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402021/web/◆ 聯合報社論/看看南韓這面鏡子,民進黨不覺慚愧嗎?
◆ 聯合報黑白集/笨蛋,問題在政府
◆ 經濟日報社論/全球貿易、供應鏈 重新洗牌
經濟日報社論/全球貿易、供應鏈 重新洗牌
2025-04-07 02:46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當美國總統川普宣布針對全球各國祭出高達10%至50%的高額關稅,這場被川普稱作「解放日」的關稅戰,迅速在全球市場掀起巨大震盪。歐新社
當美國總統川普宣布針對全球各國祭出高達10%至50%的高額關稅,這場被川普稱作「解放日」的關稅戰,迅速在全球市場掀起巨大震盪。從華爾街到上海證券交易所,金融市場皆出現大幅震盪,股市暴跌,全球經濟籠罩在不確定性的陰影之下。
這一系列的關稅政策,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是極其不理性的。川普的政策宛如回到民國十九年(1930年)代的貿易保護主義,恐對全球經濟造成嚴重負面影響。此舉不僅會拉升美國國內商品的售價,進一步推升通貨膨脹,也將重挫全球經濟成長動能。
科技產業可能成為此次關稅戰最大的受害者之一,以蘋果公司為例,其產品製造主要集中於中國大陸,川普對中國大陸課徵54%(先前已實施的20%關稅,再增加34%)的高額關稅,使蘋果一日之內市值蒸發逾3,000億美元。除此之外,亞馬遜、輝達等科技巨擘,因其產品供應鏈皆高度依賴亞洲市場,也蒙受巨大損失 。台商作為這些品牌主要合作夥伴,衝擊尤其大。
這樣的情況,不僅僅局限於企業損失,也意味著消費者將面臨產品價格的明顯上漲。儘管川普聲稱這些關稅是由外國支付,事實卻是美國消費者承擔大部分的額外成本。尤其一些製造業利潤薄弱,無法承受如此之高的關稅,最終成本將轉嫁給美國消費者 。
在時尚產業中,影響同樣深遠。從 Nike 到 Prada,許多品牌皆依靠跨國的供應鏈運作。由於中國大陸、越南、孟加拉等主要生產基地均遭受嚴重關稅衝擊,中小型獨立品牌的生存環境將進一步艱難。關稅政策使得供應鏈變得極為複雜,部分品牌可能面臨退回50年前的單一國家製造和銷售模式。
飛機製造商波音作為美國最大的出口商,股價亦大幅下挫。美國對其他國家產品的高關稅,招致全球經濟報復措施,這意味著波音向歐洲等地出口飛機的成本將上升,連帶提高票價,旅遊業相關企業如迪士尼、郵輪公司亦受到衝擊。
金融業方面,儘管關稅主要針對商品,但市場對消費緊縮及全球經濟下滑的憂慮,使美國運通、高盛等公司亦遭受股價下跌衝擊。這些公司高度依賴消費支出與企業投資活動,關稅戰進一步加劇了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對其造成嚴重打擊。
有評論指出,川普政府此次重大政策決策可能受到生成式 AI 模型協助,而非嚴謹的經濟分析與計算。這一做法不僅造成了金融市場的恐慌,更凸顯了川普政府內部決策的草率與缺乏專業性,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堪稱災難性的。
這波關稅大戰背後,其實反映的是川普「美國優先」政策的極端展現。這種閉關鎖國的傾向將美國視為一個被高額關稅圍堵的孤島,迫使其他國家尋找新的貿易夥伴、 建立新供應鏈。長期來看,美國產品的競爭力將下降,全球供應鏈也將進一步脫離美國的影響範圍,這種情況將如同蘇聯經濟在經濟孤立主義之下的貧弱表現一樣。
另一方面,歐洲、中國大陸等國家將更積極地開展彼此之間的貿易合作,試圖繞過美國打造更緊密的貿易網路。這不僅意味著美國在國際貿易中的主導地位遭到減弱,全球貿易秩序將面臨重塑的巨大挑戰與機會。
面對這樣巨大的全球經濟危機,對抗式的關稅戰役不可能產生任何實質性的贏家,最終只會傷害消費者、企業與整體經濟環境。全球經濟面臨的最大敵人並非貿易本身,而是不確定性與政治上的短視行為。
透過這次關稅風暴,全球經濟體應重新思考國際合作與貿易機制的未來。各國將重回談判桌,共同尋找可永續、互利共贏的解決方案,以避免全球經濟陷入更深層次的危機之中;否則,如此不負責任的政策將給全球帶來不可挽回的經濟損害。
聯合報黑白集/笨蛋,問題在政府
2025-04-07 01:32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行政院長卓榮泰要國人「安心入睡」,沒想到一覺醒來卻風雲變色。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大罷免宛如賴政府的國策,民進黨傾全力「抗中保台」,完全沒料到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大戰,已成台灣的國安危機;行政院長卓榮泰一席「安心入睡」,恰似清明時節鬼故事,令人難以置信。「黑色星期一」來襲,台股今天開盤山雨欲來,習慣拚政治的卓內閣手足無措;「笨蛋,問題在經濟」,別再搞錯重點。
川普宣布對等關稅,府院高層首日卻神隱,賴清德總統宣傳「至少我們還有音樂」、副總統蕭美琴大談「潤餅包什麼料」,何不食肉糜景象,讓網民炸鍋。卓揆隔天記者會坦言,「很抱歉來晚了一天」,賴政府似乎與世界脈動處於平行時空。
川普攤牌對等關稅前早有徵兆,美方公布的貿易障礙報告,提前點名台灣對美國造成三大貿易障礙。美國利益才是川普重點,台灣被課以重稅,戳破賴政府大內宣的「台美關係堅若磐石」假象;川普將關稅定調「經濟革命」,我經濟部長郭智輝角色卻徹底弱化,賴政府後知後覺,缺乏談判籌碼,正是國家最大危機。
卓榮泰坦言「要面對一場震撼」,但這場震撼超乎預期,賴政府以為奉上台積電就是保護傘,結果變成大型翻車現場。執政黨才痛罵藍白砍預算,馬上又情勒在野黨共體時艱,企圖用大罷免掩蓋執政無能,證明「笨蛋,問題在政府」!聰明如卓揆應知所進退。
聯合報社論/看看南韓這面鏡子,民進黨不覺慚愧嗎?
2025-04-07 01:29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被彈劾下台的韓國總統尹錫悅。(歐新社)
經過四個多月的政治動盪及歹戲拖棚,南韓憲法法院四日在大批尹錫悅支持者的抗議聲中,以八比零一致通過國會對尹錫悅總統的彈劾案,尹錫悅即刻解職,南韓也將在六十天內重選新總統。尹錫悅的戒嚴鬧劇就此落幕,但南韓被撕裂的政治對立仍餘波盪漾。
自從南韓民主化以來,便陷入自由與保守兩派的政治對立,朝野政黨常會利用地域主義的分歧,以及挑撥反北韓的心態,營造國會與行政的全面性對抗。檢察總長出身,又崇拜威權的尹錫悅,就是箇中能手。在身為弱勢總統,又面臨朝小野大的困境下,尹錫悅以保護國家不被北韓勢力威脅,以及剷除掠奪人民的反國家勢力等理由,宣布戒嚴,但隨即遭國會解除戒嚴。事後被檢察機關傳喚時,尹錫悅又公開呼籲年輕人站起來捍衛自由的民主主義。打著國家安全的大旗,販賣人民的恐懼,正是最廉價的動員方式。
不過,在南韓的大總統制下,還是有司法扮演制衡的力量;每當政治人物逾越憲政秩序的紅線,憲法法院便會適時扮演天平上的砝碼。例如,前總統朴槿惠閨蜜干政引爆的社會動亂,以及尹錫悅宣布戒嚴引發的政治動盪,憲法法院都是以八比零全票通過總統彈劾案;尹錫悅也成為繼朴槿惠之後,南韓第二位被罷免的總統。尹錫悅過去擔任特別檢察官期間,是朴槿惠被彈劾下台的推手,如今自己卻重蹈覆轍,可見歷史捉弄人。
南韓憲法法院原有九位大法官,分別由總統、國會及大法院提名,每位大法官都有自身的意識形態。目前憲法法院只有八位大法官,三位是自由派,三位是保守派,兩位是中間派,但是他們這次卻以尹錫悅對韓國憲政秩序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解除其總統職位的益處,遠大於總統解職造成的國家損失,一致通過尹錫悅的彈劾案。南韓憲法法院不受政治力操控,成為憲政體制的最後一道防線。
尹錫悅宣布戒嚴,並沒有經過實質的審議,也沒有事先告知國會;如今遭彈劾下台,在仇恨政治的推波助瀾下,失去司法免責權保護傘的尹錫悅,未來將會面臨叛國罪的刑事審判,最高可以判處死刑或終身監禁。
從戒嚴風波以來,在高度政治不確定下,南韓歷經史上最大的濟州航空空難,慶尚南道也遭逢有紀錄以來最大的森林野火,現在又面臨美國川普總統對等關稅的經濟大棒;尹錫悅造成的南韓政治空轉與社會撕裂,要直到新任總統上台後,才能逐漸弭平。
那麼,誰會是南韓下任總統?以最新民調來看,在野的共同民主黨黨魁李在明呼聲最高;在執政的國民力量黨群龍無首下,他的支持度遙遙領先所有競爭者。日前二審法院以大逆轉宣判李在明所涉違反公職選舉法無罪,也讓他順勢取得競選下任總統的入門票。李在明在民國一一一年(二○二二年)總統大選只以些微差距敗給尹錫悅,這次捲土重來,被稱為「角鬥士」的復仇。李在明曾批評尹錫悅過度刺激中國、介入兩岸關係,他若當選下屆總統,應會改變尹錫悅親美遠中的政策。
從南韓看台灣,尹錫悅宣布戒嚴,曾讓民進黨心癢難耐;尹錫悅被彈劾,我們的總統卻似正醞釀以「抗中」呼喚準戒嚴的幽靈;尹錫悅提名的大法官同意彈劾尹錫悅,我們的綠色大法官則自甘為當權者護衛;而當南韓憲法法庭以彈劾總統,適時終結南韓幾個月來的政治動亂,台灣執政的民進黨還在號召人民上街頭進行大罷免,讓台灣陷入永無止境的朝野對立。看看南韓這面鏡子,民進黨人不覺慚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