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18日 星期日

經濟日報社論/基本工資調整 不能老是用喊的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  聯合報社論/中共「寧輸數子」,蔡英文心中有數?
◆  聯合報黑白集/韓團的美麗與哀愁
◆  經濟日報社論/基本工資調整 不能老是用喊的





經濟日報社論/基本工資調整 不能老是用喊的


2019-08-17 23:23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勞動部日前召開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敲定明年元旦起,基本工資月薪將從現在的23,100元,提升到23,800元,每月增加700元;基本時薪則從150元,調高至158元。勞動部估算,將有232萬人受惠。
基本工資該不該漲,漲多少,幾乎是這幾年,台灣第3季必定上演的勞資大戲。過去四年,劇情的走法,不外乎是政府一面「裝公道」,說要依經濟數據調整,另一方面卻也頻頻「促漲」,甚至不惜在會上「突襲」資方,最後的結果,也就是,政府滿意,資方有怨,勞資雙方在「漲聲」中不歡而散。
這台戲,說穿了,就是勞方、資方統統都跟著政府設定的腳本走,所謂的經濟數據、開會討論,都只是形式政府的斧鑿痕跡如此明顯,也難怪前閣揆陳冲會形容,基本工資調漲,猶如「政客邀宴,企業買單」。
一般認為,基本工資調漲,最大受益者包括了,月薪相當靠近法定基本工資的本、外勞,以及領時薪的打工族。這些勞動者在職場上,因競爭力有限、談判能力較弱,所以需要政府介入調薪。根據政府統計,目前領取基本薪資者,有136.7萬名本勞,46.6萬名移工,以及48.3萬名時薪打工族。
政府保障弱勢,在景氣猶好、物價蠢動時,催促資方調整基本工資,無可厚非。但是,更多人要責問政府的是,每年花了這麼大的力氣,資方即使埋怨,也必須多支付上百億元,而近300萬人的勞健保、勞退,也要跟著連動,大忙這一場,但是政策效果如何是否達到保障弱勢的初衷政府必須給個交代
該交代的內容,包括了,國內這232萬領取基本工資的勞工,他們的生活,是否因連年調漲的基本工資,有所改變?他們的年齡、性別、學歷、國籍、所在地,與職掌的工作,和每月收入占全體國人薪資的中位數、平均數分布又是如何?
在大數據技術發達的今天,政府要透過各部會手中的資料庫,來掌握這232萬邊際勞工的輪廓,並不困難。也唯有透過數據分析,政府才得以掌握,基本工資者的真實處境:他們是否得利於基本工資調漲,還是漲了這一波,全年薪資再也不漲,原本可享有的福利也因此縮水?甚至如資方長年所說的,有人因此失業了?
基本工資者的輪廓、處境不夠清晰,每年勞、資、學、政,就是在為不確定的理念而吵,廣大領取基本工資的勞動者,自然也容易對此議題無感,說服力不夠,徒然引起資方的抱怨,是否造成反效果,也未可知。
如果政府已打定主意,要年年調漲基本工資,就應該精準了解「政策受眾」的真正需求,到底他們需要的是「魚」,還是「釣竿」,抑或是要在政策上,更加防止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不仁雇主?
其次,我們要提醒政府,過去四年,台灣的基本工資月薪資一共漲了3,792元,累計漲幅達19%,時薪累計漲了38元,調幅達31.7%。基本工資漲了,但是普羅上班族的薪水,又有多少人是在四年內,漲了快兩成?事實上,今年前五月,全體受僱員工的實質經常性薪資平均為40,773元,仍低於15年前同期水準。
換句話說,政府不要再打迷糊仗了,要去除低薪的病灶,不是只有強迫雇主調漲基本工資,否則依此邏輯,政府也該為自己的員工:軍公教加薪。要改善低薪,必須從投資環境、產業轉型一步步確實做起,值此美中貿易戰,有大批台商返台投資,已讓政府掌握很好的籌碼,下一步就看政府如何把餅做大,再引導企業做好合理分配,照顧勞工。







聯合報黑白集/韓團的美麗與哀愁


2019-08-18 00:10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韓國瑜的國政顧問團昨天成軍。記者曾吉松/攝影

韓國瑜國政顧問團昨天正式成立,由前閣揆張善政領軍壓陣,並網羅逾百知名成員,足以說明韓國瑜及藍營有備而來,絕非只想靠韓粉或「討厭民進黨」打天下。只是名單再亮麗,仍有不少現實問題必須克服。
國民黨雖輸了上屆總統更慘賠立委,終究有其底氣,因此要集合前政務官、學者專家、青創、青農、文化界菁英組成國政顧問團,並在兩岸、外交、憲政、司法等廿領域各提出政策白皮書,並非難事。
問題在於,雖然大家都要求端出政策、拿出牛肉,不要空心、也不要草包治國,但真正讓選民投下神聖一票多半仍取決於對候選人的印象。換言之,國政顧問團獻何良策是一回事,候選人能不能消化、融會、貫通,進而打動選民又是另一回事。
韓國瑜國政顧問團成員都在其專業領域有所成就,但這些菁英所擬的政策白皮書能否獲取民眾共鳴?理性政策牌該如何迎戰激化民粹牌均是韓團必須考量的政治現實;甚且,韓團以馬朝班底為主幹,可想而知對手一定會拿馬英九執政大作文章。
國政顧問團縱有良策,韓國瑜的庶民語言也極具優勢,但他在市長選舉期間政策與辯論準備不足是不爭事實,韓國瑜能否將兩者充分融合,用庶民語言有效說明國政藍圖,將是很大的挑戰。
韓團的亮點,與標榜庶民的韓國瑜乃至韓粉間恐怕尚多亟待磨合之處。國政顧問團成軍,韓國瑜的國政大挑戰才真正開始。








聯合報社論/中共「寧輸數子」,蔡英文心中有數?


2019-08-18 00:06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蔡英文總統。記者黃仲裕/攝影

兩岸關係急轉直下,中共除禁止陸片和人員參加金馬影展,並罕見明令喊停陸客赴台自由行,又傳將限縮團客,金馬澎三縣縣長和國民黨代表分赴北京尋求解套。外界關注中共還會從工具箱中拿出何種懲罰措施,但深層隱憂在於:北京對兩岸民間交流亮紅燈,決心所向為何?
中共開始對兩岸交流局部畫起紅線的同時,另一個統獨戰場正硝煙漫天起自一芳茶飲香港分店在反送中事件支持一國兩制」,台灣在大陸的諸多連鎖茶飲乃至自行車大廠都捲入政治驗身,又被本地有心人士獵巫抵制。政治表態運動不僅被兩岸政經勢力尋租謀利,甚至取代對話成為辨識異同的濾器
兩岸官方接觸早已停擺,跨國規模的台商隨中美貿戰逐漸撤離大陸,北京以單向半掩民間交流大門,三通門前人聲低去車馬漸稀,政治表態從選前點召大企業,變成中小企業主日常經營壓力。特別是中共不惜讓民進黨繼續撿槍炒作「仇中」意識,政策雖然針對蔡政府,卻必然波及長期「寄希望」的台灣同胞,這步先手防的是一時逆流或趨勢轉折,頗堪玩味。
蔡政府自年初習近平談話後,便致力操作反中、保台為選戰主軸,宣傳中共干擾大選,再藉國安修法將兩岸交流團體及異議者歸作中共「同路人代理人」,壓制在野黨。若綠營僅此戰術作為,或可說北京限縮政策係因應台灣大選的短期措施;但令中共當局深以為患的是,川普屢藉動搖「一中政策」牽制中國,蔡英文利用美中衝突站邊,宣示台灣成為抗中最前線,北京憂慮她的敵對路線是否藉大選民意認證變成長期國策,防患未然劍指選後情勢。
大陸國台辦明確指出,是因民進黨政府不斷推進台獨活動,「煽動台灣民眾對大陸的敵意,造成兩岸對立」,破壞陸客赴台自由行的基礎和條件;紅利,大開民間交流倒車,被蔡英文總統警告「犯下決策性戰略錯誤」,將失去台灣民心,她的說法沒錯;但反過來看,中共之所以寧輸數子,不失一先」,著眼在中國全局,取捨背後的決心,自稱是棋手的蔡英文必須有數。
美國在經濟與地緣政治的抵制圍堵,北京都可合縱援引國際力量相抗衡,唯獨台灣與香港問題,中美難有緩衝。兩國新冷戰的危機籠罩,北京的長期戰略必得重估維穩發展的代價;這其中「兩岸和平」會被算入嗎?中共可容許美國繼續拿台港問題做抬價籌碼
美中台這盤棋下了四十年,盤勢翻轉,但台灣始終是不由自主的一方,維護國家主權尊嚴,應盡力而為的是趨吉避凶,而非以捍衛之名行挑釁牟取黨派私利。綠營選舉爭扮義和團,搶收兩岸關係惡化的義憤選票,可還有心為失去對話交流的兩岸未來,找找和平保險栓?這般痛快獵巫懲異,拿生計問題壓迫老百姓表忠,怎不怕演成今日香港,明日台灣」,以民主之名走上毀滅之途
四十年前美國與我斷交後,蔣經國總統保台的政策與貢獻,是解除戒嚴帶動的民主改革和開放探親帶來的兩岸和解,而以民主自由體制作為兩岸交流的防禦工事,讓台灣得以在兩大之間發揮價值爭取出路對照今日,蔡政府面對美中衝突,是藉外力與法制建構兩岸敵對關係並以民粹手段及威權政治管控人民認同。兩岸從開門到關門,政治從民主到獨裁,歷史何以如此轉折,兩岸都需反省,並努力重建和平共存的支撐條件,才能克服繼續擴大斷裂的危機。

名家縱論/底線的思維\星期透視/承諾青年有尊嚴的工資

◆  大屋頂下/郝柏村的回憶與預言
◆  星期透視/承諾青年有尊嚴的工資
◆  名家縱論/底線的思維
◆  新課綱上路無章法 執行又保守
◆  高齡社會 善終就是福氣
◆  基本工資漲…還好不當老闆了
◆  支援反送中 台灣別衝動
◆  三結義破局?柯逼郭表態?
◆  回歸政策理念 別只會黑韓
◆  漫畫/客人何時來?
◆  畫中有話/被遺忘的弱勢們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名家縱論/底線的思維


2019-08-17 23:22 聯合報  蘇永欽(作者為政治大學講座教授)
香港由「逃犯條例修訂」掀起的群眾運動已延續了兩個多月,不只沒有平息跡象,還愈演愈烈。 (美聯社)

在衝突的政治體之間,也許不必急著了解他方圖的是什麼,但一定要先知道他方不能容忍的底線,才有理性相持的可能,也才有進一步尋求共識的空間。衝突愈高,愈是如此。
香港的情形之前已在專欄提及,法治是其亮麗市場經濟必要的基礎,也正是基本法核心保障事項,大陸隨著自身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在價值上慢慢也認同了這樣的底線,所以儘管逃犯條例爭議客觀的道理未必全在香港這邊,大陸還是看到了香港人守護法權之心而很快的做了讓步。但另一方面,民主本不存在於英國治下的香港,基本法也沒有為政改提供像對法治那樣明確的保證,所以即使香港這邊對於「循序漸進」的民主失去耐心,但現在是不是已到可把底線拉到真普選的時機,只要想想對方這幾年在民主發展反而每下愈況,即知兩邊的價值觀還相去甚遠,得慢慢探底。
至於主權問題,則自始就是一國兩制的天花板,大陸的絕對底線,不只政府,從廣場大媽到社會菁英看法都差不多,絕大部分港人其實也很清楚。所以抗爭的五大訴求,四點和法治有關,第五點才提普選,完全不碰主權問題。抗爭迄今激烈而氣息不斷,良有以也。
台海兩岸和陸港之間不能亂比,什麼今日香港明日台灣,都是騙選票的政客說給不讀史、不懂法的選民聽的。基於相同的價值觀,台灣當然要給香港加油打氣,但一碼還是要歸一碼。兩岸基本情況是,民國38年(一九四九年)失去對大陸統治權的中華民國,直到民國80年(一九九一年)才修憲放棄大陸統治權,而中共則從來沒有對台灣行使過統治權,因此兩岸的衝突始終還停留在最高的主權問題:要不要統一和如何統一;和民國86年(一九九七年)「回歸」,才由大陸全國人大制定香港基本法規定一國兩制,也才有今天為一國兩制走調引發的抗爭,層次完全不同
主權這樣制高點的衝突,迴旋空間本就小得多。更麻煩的是,兩岸統一問題的底線還都白紙黑字寫在各自的憲法和基本性法律(指台灣的兩岸條例、大陸的反分裂國家法)裡,可看到不論政經體制還是國家主權,兩岸底線差距都大到難以相容的程度。
就主權而言,兩個國家固相互排斥;在政經體制上,大陸實施的是「民主專政」,我們則要「自由民主」。除了武力解決,還有什麼和平相持之道?從這個角度看,兩岸領導人在上世紀九○年代初期,竟可從「中國只有一個」這樣形式的共識,找到和平共存空間,大法官接著也以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間的協議,不是「國際」協議,肯認了這樣的特殊關係,高瞻遠矚堪稱絕唱。至於如何統一,大陸是以憲法第卅一條的特別行政區為依據,提出一國兩制要約。我們的憲法增修條文則從現狀就是兩制出發,又以自由民主憲政秩序為中華民國政經體制的底線(大法官釋字第四九九號解釋),實際上即只保留了在這個憲政秩序下統一的唯一途徑。底線相去甚遠,但也交流了快卅年。
這樣敵對的兩個政治體,可以直面雙方底線而找到相持之道,創造的和平紅利難以估量。這也正是我對蔡政府最無法理解苟同之處:明知這樣一個形式的共識已是大陸處理兩岸問題最後底線,而中國只有一個、台灣和大陸都屬於中華民國也是我國憲法明確內涵,卻一定要否定這個前提,使兩岸官方聯繫中斷也在所不惜,等到對立形勢轉為嚴峻後,再順理成章以「守護台灣」為選舉主軸,掩飾施政不力並大賺選舉紅利。
如果蔡總統真的認為國際形勢一片大好,我們的底線已可拉高到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我建議就採納民進黨不少志士的雅言,把制憲正名定為選舉主軸,讓人民有機會共決台灣的新底線,不要等選上了,又繼續躲回中華民國憲法的大傘下。民眾有權知道真相,並自己做決定,也只有經過這樣的多數決,真要面對戰火塗炭時,大家會比較甘於承受。






星期透視/承諾青年有尊嚴的工資


2019-08-17 23:25 聯合報  戴遐齡/台北市立大學校長
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決議調升基本月薪及時薪,行政院長蘇貞昌隨即批定並在行政院會宣布,明年元旦起基本時薪調漲到一五八元、基本月薪調到兩萬三千八百元。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近日,勞動部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決議,預計明年開始基本月薪、時薪皆調升,此為民國105年(二○一六年)蔡英文政府執政以來的第四度調整,累計基本月薪調升近二成,而時薪也有超過三成的升幅!
青年朋友只要有心都可能察覺到,基本時薪漲幅超過基本月薪的大趨勢!如果政府主管部門用心,包括產、官、學的「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也支持這種相對有利於青年朋友的作法,就可能大幅提升「優質服務業」的工作機會,成功化解充斥台灣的「低端」服務業工作機會。
更重要的是,搶救低薪浪潮已成全球運動,資方如果認識清楚大方向、大趨勢,就可能重新檢討現有用人標準,同心合力響應政策,提供年輕世代有尊嚴的就業機會!進而依序完成人生各階段的目標!
不過,根據報導,資方對於這個讓許多青年朋友略感欣喜的調升決議,並不滿意;不免讓青年們疑慮,擔心資方是否會為了節省整體勞動雇用成本,減少勞動雇用量,反造成求職不易,導致失業率提高。如此一來,政府欲照顧邊際勞工的基本生活而調高基本工資的美意,便適得其反。
過去幾年,雖基本工資有略微調升,但因經濟不景氣,整體薪資停滯、所得分配不均,貧富差距加大,已導致中產階級快速消失。貧富差距愈來愈大,對於年輕人而言,代表著非常殘酷的現實問題。所有人生的規畫,都可能因為經濟問題打亂原有的安排。而台灣年輕世代所面對的,除貧富差距、世代落差,也包括了南北不均等的複雜問題
坦白說,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微調基本工資,對年輕朋友而言,充其量只可算是些微幫助的安慰獎!現今工作和薪資環境已非同往昔,想想對現今年輕一代「北漂」,要能如三、四十年前經過踏實努力便順利成為中產階級,似乎已是「不可能的任務」了!加上南北差距擴大,在南部找工作機會已不太容易,更不用說是屬於高科技、高薪的好工作!面對如此殘酷現實的就業市場,絕大多數的年輕朋友,多麼希望政府能夠正視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因素啊!
一個符合正義法則的社會環境,是需要合理的分配制度而提高基本工資,是最根本,也是非常重要的指標作法!我們呼籲幾位總統參選人,能夠審慎評估並承諾讓基本工資真正達到三萬元低標期程;同時,清楚表達還要幾年、用什麼方式,可以達到月薪基本工資五萬元的中期目標。
千萬不要忘了,不進則退是社會進步的鐵律!四小龍的另外三個競爭對手,新加坡、香港、南韓,同步也正在快速進步中!我們實承受不起再一次空白的廿年!而當政府無能,未能保障台灣青年朋友,有尊嚴、有意義的基本工資水準,讓年輕人由失望而致絕望時,恐怕也很難再蠃得青年朋友們的支持了!







大屋頂下/郝柏村的回憶與預言


2019-08-17 23:28 聯合報  黃年
圖為一九八九年國民黨第十三屆二中全會,於台北陽明山中山樓舉行,李登輝(左)、郝柏村兩人交談。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不是「強統弱」 不是「大統小」 而是「是統非」

一百歲,親撰廿五萬字。郝柏村回憶錄出版了。
我最感興趣的是他如何寫「李郝鬥爭」。此書有三章說「行政院長」,回憶「李郝體制」。雖未能滿足我的好奇心,卻更使我充滿想像。
李郝鬥爭,要看你用什麼標尺看。
在剛解嚴時,政局在兩大激流中翻滾。一、推進民主。二、面對台獨
李郝的是非決定於:一、郝柏村是不是反民主?二、李登輝是不是台獨?
這些,在當年看不清楚。現在就不會有太大爭議了。
蔣經國解嚴,對台灣、對兩岸、對世局皆有重大正向意義。一般卻鮮論,解嚴對國民黨黨政體制內外改革者也是一個重大的救贖。這些改革派相信三民主義,但戒嚴體制使他們的信仰與現實剝離,解嚴則使他們回到民主憲政的本心,這正是解嚴帶來的人生救贖與重生。此書多次提到的胡佛教授即是顯例。
同樣,解嚴對郝柏村這樣深入體制又位高權重的人物,當然更是對人生再出發與能否轉型的重大考驗。
此書敘述郝柏村得到蔣氏二代栽培提攜種種,而郝柏村的努力與表現,也可證他無負此賞識。郝在解嚴後的政治核心信仰,就是要接續維護及實踐蔣經國路線。
李登輝也受蔣經國逾格培育。例如李自稱,任台北市長時,下班常看到蔣經國在李府等他下班討論治理心得;蔣又曾約李登輝夫婦,陪李潔明夫婦環島遊敘,使李登輝熟悉美方思維等等。所以,我一向認為蔣是確意選擇李,而非擺飾。因此,李登輝後來種種,是辜負蔣。
李郝鬥爭,決定於當年情勢大環境對李有利,更決定在二人人格差異。關鍵事件,是李任郝為行政院長。
李郝都是強人。形勢終比人強,這是郝的先驗劣勢。而就人格差異看,李的權謀是尚及沒有底線,與郝的耿直與忠烈,也決定了二人勝負。李是陰險的機會主義者,而郝則一直有他在書中推崇的「鄉氣」,這恐怕更是勝負的決定因素。
李後來說,他「利用完了郝柏村,然後再像蒼蠅一樣把他夾死」。
李設的局,郝柏村當然知其凶險,但他無拒絕或逃避的可能。因為,他的人生要繼續,不能毀於一旦;而且,他自認仍有繼續維護及實踐蔣路線的使命不能放棄。
其實,李登輝不只用「蒼蠅論」對待郝柏村,後來也想用「蒼蠅論」對待宋楚瑜。只是,李遭到宋的反噬,終使李面臨覆敗。
郝任行政院長,困於「軍人干政」譏讒,反對者認為他會危害解嚴後的民主。但郝是接受過美式教育的,且始終襄贊中樞,他知道蔣經國的心志。我曾親耳當場聽到郝與胡佛談論當年二人合作處理「黨外」事務種種,謂當時蔣經國決定「只要『黨外』向內政部申請登記組黨,即可核准」,黨外獲得訊息,遂在一九八六年九月廿八日搶先宣布成立民主進步黨。但這類細節未見此書。
解嚴及推進民主皆是郝柏村參與的蔣經國路線。以郝在國民黨黨政體制中經歷與地位,他對中華民國成就自甚珍惜,且希望自己能在解嚴後的民主時代繼續施展政治抱負及理想,這是人性之常。即使就現實利害言,他亦無對抗民主可能。
在出任行政院長後,郝主持或協助完成《刑法一○○條》修正、《國家統一綱領》、《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金門協議》,及設陸委會、海基會,又完成九二香港會談等等。對於這些,郝應認為是他的信仰實現與成就。
郝在書中反覆說,他沒有野心,但有自我實現企圖心,這是合理而可信自述。
但是,李登輝在此關鍵階段任郝為閣揆,只是表現他的收編能力,並藉郝來壓住陣腳。郝說,他「勇於作李總統的擋箭牌」。待郝「利用」過了,他就用台獨反郝勢力,夾死他眼裡的這隻蒼蠅。
這是毀了郝的政治信仰,也不啻毀了郝的人生在巔峰之上,形同人格謀殺。
前文問:郝柏村是不是反民主。郝相信民主是蔣經國路線延續,也努力參與並推進民主。二、李登輝是不是台獨。有人說他不是嗎?
李郝鬥爭,李是用「民主/反民主」鬥爭來制郝,但郝卻陷於「台獨/反台獨」鬥爭,失去政治正確,無力對抗。
此書說出當年去留間,郝在三條路中擇一。一、與李對抗。但與憲法上元首對抗,恐成歷史罪人。二、保住個人權位,依附李,執行他的路線。三、不合則去,在歷史上不留汙名。郝選擇第三條路,總辭退場。
李是機會主義的無原則政客。只有權謀,沒有信仰。他希望所有人都是他的棋子,無視他人也有信仰,人生。由於郝是藍營代表與象徵人物,李郝鬥爭,使得李與他的台獨路線,不只毀了郝一人,也毀了藍營許多人的政治信仰及人生憧憬,尤其使軍系在政治思想上潰不成軍,遺禍至今。
郝柏村是「三民主義統一中國」信仰者。一些退將,有藉中共來壓制台獨想法,但郝對此界際處理得十分清白。郝「反共不反中」, 他可說是在國民黨元老中,對中共最具批評者,無人出其右。尤其他對抗日真相的探索與辯證,可令歷史學者汗顏。
郝書中多次提及,中華民國與中華民國憲法不但是政治信仰,也是「戰略」思維。
問題在於:對台灣而言,蔣經國與郝柏村的中華民國路線,與李登輝及民進黨的台獨,何者是台灣正確「憲法戰略」?
郝柏村認為,台獨絕無可能,他主張以中華民國為「戰略」主體。
在兩岸關係上,郝主張「棄獨/不武/緩統」。
他說:和平統一,非以「強統弱」,亦非以「大統小」, 而為「是統非」。唯有雙方同意的「是」,才是和平統一時機。我們只要站在「是」的一邊,和平統一對我們是有利的。
我也認為,只要台灣站穩「是」的一邊,兩岸就能「緩」。
今天的郝柏村,經過李郝鬥爭等磨難。然而,讀他百年回憶,雖不可能全部領會或同意,但也不能不承認,出將入相、文武兼資,這是何等光榮人生,也是李登輝等不能毀的人生。
長子郝龍斌在書中說:在父親心中,台灣只要遵循《中華民國憲法》體制,實現三民主義,就絕對沒有被中共併吞的可能。
此語有兩個關鍵字:只要。
否則,就另論了。
這是郝柏村的回憶,難道也是他的預言嗎?






畫中有話/被遺忘的弱勢們


2019-08-17 23:30 聯合報  杜建重
圖/杜建重

假日午後,街頭一位舉牌工在廣告看板下打盹,後方東部幹線自強號疾駛而過,轟隆巨響也沒能吵醒打盹的臨時工。
為了選票,綠營豎起兩岸高牆,陸客來台自由行遭對岸限縮造成衝擊。行政院蘇貞昌指示,秋冬旅遊補助「多放一點在宜花東」,遭批「頭痛醫頭」沒拿對藥方。些許補助也許幫得了飯店旅館,但救得了小店餐飲、計程車和夜市攤販,老百姓的生計能反轉嗎?
總統大選在即,面對問題政府應探求民瘼;拚經濟除了解決眼前困境,重要的還是要顧及產業鏈的後方,不起眼的弱勢族群,政府不要再「打盹」了。








新課綱上路無章法 執行又保守


2019-08-18 00:46 聯合報  張鎮華/台大數學系名譽教授(台北市)
108年新課綱再兩周就要上路。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利用新課綱編出的中小學教科書,再兩周就要正式進入教室。我因參與數學課綱研修,現在又加入高中數學教科書審查團隊,對於一路上時間安排不當,感受極深。
中小學課綱十年一修,由前導研究、總綱訂定、課綱研修、書局寫書、教育部審書、師生用書,環環相扣,需要恰當的執行時刻表。這一點,幾乎看不出規劃,這次更是毫無章法,課綱通過半年就要書局送書審查。
半年把書編出是毫無辦法的。據了解,書局是用舊課本,參考課綱草案,邊改寫邊打聽新課綱消息,最後送審的,有許多不到位之處。在審書時,我們花了極大精神提供意見,但書局在乎的是早日通過審查賣書,對太多細緻要求多所抱怨。
這歸結到我國並沒有完整規劃。以韓國為例,新課本上路第二年,就開始規劃十年後課綱。反觀這次課綱研修,因為政黨輪替,課綱草案在教育部放了一年。這背後有個重要因素,那就是執行課綱研修的國家教育研究院層級極低。
因其層級低,預算有限,獨立運作困難。以最近與外國交流規劃英譯課綱案子為例,因其缺人,徵召課綱研修團隊執行此事;兩百多萬元經費還要靠國教署支援,五月討論至今三個多月,經費申請還在公文流程中。
另外,讓人擔心的是,執行新課綱的態度保守,常淪為口號。此次高舉素養導向課綱旗幟,的確令人耳目一新,卻缺乏執行力。以數學的計算機素養來說,與國外相較,我已落後幾十年,所以研修團隊積極規劃計算機融入教學。這需要一連串配套。
但大考單位及教育部長官偏保守,歷次溝通總有一套不能實行理由:可能作弊、沒有經費、國情不同、還有更重要任務。當我們向教師們解釋計算機融入教學理念時,老師都十分認同,但都有個疑問「平時我們教學生使用計算機,但大考卻不能用,這會不會害了他們?」所有的宣導,化為烏有。
蔡總統,妳在短短時間內達成年金等重大改革,讓我們耳目一新;我們也很需要妳抽空看看前述的一些「小事」。請救救我們的教育。







高齡社會 善終就是福氣


2019-08-18 00:43 聯合報  李凡/資深教育工作者(南投市)
台灣進入高齡社會,衍伸出一連串社會問題。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灣邁入高齡社會,老人愈多,失智症人口將攀升,學者早提醒應及早因應,為家裡長輩,也為將來的自己。另一個更廣泛現象:孤獨老人。隨年紀增長的獨居老人,因自尊心不願向社區求救,因為家中意外,或無法及時向外求救導致死亡的案例,日本稱之「孤獨死」。這是近年來日本面臨的一個衝擊性的議題,值得我們官民審慎面對。
村子頭的阿婆周一早上被發現往生了!「她來我家說感冒了,我媳婦有載她去看醫生。」媽媽感嘆著生命無常,及阿婆的孤苦無依。
發現她往生的鄰居阿婆感傷的說:她兒子上周六有回來探視,但沒帶母親就醫,也沒多留一晚。「她一直是自己過日子,現在看過兒子,就祝福她一路好走吧!」我如此安慰老人家。
「一路好走」,對年邁的人來說或許是最大期盼,不用忍受病痛、不用全身插管,為延續生命沒尊嚴的苟延殘喘,是多少老人期待的福報;我便聽父母常說「不求歹活,只求好死」。
有朋友先生發現身體不對勁時,已是肝癌末期,送進安寧病房,他先生說深知時間無多,但他請醫師幫忙讓他延續幾天生命,他想見見想念的朋友。於是他發訊息給大家,紛紛來病房和他見面,有一位還從花東開車過來。「生前告別了朋友,覺得死而無憾。」朋友說,這樣比起不知所措來得好,「而且重點是他一路好走,沒痛到」,看見親人沒病痛的走,對在世的親屬來說是個莫大的安慰。
生命無常大家都清楚,但歷經病痛煎熬的生命,總令人心疼,病痛者亟欲延續生命,家屬努力挽救其生命,都屬人之常情;但看過好多案例是病人和家屬一天天煎熬,原本的不捨變成一種與時間賽跑的折磨,等到病人走時大家說「可以無病痛的隨菩薩走了」,那是鬆一口氣的平靜!
「久病床前無孝子,還好阿婆一病就走,不然沒人照護多可憐呀!」我說有時並不是不孝,而是有沒有能力?經濟及體力都是挑戰,有時說不定是長久折磨下的無奈,「若有能力照護誰不願意?誰忍心看家人痛苦?」我曾聽過朋友發出內心沉痛的吶喊!
因此我想一個人何時該走,那是人無法掌控的;我們能掌控的,就是珍視現在,為自己健康負責,好好走每一步吧!






基本工資漲…還好不當老闆了


2019-08-18 00:40 聯合報  陳宏煇/教官(新北市)
基本工資明年調漲,薪水階級受惠。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勞動部基本工資審議會通過,明年月薪與時薪都將微調增加。或許有人會說,不過才調漲時薪八元,會有什麼影響嗎?
對大多數打工族來說,一個月如果工作一五○小時,就增加了一千二百元,其實是滿大的福利吶!但對老闆們來說,可就傷腦筋了!尤其是加盟業主,上有公司老闆,下有員工,成為夾心餅乾,現今大環境不佳,業績沒有變好、人事成本卻不斷增加,很多加盟業主大嘆生意難做,乾脆與公司結束合作。
兄長擁有藥劑師執照,原本在大醫院工作,因為工作壓力大,五年前辭了,轉而加盟社區連鎖藥局擔任店長;由於他的店開在捷運站旁,附近有溫泉及歷史建築,很多陸客經過順便會進去買藥品,雖然業績上揚,但因為人手不足,多數時間都是「老闆兼撞鐘」,一天連續工作十二小時,假日更必須營業,無法休假。
這幾年陸客減少,業績大幅下滑,再加上店租及基本工資不斷上漲,而公司又有業績壓力,他覺得不划算,便和公司提出解約,公司收回他的店,再聘請他擔任員工。
這幾天,他看到基本工資又要調漲,忍不住對家人說:「還好解約了!要不然虧本就要自己墊錢了!」







支援反送中 台灣別衝動


2019-08-18 00:36 聯合報  張忠本/金融機構退休主管(台北市)
蔡英文總統力挺香港「反送中」。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約卅年前我看過一本小說「黃禍」,它演釋中國發生天災,加上政治鬥爭,最後政權解體,災民四散逃難,數億難民像蝗蟲逃亡鄰國,造成各國社會災難。自此我體會到中國這個擁有龐大人口的國家,穩定的必要性。當時中國社會三窮四白,無法想像會有今天的富強。
近年看到中東難民潮逃往歐洲,破壞歐洲社會安寧。不能不想像中國若發生動亂,將是亞洲各國的災難。因此,香港反送中抗議若演成暴動,預料中國不會讓步,也不會坐視不管。一旦香港動亂平息,台灣若有興風作浪之嫌,恐遭中國的反噬。
民進黨蔡英文總統要人道支援香港「反送中」。對此,應先認清這是單純的抗議請願運動,還是「暴動」?台灣民主運動歷史悠久,我們何曾有過占領大眾運輸場地,讓機場關閉,讓捷運停駛?台灣最嚴重不過是反服貿太陽花占據立法院。
香港原是亞洲最富裕的城市但中國興起,製造業外移,上海、深圳又搶走香港運輸、金融等服務業的商機。中國人又大量到香港購置房地產,造成房價十年漲三倍,香港人薪資卻停滯不前,不滿中國的情緒藉「反送中」爆發。問題是「反送中」運動無論成敗,改不了當前的經濟大勢。東方之珠只會愈加黯淡無光。
反送中抗議者,又有多少人真正瞭解抗議的目的及後果。以台灣為例,反服貿太陽花運動,結果簽不成兩岸服貿協定,也牽動到貨貿協定談判中止,兩岸無法完成ECFA,進而無法參與RCEP,漸成亞太區的經貿孤兒。反服貿雖然促使在野黨成功奪取政權,但對台灣長遠發展是不利的
又如前幾年「阿拉伯之春」,鬧得轟轟烈烈;之後又何曾帶給中東政治、經濟的光明面?中東依然動亂不已,民不聊生,逃出國境當難民,冒生命危險逃亡歐洲、美洲,還被這些國家排斥嫌棄。
台灣不要基於短期政治目的,為了勝選,坐看香港熱鬧興風作浪,火中取栗








三結義破局?柯逼郭表態?


2019-08-18 00:03 聯合報  林法/公(彰化市)
台北市長、台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 記者林伯東/攝影

柯文哲受訪關於郭柯配口無遮攔談話,看似打亂原先「桃園三結義」布局;豈知這不會是要逼郭董盡快表態,以免耽擱自己「既定時程」?
目前郭台銘雖舉棋不定,但顯然和柯一樣,不會在大選中缺席,差的只是他想或他能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從初選至今始終宣稱「不為分贓」只想為台灣做些事,以及初選神隱後首次公開露面再提「○至六歲國家養」,甚至承諾柯文哲「只當一任」等推論,「議題結盟」大概就是未來「郭董問政」輪廓。因此在「三結義」暫破局後,即將登場的「吳郭會」,吳敦義若能對症下藥,藍營緊繃的選情殆可化解。
不過一旦所提不能滿足郭董願望,「待價而沽者」決定走自己的路,即使「自走砲」再討人厭,或「獅子和老虎」再怎麼不對盤,一切都將水到渠成,總統大戰三腳督勢必成形。當然,在立委選戰側翼攻防,除了郭、柯助民眾黨搶席次,依前述「理念相投」原則,便有「異業結盟」空間,因為不僅藉此可擴增該黨勢力,更能開拓總統選戰的潛在票源。
郭董為國初衷能持守到底固可貴,但不顧政治現實蠻幹也許更可怕。畢竟大選失算事小,有人若因此坐收漁利,使台灣陷入極度困境,不正印驗「最好的因可成最壞的果」嗎?至於那些「有自己家業要盤算」的人,我懷疑又有誰會「以義相責」。







回歸政策理念 別只會黑韓


2019-08-17 23:58 聯合報  林泉利/退休教師(新北市)
行政院長蘇貞昌常發言抨擊韓國瑜。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韓國瑜國政顧問團昨正式成軍,選在此刻公布,大有期待選民理解選舉是該回歸治國理念與政策牛肉了;目的無非是想要擺脫對手,透過執政優勢對韓不假辭色的負面攻擊與騷擾,接下來就看對手如何應對了!
因郭王柯桃園三結義暫時破局,一手主導郭王柯合的陽謀已出現矛盾,尤其是郭在沒有把握勝選情況,國民黨主席吳敦義等又找台階來讓郭下,期望能讓郭韓心結,都能在一切都為中華民國與中國國民黨再造、中興下,有機會化解。看在柯蔡眼裡,會是如芒刺在背的壓力,從而回到正面的選舉氛圍。個人以為媒體在報導選聞上,該是唾棄負面爆料的假訊息了,才能對台灣的民主更加提升。

盛治仁/世界越快,心,則慢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盛治仁/世界越快,心,則慢
◆  王正方/楊安澤名列第八
◆  施振榮/教改 學校、家庭、社會不可偏廢
◆  林中斌/經濟復甦將了 川普連任難料
◆  薛承泰/父親節的震撼
◆  洪蘭/雙語可活化大腦、延緩失智
◆  馬凱/生養國之重寶者 重罰!

◆  王健壯/百分百言論自由是個笑話
◆  周行一/中美互換?
◆  楊志良/破窗政治
◆  王文華/人類踏出一大步,我們原地踏步?
◆  葉銀華/純網銀是鯰魚?
◆  劉維公/誰是生態危機的最佳方案?
◆  趙春山/兩岸走向「丟掉幻想,準備鬥爭」不歸路?

◆  盛治仁/讓「脊兒」不再孤單
◆  方祖涵/屬於大家的球場台灣日
◆  謝哲青/生而為人的條件
◆  劉憶如/台灣純網銀起步 期待普惠金融






盛治仁/世界越快,心,則慢


2019-08-17 23:51 聯合報  盛治仁(作者為雲品國際董事長)
目前整個大環境充滿了不確定性,圖為香港反送中抗爭引起港警反制。 (路透)

最近和朋友聊天,互相感慨整個大環境充滿了不確定性
從影響最大的氣候變遷開始,最近幾乎每個月都創下史上最熱紀錄。到中美貿易戰,看來戰線還會拉長,不知道何時才能有較穩定的國際經貿環境。再到香港反送中活動的對抗升高和兩岸關係的緊縮,不但局勢發展令人關注,對我們的觀光產業也造成一定程度的衝擊。
最後是國內政經局勢,因為進入選舉周期,變化快速且劇烈,不管是兩大黨內部或第三勢力的許多發展都是前所未見,也很難精準預測未來,真可謂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煩心。
事實上,煩心是沒有用的,改變不了任何事情,反而只是影響了情緒和生活。
我一向有一個還不錯的習慣,對於任何事情,能操之在我的部分,就盡全力去做不是自己有辦法控制的,就交給上帝,盡量不再空想讓自己心煩。這個道理知易行難,是我一貫努力方向。
英國詩人威廉亨利William Ernest Henley)十六歲時因為罹患肺結核必須截肢,失去了左腳。後來為保住右腳,必須多次動刀,他在病床上恢復的時候,寫下了一首感動人心的無題詩。詩中的最後兩句話,「我是我命運的主宰,我是我靈魂的統帥」(I am the master of my fate, I am the captain of my soul.),被許多人在關鍵時刻引用,包括邱吉爾在國會的演說、曼德拉在獄中鼓舞獄友、越戰中被俘美軍的相互打氣,以及翁山蘇姬描述她父親和盟友爭取自由的努力等。
這首詩後來被命名為永不倒下」(Invictus),來形容面對困難時不被擊倒,反而展現出自律和堅毅態度的精神這個精神,也是我們面對逆境時必須學習的榜樣
要能做自己的主宰,除了主觀上要有堅強意志力之外,客觀上也要做出充分準備。有一位在做人做事各方面都很成功,且我很敬佩的前輩曾跟我說過,他能夠完成很多事情,有七十五%是因為運氣很好。他特別強調這麼說不是因為謙虛,而是事實。但重點是,如果自己沒有做好那廿五%的努力和準備,就算運氣來的時候,也沒辦法做成什麼事。
面對大環境的變化,就算未來充滿挑戰,現在我們能夠做的,就是在自己崗位上,盡力做到最好。我很喜歡這句廣告詞,「世界越快,心,則慢。」與其跟著浮動不已的社會起舞,不如靜下心來,務實地把眼前自己能掌握的事情一件件做好。
擔心氣候變遷,就以具體行動改變生活習慣,並盡量影響他人一起來過更節能減碳的環保生活。產業環境挑戰嚴峻,就好好地營造自己的特色來區隔市場,等待景氣恢復。打順風球的時候要有危機意識,面對逆境時也不要喪失鬥志。這些感想是給自己鼓勵,也分享給憂心大環境的朋友們參考。大家一起努力,黑暗終將過去。
(作者為雲品國際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