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4日 星期日

經濟日報社論/賦予電價調整更積極的意義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聯合報社論/從潛艦到無人機,國家隊亂象誰該大驚小怪
◆  聯合報黑白集/如果港府說別去台灣了
◆  經濟日報社論/賦予電價調整更積極的意義






經濟日報社論/賦予電價調整更積極的意義


2024-03-24 03:03  經濟日報/ 社論
電價確定4月1日起調漲,儘管社會已較過往能接受調漲的現實,但長期慣於「寅吃卯糧」、享受低成本的結果,也不免引發物價上漲、生活與生產成本上揚的痛苦疑慮。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電價確定4月1日起調漲,儘管社會已較過往能接受調漲的現實,但長期慣於寅吃卯糧」、享受低成本的結果,也不免引發物價上漲、生活與生產成本上揚的痛苦疑慮。我國電價已凍漲多年,這期間歷經多次國際能源價格及燃料成本上漲,但在政府的「政策性」考量下,合理反映成本、調漲電價成為政治不正確之舉,屢屢卻步,致使台電虧損日益擴大,終究還是得花費人民納稅錢補貼台電虧損。

價格」在經濟活動扮演重要角色健全市場價格機能可有效引導資源做最合理的運用,一旦遭遇如生產汙染市場失靈現象時,政府還應積極介入「使市場價格盡量貼近真實成本」。但這樣基本經濟學邏輯一遇到「政策性」考量,完全改觀。公營事業的價格訂定完全沒有市場機制可言,全憑政府(或所謂審議機制)決定,因此最可能出現誤導供需或資源配置結果,自應格外謹慎謹慎於避免使價格與成本產生落差,也避免使資源配置失當

如今電價調漲確定,儘管時機或有政治上的考量、政府也仍因漲幅有限而需將稅收撥補台電虧損,仍是一個較符合經濟學理做法。基本上,電價調漲非僅減少台電虧損這麼簡單的意義,對整體經濟而言,也是邁向健全做法

首先,當然是透過需求法則,促進節能減電,降低用電需求,縮減電力供需落差。儘管一般家戶與小商家的調整幅度較低,這雖有政治考量,也有某種所得重分配效果,但也不應忽略使用者價格與成本落差仍大,以及電價提高方有助於節能減電事實。若總是大戶大漲、小戶小漲,雖可解決短期民意壓力同電不同價長期可能引發更大民怨,只是把問題長期化。若大戶大漲、小戶小漲是欲藉此達到重分配某種公平目的,則會陷入「少數政策要達成多數目標」的困境,因此應有其他重分配搭配政策,而非透過電價補貼來做。

其次,是部分恢復市場擇優汰劣功能。對於某些須依賴低成本才能維持營運的企業而言,除了代表競爭力或創利能力不足之外,有限電力於此發揮的效益最低,也難期待能提供優質高薪就業機會。較高的電價可提供企業提高競爭力與節能轉型的誘因,或將資源移往更有獲利潛力的產業,對整體經濟長期有利。

最後,可促進產業結構優化轉型。長期以來,我國經濟高度依賴高耗能製造業是主要經濟問題之一,若依政府六大核心戰略產業等產業政策發展,將資源調整往高獲利、低耗能產業,降低製造業比重,當可降低電力需求,不用總是由供給端思考如何增加電力供應。儘管目前距這樣的產業政策目標仍遠,但電價調漲應可發揮一定推力,加快產業結構優化速度

產業結構優化還有另一層重要意義電價調漲對物價影響難免。物價上升將使實質薪資、房價所得比等重要且有感的經濟指標惡化,想必這也是政府所擔憂。要解決困境,提高薪資所得重要甚至唯一解方,而這唯有賴於產業結構儘速優化發展更多元、能提供更多高薪就業機會的產業。

電價乃至物價的上漲並不可懼,若能因此促成產業優化薪資提升,此種良性循環應該才是健康的經濟成長之道。反之,以壓低電價、物價來維持實質薪資的水準,較像是鴕鳥將頭埋沙、不顧長期發展之舉。經濟研究曾指出,民國五十九年(1970年)代的能源危機台韓經濟興衰替換轉捩點,正因當時較富有的台灣大幅補貼能源價格,致使企業耽誤了節能轉型之故。

電價調漲難免有民意衝擊,但在台灣「使用者付費」的概念普及也深入民心,強化溝通應是政府此後最重要的工作。













聯合報黑白集/如果港府說別去台灣了


2024-03-24 02:49  聯合報/ 黑白集
香港立法會通過基本法23條,3月23日生效,被解讀凡曾批評過中國大陸,皆可能受法律制裁。交通部長王國材今說,若真有類似行為,民眾便不要去了。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由經緯科技研發的一架攻擊無人機馬達出現made in China製造字樣。記者劉學聖/攝影


香港立法會通過基本法廿三條,民進黨政府似乎從大選賣不動芒果乾的失落中「滿血復活」,國安局長示警赴港風險增,交通部長更直言凡批評過中國大陸就「不要去了」。但旅遊業者普遍叫苦。

當年開放老兵返鄉探親,許多榮民擔心身上「消滅共匪」、「殺朱拔毛」的刺青會出事,紛紛再次忍痛去除這些忠貞的印記。不過,老兵到大陸才發現多慮了,最後還是「相逢一笑泯恩仇」的團圓結局

面對基本法廿三條,過去對大陸的批評彷彿除不去的刺青,蔡政府乾脆叫民眾不要去了。但這是最不負責任的作法。兩岸台港民間交流密切,民眾赴港不只是旅遊,更可能因公因商因學或過境。政府應與陸、港釐清法規內容與界線,現在溝通無門,只好兩手一攤,不顧旅遊業者生計,也無法保障民眾安全。

然而,比較基本法第廿三條與蔡政府強推的反滲透法,卻清晰呈現相同統治邏輯。第廿三條是否真如綠營所言「批港府即可能被抓」,還沒人知道,反滲透法被質疑定義籠統寒蟬效應等,早已是台灣現在進行式,成為檢警調威嚇人民利器

想想蔡政府炒作王立強案向心夫婦司法奇幻旅程,如果港府以台灣國安法、反滲透法等入罪無數,籲港民「別去台灣」,傷的豈止是台灣形象,更是台港人民情誼啊。












聯合報社論/從潛艦到無人機,國家隊亂象誰該大驚小怪


2024-03-24 03:08  聯合報/ 社論
總統當選人賴清德(右)今天上午前進嘉義亞洲無人機AI創新應用研發中心,與台灣無人機業者交流座談。記者劉學聖/攝影


在就職前六十天,準總統賴清德展開「信賴新政,穩健接棒」之旅,耹聽關鍵產業聲音。不料,首站到竹科,半導體業者反映買不到綠電,想自蓋核電廠直接打臉蔡政府能源政策;第二站前進嘉義參訪無人機AI創新應用研發中心,展示給賴清德看的一架軍用無人機,被媒體發現竟裝載了「中國製馬達,讓賴清德的官宣行程頗為尷尬

無人機展示人員最初解釋,目前是測試階段,未來量產將改為台灣製造。經記者進一步追查,業者才說展示的是土耳其和英國合製產品,不是公司承製的「軍用商規」產品,未來會做到「非紅轉換」。不管業者怎麼說,事實就是,秀給準總統看的不是自己製造的去年蔡總統參觀國防工業展時,業者保證,無人機國家隊推動一年多來,軍用商規已經是「百分之百無中國零件」。只不過這承諾在賴副總統面前卻端不出來,只能拿別人產品充數,露餡後再解釋將以「非紅轉換」的台灣零件躋身國際市場。

事實上,無人機國家隊就和蔡政府其他幾十個國家隊一樣,充滿誇飾空洞的內容,卻又不斷出包去年國防預算橫空出世六十六億軍用商規無人機採購,就曾爆「未驗收先付錢」爭議;而軍用商規無人機製造,套句「無人機國家隊隊長」羅正方的話,「台灣要做不出來,用買的也要買進來」。只是這和大內宣國家隊想像有很大的距離。賴清德看到的那些狀似先進產品,到底有多少是「買進來」的,賴是否心裡有數?

蔡政府在抗中情結下,不但資通訊與國安採購對「中國製」堅壁清野,一般政府採購誤觸陸製產品也會大呼小叫;但無人機國家隊出現「中國製」,行政院長陳建仁卻要大家不用大驚小怪。其實蔡政府滿臉都是迴力鏢,不用大驚小怪。應該注意的是,蔡政府鑑於俄烏戰爭經驗,急於發展無人機產業無可厚非,但基於作戰需求取得無人機是一回事,無人機國家隊產製能力是另一回事;政府以國家隊為名宣傳激勵但為國家安全與防衛實務,無人機國家隊開不起玩笑。準總統不能讓廠商以國家隊之名欺蒙糊弄

同樣的,賴清德若真關心半導體產業發展,就必須正視業者憂慮的缺水、缺電等基本問題。如果不是火燒眉毛,業者怎會想自建核電廠自救?先不說電價、通膨全面來襲,賴清德一上任就要面對經濟大困局;蔡總統曾說,不要看到綠色就抹黑綠電,排斥綠電,就是排斥台積電;但是誰讓綠能國家隊淪為套利詐騙隊,綠友友賺飽了,台灣還是缺電,綠能還是不夠,導致半導體業想自蓋核電廠,自給自足?

另外,蔡總統國政交接,帶賴清德去看潛艦國造海鯤號進度。賴清德聽完簡報,當場表示後續七艘潛艦不必分批建造,應該一次完成。但賴清德「聖裁」,實務上根本做不到。原先計畫分批製造,是在現有生產線、廠辦和土地規模下的務實設計;若要一次完成,即使不計較巨額預算籌備,光是維持七條生產線人員機具物料都是很難想像的。賴清德信口一次完成暴露出軍事大外行和政策輕忽態度但國家領導人未經審慎評估,怎能輕言輕諾

賴清德新政未啟接棒訪視一抬腳就踏進能源政策窟窿,一揮手就暴露國家隊亂象統帥瞎指揮。過去多少國家隊吹牛出包,再不清理,都會成為未來「信賴新政」的大包袱;國防準備更是如此,空包彈上不了戰場,也保不了台灣。準總統必須時時警惕,這些國家隊亂象將是未來的國家災難




名家縱論/媒體分潤擱淺 政府只當吃瓜人\星期透視/批判議長 等同貶損立院形象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鼓勵預立醫療 應多管齊下
◆  名家縱論/媒體分潤擱淺 政府只當吃瓜人
◆  星期透視/批判議長 等同貶損立院形象
◆  綁緊人命安全作業檢查
◆  全球央行總裁 須勇於堅持守護專業
◆  裁資通電軍怎防範網攻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名家縱論/媒體分潤擱淺 政府只當吃瓜人


2024-03-24 05:12  聯合報/ 蘇蘅(作者為政大傳播學院教授)


不公平的規則,讓社群媒體吃得腦滿腸肥,而提供內容台灣媒體卻餓得瘦骨嶙峋,政府則像吃瓜路人,絲毫不以為懶政也是一種腐敗

曾經想過,能不能有一天起床,所有報紙電視就像加拿大民國一一○年(二○二一年)二月四日一樣,全部呈現空白和黑屏,讓閱聽人看到聽到被剝削媒體無言無聲抗議。讓人們知道少了媒體的社會,是什麼樣的社會?知道執政當局無能和無心,讓民主社會和下一代付出多大代價

民國一一○年(二○二一年)澳洲通過新聞媒體議價法,成為第一個強迫數位平台付費給媒體國家,最近臉書母公司 Meta 決定跟澳洲當局對撞。總理艾班尼斯說,臉書從其他公司的資本、人才和新聞投資獲益,「這不公平」。但 Meta 回應,將不為臉書上的新聞付錢給澳洲新聞出版商。

艾班尼斯很快回擊,痛斥 Meta,「免費竊取獲取他人的研究和工作,這種想法簡直令人無法容忍」。

主導創新法案澳洲競爭與消費者委員會前主席西姆斯回憶,儘管谷歌和臉書屢次威脅要將澳洲新聞下架,但委員會還是發揮創意,成功地建立新聞媒體談判守則,拯救公共利益服務新聞業:有政府做後盾,不但修復超大數位平台的「市場失靈」、增加媒體談判力量,也讓媒體每年增加一點四億美元收入

不只澳洲,國際間很多政府領導人都誓言幫助在地媒體對抗社媒巨獸,但是台灣沒有

加拿大總理杜魯多批評兩家公司以「訴諸霸凌手段,達到自己的目的,當 Meta 每年公布獲利又突破紀錄,拿走八成廣告,獨立新聞媒體卻在苦苦掙扎,政府將持續行動鞏固對民主有貢獻媒體」。去年六月不但通過線上新聞法,還加碼通過線上串流媒體法

上月印尼總統佐科威也宣布批准「支持優質新聞數位平台義務總統條例」,仿照澳洲新法立法。

紐西蘭、南非和巴西都有類似立法行動。

澳洲政府評估該法已經實現主要目標,谷歌、Meta和新聞媒體簽了卅多項商業協議,就是靠新法支持雙方認真談判。

台灣學者也於民國一一○年(二○二一年)倡議新聞協議法,討論三年沒有下文四立委的《新聞媒體與數位平台強制議價法》草案,看似沒有忽悠,實質已進冷凍庫。怎麼說呢?

公平會去年底公布的「數位經濟競爭政策白皮書提到,政院已成立「國內產業與大型數位平台共榮發展協調小組」進行跨部會合作。但跨部會宏觀架構下,「本會將積極參與該小組運作,提供競爭議題相關意見」;這種結論和國外實在是天壤之別,令人詫異失望。政府對媒體的艱困看起來很關心,其實根本無動於衷。頭在沙裡埋久了,就拔不出來了。

去年三月數位部次長李懷仁表示,政府支持新聞有價,經過與業者第一輪對話後,相當樂見谷歌提出的台灣數位轉型共榮基金。但真的如此嗎?

谷歌去年提出三年投入三億設基金幫台灣媒體轉型。但初估谷歌去年在台拿走逾兩百億廣告費共榮基金根本不是分潤的概念,澳洲也說這是不可行的小惠。人口和台灣差不多的澳洲,在政府力挺下,媒體每年從社媒巨獸拿回超過四十七億台幣如沒政府介入,正如修昔底德所說:「實力懸殊時,強者可以為所欲為,弱勢者只能逆來順受」。

英國首相邱吉爾說過:「勇氣人類第一優先品德,因為勇氣保障其他所有品德。」勇氣是做對的事,明辨是非,不鄉愿,為正義挺身而出面對社群媒體巨獸侵門踏戶,政府更該拿出不惜對撞勇氣,不是嗎 











星期透視/批判議長 等同貶損立院形象


2024-03-24 05:12  聯合報/ 楊泰順(作者為中美文經協會常務理事


行政院長陳建仁日前受邀立院備詢時,因執政黨部分立委改以書面質詢,導致質詢順序前移。有些立委因未注意時間提前,在主席韓國瑜唱名三次後仍無法到場進行質詢,主席於是依議事規則,宣布由其他委員遞補上陣。此一裁示引起未到場民進黨委員不滿,認為主席應該宣布休息等待他們到場,而非逕行跳過。這些委員甚至指控,質詢乃委員憲法職權,主席作法如同「沒收質詢」。

合議制機構人多口雜,履行憲法職權若不嚴守議事規則,必將一事無成。民進黨立委在最高行政首長答詢時段未能到場靜候,反要求主席權變配合,根本強詞奪理,尤其展現了對行政官員的不尊重。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為維護同黨立場,甚至指稱等候委員到場是立院「慣例」,但身為總召難道不懂,慣例是在不違背議事規則下才須遵循。

民進黨抗議過程表現,更暴露台灣政客對議會運作認知淺薄

事件發生後,一干民進黨立委隨即舉行記者會,指控議長「沒收質詢權」,並成群舉牌在媒體簇擁下到院長室抗議,明顯有意將程序爭議群眾抗爭方式處理。此一行動置議會尊嚴於不顧,絕非民主議會所應出現的場景。韓院長隨後召開政黨協商,雖未能解決爭端,但回歸立院程序畢竟才是正辦。

民進黨委員見抗爭不能得逞,於是又造謠抹黑院長:如放話院長是為了接待外賓而匆匆結束院會、置秘書長建議不顧而暴走、甚至說院長是急著下班要去喝酒,以及院長在辦公室享用超貴吃水煎包等。事態發展至此,台灣對比「香蕉共和國」其實已相去不遠。

先進民主國家的國會議員,若對議長的處置不滿,除了忍氣吞聲接受裁處便只能提案罷免,並不允許公開進行言語批判根據議會慣例,除了選舉期間,議員無論在選區或議場均不允許批評議長。澳洲曾有國會議員抱怨議長主持會議不公,下場則是被沒收議會發言權,直到他向議長道歉才恢復。至於罷免議長,二戰後的澳洲共有十八次成案,除了一次對副議長有條件通過,其他均以失敗告終;美國行憲兩百餘年,議長任期內被罷免的亦僅有去年麥卡錫。因為連少數黨議員都了解,批評或罷免議長等同減損自己職業榮耀,傷害的除了議長也是自己。美國史上的偉大議長山姆‧芮本便曾告誡他的議會同僚:「議長權力與尊嚴眾院化身攻擊議長只會降低眾院威望。」

民眾對立法院的印象向來不佳,滿意度多在兩成上下起伏,但根據最新民調,民眾對韓國瑜擔任立法院長的表現,卻有高達五成二滿意度。類似狀況也出現在美國,美國民眾對眾院的滿意度目前僅為一成三,但對強生議長滿意度卻高達四成

合理懷疑,民進黨是否擔心韓國瑜滿意度高,可能搶占了賴總統就職時的丰采,故而急於在五二○前清理戰場,透過事件貶損韓的氣勢,甚至不惜以立院形象陪葬?否則,質詢若是立委的天職,何以事件後還是不斷有執政黨立委繼續改採書面質詢












鼓勵預立醫療 應多管齊下


2024-03-24 05:12  聯合報/ 林軺/教(台北市)


聯合報昨天報導,為提升「預立醫療決定書簽署率,健保署研議擴大免費諮商對象。

其實,從病人自主權利法上路以來,僅百分之一不到的人完成預立醫療決定書的主因,就是那至少三千元的高昂諮商費,筆者和一些朋友也都因此裹足不前。直到上個月,在準醫學中心服務的兒子傳來訊息,麻煩我和老伴那個周六上午去他醫院跟他一起看預立醫療門診,我們才知道,原來許多大醫院都有開辦預立醫療團體諮商門診,費用(以兒子醫院為例)才一百八十元

當天在醫院一個小型會議室內,從上午九點到十二點,在社工師和醫師非常詳細接力說明和引導下,每一位參與者都完成了資料簽署。兒子當下交出健保卡和決定書,直接讓醫院將資料上傳;無法立即決定的,也可以帶回家思考清楚後,再將決定書送回醫院。

一位年輕媽媽還帶著兩個成年的孩子,三個人互相當對方的見證人,一起完成決定書的簽署。事後,我、老伴和外甥女,也立即上網預約了五月下旬團體諮商門診

納悶的是,未見主管的衛福部廣為宣導費用低廉團體諮商難怪無法突破一%

以現在很多人都有決不「失能臥床」的意識,衛福部除應積極宣導並推廣這種團體諮商門診,並擴大免費諮商適用對象和降低諮商費用外,以下幾點或可幫助增加簽署率

一、提高民眾認識。許多民眾誤以為預立醫療決定書是「放棄治療」同意書。因此需透過各種管道,讓民眾了解預立醫療決定書的意義和作用。

二、簡化簽署流程。目前決定書的簽署流程需要經過兩位見證人簽章,或者直接至公證人面前辦理公證。這對行動不便或居住偏遠的民眾來說,可能造成不便。因此,可考慮簡化簽署流程,如由醫療院所協助見證或公證。

三、提供諮詢服務。許多民眾在簽署決定書之前,可能會感到疑惑或不安。因此,可提供預立醫療決定書的諮詢服務,由專業人員協助民眾釐清自身意願,做出合適的決定。

相信在各界多管齊下的共同努力之後,預立醫療決定書的簽署率一定會有所提升。













綁緊人命安全作業檢查


2024-03-24 05:12  聯合報/ 盧守謙/大仁科大火災鑑定中心主任(台中市)


今化工生產過程中,很多反應需要在特定條件下進行,可能會因設計、系統體制不良或使用不當,一旦災害發生即衍生慘重損失之悲劇,例如昨天高雄湖內區佳豐鋁業公司發生鋁水爆炸、造成二死六傷之悲劇事件即是

鋁暴露在空氣中時很容易形成堅韌的氧化層,從而保護金屬免受進一步腐蝕或與許多化學物質發生反應。這種氧化層的形成速度非常快。通常,當將熔融鋁倒入含有水分的模具中時,可能會發生事故。另一個風險是將廢料裝入熔爐時。廢鋁本身可能是濕的,或者裝有液體的容器可能會意外地與材料混合。當廢料被添加到熔爐中的熔融金屬中時,會發生巨大的噴發。在國外危險此種案例隨處可見。

因此,鋁比大多數金屬更活潑,也更容易從水分子中搶奪氧,從而製造出大量氫,亦即失去氧的水分子變成氫氣,同時釋放出比同等重量硝酸甘油多二點五倍的熱能。

從爆炸動力學上,水遇到熔融鋁液之後更易發生劇烈爆炸。當大量熔融金屬聚集在水面以下並發生未知的觸發作用時,這種情況可能會衍生爆炸,原因為鋁原子與水分子反應,形成氧化鋁和氫氣時,在高溫下會發生化學反應。這種化學反應是釋放高熱能。由於其釋放水中的氫氣,暴露在超過其自燃溫度下,產生的氫氣隨後可與周圍大氣中的氧氣自由燃燒。此外,任何因爆炸而霧化的熔融鋁也會在空氣中迅速氧化,並在過程中釋放出更多的熱量,造成現場人員重大傷亡。

當然,可透過以下方式防止爆炸:首先,保持足夠的水深,使金屬在觸底之前充分冷卻;再者,視作業環境及程序不同狀況,考量在暴露的表面上塗上有機保護塗層。

綜上,此案件有幾點值得省思。首先是人命安全法規作業檢查應綁緊。本次事件初步調查資料顯示,灌模作業期間疑似控制系統異常,卻因冷卻水的控制器出問題導致水量不足降溫未完全,再加上地面有水,鋁水接觸瞬間產生水蒸氣導致爆炸。有高溫熔爐的工作場所應該特別預防蒸氣爆炸,尤其地面不應出現任何水分,應依據這些可能發生的問題制定出標準作業程序;再者,硬體設施性能檢查應再強化,如設備設施性能不良或劣、老化等,即可能衍生金屬構件可靠度問題。

一項關於日本全國危險性工廠作業的火災爆炸或洩漏等工安事件的十年統計分析發現,軟體(人為問題如操作不當、施工不良或設計不良等)占四十四%,硬體(設備問題如設備故障、金屬劣化或老舊破壞等)占四十五%,餘為火災延燒等其他。因此,不僅要從軟體管理不足面檢討以全面防堵火災爆炸等事故,也應再從占有高比率之硬體,再加以全面進行可靠度之分析。

本次事件再次凸顯危險物品場所從業人員可能漠視勞安等相關規定,除了強化員工教育訓練、加強危害認知、標準作業程序、落實風險管理及狀況緊急應變等軟體外,也須從設備不良及老舊劣化等硬體之汰換進行管理,方能達到廠區營業不中斷下永續經營之真正目標。











全球央行總裁 須勇於堅持守護專業


2024-03-24 05:10  聯合報/ 盧信昌/台大國企系副教授(台北市)


趁著將迎來的美國大選,華爾街金融巨頭也接連放出風聲,認為聯準會在今年會有數度降息!尤其兩黨拉鋸猶渾沌不明之際,投資銀行分析師在此刻的集體意見,正可帶動投資圈內的降息預期;希冀在通膨已然得到控管的美好想像下,讓攀升的多頭行情,能有充裕時間發掘新一輪的交易題材。

國際股市間長期有連動關係,何況主要研究機構對今年全球經濟成長表現也微調到審慎樂觀的三點一%。只是對於市場而言,股價趨勢靠的是大眾關注的議題,跟能配合演出的造雨人,例如股神巴菲特。

新冠疫情後,既然中國內需成長不再給力,那麼捕風捉影和高價噴出的意外神蹟,就是暗夜當中所必要點燃的仙女棒了。也就是在美國大選前,股市相對走堅跟經濟轉熱的看待下,台灣央行順勢拉抬利率半碼;在央行的貨幣政策未來走向或態度終於明確後,台北股市連兩日走高!

大盤指數站上二○二二八點,創下交易市場開盤六十二年以來的新高;不過,新台幣的兌成美元卻爆大量,上周五匯率也隨著前一日的表現,再重貶一點二六角

首先,台北股匯市呈現的相反發展,有如日銀停止八年以來的負利率政策、金融市場與投資人在第一時間的看法與回應!因美股和美元續強,台灣也面臨外資獲利了結出走壓力,立即會有卅二元匯價保衛戰

過去兩年台股各有一次站上一萬八千點的峰位。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央行統計,今年一月底外資持有國內股票及債券現值,連同其台幣存款餘額,按當日市價計約合六,三四四億美元,約當為外匯存底的一一一%

其次,同一期間內,央行外匯存底增加二二○億美元,約四%;然外資持有台股加計台幣存款,則減少一,○六五億美元!今年初僅為民國一一一年(二○二二年)初的七分之六;外匯存底與外資的相對占比也從當時的一三八%,下降到一一一%

慶幸的是,外資持股與在台存款的銳減約七分之一;於盤整打底後,沒能撼動台北股市已被點燃的交投熱絡。此際正對應了經濟學家凱因斯的觀察,投資心態有如「動物一般的瘋狂」。

再則,從央行外匯存底的歷年變動,顯示出這兩年本國人與企業至少有一,三○○億美元資金淨流入,主要是從兩岸貿易和海外投資活動所帶起的企業收益匯回,與貿易順差的長年表現。

觀察前兩年,台灣累計對全球貿易順差約有一,三二五億美元;而上市櫃企業在大陸收益的匯回,約在九十億美元以上。換言之,外匯統計顯示的資金進出與增減變動,於扣除外資獲利了結的淨匯出,加計貿易順差與獲利匯回,仍有上百餘億的美元,於當地再投資或選擇停泊在海外的資產帳戶裡。

最後,央行所提出的決策考量,因素非常多;舉凡電價調整、淨零碳稅的後續影響,主要經濟體的貨幣政策、中國大陸經濟下行風險以及地緣政治、極端氣候等等。然則,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即呼籲,希望各國央行對抗通膨考量,不該受到大選年的政治壓力;她更擔憂,政治勢力干預會讓央行在物價穩定角色遭破壞殆盡

是的,在貨幣政策與物價管控上,政策目標與抉擇獨立性,全球央行總裁必須勇於堅持、果敢守護其專業地位。










裁資通電軍怎防範網攻


2024-03-24 05:10  聯合報/ 廖明輝/中華經濟研究院輔佐研究員(台北市)


近日,在聯合報看到「資通電第四軍種構想結束」的報導,蔡總統八年前上任時,根據民進黨國防藍皮書所提第四軍種概念而成立資通電軍指揮部」,近日國防部悄悄調整編制,將資訊通信聯隊重新回歸陸軍司令部主管,象徵「第四軍種構想終結

隨著數位科技與人工智慧快速進展國家安全已擴展至數位國土防衛,超出傳統軍事衝突的範疇。由於美中之間的數位競爭加劇,美國高層官員警告中國可能利用惡意軟體破壞美國關鍵基礎設施,並透過製造的電動車收集大量數據。這些現實情境與美國海軍上將史塔萊迪在《2034全面開戰》書中描述的美中數位戰爭場景相符,擔憂中國可能透過網路攻擊癱瘓美國與台灣凸顯新型態數位戰爭威脅緊迫和嚴重性

面對這種新型態國家安全威脅,各國紛紛尋求有效的應對戰略。新加坡和台灣對於數位防衛思維呈現明顯差異新加坡於民國一一一年(二○二二年)成立「國防數位防衛情報軍」(DIS),展現對數位國土防衛重視並強化從平時到戰時全方位國防DIS 的組成涵蓋早期預警、指揮控制、人才培養到技術開發等多個面向,體現新加坡全面、跨軍種、軍民協同的系統性國土數位防衛布局

台灣的「資通電軍指揮部」自民國一○六年(二○一七年)成立以來,雖然致力於強化資訊戰、網路戰及電子戰能力,但在跨軍種協調、技術整合和人才培養等方面仍面臨許多挑戰前參謀總長李喜明強調,面對當前的安全威脅,台灣需採取創新和不對稱的防衛戰略,重點放在靈活、分散且精準的小型裝置上,以應對可能的威脅,而非過度依賴傳統大型武器系統。新加坡 DIS 成功運用 AI 技術和無人機與無人艇,不僅提升識別和分類敵軍目標的速度,也增強指揮控制的靈活性和海上作戰的反應速度,同時在戰場指揮控制和情報處理方面,積極利用 AI 進行戰場態勢分析,顯著提升作戰單位應變能力

面對非傳統的不對稱數位安全威脅,台灣可以借鏡新加坡成立 DIS 經驗,強化「指管通資情監偵」能力,提升先進戰術資料鏈系統以建立快速反應和聯合作戰能力。有效整合與應用先進數位科技,對於提升跨軍種協同作戰和指揮效率,確保數位國土防衛和國防安全的韌性至關重要。



闕志克/比亞迪登頂電動車霸主的創新力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闕志克/比亞迪登頂電動車霸主的創新力
◆  盛治仁/了解不變 以應萬變
◆  方祖涵/除了運動轉播,誰還需要電視?
◆  陳亮恭/菊酌樵歌桃源暮景任去留
◆  魏國彥/土壤功能多 非專為碳權而設
◆  葉匡時/上桌還是上菜單?
◆  周行一/混淆娛樂與學習







闕志克/比亞迪登頂電動車霸主創新力


2024-03-24 05:11  聯合報/ 闕志克(作者為清華大學合聘教授)


比亞迪民國一一二年(二○二三年)新能源車(包括純電池驅動和混合動力)產量超過三百萬輛連續第二年超越特斯拉,而且第四季純電動車產量首次追過特斯拉今年二月日內瓦車展,比亞迪一口氣展出八款新車型,其中之一並入圍了「世界年度車」前三強。雖然產銷表現突出,比亞迪的營收與市值仍大幅落後特斯拉,因為比亞迪車子的平均售價遠低於特斯拉

比亞迪的成功與中國政府的政策扶植息息相關。中國從十幾年前就視汽車電動化為彎道超車契機;民國一○五至一一一年(二○一六至二○二二年),新能源汽車購買補助總金額就高達五七○億美元。再加上種種政策支持措施,如免徵購置稅及牌照費、限制市區內傳統燃油車行駛、建立超過二五○萬個充電樁基礎設施、成功引進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等,迅速有效地帶動了大陸的電動車產業。民國一一二年(二○二三年)中國生產新能源汽車九五八點七萬輛約占全世界產量六成七

比亞迪能打敗特斯拉、登上電動車霸主的最大原因其實不是補助金,而是政府補助催化出競爭激發出創新野心與意志

民國一一二年(二○二三年)瑞士銀行拆解比亞迪產品中最接近特斯拉 Model 3 的車款 Seal,進行成本分析,結果顯示 Seal 的材料成本比特斯拉在上海生產的 Model 3 低了十五%,毛利率則提高了二%。比亞迪較優異成本效益主要源自以下兩個原因:第一,較高自製率七十五%的 Seal 零件是比亞迪內部製造,而只有四十六%的 Model 3 零件是特斯拉中國廠製造的。第二,較高系統集成度,使得 Seal 所需的零件數較少組裝複雜度較低品質較高整體成本因而較低

比亞迪堅持掌握電動車關鍵元件核心技術,最初是迫於情勢不得不然,因為十幾年前中國境內沒有技術到位願意長期投資協力廠商可以搭配開發。然而,比亞迪逐漸掌握這些元件的設計技術及整合經驗形成其他同業很難複製競爭力壁壘

比亞迪以生產電池起家,但為了提升電動車電池系統性價比安全性與空間重量效益率,比亞迪發明了一種創新電池芯架構刀鋒電池」,降低電池系統組裝複雜度及成本,並增加整體散熱能力及空間使用效益;更發明了 CTB 技術,將刀鋒電池與車體整合,進一步減少電池系統空間和重量需求

比亞迪的 e-Platform 3.0 電動車平台,採用全球首創「八合一動力傳動系統」,馬達、馬達控制器、減速器、車載充電機、直流變換器、高壓配電箱、整車控制器和電池管理系統,均由比亞迪自製包括八百伏特碳化矽電子電力控制晶片,比亞迪是唯一一家自己生產這類晶片的汽車製造商。此外,這平台還配備了可在攝氏負卅度至六十度間運行新型高效熱泵,及自己開發車載機作業系統軟體BYD OS」。

比亞迪車款不但車型完整,性能外觀令人驚豔,價格更極具競爭力,讓歐美日車廠備感威脅。更可怕的是,中國電動車產業的上下游供應鏈似已完全能自給自足,尤其大規模量產技術甚至領先國際。以前中國在顯示器太陽能面板等產業以低價傾銷橫掃世界市場,靠的是政府補助及相對低端技術門檻但這次可不同,比亞迪獨步國際競爭力背後支撐真刀實槍千錘百鍊創新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