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8日 星期三

經濟/L型.新常態.供給側──對「權威人士」三論中國經濟的解讀

.聯合報社論..總統邀請函大,還是中監大?
.聯合報黑白集.「家」包藏不了的「醜」
.經濟日報社論.L型.新常態.供給側──對「權威人士」三論中國經濟的解讀





經濟/L型.新常態.供給側──對「權威人士」三論中國經濟的解讀


2016-05-18 02:37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中共黨媒《人民日報》5月9日以頭版轉二版大篇幅刊登「權威人士」專訪─「開局首季問大勢」。權威人士指出,中國大陸經濟運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勢,且L型的階段並非一、兩年能度過。該人士並表示,要徹底拋棄試圖透過寬鬆貨幣政策加碼來加快經濟成長的幻想。關於政府在經濟發展中擔當的角色,權威人士說,供給側改革勢在必行。延伸到對股市、匯市與房市的看法,他說,這三個「市」都該回歸各自的功能定位,尊重各自發展規律,不能將它們簡單作為保成長的手段。
據了解,「權威人士」通常代表中共高層,他的觀點、權威性毋庸置疑。這已是權威人士自去年5月以來第三次以這種形式把脈中國經濟了。第一次是2015年5月25日刊登的「五問中國經濟」,第二次是2016年1月4日刊登的「七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可以看出,這大約半年一次的連續訪談,有著同樣的用意:一、對當時的中國經濟形勢作出正確觀察與對問題作出把脈與診斷;二、根據把脈與診斷,澄清與矯正市場及媒體中流行的不正確觀念與臆測,同時提出新的政策概念(如新常態)與理論(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三、必要時,補充提出決策當局對中、長期前景展望的信心及其依據。
現在,試就第三次訪談中比較重要的觀點作一解讀與評論。
首先是關於「L型」的說法。相信這主要是為第1季指標出現「開門紅」的降溫。權威人士及決策當局顯然心有定見,當前急務,首先要落實「三去」──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也就是把長久以來累積形成的泡沫澈底擠掉。在這樣的情況下,能維持當前6.5%到7%之間的成長速度應可滿意,並不期待短期內重新恢復較快增速。此一決策心態,早在習近平上任未久即提出「新常態」時即已確立。「新常態」說得明白:由高速轉為中高速成長;結構進行優化升級;成長驅動力更多的不來自要素投入而是來自改革、技術與創新。「L型」概念的提出,與「新常態」及「供給側結構改革」的提法是前後呼應、一以貫之的。
其次,這次訪談很重要的一點是關於貨幣政策。決策當局應該很清楚當前的產能過剩、房市庫存、債務槓桿等三大麻煩,很大程度上正是以往過度寬鬆貨幣政策的結果,所以必須把過度依賴寬鬆貨幣政策這個癮戒掉。然而市場中卻還是對寬鬆政策經常有較高的期待,甚至執政部門自己有時也把持不定,所以,這次話講得斬釘截鐵,必須澈底拋棄期待寬鬆貨幣政策加碼來加快經濟成長的幻想,讓各方斷了這樣的念頭。
第三,更值得重視的是針對股市、匯市及房市的論點。這三個「市」都應該回歸到各自的功能定位。所謂各自的功能定位,股市就是要發揮市場的融資功能;匯市在提高貨幣政策的自主性外,要發揮國際收支的自動調節機制;房市則在於滿足人民住的需求。但這三個功能定位,長期以來往往因被賦予許多不正確的「成長功能」而被扭曲,例如以政策手段拉抬股價、哄升房價、貶抑匯價,以圖刺激消費、振興房地產開發投資及強化出口競爭力,實施結果雖然有利於短期成長,但後遺症很多,所以痛定思痛,強調要回歸各自的功能定位上。這不能不說是中國經濟改革在觀念及做法上又向前跨進了一大步。
不少媒體針對這次訪談,表達對中國大陸經濟陣痛期要來了的擔心。也許是巧合,前兩次訪談見報後,A股均告下跌。股市的反應及媒體的擔心並非沒有道理,但這一切應該都在決策當局的盤算之中;決策當局要的不是短期的V,而是通過一個中期的L來實現一個長期的U。權威人士說L階段並非一、兩年可以度過,合理的推測,現在的一切努力與改革,應該是在為中共19大之後的經濟復甦打基礎吧!

聯合/「家」包藏不了的「醜」


2016-05-18 02:37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一名父親多年來性侵三名國小女兒,甚至大女兒被安置於寄養家庭後仍繼續受害。法官依一罪一罰,對他累積判刑達兩千多年;很多人聞之只恨沒法更嚴厲地處罰這種禽獸。其實家庭內的暴力、性侵事件時有所聞,有些父兄性侵家中幼女,甚且是在母親知情、未加保護之下所縱容發生。
華人社會重視維護親情倫理,尤其未脫離長幼尊卑框架,很多問題以「家醜不外揚」為道德包裝,訴求受害的個人應隱忍。但不僅屢見狼父性侵女兒那種極端案情,就以這幾天街頭熱議的謝金燕、豬哥亮父女情仇來說,攤開於公眾前的事實,清楚可看出是非對錯的梗概。作家楊照謂「這不是家醜,是那個男人的醜」,可謂公允的評論。
縱然清官難斷家務事,但依當今普世人權標準,弱勢婦孺若在家庭內受害,自不應再容忍「法不入家門」;義理人情上,更不該以「天下無不是的父母」掩蓋親輩失職之事實。日前一名媽媽和年僅三歲、四歲的兩名幼子被發現在家死亡,媽媽留遺書「帶走兩個孩子」,天倫慘劇令人不忍;但當今法治概念,令人不能諒解這種母親犯的其實就是謀殺罪。
「每個幸福家庭都以同樣的方式幸福,但不幸的家庭各有自己不幸的方式」,俄國小說《安娜卡列尼娜》開宗明義這麼說。「天倫」不是皆有同一種快樂模樣,如果家裡「父不父」在先,不幸的弱勢婦幼但願能得到社會多一點同情支援。

聯合/總統邀請函大,還是中監大?


2016-05-18 02:37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520國宴邀請前總統陳水扁引發爭議。 聯合報系資料照
陳水扁接獲蔡英文五二○就職總統的國宴邀請函,扁家將之放上臉書炫耀,自稱備感榮耀。然而,核准他保外就醫的台中監獄隨即直稱不宜,因為參加國宴與「醫療」無關,若因違反規定而遭撤銷保外就醫,陳水扁要自負後果。對此,扁醫療團隊醫師則痛斥中監「放肆」、「頭殼壞去」。
這個事件引起了幾項有趣的討論,值得人們關注。一,總統邀請函大,還是台中監獄大?誰說了算?二,是誰向陳水扁發出邀請?目的何在?三,衡以情理法,陳水扁該不該出席國宴?
先問:是總統的邀請函大,還是中監的權威大?在一般人的想法,總統權威當然遠遠高過地方監獄,邀請函既由總統發出,怎輪得到中監發言反對?扁醫療團隊的看法即是如此,高雄長庚榮譽副院長陳順勝更說,最高元首「下令」,就如古代的「聖旨」;獄方應該派人保護扁出席才對,怎麼可以說不准。這番言論,顯示這些愛扁心切的醫師仍活在封建年代,他們才是頭殼壞去的人。
把總統比為皇帝,把邀請函說成「聖旨」,皆是比喻不倫。台灣是民主法治國家,體制運行是視法律規章而定,層層分工,各有所司。在「各司其職」的分工下,總統職權再大,也不能任意插手管小小監獄裡的事,否則便是越權,制度即難依常軌運作。試問,元首邀請函若如同聖旨,總統可以發文要求釋放某個囚犯嗎?
其次,誰向陳水扁發出國宴邀請函?民進黨方面對此諱莫如深,聲稱是「依慣例」邀請卸任元首參加,相關作業均由總統府典禮科確認,與蔡英文無關。這種說法,完全經不起檢驗。理由有二:其一,馬英九任內兩次就職,均未邀請陳水扁出席國宴;民進黨所謂的「慣例」,並不存在。其二,就算總統府典禮科協助籌辦作業,新總統要邀請誰出席,名單必定由民進黨提交,不可能是典禮科代勞。我們無法確定蔡英文對此是否事先知情,但民進黨負責相關業務者必然知道其詳,甚或向上請示過;令人反感的是,這種推推託託、敢做不敢當的行徑,實有欠磊落。
第三,衡量情理法等因素,陳水扁應該出席國宴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陳水扁以貪汙犯一路保外就醫,甚至連幾個相關案件都停審,已享盡超乎常人的禮遇;可見,馬政府在情理上對他的寬貸已到極致。如今,政府僅剩保外就醫的規定還約束著他,他若連參加國宴的虛榮也要違規沾惹,社會大眾必然高度反感。再說,邀請一個貪瀆罪名纏身的前總統出席新總統就職國宴,這在民眾心中又將留下什麼印象?就算民進黨說得出什麼天花亂墜的「經驗傳承」意義,蔡英文真的樂見自己的就職盛典遭此汙染嗎?
這次扁赴國宴事件,所幸台中監獄典獄長黃維賢一夫當關,拍板直言「不能參加」,當即有效定紛止爭,讓朝野政客的無聊口水、曖昧言論霎時住嘴,也讓陳水扁及其醫療團隊知難而退。台中監獄管理犯人的權威,壓過前後兩名總統的國宴之約,聽起來像小蝦米力搏大鯨魚的傳奇,卻也是台灣民主法治的扎實成績。問題在,像黃維賢這樣敢於直言、又言之有物的基層官員,還有幾多?
嚴格而論,陳水扁受邀出席國宴一事,不能單純視為新政府就任前的一個「插曲」或「試探」,它其實帶有更深的涵意。例如,此一禮遇,是否暗示著蔡英文未來將「特赦」陳水扁的前奏?甚至,會不會是民進黨幫陳水扁「平反」的起步?如果是的話,就那不禁令人不寒而慄了。
我們必須提醒,陳水扁涉貪入獄,民進黨至今未曾向社會公開道歉,或作出深刻反省;而轉眼間,民進黨居然再度贏得了政權,且千方百計要還陳水扁自由與「清白」。如果是這種打算,那就是擺明了準備踐踏台灣民主和法治嗎?

去梯言/重點在禳,不在醮

.給蔡總統的建議:政治服務經濟
.扁受邀國宴/國宴是前菜 特赦才是主戲
.扁受邀國宴/蔡何時變皇帝? 扁快樂出航
.扁受邀國宴/扁打臉「謙卑、謙卑、再謙卑」
.課綱爭議/課綱審訂 教長成宦官?
.課綱爭議/高中生訂課綱 小學生大學生呢?
.課綱爭議/高中生欠專業 如何審訂課綱
.蔡社宅達標 居住正義雪上加霜
.「新」權力政治幽靈 在全台遊盪…
.會考停電/補救一千多人 別影響七萬多人…
.去梯言/重點在禳,不在醮




去梯言/重點在禳,不在醮


2016-05-18 02:37 聯合報 公孫策

首次公布的總統副總統就職慶祝大會主舞台設計,核心創意來自「建醮」意象。 圖,中央社提供


五二○就職大典的舞台第二版公布,由「建醮紅」改成「Tiffany藍」。在此之前,就職大典懸為機密的,除了總統就職演說,就是舞台重設計。
當初那個設計,靈感源頭得自民間信仰「建醮」,其實有用了一點心。至於被批評為「怎麼這麼醜」,我對美術設計倒沒有意見。可是我對國家領導人的執政心態很關心:建醮是為了祈福禳災,而那個原設計應該是最高當局首肯的。
司馬遷在《史記》中,排列了國家領導人的層級:「太上脩德,其次脩政,其次脩救,其次脩禳,正下無之。」第一等的領導人德被大眾,次一等專心搞好政務,再次一等「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可都能救到),第四等祈福禳災(一切交給上天),最低等「(人民死活)只當沒看見」。——蔡英文自我期許是哪一等?無論如何,建醮是為了祈禳,所以,重點在「禳」,不在「醮」。
關於禳,又有一個故事:
戰國時,楚國攻打齊國。齊威王派淳于髡去趙國請救兵,撥給他黃金百斤、車馬十駟。
淳于髡仰天大笑,笑得帽帶都斷了。
齊威王問:「先生嫌少嘛。」
淳于髡答:「我哪敢啊!」
齊威王:「那你笑什麼?」淳于髡:「我此番從東方來朝途中,看見道旁有一個人在『禳田』。他帶著一隻豬蹄,一盂酒,向天禱告:『期待旱田收成滿籠,水田收成滿車,五穀豐稔,麥桿成堆。』我想到,他奉獻上天的那麼少,而所求卻那麼多,所以發笑。」
齊威王聽了,改撥黃金千鎰(一鎰廿四斤)、白璧十雙、車馬百駟。淳于髡去到趙國,借得精兵十萬、革車千乘。楚軍聞訊,連夜撤兵。
大家關注蔡英文就職演說,莫不注焦於,她要如何實踐「維持兩岸現狀」的承諾。她可以期待北京釋出善意,可是她必須相對有所表示;她也可以依恃美國保護,但是歷史告訴我們,美國支持盟邦從來都是要有「抵押品」的,何況台灣還不是盟邦。
「在禳不在醮」的意思就是,祈求什麼,得考量自己付出什麼,「一豚蹄、酒一盂」是「所欲者狹,而所求者奢」,肯定行不通的。對應到總統就職演說,總統提出的願景就是台灣生民之所寄,話出如風,萬一無法實現,生民難道要向天祈禳?

陳立恆/不知禮,台灣的未來無以立也

.陳立恆/不知禮,台灣的未來無以立也
.王正方/國民外交遠勝凱子外交
.盛治仁/不同世代說不同話
.劉克襄/屋頂上的貓
.方祖涵/被蚊子拖垮的經濟
.舒國治/太極練法之再探
.黃介正/國防產業+軍心士氣
.薛承泰/養寵物 玩寵物
.葉銀華/日本之病:從安倍送酒談起





陳立恆/不知禮,台灣的未來無以立也


2016-05-18 02:37 聯合報 陳立恆(亞太文化創意產業協會創會理事長)

人們總說,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我卻一直納罕為何這麼美的風景一坐到學校裡,就變得山不是山、水不是水了?
近幾年,諸多大專院校的邀約我基本很少應允,一是太忙,二是不太能接受現在大學生的聽講態度。然而人在江湖總是有推託不得的場合,前幾日,我在兩個行程之間奔赴一所還算老字號的大學演講,當時在我之前的另一位講者尚未結束,但見一半以上聽眾都在低頭玩手機,第一排竟有幾位學生旁若無人聊天。直到我上台,他們依然沒有停歇的態勢,所以我忍不住出言調侃了幾句,的確成功喚起了台下眾人的注意,卻也換來幾個大白眼。
待到台下,一位該校教授苦笑著對我說時間久了就會習慣,我何嘗不明白,多年無良教改與少子化現象的結構性沉痾,已經將台灣大部分的教育機構退化成一個「學子不遜、師者不為」的買賣場所,只因為前者追求一紙文憑、而後者需要一份工作。
猶記某次有位初生之犢向我直指,學校安排的專題講座常常和他們的科系無相關,講題內容又不有趣,為什麼一定要安排講這些沒用又無聊的東西云云;我不知如此的理直氣壯代表多少比例的大學生,但我實在不能苟同,難道大學不是為社會培養知識分子的殿堂?難道「攻讀聖賢書、勤聞天下事」不是一個知識分子最基本的人生態度?如果台灣的大學生只關心和考試分數相關的「有用」,或是演講者是否懂得博君一笑的「有趣」,那他們如何在無涯學海慢慢沉澱出一個知識分子應有的胸襟、視野、理想與深度?
不過真正讓我對大學演講心生卻步的,不是時下高等教育所折射出「實用」與「趣味」至上的功利與淺薄,更是這些因為對演講內容不得要領,就覺得有權利對台上講者輕慢無禮的準知識分子們,他們所反映出在高等教育之前,台灣基礎教育裡欠缺「禮教」的嚴重事實。
相信看過金牌特務(Kingsman)這部電影的人都應該記得那位紳士大叔在準備關門爆打地痞之際說的那句經典台詞:「Manners Maketh Man.」,這句話出自牛津大學最古老學院New College的校訓,其旨在提醒學生們:「衡量一個人的高度,不是靠出身或財富,而是在於他/她如何待人接物。」(It is not by birth, money, or property that an individual is defined, but by how he or she behaves towards other people.),十分巧合地,兩千多年前我們的至聖先師也說過一模一樣的話:「不知禮,無以立也」。
我相信自由學風與獨立精神,也贊成教育體系應該包容特立獨行或狂狷不群的相異個體;然而,廿多年來廣設大學、重理輕文與去中國化的教育導向,沒有讓台灣的國際形象或學術地位煥然一新,反而摧殘了原本克己復禮的文化底蘊。試問,一個連尊師重道都不屑一顧的無教孺子,未來究竟有多大的機會長成一名「有用」又「有趣」的社會棟梁?
誠然,這不只是教改的遺惡,也是家長、老師甚至是學生長久共同漠視「禮教」的苦果,君不見,近年台灣的社會風氣與總體競爭力逐漸隨著教育系統的不知禮而一路江河日下,不難想像再過十年,假使台灣最美的風景裡都不見知識分子的蹤影,那台灣的未來又將何以立也?
(作者為亞太文化創意產業協會創會理事長)