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日 星期五

經濟日報社論/菸酒免稅限額該取消了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43055/web/

◆  聯合報社論/小黨的迷惘:私菸案竟引發「小綠」惡鬥
◆  聯合報黑白集/餓鬼送上的藥單
◆  經濟日報社論/菸酒免稅限額該取消了






經濟日報社論/菸酒免稅限額該取消了


2019-08-01 02:02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總統府侍衛相關人員利用蔡總統出訪機會,集體走私超過1萬條洋菸,總統府發言人竟以「超買」來形容,引發輿論譁然。蔡總統為了緩頰,竟說超買只是事實的描述,遭致更多負評,只好被迫出面道歉,卻補充說是「為了尊重司法單位偵辦」,更是啼笑皆非。
就在司法機關偵辦之中,華航管理階層還上電台侃侃而談,意在保護長官,卻得罪諸多綠委;總統府與交通部也急著公布行政調查結果,不無棄車保帥之意;交通部長林佳龍更設置斷點並引導風向,強調「查上千條怎麼開始最重要」,簡單來說,根本就是「意圖明顯,境界不高」。
從蔡政府高官的言行觀察,我們很擔憂官員走私洋菸案能否查得水落石出,更對官員缺乏誠實納稅的精神,慣用政治手腕掩飾違法犯紀的作為感到駭異,有必要釐清本案違法犯紀的嚴重、荒謬,要求政府負起政治、法律責任,調整政策,整頓人事,肅立官箴
何謂走私?海關緝私條例講得很清楚,「私運貨物進口、出口,謂規避檢查、偷漏關稅或逃避管制,未經向海關申報而運輸貨物進、出國境」。而關稅法規定免稅之進口貨物,包括旅客攜帶的自用行李、物品;但以合於其本人自用及家用者為限。而報驗稅放辦法規定,入境旅客攜帶自用之菸品及限量,捲菸200支。逾免稅規定者,應向海關申報,限量規定內(捲菸最多5條),經紅線檯查驗,按超出免稅數量部分徵收關稅,以及菸稅、健康福利捐及營業稅等,才可放行。
意即旅客攜帶香菸5條之內,可以補稅放行,如超過5條之限量,應檢附菸酒進口業許可執照,以廠商名義辦理報關進口,或就超逾部分辦理退運;如未依規定向海關申報者,超過免稅數量的菸酒由海關沒入,並由海關分別按每條捲菸處500元罰鍰。
由此可見,總統府侍衛相關人員利用蔡總統出訪搭乘華航專機的機會,透過華航的諸多單位配合,進口超過1萬條洋菸,顯有規避檢查、偷漏關稅或逃避管制的意圖,且超過自用、免稅和攜帶納稅上限的數量,未經向海關誠實申報,並繳納應繳的進口相關稅捐,屬於集體走私,殆無疑義。至於華航配合的相關人員,無論是主動或被動參與,都是「集體走私」的主要當事人。尤其總統府相關官員和泛公股航空事業利用總統專機和總統出訪的機會,違反了至少六種相關稅法或法律,蓄意以不正當手段逃漏稅,比一般民眾以漁船走私菸品還要嚴重、荒謬
至於為何這次集體走私洋菸數量多達萬條,其實和蔡總統的菸稅政策和泛公股事業安插自己人馬有關。當初為推動長照2.0,對財源蔡政府硬是要推翻保險制,堅持大幅調高菸稅,引發基層民眾反彈,重蹈一例一休左支右絀的覆轍,蔡總統自己後來還要求台灣菸酒公司推出平價菸,也就難怪她身邊的侍衛要把握她的政策所創造出來的牟利空間,以「超買」洋菸的行動來賺取更多的暴利。華航這次超高度配合,應是由負責總統專機的窗口超量接單,再轉交給負責免稅品的空中用品部門超量採購備貨,再存放在自己的保稅倉庫超保險,仗著這些負責專機、免稅品、保稅的主管是自己人」,才可能如此藝超高膽超大。
因此我們建議,攜帶菸酒免稅的政策應當取消,否則民眾向官員學習,一年下來旅客出國就攜帶超過1,500萬條洋菸入境,甚至將逃漏稅解釋為「超省」,納稅意識日趨薄弱,長照的菸稅愈收也愈少,問題就超嚴重了!







聯合報黑白集/餓鬼送上的藥單


2019-08-01 00:20 聯合報  聯合報  黑白集
交通部長林佳龍針對私菸案,認為有錯就要認錯。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林佳龍私菸案焦點轉向共業」,華航攤出歷年總統專機香菸銷售清單。他說,這是華航從危機轉為改革的契機,「我們要共同解決」。但外界看到的,是綠營派系三年三度搶攻華航版圖,民營上市公司遭政治力不斷踐踏,堪稱綠色奇蹟。
蔡政府上台後,華航歷經兩度罷工,先後換上鄭文燦推薦的何煖軒,及獲派系共識的老華航謝世謙擔任董座。三年愈改愈亂,如今又鬧出私菸案;但在對金權饑渴的政客眼中,這種體弱底厚的公司正是他們的好獵物。
林佳龍宣稱釐清真相才能改革」,但他猛挖歷史,對私菸案近年銷售量暴增、華膳保稅倉庫變成私菸提貨中心,卻無意著力。挖歷史共業,一則有利小英選情止血,二則開闢交通部介入空間。但對華航來說,問題出在奴從公部門濫開巧門」,這點不檢討,奢言改革。林佳龍圍魏救趙,顯得別有用心。
華航並非頭一回收到趁火打劫的鬼藥單。民國91年(二○○二年)空難,行政院指示航發會全數釋股,華航徹底民營化但當時的交長不但說服扁政府取消民營化,由政府接管還不受立院監督,變成新黨營事業從此,華航高層人事由執政黨派任,專業或酬庸全在執政者一念之間當時那位交長,正是林佳龍剛派任中華工程顧問司董座林陵三,不知他這回有無提供改革意見?
鬼月將至,起於壞因生惡果的歷史共業紛至沓來,華航還挨得住再一次的鬼藥單嗎









聯合報社論/小黨的迷惘:私菸案竟引發「小綠」惡鬥


2019-08-01 00:16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王浩宇臉書指立委高潞.以用的助理藉社團申請補助有未迴避利益之嫌。圖/取自王浩宇臉書

台灣政黨政治從來不缺改革大話,但藍綠惡鬥年復一年,國家機器政黨化傾向日甚一日。奇特的是,最近「小綠」之間竟然也殺得一塌糊塗,而引發時代力量和綠黨兩個小綠攻伐的導火線,竟然是國安私菸。雙方的交火看不出太多正向價值,卻充滿了向大綠爭寵的氣味,也暴露了其政黨主體性之不足
時力立委黃國昌舉發國安私菸案,受到了社會各界關注。由於其中涉及總統國安特勤人員濫用特權,華航私開管道縱容走私逃漏,乃至維安紀律和關稅管理的鬆弛等,在在值得檢討。未料,綠黨議員王浩宇隨即對黃國昌發動一連串討伐,他緊咬黃國昌當初是獲民進黨「禮讓」才能當選汐止區立委,如今卻為了私菸案把民進黨當「敵人」往死裡打,把蔡英文連任的機會變得非常危險。王浩宇痛罵:這叫「忘恩負義」,叫「恩將仇報」。
不僅如此,綠黨還進一步爆料,指時代力量不分區立委高潞以用的助理陳恩澤所負責之協會,在無實績下獲得經濟部四百萬元的綠能補助,涉嫌違反利益迴避王浩宇並稱,另三個原住民相關協會今年元月也獲得數百萬補助,三協會都與高潞以用關係良好。對於這些指控,時代力量召開紀律委員會已認定有違反利益迴避之嫌,並對高潞下達最後通牒,極可能將她開除黨籍。
從黃國昌踢爆國安私菸案,竟發展出「綠黨打時力」的戲外戲,這個曲折,值得各界觀察。不難想見,民進黨對於黃國昌揭弊私菸案極為不滿,認為他下手的時機不當,嚴重破壞了蔡英文出訪的外交成果,也累及她的連任選情。然而,隨後由綠黨披掛上陣公開砲打時力,又以違法補助的弊案倒打一耙,則未必不是「大綠」授意,並在幕後提供火力及素材。否則,區區綠黨的一名地方議員,怎會打得如此順手?
擔任桃園市議員的王浩宇,問政重心從來不是放在桃園的市政,而是將砲火對準民進黨心腹大患的韓國瑜。可見,他的政治角色相當清楚,是從「小綠」的定位出發。只是萬萬沒想到,一旦民進黨有不同的需要,他隨時可以調轉槍口,向同屬「小綠」的時代力量發動攻擊,手法竟然也如此純熟。
這段「小綠互打」的插曲,放在台灣政黨政治的脈絡中看,其實一點都不有趣,甚至讓人感到相當可悲。原因是:第一,如果「小綠」只扮演「大綠」的附庸,而沒有任何自主意識,那麼,多一個時力,或多一個綠黨、基進黨,對台灣又有何差別?第二,在野黨在遇到攸關國家大政及公共利益議題時,若還要先考慮自己和執政黨的關係,甚至為了感恩圖報而協助遮掩,這樣的政黨之存在目的又是什麼?不幸的是,王浩宇滿腦子都是這種思想。第三,時力作為太陽花學運的產物,如今內部仍陷於「要不要當小綠」的掙扎中,有分裂危機。而綠黨卻趁著時力打弊,用盡手段想要搶奪「首席小綠」的位置,反而暴露自己缺乏核心價值
夾處藍綠兩大政治板塊中,小政黨的存活並不是容易的事;但當人民愈來愈厭憎藍綠惡鬥,第三勢力其實有不少發展空間。問題在,台灣民眾期待的第三勢力,絕不是依附在藍綠的尾巴上的小黨,更不是掛羊頭賣狗肉的附庸政黨。時代力量一直企圖擺脫「小綠」的位置,但該黨許多人仍戀戀不捨大綠的庇蔭。而今,在綠黨的爭寵挑釁下,時力有一批地方議員立刻發起「唯一支持蔡英文」的連署,一則向民進黨表態效忠,二則逼黨中央回到「挺大綠」的位置上。可見,黃國昌這次揭弊,確實被黨內不少同志視為不利明年大選之愚行,更擔心其「小綠」地位遭綠黨取而代之。
國安私菸案外案,讓小綠爭寵、營私、包庇問題現形,也凸顯了政黨價值的消蝕

【重磅快評】郭台銘幕僚搶戲了!韓國瑜、柯文哲傷腦筋

◆  【重磅快評】郭台銘幕僚搶戲了!韓國瑜、柯文哲傷腦筋
◆  【即時短評】韓國瑜直搗綠軍前鋒營 郭台銘示警惦斤兩

◆  【即時短評】時代力量分崩離析 太陽花死去的一天
◆  【即時短評】柯文哲組黨 累積向藍綠叫牌的政治資本
◆  【重磅快評】自由行一刀切斷 告別惠台的哀的美敦書
◆  【重磅快評】柯文哲推倒藍綠高牆,重新構築白色高牆?
◆  【重磅快評】以舞蹈為舟 台灣需要的雲門智慧
◆  【重磅快評】環評直通車今起上路?
◆  【重磅快評】純網銀統統有獎 專業審查或選前大放送?
◆  【重磅快評】納稅錢如此揮霍 綠朝真是滿地好康可撿?
◆  【重磅快評】私菸案窮追千條無視破萬 棄卒保大「菊」
◆  【即時短評】郭柯合的三種可能?小心原子彈變空砲彈!
◆  【即時短評】寄生王朝 腐壞亡朝
◆  【重磅快評】軍隊鎮壓香港 是核武還是自殺炸彈
◆  【重磅快評】都更與文資斷裂 台灣城市歷史感岌岌可危
◆  【重磅快評】林佳龍打臉小英又扮檢察官 只打半場好球
◆  【即時短評】打假還是打手?忘了本分的刑事局
◆  【即時短評】綠猛攻高雄沒市長 韓國瑜市政當自強
◆  【即時短評】延續綠色執政 眼前遇到三堵高牆
◆  【重磅快評】幾天才夠?罷工預告期應交給企業團協商訂
◆  【重磅快評】國民黨若不能團結 蔡英文將撿到另一把槍
◆  【即時短評】斃死禽畜何處去 自家難題用魄力智慧解決
◆  【重磅快評】韓國瑜帶刀就法辦?談蘇揆與反輔選的距離
◆  【即時短評】遭酸恐成「姚文哲」 等一下柯文哲還有戲
◆  【重磅快評】私菸案風波陳菊神隱 蔡英文的歉意很空心








【重磅快評】郭台銘幕僚搶戲了!韓國瑜、柯文哲傷腦筋 


2019-08-02 18:03 聯合報  主筆室
高雄市長韓國瑜昨天表示,盛傳「柯組黨、郭參選」,他急得不得了,希望盡快跟郭面談。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前天回國後卻比他人國外還來得神隱,儘管台北市長柯文哲要組黨、王金平拒絕出任韓國瑜副手,甚至韓國瑜上電視喊話盼見面整合,郭台銘依然沈默;不過,今天郭的幕僚丟出一份給韓國瑜的問卷,倒是可以好好推敲,也許柯文哲也適用。   
郭台銘出國期間,猶在臉書大談0到6歲國家幫忙養、大健康產業政策及日韓貿易戰,顯示他散心不專心,仍心懷國政;前天返國後,柯文哲馬上宣布要組黨,還怪內政部洩漏他的消息。其實,內行人很難不聯想,柯文哲就是挑好時間做這件事,要搭橋給郭台銘走向民國109年(2020)大選。
柯文哲的精算當然不是為了郭台銘,而是為了延續自己的政治影響力,如果柯文哲沒有民國109年(2020)總統大選的想望,他勢必要在國會搶下關鍵的席次,而郭台銘此時正是他最需要的外掛;但郭台銘迄今保持沈默,慢慢消蝕柯文哲原有的樂觀與信心,特別是郭台銘幕僚那壺不開提那壺,竟提北市府因三創案和郭董留下的心結,柯文哲說他不太在意,但受害的是郭董,郭董在不在意,也不是柯市長說了算。
顯然,在這關鍵時刻,郭台銘的幕僚比老闆還搶戲,除了拋出心結說,更藉心結之說對韓國瑜及國民黨丟出問卷,聲稱化解心結要時間、契機,更要誠意,韓國瑜或國民黨要談整合,就應該先說清楚「被一傾中媒體綁架下,黨與韓的兩岸路線立場與價值觀究竟為何?」,講出一個郭認可方向,也讓大家知道究竟要團結在什麼樣方價值觀下,這是關乎全民感受,不是基於個人恩怨。
明明是談柯郭近年來的心結,郭幕僚巧妙轉彎到韓郭兩人之間的事,更把格局擴大到兩岸路線立場的說明,遠遠超乎個人恩怨,這是幕僚的精心發想?還是原汁原味闡述老闆的想法? 
韓國瑜明天就要遠征桃園,這是他獲得國民黨總統提名後首次到民進黨主政縣市的大型造勢,路途充滿險阻挑戰,表現更值得期待,但對於郭董幕僚的提問,韓及他的團隊真應該花心思好好作答。
至於,即將成為黨主席的柯文哲,雖然初期民調反應不差,但若缺乏最強外掛及主帥可能缺席大選的情形下,柯文哲可能很快就成了政治流星,韓國瑜拿到郭台銘幕僚給的問卷,興許郭董也會拿來問柯市長「兩岸路線是什麼?價值觀為何?」;柯市長可以要郭董交代海外資產,郭董當然也有提問柯市長的權利,不是嗎?








【即時短評】韓國瑜直搗綠軍前鋒營 郭台銘示警惦斤兩


2019-08-02 11:52 聯合報  記者林文義╱即時報導
高雄市長韓國瑜(右)在郭台銘返國後,表示他很急著想和郭台銘見面。本報資料照片

台北市長柯文哲研發的「原子彈」在鴻海創辦人郭台銘返國後隨即掀開底牌,他宣布將成立台灣民眾黨,一時之間,平地激起的煙塵讓藍綠忘了互打;緊接著,多事之秋的時代力量傳出立委林昶佐退黨並表態支持蔡英文,選情急變,藍綠急忙盤算韓國瑜明天展開的大選之旅則是變局之後的第一個觀察指標。   
柯文哲要組黨,這是他從政以來所做「最不像柯文哲」的一件事,他天天罵藍綠罵出了自己的政治養分,如今要拿這些養分來餵養一個組黨工程,對於缺乏政治論述、自稱「每天晃來晃去」的柯文哲來說,如果沒能和郭台銘取得合作,可能很快就耗盡能量,除非他志不在這次總統大選,只求搶下國會關鍵席次,擴大政治影響力徐圖民國113年(2024)。
柯文哲選在郭台銘返國後宣布組黨,當然是對郭台銘釋放合作試探訊息,郭台銘的沈默,並不是對柯文哲的冷漠,反而可以視為對韓國瑜的示警,畢竟柯文哲要到8月6日才正式宣布,郭台銘不必急著回應,倒是可以冷靜觀察外界對柯文哲組黨的反應,再來看看雙方要如何合作。
韓國瑜就不一樣,開弓沒有回頭箭,他不僅是蔡政府的頭號箭靶,即使民進黨萬箭齊發,他也只能往前衝,明天就要展開提名之後的大選造勢活動,第一站直搗堪稱綠軍前鋒營的桃園市,一天之內要連拜九地的宮廟,看在民進黨眼裡,這是擺明叫陣,鄭文燦趕緊在韓國瑜來桃園之前,先到桃園大廟上香,精彩有如一場諜對諜。
去年掀起韓流的韓國瑜在國民黨總統初選期間成功締造五場密集成功造勢的記錄,證實韓粉力量強大,但提名後民進黨加大打韓力度,柯郭動作頻頻,王金平又嚷著拒當韓的副手,藍營內部問題不少,韓國瑜第一站就挑桃園,能否再聚人氣、展現外拓選票的能力,頗值得觀注。
雖然柯文哲宣布組黨已替郭台銘鋪上紅地毯,但郭台銘要不要玩這一局,他還是得先惦惦韓國瑜目前還有多少斤兩,如果韓國瑜依然銳不可擋,郭董不一定非選不可。值得注意的是,在柯文哲出手後,綠營似乎逐漸走出十多天來的私菸風暴,蔡英文為此付出慘重代價,支持度明顯下滑,柯文哲說要組黨,但卻意在拉攏郭台銘,柯參選總統的可能性大降,說真的,藍營還比綠軍緊張,香港情勢緊張,天天為蔡政府添材薪,加上小綠逐漸收攏,如果郭台銘說要選,民進黨當然拍手叫好。   

酷經濟/美中貿易戰短期難善了!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43055/web/

◆  國旅多元化 不怕政治化
◆  酷經濟/美中貿易戰短期難善了!
◆  白布 什麼顏色都可以染
◆  懷念特偵組還在那時
◆  漫畫/雨過天晴?
◆  認清美國角色 走出台灣未來
◆  黑韓專業戶
◆  少了喜悅的原住民日
◆  請問老闆 基本工資何時才該漲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酷經濟/美中貿易戰短期難善了!


2019-08-01 23:35 聯合報  林建甫
第十二輪中美經貿磋商上月卅一日在上海登場,按新華社發布的新聞稿用詞來看,雙方歧異仍大。 (路透)

在上海重啟新一輪美中貿易談判草草收場,不祥之兆是美國總統川普前幾天在Twitter開炮,其言論已顯露端倪。貿易戰的不確定性加劇金融市場的動盪,加上過去種種難以解決的問題,顯示美中貿易戰很難善了。
川普在Twitter連發三文,第一則就表示「中國經濟目前非常壞,是廿七年來最差;而他們理應開始購買美國農產品,但沒有跡象顯示有在進行。這就是與中國(貿易)的問題所在,他們就是不會實現諾言。我們(美國)的經濟則變得比大陸更強大。」之後兩則,他不但嘲諷中方應該等待美國大選結果,看美國能否得到「昏睡拜登」那樣的民主黨人做總統,還強調一旦自己連任,會向中國給予更嚴苛的協議,甚至是沒有協議。他宣稱所有的牌都在美國手上,這是過往美國總統所不曾有過的情況
綜觀情勢,美中新冷戰,美國最高戰略目標是圍堵中國崛起,而中國以拖待變來換取空間為最高原則;在雙方戰略不變前提下,美國總統大選前,邊打邊談情況應該會持續下去。
值得注意的是,上周五美國公布Q2的GDP季增率及年增率雖較Q1下滑,但整體而言仍顯示美國景氣相對穩健;反觀中國,Q2的GDP年增率從前季的六.四%下滑至六.二%,下半年經濟下行壓力有增無減。若美聯準會進一步以「預防性降息」助攻,本周美國七月非農就業數據表現亦佳,則川普可能更有恃無恐對中施以更大壓力,美中貿易衝突再度惡化風險不得不防。
至於日前結束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經濟發展面臨新的風險挑戰,下半年經濟工作意義重大,必須增強憂患意識;不僅重提「六穩」,強調實施好積極的財政政策及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強調圍繞在「鞏固、增強、提升、暢通」,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包括提升產業基礎能力與產業鏈水平、深挖中國需求潛能、有效啟動農村市場、多用改革辦法擴大消費等。
面對外部環境不確定因素,中方政治局會議對下半年的經濟工作部署,主要都集中在內需、改革及擴大開放,似乎也意味面對美國壓力,中國已有長期抗戰準備。







請問老闆 基本工資何時才該漲


2019-08-01 23:38 聯合報  簡建忠/中正大學勞工關係學系副教授(嘉縣民雄)
勞動部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8月14日召開,勞資先行角力,陸續與勞動部長許銘春會面。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勞動部預計十四日召開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資方團體拜會勞動部長表示,「今年景氣不好、中美貿易大戰…」等理由,呼籲「凍漲」。
中美貿易戰影響遍布全世界,短期也看不到終點;但許多經濟分析卻說「受關稅、轉單影響,台灣是獲利國」、「今年經濟成長率應會超出預期」,貿易戰似乎不是凍漲理由。
景氣好壞有主客觀標準,但景氣好時,基本工資並未隨之調漲,景氣不好更不可能漲!所以,基本工資調整受景氣影響嗎?
近幾年,部分物價的確調漲(如滷肉飯、比薩),食材價格、人事成本都是理由;如果消費者埋單,商品就漲定了,如果消費者大量流失,廠商只有調降、展現誠意。但在勞動市場,勞方是賣家、資方是買家,市場價值(工資)決定權大多操在買家(資方)手中,勞方只能拒絕(失去收入),或接受較低價格(偏低工資),兩種狀況都是勞方承受苦果。市場機制若是萬能,貿易戰就不會發生,基本工資審議會中也不需要有勞動部委員!
再者,「若國民所得拉高、增加就業機會、吸引外資,薪資自然就上來」推論,是指責政府在經濟上努力不夠,國民所得上不去,對外資吸引力偏低、創造就業機會不足,卡住勞工薪資。但在創造較高薪資這一端努力不夠、效果不顯著,政府就更不應該壓住較低薪資這一端,否則總體勞工收入更低,將引發更大的社會和經濟問題。
另外,大陸經濟、環保政策的調整和貿易戰,才是迫使台商回流的主因,台商回流一樣追求低成本、高經濟效益,只有在勞動力不足情況下,可能願意付出更好的薪資福利,勞方得以獲得些許議價優勢,基本工資調漲與否,也比較不會影響勞工權益和生計。
如果基本工資只是個計算基礎,那當年22K就不會遺害,企業制定勞工薪資時,基本工資也是對照標準之一。企業雇主或許希望壓低勞工薪資,但低薪的殺傷力和通縮一樣;通縮造成物價偏低,企業獲利降低時,只好縮減生產、解雇勞工,造成經濟活力下滑的惡性循環
調漲基本工資是把雙刃劍,過與不及對企業、勞工和國家經濟都造成負面影響。南韓文在寅總統為實現其競選諾言,上任後大幅提高基本工資,反而造成許多餐飲和旅遊業小型企業倒閉、大量勞工失業。但南韓基本工資就不調了嗎?不,還是調漲,但較小幅度,也需要更小心操作。
每次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勞資都是各執一詞,謹建議勞動部長在召開會議前,要求勞資做足功課,讓審議委員會創造更融洽的協商氣氛和更能被接受的「新基本工資」!










認清美國角色 走出台灣未來


2019-08-01 23:52 聯合報  翁履中/山姆休斯頓州大政治系助理教授(美國德州)
國民黨舉行全國代表大會通過2020總統大選,將由韓國瑜代表參選。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國民黨全代會正式提名高雄市長韓國瑜代表參選總統,而韓也不出預料的,在提名演說中強調黨內團結,及重申和庶民站在一起的立場。不過,演說中比團結更值得注意的,是韓國瑜向海外支持者喊話,希望能透過在美的支持力量,讓華府重新聽見台灣民意。韓是在告洋狀,還是真的看出要贏得總統大選,除了安內也須攘外的道理?
利用接受提名的重要演說,凸顯美國重新認識國民黨的重要性,在幾乎放棄經營海外形象多年後,國民黨與華府菁英缺乏溝通管道,導致國民黨立場很少被美決策圈聽見。也許很多人會問,台灣選舉跟讓美重新認識國民黨有什麼關係?
回顧歷史,不難發現美國向來不惜以支持特定政黨或政治人物,影響選舉確保美國利益。最有名例子,是民國85年(一九九六年)俄羅斯大選,當年葉爾欽總統因經濟表現不佳,連任出現危機;為挽救選情,葉爾欽向美國靠攏,美國柯林頓總統公開挺葉爾欽連任,不只配合各項貿易要求,更利用美在國際貨幣基金力量,讓俄選前獲得百億美元貸款,順利連任。親身參與當年政策辯論學者湯瑪士.卡羅瑟,去年接受紐時訪問就批評,當年柯林頓因相信葉會帶領俄羅斯民主更近一步發展,支持葉連任,這次失策讓普亭有機會接班,當然,俄民主並沒因此更進步
介入他國選舉的外交手段,並不新鮮;二戰後美國就用類似策略,成功影響他國。為扶植親美政權,華府多次直接或間接協助親美候選人獲勝,目的是讓美國利益得以維持
從美國角度看台灣選舉,其實,美國不是不支持公平競爭,也不是多討厭國民黨,只是目前對大陸反感,加上對台灣民意及國民黨了解有限,使得美媒和決策圈認為,想和大陸和平相處的國民黨一旦重新執政,必站在美國對立面,所以認定國民黨是反民主的親中勢力。因此認為支持民進黨與大陸對抗,才符合美國利益。
在香港與大陸對抗持續升溫下,強調主權及捍衛台灣民主必成決定勝負的關鍵。毫無疑問,不論誰執政,台灣都必須持續依賴美國支持,然而,相較於爭取支持者歸隊,如何爭取美國支持又能兼顧台灣尊嚴,是下任總統須解決的一大難題。相較於親美反中的民進黨,韓國瑜開始正視美國因素對台灣的影響,並試圖扭轉美對國民黨偏見確有必要;不過,台灣民眾也應認清美國角色,別讓美國決定台灣未來

謝哲青/生而為人的條件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謝哲青/生而為人的條件
◆  劉憶如/台灣純網銀起步 期待普惠金融







謝哲青/生而為人的條件


2019-08-01 23:42 聯合報  謝哲青(作者為旅行作家、電視節目青春愛讀書主持人)
澳洲雕塑家Ron Mueck的作品比實際對象大很多,作品細節非常有說服力,圖為其作品Mask II (2001-2002) 。 圖/維基百科

記得多年前,在威尼斯雙年展,近距離觀看由榮.穆克Ron Mueck)所創作的《女孩》(A Girl),壓迫感爆表的超大尺寸,異於常理的存在,每一個注目,都挑動觀看者的大腦與視神經。藝術家以新生兒為主題,塑造出既脆弱也堅強的視覺經驗。會後,我走出展場,坐在大運河堤岸,仍無法忘懷超寫實人體雕塑所帶來的震驚與暈眩。
生活中,我們時有耳聞,周遭人們熱切討論著室內、陽台、庭院的家飾配置,或是哪座新落成的建案前,奇形異狀,甚至有點不知所謂的空間裝置。相較於繪畫與建築,大部分人對於「雕塑」領域,相對是陌生的,小到桌上案前的扭蛋擺飾,大到立於美國東岸曼哈頓島外圍的自由女神像,純粹以「感受立體物件的各種特質」為前提,我們的生活幾乎被「雕塑」所圍繞。的確,當代生活似乎更容易與「藝術」面對面,但人們與藝術的距離卻愈來愈遠。
讓我們將時間推回至民國39年(一九五○年)代,當時人類的心靈,與感官經驗面臨幾次重大革命,從攝影到電影的發明,到太空時代的開啟…每一項大事件,都顛覆傳統對「感覺」的邏輯思維。
從藝術層面切入:音樂從海頓、莫札特、貝多芬的古典宏偉,進化為荀白克、魏本與奧本.伯格衝擊力十足的無調性(Atonality)。繪畫藝術,則從新古典主義歷經到印象派、表現主義、立體派、超現實到抽象表現主義,雕塑也由莊嚴優雅的卡諾瓦到充滿負空間的亨利.摩爾。概念性的表現手法成為主流,藝術家個人生命經驗則成為創作核心,當然,與普羅大眾溝通的語彙也愈來愈艱澀,這是群眾與藝術拉開距離的主因
這也是超寫實主義Hyperrealism藝術的發展基礎。當環境充滿了對「現實」的不信任,就會形成對「真實」追求的反動。近幾年,在台灣話題性十足的超寫實藝術特展,就是最佳例證。
相對於抽象、概念性、風格化的藝術創作,超寫實主義藝術家們透過攝影技術的協助進行創作,除了真實度百分百逼近相片的繪畫外,外表肌理近乎真人的雕塑更令人驚艷。
有些藝評家堅持,超寫實風格的人體雕塑並不是真正的藝術作品,充其量,只是因為它的模仿功力一流,讓平面進入立體,在三度空間中與觀眾互動,活生生地把觀眾推入擴增實境中。的確,這是裝置藝術的慣用手法,也是空間場域呈現最標準的作業程序。但對我來說,透過創作來展現人與世界的關係,用時間捕捉細膩幽微的肢體情感,展現生而為人的渺小、脆弱與不堪,其實,就已經構成藝術的充分條件。
栩栩如生的創作,可以驚奇,可以想像透過不可思議的寫實擬真,讓我們去思考,生而為人的條件,究竟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