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3日 星期三

經濟/正視兩岸半導體產業競合轉變

.聯合報社論..若再有下個李明哲,蔡政府如何營救?
.聯合報黑白集.核武會變雞瘟嗎?
.經濟日報社論.正視兩岸半導體產業競合轉變









經濟/正視兩岸半導體產業競合轉變


2017-09-13 03:5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台積電位於大陸南京的晶圓廠十六廠昨日舉行進機典禮,董事長張忠謀親臨典禮致詞。 台積電/提供



行政院長賴清德一上任,就談到台積電3奈米製程投資案。他表示,為留住台積電投資案,前行政院長林全已做了很多努力,他會繼續努力,台積電投資台灣「沒有問題」。他更透露,就他了解,台積電傾向落腳在南部科學園區台南園區。
對於賴揆發下的豪語,我們寄予樂觀的期待,也期許新內閣能夠積極協助台積電解決土地、水電、環評、人才,以及前瞻技術等問題,讓台積電可以毫無罣礙的根留台灣。事實上不僅台積電競爭力的維持對台灣很重要,整個半導體產業的榮枯,更關係著台灣產業經濟的發展,尤其在此產業面臨嚴峻挑戰的時刻,更需要政府給予必要的重視與支持。
根據統計,今年全球半導體產業,在資通訊產品需求回穩帶動記憶體價格上揚,加上車用電子及工業用半導體需求成長的帶動下,市場規模預估較2016年成長9.8%。
反觀台灣半導體產業,整體產值預估僅小幅成長1%,遠不如全球的市場表現。其中在晶圓代工及IC封測產業方面,我國業者雖然仍維持穩定成長,但是IC設計產業受到中國大陸通訊處理器激烈競爭,產值較去年下滑5.8%。
事實上不僅是競爭加劇,自中國大陸發布「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起,發展自主半導體產業體系已經成為大陸政府的重中之重。從中央到地方政府,皆積極從資金面、人才面、技術面、產業併購等面向,投入相當的政策資源,希冀快速提升大陸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地位。由於我國在半導體產業具豐富的發展經驗,在封裝測試、IC設計、晶圓代工等領域又具有領先優勢,因此我國半導體企業在過去數年間成為大陸積極拉攏的對象,但同時也成為大陸亟欲超越的目標。
因此,在過去幾年我國業者面臨兩難的抉擇,一方面在大陸市場與政策的誘因下,需發展與大陸產業間的策略合作,如合資、接受大陸企業投資等;另一方面又面臨大陸業者的快速追趕,需避免技術外流,維持領先優勢。如何在既合作又競爭的局勢下,尋求生存之道,成為廠商的策略難題。
惟在兩岸政治關係的微妙演變下,再加上大陸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基礎逐漸穩固,前述兩岸半導體產業的競合關係也開始出現轉變。對大陸企業而言,按照目前的政治情勢,投資或與台灣半導體業合資的難度愈來愈高,但人才挖角相對容易,近年來已傳出多起我國資深高階人才被大陸半導體業挖角的案例,範疇涵蓋IC設計、製造、記憶體等各個領域。
對台灣產業而言,兩岸合作的難度增高,卻又缺乏更具誘因的薪資待遇條件以吸引人才留任,導致部分人才前往大陸企業任職,兩岸產業的合作機會明顯減少,但競爭態勢卻逐漸升高。目前除少數我國大型企業具有明顯領先優勢外,多數半導體業者已可明顯感受到大陸產業崛起所帶來的壓力,以IC設計業為例,大陸企業已逐漸縮短與我國業者間的差距。
短期內兩岸政治冷和的情勢不易改善,我國需思考新的突圍策略,包括因應終端應用產業的發展趨勢,協助業者投入物聯網、車用電子、人工智慧等創新應用研發,跳出與中國大陸追求規模經濟、標準化等3C產品的直接競爭關係。
另一方面,我們建議給予業者更多策略彈性空間,並透過公協會形成兩岸產業交流平台,協助我國業者在政治冷和的情況下,尋得產業合作的空間。
而若能更進一步以多元的競合思維取代對抗意識,建立互信,發掘多元的合作領域,台灣與中國大陸的半導體產業才有機會共同合作,在未來一起挑戰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領導地位。


聯合/核武會變雞瘟嗎?


2017-09-13 03:53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國無異議通過制裁北韓。 美聯社


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新的制裁北韓措施,雖然一致同意,卻是個摻水的版本。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和日本、南韓,要求斷絕油氣的供應,以徹底讓平壤屈服;但是中俄卻不願意把北韓逼急了。就像普亭說的,北韓是「一個寧願吃草也不願意放棄核武的國家」,中俄認為,再怎麼制裁,都是沒有用的。
也許普亭是對的,但是若不盡快找到辦法,阻止北韓往全面核武國家邁進,整個區域會落入更糟的狀況:東北亞的核武骨牌效應。
南韓國防部長宋永武在北韓核試的第二天就對外宣稱,「有意探討美軍部署戰術核武器」,美國參院軍事委員會主席麥侃隨即接話,同意「必須慎重討論此事」。日本前防衛大臣石破茂也呼籲,要討論日本擁有核武的必要性,以目前日本擁有的核技術,不到一年就可以有核彈。
各方競放空氣,用意要逼中國進一步對北韓施壓。美國則兩手一攤說,「我們只有兩種選擇,一種是接受朝鮮擁核,另一種是接受東北亞進行核武裝。」甚至還有人暗示,讓台灣也發展核武,以重踩大陸的痛腳。
但是,這樣的策略會有不可預期的效應。鼓勵日韓脫離美國核保護傘,無論是在南韓部署戰術核武,或是讓日本自行擁有核武,都意味著目前朝鮮半島「無核化」政策已走到盡頭,是錯誤的。但如果韓日有核武,北韓更可名正言順的擁核;怕的是,屆時台灣也不甘在核競賽中缺席,那核武就變雞瘟了。


聯合/若再有下個李明哲,蔡政府如何營救?


2017-09-13 03:53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NGO工作者李明哲被大陸控訴涉嫌「顛覆國家政權罪」,李的妻子李凈瑜(中)前往大陸聆聽審判後,昨晚搭機返抵桃園機場。 記者陳嘉寧/攝影



透過電視轉播,許多台灣民眾看到了前民進黨工李明哲在湖南岳陽法院受審的經過。面對「顛覆國家政權」的罪名,李明哲在法庭順從地「認罪」、「悔罪」、並頌揚「文明辦案」,與其妻半年來高調救援的姿態形成強烈對比。法庭審訊如同照本宣科逐字不漏地演出,固令人感到荒謬,另方面卻也有現實的衝擊作用:在台灣可放肆高談的言論,易地即可能賈禍,背上莫大的罪名。
值得省思的是,如果再有另一樁李明哲事件,蔡政府有沒有辦法提供更有效的協助或救援?李明哲案將另擇日宣判,一般認為,可能以「輕判」收場。其原因有幾:其一,中共欲藉此案向台灣示警,因是首例,「殺雞儆猴」不必下手太重;其二,從此案審理的主次看,同案被告彭宇華才是本案「主謀」,李明哲不過是他吸收的主要對象之一,並非首謀。其三,李明哲固有煽動的發言,但仍屬「言論」層次,距顛覆國家政權的「行動」仍有很大距離。
換言之,李明哲可獲輕判,並不是因為其妻李凈瑜高調抗爭策略奏效,也不是因其母郭秀秦的「中國情懷」和愛子之情感動了誰,更不是蔡政府的海陸兩會居間穿梭協助,而是北京當局盱衡情勢後作出的選擇。在正式宣判前,相關各方的言行,都仍將牽動最後的判決結果;這也是李明哲勸李凈瑜不要再發表激烈言論的原因。
在李明哲遭羈押的一百七十七天期間,蔡政府對此案幾乎是一籌莫展。相關部門既摸不清此案的前因後果,更無法提供李明哲和家屬任何協助,完全陷於被動,窘態畢露。包括海陸兩會近日安排家屬赴大陸聆聽審判,聲稱「根據家人意願」、「救人第一」,實際上卻夾在李明哲妻子和母親的南轅北轍的立場之間,包括參與救援的非政府組織人士都大表不滿。如此三面受怨,不免難堪之至。
在正常情況下,一個政府對於本國公民在境外受到不明原因的逮捕,至少要設法了解原因,並試圖援救,或至少協助使免於受到不公平的審判。然而,由於蔡政府處理兩岸關係偏離正軌,導致兩岸急凍,竟不僅無法進行正常的交涉,甚至因我方先逮捕陸生共諜周泓旭,才引發中共的報復式因應,出手逮捕已監控五年的李明哲。這點,在台灣民眾一面指責中共迫使李明哲「被認罪」之餘,也不能不想想我們政府的自我限縮亦難辭其咎;若完全以一句「中共鴨霸」帶過,未能克盡全貌。
觀察李明哲案本身,他參與彭宇華的「梅花公司」,組織群眾,並發表批評及煽動言論,甚至說出「暴動,遲早的事」、「我從來不覺得要排斥暴力革命」。從這些看,李明哲的作為,和李凈瑜宣稱的「人權工作者」形象已大相逕庭。這類言行,不要說在中國大陸不合宜,在備受恐怖主義威脅的歐美國家也同樣忌憚。如果李明哲未曾擔任過「民進黨黨工」,他的身分或者還不至於那麼敏感;但他遭中共監控五年,顯示此案不是臨時起意,而是刻意要拿他來為去年新通過的《境外非政府組織境內活動管理法》祭旗,兼向蔡英文政府示以顏色。
在民進黨若干政治人物引領下,台灣網民的仇共、反中言論日甚一日。這在國內人們或習以為常,但經過李明哲案,不啻標出了一道紅線,提醒民眾:言論自由無底限的原則,並不是放諸四海而皆準。而如果大家覺得中共的法治太不透明,我們也還可以反求諸己,檢視一下周泓旭的陸生共諜案迄今尚未審結,亦未聞其家人前來探視,或是否有合法的律師為其辯護。這個案子,能不能也更透明些?
李明哲案張力十足,但這不應只視為一場政治大戲。蔡政府至少須打通兩岸溝通管道,在下一個李明哲出現前,部署好交涉的工具。

聯合筆記/減碳「煤」希望?

.安全帶 總在重大車禍後想起?
.賴神來了 經濟春燕來了嗎
.「一生只督賴神一人」 請圓龍介的一世情
.台北沙魚多…失言 柯P的政治資源?
.聯合筆記/減碳「煤」希望?
.淪歐洲經濟病夫 英國自找的
.高教 對岸不共產,台灣薪不低








聯合筆記/減碳「煤」希望?


2017-09-13 04:46 聯合報  鄭朝陽


停等紅綠燈時,意外發現前方正是沒有排氣管、起步幾近無聲的特斯拉電動車。喜歡駕駛樂趣的人很難不對這款中高階的四門轎跑車行注目禮,除了炫目的外型,零廢氣、低碳排的環保理由,加上逐漸平民化的車價,更教人想要入手。
不過,正當對著前方電動車投入羨慕眼光的同時,家人即時打臉:「台灣用很多燃煤發電,電動車真的環保嗎?」翻開聯合報的報導只能啞口無言,當全球都在削減燃煤發電量,台灣卻得靠燃煤遞補沒跟上來的天然氣發電和再生能源,而且未來三年台電燃煤用量還會再飆高。
最近法國、英國都跟進挪威的腳步,相繼訂出禁售汽柴油車的期程,全球最大汽車市場中國大陸也亦步亦趨,連瑞典、比利時、瑞士、荷蘭等國,以及馬德里、墨西哥市等個別城市,都著手擬定「油車歸零」目標,汽機車「第X期排放標準」、「平均油耗標準」都將成歷史名詞。
拜科技之賜,這樣的跳躍發展有利於加速改善空汙、因應石油枯竭危機。但問題來了,電動車取代汽柴油車之後,該建立在何種能源之上?如果用的是會帶來空汙、增加排碳的能源為電動車充電,還是友善環境的環保之舉嗎?
執政黨及反核團體認為核能發電的環境風險高,堅持「非核家園」理念,這項願景漸被大眾接受,但面對用電調度,似乎想的跟做的落差太大。
原本寄望風力發電,其實風電機組一年發出來的電量,連風力發電機的裝置容量三成都不到;期待離岸風電場為再生能源給力,可超越兩座核三廠的裝置容量,但環評委員看到的開發衝擊跟經濟部理解的大不相同,以致進展緩慢,加上離岸風場開發是該循序漸進,還是一次做好做滿,連行政院部會之間都有拉鋸。
至於太陽能光電更是見仁見智,例如胎死腹中的彰工火力電廠,在「非核家園」政策下,決定轉型成台灣最大的地面型太陽能電廠,也被環保團體批評不切實際,由於發電效率逐年隨設備耗損而遞減,既發不了預期的電力,也浪費土地資源,不如作為天然氣機組的火力電廠。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入秋了,又將進入PM2.5頻繁襲擊寶島、空汙民怨再起的季節,「非核、無煤」的電力…,繼續等吧!


安全帶 總在重大車禍後想起?


2017-09-13 04:46 聯合報  李克聰/逢甲大學運輸科技與管理系副教授

圖/季青


阿羅哈客運在十二日凌晨發生重大死亡車禍,造成六人死亡、十一人受傷。初步分析重大傷亡原因,六名死亡乘客均因未繫安全帶而拋出車外,高速撞擊地面而失去生命。檢討這次嚴重事故,相關改善事項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努力。
首先是強制乘客繫上安全帶,據統計國道事故死亡其中六十五%未繫上安全帶。猶記二月發生蝶戀花旅行社遊覽車翻車事件後,大客車是否強制繫安全帶再次引起討論,交通部陸續召開檢討會議,與業界達成共識,決定修正「汽車運輸業管理規則」,強制大客車上國道或快速道路,四歲以上乘客須繫安全帶;並配合修改「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增訂罰款三千元到六千元。可惜前幾個月政府都在忙前瞻基礎建設預算,沒將此法案排在最優先的順序。
目前大客車座位雖都有設置安全帶,但依「汽車運輸業管理規則」,只規定大客車駕駛旁的座位、前後車門及安全門後第一排座位,及最後一排正中間座位的旅客,需強制繫上安全帶,但只勸導未實際執法。據筆者乘坐觀察,約不到五成乘客會繫安全帶。
建議交通部應盡速完成修法,在此過渡期間,客運及遊覽車業者可以加強宣導,並在開車前司機能巡視全車,勸導乘客盡量繫上安全帶;值勤員警也可盡量在不妨礙行程下,在大客車上交流道處上車執法,對未繫上安全帶的乘客開勸導單,循序漸進促使乘客養成繫上安全帶的習慣。
其次是強制大客車安裝並加強各式科技防撞警示系統之功能。目前交通部已規定新型式甲類大客車自一○八年起、舊型式的新車自一一○年起應裝設緊急煞車輔助系統及車道偏離輔助警示系統。
此外,公路總局正補助現有車輛安裝前方防撞警示及車道防偏移系統。根據高雄市區監理所說明,這次肇事的阿羅哈客運車輛於本月五日完成二級保養,並裝有車輛防撞警示系統。一般若有防撞警示系統,應會在接近前車時發出巨大警示聲響,使駕駛提早減速應變。但有些駕駛因國道許多車輛普遍未保持安全距離,司機怕頻繁警告聲吵雜而關掉。建議安裝系統偵測功能及警示方式,應融合國內駕駛跟車行為因應調整,同時教育訓練司機善加運用,才能有效發揮防撞與低意識駕車提醒警示效果。
最後就是未開燈車輛行駛高快速公路之風險管理。國內許多高快速公路路段因節省成本,未有照明設計,建議參照歐美先進國家,運用車輛反光車牌及車身黏貼反光標記之規定,加強車輛夜間行駛及停車之反光識別功能,以減少因未注意車前狀況而肇事之衝擊。
每次總要經過重大車禍,政府在交通安全改善才能有所進展,但隨時光流轉,大家逐漸淡忘,改革的腳步就慢下來。期望這次能真正痛定思痛一次到位,前瞻性的為全民謀福。


賴神來了 經濟春燕來了嗎


2017-09-13 04:46 聯合報  李沃牆/淡江大學財金系教授兼兩岸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

行政院長賴清德。 記者曾學仁/攝影



八月底,立法院臨時會表決大戰中,以包裹表決三讀通過前瞻建設第一期特別預算案。蔡政府完全執政,在立法院具優勢,國民黨即使採「案海」方式杯葛前瞻計畫,也是枉然。立法少了強而有力的制衡力量,恐怕也是台灣民主發展的危機。
而前瞻基建五大計畫所需經費高達八千多億台幣,超過八成的經費花在綠營縣市,也是全國負債比較高的縣市,又超過一半以上的預算是軌道建設;不僅資源分配不均,未來的效益更充滿疑慮。令人憂心的是,政府負債總額已逾七兆,占GDP逾四成,若加上近十八兆潛藏負債,未來還要加上八千多億的前瞻特別預算,必然錢坑愈挖愈深,財政負擔日益加上,只得債留子孫。
台股上萬點首日,某偏綠媒體寫著:「小英上任,股民每人賺五十六萬」。事實上,錢是被外資賺走了,股民幾乎沒賺到錢。而且股市日平均成交量並不高,政府的證交稅不但無明顯增加,全年還可能短收。再者,國內實體投資不振,加上金融帳已廿八季淨流出,累計金額超過十兆台幣、企業在台IPO家數也減少;外資對台灣的直接投資,近三年每季都低於十億美元,凸顯台灣的投資環境並沒有變好。
最近經濟成長及出口數字不錯,係因全球經濟成長復甦,拉動台灣出口所致,並非蔡政府施政有功;根據渣打銀打八月的二○一七下半年經濟展望認為,台灣下半年成長動力減弱,明年經濟成長率也會減速,估計今年全年可能無法保二;台股上萬點確實與經濟成長脫勾。
又一例一休實施至今怨聲載道,不僅增加企業成本、影響物價,也讓勞工薪資減少,甚至可能影響經濟成長率;若不儘速修正,對產業及經濟的衝擊將擴大。
八一五大停電,民眾對非核家園充滿質疑,經濟部長扛責下台。隨著林全請辭,金管會主委短短一年多換了三位,愈換愈不專業,也被懷疑是選舉考量或政治酬庸,令人擔心台灣金融市場發展,將愈來愈失去競爭力。
投資及就業環境不佳,台灣在二○○五到二○一五年之間,海外就業人口從卅四萬「倍增」到七十二.四萬人,其中近一半到中國大陸就業,且有不少專業技術人才。人才外流是國安問題,蔡政府是否了解嚴重性?
林全下台,賴神來了,台灣經濟真的看到春燕?大家應該有許多的期待,也有滿腹的疑問。


「一生只督賴神一人」 請圓龍介的一世情


2017-09-13 04:46 聯合報  楊志良/前衛生署長(台北市)

曾說一輩子只質詢賴清德一人的台南市議員謝龍介(左)。 圖╱本報資料照片



台南市議員謝龍介,在以綠營為絕大多數的台南市議會,頗有一夫當關之勢,曾言「一輩子只質詢賴清德市長你一人」。此事被網友Kuso為「一輩子只愛你一人」,並將賴清德的配偶欄搞成謝龍介,「賴謝戀」為藍綠鬥得死去活來的台灣政壇,帶來不少趣味。
「賴謝戀」因為賴神北上擔任行政院長,恐將因此中斷,殊為可惜。要圓龍介夢,其實很簡單。
過去台聯黨曾有一名不分區立委名額,當年就由三位青壯年朋友輪流擔任,大家統統有獎,也藉此培訓人才,頗有創意。
國民黨雖一向給人老古板的印象,不懂幽默,然而這次中央委員選舉結果,青壯年增加不少,帶來一絲清新的氣息,不如乘勝追擊,就禮讓龍介議員擔任立委,若無人禮讓,就抽籤辦理。
謝龍介及賴清德二人,台語均字正腔圓,謝議員曾以台語一口氣質詢賴市長卅分鐘,對賴神研究之深,藍營絕對無人超越。若龍介議員藉由國民黨美意,成為龍介立委,必然增加藍營的火力。另一方面,在國會殿堂上,二人以台語詢答,不也進一步落實台灣最大閩南族群的母語教學,符合綠營的一向主張?既然可一魚多吃,就請圓了龍介的一世情吧!

台北沙魚多…失言 柯P的政治資源?


2017-09-13 04:46 聯合報  趙哲聖/開南大學資訊傳播學系助理教授(桃園市)

台北市長柯文哲接受電視台專訪,談到台北記者都是沙魚,在台北真的很難混。 中央社



台北市長柯文哲在接受媒體專訪時回憶,南部記者都很善良,但台北記者都是「沙魚」,在台北很難混,因為只要他一講錯話,「柯文哲又失言」的標題,就會隨之而來。
電視中政治人物唯一能重複曝光、看不膩也躲不掉的「媒體寵兒」柯P,在成功舉辦世大運後,氣勢更加高漲。為何讓記者變成沙魚?是記者太凶狠?還是柯P創造的這塊誘餌太誘人?
首先,吸納當前「微」注意力觀眾,善用到處嗡嗡翁的柯P話語、反應、表情,鑽研在柯P氛圍,是記者在資訊爆炸下善用的手段;媒體知道沾黏住柯P,多拍他風格表情,多加入爭議語錄,配合新媒體社群中調侃議題,KUSO柯P動作或表情影片,再包裝重製至大眾新聞,收視率就會好。
其次,柯P不少話語惹來是非,如「外籍新娘進口說」、英國部長給的「破銅爛鐵」懷表、颱風天「在家清冰箱」等話,不管是在台北或其他地方,都是重口味議題,無論台北或南部記者,都是新聞學中奇特性的考量。
其實,柯P的「失言」非典型犯錯,才是他這幾年得到政治資本的最大來源,加上天龍國的資訊步調快速、媒體近用性高,更是讓柯P一舉一動成為媒體追捧的熱點,經媒體放大形成社會話題。
如同往昔消費明星的動態成為習慣,媒體把明星當噱頭,除給觀眾提供了風花雪月的社群資本外,更滿足了閱聽人窺私獵奇的心理。
然而,政治人物成為媒體經濟所設下的明星光環,達成了收視默契,形成了「微權力」下的社會娛樂心態。
首都的優勢,營造出壓力與光環相伴的舞台,柯P時而真誠坦率,或是斷線跳針,那股被媒體捧著走的「紅海戰場」,已經化為沙魚關注的匯集處,怎能放過!

淪歐洲經濟病夫 英國自找的


2017-09-13 04:46 聯合報  羅至美/台北大學公行系教授(台北市)

英國首相梅伊。 (路透)



「停滯性通貨膨脹」一詞,首次出現在一九七○年代全球經濟歷經兩次石油危機之時。在石油危機發生之前,西方主流經濟學咸信所謂的「菲利普曲線」,認為高經濟成長與維持低通膨無法兼得而必須有所取捨。
石油危機的發生,首次讓西方經濟學者經驗了經濟可以在衰退下,仍然產生通貨膨脹的問題。西方工業國開始積極尋求能源分散與自主政策,總體經濟治理也從過去的「經濟成長/通膨」二擇一,轉向維持物價穩定為先的主流思維。石油危機之後,停滯性通貨膨脹在西方先進經濟體中已久不復見,但卻在二○一七年的英國經濟出現若干蹤跡。
英國去年六月公投決定脫歐之後,各項經濟數據並無出現反脫歐者所預言的經濟大崩壞,民間消費依舊熱絡,經濟成長亦維持原有動能。
但自二○一七年起,就已知的經濟數據來看,已出現急轉直下。第一季與第二季的經濟成長分別僅有零點二%與零點三%,是G7國家中經濟成長最少者,它要如何達到原本預期全年成長一點七%的目標,不無疑問。同時間,通貨膨脹率則已經攀升到近三%的高點,超過法規所賦予英格蘭銀行所應達到的通膨管理目標:不超過消費者物價指數的二%。
通貨膨脹的發生主要來自英鎊在脫歐公投後的持續下跌,目前一英鎊已跌至接近一歐元的水準;據英國媒體報導,在部分機場匯兌處,一英鎊甚至換不到一歐元。匯率下跌導致進口商品價格上漲,引發通貨膨脹,但薪資所得則沒有隨物價上漲同步提升,導致一般民眾實質購買力縮減,形成實質減薪,從而使得民眾消費行為變得保守,而英國經濟很大部分是來自消費驅動的成長。
而經濟成長的另一引擎—企業投資與支出,復因脫歐談判已結束第三輪卻仍未見明朗而完全停滯。支持脫歐者原本預期脫歐後會因匯率下跌而出現出口貿易擴增,從而帶動經濟成長的樂觀期待,顯然也未能實現,因為如同英國商會所直言:「便宜的匯率不必然就會自動轉換成出口榮景。」
英國國會甫於十二日通過「歐盟法廢除法」,推進脫歐法律進程。對比英國經濟在脫歐公投前是G7中經濟成長最為強勁,而目前全球亦未有任何能源危機、金融危機來看,公投十五個月後的今日,英國出現若干許久未見的停滯性通貨膨脹現象,只能說是自我引發的,它使得消費者、企業主均受害。
對照歐盟四大經濟體今年成長優於預期、歐元區全境經濟持續復甦,英國媒體Independent首席經濟評論員James Moore悲觀認為,英國就要從過去一向為歐洲經濟發展中的慢郎中,變成歐洲經濟的病夫,而這是英國,從政客到民眾,都還沒準備好面對的殘酷現實。


高教 對岸不共產,台灣薪不低


2017-09-13 04:46 聯合報  馮建三/政大新聞系教授(台北市)


昨天蔡文祥教授批評「玉山計畫」,認為台灣高教人員的收入是「共產式低薪」。
但「共產式低薪」的說法,兩個不正確。台灣教授的薪資是國民人均所得的兩倍多,超過大多數歐美國家。「低薪」是因為我們的人均所得,原本不及歐美及港星之半;港星教授是台灣的三到四倍,是因兩地貧富差距大(基尼係數○.四以上,台灣高於○.三),因此港星高教等高薪人才的常薪,就是台灣的三至四倍。假使國人薪資高些,不平等度也能拉大,我們的高教薪資才能水漲船高,超英美趕港星。
「共產」中國的高教薪資,如今很多分成十三等,年終可能另依我們並不熟悉的作法,再有獎金分配,於是不同等級的高教人員之間,以及高教人與對岸的人均所得,差異很有可能超越港星,哪裡還有共產精神,遑論實踐。
蔡文又說,教育部只獎助六百多人年領六百多萬,多數人「吃不到」,留不住「優秀教授」。這個批評也不對。沒有那麼多人因海外挖角而離職。台灣社會學會轉教育部的資料顯示,未屆退休年齡就離職的人,一年也才一四八位,並且其中以私校轉公校占了多數。
蔡教授僅以市場價格衡量高教,看似批評,其實是力挺教育部。任何事情沒有錢,萬萬不能,但高教人員要有多少錢(薪資)才能做好教學與研究,可以討論,僅另提四位經濟學者的說法,權作商議之資。
一是百餘年前美國人韋伯倫(Thorstein Veblen)在經典著作《有閒階級論》最後一章,論及「高級學識是金錢文化的一種表現」;關心高教,得讓玉山計畫不要變成這種表現。
二是瑞士人傅萊(Bruno S. Frey)說,引進過多金錢機制,對於原本反求諸己的活動(教研應該是其中一種吧),可能適得其反,使得人們主動從事的努力減少,扭曲風氣,往不好的方向變動。
皮凱提(Thomas Piketty)三年多前出版《廿一世紀資本論》,至今引發的正反議論,尚未歇止。台灣譯本問世時,衛城出版社與聯合報邀他到台北講演。張忠謀說,「主辦單位…給我一萬塊,我相信主辦單位給Piketty的演講費可能是我的幾百倍,這也很好,這樣我們才能請到好的講者。」皮凱提嚇一跳,他說,「根本不知道…主辦單位會給演講費。」
最後是諾貝爾經濟獎得主諾斯(Douglass North),前年以九十六歲高齡辭世。他不僵化,稱讚海耶克,但也說「馬克思主義提出的問題迄今還是活生生,標準經濟理論無從回答。」他寧願薪資止於合理,數度婉拒加薪,杏壇多有傳述。

【重磅快評】別罵軍人拍馬屁 他們只是傻了點兒

.【重磅快評】別罵軍人拍馬屁 他們只是傻了點兒
.【重磅快評】24小時驚呼!泰利、厄瑪帶你見識天氣大神
.【重磅快評】制裁軟弱無力 證明大國玩不過金正恩
.【重磅快評】今日公祭明日忘記 政府未記取蝶戀花教訓
.【即時短評】庭審暴露 李明哲因言入罪?
.【重磅快評】從美國厄瑪看台灣泰利 賴揆的首次隨堂考
.【重磅快評】兩種失控比驚悚 國語文黑猩猩回歸屬之地
.【即時短評】文白之爭 最後一刻 教育部站在專業一方
.【即時短評】鬥雞變和平鴿 賴揆的起手式







【重磅快評】別罵軍人拍馬屁 他們只是傻了點兒


2017-09-13 13:55 聯合報  主筆室

澎湖官兵熱情歡迎柯文哲合影擺出柯P招牌抓頭動作。圖/台北巿政府提供



台北市長柯文哲日前率團到澎湖勞軍參觀海軍艦隊,單位在登艦時安排「梯侍」(士兵列隊行禮恭迎),讓柯坐在艦橋的指揮官「寶座」;參觀雷達站後合影,阿兵哥更集體擺出柯文哲招牌的搔頭姿勢。隨著畫面傳出,引發不少議論,兩天後艦隊發生飛彈搬運滑落受損事件,更被人批評是不務戰備、專拍馬屁。

地方首長到軍中探視服役子弟,其實行之有年。軍中接待不同來賓,該用哪個層級的儀節,早有成文或不成文的規矩可循。首都市長究竟不是總統、閣揆、國防部長,與軍方沒有直接的指揮鍊,為他安排梯侍、坐指揮官專屬座位,的確都有逾矩之嫌。合影搔頭固然有趣,卻讓國防部為矯正扁後期逢迎流弊,明定合影姿勢口號的努力,輕易就被打破。
這些部隊的主官們,舉措確實有所不當,但若批評他們是「拍馬屁」,則又未免流於為酸而酸。
受世大運影響,外界不斷對柯文哲「更上一層樓」充滿聯想。此時北市府高調前進外島勞軍,相較以往類似行程未必是市長親率,未必花上兩天一夜,更別說帶著記者隨行。從行程就可看出,柯文哲想要延續話題性,製造身為全國性領袖的印象。
在敏感當口下,柯文哲來到部隊,可百分百不是貴人,而是務必小心伺候的「瘟神」,過與不及都要遭殃。很顯然地,許多部隊的指揮官,根本沒想到這一層,看到人氣火紅的柯市長蒞臨,就忙不迭地表現最大熱情。
柯市長看到官兵的歡迎,聽到被讚賞「如日中天」,心裡應該挺愉快;部隊長官們卻壓根兒沒想到,在三百公里外的台北,苦於民調低迷的「高級長官」,看到這些動作時,可能進一步受傷的玻璃心。
所謂馬屁的構成要件,對象必須是能影響自己前途的關鍵人士。部隊主官們必定曉得,柯文哲就算問鼎大位,至少也還要三年、甚至更可能是七年後;如果得罪當今的高層,才是明顯而直接的危險。軍人有嚴格的服役年限規定,可沒機會在冰箱裡等待黎明!
換言之,相關爭議性舉動,完全談不上「拍馬屁」等級,純粹只是跟著時事瞎起鬨。可以罵他們臨事欠考慮,長了大腦卻不用;但若認為這是有目的地刻意討好柯文哲,代表未免對「馬屁」三昧缺乏認識,只怕易地而處,也會幹出同樣蠢事。
因此,或許我們可以提醒政府高層,多數軍人的頭腦遠比政客單純,不必為他們一些傻呼呼行為過度掛心。同時也要提醒軍中長官:軍人絕不應該介入政治,卻絕不可以不懂政治,否則不僅自己莫名其妙惹禍上身,甚至可能連帶袍澤陪著一起倒楣。

【重磅快評】24小時驚呼!泰利、厄瑪帶你見識天氣大神


2017-09-13 07:52 聯合報  主筆室

厄瑪颶風掃過南佛州邁阿密市,威力強大,電力要數周才能全面恢復供電。美聯社

中颱泰利為何北轉?各方拿出本事解析,但最早預測泰利北轉的說法被大家當笑話看。圖/翻攝自臉書「天氣職人-吳聖宇」


持續24小時的驚呼,老天爺太神了!泰利1天前的路徑預測甚至南到颱風中心不登陸,可能從巴士海峽、七星岩海域通過後直撲大陸;昨天一天,先是傳颱風路徑北修,但登陸台灣跑不掉,從掃過恆春半島、花東、宜花一路北修,到黃昏變成不登陸,穿過彭佳嶼海域成恐怖的西北颱,最終是即便西北颱也是溫和型。

這一天的變化,不只中央氣象局傻眼,全球氣象界也驚呼連連。週一清晨彙整最近戰無不勝的歐洲長期天氣系統在內的50餘個泰利路徑預測,登陸台灣地點都在恆春、花東一帶,僅有個位數的預測認為會北轉撲向日本,可是被大家當笑話看。
當然,最終答案要等泰利大神真正通過後才揭曉,但這一天的台灣尾到台灣頭,夠讓人驚訝。
老天爺當然不只有泰利一個戲碼,對侵襲老美颶風厄瑪變的把戲也讓人驚嘆連連。以5級颶風的惡獸之姿,狂襲海地、古巴、巴哈馬群島,登陸的耗損在出海後迅即整補,回到4級颶風頭的猙獰姿態撲向美國佛羅里達州東岸,州長嚇壞了,那是佛州的「蛋黃區」,川普的冬宮「海湖莊園」首當其衝。
佛州州長下令東岸高達600萬居民撤離;暫且不談這麼巨量的地表、短期人口移動怎麼處理,州長出張嘴,完全無視加油站斷油、超市斷物資補給,就連出城交通打結也束手,州政府並未提供強制撤離民眾基本協助,除了呼應颶風狂襲淹沒民宅的嘴砲恐嚇,其他俱缺。
糟糕的是,厄瑪玩弄魔法棒戲耍佛州州長;原本猙獰面孔直撲佛州東岸,結果竟戲劇性大修改從佛州西岸北上。東岸克服萬難撤離的幾百萬民眾大都是往西撤,沒想到家鄉安啦沒事,他們卻一頭栽進厄瑪的險惡圈套,反而處在進退維谷的尷尬窘境。
老天爺仁民愛物,當然不會刻意戲耍地球子民,但為什麼會出現泰利及厄瑪的東、西半球天氣大戲?恐怕得人類自己給個答案。幾十、近百年的「人定勝天」,老天爺絕非又聾又啞,泰利、厄瑪只是起碼的回應,人類能承受多少老天爺萬一的如實回應?自己得掂掂能耐。

王文華/英雄所「睡」略同

.王文華/英雄所「睡」略同
.馬凱/當心啊!走在懸崖邊的世人
.葉銀華/公司治理最後防線失守

.王健壯/蔡英文強勢領導面臨考驗
.周行一/雇人不再靠學歷
.嚴震生/司法獨立,肯亞優於台灣
.薛承泰/世大運與日全食
.林中斌/拉古薩:自由繁榮和平的小國
.黃介正/美亞太政策鐵三角到位
.方祖涵/槍口下,不滅的記者魂








王文華/英雄所「睡」略同


2017-09-13 03:54 聯合報  王文華(作家,「夢想學校」創辦人)


台灣需要「破壞者」。
自從管理學者克里斯汀生提出「破壞式創新」,「破壞」一詞(disrupt),成為新創公司的目標。
對新創公司來說,「破壞」代表著打破行之有年,但不盡理想的業界傳統,用全新的產品、服務,或商業模式,更徹底地解決消費者的不便,滿足他們的需求。
比如說Uber「破壞」了公共運輸業,Airbnb「破壞」了旅館業,Amazon「破壞」了零售業,Google和Facebook「破壞」了媒體和廣告業。
這些公司都有廣大的市場和充沛的資金做後盾,成功模式不完全適用於台灣。
比較適用於台灣的,是另一群著重在服務業、目前在國際上還不那麼有名,但「破壞力」同樣驚人的公司。所以我研究了這些公司。
比如說賣床墊的「卡斯伯」(Casper)。
床墊?沒錯,的確沒有人工智慧,無人駕駛那樣令人興奮。
但依然有極大的創新、或「破壞」的空間。
傳統賣床墊的方式,不管在美國或台灣,都是有個實體賣場,裡面陳列著不同品牌、型號、軟硬度的床墊。光看這些資訊,已經眼花撩亂。
更別說試睡!在銷售人員的話術、其他客人的旁觀下,躺上床睡,夠尷尬了。
在這樣尷尬的情境下,要藉由幾秒鐘的試睡,決定適不適合每天睡八小時,難!
但長久以來,我們就用這樣的方式買賣床墊。沒有公司,或消費者反抗。
直到出現「破壞者」。
「卡斯伯」破壞的方式很簡單:只賣一種床墊。只在網路上賣。買回去不滿意?一百天免費退貨。
本質是:把「試睡」這個動作,搬到真實場景,也就是家中。
這家公司二○一三年創立,大家初期的反應是:太荒謬了!不試睡怎麼買床墊?
就像大家當年的第一反應都是:太荒謬了,誰敢坐陌生人的車?誰願意住陌生人的家?
但因為這些「破壞者」在「建設」方面的能力更強,能讓消費者更為方便、便宜、迅速地滿足食衣住行的需求。所以一開始看似荒謬的「破壞」,慢慢變成主流。
所以,「破壞者」成功的關鍵,是除了要有「破壞」的點子和勇氣,更要有「建設」的機制和實力。
「破壞者」必備的第二項能力,是願意付出代價。
消費者願意不試睡就買床的關鍵,是一百天免費退貨。如果當初創辦人想:會有多少人濫用這權利?我們要付出多少退貨成本?那就沒戲唱了。
「卡斯伯」和後來用類似方式賣床墊的新創公司,選擇付出代價。
結果發現,退貨率低於百分之十。
但仍是可觀的成本!對於退貨,這些公司會找貨運公司來搬。縱使看起來新,也不會再賣,而捐給公益組織。
我買了一張「卡斯伯」。開箱時裡面有一張歡迎卡。信封上寫:「英雄所『睡』 略同」(Great Minds SLEEP Alike)。
我笑了。
台灣最強的是服務業。出了國才知道,台灣服務業的創意與人情,超越很多國家。
但我們的「模式」,是否還停留在「賣場試睡床墊」的階段?
我們需要更多有建設能力、願意付出代價的「破壞者」。
(作者是作家、夢想學校創辦人)

.劉維公/台灣文創產業政策的唐吉訶德症
.范疇/爭論文言文比例?沒開竅吧?
.馬凱/天賜良機讓台灣再領風騷
.盛治仁/謝謝你的競爭
.廖玉蕙/別拿過去的錯誤恐嚇未來的可能
.洪蘭/簡單就是美 文言文很潮的!
.葉銀華/應避免傷害台灣的抗爭活動

.王健壯/逢課綱必鬥不累不煩嗎?
.余光中/免繳遺產稅的現金
.嚴震生/川普眾叛親未離,執政聯盟解構中
.林祖嘉/前瞻計畫絕不可以包裹表決
.葉丙成/政府,勿再把學校當業績提款機!
.蘇蘅/政治道歉的傲慢與偏見

.黃界正/沒有巴農的白宮與亞洲
.李清志/鳥不生蛋的魅力
.朱宗慶/「察言觀色」的正向思考
.陳立恆/天人合一也需要知行合一
.盛治仁/務虛的政治,務實的生活
.張俊彥/創造價值才是創新:談教育和科技的創新
.薛承泰/社會責任是「偽君子」嗎?

.方祖涵/被識破的是投球動作,還是假消息?
.王健壯/蔡英文的問題在哪裡?
.王正方/君子和而不同
.施振榮/企業家族 傳承無形信念、價值更重要
.馬凱/謀大位者要除三大害
.周行一/大學的進步需要永續的基金
.嚴震生/美國參議院的「核子選擇」

.黃介正/美中兩岸關係時間表
.高朗/朝鮮半島危機,不能心存僥倖
.葉銀華/公司為誰而治?
.洪蘭/看見誠品 成就閱讀
.薛承泰/公教樓地板32160 年改的5個魔咒
.盛治仁/看透生命迷霧 走不一樣的路
.方祖涵/老派的英雄對決




.劉維公/講清楚說明白,假新聞一樣來
.王健壯/NCC應該做鋪路的人
.蘇蘅/挺媒體的蓋茲 台灣有沒有?
.葉銀華/高調做公益 好嗎?
.朱宗慶/時間.心境
.李清志/星巴克女神vs.日本藝伎
.陳立恆/氣與眼,台灣前瞻的活棋之路

.施振榮/突破價值與平衡盲點 邁向矽文明
.葉丙成/請問政府,體育改革做不做?
.黃介正/人民解放軍的歷史挑戰
.林中斌/無神論大國 宗教興起
.薛承泰/加碼20億,保20萬生育?
.盛治仁/陸客不來「爆買」的衝擊與機會
.嚴震生/原是最幸福一代的提前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