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1日 星期三

經濟日報社論/化解兩岸經貿歧見 邁向正常化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79178/web/ 

◆  聯合報社論/昏庸的政府才會任意剝奪人民投票權
◆  聯合報黑白集/當施振榮的王道遇上霸道
◆  經濟日報社論/化解兩岸經貿歧見 邁向正常化






經濟日報社論/化解兩岸經貿歧見 邁向正常化


2022-09-21 03:22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新冠肺炎疫情即將滿三年,即便變種病毒株的威脅仍在,但從歐美日等地情況觀之,疫情發展已走到盡頭,各國都在努力朝生活正常化努力。本報系資料庫



新冠肺炎疫情即將滿三年,即便變種病毒株的威脅仍在,但從歐美日等地情況觀之,疫情發展已走到盡頭,各國都在努力朝生活正常化努力。經貿正常化是疫後發展關鍵,從供應鏈的重塑到企業與員工關係的重建,要努力的面向繁多。對台灣而言,與美、陸經貿關係的發展仍是重中之重,必須慎重為之。

在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美國國會審理台灣政策法等因素影響下,兩岸關係進入近七年來最不穩定的時刻,過去曾是兩岸緩衝或黏著劑的民間經貿往來,卻因疫情因素處於非常態。當疫情逐漸遠離,兩岸經貿當前的非常態,究竟是要回到過去的常態,還是現有的非常態變成常態,是蔡政府當前的重要課題。

即便兩岸關係受疫情與政治紛擾影響,台灣出口大陸金額成長率縮小,但今年前八月兩岸貿易總額2,174億美元,我對陸享有1,047億美元的貿易順差,從貿易與順差規模來看,大陸是台灣不能放棄的市場。然而在美國將大陸視為主要競爭對手後,不論是川普時代的美中貿易戰或科技戰,到拜登主政時的印太戰略與晶片聯盟,美中在經貿上的碰撞與競逐日見激烈,台灣身處在美中台的最前線,必然得承受兩強相爭的後座力。

近一年大陸已在農漁產品上對我出口下重手,但產業界普遍更擔心的是ECFA能否繼續推動下去,這也是月前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登陸與台商座談的主要原因,但在國內藍綠對抗的氛圍下,夏立言登陸被泛政治化,反而讓原先要聚焦的兩岸經貿正常化一事,未獲太多的關注。蔡政府也深知兩岸敵意持續加深的風險正在升高,日前四川發生地震,我官方立刻向對岸慰問,就是為了展現善意,增加兩岸良性互動的基礎。只靠上述幾項作為並不足以讓兩岸經貿關係回到正常水準,政府必須掌握接下來的幾個時間點,促成兩岸經貿關係朝向好的方向擺動。

今年第4季是今年兩岸政治活動的高峰,中共要舉行20大,我方則有地方選舉,前者是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延續政治生涯的關鍵會議,後者則是蔡英文總統卸任前最重要的一次選舉,被視為民進黨2024年政權保衛戰的前哨戰。在此高度政治的季節中,兩岸自然難以進行實質溝通,但在這之後,就有兩岸推動良性互動的時間點。

拜登與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譚德塞均表示新冠大流行即將結束,疫情邁向終點,各國都在加速推動國境管制的正常化。台灣預計下月起逐漸鬆綁國境,大陸疫情管控在20大後也可望迎來轉折點。兩岸航班因疫情已緊縮相當長的時間,明年春節或許是兩岸嘗試局部擴大航班往來的時間點,這一來符合華人過節的需要,更是兩岸藉此小小的前進,讓近三年來處於非常態的經貿與民間往來,重新邁向正常化。

更深層的問題是兩岸經貿的下一步該往哪走。美國目前視中國大陸為競爭對手,在晶片等多項關鍵供應鏈領域採取圍堵的方式,蔡政府在抗中保台策略的思維下也緊跟著美方的步調走,這是兩岸經貿往來的最大隱憂。美國與中國大陸的經貿關係,和兩岸經貿關係,從本質上與規模上都有相當的不同,大陸仍是台灣重要的出口市場,這也是迄今蔡政府對ECFA議題謹慎以對的原因。

聯合報的兩岸民調顯示,雖然因大陸軍演等因素,民間對大陸官方的負評居高不下,但仍有壓倒性多數的國人認為兩岸必須有溝通管道。兩岸政治上的不信任感難以在短期內改善,經貿往來是當下雙方找到最大公約數較易成功的議題,蔡政府必須正視兩岸經貿的現實與需要,努力創造兩岸疫後經貿正常化的契機。










聯合報黑白集/當施振榮的王道遇上霸道


2022-09-21 02:33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圖/智榮基金會提供



桃園市長選情「抄」不停。林智堅退選後,張善政被宏碁研究案纏身,遭農委會凌遲清白。國家機器羅織影射,民進黨斥資散布黑函,直指張善政抄襲A國庫錢。此時,抄跑堅華麗復出,高喊誠信比選舉重要。難怪沈富雄形容:一群流氓追打秀才。

十五年前的農委會研究案由宏碁得標,賺走五千多萬,當時副總張善政領軍執行專案,報告各有作者。民進黨誣指張善政「抄襲」撈錢,歪理能歹戲拖棚,只因宏碁沒有挺身而出。只要拿出整套檔案,即可釐清公款用處、撰寫責任及驗收結果,宏碁卻守口如瓶,坐看昔日夥計替東家背「A國庫」罪名。

宏碁無視商譽被潑髒水,讓人好奇創辦人施振榮能若無其事。施老董積極推動「王道經營學」,大談利他、創造價值及社會永續。理想高大,但碰到霸道政府,也只剩「民不與官鬥」的鄉愿。是非不明如何奢談王道仁義?

宏碁與台大、慈濟、鴻海及台積電都是台灣之光,但面對大是大非,高下立判。台大、慈濟等無懼逆風,堅守正道,以行動實踐品牌承載的價值,贏得社會尊敬。而宏碁作不到施振榮標榜的王道,自家商譽隨便和政治稀泥,令人唏噓。

張善政須以施董為戒,徒有義正詞嚴,禁不起考驗。若連個人清白都無力捍衛,人民怎能相信你有魄力改革市政?









聯合報社論/昏庸的政府才會任意剝奪人民投票權


2022-09-21 02:30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中選會不准確診者與隔離者參與11月九合一選舉投票,有剝奪人民選舉權之嫌。 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鄭維真攝影



九合一大選將在十一月廿六日舉行,屆時確診者及居隔者應如何投票,備受關注。目前,中選會與防疫指揮中心均持限制立場,不許這些人投票。中選會主委李進勇稱,投票日的防疫指引,仍依去年五月根據「三級警戒」情況通過的標準辦理。指揮中心則稱,依該指引,確診未解隔者、居隔檢疫者都不能進投票所投票。二○二二年底的選舉,卻拿一年半前的規定處理,蔡政府為何自甘停滯在舊日時空,不隨時移動?

「選舉權」是憲法明文保障的公民權,但中選會隨便訂出一個「指引」,信手就剝奪掉人民的投票權,根據的是什麼法理?荒謬的是,去年五月實施的防疫「三級警戒」,到去年七月下旬已降為「二級警戒」;指揮官陳時中今年二月更宣布取消「警戒分級」,不再實施。在這種情況下,中選會竟還死抱著「三級警戒」的選舉防疫指引不放,指揮中心也無異議照單全收,豈不奇怪?這究竟是政府部門已經懶得用腦,或者早已過期的規定還能提供主政者什麼特殊甜頭,中選會和指揮中心才會如此戀戀不捨,死抱著不放?

最諷刺的是,民進黨正力推「十八歲公民權」,要讓年滿十八歲的公民享有選舉及被選舉權,此案也在同一天要進行公民複決。推「十八歲公民權」是進步的立法,顯示主政者在意年輕世代的參政權。但在另一邊,政府大手一揮就能剝奪幾十萬確診者與居隔者的投票權,而毫不以為意。兩相對照,誰會相信蔡政府真的在乎人民的權利?

選舉權是《憲法》保障的權利,而不准確診者投票則是蔡政府根據《傳染病防治法》及《新冠肺炎特別條例》的警戒分級而來,明顯有以法律凌越憲法之嫌。如此一來,確診者不過是染疫,卻形同被「褫奪公權」,彷彿他們犯了什麼滔天大罪,這公平嗎?事實上,歷經三年的疫情襲擾至今,民眾多已接種疫苗,加上病毒變異,疫情也已不若初時那般致命。蔡政府一邊高喊「回歸正常生活」,一邊又拿著早已過時的「指引」當令箭,要求確診者及居隔未滿者不得投票,這不是「思覺失調」嗎?

無論如何,中選會援引去年三級警戒的指引限制確診者投票,第一是時空錯置,第二是法理不通,第三是有違憲之虞;蔡政府必須及早改弦易轍,不可一意孤行錯到底。至於確診者應如何投票,目前看來有兩個方向可以考慮:其一,是將新冠肺炎從目前的「第五類法定傳染病」降級為「第四類」,如此就沒有確診者須強迫居隔的問題,政府即毋需再禁止確診民眾投票。其二,可參考韓國的作法,在一般民眾結束投票後,預留一到半小時供確診者或居隔者前往投票,如此即可避免與其他人過度接觸。必要時,甚至可讓他們配備更佳的防護工具,這些都是技術上很容易解決的事,不須以剝奪民眾投票權為代價。

事實上,五月初陳時中在指揮官任內即曾預告:新冠肺炎的法定傳染病等級「可能七月降級」。其後,陳時中藉口疫情減緩逕自丟下指揮棒去參選,但他「降級」的承諾已逾時兩個多月,仍不見兌現。蔡政府若遲不將新冠肺炎降級,卻欲以此為藉口限制人民的投票權,勢必更讓民眾看貶陳時中,他的選情只會更艱困。

拜登這兩天宣布,美國疫情已經「結束」。蔡政府一向對美國亦步亦趨,此時不思解封,卻千方百計想要剝奪民眾投票權,足見官員的昏庸與冷血。邊推十八歲公民權,邊卡百姓投票權,這個政府的心智真的很混亂!


【專家之眼】TVBS被移頻 NCC只能乾瞪眼?

◆  【專家之眼】為都更而都更的危老改建制度
◆  【專家之眼】TVBS被移頻 NCC只能乾瞪眼?

◆  【專家之眼】不滿蔡英文 民進黨明爭暗鬥








【專家之眼】TVBS被移頻 NCC只能乾瞪眼?


2022-09-21 08:03  聯合報/ 褚瑞婷/世新大學博士候選人
TVBS若被移頻,一般認為跟「直接下架」差不多。圖為TVBS大樓外觀。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近日,TVBS新聞台驚傳可能遭到移頻,且移頻後位置可能會落在149頻位跟158頻位,該頻段雖為第二新聞台區塊,但對長年經營同一頻道位置的新聞台來說,離開現有的黃金區塊等於是與「被下架」無異。雖說外界對此將矛頭指向 NCC,認為是 NCC 干預業者排頻策略,但實則是有線電視系統商與頻道代理商之間授權費問題,觸發這次的 TVBS 移頻爭議。

移頻之爭可說是年年有,其中又以新聞台的移頻議題最為敏感。舉例來說,寰宇新聞台曾在民國一O七年(2018年)由系統商凱擘提出移頻申請,希望將149台的寰宇新聞台跟49台壹電視新聞台頻道對調,民國一O八年(2019年)初遭 NCC 以「造成收視戶的適應問題為理由駁回

但是,系統業者不滿,向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北高行)提起訴訟,請求撤銷否准處分,而北高行亦於同年10月做出判決,撤銷 NCC 否准壹電視新聞台移頻的決議。北高行認為,若業者商業策略未涉及不正當競爭,給予管制則失去正當性NCC 若以消費者習慣為審核否准的理由,反而可能造成頻道難以更動惡性循環

也就是說,NCC 遇到排頻爭議時,就算經由正常程序審議或者參考外部學者意見,但最後往往都用「影響消費者現行使用習慣」作為駁回頻道商申請案的理由,卻沒有仔細檢視有線電視頻道經營現況,並參考各項相關專業評估及市場回饋等實質問題,讓有線電視頻道淪入「萬年頻道表」的窘境,間接造成頻道上下架機制失靈

當新頻道無法搶占市場優勢位置,舊頻道缺乏競爭意識,有線電視用戶在選擇匱乏的前提下,只好紛紛退訂。根據 NCC 近期公布的有線電視訂戶數統計全國用戶數已經降至469.4萬戶,僅有52%的市占率,是連續第19季的負成長。因此,用戶數的驟減直接衝擊到頻道商能收取的頻道授權費,也就讓系統商與頻道商費用協商過程當中容易產生糾紛

更進一步的來說,目前台灣的有線電視市場存在「系統商」跟「頻道代理商」的垂直整合,垂直整合能力較強的業者可能對單一或市場力量較為單薄的頻道代理商產生壓迫。令人憂心的是,雖然 NCC 主委陳耀祥也認為,申請移頻已經成為市場談判籌碼但是 NCC 對此卻遲遲沒有作為,在市場界定與公平競爭的原則上沒有提出具體策略,對過去的移頻申請案亦無積極任事,才導致每年都有諸如此類的移頻爭議

據媒體報導,鏡電視試圖以「免授權費」作為爭取移頻至55台的條件。坦白說,華視都能用「付費上架當作談判條件,剛成立且資金充足的鏡電視提出「免上架費」的條件也不足為奇。不過,完全以授權費作為移頻標準,對經營55台已久的 TVBS 來說的確顯得不盡公平

總的來說,業者之間已經廝殺一片,NCC 除了介入調處,似乎只有乾瞪眼的份,毫無促進市場公平競爭的治理能力,更何況還曾經被法院認證「失去管制的正當性」。當數位發展部拿走 NCC數位通訊發展眾多業務,NCC 卻連面對原本的監理範疇都還顯得捉襟見肘,不禁令人懷疑,這個通訊傳播獨立監理機關到底怎麼了?











【專家之眼】為都更而都更的危老改建制度


2022-09-21 08:07  聯合報/ 曾志超/中華經濟與金融協會副秘書長
危老都更推出五年多,數目雖有增加,但過於偏重小基地。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危老都更推出五年多以來,數目確實有所增加,然而由最新的統計數據觀之,過於偏重小基地,已與原來的設立目的有極大的衝突。

都市更新為蔡政府重大的住宅政策,惟推動有極大的阻力,遂於民國一O六年(2017年)5月通過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主要目的只會為了美化都更數據,避免蔡政府的住宅政策跳票,竟然以解決危險及老舊建築物為名,推出無面積限制危老都更政策,後果相當可觀

據住展雜誌最新調查顯示,全台已公開銷售的危老重建案,台北市就占74%,其中有37個建案基地坪數不到100坪,屬於「迷你基地比率高達23%,相當於每四棟就會有一棟是「鳥籠屋」、「紙片屋」。其中北市危老案最小建築基地的建案,大安區龍泉段土地面積竟然僅有21坪新北市樹林區信義街還創下14.8坪誇張紀錄

對此,內政部營建署隨即回應截至8月底全國共核准2,494件危老案,其中基地小於100平方公尺(約30坪)、面寬小於5公尺且樓高6層以上者僅13件,比率約0.5%

從營建署數據看來,台灣似乎沒有鳥籠屋問題。二者數據差異極大,主要原因就是營建署自行限縮小基地的定義,由業界認定的100坪降低為30坪,又增加面寬且樓高等限制;並將區位從台北市放大至全國,台灣除了雙北之外,其他縣市土地供給相對寬鬆,缺乏實施小基地建案的誘因營建署恣意變更小基地定義,只是逃避問題,明顯為掩耳盜鈴之舉

小基地建案問題繁多,例如:規畫較為困難,住宅動線不佳,使用機能大幅受限,停車場僅能選擇不便利的機械式車位;樓梯、走道多,將使公設比大增;基地過小也會影響建築的耐震強度;且基地過小將使都市土地碎片化,不僅破壞都市景觀影響都市整體規劃,還可能阻礙傳統都更推動,試想一整片的老舊社區,若由中心部先行一小塊危老都更,就可能衝擊整個社區的都更規劃。

離譜的是,營建署還反其道而行,修訂法規鼓勵小面積危老建物重建。民國一O九年(2020年)11月修訂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建築容積獎勵辦法》,新增第四條之一:「重建計畫範圍內建築基地未達二百平方公尺,且鄰接屋齡均未達三十年之合法建築物基地者,其容積獎勵額度為基準容積百分之二。但該合法建築物符合本條例第三條第一項第一款者,不適用之。」讓基地面積未達200平方公尺,也能享有2%容積獎勵

此舉連長期支持民進黨媒體-《自由時報》,於民國一O九年(2020年)就已看不下去,該辦法修訂前即批評內政部開倒車,與都市計畫管制容積的立場背離,小基地危老案將讓都市發展變得更零碎,阻礙大面積都更,以後「紙片屋」、「竹筍」建築恐怕與日俱增。不幸的是該報近二年前的預言儼然已成為事實

內政部正視小基地危老案造成問題,莫再為都更而都更,盲目衝刺數據毫無意義,立即修法設定危老都更的基地最低面積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以歐盟為鑑 降低天然氣發電占比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79178/web/ 

◆  2022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回響/兩岸要對話 聯美又和中
◆  遊走美中俄之間 印度戰略自主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以歐盟為鑑 降低天然氣發電占比
◆  強震過後「都更」必考題 選將怎答?
◆  耐震評估牛步化 民眾聽天由命?
◆  一個地震 交部、經部各自表述
◆  全球搶人 台灣拿什麼引才留才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以歐盟為鑑 降低天然氣發電占比


2022-09-21 03:24  聯合報/   楊之遠(退休教授)
俄羅斯無限期暫停北溪1號天然氣供應,加劇歐洲在確保冬季燃料供應上的困難。圖/法新社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歐盟對俄羅斯實施全面性制裁,主要目的在削弱其經濟基礎,以及資助戰爭的能力。其中對俄羅斯能源部門的制裁措施包括:禁止出口特定煉油技術禁止所有形式俄羅斯煤炭進口禁止對俄羅斯能源部門新投資全面禁止進口所有俄羅斯海運原油和石油產品

民國一一○年(二○二一年),歐盟從俄羅斯進口約一,五五○億立方米的天然氣,約占歐盟天然氣總消費量的百分之四十左右。歐盟各國民國一九年(二○年)天然氣發電量平均占總電力結構之百分之廿四

針對上述制裁,俄羅斯以停止供應天然氣作為反擊,並於九月三日起無限期停止「北溪一號」天然氣管線輸氣,導致歐盟多國電力價格迅速飆升。歐盟電力行業協會在九月初公布,由於天然氣供應下降,歐盟批發電價自民國一一○年(二一年)一月至民國一一一年(二二年)八月期間飆升了百分之五三二。英國「鏡報」資料顯示,隨著能源價格上漲,到今年十月,英國家庭平均每戶一年的能源費用將超過三,五○○英鎊。英國央行警告英國經濟可能陷入長期衰退

由於能源價格飆漲,歐元區八月份年度通膨率達到創紀錄的百分之九點一,導致歐元兌換美元匯率跌至二十年低點。德國、法國等歐洲各國,除了大肆搶購液化天然氣及煤,以確保冬季溫暖外,各國政府承諾用於幫助消費者和企業應對能源危機的資金迅速高達三千億歐元。

為解決歐盟能源危機,歐盟九月十四日提出緊急應對措施,包括:成員國要在用電高峰時段減少至少百分之五的用電量,到民國一一二年(二三年)三月底將總電力需求減少至少百分之十;對包括可再生能源在內的低成本發電公司收入上限設定在每兆瓦時一八○歐元;對石油、天然氣、煤炭和煉油部門產生的超額利潤徵收至少百分之卅三的「團結貢獻」稅。後兩項措施將為歐盟籌集約一,四○○億歐元資金。

由於歐盟將要採取干預措施,十二日天然氣價格一度大跌百分之八,但價格仍比往年同期高出近八倍。

儘管戰局對俄羅斯未必有利,但俄羅斯將能源武器化」,造成天然氣價格飆升,引發通膨,衝擊民眾生計,令歐盟疲於奔命

全球液化天然氣(LNG)價格飆漲,民進黨政府為穩定物價,七月對氣價及電價做了象徵性調整,讓中油及台電兩大國營企業各自虧損約二千億台幤。未來歐盟將與亞洲競爭 LNG,蔡政府將天然氣發電占比提高為百分之五十,更凸顯荒謬。建議政府應以此次歐盟能源危機為殷鑑,迅速調整電力結構,使用核能,減低天然氣占比,才能確保台灣能源安全。









2022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回響/兩岸要對話 聯美又和中


2022-09-21 03:31  聯合報/   柳金財/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副教授(新北市)
聯合報「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顯示,四成七認為改善兩岸關係的重要性高於發展台美關係。圖為今年雙十國慶陸軍裝甲車通過總統府前向觀禮台敬禮。(記者季相儒╱攝影)



聯合報公布「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結果,即引來海內外輿論討論,這凸顯兩岸關係及政策變化的背後,台灣民意基礎及社會的改變

今年來大陸對台政策加強單邊行動,不待協商愈趨明顯。儘管蔡英文總統曾表達,兩岸應進行民主、和平、對等及對話;陸委會也提出兩岸應進行無須任何政治前提的「建設性對話」。然兩岸始終無法對話,且敵意如螺旋般上升,甚至陷入戰爭邊緣風險。

大陸當局堅持「九二共識」為兩岸重啟對話的共同政治基礎;然當前兩岸當局毫無共識,也無替代方案致難重啟協商。未來兩岸互動過程中,恐雙方敵意也會加強,造成彼此衝撞更為嚴重。民眾恐因執政當局操作「抗中保台」路線,強化其對大陸政府反感;但對大陸人民卻未持反感,顯見兩岸社會仍具親善關係。弔詭的是,民調也凸顯出民眾並未完全有「中國威脅論」認知,也未「看好」大陸未來可能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強國。

首先,民眾支持維持現狀者增多,支持台獨比率則下降。此可能受俄烏戰爭及美中台互動影響,烏克蘭改變傳統親俄路線,轉向親美歐的「一邊倒」外交,致民眾產生「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的「情境效應」。另美國眾院議長裴洛西訪台,誘發大陸解放軍跨越海峽中線、穿越台灣領海領空,對台進行包圍及類封鎖演習,刺激兩岸對立及敵意上升,致民眾更傾向「維持現狀」而非「改變現狀」。

其次,民眾高度期待兩岸恢復對話及協商機制。支持兩岸維持溝通管道者達八成三,即使民進黨支持者,也有七成三認為兩岸需維持溝通管道。換言之,民眾對於兩岸社會交流及對話,並無反感及反對,包括對兩岸城市交流、海峽論壇、國共論壇等多元對話,不應該有「標籤化」及「抹紅」之做法。

再者,民眾恐因「抗中保台」路線,強化其對大陸政府反感,但對大陸人民並無反感。除蔡英文執政一年後的二○一七年,歷年皆有半數以上民眾對大陸政府印象不佳。民眾對大陸人民的印象,近六年則皆以好評居多。這顯示民眾對大陸政府及人民採區別對待,透過兩岸經社文交流與合作,創造親善關係。尤其當大陸發生天災,如最近四川震災,台灣社會亦表達人道主義及民族情感關懷。

最後,民眾並未明顯認知到「中國威脅論」。對大陸國力認知,「看好」大陸未來可能成為世界第一強國的民眾,近六年來逐年減少,「不看好」的比率則上升到今年的四成三。大部分民眾並不擔心大陸國力擴張會不利台灣發展;而對大陸國力日益強盛表示憂心的民眾增至三成六新高,但增長極其有限。

這顯示在中美爭霸中,中國經濟雖名列全球第二、軍力第三,但民眾相對看好美國更具霸權穩定優勢。同時,民眾對於中國發展機遇、國家完全統一及民族偉大復興,也無嚴重的「中國威脅論」認知;儘管對大陸政府反感,卻對大陸民眾印象良好,更傾向兩岸應進行多交流及對話,以化解彼此緊張及對立、衝突。就此而論,儘管中國發展充滿機遇及挑戰,短期內尚難以超越美國;但台灣民眾並未在「聯美」與「抗中」做出對立選擇,而是要加強兩岸對話,採取既「聯美」又「和中」平衡戰略。










遊走美中俄之間 印度戰略自主


2022-09-21 03:27  聯合報/   方天賜 /清華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兼印度中心副主任(新竹市)
印度總理莫迪(左)16日會見俄國總統普亭表達對俄烏戰爭的擔憂。歐新社



上海合作組織會議於十五及十六日在烏茲別克的撒馬爾罕舉行實體峰會。此次會議正式接納伊朗成為會員國,象徵該組織繼二○一七年擴編印度與巴基斯坦這兩個南亞國家之後,再跨一步進入西亞地區。在中俄主導下,這個原本以中亞內陸為核心的集團,與美國側重海洋的印太戰略頗有互別苗頭的架式。

此次峰會的另一焦點是俄羅斯總統普亭、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印度總理莫迪等人出席與會。相關國家都利用此次難得機會舉行會外會,反而比場內正式活動更有看頭。除了地主國烏茲別克,習近平與其他國家領導人另開十場雙邊會晤。普亭也舉辦了九場的雙邊會晤。莫迪則會晤了俄羅斯、土耳其、伊朗、烏茲別克領導人。

其中,印度在上合組織的這一系列展演非常值得注意。如同它在四方安全對話中的角色,印度在上海合作組織中也帶有強烈的「非主流」色彩。莫迪在與普亭及習近平的互動中,便特意彰顯出它的戰略自主性。

莫迪在普亭的雙邊會談中,先是提及兩人廿年的交情,接下來則當著電視轉播勸告普亭「現在不是戰爭的時代」。莫迪光靠這句話就為印度贏得道德制高點,迅速獲得西方媒體的肯定。有趣的是,印度外交部發布的新聞稿反而對此隻字未提。除了贏得面子的外交辭令之外,印度實際上卻是強化與俄羅斯的經貿交流。自俄烏衝突以來,印度自俄羅斯的肥料進口增加了八倍。在俄烏戰爭前,印度從俄羅斯進口的石油約占進口總額的二%,如今已飆升到十八%。

同樣地,印度在處理中國關係上,也展現了平衡的技巧。在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前,中印宣布從爭議邊界點撤軍,刻意營造雙方會面的機會。莫迪與習近平過去曾經面晤十八次,但兩國關係因為二○二○年的加萬河谷流血衝突而陷入低點,不再見過面。外界因此高度關注兩人是否會藉此機會進行晤談。但雙方一直到會議結束前,都不證實也不否認是否會有場外雙邊會晤,吊足外界胃口。兩人也都巧合地缺席了十五日的領導人晚宴,引發外界猜想。莫迪與習近平在高峰會後的大合照中毗鄰而立,卻又極其冷淡。兩人最後也沒有公開舉行雙邊晤談。

莫迪對習近平的公開冷漠,符合印方「先解決邊界問題才有正常關係」的立場,避免國內的質疑,但是中印雙邊領導人現在可以同在一個會議室裡面對面談話,仇恨值已然降低不少。事實上,印度外長稍早公開提到中印攜手才能實現亞洲世紀的論述,也是在鋪陳有助關係緩和的氛圍。

由於印度剛接下上海合作組織的主席國,它在這個舞台上的戲分還會加重。一方面,印度要處理它與上海合作組織其他成員國的不同期待;另一方面,印度也要調和它自己在四方安全對話與上合組織中的角色。印度如何繼續遊走在互斥的集團政治中,頗令人玩味。










強震過後「都更」必考題 選將怎答?


2022-09-21 03:24  聯合報/   王健安/暨南大學財金系副教授、中華民國住宅學會理事(投縣埔里)
台東池上918強震,造成花蓮玉里鎮一棟大樓倒塌。圖/民眾提供



花東規模六點八強震,使老屋安全問題再度受重視,連帶影響選民對年底主要參選人相關都更政見的關注。

以台北市來說,黃珊珊除提出「河岸導向」都市發展策略,擬讓河岸的都更享有最高兩倍容積率獎勵;並設定「廿年內都更汰換五千棟四或五樓的無電梯公寓」目標。黃還聘內政部前部長李鴻源為競選辦公室總顧問,承續其倡議的「防災型都更」。此類都更概由上而下,政府就災害潛勢區高齡住宅附近,找空地先建(安置房)後拆(老屋)。而這也衍生黃另一競選口號「以教育為導向」之都市發展計畫,擬釋出部分校地蓋中繼宅。

至於陳時中提出四大策略:審議明確化、案件預審制、專業諮詢管道 、提升都更公益,以加速都更;他設定的目標是「(市府)優先介入十七處整建住宅、八十四處海砂屋、一一○處危險建築推動更新,預計在首個四年任期內完成核定兩成的都更案」。他在組織面特別著墨,擬將現有的都更處、住都中心等整合為都更特戰隊,試圖透過專業諮詢與預審等,提升都更審議效率。

蔣萬安則以其「矽谷經驗」,提出「都更速度代表一個城市進步速度」的解方,他強調的「公辦都更」聚焦在三個策略:早進場(降低現行需九十%民眾同意參與後,政府才能進場的高門檻)、擴量能(增加預算補充人力)、增彈性(對有公共安全疑慮者可透過專案方式檢討基準容積,以提升參與意願);其最新設定的數字目標為「近百棟海砂屋優先公辦都更」。

北市卅年以上屋齡住宅占七成以上,六都住宅老化最明顯就是北市。這就是目前「雙老(老人住老宅)」樣態下,衍生老人除因爬樓梯喘吁吁而不願下樓的低落生活品質外,也使地震時的安全備受關注。

然而以目前速度,至少需上百年才能改建完所有老屋,但各選將都更政見卻大同小異,他們對都更困難的原因也有基本認知,比如民眾最在意「一坪能否換一坪」、建商較關注成案門檻等。近期中央亦通過多項加速措施,比如有「都更特快車」之稱的危老重建,降低申請門檻。另九月也剛通過「公有非公用土地及建築物,應一律參加危老重建(危老重建條例第五條之一修正)」,以加速公有房地參與重建的辦理時效等。若要以更嚴謹標準檢視,現行地方政府已有鼓勵老屋健檢(地震事前預警措施),及中央層級的住宅地震險(地震事後基礎保障措施,然目前全台平均投保率不到四十%),或可納入政見(再與社宅等)做多元化政策組合。

都更政策可能是各黨派最有共識的政見,大家都同意「老人住老屋」問題嚴重性,也認同透過都更解決問題的必要性,故選民對都更政見不應「聽聽就好」,更須強力監督當選者支票兌現程度。對於地震頻繁的台灣人民,都更已是如何安居樂業與城市治理無可迴避的重要議題,基於政治誠信,對許諾過的都更政見「做就對了」,聰明的選民將會睜大眼睛檢視著!











耐震評估牛步化 民眾聽天由命?


2022-09-21 03:22  聯合報/   徐徐茂卿、婁光銘/台北市結構工程技師公會理事長、前理事長
6.8強震在花東造成災情。記者許正宏/攝影



台灣位處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平均每年發生之地震達數千次之多,有感地震超過百次,民國八十八年九二一大地震所造成的嚴重傷亡,國人至今記憶猶新。

有鑑於此,內政部自民國八十八年以來,持續檢討修正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及解說,對於既有供公眾使用建築物,亦於民國八十九年經行政院核定「建築物實施耐震能力評估及補強方案」,針對公有建築物及校舍率先進行耐震評估及補強,成效甚好。

行政院雖於民國一○八年核定全國建築物耐震安檢暨輔導重建補強計畫,預計三年投入約五十四億元預算,全面執行全國危老建物之快篩、耐震評估、補強及重建,然對於數量龐大的老舊建築實際效果如杯水車薪。內政部於民國一一○年修正都市更新條例第六十五條及頒布「都市更新耐震能力不足建築物而有明顯危害公共安全認定辦法」,以加速都市更新的效率。

立法院於民國一○六年通過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以加速老舊房屋之重建。另於民國一一一年通過修訂建築法第七十七之一條,增訂其構造安全不符現行規定者,主管建築機關應視實際情形,令其改善或改變其他用途;惟該條僅適用於私有公用且為單一所有權人或使用人之建築物,或經當地主管建築機關依法認定耐震能力具潛在危險疑慮之建築物。

綜上,目前行政機關對於私有建物之耐震評估及補強之推動尚處於牛步化階段,地震來襲時民眾對於自身生命財產安全處於僅能聽天由命之狀態,是否能謂行政機關已盡其對人民生存照顧職責,實非無疑。

此外,對於民國八十八年以前之私有建物,其耐震及設計標準相對較不嚴謹,部分建物有軟弱層及施工品質不佳現象,及民眾違建加蓋、擅自敲除隔間牆等不當使用問題,建物耐震能力有重行檢核必要。僅以最近之民國一○五年美濃地震維冠金龍大樓,抑或民國一○七年花蓮地震雲門翠堤大樓為例,倘能適時做耐震能力評估補強,或有相當機會避免倒塌憾事。

與其事後救災、檢討及究責,建議政府不如加速推動私有建物之耐震評估及補強。










一個地震 交部、經部各自表述


2022-09-21 03:18  聯合報/   程仁宏/文化大學地理學系教授、消基會名譽董事長(台北市)



九一八台東強震撼全台,氣象局地震中心研判是中央山脈下不具名斷層所致;前局長辛在勤臉書發文,指周末兩起強震應屬縱谷地震,十八日規模六點八強震為主震,十七日的六點四地震也是主震。台東強震到底是哪個斷層引發的?若是如氣象局所說「不具名的斷層所致」,將更令人憂心!

經濟部地質調查所十九日說明,初步調查發現,部分地表破裂發生在台東池上斷層沿線,並有裂隙與噴沙現象。由震源機制與餘震資料分布顯示,本次地震由北北東走向、朝西高角度傾斜的走向滑移斷層所致。地調所更指出,地震部分災害區域,確實在經濟部已公告池上斷層地質敏感區範圍內。

地調所二○二一年公告台灣目前有卅六條活動斷層,活動斷層是指「過去十萬年以來曾經活動過,未來可能再度活動的斷層」,其與地震密切相關,主要調查研究及公告的主管機關是在經濟部,但是目前國內對地震消息發布是在交通部氣象局地震中心,地震相關研究與發布分屬不同部會,資訊整合、資料分享研判,是否應該整合?

台灣位居環太平洋地震帶,地震是不可避免的環境災害,但是依政府對地震相關研究的重視度不足,只有「地震中心」且是在交通部氣象局下的次級單位,經費不足、人力不夠、業務分散,強力呼籲政府應該至少提升為「地震局」,經費用於防災減災,遠勝於救災,這才是全民之福。












全球搶人 台灣拿什麼引才留才


2022-09-21 03:16 聯合報/   王伯元/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董事長(台北市)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政府祭出搶才措施(圖/截自新加坡總理府官網)



前陣子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國慶群眾大會演講時談到新加坡的人才政策,強調除將積極培育本土人才,也會繼續延攬全球頂尖人才,建立一流的人才庫,為此星國推出許多新措施,強化其「引才」、「留才」的條件。

新加坡國土面積狹小,天然資源也不豐富,卻能夠成為先進開發國家之一,就是因為向全球敞開大門,廣納人才,給予優渥的待遇,吸引他們到新加坡發展,甚至最終成為新移民。這些當初他們稱為「鯨魚」的頂尖人才,除直接對新加坡做出貢獻,也協助培養和指導「小魚」,提升新加坡本土人才的素質及水準。多年以後這些「小魚」也會成長為「鯨魚」,成為新加坡寶貴的資產。

台灣受少子化衝擊,加上缺乏中長期人才培育的計畫及願景,人才荒已是多年沉痾,尤其高階菁英人才明顯不足,就連當前產業龍頭半導體業都已需人孔急,更遑論其他科技產業及傳統製造業。甚至政府各部門亦是。雖「育才」極為重要,然而透過教育培養緩不濟急,因此短期內要扭轉劣勢,「引才」,也就是延攬國際人才來台,特別是高階白領精英,就可收立竿見影之效。除了貢獻所長,他們也可以協助企業做國際化布局、開拓國外市場,以及引進尖端技術和管理經驗。

要引才,就要和全球的攬才條件競爭。現在幾乎所有國家都陷入搶人大戰,面對各國不斷祭出的優渥薪資及福利等攬才條件,台灣必須提出更積極、開放的引才、留才制度和作為。我還記得八○年代在新加坡擔任 EDB 顧問,當時有十二個國家研究院,其中八成的所長都是拿外國護照,這點在台灣可能就窒礙難行。因此我們對海外人才的包容與否、格局是否能放大,引才留才措施是否能實惠,將是我們決戰人才市場能否勝出的關鍵。

過去也有反對人才開放,他們以為引進國外菁英人才,會排擠國內年輕人工作機會,事實上台灣過去一直對人才採取保護主義,設下種種限制,防止外國人才來台,但這種保護主義有讓國內年輕人擁有更好的工作條件嗎?事實已證明不然。引進外籍精英,可以為國內經濟注入活水,活絡產業,創造更多就業機會,美國及新加坡都是很好例子。

我相信政府業已體認到全球搶人大戰的急迫性,因此去年底核定了新修正的「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包括就業金卡、延長稅務優惠適用年限、爭取優秀外國大學畢業生來台工作等等都大幅放寬,希望為海外攬才增誘因。我們欣喜政府的努力,但全球人才大戰,拚的就是條件,我們需要更不拘一格、實優實惠的措施並確實執行。

戰國時代李斯曾上呈《諫逐客書》給秦王嬴政,強調有容乃大,說服秦王善用各國人才,秦王從善如流,也成就了秦國一統天下的霸業。現在全球化的時代,爭取國際菁英來增加國家的競爭力已是必然,所謂「得人才者得天下」,台灣要如何引才納賢,蓄積人力資本,創造競爭力,實要政府深思。



方祖涵/不為女王哀傷的地方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方祖涵/不為女王哀傷的地方
◆  李家同/基礎不好,何來創新?
◆  沈呂巡/追念英國女王






方祖涵/不為女王哀傷的地方


2022-09-21 03:13  聯合報/   方祖涵(運動文學作家)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舉行國葬,許多人到現場為女王送行。 路透社



都柏林南郊的小酒館,樂團歌手聽到台下老人點歌,神情立即變得凜然。老人點的歌叫做 Grace,在演唱以前,歌手先說了這首歌的故事。

一九一六年五月三日,廿八歲的葛麗絲.基佛帶著戒指,前往凱勒梅堡監獄未婚夫喬瑟夫.普蘭基特會面。在獄方特准之下,兩人舉辦了婚禮。那是這對夫妻在一起最後一天,隔天凌晨,喬瑟夫就因為領導獨立運動起義抗英罪名被槍決。這段故事在一九八五年被寫成歌,它是賺人熱淚的情歌,也是愛國歌曲。

同樣畫面在無數個愛爾蘭酒館每夜重複著,樂團大半時間都跟台下聽眾歡笑唱和,可是輪到 Grace 這首歌時,大家都隨著嚴肅起來,然後聽著歌詞,「讓我留在妳懷裡,讓這瞬間變得更長吧」,淚水就不禁從眼眶流下了。不過,喬瑟夫並非白白犧牲,僅只再過六年,南愛爾蘭就成功從英國獨立葛麗絲也是立國功臣凱勒梅堡監獄現在是都柏林最受歡迎景點,在那裡,遊客或是沉浸於過往殘酷,或是向英勇靈魂致意。

也正因為昔日歷史,當全世界哀悼英國女王逝世,最接近英國的愛爾蘭反而有不少雜音。位在都柏林南邊職業足球隊三葉草流浪者當天剛好有場比賽,主場球迷竟歡唱「麗絲躺在棺材裡,棺材裡」,影片傳出後舉世譁然。而接下來數日幾乎全英足球聯賽都銜哀停賽,英國治理的北愛爾蘭德里市卻正常舉辦賽事,跟其他地區完全不同步調。

我們周末聽歌的酒館距離三葉草球場只有十分鐘車程,這幾天在愛爾蘭,其實很能體會人們愛恨交織的複雜情緒。伊麗莎白二世曾在十一年前造訪都柏林成為愛爾蘭獨立後首位踏進國土的英王,隨後愛爾蘭總統亦首度以官方身分拜訪倫敦,從此讓英愛兩國關係更傾向友好,這是讓許多人感念的地方。

然而,還是有不少人無法忘記,上一位同樣長期在位的女王是維多利亞,在她任期裡,愛爾蘭經歷了馬鈴薯飢荒,造成一百萬人餓死,一百萬人被迫遷居那場人為慘劇讓愛爾蘭在一八四七年減少四分之一人口,更多人就算活下來也從此與親人分離,同時間,卻有大量食物被外銷至英格蘭。

在西邊臨海大城高威,跟英國情仇亦是無所不在。走進當地最知名酒吧,才發現它被叫作「王者之首」,正是因為那是傳說自願至倫敦斬首英王的勇士故居。被砍頭的國王是查理一世,現在剛繼任的查理三世雖然也愛喝兩杯,應該永遠不會踏入這個地方吧。

「天色即將破曉,我的心也跟著破碎;在這清晨最後路途上,我將會一直想著妳,很遺憾我們沒有時間分享愛情,只能說再見」,樂團歌手用滄桑嗓音唱著獨立英雄的愛情,繞梁樂聲幾百年恩怨,不知道要再過多久,才會始終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