰/管爺策馬入椰林或叢林?

◆  謝哲青/失去的信任,要怎麼找回來?
◆  梁啟源/離岸風電躉購價格可以這麼訂
◆  方祖涵/球場開創的城市新局
◆  黃介正/人民善意為兩岸關係之本
◆  范疇/美中文明對撞下的台灣角色
◆  劉維公/年度設計公司得獎者:谷歌








盛治仁/發揮正能量 讓選舉變良性競爭


2019-01-16 23:51 聯合報  盛治仁(雲品國際董事長)
卸任的行政院長賴清德(左起)與蔡英文總統、接任閣揆的蘇貞昌三人合影。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新內閣上路,彷彿也宣告了國內政壇進入總統大選正式鳴槍起跑的階段。藍綠白三方力量,各自有希望和隱憂。
就執政的民進黨而言,過去一段時間清理戰場,讓北農和台大校長爭議落幕,同時蔡蘇兩人拋下長期的個人不合,讓有政治經驗和執行力,可立即上手的蘇貞昌重返閣揆位置,新任黨主席補選也已經完成,務求在最短時間之內扭轉敗局。雖然是艱困的挑戰,但也讓人看到民進黨的努力,和不放棄的毅力與戰鬥力
只是看到報載羅文嘉秘書長接受訪問,談到他為何要復出的動機,「這次大選之後他失眠,因為憂慮會不會有一天下一代無法再踩在自由泥土上,言論不受威脅。」其實個人認為,這樣的思維,正好是民進黨的問題,而不是解方。民進黨選舉失敗了,台灣的民主自由就受威脅,台灣的孩子就沒有未來。這樣的想法,正是出現卡管和東廠的主要思想推手,必須用盡一切力量擊潰敵對政黨,反而在過程中傷害了台灣的民主和法治。羅秘書長要提升民進黨的品牌形象,就必須先回到對不同意見的包容以及對法治制度的尊重。否則用極權體制的方法對付在野黨,且在用人上走了高薪實習生,來了口譯哥,再怎麼挽救形象,也沒有用。
相對來說,國民黨在嘗到大選勝利之後,可說是意氣風發,有志於總統職務的大咖已可湊足一桌麻將還有餘。看到蘇貞昌組閣,大力嘲諷這是失敗者聯盟,殊不知一方面失敗過的人,會更珍惜機會並加倍努力。另一方面選民看到這樣的膝蓋式反射反應,反而會思考,國民黨是真心希望國家往好的方向發展嗎?雖然國民黨目前相對情勢較好,但是如果在總統初選過程中開啟了網內互打模式,自己又提不出令選民振奮的訴求,而且在網路行銷上又沒有新意,是不是真能勝選,還是大有問題。
至於白色力量柯文哲市長,順利連任市長,在多項總統選舉民調中也名列前茅,似乎參選民國109年(二○二○)的機率和勝算都不小。但是一位尋求連任的現任市長得票數大減後只能險勝,而市府團隊成員有如走馬燈更換,又端不出任內的具體政績。如果要在半年以後告訴市民,要先走一步去選總統了,到時的實際民意反應又會如何,令人好奇。如果組成市府團隊都有問題,要如何組織中央政府
很多人不喜歡台灣的選舉,但是選舉作為民主的必要之惡,我們還是應該努力讓選舉發揮正面的監督功能,去督促有志於大位者能夠深思追尋民之所欲,開啟良性競爭,為人民謀福利。
過去兩任總統都是在執政第六年遭遇大敗,這次卻是在執政兩年後,可見鐘擺擺盪的循環期越來越短,又有誰能保證不會在明年又擺回來?未來一年,蘇內閣團隊、國民黨執政的十五個縣市長和柯市府團隊,都掌握部分的政府機器,誰能夠有目標方向、有執行力、有政治道德風度、能貼近民意,誰就更有機會勝選。誰認真努力做事,民眾都看得很清楚人民要的不多,只有「安居樂業」四個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