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3日 星期三

經濟/正視兩岸半導體產業競合轉變

.聯合報社論..若再有下個李明哲,蔡政府如何營救?
.聯合報黑白集.核武會變雞瘟嗎?
.經濟日報社論.正視兩岸半導體產業競合轉變









經濟/正視兩岸半導體產業競合轉變


2017-09-13 03:5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台積電位於大陸南京的晶圓廠十六廠昨日舉行進機典禮,董事長張忠謀親臨典禮致詞。 台積電/提供



行政院長賴清德一上任,就談到台積電3奈米製程投資案。他表示,為留住台積電投資案,前行政院長林全已做了很多努力,他會繼續努力,台積電投資台灣「沒有問題」。他更透露,就他了解,台積電傾向落腳在南部科學園區台南園區。
對於賴揆發下的豪語,我們寄予樂觀的期待,也期許新內閣能夠積極協助台積電解決土地、水電、環評、人才,以及前瞻技術等問題,讓台積電可以毫無罣礙的根留台灣。事實上不僅台積電競爭力的維持對台灣很重要,整個半導體產業的榮枯,更關係著台灣產業經濟的發展,尤其在此產業面臨嚴峻挑戰的時刻,更需要政府給予必要的重視與支持。
根據統計,今年全球半導體產業,在資通訊產品需求回穩帶動記憶體價格上揚,加上車用電子及工業用半導體需求成長的帶動下,市場規模預估較2016年成長9.8%。
反觀台灣半導體產業,整體產值預估僅小幅成長1%,遠不如全球的市場表現。其中在晶圓代工及IC封測產業方面,我國業者雖然仍維持穩定成長,但是IC設計產業受到中國大陸通訊處理器激烈競爭,產值較去年下滑5.8%。
事實上不僅是競爭加劇,自中國大陸發布「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起,發展自主半導體產業體系已經成為大陸政府的重中之重。從中央到地方政府,皆積極從資金面、人才面、技術面、產業併購等面向,投入相當的政策資源,希冀快速提升大陸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地位。由於我國在半導體產業具豐富的發展經驗,在封裝測試、IC設計、晶圓代工等領域又具有領先優勢,因此我國半導體企業在過去數年間成為大陸積極拉攏的對象,但同時也成為大陸亟欲超越的目標。
因此,在過去幾年我國業者面臨兩難的抉擇,一方面在大陸市場與政策的誘因下,需發展與大陸產業間的策略合作,如合資、接受大陸企業投資等;另一方面又面臨大陸業者的快速追趕,需避免技術外流,維持領先優勢。如何在既合作又競爭的局勢下,尋求生存之道,成為廠商的策略難題。
惟在兩岸政治關係的微妙演變下,再加上大陸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基礎逐漸穩固,前述兩岸半導體產業的競合關係也開始出現轉變。對大陸企業而言,按照目前的政治情勢,投資或與台灣半導體業合資的難度愈來愈高,但人才挖角相對容易,近年來已傳出多起我國資深高階人才被大陸半導體業挖角的案例,範疇涵蓋IC設計、製造、記憶體等各個領域。
對台灣產業而言,兩岸合作的難度增高,卻又缺乏更具誘因的薪資待遇條件以吸引人才留任,導致部分人才前往大陸企業任職,兩岸產業的合作機會明顯減少,但競爭態勢卻逐漸升高。目前除少數我國大型企業具有明顯領先優勢外,多數半導體業者已可明顯感受到大陸產業崛起所帶來的壓力,以IC設計業為例,大陸企業已逐漸縮短與我國業者間的差距。
短期內兩岸政治冷和的情勢不易改善,我國需思考新的突圍策略,包括因應終端應用產業的發展趨勢,協助業者投入物聯網、車用電子、人工智慧等創新應用研發,跳出與中國大陸追求規模經濟、標準化等3C產品的直接競爭關係。
另一方面,我們建議給予業者更多策略彈性空間,並透過公協會形成兩岸產業交流平台,協助我國業者在政治冷和的情況下,尋得產業合作的空間。
而若能更進一步以多元的競合思維取代對抗意識,建立互信,發掘多元的合作領域,台灣與中國大陸的半導體產業才有機會共同合作,在未來一起挑戰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領導地位。


聯合/核武會變雞瘟嗎?


2017-09-13 03:53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國無異議通過制裁北韓。 美聯社


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新的制裁北韓措施,雖然一致同意,卻是個摻水的版本。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和日本、南韓,要求斷絕油氣的供應,以徹底讓平壤屈服;但是中俄卻不願意把北韓逼急了。就像普亭說的,北韓是「一個寧願吃草也不願意放棄核武的國家」,中俄認為,再怎麼制裁,都是沒有用的。
也許普亭是對的,但是若不盡快找到辦法,阻止北韓往全面核武國家邁進,整個區域會落入更糟的狀況:東北亞的核武骨牌效應。
南韓國防部長宋永武在北韓核試的第二天就對外宣稱,「有意探討美軍部署戰術核武器」,美國參院軍事委員會主席麥侃隨即接話,同意「必須慎重討論此事」。日本前防衛大臣石破茂也呼籲,要討論日本擁有核武的必要性,以目前日本擁有的核技術,不到一年就可以有核彈。
各方競放空氣,用意要逼中國進一步對北韓施壓。美國則兩手一攤說,「我們只有兩種選擇,一種是接受朝鮮擁核,另一種是接受東北亞進行核武裝。」甚至還有人暗示,讓台灣也發展核武,以重踩大陸的痛腳。
但是,這樣的策略會有不可預期的效應。鼓勵日韓脫離美國核保護傘,無論是在南韓部署戰術核武,或是讓日本自行擁有核武,都意味著目前朝鮮半島「無核化」政策已走到盡頭,是錯誤的。但如果韓日有核武,北韓更可名正言順的擁核;怕的是,屆時台灣也不甘在核競賽中缺席,那核武就變雞瘟了。


聯合/若再有下個李明哲,蔡政府如何營救?


2017-09-13 03:53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NGO工作者李明哲被大陸控訴涉嫌「顛覆國家政權罪」,李的妻子李凈瑜(中)前往大陸聆聽審判後,昨晚搭機返抵桃園機場。 記者陳嘉寧/攝影



透過電視轉播,許多台灣民眾看到了前民進黨工李明哲在湖南岳陽法院受審的經過。面對「顛覆國家政權」的罪名,李明哲在法庭順從地「認罪」、「悔罪」、並頌揚「文明辦案」,與其妻半年來高調救援的姿態形成強烈對比。法庭審訊如同照本宣科逐字不漏地演出,固令人感到荒謬,另方面卻也有現實的衝擊作用:在台灣可放肆高談的言論,易地即可能賈禍,背上莫大的罪名。
值得省思的是,如果再有另一樁李明哲事件,蔡政府有沒有辦法提供更有效的協助或救援?李明哲案將另擇日宣判,一般認為,可能以「輕判」收場。其原因有幾:其一,中共欲藉此案向台灣示警,因是首例,「殺雞儆猴」不必下手太重;其二,從此案審理的主次看,同案被告彭宇華才是本案「主謀」,李明哲不過是他吸收的主要對象之一,並非首謀。其三,李明哲固有煽動的發言,但仍屬「言論」層次,距顛覆國家政權的「行動」仍有很大距離。
換言之,李明哲可獲輕判,並不是因為其妻李凈瑜高調抗爭策略奏效,也不是因其母郭秀秦的「中國情懷」和愛子之情感動了誰,更不是蔡政府的海陸兩會居間穿梭協助,而是北京當局盱衡情勢後作出的選擇。在正式宣判前,相關各方的言行,都仍將牽動最後的判決結果;這也是李明哲勸李凈瑜不要再發表激烈言論的原因。
在李明哲遭羈押的一百七十七天期間,蔡政府對此案幾乎是一籌莫展。相關部門既摸不清此案的前因後果,更無法提供李明哲和家屬任何協助,完全陷於被動,窘態畢露。包括海陸兩會近日安排家屬赴大陸聆聽審判,聲稱「根據家人意願」、「救人第一」,實際上卻夾在李明哲妻子和母親的南轅北轍的立場之間,包括參與救援的非政府組織人士都大表不滿。如此三面受怨,不免難堪之至。
在正常情況下,一個政府對於本國公民在境外受到不明原因的逮捕,至少要設法了解原因,並試圖援救,或至少協助使免於受到不公平的審判。然而,由於蔡政府處理兩岸關係偏離正軌,導致兩岸急凍,竟不僅無法進行正常的交涉,甚至因我方先逮捕陸生共諜周泓旭,才引發中共的報復式因應,出手逮捕已監控五年的李明哲。這點,在台灣民眾一面指責中共迫使李明哲「被認罪」之餘,也不能不想想我們政府的自我限縮亦難辭其咎;若完全以一句「中共鴨霸」帶過,未能克盡全貌。
觀察李明哲案本身,他參與彭宇華的「梅花公司」,組織群眾,並發表批評及煽動言論,甚至說出「暴動,遲早的事」、「我從來不覺得要排斥暴力革命」。從這些看,李明哲的作為,和李凈瑜宣稱的「人權工作者」形象已大相逕庭。這類言行,不要說在中國大陸不合宜,在備受恐怖主義威脅的歐美國家也同樣忌憚。如果李明哲未曾擔任過「民進黨黨工」,他的身分或者還不至於那麼敏感;但他遭中共監控五年,顯示此案不是臨時起意,而是刻意要拿他來為去年新通過的《境外非政府組織境內活動管理法》祭旗,兼向蔡英文政府示以顏色。
在民進黨若干政治人物引領下,台灣網民的仇共、反中言論日甚一日。這在國內人們或習以為常,但經過李明哲案,不啻標出了一道紅線,提醒民眾:言論自由無底限的原則,並不是放諸四海而皆準。而如果大家覺得中共的法治太不透明,我們也還可以反求諸己,檢視一下周泓旭的陸生共諜案迄今尚未審結,亦未聞其家人前來探視,或是否有合法的律師為其辯護。這個案子,能不能也更透明些?
李明哲案張力十足,但這不應只視為一場政治大戲。蔡政府至少須打通兩岸溝通管道,在下一個李明哲出現前,部署好交涉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