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11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大陸經濟先救市才能救世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聯合報社論/從桃捷的四副總,看鄭文燦章魚式用人
◆  聯合報黑白集/「貧窮死」是台灣之恥
◆  經濟日報社論/大陸經濟先救市才能救世





經濟日報社論/大陸經濟先救市才能救世


2023-02-11 01:06  經濟日報/ 社論
中國大陸經濟解封。路透



今年世界經濟展望原本不樂觀,但在中國大陸全面解封且順利度過疫情高峰之後,諸多國際機構及人士轉趨樂觀,認為多了一個提振經濟拉動因素,可對流轉於通膨與衰退之間的全球經濟產生關鍵性轉折效應

這個預期符合事理中國大陸為全球最大消費市場,解封後消費恢復常態,有助於各國對華出口的成長,也有助於全球產業供應鏈的順暢與復原。中國經濟活動正常化之後固然會大幅增加對石油、天然氣、銅、鐵以及大宗商品的需求,加重商品價格上漲壓力,不利於通膨降溫。但總的來講,通膨已趨緩和,眼前最緊迫的危機是經濟衰退,所幸中國解封送來及時雨,所以對其提振效應可樂觀期待。

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的經濟體,當中國的消費力擴增,自然也會對全球經濟刮起順風,過了今年第1季的亂流之後,可望有助於世界經濟春風拂面,長出新芽。美國、中國、歐元區經濟第1季肯定不好過,之後可能出現復甦曙光。國際投資銀行高盛預料,一旦大陸國內需求完全恢復,可提升今年全球GDP約1%。這個預估可能太過樂觀,但可以預見,全球經濟成長有機會趨於溫和成長。

大陸經濟近年來遭逆風吹襲,拉動大陸經濟成長的三駕馬車從投資出口再到消費均遭負面因素衝擊。角色愈來愈吃重的消費,民國一一○年(2021年)最終消費支出對GDP成長的貢獻率達65.4%,但民國一一一年(2022年)卻因多點封城以及疫情制約消費與生產,導致消費急凍,貢獻率數值一度大跌至32.8%。解封後已提振市場對經濟回溫的信心,國際金融機構多預計3月份大陸消費數據將會有超預期成長,可望再調升大陸今年的GDP增速預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上月底已更新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將今年的全球經濟增速上調0.2%,同時將中國今年的增長預期提升0.8%,其中的連動關係很明顯。

中國經濟近年內外交困,外來因素源自國際通膨肆虐、經濟景氣走弱、產業鏈外移以及美國主導下的科技卡脖子與貿易圍堵;內在負面因素則多是政策的主觀作為造成,尤其是推展共同富裕整治市場秩序、匡正壟斷現象國進民退等政策無論政策動機為何,打擊民營企業與削弱國內外企業的投資信心卻是殺傷力可觀。現在政策風向轉了,一些矯枉過正的舉措略有修正,加上疫情緩和,經濟可望否極泰來,但籠罩其上的陰霾一時也難以廓清,仍將繼續起作用。

一般民眾相對較高的儲蓄率將為後疫情時代的消費成長提供支撐,但經濟受疫情制約三年,防疫政策嚴管死守,導致許多中小微企業破產負債累累者眾失業率攀高,這些負面因素都不利於提振有效需求,現在舒緩後可為經濟提供成長動力。

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因房地產受打壓以及檢疫費用龐大,多呈負債累累的窘態,難以如往昔那般大筆投資,於擴大內需十分不利。房地產政策是亟需解開的政策結,房地產開發企業的資金鏈多處在緊張的運行狀態中,債券、信貸、股權三個融資主管道多不暢通,近期政策雖有鬆綁,先後提出「金融16條」等,但力道仍不足,開發商的資金壓力仍未完全化解,無法使房產恢復成為帶動成長的引擎。

至於同樣因政策壓制而受傷慘重的平台經濟產業,雖隨著監管正常化而生機再現,但餘悸猶存,創意性經營也受限,如何能再展翅高飛不無疑議。平台經濟攸關經濟的成長、就業機會的提供以及國際的競爭,國家必須強力支持。如同中國大陸的整體經濟困局,只有完全打開政策糾結,才能疏通筋脈,而唯有先能自救,在國內達成救市之功,才可能有救世之力。












聯合報黑白集/「貧窮死」是台灣之恥


2023-02-11 05:56  聯合報/ 黑白集
寒流頻頻來襲,雞蛋產蛋量下降,通路平價雞蛋出現賣空狀況。記者曾吉松/攝影


走過經濟奇蹟年代,我們有過「台灣錢淹腳目」的說法,但那個時代似乎已經遠去。如今,台灣民眾為了雞蛋價格斤斤計較,政府官員發個三倍券便耀武揚威,要求百姓排隊領取。更驚悚的是,社會上連續出現貧窮死」,措不及防降至新轉折。

新北中和近日發生一家四口三死的悲劇,僅剩失智的老父,伴著化為乾屍的妻和二子有一餐沒一餐地獨活。這場悲劇不是發生在偏鄉,而在人口稠密的市區;一家人陸續身亡,卻連微弱的求助聲音都發不出來,只能孤獨面對。政治人物呼喊過的「福利國家」、「社會安全網」,都消失在空氣中了嗎?

隨即,新北土城又發生類似悲劇。一對五十多歲的夫妻被發現陳屍家中,已死亡多日。平日開計程車為生的男子,因欠繳水電費用,家中被斷水斷電,連計程車也因欠費被拖吊;最後,夫妻兩人無聲無息地在黑暗中告別人世。未列為關懷對象的人,真的就沒人關心了嗎?

去年也有一起,彰化和美三兄弟因生活困難,三人皆餓到瘦成皮包骨。被發現後,民間善心捐款湧至,但大哥旋即病逝。在現實生活中,他們是經濟弱勢;但依政府的社福標準,三人卻被排除

我們的社會安全網何止破了,根本破得不成形狀。當越來越多人陷於貧窮與孤苦死,政府有臉再說廿年經濟最好?













聯合報社論/從桃捷的四副總,看鄭文燦章魚式用人


2023-02-11 06:01  聯合報/ 社論
桃園大眾捷運公司董事會通過沈志藏接任董事長。圖/桃園大眾捷運公司提供


張善政上任桃園市長後,著手整頓虧損累累桃園捷運公司。第一步,他先延攬台北捷運公司前總經理沈志藏出任桃捷董事長;第二步,檢討內部人事合理化,桃捷公司原設有四名副總經理,將裁減三人,只留任一名副總;革除酬庸,以重建桃捷的企業文化。桃捷在前桃園市長鄭文燦手中虧損三十四億,他留下的這個大爛攤,張善政能收拾得了嗎?

桃捷的資本額為三十億元,因經營不善,前年底已虧損殆盡;至去年九月,累計虧損已高達卅四億元。令人好奇的是,如此嚴重的問題,鄭文燦在其任內似乎不急於解決或改善,任憑桃捷靠著短期借貸周轉苟延殘喘。更可議的是,桃捷一口氣設置了四名副總,除了加重公司人事成本負擔,更被質疑有酬庸之嫌。

張善政接手這個爛攤,除了積極整頓改善,別無他法,否則桃捷將無以為繼。他選擇從裁減三名副總經理下手,也是一項宣示性作法向外界昭告前朝用人之浮濫與浮誇。如果以台北捷運公司的組織架構作為參考基準,桃捷用人的誇張虛浮,便一目了然。北捷一年的運量是五.三億人次,只設置三名副總。而桃捷的年運量僅一千七百多萬人次,不到北捷的三趴,鄭文燦市府竟大剌剌安排了四名副總,這不是胡亂酬庸,難道是具有遠見?

撇開台北捷運不談,高雄捷運每年的運量是四千萬人次,為桃捷的三倍,也僅設兩名副總。至於新北捷運,因為起步營運較晚,年運量僅三百五十多萬人次,則只設一位副總。如此比較下來,桃捷虧賠的速度如此之快,卻還大剌剌設了四名副總,比其他捷運公司都出手闊綽;其中除了缺乏健全經營理念更任意拿人民納稅錢揮霍,這樣的首長還會有什麼施政紀律

鄭文燦在桃園市長任內,向以「政通人和」著稱;他的「五星級政績就是靠著政治身段柔軟勤於廣結善緣所奠下的基礎。然而,如果揭開他藉由酬庸廣建人脈布幕,從專業考量、良善經營、知人善任的角度檢驗,其徇私之嚴重,恐怕讓民眾聞之搖頭。

例證之一,張善政就任前,鄭文燦將桃園市府的各種「機要職缺全部卡好卡滿」,以致張善政想要任用的機要,卻沒有相應的「簡任」缺讓他們履職。這次鄭文燦升任行政院副院長後,隨即傳出,懸缺三年桃機董事長可能由其親信前市府秘書長黃治峯接任

例證之二,鄭文燦以桃園市的地利之便,加上他晉身中央接班的傳聞不斷,他執政八年間,對於桃園機場周邊的國營事業包括華航、桃機、桃勤、華儲等公司都擁莫大的人事影響,一條龍式地培植自己的人馬與勢力。三年前,一則因為過度坐大,二則由於績效不彰,引起民進黨派系間的不平;為此,他安排的人馬-桃勤董事長郭榮宗華儲董事長陳宗義等人,遭閣揆蘇貞昌一次拔除。此外,桃機前董事長王明德則以屆退不延任處理,民航局長兼代至今,可能仍由鄭文燦人馬遞補。

例證之三,華航民國一○八年(二○一九年)發生機師罷工事件,其間傳出交通部長林佳龍「叫不動華航」之事,外傳原因是華航董事長何煖軒只聽市長鄭文燦的話。

鄭文燦執政期間,桃捷財務黑洞幾乎從未受到討論;直到桃園政黨輪替,張善政才讓外界看清其問題源頭,也暴露鄭文燦用人任事之不合理。從桃捷看桃機乃至周邊國營事業的經營問題,鄭文燦八爪章魚式的用人,他的神話如何能信?



【專家之眼】北溪爆炸羅生門 證據講話見真章

◆  【專家之眼】北溪爆炸羅生門 證據講話見真章

◆  【專家之眼】「陰謀論」對台灣的影響
◆  【專家之眼】誰相信? 陳吉仲說自己沒有干預蛋價
◆  【專家之眼】美國內政攻守忙 中國氣球好藉口
◆  【專家之眼】夏立言再次訪陸 各方要珍惜寶貴時機






【專家之眼】北溪爆炸羅生門 證據講話見真章


2023-02-11 07:53  聯合報/ 張競/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
位於德國盧布明的北溪1號管線。(路透社)


民國一一一年(2022年)9月26日由俄羅斯向德國輸送能源之北溪天然氣管道,其中包括位於波羅的海海底北溪一號與北溪二號管道,同日發生爆炸破壞事件。事件發生後,大量天然氣洩漏至附近海域,美國、歐盟、北約與俄羅斯先後發表聲明,各方都認定此事件係屬人為破壞事件,但究竟誰應負責卻莫衷一是,矛頭指向何方亦因政治立場差異各有不同解讀。

事隔數月,負責調查該破壞事件之瑞典與丹麥政府尚未提出任何結論;但曾經獲得普立茲獎之美國資深記者赫希Seymour Hersh)卻透過個人網站發表專文,直指美國係導演整個破壞事件罪魁禍首。該篇專文不僅在國際政治舞臺引發關注,更挑起莫斯科與華盛頓間之新仇舊恨,雙方言語交鋒更是極度激烈;而白宮則是透過國安會發言體系嚴辭否認,中央情報局與美國國防部立即跟進附和,但卻未採取更進一步法律行動。

由於赫希本身無法參與調查作業,因此確實在分析解構上缺乏直接證據,但其卻透過拼湊多項間接證據,其中包括民國一一一年(2022年)2月7日美國總統拜登親自表示,若是俄羅斯戰車或軍隊越過烏克蘭邊界,將不會再有北溪二號。同時更引證民國一一一年(2022年)9月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hony Blinken)針對西歐能源危機後果新聞發布會中,亦曾建議停建北溪管道工程,期能釜底抽薪斬斷歐洲依賴俄羅斯供應能源,避免俄羅斯將能源供應「武器化」,透過要脅達到政治目的。

儘管拼湊此等跡象與徵候,讓其所描述情節看起來真是言之有理,但是由於缺乏斬釘截鐵證據,並且確認真正元凶,確實是很難讓被指控者認罪,反而讓白宮仍然得以高調反駁此種狀況就是古語所稱事出有因,查無實據,但卻可讓政治攻訐獲得攻防彈藥,所以從各個國家媒體報導傾向,就可以顯現出各方對於美國是否有可能陰謀導演本案之採信程度。

但是本案最讓人感到奇怪之處,就是出身於美國主流媒體,曾經在民國五十八年(1969年)揭發美軍屠殺越南平民事件,更曾經調查民國九十二年(2003年)美軍殘害伊拉克囚犯案件,在新聞界具有極高可信度,同時更有相當輩分之赫希,居然在揭發本案初期,會讓具有政治與社會影響力之美國主流媒體,諸如紐約時報與華盛頓郵報刻意保持漠視與沉默,讓此等能夠登上頭版頭條新聞,被硬生生地淡化與降溫,這才是讓國際社會感到不寒而慄最重要原因

讓證據講話才能見到真章,這是全球理解之共通事實但是美國媒體不畏政府威脅,力抗政治干預,卻是美國維護民主與自由信譽重要表徵。但是當美國政府能夠影響媒體報導題材取捨態度,在表面上行政體系與政治人物是贏家,但對美國公眾與知識分子,再加上全球各國解讀美國政治來說,卻是項相當負面徵候,甚至可說絕對是警訊。

北溪爆炸案發生後,誰會因此獲利?而誰又會因此受害?其實相當清楚明白,就尋找真正操縱此項陰謀者來說,自然是得以循線追查。但是由於當時西方各國憑藉著其媒體在全球言論市場之主導優勢,居然讓許多政治評論者與軍事觀察家會去附和,此案件不無可能是由莫斯科自導自演,希望獲得國際社會同情,並且主導政治觀感之假旗(false flag)行動。

會讓國際社會接受俄羅斯會自行破壞北溪天然氣輸送管道,以便栽贓嫁禍西方,其實就要靠媒體大力並反覆放送,透過眾口鑠金來引導輿論,更藉由嚴厲撻伐俄羅斯,最後就會達到積毀銷骨效果。但若是對比美國主流媒體對於赫希觀點刻意漠視與忽略,其實才是更可怕之政治信號。

國際政治不免選邊,但誠如電影《艋舺》最重要對白:「意義是三小?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義氣!」觀察美國政府透過影響媒體應對此案態度,儘管北溪爆炸案在地理上距離台灣很遠,但想到未來台海情勢與和平穩定,與美國政府所採政策息息相關,吾人必須隨時注意理解美國高層如何應對國際社會,戰略上如何縱橫捭闔,此時在心理層面上,吾人距離北溪爆炸案其實很近,只是要不要將話說出來。

美國到底有沒有衰弱?到底能否信賴?疑美論到底是否有點道理?或許華盛頓能否承擔幹出骯髒陰謀後,被人揭發所產生壓力,更是個重要指標吧!



口罩解禁 只敢做半套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口罩解禁 只敢做半套
◆  今日一同歡慶 國際女性科學日
◆  美中變局 AI會怎麼答
◆  管制探測氣球 避免危及飛安
◆  角逐2024 誰能端出兩岸政策牛肉
◆  阻兩岸交流 怎盼春暖花開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口罩解禁 只敢做半套


2023-02-11 06:27  聯合報/ 劉培柏/前台灣省家畜衛生試驗所所長(新北市)
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昨宣布,將於2月20日實施室內口罩解禁。記者林伯東/攝影


日前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廿日起放寬室內戴口罩規定,但在醫療院所、老人院、公共運輸工具上仍須佩戴口罩,並建議民眾有症狀或在人群聚集處戴口罩,其他場所民眾自主決定。筆者認為指揮中心「強制、建議、自主」調整措施,並未鬆綁醫院與公共交通工具上口罩禁令,卻沾沾自喜與國際方向一致,其實和歐美全面解禁措施相比,就如台諺「懶鳥比雞腿」,差異很大喔。

疫情初期,國內口罩缺乏,民眾搶購,該中心竟宣導「台灣並無重大疫情,大眾交通工具上不必戴口罩。」爾後本土案例紛紛冒出,該中心又獎勵口罩業者增機台日夜趕製,連國軍都支援。當認為國內供應充足時,該中心還贈送多國且作大內外宣,同時訂出全球最嚴的口罩禁令,從此口罩就成為台灣百姓出門必須的佩戴物。民眾在哪兒要戴口罩,該中心說了算,否則罰款伺候!

目前八成以上民眾都接種過兩劑疫苗,疫情已趨和緩,民眾人人依規戴口罩,有效阻止病毒傳播,才是台灣亮眼防疫成績的大功臣。至今國際間已有多國紛紛解禁口罩,該中心官員卻對口罩全面解禁仍不鬆口,顯然是明白戴口罩的功能,不想承擔負面後果政治責任

至今全球仍在流行新冠病毒,大都為 Omicron 亞型株或其衍生株,這些病毒株病原性和毒力,幾乎都一樣。感染 Omicron 家族病毒,九十六%以上患者為輕症或無症狀,而 WHO 估算全球新冠死亡率為○.九%,台灣則僅○.二%。日前指揮中心表示,本土 Omicron 亞型變異株監測結果發現,BA.2.75已成國內主流病毒,占病例數五十六%以上,並持續增高中。筆者認為 BA.2.75 恐將繼續流行一段時日吧?

台灣相較國外遲了半年才流行 BA.2.75,筆者認為此是嚴格口罩禁令,阻擋病毒傳播,因減災造成的效果。其實戴口罩會造成與病毒共存」的某些障礙,只是讓疫情緩慢持續延燒而已。此種口罩禁令已不符合國際間的防疫作為了。

目前歐美國家對國內新冠防疫,完全取消口罩禁令;集會場所、電影院、演唱會、餐廳、大眾運輸工具上,甚至很多醫院、老人院都僅建議進出戴口罩,沒強制規定,且很多國家已將感染新冠視為感冒之一般性醫療疾病了。日前美國宣布,將在五月十一日結束因應新冠疫情的「國家與公共衛生雙重緊急狀態」,不單不強制要求佩戴口罩或接種疫苗,對新冠個案也不再檢測或使用藥物,讓民眾恢復疫前正常的生活。據知有很多國家將會跟進,台灣呢?

口罩全面解禁是件小事,卻是指揮中心不敢超前部署的大事五月後,當全球各國都解除新冠緊急狀態,恢復正常生活時,想想若台灣還在開記者會報告病例數,很多場所還是會有嚴格口罩禁令,坐捷運不戴口罩還是會被罰錢,可能會成為全球最遲恢復正常生活的國家。









今日一同歡慶 國際女性科學日


2023-02-11 06:27  聯合報/ 李枝桃/資深教育工作者(南投市)


邀請朋友周六來中興新村參加「二/十一國際女性科學日嘉年華會」,他一臉錯愕說自己是學校兩性平權的委員,根本不曉得有這樣一個節日;告訴他這是民國一○四年(二○一五年)聯合國大會決議,宣布自民國一六年(二○一七年)起,每年二月十一日為「婦女和女童參與科學國際日」(台灣簡稱「國際女性科學日」)。他尷尬的說真的沒聽過,我告訴他:其實若非清大戴明鳳教授告知,我根本也不知道呢!

我相信一定有許多民眾和我們一樣根本不熟,既然不熟就根本不理解其背後想要促進婦女和女童充分平等參與科學領域,消除對婦女的一切歧視,包括就業和教育領域落差與歧視等意義

清大戴教授說,聯合國制定國際紀念日的目的,在凸顯或彰顯特定議題的意義,這議題必然是普遍且亟待解決的問題。她很清楚台灣向來有「男理工、女人文偏頗認知,因此身為女性科學家,她覺得自己有責任去倡議去改變這思維,「我四處辦營隊,鼓勵女性同學參與科學實驗,希望透過動手做的課程能讓女同學了解科學並不難,也絕非男同學才擅場,我為此走出大學舒適圈,無論小學或是國高中,我都不拒絕,我不曉得自己能影響多少?但我知道若我不做,就絕對沒影響力」。

年前戴教授來找我洽談 STEAM 教育冬令營計畫時,當時她也提到十一這天的意義,並說若有可能應該辦一場科學嘉年華會,讓民眾親近科學,認識神奇及趣味的科學。我聽著她說起這日子的重要性,及其推動的用心與努力,還有獨自前行的孤單寂寞,我滿心感動的說:「那就來辦吧!」

我覺得這活動應該大家一起來,因此即邀請好友們一起和清華大學合作,決定就今天在南投中興新村親情公園大草坪,舉辦科學嘉年華市集活動

為響應並呼籲教育及就業都不應歧視女性,因此科學嘉年華會跳脫只邀請教育單位設攤的桎梏,期待產官學都能一起響應。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中彰投區分署長劉秀貞一聽立即響應,而在戴教授科學教育的多年經營下,許多大學及自然科學博物館聽聞後,也都主動響應設攤。最後,南投集集的兵整中心也來請求設攤,戴教授不忍拒絕,更樂見全民一起來關注,因此還是答應了!

女生不適合學理工,就如同男同學不適合學家政一樣的偏頗,期待教育能充分提供孩子各面向的學習機會,讓孩子在學習中找到自己的興趣及擅長的地方,而不是由家長偏頗觀念來指導孩子學習的方向。

朋友笑著說:「雖然這是不為人熟知的一個日子,但我不缺席!」

是的,二/十一我們不缺席!













美中變局 AI會怎麼答


2023-02-11 06:27  聯合報/ 朱立安/大學教師(嘉義市)
間諜氣球事件使中美關係再陷緊張。路透社


幾天前,葛萊美獎頒獎,主持人是曾與川普、金正恩等人同列「時代雜誌百大人物」的崔佛諾亞。歌手碧昂絲連同本屆葛萊美,已獲得破紀錄卅二座獎盃,但整星期最紅的仍是「氣球門」。拜登總統擺出大英雄姿態,出動戰機和飛彈擊落那粒飄到美國的流浪氣球。

「可憐拜登!歐巴馬下令殺賓拉丹,拜登下令打氣球!」美國左派諷刺節目圍繞著「氣球門」犀利笑罵。崔佛諾亞也偏左,更是笑劇高手,他在葛萊美獎調侃自己如「間諜氣球」飄來飄去,挖好萊塢情報。他的連珠妙語還算客氣,幾十年老牌節目「每日秀」,把炒作氣球恐慌的右派政客驚恐喊叫「中國間諜氣球」的臉部特寫剪輯在一起播出,才真是對準了最蠢的要害踢下去。

不過,用氣球搞間諜,是法國大革命時代就有的套路,人造衛星從太空監視地球的今天,難道要再重拍老掉牙「環遊世界八十天」嗎?兩年前,眾星雲集的「千萬別抬頭」,嘲弄美國總統與政客的醜陋嘴臉,諷刺片蔚為風潮,這些片評價高、得獎多,但也被右派批評是左派陰謀。美國兩黨政治變成兩極對立,滲透進生活每個層面。左右兩邊互看不順眼,也互相抵制、互相封殺,此對立狀況是南北戰爭解放黑奴以來罕見。

碧昂絲年輕時演過電影「夢幻女郎」,講六○年代「摩城風格Motown)」音樂發展,情節刻意穿插馬丁路德金恩的黑人民運,用意至為明顯。一六一九年,首批非洲黑人被運到北美當奴隸,美式民主與人權四百年的進展究竟是直線或螺旋?學界討論難比黑人感覺切身。曾在德州開槍濫殺多人的白人民族主義男子,今年二月在法庭承認仇恨犯罪。再早幾天,佛羅里達州的金恩紀念會有人拿槍掃射,在田納西州,黑人尼科爾斯遭多名警察毆打致死,電視新聞受訪者說,這個白人國家種族歧視已經內化成系統性傳染病。從一六一九年蓄奴重新建構的美國史觀,被歸類為「批判性種族理論」;而當拜登打爆氣球,右派新聞又質疑裡面有無「武漢肺炎病毒」,左派則反脣相譏裡面有「批判性種族理論」,才嚇得右派屁滾尿流。白人依然要把有色人種踩在腳底,所以,系統性種族歧視與氣球事件,都會有後續,一時間不會停止,但美國會讓戰場避開本土,這是左右兩派共識。

美國朋友拿氣球與保險套開玩笑,問我想法,我心裡盤算著,剛剛問過 ChatGPT「美中兩國何時打仗?」現在新版 Bing 也宣稱整合人工智慧,可以針對複雜問題直接給出完整直接答案,等下就去體驗。










管制探測氣球 避免危及飛安


2023-02-11 06:27  聯合報/ 張健常/軍退(台南市)
美軍4日擊落中國偵察氣球後便展開殘骸打撈任務。專家說,氣球裡的東西是找出用途跟偵察能力的關鍵。 美聯社


中美兩強氣球vs.飛彈事件餘波盪漾,網路流傳美空軍出動兩架 F-22 戰機擊毀氣球的實況秀,高空影片以分鏡多視角拍攝,配合飛行員通話紀錄,臨場感十足,像極了捍衛戰士續集,只是目標換成了氣球。

國內的高空探測氣球,多為中央氣象局施放,藉由綁上觀測儀器盒,蒐集特定區域氣壓、溫溼度、高空風速與風向,再透過無線電波將觀測資料傳送到地面的接收器後分析運用,在氣象預報及科研工作上有其功能。但施放與回收管制機制務必落實方可避免肇生飛安事件。

多年前,筆者去枋山加祿堂防砲防訓中心執行陸空聯訓任務時,就在小琉球附近遇過一枚氣球,幸好當日天氣不錯,發現時保持目視避讓,並即時告知高雄航管位置高度俾掌握相關航情,但當下確實不知它是從哪飛來的?又將飄去何方?萬一有航空器碰上後果難料。

倒是氣象局台南氣象中心大廳裡,有面科普展示板顯示戰鬥機飛行空層在卅公里以上,感覺奇怪就近請教值班館員,世界上有哪種戰鬥機可飛到這種高度?當然是問不出個所以然。公部門利用開放空間推動地球大氣科學教育是好事,但展示內容失準或廠商繪製不當,就有誤導大眾之嫌。

沒有人會希望陌生人經常出現自家後院伸頭探腦,氣球事件只是中共近年在太空技術上突飛猛進的一小段插曲,後續發展卻頗值觀察。拜登總統基於政治考量派戰機擊落氣球,也是趁機宣揚國威表演一場煙火秀,似乎忘了半個世紀前由中情局主導的西方公司,如何多次派機深入中國大陸偵查情報,不幸犧牲送命的,卻是中華民國空軍飛行員。歷史的弔詭,莫此為甚。












角逐2024 誰能端出兩岸政策牛肉


2023-02-11 06:27  聯合報/ 戴世瑛/律師(台北市)
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左起)、新北市長侯友宜、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本報資料照合成


對是否參選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郭台銘受訪表示「在等國民黨的一個辦法」。問題是,何種辦法才能保證選出對的人?

民進黨當局施政不彰,台海兵凶戰危,導致九合一選舉慘敗,在野陣營對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贏回執政權重燃希望。然地方縣市長選舉畢竟非國外「期中選舉」可比,面對綠營仍掌握執政資源優勢,加上美中對抗局勢多變,動輒影響兩岸關係,國民黨選情未必樂觀。尤其「非綠」陣營內迄無足以團結內部,定於一尊的總統參選人選。萬一提名作業不慎,恐重演民國一○九年(二○二○年)分裂危機。

唯近來從金酒重返大陸市場,到夏立言出訪,諸多事件顯示,兩岸交流與緩和對立,仍係國民黨有別於民進黨,可積極發揮爭取民意的強項。

故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人選爭議解套關鍵,或不在於黨員資格有無、黨員投票與電話民調占比多少、民調根據市話還是手機等技術性規則細節,而是於包括兩岸關係政治定位、雙方產業經貿合作與競爭策略、美中衝突時自處因應等議題上,有志大位者能否端出實質「政策牛肉」。

國內向來缺乏其他民主國家在選前,無論黨內外,公開頻繁舉辦政策辯論的經驗。前車可鑑,針對敏感的兩岸問題,倘政策論述不明,辨識度不高,既無從吸引中間選票,也易遭對手抹紅。如同多數人均搞不懂「和平保台」與「和中保台」間有何不同?特別是藍營呼聲最高的二人中,普遍認為侯友宜不長於國際兩岸,而郭董與對岸的經濟利益糾葛,易成攻擊目標。但倘沒有機會給予他們表態、辯駁或說明,對支持者而言,上述質疑又何嘗公平?

基此,我希望不分藍綠,能取法先進國家,初選機制改以理性的政策與議題為導向,降低偏見與情緒干擾。對攸關我生存發展的兩岸關係,更應將參選人相關說帖、辯論或說明會,納入民調程序要件,俾利受訪者事前參考與明智抉擇。

為勝選考量,任何政黨規章固可從權修改,唯原則立場不容迴避。一旦高見良策通過民意檢驗,或不待提名出爐,「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救世主」便呼之欲出了。













阻兩岸交流 怎盼春暖花開


2023-02-11 06:27  聯合報/ 王景嚴/自由撰稿(高雄市)
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8日啟程訪陸。記者黃仲明/攝影


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八日率團訪陸,九日與大陸國台辦主任宋濤會面。在兩岸關係日趨緊張之際,國民黨赴陸原本是改善兩岸關係,促進雙方和平交流的契機;可惜的是,陸委會竟以負面心態看待此事。

宋濤在會見夏立言時表示,願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共同政治基礎上,同國民黨加強交往,增進互信,攜手推動兩黨關係和兩岸關係向前發展,共同努力為台海謀和平、為同胞謀福祉、為民族謀復興。

此說辭實老調重彈,並無奇特處。可是陸委會卻認為大陸刻意矮化台灣主權,對台灣造成傷害。

夏立言行前,陸委會表示國人從事兩岸交流活動應秉持對等尊嚴,遵循政府政策與相關法律規範,且要避免落入統戰分化的可能風險。陸委會警告充分顯示官僚心態。

事實上,會談一開始夏立言就提出「三大訴求和關切」,呼籲兩岸過去已經達成的民生協議,一定要設法落實和維護。同時兩岸應該要盡量緩和緊張情勢,盡最大努力追求和平穩定。此番言詞充分反映目前台灣的民意,更沒自我矮化。

此前,立委陳玉珍與金門縣長陳福海率團前往廈門,獲得陸方同意讓包括金酒在內六十三項產品銷往大陸。國台辦日前建議恢復兩岸直航航點。凡此種種,皆說明大陸對台仍有善意,希望兩岸和平交流。

蔡總統日前在台商春節聯誼會上表示:「願意與北京當局展開對話,一起尋求雙方可接受、可促進區域和平及穩定的可行之道」。此氛圍下,夏立言訪陸,不啻為兩岸和平交流開啟新頁的大好機會,朝野均應正面看待。

然而民進黨指稱夏立言訪陸是「朝共」。民進黨扯國民黨後腿不足為奇。因為民進黨自己無法與大陸直接溝通,又不願國民黨搶鋒頭,自然拿負面論點批評。但陸委會的言詞就有可議之處。

政府設立陸委會主旨,就是希望陸委會能夠「知陸」、「友陸」,促進兩岸人民和平交流,增加相互了解;而不是成為兩岸交流絆腳石。陸委會對兩岸民間交流,應該鼓勵多於限制,支持多於打壓。如此才能實現邱太三就任時所說的春暖花開。



​​方祖涵/新興世界的奇蹟?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方祖涵/新興世界的奇蹟?
◆  盛治仁/疫後缺工 別讓業者獨自面對
◆  陳冲/三英戰呂布 親美還是疑美?
◆  劉憶如/美國就業強勁帶來的負面訊息
◆  薛承泰/遊民包圍了北車?
◆  辛翠玲/全球化之後─東南亞本幣結算合作趨勢觀察






方祖涵/新興世界的奇蹟?

2023-02-11 06:27  聯合報/​​方祖涵(作者為運動文學作家)
阿根廷球星梅西在卡達奪冠後接受黑袍禮遇。圖/方祖涵
哈里發塔巨型螢幕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上面是穿著黃色球衣的世界足球先生C羅納度。圖/方祖涵


經過杜拜噴泉,竟然下起一場大雨。後來才知道,原來阿拉伯沙漠冬季還是會下雨。

如織遊客在偌大廣場裡,許多人索性就讓身體濕了,反正沒有地方可以躲雨。鼎泰豐在遠處看來人聲鼎沸,背景是世界第一高樓哈里發塔,人類全球化的夢想,依稀還在這裡延續著。

就在這時候,哈里發塔巨型螢幕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上面是穿著黃色球衣的三十七歲世界足球先生C羅納度,字幕寫著「CR7,歡迎來到阿拉伯」。他去年的最後一天剛與利雅德艾納斯隊簽下兩年半長約成為人類史上最高薪職業球員。人們在雨中拿起手機拍下這段影像,不管是遊客、小販,還是移工,興奮是所有人共同的情緒。

在西方世界標準,從卡達世界盃足球賽到 C羅納度加盟阿拉伯聯盟,都是「運動洗白」。此類行為定義是特定組織投入巨量金錢與資源,企圖藉運動賽事改變自身形象。運動洗白不限足球,像 LIV 高爾夫聯盟,甚或是北京奧運,皆被視為這些國家與地區想要淡化世人對其人權自由問題質疑

為了反制洗白,西方社會開始有許多積極作為,像世足賽之前,就有政客人物呼籲杯葛,藝人婉拒表演邀請,媒體拒播開閉幕式等等;在比賽過程裡,球員亦嘗試用服裝或動作做出政治表態,表達對移工與同志人權支持。

那麼,成果如何呢?

卡達世界盃不但是史上觀眾人數最多的比賽,連在美國本土都竟然有跟超級盃足球賽相差不多的收視人口;許多美國與英國球迷不遠千里飛到杜哈觀戰,光是這兩國就包辦了超過十分之一門票。在阿根廷奪冠之後,卡達國王象徵榮譽黑袍罩在梅西身上的畫面更是將阿拉伯傳統變成全球焦點

走過哈里發塔、棕櫚島、世貿園區、阿布達比清真寺、方程式賽車場,再到杜哈的八座摩登世足球館,很難不體認這是跟西方世界所謂普世價值大不相同的地方。杜拜光鮮亮麗名車名店薈萃,猶如人工打造出的鑽石。而同樣地,杜哈為世足興建不只是場館,還有運輸系統與新住宅區,從零到一百的進度也堪稱奇蹟

然而,這些傲人成就背後,卻是移工在惡劣環境下領取低薪民眾毫無民主自由的另一種現實。在聯合大公國境內連谷歌大神都得屈服,搜尋國王名諱只見一片歌功頌德,維基百科也查不到端倪,絕對極權程度遠超過共產國家。而從人權來說,占全體居民極少數的本國人口用大量外來移工提供各項生活服務,幾乎可謂是現代版奴隸制度。在杜拜街頭不但沒有垃圾,連一片落葉都會立即有移工撿拾乾淨,就算夏天頂著攝氏四十幾度高溫也是一樣。

就跟中國大陸許多快速發展都市一樣,這些新興產油國有經濟發展最華麗的表象,卻在歐美人權標準檢視下顯得不堪,才會有洗白行為爭議。問題是,在其中享受成果的人們,是不是其實根本懶得理會另外一個世界的眼光? 


陳國樑/疫後特別條例是「檸檬條例」

◆  陳國樑/疫後特別條例是「檸檬條例」
◆  詹文男/大智若愚vs.大愚若智
◆  彭金隆/願保險市場 也能快雪時晴






陳國樑/疫後特別條例是「檸檬條例


2023-02-11 06:27  聯合報/ 陳國樑(作者為政大財政系教授)


疫後強化經濟與社會韌性及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特別條例》草案之立法討論與行政準備,是目前各界關注政府施政的重中之重。以一一一年度中央政府超徵三千八百億元稅收預算規模,疫後特別條例「錢坑」之深邃,雖然不比合計高達一點七兆元之前瞻基礎建設與防疫紓困振興特別條例,但對於財政紀律的破壞,卻有過之。

在野黨對於草案,主要有兩點質疑。首先,以一千四百億元規模每人普發現金六千元的額度過低,應提高至一萬元;但此倡議,高估了政府的財政能力。

原因在於,一年度稅收出現超徵,未必表示該年度有等額的歲計賸餘可供普發現金。以一一○度為例,根據財政部修正統計,中央政府稅收超徵金額為三千三百億元;然根據主計總處中央政府總決算,當年度歲計賸餘金額為一千八百億元,約莫僅有稅收超徵金額之一半。

在普發現金所須預算規模高過歲計賸餘的情形下,唯有透過債務舉借,方能補足差額;活脫脫驗證:「口袋有錢就花完,沒錢就向子孫拿!」

退一步言,即使有足夠歲計賸餘每人普發現金一萬元,還必須考慮若「不」普發現金,歲計賸餘可以有的用途。

根據上個月方才審查通過之中央政府總預算,加計特別預算今年度中央合共須舉借債務三千九百億元總預算一千七百億、特別預算二千一百億元)。若不普發現金,則一一一年度因超徵而產生之歲計賸餘,即可用來減少今年度之債務舉借。若普發現金而將歲計賸餘用罄,今年度支出則按預算數舉債,這還是:「口袋有錢就花完,沒錢就向子孫拿!」

在野黨提出之另一點質疑在於:一千億元加強韌性經濟」的規劃與四百億元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的保留額度合共一千四百億元是空白授權;質疑這筆錢是選舉私房錢,規避立法監督,有破壞財政紀律的疑慮。然陳揆親上火線解釋,這一千四百億元會提出完整預算案來審議,「絕對不是空白授權」。是否空白授權,容或有討論空間,但破壞財政紀律,絕對毋庸置疑。

根據草案第五條規定,疫後特別條例三千八百億元預算之編製,不受預算法》以前年度歲計賸餘、公債與賒借收入,不得用來作為普發現金之經常支出使用的限制

又,同條亦規定每年度債務舉借額度,不受公共債務法》年度舉債額度,不得超過當年度歲出總額十五%限制這些特別法的豁免條文,使疫後特別條例之預算編列,跳脫普通法之財政紀律規範,破壞財政紀律,昭昭然如日月在懸!

財政與經濟學有關交易資訊不對稱的討論中,品質低劣、功能不良的二手車,被稱為「檸檬車」;在不了解政府財政全貌下,根據稅收超徵數而提出的疫後特別條例,可謂之為「檸檬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