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日 星期四

經濟日報社論/日本賭場觀光戰略的啟示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39578/web/

◆  聯合報社論/美中雙霸對戰,台灣應如何因應新局
◆  聯合報黑白集/柯文哲幹嘛蹭阿扁
◆  經濟日報社論/日本賭場觀光戰略的啟示





經濟日報社論/日本賭場觀光戰略的啟示


2019-05-02 01:49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明年初的總統大選,拚經濟仍將是重要議題。在這裡我們要指出一個將來台灣發展觀光的不利因素,繼南韓、新加坡之後,日本也在3月公布實施辦法,明年將出現觀光賭場,到時候除了鄰近澳門的香港以外,東亞地區人均所得2萬美元以上的國家,都有了觀光賭場,台灣的缺席是否會影響吸引國際觀光客的魅力,這是下一任政府領導人所必須面對的課題。
就法令層面而言,台灣離發展觀光賭場只差一步而已。目前《離島建設條例設有博弈條款,規定設立觀光賭場必須過兩關,第一關通過離島的公民投票,第二關須依據《觀光賭場管理條例設立賭場。雖然馬祖在民國101年(2012年)公投過關,但後續的《觀光賭場管理條例》,從民國101年(2012年)後就躺在立法院遲未排審。
台灣遲遲無法推動觀光賭場,主要原因是,政府缺乏明確的國家級戰略,以及目前政策中隱藏對離島地區的歧視以及錯誤的土地政策。
首先《離島建設條例》中的博弈條款就是一個明顯的歧視政策,這個條款隱含著,賭場其實不是一個好東西(不然為何本島不設立),但是因為離島沒有其他發展經濟的工具了,只好以忍受賭場負面效果的方式來發展經濟。這也難怪在通過離島建設條例後,除了馬祖之外,其他離島的公投(澎湖二次;金門一次)全遭否決。
再者,當賭場設立限定在離島之後,便出現一個極大的問題。離島地區除了少數公有土地外,適合作為賭場度假村的完整大片土地範圍有限,因此博弈公投往往是造成離島地價飆漲的契機,造成當地民眾反彈與社會大眾觀感不佳
而最根本的核心問題是,政府根本沒有發展賭場觀光的國家級戰略。不可否認,發展賭場觀光,恐怕會出現一些副作用,比如賭博成癮、治安惡化等,然而,到目前為止,我們的政府並沒有對這些可能出現的問題,提出國家級的政策方針。如果政府沒有正面迎戰副作用,大多數民眾當然是對賭博產業充滿疑慮,一路反對到底了。
日本在民國105年(2016年)由國會議員主導,立法「特定複合觀光設施Integrated Resort推進法案」(簡稱IR推進法)。此法案讓推動觀光賭場成為國家政策,安倍首相只好在官邸內成立IR推進本部,並且在民國107年(2018年)中讓國會通過IR實施法。如同台灣,在野六黨立刻向眾院提交內閣不信任案。法案通過時儘管商界多給予肯定,但是各類民意調查結果,大概贊成者只有二到三成,反對者五成以上。
然而日本政府為了拚經濟,並沒有因為多數民意反對而退縮,反而是以國家政策來正面迎戰觀光賭場的負面效果。首先,在國會通過《賭博依賴症對策法》,明言日本政府有義務針對賭博依賴症制定計畫,進行預防及幫助賭博成癮者回歸社會。再者,IR實施法中也對日本境內居民設定入場次數限制,並徵收6,000日圓的入場費,以此來抑制賭博成癮問題。
日本政府3月下旬已經公布IR法案實施細則,規定超過100萬日圓的籌碼兌換,都必須跟政府報告,以此來預防賭場洗錢,同時要求度假飯店的面積必須超過10萬平方公尺,而其中賭場的面積只能占3%。預計最快2020年底前,日本境內的觀光賭場就會開始營業。
相較台日政府的態度,就可以瞭解台灣要搞賭場觀光,是永遠不會成功。台灣政府是把賭場丟到離島,不僅離島居民不高興,賭場本身也面對市場腹地小的問題。而日本政府是制定各種法規來預防賭場負面效果,並且以要求客房面積超過3萬坪的方式,來創造「陸上孤島」的大規模度假村,如此一來居民也不會有賭場帶壞當地治安的疑慮。
台灣要有觀光賭場,此議題從阿扁總統時代開始,歷經三任總統,毫無進展。2020年台灣要選出一個用行動,而不是用空談來拚經濟的總統,此問題才會有解吧!






聯合報黑白集/柯文哲幹嘛蹭阿扁


2019-05-01 23:54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台北市長柯文哲(右)3月曾南下至高雄拜訪前總統陳水扁(左)。 圖/陳致中提供

一直在「選」與「不選」之間洄游的柯文哲,近日將出席陳水扁口述歷史的新書發表會,顯示「選」現在又是他的目標。但是,靠著「蹭」陳水扁來提高網路聲量,真能提升政治形象嗎?
以陳水扁玩弄心機、顛倒事實、翻臉如翻書的素行,柯文哲叫台北市文獻館去幫阿扁做口述歷史」,令人不解;這不怕弄壞「文獻」之名嗎?柯文哲說得理直氣壯,「不管喜歡或反對,他當過台北市長和總統」;但連綠營都不覺得有這個價值了,柯文哲何以慧眼獨具?
若不是為了選總統,柯文哲應不會三番兩次去參見陳水扁吧。當初柯P以醫師身分為阿扁背書,說他「病得不輕」,助他保外就醫,其實也是始作俑者。後來柯P改口說扁「裝病」,現在陳水扁不時直播評論時政,全世界都看出他的病是裝的,柯P也不曾有過愧色吧!此時柯文哲還去蹭阿扁,想要賺點獨派的票,未免太工於算計
柯文哲其實來晚了一步。賴清德三月間就以「特赦扁」打響他初選的起身砲,挺扁的票如果能轉移,也輪不到柯文哲。何況,在蔡英文的「大團結」號召下,阿扁對賴清德的助攻作用也早已消蝕,還有多少殘羹可供分享?
話說回來,還是蔡英文夠狠。就在陳水扁吵著五月要北上露臉演說之際,政壇傳出消息,說瑞士司法部門密函我法務部,要求扁家洗錢案「重啟審判」。就算只是放話,這道「一魚雙吃」,也夠教賴柯吃悶棍了。







聯合報社論/美中雙霸對戰,台灣應如何因應新局


2019-05-01 23:54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美中貿易談判進展緩慢,美方宣稱下周可以完成。 (歐新社)

國民黨總統角逐者韓國瑜郭台銘朱立倫等人參加了重振台灣競爭力的論壇,並各自就發展人工智慧、提升政府效能、領導風格等發表意見。除此之外,另一個必須納入討論的是國際經貿大勢,尤其是去年纏鬥至今的美中貿易大戰,已嚴重衝擊台灣的整體出口和投資動向,參選者應提出具體策略及因應方向,利用選戰過程為台灣凝聚共識
美中貿易談判進展緩慢,美方宣稱下周可以完成;無論具體協議內容為何,趨勢將是一個「雙霸對戰」之局。郭台銘對此有一個傳神的形容:「神仙打架,凡人遭殃。」他認為,從睿智與理性的角度,台灣「看戲就好,何必入戲?」但是,看戲而不入戲的「凡人」,仍難免遭殃,那麼台灣應如何自處及因應?
說美中貿易戰是「雙雄爭霸」,主要是美方貿易談判代表賴海哲提出了一項特殊的要求:對於任何一方的違約行為,他方可以自行採取單方面制裁措施,不容任何第三方置喙。簡言之,就是締約國在執法上可以自行其是。說得更粗口些,就是:私人械鬥,官府漠視
中方是否接受此一看似平等、實則高壓的條件,仍在未定之天。目前堅持挺賴海哲的川普,到時候是否又會放水,同樣難測。然而,只要猜想哪一方比較容易被對手扣帽子,即不難想見中方的窘境;但這是武器平等的安排,很難說是喪權辱國
賴海哲這一招,比起要求大陸承諾增加多少對美進口,或對美國企業給予更多的准入與營運自由,甚至承諾不強制技術移轉或禁止竊取,都更能擊中北京要害。賴海哲是貿易談判老手,他當律師時,常代表被不公平外國競爭搞垮的美國企業出庭後來他出任美國貿易談判署副代表,主持過美日貿易結構障礙專案」,對於遵守市場機制、迷信產業政策的貿易對手,具有豐富的談判經驗。在柯林頓政府同意大陸以開發中國家身分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時,美國舉國歡騰;但賴海哲卻投書《紐約時報》公開示警,認為這會是大災難。
而今,美國朝野菁英乃至一般民意多認為中國大陸是美國的戰略競爭對手,不少歐洲意見領袖也持此看法。這正是賴海哲倡議私刑械鬥這種獨特執行機制正當性所在。但如此一來,美國也可能摧毀它在二戰後精心打造的WTO機制。平心而論,對於美國控訴其他國家不公平貿易的案件,WTO的爭端解決機構多半判決美國勝訴;而美國挨告的案子,則是敗訴的多。可見,WTO的運作尚稱公平有效
川普上台後,利用不派任仲裁法官等小動作,迫使WTO的爭端解決機構因人數不足而流會,導致WTO的核心武功幾乎被廢,其功能大大受到限縮。這是一場新的冷滯現象,讓人聯想起過去美蘇冷戰;但它又不太像,因為美中的經貿、科技關係十分密切。然而,只要有國內偏激力量片面出手制裁對方,可能都是七傷拳。
在美蘇對抗的年代,因核子武器可以確保雙方同歸於盡,根據賽局理論與實務經驗,導出後來雙方都不敢輕易動武的恐怖平衡。但貿易報復措施造成的不是人命傷亡,對雙方而言,也可能更欠缺不扣扳機的自律
美中經貿關係密切,台灣對美貿易或對大陸經貿的關係又何嘗不是如此。若美中上演的是「天神打架」的大戲,台灣這個「凡人」的座位顯然離舞台太近,難免遭到池魚之殃。雙雄對戰,從台上打到台下是司空見慣;更前排或許還有歐盟與日本等觀眾,天塌下來,有多一點人頂著。但在這一局,能適用嗎?
在台灣「不入戲」、「不選邊」的前提下,我們能否有更積極的因應之道?每一個想要爭取大位的候選人,都應向選民提出一些解析和對策,才能使大選變成更有意義的論戰。

【重磅快評】替國軍製作救災服?蘇貞昌的驢點子

◆  【即時短評】文基法姍姍來遲 別讓文化影響評估淪口號
◆  【即時短評】年改釋憲 會成為大選震撼彈?
◆  【重磅快評】川普、習近平和索羅門 都被拉來台灣助選
◆  【重磅快評】設計救災服?蘇揆捨本逐末的防救災思維
◆  【重磅快評】替國軍製作救災服?蘇貞昌的驢點子

◆  【重磅快評】葉宜津被痛宰 賴清德可知一葉知秋?
◆  【即時短評】氛圍有利賴惠員出線 黨內茶壺風暴待解
◆  【即時短評】賴清德輕忽蔡英文連任決心
◆  【即時短評】沒有政見辯論的初選 豈要韓國瑜黃袍加身?
◆  【重磅快評】重啟扁案,劍指蔡賴之爭?
◆  【即時短評】國民黨「團結大秀」 能否讓支持者安心?
◆  【即時短評】賴清德輕忽蔡英文連任決心
◆  【即時短評】國民黨「團結大秀」 能否讓支持者安心?
◆  【即時短評】韓流台風天王華山論劍 誰是武林至尊
◆  【即時短評】荔枝椿象春風吹又生 果農配合度很重要
◆  【重磅快評】拿到韓國瑜授權 吳敦義要怎麼玩這一局?
◆  【即時短評】走民主程序 就無技術問題
◆  【即時短評】怒氣四射 韓國瑜的愛與包容哪去了?
◆  【重磅快評】大巨蛋不能比國父紀念館高?
◆  【重磅快評】韓國瑜送蔡正元下台階 也給吳敦義留餘地
◆  【重磅快評】吳韓會必須達成「一個都不能少」共識
◆  【重磅快評】國民黨的金錢詛咒與土味不耐症






【重磅快評】替國軍製作救災服?蘇貞昌的驢點子


2019-05-02 10:26 聯合報  主筆室
行政院長蘇貞昌日前表示,希望國軍投入救災也像另一種戰爭,除了加強訓練,並規畫設計「救災裝」。報系資料照

梅雨與颱風季節即將陸續報到,行政院長蘇貞昌日前表示,希望國軍投入救災也像另一種戰爭,除了加強訓練,並規畫設計「救災裝」,讓官兵比較方便。昨天國防部發言人陳中吉也證實,蘇揆指示部長嚴德發,研擬救災專用服裝。
至於所謂「救災服」到底會採什麼設計?國防部說,原則上要能透氣排汗,並達到相關便利性國軍會跨部會研擬,並參考官兵需求,進行協調
蘇院長的未雨綢繆值得肯定,但要求國軍製作「救災服」,卻實在「」到無話可說。若非模仿高雄市長韓國瑜,講些「征服宇宙」之類的玩笑話,否則就顯示蘇內閣的「軍盲」程度,也是歷任政府第一。
從民國98年(2009年)莫拉克風災以來,國軍就大量投入災害防救。「救災視同作戰」、「戰時能作戰,平時能救災」之類口號,在軍中早就高唱入雲。近年甚至多次發生,國防部配合颱風警報,下令各級部隊開設應變中心,派出聯絡官前往各縣市,地方政府卻還沒開始準備的例子。
沒有任何一場天災人禍,國軍不曾大量投入,最近例子如去年八月中南部豪雨淹死大量禽畜,災後現場臭不可聞,也靠各部隊派出大量官兵,總計軍方清理80萬隻死雞死豬,占了總量一半。
若以「把救災當另一種戰爭」為標準,國軍表現絕對當之無愧。近年外界對「國軍救災」的質疑,絕非嫌國防部不夠努力,反倒擔心部分將領把救災當成升官捷徑,甚至凌駕戰備本務之上。蘇院長的發言,卻似乎還活在十多年前,自己上次擔任閣揆的時代,令人訝異。
更妙的是,蘇揆所謂「救災裝」到底是什麼?官兵投入救災,需要穿戴什麼樣的服裝?
軍方投入災防體系的最大價值,就是「人多勢眾」:在災害之前、之中、之後,必須進行撤離民眾、維持秩序、運送物資、環境復原等任務。這些工作未必有太高技術性,但卻絕對必須動員大量人力才能完成。國軍官兵人多勢眾,又具備紀律與隨時出動的效率,正好優於為之。反之,鑽入斷垣深處尋找生還者之類任務,需要高度專業與長期訓練,如果要求阿兵哥普遍學習類似高階技巧,不但資源浪費,現實上亦沒有可能。
換言之,多數官兵投入災害防救,所從事的就是一般性勞動,除了不必開槍,與平日部隊操練差別有限。那麼,為何在迷彩野戰服之外,還要千方百計去設計一套救災服」?按國防部的說法,救災服要「透氣排汗,動作便利」,難道平日穿的野戰服不需這些條件?還是行政院意外「洩密」,其實目前阿兵哥穿著的野戰服並不舒適便利?
還是蘇院長擔心,軍人以及警察們的社會形象不佳,以至要替他們另外設計一套統一的「救災服」?問題是,蔡總統多次讚揚過國軍參與救災的表現,形容災區民眾看到迷彩服,就覺得放心」,難道院長對總統的這番評語,其實大大不以為然?
真正造成問題、應該檢討的,是軍中只顧表面功夫的惡習。部隊到災區協助清理打掃,仍然把「衣著整齊」當成焦點,往往大熱天也得穿著長袖上衣,不能讓官兵依據自己感受穿脫。所謂救災視同作戰淪為口號:真正打起仗來,誰還有閒工夫重視這些虛文縟節?難道還要擔心網路酸民說閒話?
站在行政院長高度,對於國軍投入救災,真正該關注與檢討的,是督促國防部:官兵的野戰衣褲、軍靴等裝備,配發數量夠不夠?材質好不好?撥補是否能及時?更進一步還要避免,讓軍方淪為救災冤大頭」。
依據災害防救法,國軍協助防救災,地方政府應該歸墊軍方付出的成本,然而多年來不管中央或地方,不管是哪個政黨執政,大家都把國軍當成免費的人力與物力來源。如此一來,不僅打壞市場行情,剝奪民間可能的工作機會,部分政治人物還將救災不力所生的民怨,都推到軍方頭上去承擔。
國軍始終被當成無限卡濫刷,在官兵心中累積的怨懟,不是軍人是我心裡最軟一塊之類漂亮話就能夠化解。蘇貞昌在政壇多年,此次再度出長政院,如果還要繼續自詡劍及履及的執行力,就該從矯正這些偏差做起
不過,蘇院長所想到的,居然是製作救災服裝。那麼,對他抱持這種期望,似乎也太奢求了點?





【重磅快評】設計救災服?蘇揆捨本逐末的防救災思維


2019-05-02 13:20 聯合報  主筆室
汛期快到了,行政院長蘇貞昌交代國防部長嚴德發為官兵設計專用的救災服裝。本報資料照片


汛期快到了,行政院長蘇貞昌關心防災、救災,但瞄靶的道理讓人不解;他交代國防部長嚴德發為官兵設計專用的救災服裝,排汗、透氣、舒適。蘇揆關心救災服裝不是壞事,但國軍在救災這一塊欠缺太多,人員編組、裝備、訓練幾乎是空白,光換一身救災專用服,至多是「虛有其表」。
不只國軍,除了基層村里有不錯的防災警覺、演練,越往上級越是空有形式。災害警報發布後,中央成立災害應變中心」,各單位派員進駐,穿上防災中心的紅背心,聽簡報、吃便當,就有災害應變能力?當然不
各級政府開設的災害應變中心清一色紅背心,只顯示政府對救災的外行。參與救災至少區分指揮、人員、物資、後勤、安置等不同業務,分別穿著紅、綠、黃、藍不同顏色背心,讓應變中心作業有效率這是各國最起碼的指揮中樞配置
防救災是專業知識,事前準備、演練充分,災害來臨才可能有效地降低損害,這部分日本的作法值得學習。民國 84年(1995)日本接連發生阪神大地震、東京地鐵沙林毒氣恐怖攻擊,造成近12,000人死傷後,防衛廳隨即於民國85年(1996)《防衛大綱》、民國92年(2003)《防衛白皮書大幅強化自衛隊參與防救災的作業
首先是指定人力,陸上自衛隊指定2,700人專責兵力分區配置,給予救災專業訓練,裝備完全針對救災需求設計;海、空自衛隊也指定一定的船艦與飛機,給予特定的救災訓練,機場、港口也預先指定。航空自衛隊在全國建立5支機動醫療隊,隨時輸運醫、護、急救士最短時間投入災害現場。這些專責救災的兵力在民國100年(2011年)東北福島海嘯時顯示出救災能量。
另個關鍵,是災害情資偵搜系統的預為建置。例如,在每個地標的屋頂標示號碼,讓航空自衛隊飛機、陸上自衛隊直昇機都能迅速掌握災情,尤其橫向聯繫的資通網路周全,從前鋒派遣部隊,到防衛廳、總理府,都能第一時間同時收到災情資訊,且同樣的通關密碼,讓資訊傳遞無誤差至於救災物資預先建檔、指揮、緊急避難地點預先指定,相較則是初階的救災整備
雖然台灣的防救災準備不至於是不堪一擊,但開著上億造價的雲豹甲車救災,真是殺雞用牛刀,浪費資源;阿兵哥扛著掃帚、臉盆救災,充其量只能打掃清潔、搬溺死豬而已。既然「救災視同作戰」,請蘇揆認真把防救災的缺失補上,救災專用服不該是優先工作。







【重磅快評】川普、習近平和索羅門 都被拉來台灣助選


2019-05-02 16:42 聯合報  主筆室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戴著美國與中華民國國旗的帽子進白宮,他也送了一頂給川普。記者張加/攝影

就在我國友邦索羅門驚傳可能「棄台投中」之際,郭台銘正進入白宮找他的好朋友川普,還送川普一頂貼有中華民國與美國國旗的帽子。川普、習近平和索羅門,都被拉來台灣為民國109年(2020)總統大選助選了。
我國在亞太地區最大的邦交國索羅門,傳出可能與我斷交,轉向北京上月回鍋新當選的總理蘇嘉瓦瑞向索國媒體透露這個訊息他甚至明白地說,索國能從外交轉向獲得龐大好處
雖然平日最愛推特爆嗆北京的我國外長JW還沒表態,但外交部先自我安慰說,台索關係穩健成長,索國新總理或因考量部分執政聯盟成員的意見,才做出相關談話。然而,擁有執政經驗的總理如此談話,置兩國邦交於何地?
台索如果斷交,將再度重創我國國際空間與外交工作,並為北京對台灣的封鎖行動添柴火
但正值台灣民國109年(2020)總統大選升溫,這是北京拉著索羅門一起來為蔡英文么喝助陣嗎?辣台妹這回可不只撿到槍了。
蔡英文斷交經驗老到,除把上任以來的五次斷交聲明稿,拿出來改個國名再讀一遍外,還會加強大團結號召,不僅沒收賴清德的初選意志,更壓制國民黨的火力
可是,這次情形和蔡英文以往的豐富經驗略有不同。
一方面,台索邦交傳出生變;另一方面,已投入國民黨總統初選的郭台銘,正戴著貼有美國與中華民國國旗的帽子步入白宮。兩個不同事件,會在台灣社會氛圍裡隱隱然微妙相互牽動
台灣近幾屆總統大選,已形成有志大位者赴美面試的慣例,還競比獲美接待規格。郭台銘直接進白宮找老朋友,這招技壓群雄。
賴清德突襲參選時,蔡英文曾拿國際事務經驗作為總統條件之一,說明她比賴清德更適合擔任總統。但蔡英文與川普的意外通話,與郭台銘當面贈送兩國國旗帽給川普,已經完全不知道該怎麼比較了。
當然,國民黨總統初選的台風與韓流之爭,最後不一定是郭台銘勝出;而且,郭台銘也還必須證明他的兩岸人脈與國際高度,有助於維持兩岸關係穩定,保障並開拓台灣的國際生存空間。
不過,既然有川普收下的那頂兩國國旗帽作為對照組,如果索羅門真的「棄台投中」,蔡英文可以嗆辣升級,可以沒收賴清德的初選,但民眾這回感受可能不若以往強烈了。






【即時短評】年改釋憲 會成為大選震撼彈?


2019-05-02 22:38 聯合報  記者林河名╱即時報導
針對公教年改聲請釋憲案,司法院大法官將在5月15日召開說明會,釐清相關爭點。聯合報資料照

針對公教年改聲請釋憲案,大法官將在5月15日召開說明會,釐清相關爭點這是繼軍人年改之後,大法官再次針對年金改革聲請釋憲案召開說明會。雖然大法官如何解釋尚不得而知,但大法官受理年改釋憲聲請案,已讓聲請人充滿期待;眼看明年總統及立委選舉就要到來,不論結果如何,都可能成為影響選情的震撼彈
民進黨正進行總統初選,由於採全民調」,必須全力爭取每一個群體的支持。蔡英文總統日前一場「辣台派」開講,就再度提到年金改革。
蔡英文表示,年金改革是很多前任總統都想做、但沒做的事,很多人罵她笨,在這個時候做,付出了這麼多的政治代價,但「只要國家有需要,總統就必須去做」。她並強調,不是只有台灣,全世界的國家都面臨年金改革問題;不過,她也對受到年金改革影響的人表示抱歉,因為讓他們的退休金「少了一些」。
從蔡英文演講中,已可釐出年金改革釋憲聲請的部分爭點。例如,年改雖有必要,但在過程中是否符合「信賴保護原則」,以及手段上是否符合「比例原則」等,都是大法官向來注重的憲法原則,也有賴行政院詳加說明
事實上,身為執政團隊的一員,行政院前院長賴清德去年十二月在閣揆任內,針對九合一選舉提出的選後檢討,也特別提到「改革做法引發重大爭議和不滿」。他點出民進黨首次完全執政,啟動年改、司法改革等工作,「改革用心雖獲民意支持,但大部分民眾在不瞭解實質內容情況下多有誤解,以致於在執行時引發爭議」,致使改革沒有呈現正面的支持力量,也招來民怨
由此可見,即使執政者認為年改有理」,但對年改過程及手段是否妥適,也有心虛之處。更何況,去年九合一選舉民進黨大敗,年金改革已被認為是「敗選禍首」之一,如果大法官解釋也對年金改革的合憲性提出質疑,恐怕對執政黨更是不利
即使大法官最終認定年改「合憲」,但年改製造那麼多紛擾與不滿,如果釋憲之路行不通,也難免催化國會席次的更動,再次透過立法扭轉過來」。屆時影響的已不只是總統選情,還將涉及國會席次重組,說是震撼彈也不為過







【即時短評】文基法姍姍來遲 別讓文化影響評估淪口號


2019-05-03 02:37 聯合報  記者陳宛茜╱即時報導
台灣的環境影響評估機制雖涵括文化層面之評估,但著重於有形文化資產、遺址與文化景觀。圖為古蹟改造的南美館。記者陳宛茜/攝影

文化基本法草案昨通過立院初審,草案最大的亮點是將「文化影響評估入法,明定國家制定重大政策時,相關部會得於行政院文化會報提出文化影響分析報告文化影響評估是文化界爭取的重點,卻也是外界最感陌生、也最容易誤解的方案。文基法入法是一個好的開始,但未來要怎麼做才不會淪於口號、讓決策者不會望之卻步,挑戰才要開始。
台灣的環境影響評估機制雖涵括文化層面之評估,但著重於有形文化資產、遺址與文化景觀。文化界人士因此在文基會公聽會及全國文化會議中,倡議將歐盟於民國79年(1990年)代推動的「文化影響評估cultural impact assessment)」納入文基法進一步將文化認同歷史記憶居民情感等較抽象的無形文化資產納入
即使在國際上,文化影響評估仍是相當先進的法案目前僅歐盟、法、英、紐西蘭有相關評估機制南韓則在近年設置文化觀光研究院納入文化影響評估。文化部曾在兩年前派員前往歐洲考察文化影響評估制度、並委託學者做相關研究,相信對此一評估制度的落實應有一定的想法。
台藝大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所長劉俊裕指出文化影響評估最容易遭人誤解的,是被拿來跟環境影響評估相提並論,但兩者本質並不相同環評可以讓開發案叫停,但文化影響評估不具強制性、也幾乎沒有否決權,它的評估也可能是正面的,鼓勵決策者往文化層面做修正與補強
文化是抽象的,文化影響評估也容易遭到「空洞、不知所云」的誤解,但其實歐盟已施行逾廿年,有許多範例可循。劉俊裕建議,文化部可以先操作幾個「試行評量」,消除相關單位對此一評鑑制度的恐懼。未來則可先在行政院文化會報下設專案小組負責文化影響評估,等機制成熟後,或者可效法南韓設負責評估的中介組織
南韓於民國102年(2013年)底通過「文化基本法」,隔年正式施行。文創法文基法,南韓研議的時間比台灣晚,卻比台灣更早立法完成,如今兩國的文化發展已不可同日而語。文基法雖然遲到20年,但至少台灣終於邁開這關鍵的第一步。

聯合筆記/黨內初選與壯陽藥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39578/web/

◆  是誰趕走臉書害谷歌?
◆  我們與「家庭價值」的距離
◆  聯合筆記/黨內初選與壯陽藥
◆  漫畫/還有得跑
◆  健保又將破產 希望在AI
◆  給社區小旅行一條生路
◆  黃背心省思:民主淪投票工具
◆  教改 缺的是解決問題的能力






聯合筆記/黨內初選與壯陽藥


2019-05-01 23:52 聯合報  林河名
民進黨總統初選,英德競爭激烈,初選時程一延再延。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進黨中常會昨討論總統初選日程,決議授權五人協調小組持續協調至五月廿二日,待立委初選公告後,再進行政見會及民調。這項結果可能使初選時程再往後延。會否變成「歹戲拖棚」?全民等著瞧。
民進黨總統初選,英德競爭激烈,但在蔡英文總統說出「民調下去,黨就分裂了」後,立刻被質疑失去民主高度初選時程已延過一次,行政院前院長賴清德昨雖表示接受中常會決議,但「會堅定地一步一步走下去」,也可見其無奈。
國民黨也有總統初選問題待解決。高雄市長韓國瑜昨在世新大學演講,一番「壯陽藥」妙答,或許可給兩黨啟發。
對於韓國瑜曾說「政治零分、經濟一百分」,有學生提問,他到中國等地所簽的訂單,是否有政治因素影響?韓國瑜知道不少人把他賣農產品與「賣台」作連結,他先強調,政治與經濟要截然畫分真的不容易,但主事者可盡量降低;話鋒一轉,他說訪美時,有位美國學者也提出類似質疑,但他反問該教授:「你廿歲時會想買壯陽藥嗎?不會,因為這時身強體健。」
韓國瑜認為,台灣最大價值在民主,「我們的生活、呼吸、選舉,全是民主」,「如果對這個有信心,何怕之有?」因為沒信心,反而處處害怕。他還開玩笑說:「我對自己腎臟很有信心!」壯陽藥比喻,或許難登大雅之堂,但重點在於如果有信心,何怕之有
蔡英文對於黨內初選的反應,讓人錯亂。因為她既表示「民調蔡英文不會輸」,卻又說「民調下去,黨就分裂了」。如果有信心,何怕之有黨內初選如此,面對大小國政、兩岸關係,何嘗不是如此
黨內初選原本希望讓選民作出選擇,卻逼得賴清德高分貝反彈:「每次協調,都是要我退」,還直言讓人認為「權力分贓」,甚至是公然「搓圓仔湯」。事實上,黨內初選已被納入選罷法規範,操作「某某配」過頭,也可訴請法辦
民進黨立委初選陸續揭曉,包括尋求七連霸的資深立委葉宜津在內,有多位現任立委出局。民進黨沒有現任優先制度,想要代表政黨參選,就該先過初選這一關,否則,豈有葉宜津可以初選失利,獨獨蔡英文只能勝出的道理
我可以不選,民進黨不能墮落!」葉宜津輸掉立委初選,仍強調一定要捍衛民主機制的價值。黨內總統初選,還要怕東怕西、一延再延?







健保又將破產 希望在AI


2019-05-02 00:12 聯合報  陳孝平/全民健保安全準備管理小組委員(嘉縣新港)
健保費率若不調漲,健保即將破產。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由於民國九十九年四月健保費率調升到五點一七%,以及之後實施二代健保補充保費的挹注,健保財務過去幾年有不錯光景。但自一○五年健保再度入不敷出,在年年擴大的赤字消耗下,健保安全準備將迅速消蝕。
在維持現行四點六九%費率下,預估一一○年健保安全準備即將接近用罄;此後每年更將以超過一千億的速度擴大赤字,一一三年累積赤字將達到四,三七五億元的天文數字。如要彌補這些赤字,預估健保費率需在一一○年猛然調升到五點五六%調幅十八點五五%),並在一一二年調升到五點九三%調幅六點六五%),逼近現行健保法容許的費率上限六%
國人應在尚有若干餘裕的此時,就正視「健保即將破產」的復活,各界應開始凝聚共識,以面對即將來到的健保財務危機。
這一波健保財務危機將極嚴峻,且其本質有別於過去的健保財務危機。
首先,健保費率是否會突破法定上限六%因而必須修法。根據過去經驗,健保費率的調整總帶來極大爭議,修法提高費率在政治上更是幾近不可能的任務,且各利害不同的群體之間激烈的衝突,引起社會重大不安。
其次,即使修法成功,也要面對究竟健保要膨脹到多大的問題。今年健保總額預算已經突破七千億,來到七,一四○億元的新高,是為同期國防預算三,八五五億元的一點八五倍。任由健保規模無限制擴張,健保財務就不是如同之前只是「財務調度」問題,而是整體國家資源的配置問題,將影響到整體經濟競爭力。但因沒有客觀標準來決定最適健保規模,需賴各界意見領袖開啟全民共識的討論。
第三,下次健保危機將不再只是健保本身的問題,而將迫使醫療服務體系根本改革醫療浪費人人皆知其存在,但因它存在於整個社會的就醫習慣、醫療觀念,以及錯縱複雜的醫療服務輸送體系所以其解決牽涉到限制民眾就醫自由、醫療體系內部的利害矛盾以及醫病之間資訊不對稱的問題,不會有簡單無痛的答案。但下一波健保危機將迫使這些問題迫切需要處理,也需要及時展開民眾健康觀念教育與醫界內部的自行調整。
但也並非沒有正面訊息。健保署發展出醫藥資訊雲端系統、健康存摺兩項與大數據時代呼應的方案,前者有效抑制重複醫療、減輕藥物使用重複與錯誤的危險;後者開啟藉由人工智慧為基礎的健康促進平台,可從加強個人健康促進、自主健康管理,降低醫療需求更重要的是,經由這些資訊體系建構的國民健康大數據及其運用,台灣有希望發展出不以基因體研究為依託的精準醫療根本改變醫療體系生態,健保才能永續經營






給社區小旅行一條生路


2019-05-02 00:10 聯合報  賴鵬智/社區生態旅遊輔導工作者(台北市)
今年觀光局定調為小鎮旅遊年,每年4至6月,飛魚隨著黑潮洄游至屏東恆春半島南海岸,滿州鄉公所辦飛魚季,延續捕飛魚文化,也盼開闢觀光活路。 記者潘欣中/攝影

廿多年來,中央及各縣市政府無不卯盡全力在農漁村、部落、社區輔導培力文創、餐飲、旅宿、解說、景觀、社造等能力,而成效幾乎就是以社區或部落小旅行型態呈現藉此推升在地經濟活力,創造人民幸福感與在地榮譽感
社區小旅行多由在地民間組織如社區發展協會或文化、觀光促進協會擔任整合平台,串連在地從業人員或業者,加上欣賞人文或自然資源的路線,形成一條條小眾、薄利的微型經濟效益遊程
社區民宿、餐廳容客量少,周邊交通狹窄,絕大多數景點甚至要靠小巴接駁,能操作的團數與人數很有限,是真正的微型經濟,絕非大眾旅遊市場的菜,也難獲旅行業青睞,多靠社區自立及政府機關協助維持微型經濟小旅行收益不高卻是當地居民的小確幸
發展觀光條例》規定非旅行業者不得經營旅行業務,只特許旅行社可做套裝遊程、行銷招攬,但會出團社區小旅行的旅行社屈指可數,社區怎能靠旅行社帶來生機?社區組織行銷與操作社區小旅行,就因法令不合時宜而背負「違法」罪名,也是不容忽視的民怨
交通部觀光局曾有意調降乙種旅行社資本額或增加低資本額的丙種旅行社型態,但無論哪種方式,要社區組織湊錢成立股東制的旅行社,姑不論社區財力,光是非營利團體營利公司本質上的差異,就會是地方矛盾衝突的火種。
觀光局應解套落伍法規,調整資格認定,允許農漁村、社區、部落等非營利組織可自主行銷與操作在地與周邊特定地區資源連結的遊程,才符合現狀,也才是農漁村、社區、部落等旅遊服務微型經濟能永續發展的助力政策。至於網紅、工作室、一般公司行號,原本就是營利單位,如要經營旅行業務,就應依法成立旅行社。但為增進返鄉青年就業與新創事業機會,確實可以考慮降低乙種旅行社資本額或增設微型旅行社型態
現代旅行內容與服務類型多元,政府應與時俱進,除考慮修法增列特定地區小旅行專章特許社區組織可經營在地旅遊業務,也可降低門檻增納新創微型旅行事業體,讓社區小旅行的發展有一條活路,讓返鄉青年有願景,讓民眾有更多重的旅遊休閒選擇,政府該做的事,現在不做,更待何時?






黃背心省思:民主淪投票工具


2019-05-02 00:08 聯合報  張列夫/巴黎第三大學博士生(法國)
抗議法國總統馬克宏的黃背心示威群眾繼續上街,是連續第24個周末展開抗議。群眾在史特拉斯堡往歐洲議會大樓挺進,但警方封鎖議會周邊道路,並以催淚瓦斯驅逐示威群眾。 (路透)

法國近半年的黃背心運動,起源於國家規定汽車內一定要放一件黃背心,因此人人都幾乎有一件,且方便辨識
起初人們穿上黃背心只是單純抗議總統馬克洪增加燃油稅收政策,增加民眾負擔。黃背心運動者也拉攏警察一起遊行,但馬克洪給警察加薪,於是僅少數警察站在黃背心這邊。
之後幾個月,抗議擴大,發生連串衝突,還有黃衫軍破壞古蹟商店。這幾天來到高潮,馬克洪親上電視表示不會妥協黃背心運動的訴求,並出動警察採塑膠子彈及催淚瓦斯攻擊群眾。甚至有個催淚彈掉進民眾家裡,造成老奶奶呼吸困難死亡,也算在黃衫軍身上。
這幾天,巴黎、史特拉斯堡等地的黃背心運動群眾憤怒到了最高點,他們跟前總統候選人第四名的梅朗雄一起走上街頭,要求結束法蘭西第五共和、馬克洪下台坐牢,並建立法蘭西第六共和及「公民倡議公投」(RIC)。
馬克洪上台後,一連串經濟政策,被認為偏袒富人,加重一般百姓負擔,人民已經不能忍耐。黃背心群眾聚集國營電視台前,抗議電視台報導不實,把黃背心運動形容成暴力形象,他們解釋,攻擊商店、破壞古蹟或其他行為並非他們所為,而是有人混入黃衫軍,趁火打劫;真正黃衫軍都是手無寸鐵的老百姓,都是和平遊行,對比警察的暴力行為
黃背心運動已蔓延至整個法國及周邊國家比利時等地,民主遊行其實是人民訴求,政府應該反思然而也反映了無論哪個政府,都害怕政權垮台而無所不用其極打壓或冷處理,民主則淪為投票工具罷了








是誰趕走臉書害谷歌?


2019-05-02 00:06 聯合報  高銘志/清大科法所副教授(新北市)
前總統馬英九指出,美國臉書公司本來要在彰化設立它的亞洲數據中心,但去年決定改設在新加坡,一般認為這與台灣前年「八一五」大停電顯示的電力供應不穩定有關。 記者余承翰/攝影

前總統馬英九日前舉辦經濟論壇,提及臉書公司本來要在彰化設立亞洲數據中心,但去年決定改設在新加坡,一般認為與台灣前年八一五大停電顯示的電力供應不穩定有關。有財經網紅在臉書貼文怒轟馬英九有關「蔡政府阻礙經濟」的談話,指臉書因百分之百再生能源而棄台灣選新加坡,質疑馬拿得出百分之百再生能源嗎?台南縣前縣長蘇煥智也加入評論,認為是環差與賴清德市長及行政院長的問題
這樣的爭論,到底誰對誰非?在瞭解爭議前,先要瞭解新加坡的資料中心到底需要使用多少綠電以及綠電如何取得?目前臉書資料中心預計規畫的總用電容量,大約為一五○MW,目前規畫是從民國111年(二○二二年)開始分階段啟用,一開始是卅MW,後續將逐步提升至一五○MW。而新加坡為了幫臉書取得綠電,係由擁有發電廠的能源巨頭勝科負責找到約九百個屋頂裝設太陽光電設施,總計約五十MW,預期於今年末或明年初完成,並該電力銷售以廿年長約賣給臉書
沒錯,新加坡政府與電力公司就是這麼「有效率地」的共同合作,在民國111年(二○二二年)臉書資料中心興建完成前,在明年初就可以提供其第一階段所需之卅MW,按部就班地,幫忙臉書找到百分之百的綠電
以目前原本臉書屬意的台南而言,截至民國107年(二○一八年)十二月累積裝置容量排名,為全台灣各縣市第一,達到三九八MW的太陽光電裝置容量。這樣的電,老實說,要供應臉書預期的卅至一五○MW根本就是綽綽有餘。財經網紅似乎對於臉書的需求與台灣的再生能源狀況,甚為陌生。若套用新加坡模式,基本上就是能源巨頭台電將自己系統內的綠電或未來幾年發展的新綠電),以廿年長期合約與臉書簽約即可。這樣問題不是就迎刃而解?
然而二年前號稱五十年來最大改變,幫助綠電先行的電業法阻礙了這樣模式的推動。首先,雖然電業法沒有明文排除台電參與賣綠電,但經濟部立場就是不希望台電與民爭利,台電雖有意願也只能聽話當然台電怎麼賣,也是問題,賣貴賣便宜,都會被講話。其次,台電須承擔全世界首創「公用電業排碳係數」的要求,造成台電若將這些綠電拿出來賣,就無法滿足該義務,將面臨一百五十萬元以上一千五百萬元以下罰鍰,並可按次處罰。
近期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法過程,國民黨孔文吉等委員曾提出配套修法:「公用售電業得考量市場需求,提出保證一定比例來自再生能源發電之綠電銷售方案」,卻面臨經濟部與民進黨委員大力反對
是誰在趕走需要百分之百綠電需求的企業?又是誰讓像谷歌這樣有百分之百綠電需求的企業,一直遲遲無法買到綠電?是什麼政府無能改變這種狀況?經濟部、民進黨立委修惡的電業法,是元兇







我們與「家庭價值」的距離


2019-05-01 23:58 聯合報  王道維/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竹縣竹北)
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討論精神疾病等議題。 圖/公視提供

甫播畢的公視我們與惡的距離」,創下台灣新一代戲劇節目的里程碑。這部戲已有許多不同角度的討論,從精障者權益、媒體責任、醫療與社工難處、司法人權意義乃至於被害者家屬心理等。但很可惜,使之所以感人的更基本的元素,家庭,卻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注
這齣劇其實是由五個不同的家庭所組成,包括思覺失調症患者應思聰與其姊應思悅並其父母的家庭、李曉明父母與其妹李大芝的家庭、劉昭國與宋喬安的媒體人又是受害者家庭、人權律師王赦與妻子的家庭,還有精神科醫師林一駿與社工妻子宋喬平的頂客族。可以說,整齣劇的主配角,除News哥外,都包含在家庭關係中
事實上,如果不是因為這些人都希望努力維護家庭的完整,整齣劇就不可能有後來的發展:如果不是為了所愛的女兒,劉昭國早可與宋喬安離婚而不需忍受兩年來的窩囊;如果不是為了照顧自小失去母愛的弟弟,應思悅也不會放棄與富有男友的婚約;如果不是因為家庭的支持,律師王赦也無法繼續為打不贏的官司而努力。
這些家庭組成一個看似脆弱實則堅韌的網絡,拯救了幾乎被李曉明與應思聰兩位邊緣人所拆散的社會信任。即便所有成員都曾直接間接地互相傷害控訴,但沒有人是真正的局外人,因而共同分擔了這份屬於他們的命運,才能在淚流傷痛後仍可以望向遠方白雲。
如果這不是「家庭價值」,什麼是「家庭價值」?那不是電視廣告中樣板的團圓笑臉,而是在我們每個人互相傷害或被這社會嫌棄的時候,仍然能夠讓受傷的心靈都有機會等候醫治與纏裹事實上,筆者擔任本校諮商中心主任,的確發現那些最難協助挽救的往往也是無法從家庭中得到安慰接納的學子,其數目逐年增加
這反映出我們社會的家庭正在破碎。一方面家庭價值常被所謂的進步人士貼上「父權主義」標籤,成為個人主義與功利主義想要引誘拆散或以其他方式取代的對象。但另一方面,它也被若干團體限縮定義,彷彿只能靠血緣關係來排斥異己而非接納包容來建立。
最近立院又要討論與同性婚姻有關的專法版本,恐怕又有一陣攻防。或許這齣戲提醒我們的是,單靠名稱或口號無法鞏固或拆毀家庭價值,唯當我們更注重與家庭成員不管如何組成平日的良性互動與在困境中的包容修復,才能在社會劇烈變動的現今環境,幫我們稍微拉開與那更大之惡間的距離,豐富家庭價值的內涵







教改 缺的是解決問題的能力


2019-05-01 23:56 聯合報  劉重佐/高中教師(雲縣北港)
台灣過去教改過度注重升學改革、課綱調整、以及分數導向的學習方式等,累積成教育系統的危機。圖為去年底課審大會現場。 圖/教育部提供

高中時,網路風潮初啟,有一回與好友閒聊之際提及時下流行電玩與飲料店結合的想法。若當時跟好友一起開店,現在會不會不一樣?
Salman Khan於民國95年(二○○六年)創立可汗學院,是免費網路公開課程先河,民國101年(二○一二年)美國線上學習公司成立後,紐約時報稱該年為「MOOK元年」。但學生學習成果差異很大,導致高註冊率但低完成率的現象,很多課程完課率低於五十%,於是隔年出現大量檢討聲音。
但即使如此,磨課師的課程還是造成影響,拉近名校與名師和學習的距離,雖然學習成效不如想像,但開始轉變之後的進程,才是真正可見的預期。而不是當我與好友紙上談兵的時刻,有人將其實現,我卻只能在事後懊悔。
邇來頂尖高中社區高中考試選才的歧見,或頂大私大績效比拚,都是學習中所呈現的面相之一,也是此次教改與民國83年(一九九四年)四一○教改不同之處。面對新世代的教育浪潮,嚴重少子化的搶生現況,廿多年前的四大訴求,對於滑世代的學生已力有未逮,也無法聚焦。
但目前浮現的教學流派中,學思達、MAPS、均一、數學咖啡館等,甚至專攻寫作閱讀的宋怡慧、陳麗雲,斜槓教學的蔡淇華、曾明騰、歐陽立中,大學端的葉丙成、蘇文鈺、李俊儀諸位,教學對象與方式都不同,但異中存同的要件是他們都是從老師出發,讓教學現場的第一線開第一槍、走第一步
從學習共同體開始,從各式教法做起,學習的主體要回歸到學生。以往的改動,是一場一場的研習,一回一回的試教,研習完了,也就完了,試教過了,也就過了。立竿卻始終無法見影,最真實卻又無法說出口的現實,教學的第一線失去了改變的動力!這也就是過去口耳相傳教改失敗的有名案例失敗的建構式數學
題目問:「一個盒子有三顆蘋果,請問五個盒子有幾顆蘋果?」學生在考卷上寫了3X5=15的算式,結果被某些老師打了一個大大的叉叉,然後寫上3+3+3+3+3=15。老師的理由是:「錯了!不准用背的,因為你用3X5憑空生出15這個答案,違背了建構式數學的原則。」
這裡並非責怪老師,但是老師沒有真正理解什麼是建構式數學只覺得教育部要我這樣教學生」,而媒體和家長也一窩蜂加以撻伐。
今日則全然不同,目前教學現場的老師多數是六、七年級生,他們走過填鴨,也路過教改,在各大流派研習中,往往參加的老師是出於自願,固然有追逐各路星芒的心態,可是教學的上與下、主與客,已截然不同,在多所回饋並加以驗證可行的方式下,這樣的教學改變在第一線老師是相當有感的
可惜這樣從下而上的絲藤,對順藤摸瓜的教育長官是略嫌急速,無法預料,在考試制度上不免有圓方難容的窘境,或許是產前陣痛!但一個個的教室開放,一位位的老師走下祭壇,當問題被逐步點出時,如何縮短解決時程不是更重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